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最早用的是文言文而不是白話文?

為什麼中國最早用的是文言文而不是白話文,最早的時候文字記載是文言文還是白話,是從什麼時候起文言分離的?


先秦文言文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單音節的辭彙。現代白話文的辭彙大都是雙音節,比如衣服,腦袋,鞋子。在文言文里同樣的辭彙則為,衣,首,履...

所以文言文的信息量是極大的,然而文言文有其劣勢,就是讀起來很難聽懂。其實之所以要把辭彙變成雙音節或者多音節,就是因為增加的音節能夠降低誤碼率。也就是說在雙音節的情況下,即便第一個音有50%拿不準,當第二個音出現的時候,可以通過第二個音節來判斷整個辭彙的含義。

因此世界上幾乎所有民族的語言都是多音節辭彙,因為只有多音節辭彙才能保證通暢地溝通,否則誤聽太多,語言就沒法正常使用。

因此,上古的漢語也必然不是如我們現在讀到的文言文一樣,是單音節詞構成的。但是,為什麼文言文是單音節詞構成的呢?

其實,文言文裡面的漢字上古的發音並不是單音節的。比如衣,可能發音為yish,後面有一個輔音存在。後來,隨著被創造的文字越來越多,而且漢語的文字是看不出讀音的。在文字傳播的過程中,外族學習這套文字系統的時候往往比較難發出後面的濁音。而後就乾脆簡化成了前面的單音節。因為越是簡單的東西越容易傳播,而中華大地上又無數次發生外族繼承並取代原創文化族裔的事情(周滅商,楚崛起,蒙古滅宋)對於外來文明而言,簡化原漢語,使其更加容易發音是快速融入和使用漢文化來統治的需要。

因此我們發現,漢語的發音越來越簡單。比如漢字在秦漢徹底丟失了輔音,唐宋之後徹底丟失了去聲(參考粵語)這些都是實例。所以漢語經過幾千年的演化,已經跟最早的發音完全不同,變得更加容易學習和傳播。

因此,古語中的文言文發音跟當代不同但接近那個時代的口語。

那個時代每個漢字的發音更加複雜,可能有輔音可能是雙音節。

漢文明多次被外族衝擊,每次衝擊都簡化原生漢語。

唐宋漢語(粵語的白話)並非最早的原生漢字發音而是經過五胡亂華五百多年流變後的發音,所以文言文對唐宋時代的人來說也跟平時口語不同。

最後,以上僅為個人推理,沒有深入研究,請讀者謹慎。


實名反對一位HR朋友的回答,這位朋友已經匿名,我就不艾特他了。

詳說之前,先鄭重聲明,以下文字是禮貌探討,絕不含任何人生攻擊,也絕非因為我在這個知識點上所知較多就看不起別人。每個人的知識點都不相同,換個問題也許我就是睜眼瞎,但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請千萬不要強答,這樣會給別人錯誤的知識,真的很不好。

下面逐條分析。

1、HR朋友說:「從語言講起,這是由於發聲器官進化不到位……因為語音總是出現在文字之前的嘛。」還說:「因為早期發聲器官進化不到位的關係,能使用的音節比較少,所以對應的字少。」

翻翻人類史就能知道,最近幾萬年,人類在生理上的進化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雖然這個「幾萬年」里的「幾」,目前還有爭議,但保守估計,兩萬年是比較公認的。

換句話說,如果有時光機可以穿越,把兩萬年前出世的一個嬰兒帶到現代,他的樣貌、生理、智力和我們相差無幾,他同樣可以上學、結婚生子、欣賞交響樂、了解相對論,如果他足夠聰明且努力,甚至可以研究航天科技。

那麼為什麼HR朋友會認為發聲器官進化不到位呢?因為古時候的語音,本來就和現在不一樣嘛!

