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這個以嚴謹與理性著稱的民族為什麼會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發動國?


德國人民族性格里就有所謂的軍國主義,民族主義等等,再加上經濟蕭條,生活條件惡劣,自然就要去爭點東西,歐洲從前也是一部爭地盤,爭生存機會,爭奪利益的歷史,只不過近代德國人突出了點而已。德國人戰後所做的反思才值得考究,他們的痛定思痛的徹底和現在二戰在大多數德國人生活心理上留下的陰影已經證明了很多東西。反觀現在德國的世界觀,國際觀,還有歐盟歐元區改革中德國所起到的作用,不難看到德國從前很多所謂「特質」的影子,只是變換了形式,且更易於接受。雖然犯下的罪行可能不可饒恕,但是他們為此付出的代價,為此所作的反思,對整個國家策略,國民思維,想法的改變在現在才值得研究。德國在現在社會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覷啊~~~看看歐盟的改革能得到什麼樣的發展,危機中看看德國法國等國的處理方式是否合適吧~~


一戰的爆發有其必然性,除了普法戰爭以外,資本主義發展到了高度壟斷階段,很多事情不通過戰爭手段已經無法解決了,比如資本積累到一定程度(有錢沒處花),比如英德之間的海軍軍備競賽(巨額資金堆積起來的無畏艦超無畏艦),再比如殖民地的分配(後起的德國只有幾塊很小的殖民地)等等。
另外,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皇帝其實並不是一個掌握絕對權力的君主,很多時候也是身不由己,各個公國的國王(有的國王和王子直接在前線領兵作戰),有著悠久歷史和良好傳統的德國總參謀部在很多時候也是柄雙刃劍,有時候傷人,有時候也傷己。
除了這些因素以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當時各主要交戰國都沒有計劃打長期戰爭的準備,德國的「史里芬」計劃是用4~6周的時間打敗法國,然後主力東調對付沙俄(這招後來被曼施坦因學去了,在二戰的時候對付法國),而法國陸軍的第十七號方案以及沙俄陸軍的第十九號方案也都是走的速戰速決的路子,英國更光棍,一直到戰爭爆發,陸軍也沒有一個總體性的方案出台,都是想走速戰速決的路子,至於戰爭爆發以後不受控制的局面,則又另當別論了。
關於二戰,我就不說什麼了,如果從反法西斯的角度來說,日本和義大利應該才是二戰的發動國……


德國人可是浪漫主義的發源地,所謂德國嚴謹只是個側面,只是讓我國人說爛了而已


嗯,準確地說只有第二次是德國發起的,第一次是奧匈帝國發起,德國作為同盟加入戰鬥而已。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首先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在民粹主義者眼裡德國是不可戰勝,是有人在背後捅了德國一刀,所謂的Dolchsto?legende (見: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80%E5%88%BA%E5%9C%A8%E8%83%8C%E4%BC%A0%E8%AF%B4 ) 由此右派勢力懷恨在心。再加上同時美國股市崩盤,大量資本從德國撤出,失業率高居不下,反猶,反資本主義情緒高漲,為希特勒上台做好了最充分的準備。


歌德說:「德國人個體都很理智,整體常常陷入迷狂」


嚴謹理性和發動戰爭有什麼關係?
一定要傻乎乎、馬馬虎虎、感情衝動的人或國家才會發動戰爭么?
——不理解發問者的邏輯……


記得以前學歷史,基本理念是德國挑起一戰的最大原因是資本積累後需要輸出,但是全球已經瓜分完成,沒有更多殖民地給德國人了。因此需要全球革命(戰爭),做到利益再分配。其他間接原因很多。隨便說說:
1、德意志長期分裂,統一過晚,導致資產階級革命時間也相應推後,海外殖民步伐慢於其他國家。(缺少傾銷對象,以及掠奪地,參見英國殖民印度)
2、德意志國土面積太小,需求有限,資本無法大生產銷售,或者說銷售後庫存大增。(對比美國,國土面積大,有足夠市場支撐本身工業化發展)
3、德國周邊強國林立,大都進入工業化,實行貿易保護政策,即使價廉物美的德國產品也無法徹底佔領周邊市場(對比:美國通過美西戰爭打開中美洲市場、進入加拿大市場)
4、戰爭爆發也有偶然因素,費迪南大公暗殺,給了借口,就像在不爽中找到一個宣洩口。

