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建築攝影照片上一般沒有人但建築效果圖上往往 P 滿了人?

我的看法是甲方審美和建築攝影師審美的差異,請高手指點


多圖預警。
題主的觀察是比較準確的。

人在效果圖裡的作用:
1 是顯示人的尺度
這樣可以使甲方有一個較直觀地理解,房間會不會太大了而浪費,或者會不會太小了而顯得壓抑。

2 是闡述功能
即人們是如何使用空間的。是唱歌看電影還是打球游泳運動。

3 是烘托氛圍
有人的教室和沒有人的教室是不一樣的。
有兩個人的教室和有50個人的教室也是不一樣的。
特別是公共建築。
畢竟要說服(忽悠)甲方砸錢:你看,商場修好以後會有這麼多人來。

建成之後拍照片。
按理說也應該有人的,以顯示建築的尺度。
但很多照片沒有人的原因是什麼:

1 如果加人比較容易分散注意力
大家都去看人了而不會關注建築本身。

2 很難找到和建築氣質相符的模特。
例:一個高大上的建築。

加人。

是不是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3 需要體現建築的抽象性精神性
這一點應該是比較多的。

符號化。

4 通過其他人們熟悉的道具來顯示人的尺度。
如傢具。

樓梯。

門窗等。

還有動物。

5 通過視平線透視暗示。

我個人還是更傾向照片中有人的。
當然模特很重要。
由於競爭激烈,近年來建築公司也是越來越拼了。
開始紛紛採用美女裸體出境。
這裡放出我珍藏多年的一張照片。

是不是感覺特別有意境?

另外,為了防止分散注意力,很多照片也把人的部分做虛化處理。

從構圖上來說,上圖人物的紅褲子也提升了整個照片的品質。加人人物可以突出空間關係。

最後提一下人的尺度。
有一些建築師反其道而行之,利用非常規尺度做出了很多有意思的建築。
如,文丘里的母親住宅。你猜這個房子有多大?

加個人。(是個成年人,不是小孩。)

還有磯崎新的群馬美術館。

做出巨大的台階,以批判人的經驗主義。


得看放的是什麼人


因為,真實本身就是有力量的,就像陳芒果先生列舉的照片一樣,不僅沒有人,其他的配景元素都可以捨棄。構件細節,材質肌理,配合自然光影,本身就已經呈現了巨大的信息量。

而效果圖,如果按照好萊塢大片的品質出片的話,當然是可以達到亂真的效果。不過這就是捨本逐末了,行業里沒人這麼干,大家只是把模型做到剛好滿足表達構思即可,這樣渲染出的圖看起來必然會又假又寡淡,後期ps加人是提升圖紙信息量的手段之一,我們規劃效果圖的大殺器是加樹,每張圖必須都是滿滿的樹木。

我記得知乎上有一位說粵菜清淡,是因為食材本身鮮甜;而辣椒多的菜,有可能是掩蓋食材的腐敗的氣味。(大意如此,如有冒犯,抱歉抱歉)

一個道理。


建築效果圖的意義是說服甲方,所以需要p上人以顯示建築在使用時看起來是什麼樣的。

攝影的意義是突出建築本身,人變得可有可無,自然不需要人。


效果圖希望模擬真實,建築攝影希望高於生活…


少圖預警

氛圍!
氛圍!
氛圍!

問題本身不完整,看個反例(原創作品,轉載私信)

人少的效果圖

人多的照片

人多的效果圖

人少的照片

完。


其實感覺p上幾個人可以掩蓋瑕疵...省點事= =


一個重點在表達建築,一個重點在展示人的適用性。通俗來說,就是一個是表達多牛逼,一個表達多好用!


表現目的不同


路人的隱私權、肖像權法律問題,尤其是商業用途。

本人在美國遇到過拍了一張風景照片然後路人上來查看自己有沒有被拍到的事。韓國法律甚至禁止拍攝公眾或高空拍攝。


圖面的每個元素,都是構圖的一部分,哪怕是一滴不小心滴落的墨水」。當年學《建築初步》時我的老師這樣對我們授業,當然我們都是一臉大寫的懵逼。而現在我連老師的樣子都記不清了,但是這句話一直牢牢的記著,因為太特么正確了!

言歸正傳,效果圖中的人,都是經過設計的,他們的位置和顏色(衣服之類的)都是有目的性的。而建築攝影中除非擺拍,單純的靠抓拍很難出現符合構圖要求的人

一般來說,效果圖中的人具有如下作用:
1、平衡構圖。
2、均衡色彩。
3、視覺引導及暗示。

1和2有帖子已經講過,關於3,一般的做法是通過擺放人的位置,使人物形成一個透視的方向,這個方向通常是建築物的入口(一般而言,建築物入口是需要強調的地方)。講到這裡,我覺得有必要放一個截圖,來自「匠人無寓」大神的手稿,講的比較接地氣。

關於效果圖裡的配景素材,可以看出即使是雲彩這種司空見慣的元素,也是畫面的重要組成因素。舉例:紀念性質的建構築物,通常雲彩會顯得像動漫里的振奮線,以此突出建築物的崇高感。
找個圖片示意下。

另外再做個示意。

有雲的聖母院顯得畫面很飽滿,同時建築看上去滄桑厚重一些,而無雲的就顯得單薄了點。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侵刪。

另:關於匠人無寓,是建築設計江湖的美麗傳說,2000年前後出道的建築學學生,如果研究過鋼筆手繪,同時恰好上ABBS,那麼是絕對不會繞過這位大神的。時至今日,我還依然會翻看大神當年的手稿,哈哈


不是甲方和建築攝影師審美的差別。
而是所需不同~
甲方普遍喜歡看的 必然要的是很「熱鬧」的效果圖~ 不熱鬧沒人流 我開發它幹嘛。
而建築攝影師想要表現建築的美感 關人流什麼事兒 亂七八糟的路人反而影響美感!


效果圖是給甲方看的,
建築攝影是給同行顯擺的。


效果圖是給甲方看的,看的是空間內容及將來要幹嘛,建築攝影照片是建築師和品鑒建築本身的人看的,看的是設計成果,對應的對象不一樣,手段和目的也就不一樣了


怎麼美怎麼來
效果圖上的人可以控制,想放哪裡放哪裡,想選哪個選哪個

去拍照的,你再試試指揮下路人們。。。


我覺得是因為建築本來就是為人所用。沒有人的建築就是一個死物,諸如各種「鬼城」。建築效果圖上P上人,讓建築物頓時有了生氣。


我還以為是哪兒P的不好擋一擋= =


效果圖上放人一般來說是用來拉整張圖的透視感,近景人有一兩個,然後就是中景遠景的人 一般採用三角構圖 人不在於放多麼多 放到點上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但是商場類的效果圖要用人來烘托商業氛圍,所以會多一些,但是也不能亂放 。 還有一些特殊的 比如醫院 部隊 警察局等要放職業人來體現建築用途。


我們拍建築就很喜歡有人的場景,紀實感,尺度對比


房子是死的,加些動的可以增加生氣……


推薦閱讀:

建築設計專業,如何準備申請學校和申請工作的作品集?

TAG:建築師 | 建築 | 攝影技術 | 建築設計 | 效果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