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enn Gould 彈鋼琴跟切菜一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推崇他?


我反對匿名用戶的回答,
鋼琴演奏是非常嚴謹的領域,
需要大量的練習和理論學習才能做好,
而音樂愛好者多從自身的主觀因素來臆斷,
無論是理論出發點還是實踐可行性都是欠缺的,
為了不讓這名有嚴重紕漏「匿名用戶」回答流毒,
誤導廣大音樂愛好者和初學者審美,
我現實名逐條反駁該名「匿名用戶」的回答,化身專業的噴子反對不專業的混子,請 知乎大聖@圭多達萊佐鎮樓辟邪。
原文回答如下:
「推崇他是推崇他的bach。bach那時代的作品要演奏的音色極平均是非常難(1)的。gould為了把十六分音符彈的平均乾淨,大部分使用斷奏。而bach的作品又要彈的安靜(2),安靜的斷奏就極難彈了(3)。這需要每個手指的獨立性相當好,還要掌關節的控制力。這都是高級階段才掌握的了的技術(4)。為了音色如他彈的那樣通透,手腕和大小臂還要非常放鬆,全靠手指和掌關節的力量。這就太難了(5)。真正出於主觀推崇他的是有正確bach審美的人,說bach的東西富有感情的和只說他彈的就是好但你問他為什麼好他卻說不出具體的,這些是跟風的和附庸風雅的。你們當bach和brahms是同輩人呢(6)?(此段邏輯錯誤太多,不屑反駁)」

以下開始逐條反駁:
(1)bach那時代的作品要演奏的音色極平均是非常難
巴赫生前除了在1726年、1747年兩次看到早期Silvermann鋼琴,他認為早期鋼琴無法與Harpsichord羽管鍵琴相媲美,而且他所有鍵盤作品都不是寫給具有強弱對比遠勝羽管鍵琴的鋼琴(鋼琴原名是 piano-forte,即義大利 輕重的意思),因此巴赫幾乎所有鍵盤作品(除了具有強弱塊狀音色對比遠勝當時樂隊的管風琴,)本身就是寫給音色及其平均單一的羽管鍵琴,例如古爾德賴以成名的哥德堡變奏曲,在他第一次錄音之前,該曲的錄音是蘭多夫斯卡的羽管鍵琴版本。
因此,「匿名用戶」所說的bach那時代的作品要演奏的音色及其平均是非常難的 這條為謬論,就算羽管鍵琴音色動態好比自行車,而鋼琴音色動態則是摩托車,莫非開摩托車就不能勻速前進?
(2)巴赫的作品非常安靜?
答主您當巴赫是石進呢?
強弱對比是音樂表現的最基本手法
以下視頻是古爾德演奏巴赫《義大利協奏曲》雖然本視頻沒錄激昂的開頭 ,匿名用戶您能捂著耳朵昧著良心說這是非常安靜的巴赫么?就算他數次演奏錄音的哥德堡變奏曲 三十個變奏 莫非這位匿名用戶您只聽了安靜的主題,從歡快的第一變奏開始就選擇性失聰了?或者這些跟您常聽的廣場舞金曲相比都是安靜的?
視頻封面格倫·古爾德演奏 巴赫《義大利協奏曲》錄製片段視頻
(3) 安靜的斷奏就極難彈了
既然第一點「巴赫的作品非常安靜」站不住腳,那麼我來駁斥「斷奏就極難彈了」的謬論,
legato比斷奏難彈,這是彈鋼琴的常識,
因為鋼琴的發音原理(榔頭打擊琴弦)決定了鋼琴發聲是點狀的,
而不同於管弦樂的現狀,或者管風琴 手風琴的塊狀。
因此連貫legato演奏是鋼琴演奏的核心難點之一,
就算這名不懂鋼琴基本原理的「匿名用戶」 您現在啟蒙學習鋼琴,
廣大鋼琴教師也是先教你斷奏再教你連奏。
(4)這需要每個手指的獨立性相當好,還要掌關節的控制力。這都是高級階段才掌握的了的技術
也許匿名用戶衡量鋼琴技術的參照是街邊琴行,而在任何中央音樂學院附小,演奏中是否具有靈活有力的關節發力,每個手指靈活獨立有力支撐,這些基本成為選拔的基本要求
(5)為了音色如他彈的那樣通透,手腕和大小臂還要非常放鬆,全靠手指和掌關節的力量。這就太難了,
匿名用戶您說他通透我忍了(霍洛維茨 別列佐夫斯基淚奔),說他手腕大小臂放鬆,我笑了,以下引用施坦威公司與古爾德的
「1959年12月8日,鋼琴家來到施坦威位於曼哈頓的辦公室,與三位有關人士討論買琴的事情。這時候其中一位琴師未經同意將手熱情地放在了他肩膀上可能按了按,這一平凡舉動當即遭到強烈反應。發脾氣、道歉過後並無大礙,古爾德又待了半個小時。但是1960年1月27日,古爾德拍的放射片顯示肩胛骨脫臼,這也沒引起施坦威的重視,反而認為古爾德神經質。結果截至當年10月22日,鋼琴家前後治療達117次之多,時好時壞,遂於12月6日提起訴訟。雙方你來我往視若仇敵,一度施坦威將古爾德列入客戶黑名單,直到1961年12月9日才宣告和解....施坦威於內部做了一份通告:「未來任何同仁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許跟這位音樂家有握手或肢體接觸。」
事情的當事人之一,施坦威王牌技師摩爾(Frans Mohr)在他《與鋼琴大師在一起的歲月》中有記載,
另外古爾德因為演奏姿勢緊張,他經常背疼,進而引起如上文引用中的肩疼和頭疼,於是他找了幾個醫生,這些醫生在互不知情的情況下開了一大堆止疼片,古爾德可以說是藥物濫用吃死的(偉大的傑克遜路過)
(6)你們當bach和brahms是同輩人呢
同輩人的肖邦、李斯特、舒曼、作品風格迥異,同是李斯特早中晚期作品也風格有很大的改變,就算」匿名用戶「你把音樂家當成同年灌裝的葡萄酒,你也不看看產地?
因此你的論斷根本站不住腳 古爾德偉大是他的句法 結構 和他精通錄音剪輯製作 而且他開創了一個用鋼琴詮釋巴赫的新風格,以及極大地推動了鋼琴錄音剪輯工作的技法和進步,現在某迪音樂會錯音無數,cd卻完美無缺就多少托古爾德的福
而這些跟他中等技術水平沒多大關係 若你不服 歡迎斗琴
兩台你選
我的羽管鍵琴:

