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給劉備提出三分天下的策略,是否存在比這更好的策略呢?

後來劉備在很多關鍵時刻沒有聽諸葛亮的/諸葛亮不在身邊。導致自己身死白帝城。
在現在看來,如果開上帝視角?最優的方案應該是什麼樣的?


怎麼的主公,要不咱們降曹?


劉備的結果,已經是上帝般視角、盡情開掛的結果了。

劉備面臨的問題,一是沒有地盤,二是無人輔佐。地盤只要搶就行了,無人輔佐這一點是短短一代人無法改變的。這裡指的輔佐人才,不是個別猛將或軍師,而是得到世族的支持,這是兩漢三國直至隋唐時代的官吏選拔政策決定的。得到地盤上世族勢力的支持,才算得上真正的民心歸附,基業才算穩固。

那麼三國中得到世族支持的都有誰呢?

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這是巨大到可怕的力量。可惜毀於內鬥,被曹操弄死了。官渡之戰是展現曹操才華的最華麗的舞台。曹操對袁氏的打擊也是滅絕性的,生怕留後患。

東吳孫氏,從孫堅、孫策到孫權,三代治理讓東吳民心歸附。孫策死的時候怎麼說的?「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有人覺得孫權只是消極防禦,保守江東。其實不然,孫權能收攏東吳世族之心,真正建立起穩固的國家基礎。當面臨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之險惡,均能夠大勝全勝,足見其雄才大略。三國三大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曹操贏了官渡,而赤壁和夷陵都是孫權善用世族力量的結果。難怪時人感佩:「江東將相如此,非久下人者也!」

其它還有劉表、張魯、劉璋,都一定程度上得到本土世族的支持,但他們都沒有處理好世族關係,可謂昏聵。劉表是家務事導致世族分裂,張魯和劉璋都屬於本身昏聵無能,外敵入侵時反被本地世族勢力所賣。

曹操門第出身是宦官,十分卑下,本來不受本族以外的世族支持。但挾天子以令諸侯,正是針對曹操門第卑下的改良劑。另一方面,曹操任人唯賢,對抗世族門第勢力,一度成為曹魏的制度和傳統。後來陳群訂立九品中正制,逐漸拉攏世族,以至於被世族力量壟斷,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再回過頭來看劉備,要啥沒啥。孤窮劉備,這個形容是非常恰當的。在入川後,雖然得到了地盤,卻沒得到蜀地世族的支持。東吳是歷經三世,才得到支持。西蜀雖然有諸葛亮儘力政務,但時候太淺,勉強不來。沒有世族支持,就沒有人才。後期出現「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情形,即源於此。常有人評價諸葛亮擅長政務,戰略非所長......可是這些評論者有沒有想過,西蜀當時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政務。政務好了,治理得當,才會得到本地世族支持,人才才會歸附,才能建立東吳一樣堅實的根據地。在缺乏人才的情況下,想展現軍略,委實困難。所以說啊,地盤可以搶,所以諸葛亮提出隆中對,並為實現天下三分而努力;世族不可速得,諸葛亮也只能事必躬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結婚聯姻是爭取世族的有效方法。東吳孫策周瑜娶大喬小喬,都有力爭取了本地世族。劉備四個老婆,只有最後一個是西蜀吳懿的妹子。因為這個關係,吳懿成為西蜀重要將領。

所以!廢話這麼多,是要引申出這個重要觀點.......能夠改變劉備西蜀命運決策就是:劉關張外帶諸葛村夫統統西蜀世族妻子,大面積戰略聯姻,無論美醜,無論年齡,瘋狂啪啪啪就對了!!!惟其如此,才能快速得到西蜀世族支持,蜀國人才鼎盛固若金湯漢室中興有望~~~~~~


當然啦,偷偷幹掉劉禪也是必須的!!!!!!!廢太子容易生亂,偷偷殺了就好~~~~~~哇哈哈哈哈!!!


