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能即興伴奏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你聽過一首歌
了解歌的旋律
先用手在指板上找到這首歌的調(G調、A調什麼的)其實就是找到【主和弦】,主和弦是什麼和弦,就是什麼調。
如:主和弦是E,那這首歌就是E大調;主和弦是Em,那這首歌就是E小調。
主和弦通常是一首歌開始的第一個和弦,或者結尾的最後一個和弦,但也不絕對是,有時候作曲家為了追求奇妙的效果,故意讓歌曲結尾在不是主和弦的位置。這就需要經驗來幫助你了。
尋找主和弦,也不一定在開頭或結尾來找,有時候需要靠聽感,尋找一種「塵埃落定」的感覺,當歌曲和弦進行到某個和弦時,給人一種落定的感覺,解決的感覺,結束的感覺,圓滿的感覺,通常這個和弦就是主和弦。但這只是我個人的語言表達,每個人的「聽感」都很私密和神聖,需要自己去體會。
如果你對於「功能和弦」這個概念有所了解,你就會知道「和弦級數」這個詞。
可能你聽一些樂手講過「1645」這樣的詞語,也許你不太明白,1645其實就是在說和弦在這個調裡面的級數。主和弦就是一個調的「一級和弦」。
有了一級和弦主和弦,其他級數上的和弦就可以推算出來了。
那麼講回到題目,「即興伴奏是怎樣的體驗」?
我個人的感覺是「跳房子」或者「跳台階」。
這個行為的過程是這樣的
1.對每一個級數上的和弦(每一個台階或每一個房子)所發出的音響效果(聽覺感受),千彈百聽,記憶深刻。
2.對於一首歌的旋律線走向,熟悉並且有預判。
3.預判旋律線的發展方向,迅速判斷哪個和弦(哪個台階或房子里的和弦)會和下一句的旋律相匹配。並在下一句旋律到來之前就得出答案,胸有成竹地準備按下一個和弦。
4.往往一句旋律,可以與之相匹配的和弦不僅有一種搭配方法。正確答案(或者說好聽的答案)往往有好幾種,這就需要經驗與大量的練習,這也正是音樂的美妙與趣味所在。
其實想要即興伴奏,沒有什麼系統的練習方法,如果非要學習這個技能,我覺得有些思路是可以分享給大家的:
在學習了一首彈唱歌曲之後,把和弦背過,並且搞清楚每個和弦在這個調里是幾級和弦(每個和弦所在的台階和房子),在彈奏的過程中心裡不僅要知道這個和弦的名稱和按法,還要默念他的級數(1645等等)。時間長了之後,你再學習一首新歌的時候,應該能夠聽得出,哪個和弦是主和弦(一級),哪個和弦是三級、五級......
這個時候相信你學一首歌已經不用再去百度找譜子了,大概的和弦靠耳朵就能判斷出來。
其實就是個熟能生巧的活兒,很大一方面是天賦,另一方面就是多練。
那麼問題來了,練多少是多呢?
我不負責任的瞎說個數字啊,五百首歌。有這個歌量,稍微有點天賦的人,一定已經掌握即興伴奏的能力了。
微博@葉茂恨情歌微信905788500
其實談不上什麼體驗~ 也不像你想像的那麼有意思。
你確實能伴奏你聽過的每一首歌,甚至你沒聽過的也能順下來一部分。但是那個時候,你自己、和你的聽眾,並不會覺得多麼驚喜——因為你彈的每一首歌都是差不多的,你會發現想要做出一段驚艷的伴奏,還是要事先編配。——有時你甚至覺得以前不會即興伴奏時,死磕過譜子的一些原版伴奏是那麼的好~
你確實可以做到想起某一首歌就拿起吉他來彈唱一下。但也不是多有意思——因為隨著你的進步,你會對自己有更多的要求。
你不會很喜歡你即興伴奏的那些東西。那時候你的興奮點已經不在會與不會了,在妙與不妙。
所以說任何東西都是這樣,越學越驚恐。
但你還是要學的~ 這是練耳和樂理的必經之路。但不要停在這就滿足了。1.多人玩耍很爽。
2.爽過之後感到很空虛,因為玩來玩去總也脫不出那些個套路。
3.會格外欣賞和弦銜接精緻、加花別緻的曲子(如李志版《米店》里D和弦直接小橫按滑到7品那一下,很驚艷)進而越發嫌棄粗糙的和弦進行。
4.會促使你在節奏型上多下功夫,也會很在意各種和弦的銜接是否流暢。
5.不記得歌詞真操蛋。
6.周圍很難找到一起玩的主音或者另一個節奏。
7.這時候我就會回頭參考第一條。
其實即興的彈奏也跑不出平常的套路,都是天天練的過程的內容,所以還是沒什麼感覺的
