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官職名一般有什麼命名原則?

古代的官職名一向讓人費解,比如給事中,某某中書,某某正(比如樂正 工正),太尉,太保,,司馬,司空等這些詞都似乎有一段故事,請問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有沒有相關的典籍專門解釋這些詞的由來呢?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一些部門名稱 比如鴻臚寺,太府這類的名字的含義,求各路大神指教,謝謝了!


別急,容我碼好發。
你所想了解的官職,是職官的名稱。
官職的情況十分複雜,可以說是隨著不同的國家建立不同的朝代更迭都有所不同。
從最早的夏商時期說起,臣有「史」、「巫」「臣」、「宰」、「尹」,君稱王與後,王天,后土。有道者天,有德者土。這個說法應該來自於這個時期。
夏商時期可以考證的太少,說的太多反而暴露我的無知,那麼就草草略過。
那麼來說說大家所熟知的西周時期,這個時期開始分的很清楚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子的稱呼出現,東宮太子的確立,後的明確,諸侯的封地為國,大夫的封地為邑,
官位最高的是三公,太師、太傅、太保。
太師:三公首,周置,秦廢。漢復置。晉避帝諱,曾改作太宰。晉後復稱太師,多為榮稱並無實職位。但是實際上據我的理解,能為太師的多為權臣,並且是大權在握,譬如董太師。
易混淆:太子太師,為東宮三師。
太傅:周代置,秦廢,漢復置,次於太師,西漢曾兩度復置;東漢長設。歷代沿置,多用為大官加銜,已無實職。註:漢秩2-3千石,漢官秩以萬石為最高
大多直接參与軍國大事的擬定和決策,不過更多的是死後追謚。
三孤:少師、少傅、少保,是三公的副職,其地位低於公而高於卿。後世又有東宮三孤的說法,太師教文,太傅教武,太保保護其安全。
卿,卿士,卿史、卿事:周天子與諸侯國的執政官,CEO。商置,但無從考證,西周設卿士寮。
太史:掌天時、星曆職、搞文化,西周設太史寮。太史寮下有內史、御史、太卜、宗伯、樂師。
大夫:題主所說的這三個名稱由《周禮》地方官演變而來,周置司徒、司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司徒掌管土地和役徒,司馬掌管軍賦和車馬,司空掌工程。隋唐時期置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其職到隋朝改為民部,唐朝為避李世民諱改稱戶部尚書。《通典》卷二《職官二》「三公總敘」條說:「後魏以太師、太傅、太保謂之三師,上公也。大司馬、大將軍謂之二大,太尉、司徒、司空謂之三公。」
虎賁:御前帶刀侍衛
小臣:這個很混亂,太監的前身(小臣試毒的歷史),也為後世臣子自稱職位低下,商、西周初期朝廷官員,亦稱「少臣」為掌管占卜、祭祀、田獵、征伐之官。大致理解是為近臣。
太宰:在不同的朝代職責和地位不同,最早的責任是內務總管,西周設太宰,大冢宰,或大宰,即冢宰的首領。此時太宰的職責是「掌管國家的六種典籍,用來輔佐國王治理國家。六典是指治典、教典、禮典、政典、刑典、事典,可以算得上百官之首,宰相的前身。王室衰落,周之後被停用,晉時改太師為太宰得以重現。宋徽宗改制,以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改為太宰兼門下侍郎、以右僕射兼中書侍郎改為少宰兼中書侍郎,充首相、次相。
九寺: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漢以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謂之九寺大卿。歷代略有變動,迄於清皆因之。
光祿寺:掌宮廷宿衛及侍從,北齊以後兼掌膳食帳幕,唐以後始專司膳,歷代因之。
太僕寺:掌輿馬畜牧之事,北齊始曰太僕寺,清光緒改革官制時併入陸軍部。
太常寺:秦署奉常,漢改太常,掌宗廟禮儀,至北齊始有太常寺,清末廢。
宗正寺:明清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大理寺:掌刑獄案件審理,秦漢為廷尉,北齊為大理寺,歷代因之,清改為大理院。
衛尉寺:掌門衛屯兵,北齊改為衛尉寺,隋改為軍器儀仗、帳幕之類,明廢,清有鑾儀衛。
鴻臚寺:秦曰典客,漢改大鴻臚,掌贊導相禮。鴻,聲也,臚,傳也,傳聲贊導,故曰鴻臚,至北齊曰鴻臚寺,清末廢。
少府寺:掌山澤之事,後又掌宮中服飾衣物、寶貨珍貴之物,隋改為監,歷代因之,明始廢。
太府寺:即大司農,掌錢穀金帛諸貨幣。
PS:北魏、北齊設置的昭玄寺,以大統、統為長官,是我國第一個掌管佛教的專門機構。
六部
內容太多以(度娘百科的資料)例舉,清代六部的執掌如下:
吏部:主文官的登記,資格的審查,成績的考核及任免、升降、轉調、俸給、獎恤等事的審查。人員編製:尚書二人,左右侍郎二人,下設文選司,管理文員的選用;考功司,考功過;稽勛司,掌更名改籍終養服制;驗封司,掌封贈襲蔭。各司有郎中、員外郎、主事(各部同)。
戶部:主戶口、賦稅、薪餉、鑄幣。其編製為尚書二,侍郎二,下設十四清史司。屬於戶部的有下列二機構:戶部三庫(銀庫、段匹庫、顏料庫)、戶部倉場衙門。
禮部:主國家典禮和教育、貢舉。編製:尚書、侍郎,下設儀制司、祠祭司、精膳司、鑄印局。
兵部:主練兵、武器和武官一切政令。編製:尚書、侍郎,下設武選司、車駕司、職方司、武庫司。
刑部:主國家的法律刑罰。編製:尚書、侍郎,下設十八司(按省分)和贓罰庫司庫(收贓銀送戶部)、律例館(修法令條文)。
工部:主土木興建和水利等。編製:尚書、侍郎,下設營繕司、虞衡司、都水司、屯田司、節慎庫、製造庫、料作所、琉璃窖監督、皇木廠監督、管理街道

