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維框架?

思維框架的基礎是什麼?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維框架?


一直在關注這個問題 ,但看到得高票的@成長的答覆感覺很詫異。
題主的問題不算深奧,需求也很明白,從關注程度上看好多人也有這樣的困惑或需求,包括我自己。
那就是,如何能通過行之有效的方法,建立起適合自己的思維方式,以便更有效的應對生活中面臨的各種問題。
@成長建議不要建立自己的思維框架,以免被限制被誤導。其實這才是一種誤導。

  1. 就算你建立起來也是古董啊。」我不相信人類的思維方式會迅速的得到發展和顛覆,就像不相信今人比古人更會思考一樣。再者說,古董是不會變的,人和人的思維方式卻是可以不斷發展的。誰也沒有說框架一定是封閉的,死的。思維框架應該是開放和不斷自我完善的。
  2. 全世界都在想辦法拆散思維框架,在拆散。您可好,您卻要建立。」這句話更有意思,如果不建立起框架,又如何去拆散?思維框架本就該是「建立---打破---建立」這樣循環往複,螺旋上升的過程。
  3. 框架這個東西,不基本。」這句話估計很少人會反對,也確實如此。符號雖然更基本,但是如果我們不按一定的規則給他排列或者解析,那麼一堆符號就是無意義的噪音,而不會變成有用的信息。這種規則,也是框架。我們研究思維框架,也不一定非要窮究大腦神經元運作等更基本的符號。
  4. 知識分子,就是掌握並運用符號的人

    。 掌握並運用符號的方法,本身就是一種框架。
  5. 現在連整個科學界都在反思,去研究最小單元"基因"」。這是科學發展的必然,因為科學就是要窮究未知。在相對基本的細分小單元領域,做過相關研究的應該知道,那仍是一個個系統,遵循著更基本的框架規則。對於普通人,建立框架並不都需要窮究最小單元。我們不是老子、釋迦牟尼 ,不是愛因斯坦、
    笛卡爾 ,絕大部分人根本無法看見和經驗那些終極的本質。
  6. 至於」究竟是什麼東西建立了框架?「,真是不清楚。就像究竟是什麼建立了這個社會和社會規則框架?這不打緊,恰恰說明了我們有規則和規則的重要性。
  7. 尤其反對」思維是無限的「這種誤導人的說法。事實上,我們根本就無法思維我們未曾經驗過的東西。所有你認為千奇百怪無邊無際的思維,都是建立在個體已經經驗的基礎上。試想想,虛幻的鬼怪神仙龍鳳麒麟,現實的原子分子化學鍵,但凡我們能夠思維和想像的,哪個沒有一個框架模型?再者說,你真的能思維到無邊無際是個什麼樣子嗎?多數人所謂的無限,只不過是有限思維的簡單交織和重複罷了。了解到思維的局限性和原因,我們才能真正找到擴展思維的方法和方向。

沒有針對@成長的意思,如果這是現實的經驗,說明你已經走在了很多人前面,有深厚的基礎可以不需要思維框架去面對世界而遊刃有餘。如果只是一個思想觀點,那麼我相信不設框架本身就是一種低效的框架。
框架對一個階段的人來說,是限制是牢籠,需要打破。但對於另一個階段的人來說,就是一條明路。雖然不一定通往最好的目標,但也不至於無路可走而迷失。

我想大部分人都和題主一樣,並沒有建立起較完善的思維框架,或者說有但自己也未必清楚,就如本題中@聶威廉所說。這時需要的是經歷過的人給出的適當適合的指引。如果不建立或者清晰化自己的思維框架,大部分人可能面臨的是無措和思維的混亂,而不是自由,不是思維的自由。自由必建立在規則之上,否則必是無根之草。

不要因為建立的可能是偽三觀就不去建立三觀,這是因噎廢食。
無論真正的思維是加法還是減法,現在需要的是法。
可以是查理·芒格式的博採眾長,也可以是波利亞式的精深細微。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就此問題給出有益的指導。


幾個月前我曾經寫過思維框架的相關文章,而今天再次重寫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真正的將思維框架抽象化和模型化,一個好的思維框架必須要能夠演繹當前的思維方式和現象,並解釋當前思維中常見的問題。

一談到思維,我們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結構化思維,系統思維,批判性思維,發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逆向思維等,而這本身並不是很好的思維分類方法,更多的只是我們在思維活動中需要關注的一些思維方式和邏輯等。

對於思維的框架,我想用下圖來進行說明並展開描述:

思維的定義

在我的專欄文章《我是如此思考的》裡面我曾經給思考一個定義,即自我驅動的獨立意識下的思維活動。而這個定義現在來看還是沒有本質上的解釋思維這個詞,而我在重寫思維的框架這篇文章的時候,準備結合思維框架的構圖重新給思維一個定義,即:

思維是人類在接收到外界輸入信息後,經過大腦有意識地處理後,形成有價值的輸出結果的過程。

我們將這個定義進一步展開,即是我們接收到外在信息的輸入,我們的大腦會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降噪,加工和模式匹配處理,在處理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藉助我們大腦裡面已有的基礎記憶,知識和經驗信息。即外在輸入+內在知識經驗共同進行處理加工和模式匹配後形成有價值的輸出。

信息的輸入

信息的輸入,簡單來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有攝入的內容都會構成信息的輸入,你眼睛看到的事物,看過的視頻,圖書;你耳朵聽過的歌曲;乃至你聞到的氣味,品嘗到的味道都會構成信息的輸入。

對於輸入的信息,本身又分為兩類,一類很容易進行結構化,定量化和數字化定義;而另外一類則只能進行定性化,圖示化和模糊化定義。對於第一類計算機很容易解決,而第二類則需要計算機具備人工智慧和進行深度學習才能解決,比如圖像和語音識別等。

其次,信息的輸入不能脫離周圍的環境,即信息輸入本身的價值往往在於信息所處的當前場景,否則信息很可能就是一個沒有任何價值的數據而已。比如我們上線的系統出現了宕機,如果沒有具體場景,我們很難分析具體的問題點究竟在哪裡?

大腦處理過程

對於大腦的處理過程,根據思維框架圖,我將其分為知識經驗庫和大腦處理過程兩大部分,對於知識經驗庫本身又包括了基礎記憶,知識和經驗;而對於處理過程包括了定義和降噪,加工處理和模式匹配三部分的內容。

1) 知識經驗庫

知識經驗庫本身是有層級的,即基礎記憶庫(信息),知識,經驗三個方面的內容,這個分法即和我們常說的知識管理的分法是一致的。在這裡的知識重點是顯現知識你學習後變為你的隱性知識,而這裡的經驗則是將普適的方法論通過學習和實踐後轉變為你自己的方法論。

通過這個框架我們可以進一步解釋個人知識管理的意義問題,即形成最底層的知識經驗庫,然後再根據知識經驗庫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形成有價值的輸出。如果沒有後者,個人知識管理沒有產生有價值的輸出,即沒有體現核心意義。

在我的1年前的專欄文章《思維的框架》裡面,我當時將學習和實踐方法論也做為一類思維。注意在新框架裡面這個不再做為單獨一類思維。即可以這樣來理解:

即通過學習可以將信息轉化為記憶和知識,通過實踐將知識轉化為經驗和方法論,這些構成了我們大腦知識經驗庫的核心內容,正是這個內容將作為我們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看待和評價新事物的核心參考。將學習這類思維活動單獨拿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習和實踐最終是內化到我們的知識經驗庫為目的,而不是以產生有價值的輸出為目的

老師教會給你一元二次方程和解法,你學會了,這是學習的過程。而你拿到一道應用題,你將其轉為了一元二次方程,並把它求解出來,這就變成了一個完整的思維活動。

2) 大腦處理過程

大腦處理活動,第一步就是對問題或事物進行定義,即我常說的5W1H方法對問題進行定義,同時考慮前面談到的任何問題的定義不能脫離場景。

問題只要能夠定義清楚往往問題就解決了一半。在《提問的智慧》裡面談得最多的就是問題的定義,即很多時候你自己把問題定義清楚後你發現問題解決方法你自己已經找到了。

在問題定義過程中有個重點就是信息降噪,即我們拿到的信息,得到的數據是否是真實可靠的,即如果論據本身就是錯誤的,那麼最終推理出的結論自然也是錯誤的。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要辨別和確認拿到的信息或數據的真實性。

處理的第二個活動是加工,當我提到加工這個詞的時候,我將原來我談思維所涉及到的分解,組合,排序,聚合,抽象,重組等全部納入到加工環節。而所有的加工活動可以看到仍然是圍繞問題或事物的靜態和動態兩個維度展開的。

