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风筝》中"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是什么意思?

《风筝》也许很多人看过,在这就不描述故事内容了。附上链接:http://m.sanwen.net/subject/130101/
今天再翻这篇文章,看到这句话有点不理解,大概是之前看得不仔细所以之前没觉得。整段话是:"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前半句可以理解,后半句是鲁迅先生不相信他弟弟什么也不记得了吗?还是是对他前面希望讨弟弟的宽恕时弟弟会对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的"毫不责怪"的自嘲?

这段话下句又是:"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看到这又觉得是他不相信他兄弟忘记了,又觉得他的心沉重的原因是再找不到讨宽恕的方法了因为弟弟不记得只有他始终记得自己伤害了弟弟。描述到这似乎问题应该变成"鲁迅的弟弟到底记不记得鲁迅伤害过他幼时的心灵?"但这是个无解的问题而且也没有意义。
我读到这两段有点想不通疑惑的是:所谓无怨的恕到底是他对世间事的感叹还是是他不相信弟弟已经忘记了?

百度中有一个答案是这样的:小兄弟的命运代表了中国人的普遍生存困境,具有鲜明的悲剧色彩。而“我”的处境却具有荒诞的意味,任何选择都是“虚空”与“绝望”。如果小兄弟和气地宽容了我甚至愤怒地训斥我一顿,那倒是我愿意接受的。但我得到是“全然忘却”和“毫无怨恨”,我彻底绝望了。作者看到的是人的麻木与可怕的遗忘,对自己和对别人的生命价值的漠视,甚至是摧残。小兄弟明明是受害者,却全然不知,反倒觉得那是应该的。可见,《风筝》这篇文章作者要表达的正是这种人的生存困境和这种困境不能改变的痛苦和绝望。

这个回答貌似也有道理。这篇文章真的暗含了小兄弟以及像他一样的人的麻木等悲哀情感吗?有时人也是真的会忘记过去某人或者某事曾带给自己的伤害的吧,而始终耿耿于怀的有时也可能是曾伤害过别人的人。
个人感觉这篇文章写的是鲁迅先生的自责较多。
每个人思维方式不同,各人的理解也自有差异,提出这个让我有点困惑的问题是想看看各位的想法。
没有过度解读的意思。
不知道这篇文章或者这个问题在大家心中是否很简单到不足以一谈,所以我还是匿名提问了。描述写得有点长,也不知说清楚没。谢谢能耐心看到这里的人。


反对之前许多答案。
题主的问题本身就很好,又在问题解释里详细写下自己的感想和思路,很花心思。
但之前许多答案或是仅抓住局部进行极有限的上下文联系,或是干脆只看这一句话进行漫无边际的遐想,全然不顾作品的意脉
反倒是题主自己的一些想法,切中了实际——虽然题主对之没有把握。
无意冒犯诸位,不过就事论事。
-----------------------------------------------正文--------------------------------------------------
作品一共十二段,三、四、五段在写“我”和兄弟的冲突,从第五段至第十一段则是写“我”成年后的反思和补救。显然,后者的篇幅更大,分量更重,是作品表现的重点。我们也主要分析这一部分。

(虽然)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但是)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所以)我觉得二十年前的事是我对于幼小心灵的精神虐杀。(所以)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这是“我”反思自己的行为,心里无比沉重,以至不可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虽然)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但是)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因心里无比沉重而想要补救,但是第一个方法被否定,失望。

(虽然)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于是我这样去做了。(但是)他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因失望而另想一法,对于这法,“我”用了“确”和“一定”,来表明补过的希望和决心。但是,他的反应却让“我”彻底绝望。“我”迫切的悔过,完全落空。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兄弟的“全然”和“毫无”,令“我”期盼的宽恕之词没有了希望。或者说这里用上“全然”和“毫无”,正表明“我”绝望之深。
此刻,深陷绝望的“我”还需要他的宽恕吗?不需要了,因为即使他说出了宽恕之词,也不过是说谎罢了。这就意味着“我”童年时所犯下的“精神虐杀”的错误、罪过,不仅无法补救,而且无从宽恕。
(题主对此处的后一句产生了诸多理解的猜想。请分析一下这句话的语法,“说谎罢了”的主语是什么?是无怨的【恕】。若是错将“无怨”当做主语,理解成“我”认为弟弟的话是说谎,顺着这意思读下去,就不是“我还能希求什么呢”,而是继续想办法让弟弟说出真话,进而宽恕“我”。)