隋唐五監:
國子監(教育)、少府監(皇宮錢財)、將作監(掌土木)、軍器監(軍火)、都水監(水利)。
五監到清代只剩下國子監,而另四監都先後歸併工部。在明清時新設欽天監,掌天文曆法。監多一監為一丞制,國子監設祭酒。
後世除國子監外,四監收歸工部。
太尉:秦漢時中央掌軍事的最高官員,(武帝置大司馬)掌全國軍事行政。高級武官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
御史大夫:。秦代始置,負責監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西漢沿置,御史大夫與丞相、太尉合稱三公,明洪武中改御史台為都察院。

太多了,碼到肚子餓了還沒說到最麻煩的宋,有空補齊。

——)))))))——)——)不規範分割線-——)——)——)——)———)——)—
我這頓飯好像吃了一年五個月九天,比較糟糕,因為失業了(這個更糟糕)所以回來更新~

來談談宋代的官職吧,爭取在找到工作前把這個坑填完。

宋代的官職很多,多到不可思議,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的同時也方便了皇帝分散臣子的權利,畢竟黃袍加身趙匡胤,但這也方便了皇帝本人對於下層人員的提拔,不愁沒有位置給有為之人,也不愁有些人占著位置不干事。

宋代的官職我這裡姑且把它分成兩種,一種是沿襲過來的,一種是自己獨創的,因為畢竟跳過了五代十國的階段直接講宋代。

宋神宗的時候恢復了初唐三省制度,設置尚書令、中書令以及門下侍中,有意思的是這三個位置從不讓人坐,只是空頭。宋代的宰相稱中書門下平章事,副職稱參知政事。參知政事也稱為「執政」,是為了制衡宰相而存在的,這就是宋代最高權力代表「宰執」的由來。宋初的宰相稱為中書門下平章事,這是沿襲唐代的,中書門下的長官編製不固定,大致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和參知政事同時不超過五人。或三相一參,或三相而無一參。太宗以後,以三相二參或二相二參居多。

由來是趙匡胤用舊朝的人為相,但是范質等人實在是不敢,那麼最大的就是趙普這個門下侍郎、平章事了,所以趙普獨行宰相之權,趙匡胤為了制衡他,設唐代的參知政事,乾德二年的時候,參知政事進不了政事堂(宋代宰相辦公室),到了後來趙普因為為政專斷給了機會。

開寶六年,詔參知政事薛居正、呂餘慶與趙普「更知印擁班奏事」(《宋史·職官志一》:「 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為真相之任,無常員;有二人,則分日知印。」)極大的加強了地位,但是在職權上任然是有些許差距,但已經是有所分權。到了宋太宗的時候,詔曰:自今參知政事宜與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其位先異位,宜合而為一。遇宰相、使相、親王得議軍國大政,並得升都堂。

至此參知政事與宰相無異,參知政事一名雖沿自唐代,而唐代的參知政事並非常制,凡以他官而居宰相職的,即稱為參知政事。也有稱為參預朝政,參議朝政。而宋代所設的參知政事,則成為宰相副職之定製。參知政事地位的提高,是宋代統治者削弱宰相之權,並使之與宰相互相牽制從而加強皇權的重要措施。

(下面這一段京官的介紹來自網上的資料,因為很好理解所以我就借用了——)宋代在京服職的文官,按其官階分為京官和升朝官二等。唐代從宰相以下在京師做官者,均稱之為「京官」。其中常能朝見皇帝的稱為「常參官」(很好理解就是經常參見聖上的官),此外稱為「未常參官」。宋代的京官含義又有不同,僅指不常參的低級文官,實際類似唐代的「未常參官」。這類京官的寄祿官,宋初有秘書省的著作佐郎、大理寺丞以下到秘書省校書郎、正字、將作監主簿等。宋神宗改革官制,自下而上有承務郎、承奉郎、承事郎、宣義郎、宣德郎(徽宗政和間改稱宣教郎)等五階,其官品為從八品、正八品和正七品。宋代初年,由吏部主管京官注授差遣事宜。太宗時設差遣院,與升朝官一起,由差遣院委派差遣。神宗改制後,廢除京官之稱,規定在法律上和一般公文中都稱「承務郎」以上,不過時俗仍沿舊習稱京官。

唐代的常參官在宋代稱為「升朝官」。這是對可以朝見皇帝和參加宴坐的中、高級官員的總稱。北宋前期,文臣自太子中允,武臣自內殿崇班以上均為升朝官。神宗改革官制後,文臣自通直郎到開府儀同三司,武臣自修武郎到太尉,為升朝官。又改侍從官以上官員每天赴垂拱殿朝見,稱為「常參(日參)官」;朝廷各司的朝官,每五天一次赴紫辰殿朝見,稱為「六參(每月六次)官」;另一種是每逢朔(初一)、望(十五)赴紫辰殿朝見,稱為「朔參官」。

那麼回到宋神宗的身上,趙匡胤開國的建制史稱襲唐制,宋神宗這個就叫做元豐改制(年號元豐年),為什麼他要改制呢?因為趙匡胤給趙頊留下的這個坑太大了,先是留下了大量的舊國官員,空設官職,白領俸祿又不給事做,一大幫子閑人無所事事,機構重疊,既無定員、無專職,又有許多徒有其名而無所事事的冗閑機構和官員,蒞其官而不任其職,官職名實之間悖離、混亂。因為趙匡胤那個時候已經把官和職拆開,除空頭官位外另有差遣官、執事官也就是真正做事的,而這些做事的人的工資相比那些空頭官又少的多了,也就導致腐敗的滋生。

這個時候宋神宗邊上有個能人,他說不行了,我們得變法,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為原則,以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挽救北宋政治危機為目的,以「理財」、「整軍」為中心,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是中國古代史上繼商鞅變法之後又一次規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