很多人有個錯誤的認識,認為漢語的語音、語法、語義,從古至今沒有變化,倘若我們回到兩千年前,我們能和當時的人正常交流。錯啦!現實情況將是,雙方說的話,對方都完全聽不懂。

我們現在的普通話的語音,更多受北方少數民族影響,主要是元朝的蒙古和清朝的女真。外族侵略對中原文化造成衝擊,隨後兩個文化漸漸融合,這個融合的過程也包括語言的變化。

在中國南方,粵語、閩南語我們已經聽不懂。按照HR朋友的觀點,這些方言也都是「含混不清」的,殊不知這些方言中更多保留了漢語中古時期的語音。嚴格說起來,人家才是「華夏正統」,我們是「北狄」。

至於「語音總是出現在文字之前」,我猜測HR朋友的意思是,先有了說的語言,後有寫的文字。如果是這個理解,那沒問題,但如果認為拼音在文字之前出現,那就不對了。

漢語不是拼音文字。歷史上很長一段時期,中國人是不知道文字竟然還可以「拼寫」的,直到梵語隨著佛教傳入中國,梵語作為拼音文字,中國才第一次有了兩種語言類型的對照。至於現在用的漢語拼音,那是建國後才有的。

具體過程比較複雜,不展開說了。

2、HR朋友從古時候生產力低下、信息媒介昂貴、傳播成本高等角度,回答了為什麼文言文相比現代漢語顯得「惜字如金」。這些論述有一定道理,但不是根本原因。

和上面說到的語音一樣,從古至今,漢語的語音變了,語法和語義也有很大變化。古時候人們寫的是「文言文」,說的也是「文言文」,只是說的「文言文」是口語化的。

「文言文」和「白話文」都是書面語,各自來源於自己的口語。

口語相比於書面語,是有很多「廢料」的。比如下面一段:

昨天下午,我跑到外面剃頭,就是出了小區後門那個。我到那裡剃頭,你猜我看到誰了?張三!哎呀,張三你都不記得了?小學同學嘛!對,就是那個張三!然後他跟我講,講他現在做的就是理髮師,剛到這邊店裡。哈哈,你說巧不巧?

這段口語,換成書面語是:

昨天下午,我出小區後門去剃頭,在理髮屋竟然遇到小學同學張三,不知你還記否?張三說,他現在做理髮師,剛來到此處。

同樣的情況,古時候也是如此。一個古人也許會說:

吾飢,欲食薯谷。吾遂至中廳,不見薯谷。而奔至後室,亦不見薯谷。後出門遇張三,吾曰:「吾飢如死,不知幾時得食?」張三哂笑不止。

晚上,這個古人寫日記,也許就是:

飢欲食,遍尋不得。出門遇張三,語之。張三哂笑不止。

所以,古人並非「說一套寫一套」,他們怎麼寫的,就是怎麼說的,只是寫成書面語時,力求精簡,砍掉了口語中的邊邊角角,這固然受限於書寫材質、傳播渠道等因素,更是書面語本身的屬性使然。

為什麼古人用文言文而不用白話文?因為古時候根本就沒有「白話文」。

3、HR朋友提到士大夫的壟斷目的,故意不用白話行文。這話也是對了一半,但不是主要原因。

秦漢之後,口語慢慢變化,但中國人尊古啊,這是一種集體無意識,在正式的官方書籍中,所用的仍然是文言文。而且讀書人見到的文章,也都是文言文寫就,他們對這種書寫早已習以為常。於是漸漸造成書面語和口語的分流。

而在非官方的書籍中,口語則顯示出非同尋常的生機,從唐宋傳奇,到元雜劇,再到明清小說。

這有點類似於現在的網路用語。網路用語日新月異,其中不乏讓人拍案叫絕的新辭彙,以及比文言文更精簡的字元(233),但你高考的時候,把這些寫進作文試試看!