靜態維度:分類,分組,維度屬性,矩陣,樹和層級,關聯關係等
動態維度:階段,流程,活動,事件,消息

為何要進行加工,最簡單來說即是我們接收的輸入信息或問題很難完全相同,而這些問題在粗粒度很難真正進行模式匹配,必須要經過加工後才能夠後大腦裡面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模式匹配。即加工的目的是為了後續的模式匹配,越是複雜的問題,越需要加工和處理,否則無法匹配。

加工完成後,最後的重點就是模式匹配了,將我們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定義分解後的問題點進行匹配,最終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決策結果。最簡單的模式匹配比如認知,我們有了對狗狗的抽象認知後,當別人拿一張小狗的圖片給我們看的時候,我們馬上能通過模式匹配得出我看到的是一條狗而不是貓,當然真正有價值的思考過程遠遠複雜過簡單的認知。

對於我們常說的邏輯則正好是在思維整體框架中模式匹配這個地方,當然最基本的邏輯仍然是演繹和歸納,對於其它常說的邏輯比如由現象到本質,由一般到特殊,由抽象到具體,由原因到結果等基本仍然屬於核心的形式邏輯內容。對於詳細思維邏輯我準備單獨再寫一篇來進行闡述。

任何思維活動,外界新輸入,大腦已有知識經驗庫,大腦處理過程三者缺一不可。如果我們知識經驗庫是一片空白,即使我們接收到思維信息我們也不可能展開思維活動。而這個時候你要做的事通過學習將信息轉換為知識。

3)有價值的輸出

注意我們將思維活動的輸出歸納為了四類,具體如下:

認知:重點解決What層面的思維,即是什麼層面的思維。(What)
評價:即對一個人物,事物或一個事件的評估或評價。(View)
解決方案:通過搞清楚問題的定義後,最終通過思維分析,給出了問題的解決方法和思路。(How+Why)
決策:一般還是針對問題,即給出一個問題的決策或選擇結果。(Choose+Howmuch)

而對於這四個方面,可以看到對於認知和評價更多的是偏於對事物或事件本身的分析和評估,而對於解決方案和決策則是偏於問題維度。即雖然是四個層面,但是我們可以將我們的思維活動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認識和評價事物,核心是事物;一類是分析和解決問題,核心是問題。我們日常絕大部分的思維正是圍繞這兩類活動展開。

對於解決方案,一種是解決如何做的問題(how)?一種是有結論解決和論證為何是這個結論的過程(why)。對於決策分為簡單的選擇性決策,也包括了選擇某個結論後的幅度決策。比如是否漲價是決策,同時如果我們確定了要漲價,那糾結該漲價多少也是一種決策。

大家可以看下知乎的提問,基本都是圍繞上述四類思維活動展開。你也可以想下你日常的思維活動,看下是否可以歸納到上述的四個分類裡面。雖然上述歸納可能還不全面,但是通過這種歸納我更加容易去理解思維方法和邏輯層面的事。

認知:更多的是對基礎記憶和知識的簡單模式匹配過程。
評價:涉及到你已經有大量的知識經驗庫支撐,同時也涉及到對事物本身的完整維度分解
解決方案:最難的,涉及到定義,加工和模式匹配給個過程,同時還需要有強大知識庫積累
決策:重點是結構化決策方法建立,前面重點仍然是為事物維度劃分和權重評估

基於該思維框架的其它思考

基於該思維框架,我們就容易理解一個學生如果學習和記憶能力強,但是舉一反三能力弱的場景。即該人缺少的是整個思維框架中問題轉化和模式匹配的能力。當其面對自己沒有見過的新問題的時候,很難通過加工將其轉變為一個自己已有經驗庫的已知問題。對於這類人,需要鍛煉的是模式匹配能力,否則他就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大量的時間花在記憶和各種題型訓練上。

對於批判性思維,其核心是在接收到信息的降噪,其次是在模式匹配時候嚴謹的推理。

對於發散性思維,更多的則是在大腦處理的加工環節對知識點的關聯和聯想能力。

對於結構化思維,其一是標準的思考方法和步驟,其二是對事物或問題域的結構化定義和表達上,比如我們常見的樹結構或表結構,科學的歸納方法和邏輯。

對於系統思維,我們強調的是在加工環節,將目標分解到具體的影響因素後,將影響因素形成完整的反饋閉環迴路的過程。對應到輸出一般是在決策層面應用的最多。

對於思維效率和速度的問題,通過這個框架也更加容易解釋,即知識經驗庫的積累本身可以極大加速思維效率,同時在信息,知識和經驗三個層面,最高層的經驗往往模式匹配速度越快。我們學習和實踐的越多,我們積累下來的知識和經驗越多,我們越容易在經驗層面進行快速的模式匹配(雖然可能犯經驗主義錯誤)。而如果缺乏了這些知識經驗,我們解決任何問題則都需要通過大量的搜索攝入信息,同時先將信息轉變為自己的知識,然後才能用這些知識進行模式匹配。


題主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定義。
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是:如何建立結構化、系統化的1)認識、分析問題、2)設計問題解決方案、3)作出決策的套路。

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要寫很多內容,我在這裡給出自己大致的思考方式,並推薦幾本書和工具:
一、關於認識、分析問題
1、面對普遍性的問題
1)學會將問題拆解和將相關因素識別出來:包括用魚骨圖法、MECE、思維導圖,推薦《金字塔原理》
2)將問題定義清楚——推薦看《你的燈亮著嗎?》
3)用批判性思維來檢驗問題的邏輯鏈條,尤其要看看歸因是否正確——推薦《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

2、當問題涉及專業領域知識的時候
靈活運用專業領域的理論框架和工具,比如分析行業競爭態勢的時候,按照波特的五力模型進行分析,這些專業理論框架,可以讓你迅速找到思考的線索。

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
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是認識、分析問題的結果。強烈推薦《你的燈亮著嗎?》,當把問題定義清楚了,往往問題就找到解決辦法了。
此外,解決問題的方案如何優選?遵循原則:1、沿著最小阻力路徑;2、環節最少,儘可能簡單;3、具備容錯能力;4、減少不確定性。並注意,儘可能要有備選方案。
另推薦《第五項修鍊》前半本,對於如何認識複雜系統的作用,從而預見一項政策可能產生什麼後果,非常有啟發。

三、決策
決策有幾個基本工具,包括SWOT分析、各因素加權平均分析(對於各種好處壞處賦權、賦值後加權平均計算得分),不過最近跟一哥們交流後,在現實工作中常常面對不確定性很大的環境,我開始接受稱之為「基於機會和控制最差結果的決策模式」,並寫了下面一篇小日誌

----------------------------------------------------------------------------------------------------------
《從Tony身上學到的決策模式》

一件對自己影響重大的事情是否去做?

我是書生,書生是這麼決策的;首先分析做成這件事需要A條件、B條件、C條件……,我們具備了A條件、B條件、C條件……,還有H條件、J條件、K條件不具備;接下來分析可以通過什麼方式、多大可能性獲得H條件、J條件、K條件,如果這個分解出來的條件相對獲得可能性大,那麼就去做,否則放棄。這種決策模式我叫做「基於達成條件的決策模式」,這種模式不是說是錯的,但是有個非常大的缺陷——在現實中,做一件事情要想什麼條件都具備是非常理想化的,通常我們想做一件事的時候各種條件都不具備,但很多情況下,這樣的事情最後能幹成。有些地方有沒有機會,能不能幹成,往往是幹了才知道,在此之前空想是是沒有用的。如果按照「基於達成條件的決策模式」,我們要放棄太多的機會,也永遠不會做出「奇蹟」般的成績。

那麼Tony的決策模式是什麼樣的呢?首先,我們要確認做這件事情是否總體有利,方向要正確,儘管這一點很簡單,但有時我們還是會犯錯;第二,這件事情如果做砸了,是否能承受得起?如果能,那麼我們就去干。在乾的過程中小步快跑,快速解決遇到的問題,想各種辦法達成條件,如果情形不對及時調整方向。我把這種決策模式叫做「捕捉機會和控制最差結果」的決策模式。這種決策模式的好處是,我們能抓住很多機會,尤其一些看似做不到的事情,因為敢去想,敢去做,最後做成了。

決策意味著承擔風險,我們不能因為害怕承擔風險而不去決策。

而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則必須精耕細作;在決策的過程中,參考專業意見,利用有效的工具,都能幫助把決策做得更好。決策更好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相同的風險水平上,想辦法各個環節的連結抓得更緊,把成本降低,並增加一件事情的附加收益,從而提高整個事情做成的投資回報;而在收益、成本一定的情況下,把事情想細、做細,能夠降低風險,提高事情的成功率。


看了一圈答案,除了 @羅文益的答案相當引人啟發以外,其他的答案說的都不太好。

查理·芒格在《窮查理寶典》中曾經如是說過:
「你必須知道所有重要學科的重要理論,並經常使用它們。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幾種,大多數人都只學過一個學科的思維模型,比如說經濟學,試圖用一種方法來解決所有問題。你知道諺語所說:在拿著鐵鎚的人看來,世界就是一顆釘子。這是處理問題的一個笨方法。」