至此为止,我们小结一下作品这一部分的意脉——
反思 自己的行为而心里无比沉重 ,于是想要找法补救 。因失望 于一法不成而抱着极大的希望和决心 另试 一法。但弟弟的反应令“我”彻底绝望 ,意识到大错已铸,无可回头。
这是一段心路历程,对自己无意中犯下罪过的沉痛拷问。

当然,“我”的灵魂拷问没有至此结束,作品最后一段仍具深意。但因已超出题主所问范围,就不继续展开了。
不过,只要我们梳理出、抓住文章意脉,便能杜绝各种想当然的理解。
--------------------------------------------结语及题外话--------------------------------------
1.题主觉得这篇文章写鲁迅先生的自责较多,大方向完全正确,但“自责”一词嫌浅;
2.这样细究文本的问题真的很难得,相比那些一天到晚傻子般评价这个评价那个的问题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非常期待能与题主交流,以上答案若有不妥,也期待题主不吝赐教。


赞同 @羊Vv的回答,鲁迅在偶然回忆起过去一间小事的时候,觉得自己做的有些过分,因而心生愧疚。然而他们都已经是大人,童年再也无法弥补了。因此说了: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这句话是对他当时粗暴地毁坏弟弟风筝的自责: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也因此,想起此事后,鲁迅心有不安所以才会有后面和弟弟道歉的事情。结果才有了这句话: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说弟弟不记得了么?当然是记得的了。但是两人都已经不是了孩童,风筝在弟弟心中的价值也已经不一样了。

你应该能够体会,小时候热切期盼的事物,玩具火车、动画、或者视如珍宝的一张贴纸,在长大后会发现它们退去了颜色。偶尔翻出了过去珍惜的“宝物”,你会感到怀念,会想起过去的热切。但是你的欲望却已经和过去大不相同了。

鲁迅在行文时很注重细节,所以能短短几笔勾勒出一些细致的东西。这在《故乡》里也有体现: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而这里无怨的恕,也正是这种无法挽回过去的错的叹息,所以才会心里沉着。

PS:对于应试教育,那就是弟弟作为百姓麻木的隐喻,表现出了对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瞎扯的╮(╯▽╰)╭】


再没有人有资格宽恕他这个错误了。


那么作者你好,我把自己一点感悟贴上吧
初二人教版的语文书上,好像叫做8年级语文上,我第一次读到了风筝这篇课文,意外的特别喜欢。对于这种充满人文情怀的读物,只要是个读者都会喜欢。感慨于鲁迅珍重兄弟之情的同时,对于最后的一个情节为什么弟弟说自己不记得那精神虐杀的一幕也有自己的想法,那时候的我在课堂上发言并陈述,大致如下,我认为弟弟其实没有忘记过,但是他们之间的兄弟之情浓厚,弟弟不想让哥哥内疚,故意说自己不记得了,自己不在意,让哥哥觉得释然,但是鲁迅这个哥哥却更加的感到愧疚。就在我以为自己要受到老师夸奖的同时,老师笑了笑,还是用他的教学经验和具有教育意义的观点指导了我,看来即使是邹凤城同学在第一次读鲁迅的文章也难免理解有误。其实鲁迅在这里的意思是,弟弟已经麻木了,不仅仅是弟弟连中国人都麻木了,他们放弃了抵抗,忘记了伤痛,这反映了一定程度的国民劣根性。其实,当时我幡然醒悟,对啊,鲁迅的文章是重点,考试也要考的,果然讽刺和悲哀才是主旋律,我的理解或许真的错了吧。然而我的心,就像鲁迅文中所说,像个铅块,但就是不能沉下去。。。。多年以后,回想起当年那一幕,似乎栩栩如生,我感觉我当初的理解已经狠不错了,值得被表扬一番的,鲁迅的文章小学就开始读了,中学又读,高中继续读,大学终于不考鲁迅了,所以很少读了,但是我一直觉得,中学生不适合读鲁迅,高中生不适合读鲁迅,我们太浅薄了,我们那个年龄的阅历和学识不适合。后来我又回头想想,可能还是得去读读,即使很小也可以读读,理解不了深的就像我那样理解浅一点的,也能读的津津有味,多年以后回想起,还有心得体会。就像我多年前在初二的课堂上的高谈阔论,我不觉得我理解错了,我也不是说我语文老师扮演了精神虐杀的那个人,只是有时候我们被迫去体会那些强加了本心之上的道理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快乐。