我個人認為這是古中國社會主義思想的萌芽,但是如同我們的人民公社運動一般,操作的方法不對,使人們遭到了巨大損失,吞兒賣女,民不聊生之事頻發,並且遭到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的強烈反撲,最後不了了之,但是其中確實留下了許多有益於社稷之事,王安石的變法對於增加國家收入,有著積極的作用,軍事實力明顯提高,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得以緩解。在與西夏的交戰中,取得了熙河之役的勝利。這在宋夏交戰的歷史上是很少見的。然而由於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王安石被迫辭職。改革的最主要支持者宋神宗在關鍵時刻發生了動搖,宋神宗死後司馬光出任宰相,徹底廢除新法,連很有成效的募役法也被廢除。

其實王安石是對的,古人常言以史為鏡,可憐司馬光(宋英宗年間出任諫議大夫,宋神宗初拜翰林學士、御史中丞,而後判西京御史台編撰《資治通鑒》,十五年後書成還朝任職。1085年,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也只知道墨守成規,任人宰割王安石下台後,司馬光將宋神宗時軍兵用生命奪取的土地,無償送給西夏。司馬光將自己國家的領土無償奉送給西夏,這是一種出賣國土、妥協苟安的行為,這不僅在政治上不體面,而且在軍事上也沒有達到結束兵不連解局面的目的。雖然宋朝實行彌兵政策,一再命令守邊將士不要妄動,可是西夏反而認為宋朝軟弱可欺,不斷進攻蘭州等地。而我們的詩人蘇軾(杭州任通判、密州任知州、熙寧十年四月至元豐二年在徐州任知州,元豐二年四月調往湖州任知州,元豐二年,蘇軾四十三歲,調任湖州知州烏台詩案爆發)因為反對變法而被貶寫下了很多語文課本裡面的詩篇,蘇軾在反對免役法時說,「自古役人之必用鄉戶,猶食之必用五穀……行地之必用牛馬,雖其間或有以它物充代,然終為天下所可常行」。還說「士大夫捐親戚棄墳墓,以從官於四方者,宣力之餘,亦欲取樂……若廚傅蕭然,則似危邦之陋風,恐非太平之聖觀」,但是後來蘇軾又認為免役法確實可行,他在《與滕達道書》中承認,「吾齊新法之初,輒守偏見,至有異同之論。雖此心耿耿,歸於憂國;而所言差謬,少有中理者……回視向之所執,益覺疏矣」,十餘年後元祐更化時,蘇軾反對司馬光廢除免役法,他說「專欲變熙寧之法,不復較量利害,參用所長」。

那麼王安石和官職有什麼關係呢?

變法期間,王安石主張,只要各個機構能恢復職能和作用,就算達到了改革的目的。如司農寺、都水監等已對革新發揮了重要作用,收到「董正官制之實」。宋神宗並不以此為滿足,熙寧末年,又令校勘《唐六典》,元豐三年,在蔡確、王珪的協助下,對職官制度作了改革。宰輔制度恢復了唐三省制規模,以尚書左、右僕射為宰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行侍中之職,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行中書令之職,藉以發揮中書揆議、門下審復、尚書承行的職能,實際上權歸中書。同時,參知政事改稱中書侍郎、門下侍郎和尚書左、右丞。同年八月下令,凡省、台、寺、監領空名者一切罷去,使各機構有定編、定員和固定的職責;許多機構便或省或並,如三司歸戶部和工部,審官院並於吏部,審刑院劃歸刑部。過去「官」僅用以定祿秩、序位著,此次改革,一律「以階易官」,自開府儀同三司至將仕郎共為二十五階(宋徽宗時包括選人共三十七階),此後升遷、俸祿等都按新定的《元豐寄祿格》辦理。神宗改革職官制度時,沒有徵詢王安石的意見,改制後,行政效率沒有提高,比過去還顯得拖沓,神宗有些後悔。但由於冗員和冗散機構的裁撤,節省了兩萬緡的開支,神宗又頗感安心。

其實通俗點講就是寄祿格,發不出工資養閑人了,就把職位和職責掛鉤,雜取唐及宋初舊制,以原散官開府儀同三司等定為二十四階,用以取代原寄祿官中書令、侍中等等,以階易官,用為確定官員傣祿及升降品級標準。成新寄祿官,而原寄祿官之朝廷各機構正官依其官稱主管本部門事務,官稱與實際職務相符,成職事官。次年,又定新選格,改革銓選制度,授官銓注,皆歸吏部,並規定凡除授職事官,皆以寄祿官品高下為準,五年,仿唐六典所載官制,頒三省、樞密院、六曹條制,依新制任命三省長官實行新官制。(在這裡再就是將宰相的職務分成尚書左僕射和右僕射,其中左僕射行使門下侍郎的職務,而右僕射則行使中書令之職,並且將原來門下、中書、尚書行使的審查、複議、執行的權力全部歸於中書省。這樣一來元豐改制就突出了中書省的權力,而這也事實上強化了皇帝個人的權力,削弱了宰相的職能,皇帝可以直接對三省發號施令,而不再需要通過宰相,這樣權力就直接下達到具體執行的部門,實際上也造成了宰相權力的部分架空。此後這樣的格局在北宋一直延續下來,成為中央部門的定製。)

是節省了很多經費但是對於真正明確職責,精簡行政機關來說並沒有什麼用處,這於王安石的初衷有所背離,史稱元豐改制。

熙寧變法(王安石變法)期間,設立的官職在此不談了,因為而後都被取消了,但不得不提的是他的思想對於宋朝的所有改革都有深遠流長的影響,不愧是中國十一世紀最偉大的政治家。

接下來宋徽宗的時候又有一個政和年間的改制,是蔡京主導的,宰相任太師,總領三省之事,改尚書左右僕射(ye讀第四聲哦,不是she)為「太宰」、「少宰」,由太宰兼門下侍郎,少宰兼中書侍郎。,相當於廢除了元豐改制,將權力再度集中在宰相也就是他自己身上。

當然欽宗靖康年間,又廢除太宰和少宰,改為尚書左僕射和右僕射,把制度再次改了回來。

北宋中期之後的官階變動其實就是又仿照唐制,用尚書左僕射、右僕射代行尚書省的職權;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代行侍中的職權;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代行中書令的職權,他們是正宰相。參知政事的名稱被取銷,而增設了四名副宰相,即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尚書右丞。