就劉備在荊州北邊那倒霉地方,還有別的發展可能性嗎?是去北上找曹操死磕,還是穿越整個荊州去和孫權玩命?又或者飛到益州、幽州或者涼州去搶地盤。

諸葛亮指出的其實是當時劉備幾乎唯一可行的發展途徑,看到這個並不需要特別牛逼的能力,但可悲的是在此之下大耳手下也算有幾個吃飯的文臣了,愣是一個有這眼力見的都沒有,劉備還是跑到哪兒都盯著曹操收拾兵馬準備打架。。。假如陳登、田豫甚至是陳群這種未必多有能耐但世家積累眼光很毒的傢伙當年樂意跟著大耳,其實也輪不到諸葛亮給他出這主意了。

PS:諸葛亮最逆天的其實是他的執行能力,行動力天下無敵。戰略能力當然也強,但在當時算不上特別出眾的一環,不算司馬懿,曹真張合郭淮這幾個起碼都至少一次算中他的戰略。


題主???這個問題問得。。。。。好!!!如果這個問題這麼問就像是你穿越回了三國時代:代替了龐統成為劉備的第二軍師,諸葛亮和關羽守荊州,你和劉備去奪取西川和漢中。成功之後你與諸葛亮換防,你去和二爺守荊州,諸葛亮和主公出祁山北伐。二爺北上打襄陽,你與調來的黃忠防備孫權呂蒙的偷襲。這個時候司馬懿沒被重用,曹操情急之下舊疾複發蹬腿玩完。劉備力排眾議採納了魏延偷襲長安的計策拿下長安之後一路高歌猛進。二爺水淹七軍之後在馬良的獻計之下幹掉徐晃。新上位的曹丕沒有辦法讓張遼來與二哥相持。孫權眼見偷襲荊州無望就想北上分一杯羹,就在張遼去阻擊二哥的時候呂蒙十萬水師加陸遜五萬鐵騎北上。在此事你給主公獻計,此時偷襲東吳,與二哥前後夾擊先幹掉東吳的主力。主公與亮亮繼續對曹魏繼續施壓,無暇南顧。諸葛亮呵呵一笑,說你太天真!東吳的主力能不能一口吃點暫且不論,如果其餘兩家聯手一舉拿下你得荊州怎麼辦?於是亮子獻計與東吳孫權約定,先入許昌者為王。於是乎曹魏在三路夾擊之下完蛋。就在三路大軍在許昌慶功的時候二哥和魏延突然拔劍幹掉了席上的呂蒙和陸遜。此時你瞅准機會偷襲了東吳。佔據了江東四十一郡的土地!就在你奪取江東的時候孟達和法正幹掉了三哥扶持劉封佔據了西川和漢中。於是新的三足鼎立又形成了。。。。。。


北邊有個叫司馬懿的,先派刺客刺殺之


【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

劉備搭的是末班車,當時曹操已經統一北方,孫權佔據江東,劉備才只有一個借來的小縣城。

如果袁曹大戰時偷襲許都多好啊!隆中對的核心就是不要跟那兩個已經存在的老虎去搶,而是跟剩下的野雞兔子豺狼去搶。

這個策略其實就屬於保守,屬於守成,不屬於激進。三分天下——沒有那種曹操孫策天下都是我的那種野心。

最後的結果也是求中得下的感覺。

不過曹操統一北方後地盤上也沒什麼進展,就靠其他人爭奪南方了。

(等我看完電視劇再補充)
————
又看了點電視劇,如果次次都聽諸葛亮的,早就成了,例如不推辭劉表對把荊州交給自己,例如不要帶百姓(人家百姓不跟你說不定還能活命呢,跟你跑死了多少人?簡直白左一樣)

諸葛亮的計策其實是劉備欲成大業唯一可行的路,聯合弱的東吳去斗強的曹操。諸葛亮的隆中對是絕的,只是還算那句話: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加上劉備也不是全部都按諸葛亮的建議去做(有時候甚至也給諸葛亮出很多難題。)

諸葛亮真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合格的。
占荊州和益州,共同出兵關中和宛洛。最後滅東吳,這步驟對,計策也好。只是曹操人家對人家的地盤統治和鞏固的也好。