我來說個事兒:汪峰寫《在雨中》的時候,就給蔡正中老師他們遞了張旋律簡譜的紙條(汪峰寫歌還有一個毛病--不劃小節線,看著跟電話號碼似的) 。然後鍵盤把旋律彈一遍,第二遍的時候鍵盤彈553的3的時候所有的樂器就開始起了,這一遍基本已經非常完整了,包括幾處切點也到位了。然後第三遍潤色一下把前奏見加上就已經現在我們聽到的版本了。。。 我原來的老師在邊上看的,當時都看傻了。
謝邀!現在才看到。
其實我的水平做不到即興,不過平時見得多,可以試著說說。
即興需要很紮實的樂理基礎,而且吉他基礎也要杠杠的,最後反應要快,臉皮要厚(錯了也當作對的,哈哈)。
試過跟朋友去臨時路演,朋友彈吉他,我唱。挑了一個我自己在哪都可以進去的歌,而朋友也相當厲害,隨便哪裡他也能兜得回去。於是,效果比預料要好。
所以,即興的體驗應該算是「玩音樂」而不是「被音樂玩」吧。就是遊刃有餘的快感。
不請自來
即興伴奏能力是一種對歌曲和弦進行的一種經驗性的判斷吧
我是首先發現我對某些進行的感覺特別熟悉,如1645 4536 等 但還沒達到能耳聽和弦的地步,只是聽到一首歌 感覺 「這首歌能用某個進行」而已。
後來聽歌時開始注意到Bass 根據Bass走向能很輕易地判斷出大致的和弦走向 至少知道音級 當你能瞬間聽出Bass音的時候 扒一首歌的和弦就超級快 一邊放著音樂就可以拿筆扒下來 連劃小節都有了。
這時候你會注意到更多和弦進行的細節部分 和你熟悉的進行之間其實是有細微差別的 你聽得越多 扒過的歌越多 你就掌握的越多 也就是說 你的「資料庫」從原來的幾個和弦進行擴展到多種和弦進行的組合 變換 你甚至可以自己組合出一些有趣的進行 這時候 即興伴奏變得很有趣 你聽到旋律,會不甘於僅用一些簡單的進行,你會喜歡加一些你喜歡的過渡和弦 甚至離調和弦,這個過程是非常有趣的。
其實對於玩樂隊的朋友來說 會即興伴奏 基本就等於這個人自己會扒譜 樂感好 跟這種人合作是非常愉快的 才會有玩音樂的感覺 其實即興伴奏的能力也是玩改編 原創 以致編曲的基本技能吧
有的人學得快,有的人學的慢,確實有天份原因 但從我教過的學生看,沒有人是學不會的。
謝邀!掌握了吉他即興伴奏實際上是一種掌控了任何音樂的感覺,是沒有障礙,隨機與音樂對話的感覺,是在冒險中創造、創造中找到自由的感覺,是陶醉於音樂,物我兩忘的感覺等等。
我隨手錄製的「如春作品」大多都是原創歌曲,即興伴奏,在偶然中尋找最純樸的音樂表達。聽歌請進:http://site.douban.com/musicdoctor/?source=mobile,或者自行搜索「李如春 豆瓣音樂人」。
跟歌手/樂手勾搭的時候簡直不能再爽了
聽我說句實在的
真正的即興,不是什麼看看你按的這是什麼和弦
哎呀,是C7,好 ,那我就彈C E G Bb,完美(狗屁)
大師們彈即興時,有沒有發現,都是嘴裡在哼著,對應琴上同步彈出來,是平時聽過的一些旋律的記憶和一些即興的音階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最討厭講理論什麼,因為那些都是人為規矩,而真正的即興,是聽到和弦走向,把心裡的旋律、嘴裡唱的旋律,在任意一個可以發聲的東西上表達出來,這是種美妙的體驗,完。
如果能夠使用三和弦去即興伴相對簡單的歌曲,那就是做到了第一步。實際上,做到這一步的,就可以說基本了解了和聲進行的一些規律。大部分的歌曲,民謠流行這類,都可以用級數和弦的模板去套比如:1 5 4 6這個套路就很常見,能夠彈《真的愛你》也能伴奏其他歌曲。還有6 4 1 5這個套路,你會發現在流行搖滾、朋克這些風格的歌曲裡面很常見。同樣的6 4 1 5 進行就可以給小熊餅乾的《silence》、扭機的《鏡子中》、李佳薇的《煎熬》等等歌曲去伴奏,你還可以轉個調。如果彈得多了,基本上就能夠憑感覺去找到和弦,以及知道該怎麼連接。
但是和聲的複雜性,會給你帶來一種探索慾望,特別接觸到七、九、十一、十三和弦,各種掛留轉位,結合較為複雜的根音進行,這裡牽涉到知識更多。。。你就不再單純滿足現有的知識了。
此外,使用的節奏型也很重要,結合和弦,不同音樂風格的特點。一首簡單的歌曲你也可以改出朋克、雷鬼等等風格來。
不斷的扒帶,學習,總結會大有裨益。
其實很難描繪出來,比如聽到一段旋律就覺得就應該配這個和弦,有時候我連這段旋律的唱名都沒反應出來和弦已經自己跑出來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