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現當代藝術作品是與建築藝術或建築理念相關的?

eg:韓國藝術家Do Ho Suh的作品就很多是與建築的形式相關,還有哪些類似的藝術家或者作品?並不是問藝術建築作品,而是問美術館和博物館展示的現當代藝術。


從1979年開始,瑞士藝術家 Felice Varini 一直從事著幻覺製造藝術。
通過精心的設計,他可以使三維的室內或者室外空間看起來像平面一樣。
但只有在特定角度才能看到完整的圖像,否則觀看者只能看到一些零散的碎片。
令人吃鯨的事,三十多年來,他一直堅持用相同的技術來欺騙人們的視覺。(典型的一招鮮吃遍天啊,也太不思進取了吧)不過尺度倒是越來越大。從一開始的一個房間,到後來把一個村子都畫滿了圈圈。

(完)


謝謝邀請~ @洗白白

這一題我想了好久了,因為很多現當代藝術作品都是與「空間」相關,而尤其是裝置藝術家的創作手段就是,分析,解構,重組一個展覽的空間,這裡面自然有與展覽場所的建築物的空間呼應,例如知友提到的最近曾梵志在北京UCCA展出的「散步」,就是打通了一個展覽建築的內部空間結構,從而形成了一個新的、流動的,觀看方式。

這個《散步》作品也讓我想到了來自克利夫蘭的美國藝術家 Daniel Arsham 2016年一個刷爆了朋友圈的作品,也是打破了展覽空間的阻隔,挑戰了人們的空間視角,並把作品直接「鑲嵌」進入了畫廊的牆壁內,打通了人們一貫以來的欣賞藝術品的習慣和感知。他的這種「打通」使整個展覽建築的內部完整地呈現出了一個統一的作品,其中的牆壁、嵌入式的作品都是「整體」的一部分。這種感覺就像是抽調了傳統的半身人像雕塑下面的基座,告訴大家,這裡沒有藝術「品」,整個空間都是藝術。這是一個當代藝術非常重要的表現形式,去掉了「物件」的重要性,當代藝術不再是object-orientated了,而是一整個「場」,一個sphere。

Daniel Arsham

Daniel Arsham

Daniel Arsham

Daniel Arsham

然後還有一個藝術家的作品是直接拿建築物「開刀」,然後產生出自己的作品。
GorDon Matta-Clark,(1943-1978)
Matta-Clark1943年出生在紐約,後來還去到了巴黎和智利,他的父親是智利的超現實主義畫家,Roberto Matta。他的藝術和他的早年經歷分不開,他在1963到1968年之間在康奈爾(Cornell University)學建築,在1969年的大地藝術大展「Eart Art」中認識了大地藝術大師——Robert Smithson,然後他就開啟了人生的新大門。

這個藝術家特別短命,35歲就死於癌症(惋惜臉),但是他的作品特別值得一提。他最著名的就是他那些大膽的,直接進入城市建築中,對建築空間進行的「破壞」,重組,重建,切斷,鑽洞,再焊接。
他的作品也和他的人一樣,十分短命,所有的作品都有複雜的性質。不能說是單一的雕塑、裝置或者是大地藝術,也是行為藝術,概念藝術,也是social practice的一種。

他的作品因為是介入建築空間並將之「解刨」的暫時性作品,建立自己的新理念——「無建築」(An-architecture),所以作品的壽命都非常短。本質上,結合了行為藝術(performance)和行動藝術(action art)的特質。
Matta-Clark選擇的都是即將被拆除的廢棄建築空間來創作,所以作品在被創作出來不久後就會被摧毀,從而完整了Matta-Clark計劃的「無建築」理念。所以,另一方面來說,這位短命的藝術家的作品目前大部分留下來的都是文獻記錄,和一些殘片。

1974年,Matta-Clark創作了一個他的知名作品《分裂》(Splitting),他把新澤西的一棟廢棄建築之直接的從正中間劈開,留下一個長長的裂縫,象徵了一種家和集體的分裂和分離狀態。如今,這個建築作品本身已經不在,唯一留在的是Matta-Clark最後鋸下來的這個屋子的四個角,目前是被舊金山現代美術館(SFMOMA)館藏。