到了南宋,高宗建炎三年,建炎複製,正式以左僕射和右僕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正宰相,又將門下侍郎和中書侍郎改為參知政事,為副宰相。取消尚書的官稱,大體上恢復了宋初的制度。

乾道改制,孝宗乾道八年,又改左、右僕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左、右丞相,參知政事照舊。除去中書令、侍中、尚書令的虛稱。門下併入中書,稱中書門下省。左右宰相主中書事,兼尚書省之長,六部直屬於宰相,尚書省之制已廢,實際上這也是三省合一。從此,左右宰相成為全國最高的行政長官,尚書省只掌握六部,奉命執行政務,意思就是只做事沒有決定權了。這個其實是很難理解的,因為居然有皇帝會主動的幫助宰相去集中權力。

在這個階段出來一個東西,也是唐朝抄的叫平章軍國重事 ,最出名的大概就是賈似道,其位在宰相之上,專以處高德老臣,以示寵幸,大體上是個虛職,但是在南宋有了變化,權臣獨攬軍、政大權,甚至出現了軍政合一的定製,而宰相則屈居於副職的地位。

由此可見在宋代,三省大部分時候是有事沒人做,衙門冷清,鹽鐵、度支、戶部三司確是由皇帝親信把守死死握住經濟命脈,可以說宋的積弱與官職制度的混亂密不可分,因此在此講的稍微詳細了一些,如果不喜歡這種介紹方式可以在評論區告訴我。

宰相:中書門下平章事、參知政事、尚書左右僕射、左右僕射、左、右丞相、平章軍國重事。

中書省(右省):中書令、中書侍郎、判中書省事,真正掌管本省職權,前面兩個有名無職。屬官(輔佐人員)右散騎常侍、中書舍人、右諫議大夫、起居舍人、右司諫、右正言,職權是主管郊祀、皇帝冊文、州縣官考課、文官改賜、舉人出身等事。元豐改制後,中書省則專司取旨出令。但自中書侍郎成為尚書右僕射(宰相)的兼職或副宰相的專職後,便不再和中書省本身的職事相關了。

門下省(左省):門下侍中、門下侍郎、判門下省事,真正掌管本省職權,前面兩個還是有名無職。屬官(輔佐人員)左散騎常侍、左諫議大夫、左司諫、左正言以及給事中等。門下省的職權是主管皇帝寶璽、大朝會設位版、贊拜、拜表、宣黃、外官和流外官考課、年滿齋郎轉補以及各司附奏署名等。元豐改革制時,重新恢復三省的實際地位和職權,門下省專司審議,但自門下侍郎成為尚書左僕射的兼職或副宰相的專職後,便不再和門下省本身的職事相關了。

尚書省(都省):尚書令(沒人當過)、左右僕射、左右丞都是空名不管本省的事情,權判尚書都省事,真正掌管本省職權,尚書省的職權是總轄吏、戶、禮、兵、刑、工等六部和司封、司勛、考功、度支等二十四司,並主管議定官員謚號、祠祭、受誓戒、在京文武官封贈、注甲發付選人、二十四司人吏遷補等事。尚書省所轄六部二十四司,分屬左司和右司,左司掌管吏部(下轄司封、司勛、考功)、戶部(下轄度支、金部、倉部)、禮部(下轄祠部、主客、膳部);右司掌管兵部(下轄職方、駕部、庫部)、邢部(下轄都官、比部、司門)、工部(下轄屯田、虞部、水部)。左、右司各設郎中1人,員外郎1人。

戶部:宋初設三司總管全國財政,戶部幾乎無所職掌,只委派「判戶部事」一員,接受各地土貢,至時陳列於殿廷。神宗官制改革時,撤銷三司,全國財計始歸戶部。戶部主管全國戶籍、土地、錢穀的政令以及貢賦、征役等事。設戶部尚書一員,左、右曹侍郎各一員。郎中、員外郎各二員,度支、金部、倉部各二員。左曹分管戶籍、稅賦、土貢、征榷等事,右曹分管常平、免役、保甲、義倉等事。度支掌管全國財政預算,量入而出;金部掌管全國的貨幣收支,藏於府庫;倉部掌管倉庫貯積和收支等事。

禮部:宋初設太常寺禮院。真宗時又設禮儀院,主管禮儀之事。禮部只委派「判禮部事」一員,掌管科舉,奏補太廟齋郎等事。神宗時,撤銷太常禮院,其職權劃歸禮部。禮部設尚書、侍郎各一員,郎中、員外郎各一員。禮部下設祠部、主客、膳部等三司。掌管禮樂、祭祀、朝會、宴享、學校、科舉之政令。

兵部:宋初設樞密院,掌管軍事政令,武臣銓選則歸三班院和審官西院負責,兵部只管皇帝儀仗、鹵簿、武舉、義勇弓箭手等事,委任「判兵部事」一員。神宗時設兵部尚書、侍郎各一員,職方、駕部、庫部和本部等四司郎中、員外郎各一員,職權略有擴大,主管民兵、弓手、廂軍、蕃兵、剩員,武士校試武藝,及少數民族官封承襲等事。

刑部:宋初刑部是最高司法機構之一,主管全國刑政,並審復大理寺所定大辟案件。太宗時,創設審刑院,將刑部審復權撥歸審刑院,審刑院成為全國另一最高司法機構。神宗時,撤銷審刑院以及糾察在京刑獄司,將其審復等權歸還刑部,從此,刑部的職權大為擴大,主管全國刑法、獄訟、奏讞、赦宥、敘復等事。設刑部尚書一員,侍郎二員;郎中和員外郎,本部各二員,都官、比部、司門等司各一員。本部郎中和員外郎,又分左、右兩廳,廳各二員,左廳掌管詳復,右廳掌管敘雪。