自己練習琴 黑的施坦威Model A 紅的MH


揚州人做水煮乾絲,也就是個切活兒。所謂鸞刀應俎,霍霍霏霏,大師傅的水煮乾絲和新手拿出來的,看著都是個切,進嘴裡天差地別。


去年冬天下班,一個人在路上走著, 天色已經暗了,河邊很靜, 聽著他81年的哥德堡變奏曲突然就流出淚來。
也許應該這樣解釋: "大自然的非敏感性是可以撫慰人的:非敏感性世界,是人類生活之外的世界;是永恆:是大海與太陽同往"。
非敏感性的「切菜刀」是詮釋巴赫最好的方式之一。
而且唱片里還有他的配唱呢, 多值。


第一次聽到Gould彈哥德堡的時候就被震驚到了,感覺他對聲音的控制、聲部的拆分實在太精準了,就算是同樣的響度也能讓人非常輕易的分清楚不同的聲部。整個演奏精確得就像機器一般,卻同時透著一種神性。後來聽了他早年第一版錄的哥德堡,對比81版,能感覺到當初的年少輕狂到後來後來的看遍浮華經歷過沉澱之後的一種反差,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的演奏。又接觸過Gould其它非巴赫曲子錄音,他對曲子的理解以及對左手聲部獨特的處理實在是嘆為觀止,就算是聽過很多人演奏版本的曲子從他手裡出來才發現原來還有這麼多的隱藏內容,就像是從未聽過一樣。

我覺得剛開始彈一首曲子的時候可能會覺得某些地方這樣處理會很美很好聽,但是彈得多了、曲子熟了、理解加深之後可能就會覺得當初這樣的處理太過做作或者完全不必要。所以Gould經過千錘百鍊之後彈出來的東西剛開始聽會覺得「像切菜」一樣,其實是類似大智若愚的境界,一旦你了解深了、對比多了就會發現,往往這樣的演奏更加純粹、耐聽,發人深省。