後來Matta-Clark不僅切割建築,還切到貫穿整個建築空間。
他的1975年《圓堆介質》(Conical Intersect)就是這樣,還是在廢棄的建築物上做文章。當時是1975年巴黎雙年展,Matta-Clark在一棟17世紀建造的,後來被大批工人階級居住的公寓樓上切割出了許多圓形大洞。而這個公寓樓的拆遷當時是為了配合旁邊的蓬皮杜藝術中心的建造而發生的,於是,這其中可以解讀的東西就很多了。

藝術家似乎是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批判著這個社會給予某一個群體的不公和對於中產階級的優勢與特權。另一方面,他的破壞行為在結果上,又讓建築空間的里外對接,打通了屋內與屋外,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的藩籬。每一面牆上的圓洞的位置都是精心設計的,是以地面朝上45度的順序延續上去,從下至上,這個破壞和打通的作用是做給屋外的人看的——在街上行走的人們,抬頭看上去,就可以一眼將屋內的空間狀態看清楚,還可以連帶地看到大樓的屋頂和架構。

時過境遷,再難有如此「莽撞」而直接的作品,但是,GorDon Matta-Clark在城市中切割、重構建築空間的作品,似乎可以很直接地與時下針對公共空間、關係機構或社會情境的參與性、介入式的創作熱潮聯繫起來,還有所謂的「自我組織」的反思和考慮。

最後再說一個女藝術家,Rachel Whiteread,生於1963年4月20日,英國藝術家,主要製作雕塑,她1993年獲得特納獎,是第一位得獎的女性藝術家。

Rachel Whiteread的藝術創作中,最經典的就是「負空間」的玩法。她的作品大部分都沿用了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空間形態,但將它們「填滿」,原本的生活的容器都被裝滿了,空間的使用概念被調了個面。
這種行為表達了她對家庭空間及其作為一個擁有記憶和歷史的重要場所意義的探索。

房屋的建築元素,像門啊,窗啊,在她的藝術中具有重要意義,在過去的20年中,她總是探索空間建築中利用的工業材料的可塑性——例如石膏、混凝土、新材料等,然後用自己的方式製造出美術館裡,供人欣賞的,不能使用的、象徵意味的門、地板、房間,處在整幢展示建築之中。
以這種理念創作的雕塑常常給人帶來一種與熟悉感相伴的可怕與離奇意味,同時,簡單的造型和刻意為之的極簡風格會給人以抽象藝術的氣質,產生一種毫無裝飾意義的裝飾作用,是一種雙關。

她最為著名的作品是2005年在Tate美術館做的大型裝置,藝術家將高達四五層樓的Turbine Hall堆滿。運用一貫地「捕捉被容納的空間」的手法,正反掉個「負空間」,做出14000個類似paper box的收納、搬運的紙箱模型。這種四四方方的紙箱子在西方人家庭生活中是很常見的,搬家時要用,儲物空間需要它,小孩子玩遊戲最喜歡用這個來堆城堡、堆戰壕,Rachel Whiteread的這個舉動一下子把Turbine Hall變成了西方人日常生活記憶的大倉庫。

一個一個雪白的聚乙烯方塊,咋看之下難以分辨有何不同,但仔細一看,就會發現每一個都留著原本紙箱的摺痕印記,每一個都獨一無二,專門製作的。


==================
想到其他的再來更新。
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如需轉載,請麻煩私信聯繫我。


日本建築師中村竜治的幾個關於界面的設計:

Beam
梁在視平線高度重新劃分室內空間,讓人從這個格子到另一個格子的過程中需要一個彎腰的行為以明確區分不同空間,並通過圍合不同大小的空間使人產生不同的空間感受。原型有點類似張永和老師的頭宅。

第二個是服裝的展示方式設計,運用柔軟但有寬度的材料產生人與展品之間的界面,形成類似遮陽百葉的效果,這樣使人在運動的狀態中每次只能看清一件衣服,臨近衣服隱約可見,而兩側更遠的衣服則徹底被遮擋,以達到在一個長空間中分別獨立展示每個展品的效果。

最後一個裝置名為pond,意為池塘。在一個卧室中用很多有彈性的線在一定高度繃緊,人可以活動於界面不同位置,因為其材料柔軟,有波動,透光等特性,使人在躺下時有在水底的感受;而坐起後突破界面,其細密程度也可以使之作為桌子使用。
然而本人更願意理解為這是前兩個裝置的結合體。在beam中,儘管同樣是水平界面的處理,使人可以置身其中,但其只是在某一高度上進行了再劃分,而對使用方式並無太多考量;而在服裝展示的設計中,人的使用方式得到了考慮,也應用了柔性材料,但人只能以旁觀的角度去體驗這個裝置,並無法與其發生更多互動;而在pond中,對於視覺及不同身體狀態的考慮更多,且這些界面具備了更多使用意義與空間特徵,而非解決單一問題。
雖然會有感性,但很有邏輯,於是十分藝術。
太喜歡這種將某一件事持續推導的人。