4、HR朋友還列舉了幾首詩,論證審美的目的,這也是不合適的。文言文和詩,已經是兩種文體了,寫詩會用到特別技巧,一言難盡,不多說了。

用現代白話也能寫出極美的詩句,雖然我認為怎麼寫都寫不過古文。

至於竹簡用刀刻,這也是有誤的。竹簡是用筆寫的,先寫上字,然後用火熏,等熏黑了以後,再將墨跡擦掉,便可長久保存。熏黑以後若發現有錯字,或需要修改,則需用刀颳去。


書寫工具唄,想想先秦時候用的是什麼,竹簡和刀,刀不去評論,竹簡這玩意又貴又不方便,具體價格我是不知道,但是這個不方便簡直是要親命,寫不方便,儲存攜帶更是要命。現代我們帶著本論語可以到處走,要是換成竹簡,小推車是起碼的。文言文一句話幾個字,翻譯成白話文起碼要翻個2倍,論語要是用白話文寫在竹簡上小推車怕是有點受不了。其實想想我們熟悉的視頻,圖片,以前什麼清晰度,現在什麼清晰度,就是因為帶寬和硬碟越來越大


文言文大體上比現代文字少,省竹簡什麼的。


文白分離是有好處的,可以統一不同的方言,消除因為歷史變遷,語言變化產生的文字差異,使得文化成果得以永久流傳。現在說話和書面語一致並不是好事,過上個幾百年,語言有變化了,就看不懂現在的文章了。


前面的回答很考究,值得尊重
而且可以說都是正確的
而我在這裡把答案說的簡單一點(因為簡化,會忽視掉很多具體原因和歷史依據,只是形象化的解釋一下,肯定不夠嚴謹,具體請參考其他答案)

首先,古人的語言沒有現代那麼豐富
隨著歷史變遷社會發展人們不斷發明創造新的「詞語」你可以理解為,人們逐漸創造出新的語言文學,把這個過程倒推回去,就不用我說了吧

再者,古代的書寫工具有限甲骨文竹簡布帛紙張和網路的進化過程是漫長而不容小視的
想像一下:你現在生活中只有竹簡,怕是如今高考科目完整的一套卷子加上答案就要拉上一車的竹簡了

所以,古人無法以現代白話為歷史的源頭。


應該說文言文在更早之前是不存在文白分離的,文言文就是當時的口語。

首先要明白一點,古代漢語,除了標準音變了不知道多少次之外,古代漢語,尤其是上古漢語可能跟現在漢語並不是一種語言。

比如先秦時期的漢語除了發音存在複輔音簇之外,用詞上很多跟現代漢語也不同,比如「是」通常並不表示肯定,我,吾使用場景不同,可能存在類似於屈折語的變格。

更早之前商周時期的上古漢語,跟現在的藏語基本是同源的,因為年代久遠已經無可考了,但是據研究,上古漢語沒有第三人稱代詞。


我猜是因為最早成熟的漢字是甲骨文,而甲骨文是商朝巫貞用來和神溝通的文字。

和神溝通是神聖的,即使文字的功能逐漸變成人與人交流,商朝巫貞們定下的基本的語序簡單的語法,沒有人能推翻。

於是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文言文。從根子上就與口語有很大的差異


1


我不研究這個,根據我的猜測,有以下幾個原因。

1、從語音講起,這是由於發聲器官進化不到位。

為啥要從語音開始講起呢,因為語音總是出現在文字之前的嘛。我們能發現有時候找不到某個語音對應的文字,但是每個文字一定能對應某個語音。所以文字一定是從語音里脫胎出來的嘛。

下面這個視頻是古漢語進化的過程,可以發現發聲從單一到複雜,從含糊到清晰的過程。(隨便搜了一個,視頻質量差別罵我)

視頻封面【古漢語】漢語言發展過程 古漢語發音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因為早期發聲器官進化不到位的關係。

能使用的音節比較少,所以對應的字少。

音節發音比較模糊,所以一個字會對應很多個意思。

2、生產力低下,社會分工的複雜程度較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需要太複雜的語言,所以惜字如金啊。

