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別基本不變,但景深在視覺上被壓縮或拉伸的鏡頭是怎麼拍出來的?

(一時之間找不到具體的例子了……)
是通過一邊改變焦距一邊推拉鏡頭來得到的嗎?這類拍攝手法叫什麼?
這種鏡頭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人進行嘗試的呢?


·
謝邀。

這個技法很常見,俺不是科班出身, 就管它叫『推拉加變焦』 ,不知術語叫啥。下面的回答可能也有術語不準確的地方,希望各位知友指正。
知友@易一帆 補充:

學名Dolly Zoom,dolly原指攝影小車車,zoom就是變焦,中文學名應該就是推拉變焦了

這個技法的原理是,變焦鏡頭和推拉鏡頭都能改變景別。變焦(zoom), 也就是Zoom in 或 Zoom out,能改變焦距,放大畫面,如果機位不變,則不改變原有的透視關係;推拉,也就是向前或向後移動攝影機,改變機位,不改變焦距,則原有的透視關係改變。

操作方法就是變焦距,同時推拉攝影機。注意,這種技法里變焦和推拉一定是反向的,而且推拉要和變焦速度配合好,否則就無法保持景別不變,為了保持穩定多數會用軌道。具體而言,就是向前推同時zoom out,景別不變,景深變深;向後拉同時zoom in, 景別不變,景深變淺。

↓點擊下面視頻觀看網友拍攝的鏡頭↓ 視頻封面變焦視頻

眾所周知,zoom鏡頭大概是20世紀50年代應用於電影攝影機,那麼這種技法最早用到電影里,我猜應該是希區柯克在《迷魂記》(Vertigo, 1958)里的樓梯鏡頭吧?(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點擊下面視頻觀看《迷魂記》的樓梯段落↓視頻封面希區柯克的魔法——《迷魂記》中的樓梯鏡頭視頻

這個鏡頭是用模型實現的,具體拍法是:製作一個樓梯井的模擬模型,然後把這個模型水平橫向放置,攝影機正對樓梯井中心,用軌道向前推向樓梯模型,同時變焦鏡頭zoom out,這樣顯得樓梯變深,表現恐高症的眩暈感。

這個技法很多電影都用過,比如 斯皮爾伯格的《大白鯊》(Jaw)、馬丁·斯科塞斯的《好傢夥》(Goodfellas)等等,周傳基老師曾經搜集過一些『推拉加變焦』的片段:
(視頻只有30秒,做過加速)
↓點擊下面視頻觀看周傳基老師搜集的電影變焦實例↓ 視頻封面變焦例子視頻

還有一些不錯的用法,比如這個日本電影(還是電視劇?)中,女孩目送她喜歡的男孩離她遠去,就用推拉加變焦表達這種感覺。

↓點擊下面視頻觀看日本片視聽語言實例↓ 視頻封面日本變焦視頻

煩請各位知友幫個忙,找下這部片叫什麼名字?謝謝

本人並非科班出身,以上文字可能不夠精確,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


一樓Martin的回答非常好,還舉了很多的例子。
但是針對樓主的提問,我這裡還是有一些不一樣的看法。
本人在電視台工作,攝像,所以對於攝影攝像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由於樓主的提問不是特別的明確,我的回答會盡量詳細,盡量包含多種可能性。

首先,樓主問的是景別基本不變,但是景深改變。
在拍攝的時候,要想改變景深,有這麼幾種辦法。
A、改變鏡頭的焦距,也就是通常所說推拉。焦距越大,也就是景別越緊(也就是視角越小,例如特寫等)景深範圍越小。但是景別會發生變化(樓主說的景別不變的情況,所以這個排除)
B、改變攝距離,也就是改變攝像機到主體,主體到背景之間的距離。當這三者之間的距離越大,景深範圍越小。但是同樣的景別還是會發生變化。(也排除)
C、改變光圈,通過調整光圈的大小來改變景深的大小。光圈係數越小(也就是光圈變大),景深範圍也就越小,景別不會發生任何的邊哈。(完全符合問題的要求)