二戰原因:
歷史書上的結論是凡爾賽合約對德國限制過嚴。
個人部分同意,限制過嚴抑制了資本輸出的需求,德國依然需要重新劃分勢力。
此外,納粹上台後,推動德國國力大發展,結束了德國的大範圍蕭條。類似中國基礎建設的方面,實行國家主義,大量投資基礎設施,大興土木,口號:每個德國人都有工作,每個德國人都有一輛汽車,Volkswagen(群眾的汽車),每個德國人每年都有度假。結果是兩方面的,德國迅速恢復,收入倍增,gdp僅次於美國,國民信心空前膨脹,民族自豪感油然而深,(呵呵,怎麼寫得覺得有點像幾年前的中國,估計這也是前幾年中國威脅論或者一些漢學家擔憂中國的原因吧,不過確實很像。我也和德國人討論過這個問題)。另一方面,如此發展必然需要資本輸出的方向,而且類似中國4w億大投資的後果,透支若干年的國力,公路修了,工廠修了,後面怎麼辦?納粹把氣球突然吹的太大,再吹下去要爆了,再後面可能會重現惡性通脹、社會矛盾(今天中國面臨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方面很多,或者小鬍子本來就計劃的就是對外戰爭,拓展德意志生存空間,轉移國內矛盾,戰爭一響,黃金萬兩。記得看過一本書,加的就是納粹經濟學家如何在納粹上台後參與德國經濟建設一直到戰爭中期的會議。印象里說戰爭爆發前或者是在進軍奧地利、吞併蘇台德區的時候,德國國內經濟處於崩潰邊緣(對內巨額財政赤字,對外巨額外債)。
寫了這麼多亂起八糟,做個總結:以嚴謹與理性著稱的民族和戰爭發起國沒有因果聯繫,或許在那個時刻,邏輯理性的選擇就是戰爭了。畢竟德國統一後的歷史上戰爭除了一戰,沒有大的損失。另外由於德國的民族性,反而成為優秀的士兵,普魯士士兵、容克軍官團絕對是服從與紀律的代名詞。這也是為什麼德國國防軍內部那些反對開戰的元帥將軍全都靠邊站。畢竟希特勒的納粹政黨是德國法律上的執政政府,軍隊服從政府,在法理上是正確的。
一個小擔憂:目前的中國實行的很多經濟政策,包括舉國體制與當年德國類似,也同樣面臨國內矛盾以及通脹問題,也難怪周邊國家害怕,但是應該何去何從呢?因為有核彈,打仗反而不是很明智的做法。那要怎麼解決呢,似乎沒有先例參考,需要領導人的大智慧。(美國29年大蕭條後的復甦表面是羅斯福新政,其實方法和德國一樣,都是政府大規模建設,但是也會遇到德國一樣的問題:惡性通脹、國內矛盾。萬幸的是,god bless america,德國先摒不住開打。美國趁機賣軍火充分就業,一下子順差,減赤字。一個符合邏輯的推理:或許今天的全球經濟危機的解決也是看誰先倒下。)


一,德國有著悠久的軍事傳統!
二,發展受限。一戰是為了爭奪海上霸權和殖民地,二戰是因為一戰。


德國的資源匱乏與日耳曼民族與生俱來的優越感讓德國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其實德國人很猛的,幾十年的時間就足夠讓一個破敗的德國變成世界強國、發達國家,很了不起。這和他們的認真努力有關,打仗的時候亦是如此。


這就是德國,要麼用思想拷問世界,要麼用戰爭拷打世界。


因為德國人不懂得幽默,太壓抑自己了!這樣的民族遲早都會爆發的!日本也是!


要麼考問世界,要麼拷打世界


關鍵詞,經濟危機,利益。
嚴謹,理性只是做事的態度而已,不等於說這個民族就沒有人類共通的劣根性,自私,貪婪。


嚴謹與理性不是關鍵,關鍵是選擇了什麼樣的信仰,估計那會兒德國人覺得自己是救世主,所以走上了集權之路。


雖然德國出了很多哲學家和文學界,但是德國人並不理性,是很盲從的。


因為他們在想,為什麼大英這個sb國家會統治世界呢?這不科學啊。。。
還是讓我們來帶領人類進步吧。


如果不使用奴隸,糖價就會很貴


自從看到德國在二戰前已經商用的可視電話,還有研究火箭造型的火車,這國家不對外擴張,科技憋的慌啊!


嚴謹,理性?德二表示自己並不是這樣的。浪漫主義嚴重而且從宮廷醜聞比如公主開某種party和大學生各種決鬥的現象來看,並沒有反映出所謂的理性嚴肅。


挑起一戰的是奧匈帝國。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出兵塞爾維亞,一戰正式爆發。德皇威廉二世雖然在兩次摩洛哥危機中處理不當、與英國搞海軍軍備競賽,但在大戰即將開始之際還是不想發動戰爭的,真正慫恿德皇的是總參謀部的軍官團——「陛下的軍隊已開赴邊境,撤銷動員令已不可能」。

二戰的歐洲戰場確實開始於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但如果把二戰上綱上線地稱作「反法西斯戰爭」的話,那麼應該始於1935年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


推薦閱讀:

韓國人是不是民族自尊/自信心過分強烈?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TAG:德國 | 戰爭 | 世界大戰 | 民族性 | 德國文化 | 知天下知乎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