只有綜合使用多種思維模型,才能夠儘可能地認識到複雜事物的本質、查理芒格曾說自己至少掌握了從各個學科的一百多種分析模型,能夠熟練運用的就有十來種。遺憾的是,在書中他除了對幾個模型有過簡短的論述外,其他的模型大多語焉不詳。

為什麼思維模型非常重要?因為事實早已經證明,人們不能自然、自動地按照數理邏輯以及科學的決策方案來行事。人並非完全理性,他們往往會做出讓自己事後後悔的決策,大腦的神經系統是經過長期的基因和文化進化而來的,或許人性裡面閃耀著理性思維的光輝,但是它們在大多數情況下淹沒在混沌的大海之中。普通人在生活的表現尤其體現了這一點,巴菲特曾說,很多耶魯大學的學生在研究論文的時候表現的非常聰明,而在做日常決策的時候卻把所學的知識忘光,表現的像一個蠢蛋。

在此文中我將簡要介紹幾種我認為極其重要的思維模型,供大家做出參考:

1.決策樹模型(Decision Tree)
決策樹是在估計各種可能情況的概率的條件下,通過決策樹來取期望值最大的概率,評估未來的風險。類似的模型包括大名鼎鼎的SWOT分析,加權決策模型等等, @SeanTan又名旺財先生提到的模型可以被認為是決策樹模型的加強版,其中將風險(方差)的因素考慮在內。

2.排列組合理論(Permutation And Combination)
「重要而緊急的事情先做,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後做」,即使如此樸素簡單的時間分配理論,裡面也蘊含著深刻的邏輯思想。排列組合可以用於可行性方案的窮舉,也可以用於在線性規劃條件下的任務分配,其使用範圍相當廣泛。

3.投資組合理論(Portfolio Theory)
投資組合理論成型於上世紀50年代,和博弈論一樣屬於相當年輕的理論。最早這種理論被應用於降低證券投資的非系統性風險,投資組合在以波動率為橫坐標,收益率為縱坐標的二維平面中描繪出來,形成一條曲線。這條曲線在最小方差點以上的部分就是著名的(馬考維茨)投資組合有效邊界,對應的投資組合稱為有效投資組合。投資組合有效邊界一條單調遞增的凹曲線。粗糙地說,在投資組合中期待的期望收益越高則收穫的標準差以加速的冪函數增大。

4.反意識形態
查理·芒格極度痛恨意識形態,巴菲特或許也是如此。巴菲特的父親是一個激進的共和黨人士,可能正是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強烈反對當時的民主黨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最終在政壇失敗退出。

本傑明·富蘭克林曾說:意識形態是危險的東西,儘可能遠離它才能大幅度地提高認識的準確性。如果你把準確、勤奮和誠實當做篤信的意識形態,那倒不要緊,但如果你們因為受到意識形態的影響,並確鑿無疑地相信最低工資應該提高與否,並認為這種想法很神聖,那你就犯了千百年來無數人,甚至是無數偉人犯過的錯誤。芒格極度推崇達爾文的思想,達爾文從事學術研究極度審慎,「其收集的不利於進化論的證據甚至比他的反對派還多得多」。為什麼要反意識形態,在下面一個理論中也有描述。

5.克服「避免不一致性傾向」
人天生就有一種非常強烈的,避免前後不一致的傾向。人極有可能受到先入為主的觀念的影響。例如,沒有幾個人能夠列舉出他們這幾年能改掉的壞習慣,有些人甚至一個都列不出來!防止一種習慣的養成,比改變它要容易的多。新思想之所以很難被接受,主要是由於它們與原有的思想不一致。人類的頭腦和人類卵子的運作方式非常相似:一旦一個精子打入內部,其本身就會進行閉合,從而防止其他精子的進入。難怪有些人曾經嘲諷說:「人類文明史上取得的所有思想上的進步,不是因為新思想說服了舊思想,而是因為信奉舊思想的那一代人死光了。」

避免不一致傾向在現實中的應用非常廣泛,試舉幾例:
1.沉沒成本效應。一個女孩並不喜歡一個男孩,但是也曾經嘗試過與其約會,接受禮物。在男孩放棄後,女孩反而會有些患得患失,因為自己沉沒掉的時間和精力和現實中的拒絕形成了不一致傾向。
2.承諾效應。多年實驗跟蹤結果表明,那些曾經在婚禮上實行莊嚴的相互忠貞承諾的伴侶,在其後的婚姻中離婚率顯著更低。生活中做出過明確與嚴肅允諾的人,更不容易違反契約。
3.假裝效應。一個人只要假裝擁有某種身份、習慣或者結論,他自己就會信以為真。許多假扮哈姆萊特的演員在某種程度上會相信自己就是那位丹麥王子,許多被迫裝惡人的善良者道德水平會有所降低。假裝開心會真的讓你變得更加開心。
4.信仰決定效應。一個人在幼年時代接觸的信仰會深刻的影響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成年後背離幼年時的信仰的可能性極低。

6.逆向思維
雖然逆向思維在初等教育裡面已經被說爛了,但是真正能夠加以利用卻極為不易。關於該思維模式的運用可能需要另開一題來回答。

7.克服巴普洛夫效應
人天生就有著「花剌子模信使」的弱點。當花剌子模的國王聽到成吉思汗要來進攻的壞消息時,第一個反應是憤怒,並將傳達壞消息的使者斬了。類似的故事包括三國演義里的曹操等。但實際上這種反應只是人從遠古時代養成的對於負反饋的面對姿態,畢竟面對一個野獸或者惡人時熟視無睹很可能不利於自己與子孫後代的存活。但是當人類步入文明時代後,過激的反應已經逐漸沒有必要了,可是基因還固執地沒有發生變化。如果人們說了你確實不想聽的話,你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抵觸情緒。你必須訓練自己儘可能擺脫這種反應,類似的情緒包括嫉妒。

8.冰山理論
這一點羅文益已經講得很好了。可參考他的回答。

9.對非理性的自我認識理論
很多人對於自己潛意識裡面的非理性因素嚴重低估不足。可笑的是,他們大多依靠潛意識去驅使,卻壓根沒有注意到潛意識的存在!一個可笑的例子是,高達80%辦健身卡的人士所支出的費用得不償失,付了年費卻根本沒有享受優惠,反倒比即興練習所花的費用多。可是他們的理性思維卻對自己信心滿滿,正如70%的司機認為自己的駕車技巧高於平均水平一樣。

記著,只有當理性能夠認識到非理性的存在,並且能夠考慮到在非理性狀態下最佳的理性方式的時候,理性才能稱得上是理性。如果理性只能認識理性,停留在自身邏輯之內,以為自己萬能,那麼走向滅亡的就是理性本身。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淺顯理解,希望各位能夠多加批評指正。


我不知道別人的框架是如何建立的,我個人完全是土法鍊鋼,就靠一個東西——懷疑一切

我很少回答質疑,一部分是因為很多人的質疑帶有人身攻擊,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對自己說的也深表懷疑。

舉個例子,這是我贊數最高的答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904962/answer/74189738

整個回答中我唯一認為是真理的只有一句——

蘇格拉底學識淵博為世人所推崇,但他廣為後人所傳誦的一句話卻是:「我所知道的是:我一無所知」,此等虛懷若谷的胸襟,使其能不斷鑽研求進、吸取新知。

回答中的第五條,我只是表達煽情文慣用的手法,但對於內在真相我並沒有展開,因為我自己也無法確認真相為何。

遊客拍照錄影的舉動,我想無非是希望可以將沒好的瞬間給記錄下來,回去後有機會可以回顧,想說這樣才能夠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實際想想,拍下來後實際再看的次數有多少呢?會仔細看嗎?恐怕並不會。有研究就發現,如果你在觀看外還花心力去拍照的話,那反而會讓記憶變得較差,而且更不記得細節,稱之為拍照減值效應(photo-taking-impairment effect)。

心理學家Linda Henkel認為對於拍照會影響對展覽品的體驗,事後會對所看到的展品印象不深刻。為了驗證這個說法,他在貝拉明藝術博物館(Bellarmine Museum of Art)展開系列實驗。找了27位對博物館不熟悉的大學生,在導覽的時候要求需仔細看展品,等等要考試哦。他們一共看了30件展品,內容包含畫作、雕塑、陶器、珠寶等。有15件會要求參與者單純觀賞,另15件則需要加上拍照。每一件展品都固定看30秒,單純觀賞的話30秒都用來看好看滿;若是需要拍照的話,前20秒要用看的,接下來的10秒才用相機拍下來。

第二天每位學生都要回憶博物館的展品,盡量先回憶出看過的展品名稱,回憶完後再對展品名稱做再認,研究者提供40項展品的名稱,當中有10項是前一天沒看過但確實存在博物館中,參與者必須判斷哪些是有看過的展品。最後還詢問展品的一些細節,例如在展品中有一個戰士圖,問題就問說:請問戰士手裡拿的是什麼:盾牌、矛、劍還是沒拿東西?