工部:宋初只設「判工部事」一員,所屬屯田、虞部、水部的職權全被劃歸「三司」,工部職權很少。神宗官制改革時撤銷「三司」,工部才恢復職權。設工部尚書、侍郎各一員,本部和屯田、虞部、水部四司郎中、員外郎各一員,主管全國城郭、宮室、舟車、器械、錢幣、河渠等政令。南宋時,將軍器監和都水監並歸工部,工部的職權就更為擴大了。工部還兼管軍器所和文思院;高宗時還設立製造御前軍器所,委任提點官二員和提轄、監造官各若干員,負責製造武器;文思院負責製造金銀、犀玉等器物,設提轄官一員、監官三員。

還有就是吏部這個問題,其實宋初是沒有吏部或者說空頭吏部的,那個時候有個流內銓(銓司),委派「權判流內銓事」兩名,專管考試選人、判決案例和擬定差遣等事。還設立三班院,委派「知三班院事」或「勾當三班院」,員數不定,負責對東西頭供奉官等武臣的考課和擬定差遣等事。太宗時,設立磨勘京朝官院和磨勘幕職州縣官院,總稱磨勘院,負責對京朝官和選人進行考核。隨後,改磨勘京朝官院為「審官院」、磨勘幕職州縣官院為「考課院」。太宗時還設置「京朝官差遣院」,負責對少卿監以下京朝官注擬差遣。淳化四年也併入審官院。神宗熙寧三年,設置審官西院,主管武臣閣門祗候以上到諸司使等的磨勘、注擬差遣等事。又改審官院為審官東院,主管文臣京朝官以下考核功過、敘其爵秩、注擬差遣等事。兩院各派知院、同知院各一名、主簿兩名。

然後元豐改制,全部歸為吏部,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宋初架空六部的三司了。

三司:北宋前期最高財政機構,號稱「計省」。唐末稅法混亂,田賦、丁稅的收入無法維持王朝的龐大費用,國家的財政收入主要依靠鹽鐵和度支。五代後唐明宗始設鹽鐵、度支和戶部「三司」,宋初沿之。三司的職權是總管全國各地之貢賦和國家的財政。長官是三司使,其權位之重,與執政無殊,號稱「計相」。《宋史、職官志二》說:

國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總國計,應四方貢賦之入,朝廷不預,一歸三司,通管鹽鐵、度支、戶部,號曰「計省」,位亞執政,目為「計相」。

三司之副長官為三司副使。宋太宗時,罷三司使,另設鹽鐵、度支、戶都三使。真宗時,又罷三使,重設三司使一員,另設鹽鐵副使、度支副使和戶部副使。鹽鐵之下設七案,即兵案、胄案、商稅案、都鹽案、茶案、鐵案、設案等,掌管全國礦冶、茶、鹽、商稅、河渠和軍器等。度支之下設八案:賞給案、錢帛案、糧料案、常平案、發運案、騎案、斛斗案、百官案,掌管全國財賦之數。戶部之下設五案:戶稅案、上供案、修造案、曲案、衣糧案,掌管全國戶口、兩稅、酒稅等事。三司的附屬機構,(《宋史·職官志二》載:有磨勘司、都主轄收支司、拘收司、都理欠司、都憑由司、開折司、發放司、勾鑿司、催驅司、受事司等)由此可見三司職權之廣泛,與事務之殷繁。

北宋前期,全國財政支出大部分依靠三司,三司實際上取代了尚書省的許多職務。元豐改革官制時雖廢三司仍歸戶部、工部管轄,其中胄案改置軍器監,這些改革似較合理。但是財用大計畢竟不是戶部所能盡辦,因此,北宋末期又有總領財賦官及經總制使以別掌之。

北宋前期,中書門下主管民政,樞密院主管軍政,三司主管財政,三者鼎足而立,彼此不相知,而大權集中於皇帝一身。元豐改制後,宰相實際上兼管財政。南宋時,宰相兼任樞密使,又兼管部分軍政。這樣,宰相重新握有民政、財政和部分軍政之權。

樞密院:《宋史·職官志二》:宋初,循五代之制,置樞密院,與中書對掌文、武二柄,號為「二府」。《通考·職官考四》:以宰相專主文事,參知政事佐之,樞密使專主武事,副使佐之。大致的意思是本來前朝是什麼都管的,到了宋就是掌握虎符兵權的地方,但是樞密院手下是沒有兵的,唐代的樞密使只負責管理軍事情報,但是宋初的時候階級矛盾很嚴重,外來入侵者的壓力也很大,內憂外患之下,宋代的樞密使權力就很大了。

但是這個時候又有一個弊端出現了,每逢打戰了,中書主張進攻,樞密院主張防守,兩邊吵個不停,這樣打得贏有鬼了。南宋接受了這一教訓,為了對付經常性的對外戰爭,不得不實行兵政合一,設立「平章軍國重事」這一官銜,萬萬沒想到竟然是引狼入室的結果。

但是無論是樞密院或者是中書省的官員都是文官,並不懂的打仗,下面我們來看看宋代對於武將的官職設置吧。

就以大家熟知的岳飛岳武穆的官路來看,20歲的岳飛開始了他的軍戎生活,第一次從軍敢戰士相州除害之後,老父病去,回家守孝,宣和六年,河北等路發生水災,岳家生計艱難,岳飛為了謀生,又到河東路平定軍投戎,被擢為偏校。偏校連官都不算哦,只是軍隊裡面一個稱呼,宋徽宗禪位於長子趙桓,即欽宗,次年改元靖康。東路金軍渡過黃河包圍開封,宋欽宗用李綱守衛京城,但最終還是選擇求和,供奉了大批金銀,許割太原等三鎮與金。

靖康元年,欽宗反悔割地,兩路金軍於攻破太原後會合,二次南下圍困開封。欽宗在求和的同時使人送蠟書命康王趙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徵召各路兵馬以備勤王。在相州城裡,武翼大夫劉浩負責招募義士,收編潰兵。從平定軍回到家鄉的岳飛目睹了金人入侵後人民慘遭殺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憤慨,意欲投軍,又擔憂老母年邁,妻兒力弱,在兵亂中難保安全。岳母姚氏是位深明大義的婦女,積極勉勵岳飛「從戎報國」,還為岳飛後背刺上「盡忠報國(後世演義為精忠報國)四字為訓。岳飛牢記母親教誨,忍痛別過親人,投身抗金前線,岳飛隨同潰兵一起劃歸河北兵馬大元帥府(康王趙構,王是一階平宰相平章事)統轄。