我的文笔也是相当差,但却是非常喜欢这篇文章,希望一起探讨下正统之外的看法。


这道理是很简单的啦,当然问题的补充里说法我觉得不一定正确。因为所谓麻木,所谓受害者,这些都是有一些后人强加的解释,我觉得到并不是鲁迅的本意。

在我看来,之所以心继续沉重着,只不过是因为当初想要放风筝的那个弟弟,和现在这个“全然不记得”的弟弟,已经不是同一个人。

如今这个弟弟,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弟弟。当初对于想要放风筝的弟弟所做的错事和当初想要放风筝的弟弟一起永远的留在过去的记忆里。

这个过错还不够大么?而作者已经不再有被赦免,被宽恕的可能性,这一切的背后,正是命运"无可把握的悲哀"。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宽恕。
无怨的恕=说谎。
不知道这样的表达是否清楚。个人理解,可能有失偏颇。


“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是前面“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一句话的重复与递进。有无怨的宽恕吗?当然没有,除非虚假,所以作者说“又有什么宽恕可言”,递进到“说谎罢了”,为什么用“说谎”呢?谁说谎呢?一是说明没有真实的无怨的宽恕,二是如果是作者弟弟撒谎,这句话是很别扭的,再者联系作者表达的情绪“沉重”“惊讶与悲哀”,所以必然不是作者弟弟撒谎,否则不足以引起作者如此的感情。正是因为弟弟说的不记得是实话,这句”“说谎罢了”应该理解为作者从何处得到对自己的宽恕呢?说谎骗自己弟弟宽恕自己了吗?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很明显作者不愿对自己说谎,所以作者接着说“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你撩扯我撩扯急了,还想让我说不记恨你,还宽恕你,你特么扯淡呢吧!


是故恨人所以得仁,无爱者必不怨,不慈者必无悲,孝而有苦,憎后耻来,义自怒生,廉人心嗔!

取自英雄志


看完《风筝》来搜,看到此题,答。

因为觉得有错误,才需要宽恕。
宽恕别人也是要资格的。

鲁迅以为自己伤害了弟弟,所以想求得受伤的弟弟的宽恕。但没想到,弟弟完全忘记了这件事,当鲁迅提及此事,他还问“有过这样的事么?”
文中鲁迅描述时说的是“他惊异的笑着说”,“他什么也不记得了”。可见,弟弟装不记得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鲁迅以弟弟全然忘记为前提发出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这样的感慨,当时很可能他弟弟对鲁迅说了“哎呀,早忘了,没事的啊,不要再介意”这样的表示原谅的话。

鲁迅收到原谅,却觉得心里的愧疚没有减少。就像我打了甲一巴掌,我向甲道歉,但是却是乙来说没关系一样。总觉得这个原谅不够来宽慰自己。
因为他的弟弟并不知道他曾经受到的伤害,并不知道鲁迅是真的在期待着被一个“孩子”,一个还爱着风筝的人的原谅,所以鲁迅的意思是,你都忘了,那你怎么能宽恕我呢?你说没关系,不过是骗我的。只不过是想让我停止自责的谎言罢了。