結果發現:對於那些有拍照的展品,事後回想起來的機率比較低,而且對於展品細節也答對的比較少。換句話說,拍照除了讓人記憶比較不深刻外,對於細節也更沒印象,那麼一直拍照自以為可以留下深刻記憶的人不就打錯算盤了嗎?等等,你會說拍照之所以會記得不好,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可以看,那些展品只先看了20秒而已,跟沒拍照的相比就少了10秒,所以才看得不仔細也記得不清楚。這說來好像也有道理,或許不是因為拍照的關係而是看的時間太短。因此研究者做了第二個實驗,找了另一群學生去看展品,共有27個展品,有9個是直接看、9個必須針對展品做整體拍照、9個則須針對展品做局部拍照(例如拍戰士的手)。每個展品通通可以先看25秒,要拍照等25秒過後再拍,同樣是隔天請他們進行回憶,除了實驗一的問題外,另外加問是否記得展品的位置。

結果發現:就算通通一樣先看25秒,但單純以肉眼觀看的展品,依然比較記得住,而在展品細節上,肉眼觀察跟局部拍照的表現差不多,都比針對展品整體拍照要來得好。這樣看來好像拍照針對局部就不會有影響咯?錯!針對局部拍照的展品,對於位置的記憶是最差的,而肉眼觀察是最好的。

所以結論就是:不管是針對物品、細節或是當下的位置,直接以肉眼觀察都會有最好的回憶,拍照總是會損及部份的記憶。

人腦的記憶並不可靠,常會因為生活中雜事太多而忽略了以往的美好往事,

我們在旅行或觀看錶演時拍照,是為了日後可以作為一個線索來喚起旅行的整體回憶,提供大腦一些線索才好進一步勾起細節與體驗。所以拍照是好事,但如果太頻繁拍照的話,注意力無法投入在當下,就算有照片當線索,但回憶起來可能效果就比較差。

所以啊,活在當下,自己投入體驗中,生命才會精彩!

看到這裡,你有什麼想法,是不是很有道理?有試驗有論證。請接著往下看。

有另一群研究者看了論文以後,對於人們為何要拍照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人們是為了加深印象、加強記憶所以才拍照,並非單純只把照片作為外部記憶設備而已。而且,他們認為第一項研究的實驗方法與現實生活存在著一項極關鍵的差異,也就是自願拍照與否。

在先前的研究中,參與者對哪些展品拍照,完全是遵照研究者的指示:「這幅畫要拍照」、「這個雕塑不要拍」……但在現實生活中,不管拍照的理由是因為「這幅畫很美」或「這個雕塑好逼真」,要不要替眼前的事物拍照常常是我們自己決定的。如果是自己決定要替某件物品拍照的話,研究者認為,那表示我們必然投注了一定程度的視覺注意力在這件物品上,那麼我們對這件物品的視覺記憶應當會比沒有投注那麼多視覺注意力的情況下還要好。但同一時間,我們很有可能會忽略其他面向的訊息,比方說當下聽到的聲音,因此我們對此時的聲音的聽覺記憶應該會比較差才是。簡而言之,這群研究者認為,在自然的情況下,人們對於自己拍照的物品的視覺記憶會比較好。

於是他們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把結果發表在刊載前一項試驗論文的同一份期刊上。參與者在實驗中一邊觀賞藝術品,一邊聽著語音導覽介紹每樣展品,並在參觀結束後進行視覺與聽覺的記憶測驗。與前述研究不同的是,在新的實驗中,參與者被分成〔有相機〕和〔無相機〕等不同組別。〔有相機〕組的參與者可以隨自己喜好為展品拍照——想拍什麼就拍什麼,但〔無相機〕組在參觀過程中則是沒有相機可用來拍照。

實驗結果顯示,對於展覽的內容:〔有相機〕組的參與者比〔無相機〕組的參與者有更好的視覺記憶,但卻有較差的聽覺記憶。同時,〔有相機〕組的參與者對於有拍照的展品的視覺記憶,優於那些沒有被拍照的展品的視覺記憶。研究者們認為,這一切皆符合「人們對照相的物品投注了較多視覺注意力,因而加強了該物品的視覺記憶」此一假設。有趣的是,參與者根本不需要真的拍照也有同樣的效果。在其中一個實驗里,有一組參與者根本沒有相機可拍照,但研究者要求他們「想像自己有拍照」,並在參觀完展覽後詢問他們拍了哪些「想像的照片」。結果這一組參與者的記憶表現和〔有相機〕組的表現相仿,顯示重點不是按快門之類的「動作」。

其實前面提到的研究也指出了注意力在「拍照」與「記憶」兩者之間的關係佔有重要角色。在該研究的實驗二中,參與者被要求必須對展品的細部拍照,這使得他們把這些展品的細節記得一清二楚,但同時他們對於這些展品的擺放位置就記得不是那麼清楚了。表示若拍照將人們的注意力聚焦在某方面,則人們關於該方面的記憶便能保持良好,但其他方面的記憶可能就不會太完整了。

總結來說,如果我們隨著自己的喜好,對那些吸引我們注意力的事物拍照,那這些事物在我們腦中所形成的視覺記憶其實是不錯的,但代價是其他方面的記憶,比如聽覺記憶或空間記憶,可能就記得不是那麼清楚了。

一個如此小的事情上,要得到完整的真相都是如此之難,你讓我如何相信學到的知識就一定是真相?至於媒體……


這個問題可能應拆分為兩個問題:

1. 是否應該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維框架?
2. 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維框架?

先討論清楚第一個問題,再討論第二個問題,可能會更有意義。大家的很多討論也集中在第一個問題。

面對第一個問題時,我就卡住通不了關。所以,只能偷梁換柱地說點第一個問題,沒敢嘗試去討論第二個問題。

是否應該建立自己的思維框架?我個人狹隘的人生經歷告訴我,人這一輩子,就是個修違章建築和拆違章建築的折騰過程。前半輩子,在自己的頭腦思維里修了一堆的違章建築,這主要「歸功於」學校教育;後半輩子,再去拆除頭腦思維里的這些違章建築,這主要歸功於《道德經》。說白了,乾的就是個建築工人的活。

語言乏力。借用W. C. 丹皮爾在《科學史》的卷首語與馮侖先生對練武的理解,結束自己的討論:

最初,人們嘗試用魔咒

來使大地豐產,

來使家禽牲畜不受摧殘,

來使幼小者降生時平平安安。

接著,他們又祈求反覆無常的天神,

不要降下大火與洪水的災難;

他們的煙火繚繞的祭品,

在鮮血染紅的祭壇上焚燃。

後來又有大膽的哲人和聖賢,

制定了一套固定不變的方案,

想用思維或神聖的書卷

來證明大自然應該如此這般。

但是大自然在微笑——史芬克斯式的笑臉。

注視著好景不常的哲人和聖賢,

她耐心地等了一會兒——

他們的方案就煙消雲散。

接著就來了一批熱心人,地位比較卑賤,

他們並沒有什麼完整的方案,

滿足於扮演跑龍套的角色,

只是觀察、幻想和檢驗。

從此,在混沌一團中,

字謎畫的碎片就漸次展現;

人們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氣,

服從大自然,又能控制大自然。

變化不已的圖案在遠方閃光;

但它的景象不斷變幻,

卻沒有揭示出碎片的底細,

更沒有揭示出字謎畫的意義。

大自然在微笑——

仍然沒有供出她內心的秘密;

她不可思議地保護著


猜不透的史芬克斯之謎。
[by W.C. 丹澤爾]

「最低水準是花拳繡腿,好看但不堪一擊;
第二階段叫精專一門,可能十八般武藝只會使棒,棒使得好,可以像林沖那樣;
第三境界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但是你看不出哪一門最強;
但最強的是能把十八般武藝融合在一起的這個功夫,而且這個功夫是任何人不能比的」。

[by馮侖。我這樣每天要去面對、解決身邊近處很多具體問題的凡夫俗子們思維的形成,可能與馮先生提及的練武過程與境界會有相通處。]


