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樣克服嫉妒呢。 其實一開始不願意承認自己很愛嫉妒 覺得這樣特別不好 可是又沒有辦法克服 ?


本來想自己在知乎上提問的(今天第一天註冊,嘗試一下新事物,走過路過多關注),沒想到已經有人問過了。就一塊來探討吧。學生時代,老師就說,寫文章就是三板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現在問題提出了,如何克服嫉妒。
接下來,要分析了,嫉妒產生的原因是什麼?我想,第一是不自信,第二是不接納。
不自信:信,這個字很好玩,拆開來就是人言,說白了就是人在說話。你腦子裡是不是經常出現一個兩人或者一群人在說話,當沒有找到這群人里哪一個才是自己的心聲時,就容易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有這樣的能力、才華、勇氣、毅力、勤奮、機遇去超越那個被嫉妒的人,所以乾脆就什麼都不做,以嫉妒為擋箭牌,被情緒的洪流吞沒。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不同程度的嫉妒別人,而且越有接近性、相似性,越嫉妒得厲害,比如同性、同齡、同班,你不會去嫉妒離得太遠的人,因為還有追趕的可能,卻又不想付出努力,或者說不相信自己能追上,怕付出努力後得不到應有的回報。之所以還有時間和精力去嫉妒,是因為還沒有被逼到絕境。人體是生來俱足的,我們的身體和情緒有強大的自我保護功能,只要還沒崩潰,說明還在可承受範圍之內,沒準哪天真能嘗試一下被嫉妒的人經歷的辛苦,就不嫉妒了。為什麼安慰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告訴對方自己比他還慘,這就是共性。我讀過的把嫉妒這種情緒描繪得最好的一本書是東野圭吾的《惡意》,即使得了癌症,也要讓對方身敗名裂,這還是一個有恩於他的人。多讓人汗毛倒豎,活生生的農夫與蛇。蛇咬人是本能,而不幸沒當成蛇的,就只有通過嫉妒來釋放毒素了。惡意或嫉妒,很多時候就像根植在血液里一樣。被嫉妒的人,不能對嫉妒者好,越好越提醒對方的卑微,而激活嫉妒的能量,每個人都渴望自我救贖,而不是被同情施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量和情緒也是。你在嫉妒別人的同時,也許別人也正在嫉妒你。想想自己有沒有可以被嫉妒的地方吧。雖然說得濫了,但還是想重複:一盆泥土和一塊金子,哪個貴重,但植物和我們的視角卻不一樣。
不接納:人與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我們從小被太多教條綁架,被沸沸揚揚的心靈雞湯洗腦,在信息爆炸中,我們很容易失去方向,消散定力。我中學時,班裡年級考試都會排名次,老師會指定給你一個競爭對手。我們在分數的叢林法則中廝殺,從那時起,我就吃過嫉妒的苦頭,考得沒有競爭對手好會嫉妒,沒有她受老師喜愛也會嫉妒。在之後的很多年裡,我無形中被這種變態的提高升學率的陰謀戕害,總是把自己放在競爭的位子上,到處與人暗地裡較勁,希望自己勝過一籌,尋求心理優越感。直到最近才瞭然,沒文化太可怕。心理學中,有內在小孩、內在父母和有愛成人的概念(參見張德芬《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我們之所以會嫉妒,並能發現它,想要克服它,也許還是要回溯到童年。內在小孩沒有真正被關注,而太多主流價值觀疊加重複,形成了嚴苛的內在父母。我們在長期的受教中,學會去討好別人去獲得利益和關注,潛移默化地演變成去討好自己的內在父母,然後雞湯們會線性思維的告訴你,只要肯努力,只要勤奮就可以成功。可是為什麼,為什麼他會比我有錢,明明他還沒我努力?為什麼他會有那麼多朋友,明明我做人比他好。為什麼他可以出名?我起點比他高呀。你的內在邏輯被證明是錯誤的,這對你的心理是一種顛覆,這時候,那個叫嫉妒的奇怪荷爾蒙就應運而生了。
我不會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因為這話老子說過。我不會說遇到事情,面對它,接受它,解決它,放下它,因為這話星雲大師說過。我也不會說,嫉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好處,也不會減少別人的成就,因為這話劉嘉玲說過。
以我的經驗,理性比情緒靠譜。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受情緒影響,但可以把它當成是一陣狂風,吹得你犯風濕也好,中風也好——何況沒那麼嚴重,就挑戰一下自己,看它究竟能把姐怎樣。接受嫉妒是生命的一部分,然後用理性告訴自己,我該怎樣做得更好?可以去運動,讓自己有迷人的馬甲線,可以去讀書,提高聊天時的逼格,可以去養生,姐活得比你長還怕你過得比我強。總之,找到一件可以讓自己全心投入的事情,一頭扎進去。古人說得好,無事則生非,找到了自己的坐標,嫉妒什麼的,就傷不到你了。


推薦閱讀:

如何正確對待嫉妒?
嫉妒自己好朋友怎麼辦?

TAG:嫉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