至於樓主所描述的一邊改變焦距一邊推拉鏡頭的這種說法,其實就是在機位前後移動的時候,通過改變鏡頭的焦距來實現的一種畫面效果。這種效果是保持主體在畫面中所處的位置和比例不變,背景發生變化所產生的特殊效果。也就是一樓Martin回答中的那些鏡頭,在此就不做贅述,至於術語,老師也沒有教我是什麼,所以我也不太了解,其他的知友可以補充。

這種鏡頭所體現的效果,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描述成景別沒變。應該稱為主體的景別沒變,背景的景別發生了改變。這一類的鏡頭主要應用於表現一種時過境遷的feel,或者主體的內心發生了強烈的變化的feel,非常的帥氣。

拍攝方法:簡單的來說,就是講機器架在滑軌上,要是沒有也可以搞個輪椅什麼的。然後直線的向後向前勻速運動,於此同時,改變鏡頭焦距,也就是推拉。記住,退,對應推;進,對應拉,這樣就OK了。另外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因為攝像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所以焦點平面也發生了變化,通俗的來說就是容易拍虛了,所以要想拍完美的話,就開自動對焦或者找一個助手幫忙跟焦(這個方法比較難)。

第一次知乎回答問題,希望能有所幫助!


我記得上回在知乎看到過類似的問題,從前後的對比圖可以看出來,前景是有變化的,鏡頭的焦點由前景挪到後景,為了減少前景的虛化,鏡頭稍微有些向側面偏移,以改變前後景的位置關係,由直線上的前後關係變成斜線上的前後關係,至少看上去是這樣。當然了,這是單鏡頭攝像機的效果。

多鏡頭攝像機的效果又有不同。


叫希區柯克變焦

關於來歷,上邊有知友說了一遍,。

本人科班出身,電影行業工作,現在在劇組躺在床上偷懶,其他兄弟們在加班,心情好給你叨叨兩句:

希區柯克變焦

補充一下,通常情況下是正面軌道直推,畫面心點對演員兩眼之間,攝影機需要上變焦鏡頭,軌道快速推縮小景別,焦距環迅速拉,縮短焦距,放大景別。在焦距和機位變化中找到景別相對固定的平衡。
另外你還需要一個單獨的焦點員控制焦點。

配合起來比較麻煩,軌道速度和變焦環速度是關鍵。
變焦鏡頭要好,爛鏡頭在變焦距過程中焦點環容易跑偏。租個電影鏡頭吧,dv ,攝像機鏡頭什麼的沒戲。

試兩把就知道了。

ps,看來知乎上很多電影愛好者 。但貌似真正的大陸電影人也不太會上這種社區,劇組是個江湖,跟知乎不太搭調。。。


非常不建議用變焦,因為會改變透視關係,透視關係改變了,人們觀看時就容易會覺得奇怪,人們一覺得奇怪就出畫了,那你這個鏡頭就失敗了。


一句話:機位運動和焦距運動相反,速度相同!如機位後移,鏡頭前推;景深變小【你說的壓縮】。機位前移,鏡頭後拉;景深變大【展開】。多用於對主人公產生了心理衝擊的場景,或者提醒觀眾注意此時的情景變化。咱們國家《雙旗鎮刀客》也用了這個手法。


通過變焦推拉鏡頭可以改變景深


推薦閱讀:

《公民凱恩》為什麼在電影史上的地位那麼高?
電影中,鏡頭穿過微小孔洞、鏡頭平穩繞著某高大建築旋轉,兩個特效是如何製作的?
能否以一部電影為例說說導演的功力是如何體現的?
怎樣做一個手機攝影穩定器?
作為一個有著導演夢的小白,如何去培養鏡頭感?鏡頭感具體是個什麼東西?

TAG:攝影 | 電影製作 | 電影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