思維永遠比技術重要


1,low逼沒有大腦

大學第一節課老師第一句話說:「我們學習的是如何工作,而不是如何找工作」,言下之意經濟學專業就業很爛,主要學思維,思維比技術重要。那時我不諳世事,更不懂現實的殘酷,一直活在書本的慷概激昂里,簡直覺得老師說的太TM對了。上大學激動的小心臟變得更加激情澎湃,這是新世界,終於不用因為窮而自卑。但很快偽磚家就發現,一切都是幻覺。周圍很多人不愁吃不愁穿,蘋果全套,平時談論都是大城市的生活,眼光里言語里充滿了對農村人的不屑。當時我說話都不敢大聲,心想拼爹的時代,思維重要個屁。更現實的是平時生活費還要我自己打工去賺,學設計的能給別人做設計賺錢,學音樂的能在婚禮演出賺錢,但我啥都不會,打工只能做最底層的工作,當時真想學個能直接賺錢的技能思維思維、思尼瑪啊,思維都是落不了地的空殼殼理論,都是正確的廢話。


大學第二年,我受夠了書本里的假大空,開始逃課打工,開始折騰互聯網創業,當時一天學16個小時網頁製作,想靠網頁製作技術賺錢,後來做學生兼職中介網站,想靠做生意賺錢。放假不回家不要錢去公司實習,覺得實戰經驗比TM理論和思維都重要,晚上回到宿舍到處找實戰經驗的書反覆研讀。當時最崇拜那些有實戰經驗的牛人,後來在網上認識一個在廣州做生意的老鄉,覺得他在生意場上那麼多實戰經驗簡直就是我的偶像。後來讀碩士,我覺得舍友每天抱著美國佬的論文讀有個蛋用,完全不符合中國現實,再後來剛開始工作,我都覺得思維全是吹牛逼,真正的實戰經驗才是乾貨。扯那麼多蛋,啥用都沒有。


2,經驗是low逼的至愛

實戰多了,終於超越了實戰。後來偽磚家職位越升越高,用腦越來越多,動手越來越少。回過頭看,所謂的實戰不過是經驗的積累,而經驗就是機械的執行,本質不是能力


(1)實戰經驗橫向不能複製,縱向不能深入。經驗和考試死板硬套一個道理,在成熟的體系下面,告訴你標準的操作流程,不斷的反覆訓練,做不好有人教你,逐漸熟能生巧,這就是經驗的本質。但換個行業,換個體系,經驗就廢了,不懂做題的道理,換個題你就不會。其次,有經驗,只會照葫蘆畫瓢,沒有能力看透事情的本質,根本解決不了核心難題


(2)經驗不值錢,一個有潛力的畢業生半年就能掌握。經驗是一種機械訓練的結果,本質上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多人錯誤把經驗當做資本,本身屁也不會,在大公司鍍了個金就漫天要價,心沉不下來,早早把自己心態玩壞,結果一輩子停留在經驗層面,越混越low逼


(3)實戰經驗就像無頭蒼蠅亂撞,根本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在整個體系里是否關鍵。跟他們說體系,他們完全理解不了,他們會覺你的扯蛋,凈整理論,一如偽磚家當年一樣。真正的能力不是經驗,而是思維,準確說是分析透事情運作機制,改造關鍵節點解決問題。經驗是low逼的至愛,但往往也害人最深,low逼總錯把經驗當成能力,以為有經驗就能複製過來,low逼的人最喜歡實戰經驗,low逼的公司最喜歡找有經驗的員工


(4)實戰經驗是基礎。80%的人一輩子只會談經驗,這是人和人的根本差距。如何超越經驗?首先要多做,做多了就有了經驗凝練,凝練多了就能超越經驗,上升到本質思維。其次,每項工作都想想關鍵點是什麼,碰到任何生意都想想核心是什麼,做每一項決策都想想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把分析結果匯總、梳理,事後驗證自己的分析到底對不對,有哪些想對了,有哪些看錯了,為什麼對了,為什麼錯了,堅持訓練2年,你就覺得你的領導是個low逼,你就能取代他


大學第一節課老師第一句話說:「我們學習的是如何工作,而不是如何找工作」,現在終於能深刻理解。思維永遠比技術重要,經驗永遠是low逼至愛


更深入的分析可以關注我微信公號:偽磚家說經濟

http://weixin.qq.com/r/1z9XT9HEUYwurZUs92rF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最敢說真話的中國經濟原創乾貨

版權歸屬微信公號:偽磚家說經濟。轉載務必註明出處。


思維框架包含兩類,一種是思考技術,一種思維傾向。建立思維框架時,兩者都必須先以陳述性知識輸入作為開端。


我把回答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 思考方法 的答案貼過來,方法較為通用,而非只適用於個人。建立思維框架只是知識體系建立方法論在思維端的應用。


我的知識體系建立方法包含思維框架,最終都能以思維導圖的形式視覺化呈現。


——————————————答案分割線—————————————————————


這是個價值極高的問題,答案應該稱之為知識構建方法論


但看完問題下的答案,發現大部分回答雖正確,但不夠完備,或者範圍過大,稱不上乾貨。


例如,有人回答的實際是讀書方法論。

讀書方法論只能是知識管理方法論在讀書維度上的應用,正確但不夠完備。


例如,收集——整理——輸出。


這個流程肯定正確,問題是怎麼收集才正確?整理的標準和步驟是什麼?輸出是有統一方法還是要因人而異?沒有操作標準,此方法論正確而無用。


當然也有人回答得很好,但信息冗餘太高不夠簡約(運用奧卡姆剃刀至少可以砍掉一半的內容),回答「如何構建知識體系」但答案自身卻不成體系。


我根據認知心理學、科學方法論中的一些原則,來構建我的知識管理方法論。它共有四個步驟:


知識管理1.0:分類

知識管理2.0:剔除

知識管理3.0:固化

知識管理4.0:融合


乍看很簡單嘛,是的,我認為好的方法論都得簡單易懂。例如牛頓的理論叫「萬有引力」,達爾文的理論叫「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尊敬的王東嶽老師的理論叫「遞弱代償」。大家的理論簡約到只有幾個字,但推導過程及應用卻有一定門檻。


接下來我就細說一下我的知識管理方法論每一步的由來及應用。

知識管理1.0:分類

大部分人都是直接按學科做知識分類的,這是一種懶惰的行為。


學科的分類有助於知識區分、科學發展和社會分工,這是做學科分類的起點。


知識體系管理如果僅僅做一下學科分類,是無法實現知識效益最大化的。


也即,知識體系管理的目標,是使知識產生的效益最大化。


大腦工作時,並非按學科去調取知識和技能,而是有一套獨特的心智加工過程。


如果知識體系能更好地服務於人的心智加工過程,顯然更有效。


我的分類方法基於心智加工過程。


它源自認知科學的一個理論:三重心智加工模型。(參考《超越智商》)


後面的推論會反覆提及該理論。

自主心智


我們通過進化和內隱習得的。比如,對於事物本能的喜怒哀樂等情緒化反應,這是通過進化習得的。包括後天長期訓練的技能,已經內隱到自主心智。例如,今天的你騎自行車非常熟練,你騎自行車時做出的動作,全來自自主心智層面的條件反射。


演算法心智


就是我們平時口頭所說的智力。廣義上,我們說一個人智力很高,大體可以說是這個人演算法心智很好。但在認知心理學中,狹義上的智力被稱作一般智力(general intelligence,俗稱大G),它有兩種分類:


1.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


指在不同領域運用推理的能力。可以通過傳統智力測試中的圖像分類、數列推理來測量。之所以這麼命名,是因為流體這個詞,可以強調這是一個像水一樣流動的過程性智力。


2.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指通過學習獲得的陳述性知識。這些知識就像晶體一樣結晶成一塊一塊地存儲在長期記憶中。所以這是知識性智力。


反省心智


對人類心智過程進行監控、幫助執行決策與判斷的心智加工過程,也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理性。就像你身後的一個攝影機,從第三者角度觀測你的一舉一動。


三重心智的A—G不展開細講(詳解請移步理性與聰明的分野: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


人類的心智在加工時,就是反省心智、演算法心智、自主心智三者在A—G之間的互動,三者分工明確。


信息-知識-技能的流程參考該理論模型,可以如此解釋:大腦輸入晶體知識,一些能提升流體智力,一些能促進反省心智。經過長期的訓練,知識不斷被內化至自主心智並形成技能,從而習得流體思維和思維傾向。


根據以上,我做知識管理時加了一個大的一級分類:


知識

技能

思維

知識


此語境下的知識,指的是晶體知識。無論是技能還是思維的習得,前期都得有晶體知識的輸入。在該類別下,就可以直接按照學科進行分類。


技能


此處的技能指的是個人工作中需要使用的技能。技能習得初期必須輸入晶體知識,熟練後便進駐到自主心智。


例如,設計師需要用PS、AI、Sketch設計各類作品。當他還是新手時,他需要學習設計相關的晶體知識才能獲得新技能,例如設計軟體的用法、色系的搭配方法等。一旦熟練後,新技能便在他的自主心智中形成。


我從事社會化營銷行業,在我的技能分類中只包含營銷、創業、管理、設計四大學科,那麼歷史、物理、數學、計算機等學科就放到「知識」這個大類別下。


所以,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將「知識」中的相應學科劃分到「技能」中,這因人而異。


思維


包含思維技巧與思維傾向,這兩個概念有所區別,思維技巧即思考的技法,例如柵格化思維,即將問題的拆解出變數逐個分析,這是一種可以習得的技法。思維傾向,事實上隸屬於反省心智,例如,當一群人在同一個邏輯框架下頭腦風暴時,具有備擇假設思維傾向的人,會對邏輯框架發起質疑並在其反面思考。


以我的整理為例,如下圖。

在相應類別下,可以根據個人的情況再細化整理。每個人整理出內容也許只有自己才看得懂,好的思考技法實際並不多。

知識管理2.0:剔除

通過1.0的方法進行分類,一段時間後,你的知識體系框架中將充斥著大量的知識冗餘,這時就需要做一個簡化的工作。


剔除,遵循的原理是奧卡姆剃刀原則。

奧卡姆剃刀,即如果對於同一現象有兩種不同的假說,我們應該採取比較簡單的那一種。


舉個例子來說明奧卡姆剃刀對於知識體系管理的巨大作用。


我在回答「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分析一個平面設計作品好壞」時,整理了非常多的理論框架。


比如,點-線-面,版式-字體-色彩-層次......