謝謝邀請。

曾梵志的作品最近在UCCA展出。其中有一件大型作品是和安藤忠雄合作完成的。

作品名稱叫「散步」。

之前2013年,曾梵志在威尼斯的海關大樓做過展覽。本身海關大樓美術館是由安藤忠雄設計的,是在原有的歷史建築中,內置了一個混凝土「盒子」。後來曾梵志要去做展覽,展覽作品的一些裝飾、構造等等就由安藤來設計完成。

海關大樓內部。

曾梵志作品《江山如此多嬌》。

以上。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艾未未的這個算嗎?
我也不知道這個當代藝術作品的名字是什麼,看隔壁作品應該是叫「Ai Wei Wei」吧,具體內容是啥也不清楚。我也很想知道啊!!!
雖然艾未未進了&<&<當代藝術年鑒2015&>&>但是沒有入展所以也看不到,網路上也查不到具體內容。
但是看起來應該是古建中穿斗式房屋做的。
加上艾未未歷來的破壞解構搞當代藝術模式,還把自己的名字弄上去了,我還是很好奇啊 。

這就是圖片為什麼那麼不清晰的原因,別怪我。


美國最有影響力的觀念藝術家之一Dan Graham, 有做一些關於模糊「雕塑」和「建築」之間的界限的作品: pavilions(亭子)系列。

Groovy Spiral, one of Graham"s pavilions, 2013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至今,Graham開始了這方面的嘗試。像這樣大型鋼架結構和玻璃製成的作品,非常像在公交車站,公園或是廣場中央,機場或大型建築內部的景觀。藝術家將這樣的無需其他輔助支撐的透明雕塑稱作為pavilions。

Mannerism/Rococo, Two-Way Mirror, Stainless Steel, 2007
Graham曾說道,這一系列的作品意在讓觀眾在這樣的空間里去觀看自己和別人,如果沒有在裡面行走的人,那麼這些作品更像是極簡主義的作品,從而也失去了一部分的意義。

Two Joined Cubes, Two-way mirror glass, aluminum and perforated steel, 1997
Graham嘗試使用光學(利用凸面和凹面),或是利用玻璃或鏡子的材料特質(半透明,全透明,反光,既反光又透明)來創造一種延展的空間。通過這些材料的特性可以與周圍的環境產生關係,為觀眾提供了獨特的體驗。

Girl』s Make-up Room (1997-00)
他的作品通過透明材質的扭曲和反射,並隨著光線和周圍環境的影響而產生一個虛擬的世界。在某個展覽的筆記中,Graham建議我們認為這些雕塑為「heterotopia」 (異質空間)。而這一術語是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福柯所提出來的人類地理的概念。就像是你站在鏡子面前,你所看見自己在鏡子中的景象。或是打電話中,在腦海里所想像出來的空間一樣。


一切優秀的雕塑都是建築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上的大部分作品


題主知道金剛么?

爬房打飛機那個。

最近的建築史課程老師提到很多次。 挺好玩的 雖然不是在美術館展出。

具體就不提了。 主要關聯在金剛拍過N個版本 但是它爬的樓本身的選擇一般都很有代表性。有個版本還爬過香港的樓,剛好在亞洲摩天樓開始盛行的時候。

樓上答的很好了我就不多提了樓主有興趣自己研究吧。


鋼琴樓梯

圖為2016年12月29日,重慶,在重慶解放碑一廣場內,出現的會發聲的「鋼琴樓梯」。吸引了眾多好奇的市民前來體驗這個特殊的 「鋼琴樓梯」。 樓梯黑白相間相當於鋼琴的鍵盤,只要踩到樓梯上即可發出美妙的樂聲。 這樣的樓梯在世界各地都有報道,創意確實不錯!

建築結合鋼琴的列子還有

欄杆在陽光下的影子形成鋼琴鍵,沒有找到更清晰的圖片。

河北石家莊的「鋼琴天橋」


推薦閱讀:

为什么设计类专业的快速手绘表现图里所有的直线线条都要出头?

TAG:藝術 | 當代藝術 | 建築 | 現代藝術 | 藝術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