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為什麼失寵?

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初,年羹堯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年羹堯「年大將軍」的威名也從此震懾西陲,享譽朝野。 青海平定之後,雍正在給年羹堯奏摺的硃批中寫道:「爾之真情朕實鑒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 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堯入京覲見,獲賜雙眼孔雀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及金幣等非常之物。年羹堯本人及其父年遐齡和一子年斌均已封爵,十一月,又以平定卓子山叛亂之功,賞加一等男世職,由年羹堯次子年富承襲。 1725年(雍正三年)三月,出現了「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所謂「祥瑞」,群臣稱賀,年羹堯也上賀表稱頌雍正夙興夜寐,勵精圖治。但表中字跡潦草,又一時疏忽把「朝乾夕惕」誤寫為「夕惕朝乾」。雍正抓住這個把柄借題發揮,說年羹堯本來不是一個辦事粗心的人,這次是故意不把「朝乾夕惕」四個字「歸之於朕耳」。並認為這是他「自恃己功,顯露不敬之意」,所以對他在青海立的戰功,「亦在朕許與不許之間」。接著雍正更換了四川和陝西的官員,先將年羹堯的親信甘肅巡撫胡期恆革職,署理四川提督納泰調回京,使其不能在任所作亂。四月,解除年羹堯川陝總督職,命他交出撫遠大將軍印,調任杭州將軍。 前後不過五個月,雍正的態度變化略快啊


看到橘子的回答,忍不住手癢,也來湊個熱鬧。因為在上海,起居注和滿文奏摺等都不在手邊,現翻的電子書,再加上記憶不好,所以只能簡單的說幾句,有時間再來詳說吧。
先說年羹堯失寵的導火索,勢必是雍正二年回京,在此之前,君臣二人可謂親密無間。而進京之後,短短三十日,君臣關係驟然降至冰點,用年羹堯的話說就是:「伏念臣稟質薄劣,賦性疏庸,奔走御座之前三十餘日,毫無裨於高深,只自增其愆謬,返己捫心,惶汗交集。」
對於年羹堯的回京,皇帝萬分期盼,其沿途所經之處風光之至,概因皇帝悉心之安排,其縝密之處,令人頗為感動。如「年羹堯成就大功,今將來京城見朕,除由部傳諭外,爾(諾敏)儘力備辦,務令體面經過爾境」。
年羹堯年少得志,身邊又不乏奉承之人,一路之上待遇規格之高,得意自大亦在所難免。舉個例子,雍正賜年羹堯青天白日的匾額,他竟然以為雍正以天日許他,可謂昏聵之極。雖說他的膨脹和皇帝對他的親昵遷就不無關係,然為臣者不知何為臣道及至見了皇帝仍未能收斂,僭越狂妄實在是很愚蠢的。這也讓一心期待這次會面的皇帝倍感失望,頗有被辜負之感。
而他進京的這段時間,皇帝公開上諭,爆發了數次,細細品之皆有弦外之音。(某人太話嘮了,這段噴薄,有空再錄,先寫後面的。)
其中有一段,為隆科多澄清,言曰:「舅舅隆科多實心辦事,恪謹盡職,近亦有人議及其家人者,凡人十事中九事皆善,而一事偶失檢點,人皆舍其九事之善而指摘其一事之失,此因爾等互相妒忌不能同心為公之故耳。」其妒者指的就是年羹堯,這還是雍正後來無意間泄露的——「年羹堯在朕前力言隆科多之妾在家所為」。年羹堯非但沒用極力挽回在皇帝面前的印象,反而到處樹敵,雖然隆科多後亦失寵,然年羹堯給皇帝的印象,已經形成了,特別是他還非議了皇帝的寶貝弟弟怡親王。
估計年羹堯議論朝政者非此一端,是以後來因為面對和皇帝關係的突變,他曾有再也不管閑事之嘆(忘記出處了,回來補,年回京期間的上諭關於允禩等人的上諭皇帝噴薄的比往常厲害,仔細讀讀挺有意思的~)
且君臣嫌隙已生,與年羹堯有仇怨之人,勢必加入到倒年的大軍,爭取恩寵的同時,也為自己謀一線生路。比如蔡珽,他謾罵知府蔣興仁,致其切腹自殺,腸流傷重而亡,且又維護槍殺鹽商的程如絲,年若不敗,蔡珽早就該GAME OVER了,但因為皇帝對年羹堯的不滿,使他得逢生機,倆人撕逼,蔡本罪名彰顯得以苟延殘喘,而年慘敗。(啊啊啊,這段我很想黑某人啊啊,算了,不放料了)
時間太晚了,還有好多沒寫,呃,我就先敷衍幾句吧,感覺現在有點思維混亂了。
1、雍正批年羹堯硃批,有「朕若被人蒙蔽,則天下政務所關,爾等未必能為伊霍之事也。」以伊尹霍光廢立之事喻之,話極重,既是警告,又說明皇帝對其猜忌已經很重了。後來的一些事讓年也預感到情況不妙,曾經和岳等人說自己日後性命肯定不保。這些都被力求自保或希求皇帝恩寵的人奏報了上去,這種話更加深了皇帝對他的痛恨,年羹堯這種時候也太單純了,而且他藏家產等事做的也實在是不給自己留活路,以為自己準備後事的心境去做事,真的只能給自己準備後事了。
2、年羹堯私下和允禟之間通信之事。李祓、楚宗等人皆奏報此事,皇帝卻並未公開此事,反而大罵楚說,說你知道神馬,能跟塞思黑在一起一兩個月而不被騙的人少之又少。這個爆發點挺微妙的,orz
3、弘時索賄年羹堯,這點皇帝也沒有爆,雖然爆出來的那些事已經夠定年死罪的了,但是總覺得未爆的才是皇帝真正介意的。
4、還有很多大家都知道了,我就不寫了,就這樣,哪天有空的話,再深扒。


