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是鋼琴彈得好?
是不是單純按對鍵就是彈好了 按著樂譜彈 不同的人能彈出什麼區別
這個問題也要一分為二地看:
1.絕對意義、客觀意義上的「好」:
包括且不限於(要求逐級遞增):勝任這個作品的所有技術難點,不存在基本功方面的硬傷;尊重作曲家和作品的時期、風格、譜面要求,對作品有合理的整體把握和細節處理,在節奏伸縮、音色控制、聲部的平衡上精雕細琢;最後,在符合上述要求的基礎上,演奏得足夠有趣,可以給人帶來的感覺不只是:「他彈的真好」,而是「這個地方竟然可以這樣處理」。
想達到這種「好」,是需要數十年如一日地學習的,也需要極高的先天條件。
2.相對意義、主觀意義上的「好」:
雖然你沒有充足的客觀條件(小時候沒有條件學,沒有足夠多的練習時間,沒有足夠好的老師等等)來達到客觀意義上的「好」,但是只要你真心熱愛音樂,體會到了音樂之美,對好的聲音有追求,在演奏的過程中獲得了快樂,把自己想要傳達的情感都通過琴聲來告訴聽眾,也讓大家獲得快樂,終生享受音樂相伴,那麼,這就是一場好的演奏!
我覺得那些寫「用心彈」「開心就好」的答主在騙人……基本功不到位,跑個音階琶音磕磕絆絆自己會噁心的;旋律突出不出來,聽不出調是不會有成就感的;最重要的是,你因為知道自己菜在懂的人面前瑟瑟發抖抬不起頭自己不難受嗎?
菜就是菜,不練就永遠菜,跟用不用心彈沒啥關係。
回到問題,什麼叫彈的好。我的理解是所有的跑動有顆粒感並且均勻,所有該突出的音突出出來,不出現不該有的重音,節奏很棒,不會出現簡單的地方很快難的地方很慢並且和情感很搭,就是彈的好了吧……
用「心」彈。
你愛這首曲子,可能有些技巧你達不到,有些錯音磕磕碰碰。但如果你把它彈下來之後,覺得心情非常舒暢,那你就是彈的好。
你不懂這首曲子的背景由來(比如肖邦的《革命》),有人為你指點一二後,可能你依舊節奏有些不穩,大跨度的音彈不對。但你彈過之後略微體會到了作者的心情,甚至能感同身受,那你就是彈的好。
有些人喜歡聽通俗小雅的,很多人喜歡《夢中的婚禮》這類曲子,你彈給他們聽,他們可能聽不出來你哪裡有錯誤,也區別不出來你跟理查德克萊德曼彈的到底有什麼區別,但他們聽完了之後開心了,喜樂了,那你就是彈的好。
我在教會司琴,如果我彈的曲子上帝悅納了,上帝喜歡了,那我就是彈的好。
不要過度拘泥於技巧,鋼琴是樂器,樂器是創造音樂的,音樂是有靈性的。如果聽到鋼琴聲的人,能夠滿足他們內心的需求或感受,那你就是彈的好!達到目的
你學琴/練琴/演奏的目的是什麼?
想成為真正的鋼琴家,那就得各項技術與情感,理論與實踐都達到極高的水準,才叫好。
彈琴只是為了開心/消遣,那無所謂任何技術,自己開心感動自己就好。
就想考個十級/學位證,那可以駕馭相應曲目,表達情感就是好。
就想和朋友/男女朋友裝個B,那隻需要能彈出讓他們覺得「好厲害」效果即可。
人耳與腦差別如此之大,任何藝術的美醜好壞都沒有絕對的標準。我對巴赫得心應手,你卻只想聽《卡農》;我對中國樂曲愛不釋手,你卻是只喜歡流行搖滾;藝術從來只有喜歡不喜歡,適合不適合。
我們這幫人追求更快的速度,更精細的控制,更全面的處理,更複雜的情緒,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技術,更不是為了和外行裝逼。實在是:這是取悅我們自己的耳腦手的唯一方法。任何的瑕疵外行聽不出來,對於我們卻如鯁在喉。演奏時一點小小的失誤,旁人覺得無傷大雅我們自己卻如坐針氈。我們能怎麼辦?我自己也很絕望啊,《夢中的婚禮》已經無法滿足我們的獸慾;馬克西姆和郎朗在我們耳朵里就是涇渭分明,高下立判啊。
終究藝術是一門取悅自己/他人的學問。
最直接的方法--自己學了之後就很快有體會了,自己彈的和錄音相比高下立判。光力度速度兩個變數合在一起就千變萬化,它們直接影響了曲子的感情。
一般越現代的曲目可能演奏家的發揮餘地有限,沒有聽音經驗的人不容易聽出區別來。
越古老的曲子比如bach,不同演奏家的演奏差別非常大,很多時候甚至感覺不是同一首曲子。如果希望對不同版本有所了解的話建議從巴洛克時期的作品開始聽,入門直觀一些。
體脂高了,體重上來了,眼睛近視了,手腕軟骨組織磨損嚴重了,得腱鞘炎了,就彈好了
自己聽著滿意,就算好了。
說明手和耳朵處於一個水平。
而正常的樂手都是,手的水平跟不上耳朵的成長,這就有進步空間~
否則則很難有進步空間。
都很難進步了,並且自己都滿意了,這很難實現的,還不算彈的好嗎?