后面还有语句表示“我的心只得沉重着”,可看出,鲁迅道歉虽获得弟弟的不介意,但并没有觉得内心轻松,因为宽恕不是来自那个有着怨气的弟弟,忘了往事不恨不怨的弟弟,是不能宽恕一个因往事刻骨而求得原谅的人的。

好像更复杂了。

换句话说
老弟,你没资格原谅我,宽恕我,因为你根本就不记得我们相爱过。

再换句话说
你以为很重要事在别人那一文不值,只有你傻乎乎的在意。
那人还对你说,你太执着,于是你说:没用心爱过的人没资格说让你放弃。

变成乱答了。

刚想到再加一个例子。
甲乙二位的矛盾让甲一辈子不安心,乙去世后,甲到乙坟前求原谅,乙的孩子听到了说“没关系的。”
甲问乙的小孩,你知道是什么事吗,
小孩说不知道。
那么你认为甲会觉得被宽恕吗?


首先赞同王健的回答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无怨的恕,说谎罢了。这一句紧跟在前一句后,递进到了更深的含义。前一句是弟弟若真忘却此事,那没有因由的原谅也就不存在了,“我”也再没有被宽恕的可能。而后一句,“我”又往深处去想,我心中的执念,又岂是弟弟的一句话宽恕就能被释怀的呢。倘若弟弟还记得此时,对“我”说一句“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的心能被弟弟原谅却能被自己原谅吗,不一定吧,说谎罢了。


觉得是对弟弟的失望 儿时的记忆 最喜欢的风筝自己最美的梦 没法实现 自己通过努力想要去实现时 被哥哥破灭 怎么可能会不记得 只是自己为了迎合别人 其实 也是整个社会的麻木虚伪体现


鲁迅先生是个非常严于自省的人,关于“风筝”这件事情,他是自责跟愧疚的。小兄弟就是忘记了,才让“我”更不好受。“我”不可能因为小兄弟的忘却、不怨恨而安慰自己、解放自己。
鲁迅先生散文的特点在于追求精神的深度,反抗虚无麻木。所以以“以小见大”的角度来看的话,可以延展到整个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民主与科学”解放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思想,但还有绝大部分的人仍处于麻木之中。鲁迅先生是希望他们能够有所觉悟,为自己去抗争,不要甘受虐,不要被虐而不自知。


我个人认为,百度的说法是可信的,又不是。如果只是联系这篇文章看,即真正无怨的恕是不存在的,因为宽恕者本人已经全然忘记了,也就无恕可言。作者定义了:无怨就会忘记就会无所谓恕。所以真的无怨是无恕的。而“无怨的恕”是有“恕”的,假如有恕也—》无恕和有恕矛盾,所以有恕一定不是无怨的。所以一定是欺骗的!好了绕清了这个问题,也就是前面的又不是,接下来就容易多了。看一个作者的文,尤其是鲁迅这样一个时代的代言人的作家,大多需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1919五四运动,1925年正值多事之秋,民族主义正炽,帝国主义霸权激愤全国,所以这句话就很好理解了:无怨的恕令我不安和揪心,联系文中环境描写的惨淡——不要忘记民族耻辱,不能无怨地恕不平等条约等事情!一己之见,望莫笑!
PS:文中说,希望弟弟有怨和骂他会让他好过——希望人们反抗!佐证我的说法!


感觉像是在问阅读理解的答案啊


推薦閱讀:

魯迅的文學作品是如何反應當時的社會現狀的?
魯迅《肥皂》的感受?
魯迅《鑄劍》中黑衣人和眉間尺的吻到底是怎麼回事?
魯迅是個睚眥必報的人嗎?
為什麼每次說到魯迅時都很少提及《故事新編》?

TAG:阅读 | 生活 | 思考 | 鲁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