這些理論框架是正確的,都能用,直到我看了這篇文章《色盲設計師的自白!平面設計師如何提高自己的設計水平?》


這篇文章說,無論多麼複雜的商業廣告設計,都靠三層建立:背景層,圖形層,信息層。


好的設計作品,一定在三層中有其所長。


例如,原研哉世博會海報。

信息層與背景層極簡,但圖形層出彩,對技法要求極高。


又例如,這張海報。

背景層極簡,信息層與圖形層創意性融合。


學習了分層法,才能明白如何有效正確地提高設計水平,即針對每一層中的關鍵要素逐一擊破。


背景層:背景層絕大多數都是攝影元素或者純色。


信息層:信息層多數都是文字或是圖形元素。


圖形層:圖形層是元素來源最多,發揮空間最廣泛,也是對於創作技能發揮最多的一層。可能是繪畫元素,可能是攝影元素,也可能是計算的形狀等等。


用奧卡姆剃刀剔除其餘的理論後,留下的這套方法不僅能更好地規劃設計學習,還能提升設計能力和審美水平。


我根據設計分層法,針對圖形層做了8天臨摹練習後,原創了這樣的作品。

在遇到更好的理論前,我僅保留設計分層法。

知識管理3.0:固化

剔除完成後要做什麼呢?


公眾號筆記俠說,他們要幫助大家固化知識標籤。


這讓我有所啟發,於是將其納入到我的知識管理體系。


例如,我剔除了其他設計分析法,固化了設計分層法這個知識標籤,但凡需要分析設計作品,我都會搬出它來做思維操練。這樣做的好處有二:


1、更高效的單點處理能力。

2、節省大量的認知資源。


在沒有對設計知識模塊作分類-剔除-固化之前,我分析設計作品都得琢磨半天——這個作品為啥好呢?


對於任何一個設計新手來收,思考這個問題會耗費你大量的認知資源,最後也不能給出有價值的結論。


剔除之後,要做的事就是固化知識標籤,並反覆使用它去現實中做操練。

知識管理4.0:融合

這是四步中最曠日之久的一步。


什麼是融合?


打個比方,你的大腦就是地球,知識是其中的組成物質,那麼融合就是萬物互聯。


那麼,如何融合呢?我們需要一根線,這根線就是提問。


新建一個思維導圖,開始記錄你這個世界的所有疑問,沒錯,就是你對這個世界的所有疑問、好奇、困惑。


自由是什麼?

世界是否存在大一統理論?

人為什麼不自殺?

人為什麼會孤單?

如何把握處理普適問題的普適思維?

如何實現公司內部自組織?

為什麼男人如此花心?

為什麼有些人會騷盪賤?


….


疑問列舉好,接下來就要從你的知識體系中提取能回答該疑問的答案。


例如,我回答自己多年來的疑問——孤獨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人既懼怕社交,又恐懼孤獨?

我迭代了三次答案,最後選擇了用人類學作答,因為這樣的解釋更為底層,直逼本質。


又例如,我在回答本文題目「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時,融合了認知科學的心智加工模型、哲學的奧卡姆剃刀、心理學的工作記憶與學習理論。

以提問的方式來做知識融合,會徹底打破學科的分類,實現知識效益最大化。


初期,這張新的思維導圖將會有大量的內容湧入。


隨著時間的演進,你對這個世界的疑問和答案會越來越多,但詭異的是,疑問和答案也會呈現出一種向無限小收斂的趨勢,它們之間不斷發生著合併、湮滅、替代、嫁接,傾向於齊物。


於是,我給這個思維導圖起了一個名字:萬物疑問。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以上,即一個齊物論者的知識管理方法論。


我稱之為齊物學習法。


如何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型,有以下要點:

腦補。

這樣,你就有了你自己的思維模型。


恭喜題主,你已經在走自己的路,哪怕前途一路荊棘。

思維框架,從這個名詞的字面意義上來說,它如同一座建築,那我就拿建築來做比喻吧。

首先假設每一種現象,每一段話語都是建築材料,那麼從出生到死亡,每時每刻都在不停地構築你自身的建築,它長得什麼樣,優美嗎,壯觀嗎?這些問題可能很多人從來沒考慮過。

忽然有一天,你對某個說法產生了疑問,再隔幾天,你又對另一個現象感覺不滿,你越來越痛苦,漸漸地,你意識到了自身建築的存在,可是卻發現,它只是一座胡亂堆砌的茅草屋,或者是一座不倫不類、非常畸形的綜合體,有些木板、石塊在隨時的投擲過來,又有一些木板、石塊在不斷地抽走,它看起來總是搖搖欲墜。

於是你決定要重建一座建築,它必須要堅固,必須要穩健,必須要有自己的風格。你精心挑選,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把堅固的石材做地基,把挺拔的樹榦做橫樑,鋸掉較長的,拋棄不適合的,在不斷地試錯中,你的房屋終於建造起來了,即使有外界的石塊木板投過來,也無損其分毫(這時屬於你的思維框架,或者說三觀已經建立起來了,但是有屬於自己建築的人不多)。

當然你也不會介意再次裝修下,可以把它裝點得更加富麗堂皇。

這樣就結束了嗎?沒有。你發現周圍的建築也很破爛,於是你便嘗試著去改變它們,有的建築在慢慢地轉變成你的樣子,也有的轉向了別的風格,當然也有不少建築變得更加畸形,更加不穩。

或許你會一直去改變他人,也許你會厭煩這樣的工作,轉而專註於自己。

但是、可能、也許有一天,你覺得為什麼非得是一座建築呢,我為什麼不可以是大地、不可以是天空、不可以是無垠的宇宙呢?


不太贊同成長 和 格雎的答案。
首先,我認為我們在開始是需要了解各種思維框架並先建立一種自己的大致思維框架的,這是基礎和開始。建立思維框架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讀書、深思和做事驗證並修正,然後就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維框架。順便推薦幾本自己看過的思維方面比較好的書,《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金字塔原理》、《麥肯錫意識》。建立思維框架答得很好非常贊同的是SeanTan的答案,大家可以詳細看看。
其次,在建立自己的基本思維框架之後,需要不斷地去驗證、修正並改變,最終趨於內化和細化,即沒有統一框架、具體情景具體分析,到這個層次也就做到了靈活應變和「手裡拿著鎚子看所有問題都是釘子」的感覺。
這其實就是一個層次的問題,也就是華為推崇的制度引進的先僵化、再固化,最後才是活化、自有化,變成自己的東西。當然最終或者說最高的級別肯定是無物之象,趨於無形了~


兩個方法,

精於業,成為某個或某幾個領域內高層次的人,此時大多數人朝你望過去的時候,一定會認為你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框架,事實上,你確實是有。

向某個或某幾個領域內最高層次的人學習,注意區別,前面是高層次,這裡是最高層次,此時你雖學富五車,可惜未必有什麼名望,人們看到你不一定會覺得你腦子裡有什麼東西,但事實上,你確實有。

其中第二個方法,選擇對的人是關鍵


今天是我在日本打工的第四天,說實話我並沒有覺得苦不堪言,曾經聽說過的留學生被日本人欺負,要干各種臟活累活,我完全沒有體會到,反而店長同事都很和善,尤其在日本律師考試只有2%通過率的情況下,得知我是北大的留學生還在中國做律師,大家對我都照顧有加,我的一點點進步都會被表揚。


這幾天深切的感受到的是日本人的細緻和敬業精神,一個小小的快餐店,營業前每個角落都會被清理到,營業時一切以客人的需求為先,所有的細節都很人性化,調料位置的擺放,上菜時的角度,甚至和客人說話時的音量都有各自的規矩。