忘記是誰說的了,理解音樂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演奏它。《哥德堡變奏曲》是我百聽不厭的曲目,聽古爾德多於聽其他人,聽81版多於聽55。可以說每次聽都有新收穫,直到我自己開始學鋼琴才發現,之前的收穫可以完全不稱之為收穫。學琴沒多久就不自量力嘗試了哥德堡的主題和第一變奏。可以說古爾德對多聲部的處理十分迷人,81版每一個音都像加了潤色,在合適的地方出現了合適的力度和音色。說他人肉節拍器一樣的風格其實感覺不恰當,節拍器只是純切菜,可以說他把菜切出氣勢和腔調來了。並且越到晚年他的演奏越發成熟,這從55和81對比上很明顯看得出。同理他的其他巴赫作品也一樣,巴洛克號稱是沒感情的音樂,但古爾德加進去的小感情因素很多也很好玩。非音樂專攻人士,相比之下自己彈的簡直無聊甚至不堪入耳= =..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啊,其實他對很多作品的闡釋在學院派看就是胡來,比如他的那套莫扎特奏鳴曲全集。

我就很喜歡Gould,很有個性,許多離經叛道的演奏也很有趣,聽習慣了布倫德爾這種一板一眼的聽聽有個性的也是一種調劑。

他對多聲部的掌握真的是變態,巴杜拉斯柯達曾經說:「我的天,他似乎能在不同的聲部做出不同的表情!」


因為他英年早逝,大家更多憐憫和愛惜。參考新榮迷。


因爲此人能夠把菜切的大小粗細一致誤差控制在毫米之內,而且能夠以每秒鐘切N下的速度持續切菜幾個小時。


不知道切菜是什麼感覺,我理解成速度偏快,沒有起伏,平淡而程式化的意思,也可能是他演奏時的的各種小動作,像個主婦在切菜。

古爾德成名於巴赫,演奏最多的曲目也是巴赫,可以說巴赫的鍵盤作品中,大家稍微熟悉一點的,古爾德都有錄音,所以大多數推崇古爾德的朋友,都是推崇他演奏的巴赫作品。

古爾德最出名的作品是1955年錄的那版《哥德堡變奏曲》,是我已知版本中演奏速度最快的,只有30多分鐘。這一版的哥德堡很難描述,一方面古爾德速度快節奏強,充滿了激情;另一方面巴赫音樂的表現手法很少是激情四溢的,古爾德這麼演繹多少有些另類,但是雖然這份錄音矛盾和另類,但是卻受到了很多音樂愛好者的喜愛,被認為是巴赫作品的全新演繹。我聽過不少版本的《哥德堡變奏曲》,對1955版的《哥德堡變奏曲》非常喜愛,這和他的年齡與演奏速度無關,古爾德的演奏充滿感染力,卻不會顯得狂放,1981版的《哥德堡變奏曲》更是我的最愛,感覺上古爾德的氣質和圖雷克的很相近,其後朱曉玫的演奏又和古爾德的很相近,都是我十分中意的版本。

在我看來,古爾德的成名作並不能代表他的特點,實際上,古爾德1981年重錄《哥德堡變奏曲》的時候對年輕時的演奏是很不滿意的,他中後期的音樂風格也逐漸放慢了速度,甚至在他錄《賦格的藝術》時,慢的讓我以為樂曲已經結束了。

可以說,古爾德演奏最重要的特點,不是快慢,而是平淡,有時候顯得冷靜,甚至顯得冷酷。他不顧經典演繹和業內共識,只用自己的方式演奏,而這種演奏方式是一脈相承的,不論是巴赫、貝多芬,還是拉威爾,古爾德對其的演奏不追求藝術性,不追求技巧性,他簡單、直接地表現音樂本身,形式上平淡,內容上卻蘊含了很深刻的情緒,古爾德對巴赫的演繹,是一筆一划,一個音符一個音符細心構築起來的,平淡,緩慢,甚至有些枯燥,但飽含情感,一曲終了,才會感嘆一座複雜精緻大廈就這麼拔地而起,我想古爾德受人推崇,應該與此有關。