劉浩軍至濬州渡黃河受阻,只得追隨元帥府人馬北上。 這時副元帥宗澤也趕到大名,趙構不納宗澤全力營救開封之言,與汪伯彥等又繼續向東平府(山東東平縣西南)轉移,只與宗澤一萬人馬往援開封。岳飛隨劉浩部隸屬宗澤,這是他初次成為宗澤的部將。澤率部眾進軍開德府(河南濮陽),與金軍十三戰,每戰皆捷。岳飛英勇奮戰,以軍功遷為修武郎。武臣官階五十三階,第四十四階為修武郎。

靖康二年二月,岳飛隨軍轉戰曹州(山東定陶縣西),他揮動雙鐧,身先士卒,直貫敵陣。宋軍以白刃近戰打敗金軍,追奔數十里。岳飛因功遷武翼郎。武翼郎,武臣官階五十三階,第四十二階為武翼郎。劉浩的兩千兵馬進駐廣濟軍定陶縣(山東定陶)柏林鎮後,元帥府又命他改隸黃潛善,不再讓宗澤指揮此軍。這時黃潛善掌握著三萬六千人馬,卻只知保存實力,按兵不動,使只有二萬五千人的宗澤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宗澤雖取得了一些勝利,隊伍卻也有不少損耗,難以傷及金軍元氣。

是年四月,金軍從已被洗劫一空的汴京城撤出,滿載著金帛、珍寶北上,徽宗、欽宗二帝和皇室成員、機要大臣、百工等三千餘人都做了俘虜。北宋就此滅亡,史稱「靖康之恥」。

五月初一,康王趙構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趙構雖起用了抗戰派名臣李綱為左相,但仍舊對投降派黃潛善、汪伯彥等人頗為器重。趙構採取黃潛善等避戰南遷的政策,預備南行「巡幸」,欲退避到長安、襄陽、揚州等地。時年25歲的岳飛得知這個消息,不顧自己官卑職低,披肝瀝膽,向宋高宗趙構「上書數千言」,其略云:

陛下已登大寶,社稷有主,已足伐敵之謀。而勤王之師日集,彼方謂吾素弱,宜乘其怠擊之。黃潛善、汪伯彥輩不能承聖意恢復,奉車駕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願陛下乘敵穴未固,親率六軍北渡,則將士作氣,中原可復。然而,他只換得「小臣越職,非所宜言」八字批語,並且被革除軍職、軍籍,逐出軍營。岳飛的抗金決心並未因此動搖。南宋建炎元年八月,岳飛渡河北上,奔赴抗金前線——北京大名府,經過河北西路招撫使幹辦公事趙九齡推薦,會見了當時「聲滿河朔」,正多方收攬英才抗金的招撫使張所。這是他第四次從軍。張所知悉岳飛的遭遇後,十分同情,便留他在「帳前使喚」。由於岳飛的非凡見識、高超武藝,張所終於決定破格提拔他。先是「以白身借補修武郎」,繼而又升為統領,後又升為統制,分隸於名將王彥部下。借補修武郎的意思是戴罪立功,統領和統制的官階我也不太清楚所以講不好,不過北宋於出師作戰時選拔一人為都統制,總轄諸將,南宋建炎初設置御營司都統制,始為職官名,統制只是一個職官,不表示級別,沒法對應具體軍銜,只是在出師作戰時才設置,相當於作戰部隊總司令,也就是當年抗日的時候的一名師長,好比黨內無官職但在軍中數一數二。
然而高宗、黃、汪等為了向金人乞和,有意打壓朝中的抗金力量:先是堅決主張抗金的李綱被罷相,繼而張所也因從前曾彈劾黃潛善而遭貶謫發配嶺南,最終死於貶途。被張所派去收復衛州等地的王彥、岳飛一軍,也因河北西路招撫司的撤銷而成為孤軍。
王彥駐軍衛州新鄉縣的石門山,為集結金軍所包圍,因此謹慎出戰。岳飛有些年少氣盛,責備王彥膽怯:「二帝蒙塵,賊據河朔,臣子當開道以迎乘輿。今不速戰,而更觀望,豈真欲附賊耶!」率領部下擅自出戰,攻佔新鄉縣。金軍誤以為王彥、岳飛軍是宋軍主力,於是抽調各路人馬,雲集新鄉,準備與宋軍決戰。王、岳軍僅七千人,被金軍圍困,在突圍中潰散了。岳飛與王彥不和,自率部轉戰太行山區,其間曾多次襲擊金軍,生擒金將拓跋耶烏,刺死敵酋黑風大王,迫使金人暫時退卻。李綱罷相後,東京開封府的留守宗澤就事實上成為抗金的中心人物。宗澤和北方的民間自發抗金武裝建立了廣泛的聯繫,收編了號稱百萬人的大軍,積儲了足供半年食用的糧草。澤委任王彥為「制置兩河軍事」,王彥便派人命岳飛所部「赴榮河把隘」。岳飛和王彥難以共事,便決定率領部伍南下東京開封府,再次接受宗澤的領導。宗澤珍惜岳飛的才幹,體諒他的愛國之心,原諒了岳飛的違反軍紀(指率隊離王彥之事),留在營中聽候差遣。

十二月,金軍大舉南侵,進犯孟州汜水關。宗澤即派岳飛為踏白使,讓他率領五百騎兵前往偵察。岳飛在汜水關一帶擊敗金軍,凱旋後,即被宗澤任命為統領,不久又提升為統制。這個時候岳飛還是沒有官位,只是有軍職,踏白使這個東西我也曾經找過很多資料,關於踏白甚至還有紀念岳飛的活動,踏白軍是唐朝的軍隊,主偵查,當時的岳飛也就是一個偵察兵總隊長這樣的一個位置,而後升職統領,那麼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統領即是主將所能給以的非正式官職中最高的職位,相當于軍中第一的親信,地位雖在官方認可的將領之下但是權力卻可以調動他們。