再加入如果曹操用皇帝的劍侮辱皇帝的時候就殺死曹操,那後來說不定也大不一樣。

劉備還是有些優柔寡斷。拘小節。還有每次他手下都費力保護他妻兒,也挺費人的。


劉備吧一句話:經常錯過時機。人倒是理論上、出發點上挺好的。也是作者最褒獎的仁義的代表。


最後孔明和劉備私奔,一路向東穿過了曹孫封鎖線,出海發現了美洲。


最好的計劃是,呂布死後不跑,不加入衣帶詔集團,打官渡時曹操贏了繼續跟著,留在曹操集團內。
當時劉備在曹操集團內地位非常高,幾乎是名義上的二把手,有曹操的高度信任,也有自己的兵力,還有關張二人,張遼徐晃等人只有曹操一句話都要聽劉備調遣。
劉備待在曹操集團內,統一就是時間問題,赤壁時曹操打長江,劉備帶人從徐州南下打合肥,孫權雙線崩,最後十來年收復全中國。
論功行賞時,劉備有自己的小集團,曹操沒辦法分裂他們,一如沒辦法徹底擊垮士族,曹操到死都在被自己勢力內部集團的各種矛盾所困擾,但卻吃不下他們,這還是沒兵權而且只為利益服務的,劉備集團是凝聚力很強,又有不受曹操規管的兵力。
結果就是,曹操稱帝,其他大將基本都是跟他一個時期死的,所以從文臣地位與武將地位上來看,只有託孤劉備,曹丕繼位收拾劉備集團,劉備反水拿下曹氏集團,恢復漢室。
劉禪不成器年紀又小,跟劉備沒時間教育有關,早年顛簸流離還把劉禪丟了,跟劉備不斷逃跑有聯繫,要是劉備很安穩的打仗,劉禪至少要比實際歷史大十幾歲,比曹丕小點,大概三十多上下。
哪怕劉備死了,劉禪也可以繼承劉氏集團,劉禪的能力也會因為劉備親自輔導不會差到哪去。
所以說就算曹丕想整治劉禪,也不是曹睿整治司馬懿那面簡單,司馬懿在曹丕曹睿時代,雖然德高望重也有能力,但本身還沒形成一個非常強力不怕帝權的勢力。
但劉備集團不一樣,打仗不怕你,政治也有人際網,劉備魅力太厲害估計拉士族與世家贊助完爆司馬懿。
結局就是無論劉備是不是那個時候死,到最後劉氏集團都會篡魏,司馬懿反倒會成為大忠臣對抗劉備集團。
司馬懿到時候會代表別的分士族利益,鬧翻矛盾後劉備集團爆了司馬懿後,開始大清洗,殺伐與否,司馬懿集團的跟隨者都完蛋,因為劉備兒子不算多,劉備本人也不蠢,不會埋下司馬炎那種禍根,短期內後代被士族夾著擠兌到很慘的可能性不高。
這計劃關鍵點就是,利用曹操給劉備的超量待遇與信任完成前期的準備,曹操想統一就算打垮孫權,要全國性結束爭鬥,怎麼說也是快死才能完成的事情。
曹操是善終,220年,假設218年全國統一,219年稱帝,那麼根本就沒時間解決劉備集團的問題,畢竟天下剛結束戰爭,還沒辦法短期內瓦解劉備集團。
很多曹氏集團大將與文臣,都在幾年內相繼去世,而劉備呢?實際上劉備要是夷陵之戰沒有四處跑是不會死的,因為他是在征吳途中染病,又因為舟車勞累所以不治,如果沒那麼多事,估計最短至少續命2年,也就是225年,最長呢?也不會太長,最多續命5年,也就是228年死。
縱觀劉氏後人,大部分都是早死病亡,說明劉備家基因不太好,有多發病的幾率,故而劉備活八十多不現實,因為他跟他兒子死的時候只相差一歲,其中還有一個兒子壯年早亡。
無論往長往短,劉備要是活著,曹丕的情況就屬於是要麼快死了要麼已經死了,劉禪同期活蹦亂跳的,關羽張飛死於非命不知道能不能活更久,但從他們臨死前的狀態來看,關羽或許跟曹仁同年死,也即是223年死,這是比較可能的一個假設。
張飛呢?張飛恐怕要活的比曹丕劉備都要長,因為他當時是還有能力從閬中帶兵去出蜀地打東吳,要知道少不入川,出去進來都很困難,他能經受這個顛簸,說明當時體力和身體都很好,而且可能會打先鋒,所以毫無疑問他在221年時是活蹦亂跳的準備去殺人。
再有,他比關羽小几歲,這個小几歲我覺得不會超過5歲,關羽跟劉備年紀幾乎相差無幾,所以張飛當時年紀最小應該是55歲,假設他活至少60歲到65歲之間,就是說他死起碼也要等到226年到231年前後。
劉備集團在徐州的嫡系基本都早死,所以不值一提,也沒法從劉備留在曹操集團內怎麼樣發展文臣勢力這一點來看之後劉備集團的潛力。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這些人沒死時,劉備始終是吸鐵石,名士還會來,例如陳登一類人就會在他旗下打曹操名號幫他做事,如果活到夠長,隨時反曹操水。
有趣的是,孫劉曹和各大名將後人多數活的都不算長,但這些名人自己活的相比後人又算挺長的了。
總結:
悶發財,多續命