因為仗打完了,用不著這人了。

像年羹堯這樣的,功勞大到幾乎賞無可賞,就該殺了。
要想自保,只有三條路:
一條是養寇自肥,例如李成梁;
一條是卸甲歸田,從此歸隱,不問世事,比如張良;
一條是自污,表明自己胸無大志,比如王翦和蕭何。

像年羹堯這種,把敵人全乾掉,回來以後行事又這麼囂張,找死。


負心漢都得死╮(╯_╰)╭


出生入死賺軍心,軍權在手亂君心。


同意@冬冬 的答案。正所謂在政治上,只要是別人賦予的權力,都需要記得一點:有限的權力和資源要最大化開發利用;而別人賦予的無限的權力和資源要有限地使用,甚至於不用,才有可能保得住。
年羹堯基本上算是接近無限的權力了,卻犯了兩處大錯:一是忘了無限的權力是誰賦予的;二是將所謂的無限的權力無限地使用…簡言之,NO ZUO NO DIE。


反對抖機靈的答案,恰恰相反,當年「許下海誓山盟」的可是雍正。據《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的歷史檔案,「性情帝」雍正曾在回年羹堯奏摺的硃批中情意綿綿地表白,甚至發起毒誓來:

朕此生若負了你, 從開闢以來末有如朕負心之人也

撇開是非功過,單結果而論,你說誰負了誰的心?

據《清世宗實錄》載,雍正帝就隆科多、年羹堯二人曾有一長諭,表露了雍正何以由愛生恨,最終「負心」的心跡:

朕視為一體,伊等競懷二心。朕予以殊榮,伊等乃倖為邀結,招權納賄,擅作威福。敢於欺罔,忍於背負,幾陷朕於不明。聯深恨辨之不早,寵之太過,愧悔交集,競無辭以謝天下,唯有自咎而已。

年羹堯的失寵,一句話歸納就是:NO ZUO,NO DIE

有網友認為用負心來解釋很荒謬,書讀的不多……好吧,我承認我也是抖機靈o(╯□╰)o


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才得到寵幸就開始作。
你不要再想,
你不要再想,
朕不,朕不,朕不會再愛你~~