~~~~~~~~~~~~~~~~~~~~~~
玩音樂是為了取悅自己的。做音樂是為了取悅別人的。
主要還看你是哪種…
如果是做音樂的,那就更簡單了,你應該問你的聽眾這個「好不好」的問題,他們說的算~
彈肖邦似仙,彈李斯特近神
依我淺薄的見解,我覺得彈得好從低到高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譜面上寫的東西都能彈出來,不只是音符,還包括強弱、跳音、保持音、頓音、漸快漸慢等
第二層次,對曲子做出一些處理,不同的曲子要做出不同的感覺,比如多聲部的曲子要突出主旋律的聲部,而不是一部創意曲;一些細小的處理比如落滾等等要做得輕巧自然;跑動要做的有顆粒感,輕巧而不笨拙
第三層次,做到對音色的處理和感情的處理。
這些只是我在鋼琴學習道路上的個人見解,也許以後看來會很幼稚。我覺得鋼琴彈的好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正確的方式多加練習,別無他法。
流利,有味道。
大概就是 傳達到了嗎 傳達到了就好了…
本來我想說彈得好不好自己心裡還沒點數嗎,但我估計題主是想問那些鋼琴家們有什麼區別,就比如郎朗跟李雲迪彈的誰好,為啥?
這個問題,門外漢是無法回答的,必須得是專業人士,對鋼琴有著至少十五年以上專業審美訓練才能比較好的回答這個問題。
而且如果要像門外漢解釋這個問題,一篇兩萬字的論文是少不了的。還要加上大量音頻作對例子自己對比。不然絕對無法較為全面的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那種,內行都懂,外行好奇,但內行沒法在短時間內教會外行的那種問題。
彈到你自己都覺得很流暢,結束之後身心舒暢,滿滿的收穫和喜悅,讓你忘掉一切煩惱,這就是彈得好了。
雖然已經過了很久,但是還是很清楚的記得涅高滋在《論鋼琴表演藝術中》中說的那句話:
看你是現在在什麼水平,要根據你的水平分析。
對於基礎不夠的人,學琴剛入門的人,請先把技術搞上去才是重點。
如果你說你已經練到肖練,貝多芬,李斯特,舒曼,莫扎特,巴赫,拉赫 等,這些普遍技術練一段時間就可以達到的程度,那一定要帶情感彈!
國內普遍要求學生彈的曲子難,技巧高,速度快就是好。但我在歐留學這麼些年,歐洲人並不是認為technical 好就是絕對的好,沒有感情,沒有細膩的處理,技術再好也只是白說。
不要用手,要用心彈!要投入感情!琴你身體的一部分!人琴合一! 。。。。。。。。。。。。。。。。。。 扯淡,,把你關在房子你天天不斷練琴,除吃喝拉撒什麼都不幹,你能彈到好的讓那些著名鋼琴家跪地上,就是個練的多少問題,別扯那些沒用的,又不是中二。
首先要技術過硬,除此之外就是感情嘍,感情很重要,以我自己為例,我是12歲之後就沒有去上鋼琴課,但是現在我彈的比過去好很多,技術上是肯定比不上之前的,但是有了感情之後,演奏一首曲目力度也會有改變,不會像小時候那樣一口氣彈下去沒有變換,鋼琴之美不僅在於指法的變換,更在於力度節奏的變換。
開心就好 不要拘泥於形式 放鬆去彈 把情感帶到指尖 然後去感受你靈魂中最透徹純潔的那部分 帶著那種狀態繼續生活:)你會變得更愛你自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