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字的疑問?
問題:1,握筆姿勢是否正確?感覺自己握筆很緊,也許是形成一種習氣。很難改正,怎麼辦?2,感覺寫的字沒有骨氣,該如何改正並練習?3,之前精靈大神說的頓筆的問題,感覺也是難以糾正,到那個地方不頓由不了自己!4,橫不平,豎不直,如何練習啊!
1,握筆注意筆桿尾部可以再直立一點。你的筆桿正好靠在食指的指根關節突出處,那裡有骨頭容易滑向虎口,不穩定,這會導致你執筆偏於緊張。
執筆做到指實掌虛腕要活,細節方面倒不必過於糾結。
2,骨力是用筆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的自然體現,不需要強求。你的筆畫並不油滑輕浮,只要堅持練習,骨力會慢慢建立起來的,這是一個過程。
3,頓筆的錯誤動作一定要改。改之前先不要過於追求起收筆的形態,你可以先把頓筆頓成圓的,保證不影響行筆的筆勢。
比如像這樣簡單的起筆和收筆,重要的不是形態,而是你要有這個意識。知道起筆是蓄勢頓一下,然後發力保證行筆的穩定。收筆的時候是收勢,保證這一筆的神完氣足。
等你先把這種頓筆熟練以後,然後去針對形態做一些變化。比如常見的露鋒起筆。
轉折也是一樣,先把動作做對做小,然後追求形態接近。
這是我截取品翰堂第二屆書法大賽特等獎田智勇作品中的一個字,用筆非常到位。你看他這種頓筆就很流暢不誇張,和行筆是渾然一體的。
這是你沒有注意起筆問題時的字,但是當你注意到這個問題以後,很明顯得到了改善。
你這個起筆就做的非常好,但是收筆頓的力度過大。其實頓筆不是越用力越好,只要能收住筆勢就夠了。
作為實用規範字的書寫,可以在用筆上降低要求,不需要每個筆畫都把起筆收筆做的那麼精緻。你可以把關鍵的主筆、長筆畫寫的好一些,短的筆畫、次要的筆畫可以簡單交代、一筆帶過,這也是小楷中很常見的手段。比如提土旁,你完全可以第一個橫不做起收筆動作,因為本來行筆短,筆勢弱,不需要蓄勢。這樣顯得輕便、靈活。而第二個橫提可以做個起筆動作,因為筆勢要牽連到右邊。
你粗看王羲之這字好像沒什麼了不起,但是真的很厲害。而且用筆方面特別有學習借鑒意義。
這就是先理解,後模仿。頓筆不是做來好看的,長的筆畫要頓筆是為了蓄勢,小的筆畫不頓筆或者少頓筆,是因為筆勢弱。如果筆筆都求強勢,那麼也就筆筆都是弱勢。
中楷和大楷就不一樣,為什麼?因為大楷的短筆畫都要比小楷的長筆畫長,而且字大,氣勢必須足,所以中楷大楷的大氣磅礴,也有用筆上的差別。
從根本上說,起收轉折,以及筆畫的方向,弧度都是筆勢外在表現。比如提土旁的這個提,你去看所有古帖當中的弧度都是下凹的,從來沒有上凸的,只是幅度大小的區別,為什麼?就是筆勢。再比如提土旁的中豎,大多數都是右凸的,也是這個緣故。這都是順勢而為,當然也有逆勢的,逆勢多存在於轉折處或者空中。再比如你的提土旁的第一橫為什麼要寫那麼斜?實際上十字本身的筆勢是正的,你的抗肩過大了。反過來說提畫就要斜一點,因為右邊的下一筆會比土高。這樣的橫和提,一正一斜,一短一長,一疾一頓,一收一放,簡簡單單的三個筆畫構成的偏旁,裡面充滿對立統一的因素就非常多。我們現在寫起來覺得稀鬆平常,只是因為古人做的太完備了而已。你要細想下來,不得不佩服書法漢字的設計本身是多麼的精妙。千年以來,書體發展到楷行草的階段都不可能再改良進步,從另一方面也證明了書法本身的成熟和完善。
這些你只能看手寫體,最好是古帖,不能按照印刷體仿宋體來。印刷體的那個「地」,什麼筆勢、弧度、力度、速度,基本都看不出來的。印刷體不屬於書法範疇,但寫印刷體屬於寫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