李衛與年羹堯晚年結局為什麼相差這麼大?
李衛知道什麼是主子,年羹堯不知道什麼是奴才。


年羹堯自己作死, 自己吃飯叫傳膳, 自己選拔的官員叫年選。 自己收了幾千萬兩的賄賂, 檢拔的官員大多都不是什麼好鳥。 雍正上台後明確說過不能結黨, 年還這麼玩, 顯然是要自焚的。 最關鍵是他平定羅卜藏丹津的時候帶的兵只聽年羹堯的號令, 這是雍正絕對無法忍受的, 這種形勢下年回京居然還處處樹敵, 感覺年的政治智慧約等於0。 沒有平定戰亂的時候雍正指著你平亂, 要不然一旦兵敗北京就要變天, 所以得哄著年, 年要升誰升誰, 要貶誰貶誰, 但是你丫回朝了還囂張, 大勝回朝就應該夾著尾巴先感謝雍正啊 功高震主能有什麼好下場 真以為你是某壇半壁江山啊 聽你妹的沒錯╮(╯▽╰)╭


一功高震主,並且自以為是。不懂收斂。
二很多生活行為超越君臣階級。觸犯封建。
這都只是一些局外人一看就明了的。

內在的是
雍正皇帝的父親是康熙皇帝,康熙年少時受鰲拜鉗制。幾乎威脅到他皇權。而此之前鰲拜也正是一名輔助了三代君王的武將。功不可沒。雍正皇帝受父親影射也能發現年羹堯與鰲拜趨同。就算不會對自己有威脅,也會對自己子孫皇權有所威脅。
年羹堯自己顯然認識不足,沒能在前朝的歷史裡吸取經驗。就算與雍正再好的感情。也會被誅滅。因為皇權至上。
主觀臆測如果雍正不是康熙兒子,也許年羹堯下場能比這個歷史結局會好點。


說起年羹堯怎麼不講講那些讓年羹堯碰釘子的傢伙呢。
一說:余甸,字田生
大將軍年羹堯總督四川時,用兵西陲,財政大量支出,加正稅、販私茶,軍費猶不足,因而多額外加稅。堯曾3次下公文至江津縣,余甸皆不照辦。年又令使者持印文至江津令其速辦。公文自早到縣,迄晚猶無迴音。使者大怒嘩噪。余甸因此開門坐正堂,令擒使者將其反縛,眾衙役不敢動手。余甸親自推使者伏地,欲加痛打,縣丞主簿等為使者告哀,余甸乃令釋縛,押侯處理。次日,使者索討原文,余甸斥說:「還報總督年大人,我無子,閑門待劾。原文已從別路付二三好友矣。」使者返總督衙門回報,年羹堯說:「余甸乃人民所擁戴的人,劾之必失人望。」不十日,余甸名聞京城,博了個「敢觸年羹堯,直聲滿天下」。

二說:王心敬,字爾緝。陝西總督額忒倫、年羹堯,先後上章薦於朝,再征不起。羹堯禮聘入幕,爾緝惡其驕縱,避不見,亦不往謝。世宗聞而益重之。(黑羹堯的都是好人正是此理)