建炎元年冬到二年春,金國分兵三路全軍出動,在東京開封府所屬及其毗鄰的州縣,宋金兩軍進行了劇烈的拉鋸戰。宗澤坐鎮東京留守司,雖四面受敵,仍從容地調度軍隊,部署戰鬥,使金軍無力攻下開封。正月里,開封市民甚至一如往時張燈結綵。岳飛在滑州城附近的胙城縣、黑龍潭、官橋等地作戰,均表現突出,頗有戰功。一日宗澤招見岳飛並授以用兵作戰陣圖,且說:「爾勇智材藝,雖古良將不能過。然好野戰,非古法,今為偏裨尚可,他日為大將,此非萬全計也。」飛回答:「兵家之要,在於出奇,不可測識,始能取勝。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番話終於使宗澤點頭稱是。建炎二年四月以後,天氣開始炎熱,金軍撤退,宗澤準備北伐。王彥的八字軍奉宗澤之命移屯滑州。五馬山的首領馬擴也攜帶信王趙榛的信前來東京留守司。宗澤和王、馬等人共同制訂了北伐的計劃。這年六月止,宗澤上陳述恢復大計的奏章達24次,但始終沒有取得高宗的支持。年近古稀的宗澤再也支持不住,背疽發作,於七月初一含恨離世,臨終前仍然高呼:河「過!過河!過河!」

宗澤死後,杜充繼任東京留守。其人「性殘忍好殺,而短於謀略」,置宗澤生前的計劃於不顧,北伐終告夭折。

建炎二年八月,金軍再次南侵。一次,岳飛奉命駐守竹蘆渡,用疑兵之計打敗金軍,因功轉武功郎。武臣官階五十三階,第三十五階為武功郎,可比舊官皇城副使,重新得到官方認證。

建炎三年正月,岳飛奉東京留守司的命令從守衛北宋皇陵的駐地西京河南府返回開封。杜充出於排斥異己的動機,命飛向守城將領張用、王善襲擊。時王善駐紮城東,張用駐紮城南,岳飛、桑仲、李寶諸人駐紮城西,均負有守衛京師重任。飛不願自相殘殺,婉言推辭,但杜充以軍法問斬相威脅,勒令飛出兵。飛有以往擅自脫離王彥的教訓,無法抗命,只能出戰,南薰門之戰,以八百人擊退張、王部數萬人,以功升武經大夫。第三十二階武經大夫代舊官西京左藏庫使。杜充又派馬皋等繼續追擊張、王部,卻被打敗。王善攻打淮寧,張用不從,引軍離去,自此成為游寇,後終被岳飛收降。自春至夏,飛隨陳淬多次與王善作戰,王善率部東流西竄,最後降金。飛因多次戰功先後轉武略、武德大夫,授英州刺史。第三十一階武略大夫代舊官內園、洛苑、如京、崇儀使,第二十八階武德大夫代舊官宮苑、左右騏驥、內藏庫使,這個刺史是空頭刺史,就是給個名頭髮工資的,宋朝一般以朝臣充知州,刺史遂成專供武臣、宗室、內侍等加官和階官,為正任六等武階官之末,從五品。但是也重複證明得到了趙構的重視。

上年八月開始南侵的金軍,於是年正月又先後攻下徐州、淮陽、泗州,進襲揚州。二月初三日,南遷揚州的宋高宗得到金軍攻陷天長軍(安徽天長)的消息,驚慌失措,落荒逃至杭州。五月,苗劉兵變被鎮壓後,高宗移駕建康。就在高宗移駕建康時,杜充借「勤王」之名,行脫離危險之實,準備離開開封,前往建康。

岳飛於六月下旬剛回軍開封,就接到杜充南撤的命令。飛向充苦諫:「中原地尺寸不可棄,今一舉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復取之,非捐數十萬眾不可得也。」充不聽。飛無奈,只得率軍隨之南下。開封隨後於次年二月陷落。

高宗對杜充放棄開封的舉動不加責罰,反而還命他負責長江防務,升任右相。高宗在建康稍事逗留,就又返回杭州,並派使臣杜時亮向金營呈送《致元帥書》。

屈辱的書信,並未取得金人的憐憫。秋,金軍又兵分多路向南進犯。完顏撻懶(達賴你別跑)領軍進攻淮南,完顏兀朮則領軍直接進攻江南,直搗趙構所在的臨安,只圖一舉滅亡南宋,佔領整個宋朝領土。

十一月初,兀朮佔領長江北岸和縣。金軍沿長江北岸東進,與李成合攻烏江,離建康不到百里。杜充向朝廷上報「督師詣採石防守」,卻深居簡出不做準備。岳飛入杜充寢閣,苦勸再三至於流涕,但也無濟於事。

聽到金軍渡江的消息後,杜充才派都統制陳淬率岳飛、戚方等將官統兵二萬奔赴馬家渡,又派王[王燮]的一萬三千人策應。陳淬率軍力戰,飛率右軍和金國漢軍萬夫長對陣,王[王燮]卻不戰而逃,陳淬戰死,諸將皆潰,飛苦戰無援,整軍退屯建康東北的鐘山。杜充又棄建康,逃往真州,不久降金。建康失陷。

馬家渡之戰後,岳飛決定脫離杜充,獨自轉戰後方。時岳飛的部下有叛逃者,飛向他們慷慨陳詞,士卒皆被感動,願隨飛作戰。杜充投敵,宋軍紛紛潰散。潰軍中一些北方將領不願再戰,欲推舉岳飛為主帥,一同投金。岳飛假意應允,乘其不備,帶親信數人與之相鬥,一連擊敗數十人;飛又對眾軍嚴肅訓誡了一番,眾皆心悅誠服,軍心遂定。