遠古的時候,石頭他爸和石頭的叔叔伯伯們出去打獵,石頭爸領頭,看到一頭劍齒虎和一頭乳齒象在戰鬥,石頭爸一伸手攔住了深厚眾人,然後等兩敗俱傷,再大喊一聲上,然後用手反覆捂嘴發出哦啰啰啰啰啰啰的聲音來為大家助戰。因為吃生肉,回到家大家把肉扯一扯分了吃了,石頭爸拿著一塊血淋淋的肉塞到小石頭嘴裡,說:「食」。(你見,連名詞和動詞都不用分,意思都通)晚上石頭爸和石頭媽在山洞遮著大葉子不可描述起來,小石頭聽到聲音迷迷糊糊的望過去,石頭爸大喝一聲:"滾",嚇的小石頭趕緊睡著了。

又過了幾萬年,生產力發展了,人類開始用了火和石刀。

於是需要的語言又多了,因為新的職業出現了,廚師。這時候石頭爸打獵回來要把肉交給廚師,那得交流切多大吧,切什麼形狀吧,要商量昨天烤焦了今天烤幾成熟吧?

再後來,社會分工進一步分化,出現了農民,獵人,巫師,戰士,還有大小首領們。這時候所需要的語言文字就更多了,獵人得跟巫師交流,你給我算算今天進山收穫幾何?農民找巫師交流,你給我算算明年收成幾何?戰士拉開農民和獵人,你們倆癟犢子麻溜的滾一邊去,我兵大爺要算算這趟出征死不死。

逐漸發展到一定的社會分工程度,才會有足夠豐富的語言來支持白話文。

3、士大夫階層出於壟斷階級的考慮。

到後來的朝代,比如宋朝,白話文已經出現了,為什麼還要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無非就是裝X,裝逼不但爽,還能帶來名利。

有道是有條件裝X要裝X,不能裝X創造條件也要裝X。

為了以防窮人躍遷階層,保衛祖先的階級財富,能不用人話說的話,盡量不用人話說,我們說的是尊貴的語言,跟你們這些泥腿子的白話文不一樣。

科舉,當官,訴訟,都要用文言文,沒錢給孩子請私教想提升階級,門都沒有。

4、審美的考慮。

白話文:我藏在河邊的蘆葦叢里,露水結成了霜,我窺著河對面那個姑娘,是長滴真好看。

文言文: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白話文: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黃河也流到海里去了,你想要看的更遠不,再爬一層上去看看唄。

文言文: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5、竹簡,能寫幾個字?

一卷竹簡裝不了幾個字,而且大部分還不是用筆寫上去的,是用刀刻上去的。。。

你真要來個白話文:九九那個艷陽天來喲十八歲的哥哥細聽我小英蓮哪怕你一去呀千萬里呀哪怕你十年八載不回還只要你不把我英蓮忘呀等待你胸佩紅花呀回家轉黑吧扎黑。

白話文?手指都刻斷了好嗎。。。

你們看漢賦都是四個字四個字的,到唐朝唐詩就變成五個字和七個字的了,到宋元就隨便寫了,明清幾十萬字小說揮手就來,到現在更是網路小說動不動幾百萬字。什麼學富五車,字數不過就是一本韓寒的《三重門》罷了。。。

這反映了竹簡到紙,紙到更便宜的紙的變遷啊。

6、信息傳輸手段的匱乏。

有紙的時候還好說,可以八百里快馬急報。

竹簡時代,你要寫個白話文的奏摺給皇帝,路上馬拉著車能跑幾個月。

綜上所述,只能用白話文。


兄弟你想想,同樣一篇文章,白話文可能要幾千字,文言文也許只要幾百字就有同樣的效果,青銅器上、竹簡上自然是字越少越好啊,哪有那麼多的竹簡讓你刻大白話,其次你花多久才能刻好一篇文章呢!所以說書面語言,要考慮一個書面成本的問題吧!而口語則應該相對白話,那些大字不識的人怎麼會張開知乎,閉口者也呢?


推薦閱讀:

既然三國演義不是正史,那讀起來有什麼意義?
諸葛亮宅在家裡,在古代通訊那麼差的情況怎麼了解天下形勢的?
年羹堯為什麼失寵?
武則天為什麼能成為我國唯一的女皇帝?

TAG:歷史 | 古漢語 | 文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