好像b站里在王司徒上陣前總會有個奇怪的「我軍必敗」的插旗狂魔。
偉大的年將軍也是有不少的插旗膜。
◎蔣衡知年羹堯必敗
◎孫劍才知年羹堯必敗
乍一看,年羹堯的悲劇在某些人眼裡就成了必然的結果了。
正如某喜劇大師說的。一場喜劇總由悲劇為因。反過來講一場悲劇亦是喜劇的果。
由此我們輕鬆的談談年羹堯的伙食問題吧。
《清稗類鈔》【飲食類】「年羹堯由大將軍貶杭州防禦,姬妾星散。有杭州秀才某得其一姬,聞在府中司飲饌者,自云:「專司小炒肉一味。大將軍每飯,必於前一日呈進菜單。若點小炒肉,則須忙半日。惟月僅遇一二次。此非他手所能辦,而我亦不問他事也。」秀才曰:「曷為我試之。」姬哂曰:「府中一盤肉,須用一頭肥豬,取其最精之一塊耳。今君家市肉,輒僅斤許,從何下手!」秀才為之嗒然。」
對比一下晚清時的《庸庵筆記》河工篇
余嘗過一文員老於河工者,為余談道光年間南河風氣之繁盛。維時南河河道總督駐紮清江浦,道員及廳汛各官,環峙而居,物力豐厚,每歲經費銀數百萬兩,實用之工程者,十不及一,其餘以供文武員弁之揮霍,大小衙門之酬應,過客游士之餘潤。凡飲食衣服車馬玩好之類,莫不鬥奇競巧,務極奢侈。即以宴席言之,一豆腐也,而有二十餘種;一豬肉也,而有五十餘種。豆腐須於數月前購集物料,挑選工人,統計價值,非數百金不辦也。嘗食豚脯,眾客無不嘆賞,但覺其精美而已。一客偶起如廁,忽見數十死豚枕藉於地,問其故,則向所食之豚脯一碗,即此數十豚之背肉也。其法,閉豚於室,每人手執竹竿,追而抶之,豚叫號奔繞,以至於死,亟劃取其背肉一片,萃數十豚僅供一席之宴。蓋豚被抶將死,全體菁華萃於背脊,割而烹之,甘脆無比。而其餘肉,則皆腥惡失味,不堪復食,盡委之溝渠矣。客驟睹之,不免太息。宰夫熟視而笑曰:「何處來此窮措大,眼光如豆。我到才數月,手抶數千豕,委之如縷蟻,豈惜此區區者乎。

看起來熟悉不熟悉…殺一豬只取一片肉。余者皆不用。
然後我們回頭看看我們的世宗雍正皇帝對此有什麼看法。


雍正七年端午節筵席,皇后筵席上的膳食和丈夫雍正皇帝相同,雍正帝下諭斥責道「中宮所用,何以與朕相同?不但體統不合,亦非樽節愛惜之道。」

---------------------------------------------
簡直是怒不可遏啊…你看看連自家皇后和自己吃一樣菜式都被下諭噴得一塌糊塗。
要是知道年羹堯拿著自己的賦稅胡喝海吃,吃得比自己還好…估計元首的顫抖都要來了吧…(博君一樂,權當言笑,切勿較真。)



功高蓋主,皇帝是不允許自己的權利受到威脅的。人一旦擁有了權利便容易變成權利的奴隸,皇帝要除掉一個人,先給他厚厚的封賞也是一種某段,所以皇帝不是變臉變得快,他是早就變了,只是挖了個坑,等著埋人呢。


天啦,我一直以為這是一種用年糕做的羹類的食物……


我還以為是小蝶的原因呢


世上沒有人或事能永恆的,何況年羹堯與雍正的交情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那麼深,都是相互利用罷了。對雍正來說,年就是條猛虎,可以用來打擊敵人,保障自己,而年跟雍正不僅是忠誠或有交情,而是為了上進,人嘛,總是想著進步的。其實年最大的用處就是對付其他皇子的,而一旦皇子們被定了性,年的作用就不大了。而青海平定實為意外之舉,這件事讓雍正有點沒準備好,因此他臨時沒法找到更好的將才,只好用年了。等他老人家準備好了,那年的結局就是必然的了,如年能多讀點書,功成就引退,那是對大家都有好處,可是人呀,其最大的缺點就是太愛要求上進,慾壑難填呀,而對付這樣的病,通常沒什麼葯可治,也許只能快刀斬亂麻,以求徹底根治了,當然這也是理想化的,因為人性總體是相當複雜,離而念之,近而怨之,愛而恨之,好而怒之,貴而迎之,貧而輕之,成而敗之!


功名官爵,貨財聲色,皆謂之欲,俱可以殺身。------曾國藩
手握重權應明功成身退,封官加爵需惜榮華不易。恃才傲物難得糊塗為本,侍奉君王恰如虎狼相伴。


因為雍正不喜歡華妃了


這個故事說明了字寫的好看是多麼重要啊!


要什麼自行車!!!!


推薦閱讀:

除了三國演義這個因素外,為什麼陳慶之的名聲完全沒有趙雲大?
為什麼嘉靖皇帝把明太宗改成明成祖?
明朝有哪些有作為的皇帝?

TAG:歷史 | 清朝 | 歷史人物 | 清朝歷史 | 雍正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