一句話,巴赫的作品其實是充滿感情的,而只有古爾德將其表現了出來。


因為他切得好聽,我就喜歡聽他切菜。


雖不懂複雜的鋼琴技法,但是從古爾德的演奏中聽出了人生的種種況味, 喜悅悲傷,憂愁善感,歡快失落,最後超然歸於寧靜, 一曲聽完,彷彿經過幾十年滾滾紅塵, 最後回歸主題,深邃寧靜,走向死亡。


因爲藝術就是技術。

音樂不是「用來表達感情的」。它可能表達了感情,但作曲本質上是一個小朋友興奮地把自己做的東西拿給大人看:看,我能做出這個。

聽衆被感動,可能是因爲音樂裏的情感,或者說,他以爲他被感動是因爲音樂裏的情感,但音樂對於音樂家而言是日常工作。

Gould 的演奏風格是很「民主」的,因而也是現代的。他是把巴赫拉到人間的演奏家,像是在你身邊彈。他並不在乎巴赫的音樂當年是寫給貴族的還是什麼。他拒絕現場演出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喜歡「演奏家在台上,一堆觀眾在下面」這種權力關係。聽唱片時,聽者和演奏者之間是一對一的關係。


我不是太清楚大眾為什麼那麼推崇古爾德,鼓足勇氣姑且來解釋一下自己推崇古爾德的原因。

做為一個搖滾樂愛好者,在以往所受音樂教育的範疇裡面找尋良久沒有找出範本用以作為聆聽復調音樂的參照,以至於在初聽巴赫時,頓感抓瞎。我的內心活動如下圖。

時隔不久,我機緣巧合的聽到了古爾德兩個版本的哥德堡變奏曲。對其演奏的分析已有大神專美在先,我想已不必贅述。至於我這名微不足道的小小聽眾,則是被其中所蘊含的一部分靈性意味所打動。

音樂倘若可以不是專門用以傳達情感的器具,還能夠用來傳達什麼?
當全然的專註投入至聆聽時,你會忽略除去這音樂本身以外的任何東西,這份全然的專註,帶來的是在時間這個維度之外的當下本身。
這份臨在,沒有情緒、沒有記憶、沒有聯想。它要麼是全然的創造,要麼是全然的沉默。

後來我漸漸能夠欣賞肯普夫謝夫圖雷克一眾大師的演繹,這最初得歸因於古爾德的解讀是庖丁解牛式極其清晰的向一個初聽者展示出了巴赫鍵盤作品中那份屬於真理的光。


當初是誰說彈Bach作品要機械手的呀…


切菜是什麼意思?聲音飽滿?


說把鋼琴的音色彈勻很容易的那位「大神」顯然對鋼琴演奏缺乏足夠的了解。
Godowsky之所以NB,很大程度就是因為此人可以把音階彈得極其完美。
把音階彈好,或者把音彈勻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
在最正確的方法下,達到能聽的標準,至少也得3-4年。更別提大部分人根本連什麼是正確的方法都不知道。

古爾德駕馭鋼琴音色的本事,就算從純技術的角度講,也是當前音樂圈這幫濫竽充數的明星「鋼琴家」一輩子都趕不上的。


推崇他是推崇他的bach。bach那時代的作品要演奏的音色極平均是非常難的。gould為了把十六分音符彈的平均乾淨,大部分使用斷奏。而bach的作品又要彈的安靜,安靜的斷奏就極難彈了。這需要每個手指的獨立性相當好,還要掌關節的控制力。這都是高級階段才掌握的了的技術。為了音色如他彈的那樣通透,手腕和大小臂還要非常放鬆,全靠手指和掌關節的力量。這就太難了。真正出於主觀推崇他的是有正確bach審美的人,說bach的東西富有感情的和只說他彈的就是好但你問他為什麼好他卻說不出具體的,這些是跟風的和附庸風雅的。你們當bach和brahms是同輩人呢?


你是聽音樂還是看動作帥?


因為別人彈琴彈不出切菜的感覺。


Glenn Gould的巴赫足夠冷峻、有力,而大廈的骨架絕對不是由柔軟溫暖的東西建成的。


推薦閱讀:

很久不彈鋼琴發現不識譜了怎麼辦?
有哪些簡單好聽又冷門的古典鋼琴曲?

TAG:音樂 | 鋼琴 | 格倫·古爾德GlennGould | 鋼琴家 | 加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