今天有感觸是因為和一個朋友分享我去打工的消息,卻被一套「關心」理論澆了一頭冷水,被評價為沒必要做一些低等的無意義的工作,瞬間覺得談話無法繼續。打工肯定會覺得累,也賺不了多少錢,但我還是樂在其中,今天去後廚幫忙刷碗還能哼著歌,我覺得我的逼格又提升了~~~~~


這一兩年間我慢慢明白了一個道理,人有見識不應僅僅狹隘的定義為見過更好的世界,除了高大上,還應該有對貧窮疾苦的悲憫,這是一種不卑不亢的態度。


自上而下缺乏見識的代表是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我以前也犯過很多傲嬌的錯,例如特別忍不了穿著巨大logo假名牌還聽鳳凰傳奇的舍友,總會帶著一種優越感去和她相處,怪不得人家討厭我。又或者我聽朋友說起他剛到深圳住過沒有空調的宿舍,要用熱得快洗澡,吃不起28塊錢一斤的排骨,為了加班補助天天蹭到公司很晚才回去。這些在我當時看來就像是傳說,我還特別記得我那時候跟他說我這輩子都不想感受也不可能感受這樣的生活,他嘆了口氣,說你可以選擇過什麼樣的生活,但是你不能缺乏同理心。去年年底又回了一趟深圳,和s姐喝早茶,我們約在了花園城,s姐開了輛路虎來接我,先是把我一頓數落,說我定在這個shopping mall喝早茶太low了,又說起最近花了幾十萬做經絡保養,最後總結了約會對象的標準,說完全沒有必要和屌絲浪費時間,我突然腦海里回想起那句話,「你可以選擇過什麼樣的生活,但是你不能缺乏同理心。」


自下而上的缺乏見識是所謂的民間想像。粉碎四人幫後,開控訴大會,一位陝北老農控訴江青:江青那臭娘們兒,床頭還放倆糖罐,一個白糖罐,一個紅糖罐,晚上睡覺之前還要吃一個白面饃,想蘸白糖就蘸白糖,想吃紅糖就蘸紅糖。這算是通俗意義上的缺乏見識,廣袤的中國大地上除了土豪和普通人的的確確還有許多沒有經濟能力沒有條件打破牢籠去看世界的人,他們所理解的生活可能只是安身立命而已。


事實上我身邊缺少見識的朋友其實和有錢沒錢沒多大關係,而是思維被禁錮住了,身邊太多這樣的代表,所有在家鄉安居樂業的同學們對那種出來打拚的人一致評價就是「作死」,他們認同的最好的狀態就是有房有車,工作穩定,辦事有人,三亞度個假,韓國購個物就得刷好幾天朋友圈。這種缺乏見識最可怕,來源於自我感覺良好的不自知,人也變得非常的刻薄低俗。


前天還看了Kenyon college的畢業典禮演講,大意是說教育的本質是幫助我們理解世界,理解他人,真正得到了很好教育的人往往都沒什麼架子,活的非常有生命力,也接受多元化,包容力很強,也能在一成不變的平淡生活中活的謙卑而快樂。人這輩子想得到自由,首先需要了解世界的廣闊和自身局限性,能夠理性面對取得的成績,在時運不濟時也坦然自若,才算活的牛逼。所以我想,思維框架的基礎是見識,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維框架就是提高見識。


不過我想我肯定是逃脫不掉世俗價值觀的綁架了,但願我能做到人格經濟思想獨立,溫婉知性毫無戾氣。

p.s:一定要堅持一個月,然後用打工賺的錢去富良野。


一定要在你被別人誤導之前阻止你。
麻煩了。就算你建立起來也是古董啊。

本來都飄過了,但又忍不住回來說兩句。
臭嘴。
我的個兄弟,全世界都在想辦法拆散思維框架,在拆散。您可好,您卻要建立。
我以為我是穿越到1950年了。

索緒爾。瑞士人。
從瑞士到整個北歐,那裡有個特點,就是冷,所以那裡的人有個特點,就是冷思考。
這個人被稱為現代符號學之父。他有一個根本性的反思,就是「框架這個東西,不基本。」
之所以叫符號學之父,因為他認為符號才是基本的。
任何知識,任何門類的知識,都是一個個的符號系統。文字、音樂、數學、服飾,等等。
知識分子,就是掌握並運用符號的人。
然後他發現那時候的知識分子有個問題,就是在一種巨大的慣性下不斷建立框架,而對這個——究竟是什麼東西建立了框架?
究竟是什麼東西建立了框架?
究竟是什麼東西建立了框架?
究竟是什麼東西建立了框架?

究竟是什麼東西建立了框架?

對這件事情幾乎一無所知。

框架不是最小單元啊。所以數學會去研究1+1=2,到底是為什麼。
所以會有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後現代解構主義,後後後現代解構主義。

現在連整個科學界都在反思,去研究最小單元」基因「。危險了,真的危險了。別把生命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
框什麼架呢?
保重。


————————————————————————
不行我又來了。
可能上面的只是我亂撒脾氣,它並不能解決你自己的問題。
我們不要用盡全身力氣,只是為了跟別人一樣。

我是說,思維的意思是思考的維度。
是一個無限的東西。
無限的東西又怎麼掌握?用個體。
這意味著,你要去真正琢磨、體會、摸,你自己的基本是什麼?也就是你的天生的東西。
然後由你的基本,會建立(呸,最好就不是這個詞),會長出你自己的思維的形狀,他是一個形狀,而不是框架。因為框架這個詞,會暗示你,暗示你是一個已經現存的規矩的形狀。
但有機生命,有機生命的形狀,顯然是不規則的。它是長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的。

好。「框架」這個詞就算翻篇了。
下一個詞,「思維」。
可能你要追問,我說的是我自己啊,是問如何建立我自己的思維啊。
我們知道,喜歡思考,喜歡讀書的人有個共同點,就是讀到一個階段後,會突然陷入迷茫,發現自己被無數的框架框住了,這時候才開始反思,我自己是什麼樣的。
可是,對大部分的人來講。為時已晚。
因為再鑽出來,是很難的。往往你以為你鑽出來了,長長出了一口舒服氣,那只是舒服。它距離真實有相當相當的距離。
實際上,我們只是在框架中找到了一個舒適的位置。也就是說,我們的三觀,形成了。
形成一個偽三觀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還不如沒有三觀。

太抽象,來個例子:
【商業和電影】
商業電影,指的是商業和電影。但很多人是不知道的。
這個問題,就好像一個電影愛好者看到別的電影拍得真好,票房真不錯,然後也想自己搞一個。
然後愛好者就去問,問不少人,然後你看他都了解了什麼,1、群眾需求是最重要的;2、團隊,兄弟我告訴你是團隊;3、沒有投資你毛都別談;4、你要熱愛,哥們,只要你一直熱愛,你肯定也能拍出來;5、庫布里克啊,把庫布里克看10遍再說。6、先寫個劇本吧。

發現沒?
當我們問完了一圈,我們自以為的框架,很容易就形成了。這個框架就是「商業電影」。我們就成為了商業電影人。因為我們默默地在心裡做了一個加法。正是這個加法,讓我們成了一個跟屁蟲。
其實,這是兩個符號,兩個問題,商業,和電影。
真正的思維是減法。

如何建立自己的思維,關鍵在於沒有框架。
這個才是你自己。它是剩下的。
但剩下的都屬於你。

————————————————————————————
這兩天這個答案被贊成、反問、或者說不明不白的,都有點多。

看來是因為我沒寫明白,所以簡單補充兩句:
1、這個算不上是什麼毀三觀的說法,只是 「思維」 這個領域的一個常識。
2、不是鼓勵人不學慣用的。框架這個詞,跟經驗、工具、知識、公式,不是一個概念,具體見新華字典。(數學不研究1+1=2的問題,有人糾正我,感謝。)
3、人是一種說不準的動物,是人與其它所有生物的區別。
4、這個答案,用於提醒我們善待,並且使用自己的 「說不準」 這個天賦。
5、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要浪費在自己的已知,包括其它任何人的已知中做重複實驗。
6、掌握 「什麼是基本」 ,比試圖建立的框架,和聽說的知識更重要。
7、人要用自己去解決問題。
8、多說無益。分析一個實例,作為參考:如何評價「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這次真的是句號了。


建立一個思維框架並不難,從事情的開頭到結尾走一次,找到所有的可能性,就是一個思維框架,《大學》中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就是這個意思。

這是一個方法論的問題,用思維導圖最容易建立起來了。大前研一的《思考的技術》一書說的很明白的。

這不是哲學的問題,哲學和符號的所建立的東西,不是框架,就叫做體系了。我把這個東西叫做思想的體系。

寫這個東西太長,放個圖片,放個文檔。
文檔說明下載:http://www.worldhema.com/download/pdf/2007Ideology.rar

圖片說明:

關鍵這東西也是需要多練,建立多了就會了,比如運營活動的思考框架,做網站的思考框架,做用戶的思考框架,創新的思考框架。

至於建立新體系新理論也可以,最先是XX主義,後來是XX思想,再後來是XX理論,再後來是XX代表,現在是XX自信,都是學習的榜樣啊。


「以無招勝有招」是《笑傲江湖》裡面「獨孤九劍」的關鍵所在。

現在的問題,相當於是無招好,還是有招好。

對武術來說,個人覺得是有招更好,各種招式都不是隨隨便便來的,都是通過長期的達爾文過程篩選來的,每個招式都是幾百年深思熟慮的結果,而無招並不真的是無招,而是根據某些基本原則,臨時想出來一個招術。一個隨意想出來的東西,不會比深思熟慮的招式更厲害。

我推薦GTD裡面講的一個思維套路吧,據說可以讓你用5分鐘解決以前1個小時才能解決的問題:
1.確定目標
2.列出一些原則
3.展望目標實現後的場景
4.集思廣益
5.組織管理
6.行動

GTD也還講到一個信封背面的規劃法,我覺得也很不錯,大致的意思是,不要求一下子把問題解決,用一個本子記錄這個問題,慢慢思考,今天想到一點,明天想到一點,日積月累,時間久了,問題就輕鬆解決了。


如何建立思維框架,不如說如何建立自己的方法論吧。

做的棒,做的深刻的東西,他們之間有沒有共性,什麼樣的方法促成了這樣的共性?那麼這個方法是不是規律性的,可以掌握的,可用於別的創作?

我思考過,然後有了這個答案:

看一個事情有很多角度,角度負責解決主線和差異化的問題,背景負責解決深度的問題,所以找好一角度,然後用前世今生的背景去緊扣著深化它,就能得出一個好東西。

即:切入角度可以讓你與眾不同;
而背景結構的交待可以讓你深刻。

簡單的說,這條思維路線就是:找好角度,做好背景。

好的小說,電影,紀錄片,甚至PPT,概莫能外。


謝邀。 搬運一下自己在 怎樣在交往的過程中最大程度拷貝別人頭腦已儲存的知識? 下的回答,做了一些增減和修改,同時加入最近的一些感悟,歡迎探討。


首先,在我的世界觀里,一個人的思維框架可以分為知識體系、思考體系、價值體系三大部分。


知識體系,包括你吃過的飯、讀過的書、見過的人、去過的地方和遇到過的事。這些是你在人生這場遊戲中,積累的第一手寶貴的數據

思考體系,是指你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角度,包括你的數理邏輯(比如數學物理等這類邏輯)和心理邏輯(比如情感等這類邏輯)。

價值體系,就是你的人生觀、世界觀、愛情觀、金錢觀。凡是帶「觀」的都可以算上,一言以概之就是:行人做事之能力和評判標準


(全文略長,劇透控可以先看最後的結論,再回來看下面的內容 /(ㄒoㄒ)/~~)

讀了很多書,但是都忘掉了,那麼讀書的意義又在哪裡?這個問題中, @Boyan 的爸爸對他說:「你讀過的書,經歷過的事,等時間長了,那些細枝末節你都忘了,剩下來的,就成了你的素質。」這句話與我的理解極為神似:讀過的書和經歷過的事,便是知識體系的一部分;「細枝末節都忘了,下來的」這一過程,便是思考的過程;最終沉澱下來的素質,便是你的價值體系的一部分。(作者對「剩」字的理解非常深刻,建議大家去看下原文)

所以,知識是基礎,思考是過程,價值是結果。知識的意義,不在於知識本身,而在於你對知識進行了思考,並有所得,有所悟。思維框架的建立,便是將知識經過不斷地思考、打磨,最終抽象成價值體系的過程。抽象的能力,正是將人類與其他動物區分開來的根本原因之一。

知識不分益弊,思考不分對錯,價值不分好壞。有些人旅遊喜歡去現代都市、舒適觀光為主,住五星酒店,而有些人卻喜歡去人跡罕至、條件艱苦的地方,住青年旅舍;有些人無法容忍自己的伴侶出軌,而有些人卻可以帶著自己的老婆去換妻群交;有些人一提到模特空姐就會想到潛規則,一看到年輕漂亮的姑娘挎著個LV就認為是被包養,而有些人看到的卻是她們肯定付出了多倍於尋常人的努力,其中的壓力和心酸苦楚,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每個人都有擁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觀的權利,不同的價值觀造就了豐富的社會文化。我們的世界,我們的生活,也因此變得更加有趣。


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接受著新的知識、不斷地修正著原有的思考方式、不斷地更新著固有的價值觀。經過一定的積累後,我們的知識體系、思考體系、價值體系都已初具雛形。當遇到一個新的事件、新的難題時,我們就可以以價值體系為準則,以思考體系為手段,來給出問題的解決方案,或預測事件的發展趨勢

一個木匠工人,從學徒開始,先跟著師傅學習將一塊木板(新的難題)做成一扇門(目標準則)的技巧(方法手段)。學了一段時間後,便形成了一定的價值體系和思考體系(知道要做成什麼樣和怎麼做)。現在他自己接到了新的任務,只需要按照現有的技能照做即可,並且在這過程之中,讓自己的技能得到強化

所謂的學以致用,本該到此為止。然而大部分人,也確實是到此為止。但是更優秀的人,將上述過程,整合成為「知識」,重新拿來修正並改進現有的思考體系和價值體系。這句話中的「修正並改進」這5個字,雙重加粗。

「強化」與「修正並改進」的差別在於:同樣是刷怪升級,強化只是不斷的刷怪;而「修正並改進」則是在刷怪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刷怪的速度。

到此,貌似鋪墊的差不多了。最後再總結一下如何建立自己的思維框架,作為點題之筆吧:


嬰兒期:通過模仿,複製他人的知識體系、學習他人的思考體系、接受他人的價值體系,形成最 初的思維框架模型。

學習期:用接收到的新知識來鍛煉思考體系,並經其加工,抽象成價值體系。

成長期:用現有的思考體系和價值體系來為新的事件提供解決方案。

沉澱期:更優秀的人,則將成長期內解決新事件的過程,作為一種新的「知識」,進行二次學習,重塑或改進自己的思考體系和價值體系。

注意:以上各個階段,並不與人的生理成長階段相吻合。比如,我們在5歲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爬行-走路-跑步」的過程,即已經進入成長期了。但是,直到我們20歲的時候,我們或許才逐漸意識到「為人處世」這個新的事物,對這個新的事物,我們才剛剛進入「嬰兒期」。


最後再補充一句,以上任何一步,只有大量的積累和經歷,並相互間融會貫通,方能稱之為「體系」單一的一個知識點,不管是地心說還是日心說,還是牛頓三大定律,都沒有任何的意義。但將大量的物理知識統一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後,我們就能飛出地球。
本文只講了知識體系-&>邏輯體系-&>價值體系的縱向關係,下次若有合適的問題,可以再講講各內部之間的橫向關係(即如何融匯貫通)(我真的有準備著,不過語言還沒組織好,歡迎探討。有時間了一定寫,歡迎關注!)。

完。


我心裡的答案是邏輯學和哲學史。
邏輯是思考的定律,哲學是邏輯的實例,哲學史就是古人一遍一遍打破重建思考模式的過程。邏輯學能教人燒磚瓦,哲學史能明正確的方向。
感覺這兩門學科能幫人在顛覆自我的過程中少走彎路


所謂思維框架,就是你看待事物分析事物洞察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套組合拳,你打的多了打的順了,屢試不爽,並且時常有所收穫,偶爾還能蔑視群雄,於是認為自己這套組合拳就是一套完整且堅固的「思維框架」了………江湖騙子經常用「無招勝有招」來忽悠人民大眾,滿足一些不肯苦練各種招式覺得獨孤九劍能夠解決一切鳥人的勞苦大眾。「老子只要掌握了某個秘籍,管你有什麼招都能砍瓜切菜…」於是手握思維框架,到處空手套白狼……說到這裡,你覺得思維框架是神碼?如果你還覺得一定能夠練成框架神功,然後一勞永逸,那麼咱不說了,如果你覺得,框架神功有那麼點問題,那麼我覺得以下幾句話有點意思:少談些主義(框架),多研究些問題,讀書多思考,實踐多驗證,要不要神碼框架沒多大意思。(當然,其實你已經不屑於到處跟人說你練成了神碼框架神功了,雖然你已經有了些功力了)


推薦閱讀:

深刻思考,理解痛苦,價值到底在何處?
如何高效地記憶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
如何證明自己不在「楚門的世界」里?
有哪些開拓思維的有趣書籍值得推薦?

TAG:思維 | 思維方式 | 眼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