向東南亞發展


此計為上策,三姑茅廬之時的大致分布

此時中原地區已被曹操統治,北方士族豪強皆已歸順,全國大部分人口便是集中在曹操的勢力範圍,青州兵等皆戰力不俗,實力雄厚有錢有糧。
西北馬騰,與羌人長期作戰,有西涼鐵騎之神勇。坐守西涼,東顧長安。
漢中張魯,雄踞漢中數十年,長期傳教並吸納了不少中原逃難民眾,信徒頗多勢力強大。
東南孫權,得閥門士族支持,旗下將領皆有勇有謀,坐鎮江東。
西南劉璋,承襲自其父劉焉,性格懦弱,益州乃劉邦起事之地,土地肥沃,易守難攻。
荊州劉表,年紀老弱,雖有雄兵,但只求自保。

劉備能有選擇嗎?他沒有,奪取荊州和益州是他唯一的選擇。

隆中對說得好,待天下有變,派一員大將從荊州出發北上襲宛,而劉備再帶兵從蜀中出發,北上漢中,奪取秦川,東入長安,天下可定。

計策是完美的,遺憾就是奪宛的大將關羽不在了,而孫劉的聯盟也僅僅只維持到赤壁之戰。


先投降曹操,別長坂坡把阿斗腦子摔壞了,阿斗腦子壞的估計除了是摔壞的還有可能是四處顛簸沒營養搞壞的,然後等著,等到八王之亂的時候出來東山再起~


事實上玄德公並未完全按照孔明先生規劃的戰略走。至少在歷史進程發展之前,先生的戰略是無可挑剔的。為什麼先生的戰略未被全盤接受,因為兩人政見不同,並且在後期越來越越明顯。漢吳之戰是分岐頂峰,之後玄德公明白孔明的戰略眼光比自己的更準確,最終託孤並確立孔明的政治核心地位。
所以先生的戰略計劃是極優異的,當時也並無更優選擇。其實先生為漢延續了多達半個世紀的生命。


種田啊,攀科技,提前把火槍發明出來,再發現青黴素,肯定能征服世界,當然最好要有蒸汽機。


有啊,投降曹操,好好統一天下,等著竄曹,把司馬家乾的事情幹了


真開上帝視角的話荀彧會選耷王了嗎……會嗎?不會嗎?
來一曲一直很安靜吧~


造59


推薦閱讀:

如果龐統在落鳳坡沒死會怎麼樣?
劉備是個情商高,而智商低的人嗎?
三國志裡面顏良文丑的武功很高,為什麼就被關羽輕輕鬆鬆就砍了?

TAG:諸葛亮 | 劉備 | 三國演義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