兀朮佔領建康府後,親率主力追趕宋高宗。高宗由越州逃向明州,隨後又從明州乘船,逃到海上避難。

完顏兀朮由建康進軍,接連攻下溧水、廣德、安吉、湖州,直取杭州,岳飛則領軍在其後方,伺機給予痛擊。岳飛遣劉經率兵千人夜襲溧陽,順利攻克了被金軍佔領的溧陽縣城。飛親自領軍轉戰廣德境中,六戰皆捷。駐軍廣德軍的鐘村,軍糧用盡,將士忍飢,卻不敢擾民。

建炎四年初春,宜興正被潰軍騷擾,縣令請岳飛來宜興,說:「縣中存糧,可供一萬軍士吃十年!二月,飛進駐宜興,屯於張渚鎮。在廣德和宜興,飛收降了因政局混亂而在當地為匪的多支部隊以及金軍強征來的河北、河東等地簽軍。飛不歧視、苛待他們,偽軍們都傳話說:「此岳爺爺軍。」爭來降附。 飛抗金英勇,愛民如親,宜興人民感恩戴德。他們說:「父母生我也易,公之保我也難。」

二月,金軍以舟師浮海,窮追高宗三百里未獲。兀朮借口「搜山檢海已畢」,縱兵燒掠明州、臨安等城,攜帶所掠全部金銀財寶,從大運河水陸並進,經秀州(浙江嘉興)、平江(江蘇蘇州)等地向北撤退。經過常州時,岳飛率軍從宜興趕來截擊。飛四戰皆捷,擒女真萬戶少主孛堇等十一人。常州截擊戰之後,飛首次得到朝廷詔令,命他配合鎮江韓世忠,從左翼進擊金軍,伺機恢復建康。

金軍在水路與韓世忠相持達四十日,被困於黃天盪,因姦細獻策才得以入江。陸路上,岳飛在四月二十五日於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首戰大捷,金兵橫屍十五里。

五月初,飛在建康南面的牛頭山紮營,在夜間以百人敢死隊騷擾金軍,金軍傷亡甚大。兀朮準備放棄建康,先在城中大肆殺掠和破壞,然後從建康西北的靖安鎮向北岸的宣化鎮渡江。飛領騎三百、步兵二千衝下牛頭山,大破金軍,進據新城。又追至靖安,消滅了未及渡江的金軍。建康得以收復。

建康戰役歷時半月,岳家軍僅斬女真兵就「無慮三千」,擒獲二十多名軍官。這是岳家軍的首次輝煌勝利。

是年四月,岳飛已歸屬御前右軍都統制、浙西江東制置使張俊部下。飛收復建康後,張俊要把飛派往饒州,扼守江南東、西兩路。但飛十分重視守衛建康的戰略意義。五月下旬,岳飛親自押解戰俘去行在越州,生平第一次覲見宋高宗趙構。他向朝廷上奏說:「建康為要害之地,宜選兵固守。臣以為賊若渡江,必先二浙,江東、西地僻,亦恐重兵斷其歸路,非所向也。臣乞益兵守淮,拱護腹心。」高宗看了飛的奏章,深以為是,遂改變張俊原議,並賜予飛金帶、馬鞍等物。(這裡趙構心有芥蒂,沒有官職上面的什麼獎勵,但實際上自己已成主帥,這裡又有種說法是宋代的刺史是允許自己帶兵打仗的)

岳飛於紹興元年至三年先後平定了游寇李成、張用、曹成和吉、虔州的叛亂,升任神武后軍統制。宋高宗賜御書「精忠岳飛」錦旗給飛,後又將牛皋、董先、李道等所部撥歸岳家軍,岳家軍兵力得到擴充。(高宗建炎四年,創立神武軍,御營武軍為神武副軍。紹興初,以神武右軍、中軍任宿衛,其餘駐屯江東、淮東、湖北、湖南。這裡其實是收編岳家軍為神武后軍,神武軍的將軍仍然是最高統治者趙構,但是後世因為岳家軍的名頭太大,反而沒人記得住什麼神武軍)

紹興四年春,岳飛上《乞復襄陽札子》,提出收復陷於偽齊政權的襄陽六郡(襄陽府、郢、隨、唐、鄧等州、信陽軍)的主張,並說:「恢復中原,此為基本。」奏議得到朝廷許可,但高宗又特別規定岳家軍不得稱「提兵北伐或言收復汴京」,只以收復六郡為限。

四月十九日,岳家軍又重返民族戰場,由江州向鄂州(今湖北武昌)挺進。在從武昌乘船渡江北上時,飛情緒昂揚地對幕僚說:「飛不擒賊帥,復舊境,不涉此江!」

五月五日,岳家軍直抵郢州城下。六日黎明時,岳家軍向郢州發起總攻。戰鬥異常酷烈,岳飛坐在大纛下指揮,忽然有一大塊炮石飛墜在他面前,左右都為之驚避,岳飛的腳卻紋絲不動。士卒攀登雲梯,奮勇攻上城牆。此戰殺敵七千餘人。

郢州收復後,分兩路進軍。張憲、徐慶分兵東向攻隨州(湖北隨州);飛領軍直趨襄陽,與偽齊主將李成(原為游寇)決戰。李成見郢州一日便被攻破,再無勇氣據守,倉皇逃遁。十七日,岳飛兵不血刃,凱歌入襄陽。五月十八日,牛皋便與張憲、徐慶合力攻下隨州城,俘虜了五千偽齊軍。16歲的岳雲勇冠三軍,手持兩桿數十斤重的鐵錐槍[125] ,第一個衝上城頭。

岳飛出師大捷,震動了偽齊政權。劉豫急忙調度兵力,還請來金朝的「番賊」,與河北、河東的「簽軍」增援。李成得到支援,欲奪回襄陽府,率領號稱三十萬大軍反撲,又遭大敗。金將劉合孛堇領軍與李成會合,集結於鄧州附近,築寨掘壕,以遏制岳軍北上。飛遣王貴等由光化路,張憲等由橫林路,前去掩殺。七月十五日,王貴、張憲在離鄧州三十餘里的地方,與敵軍數萬接戰。飛又分遣王萬、董先軍兵,出奇突擊,敵軍大潰。俘金將領楊德勝等二百餘人,奪馬二百餘匹,衣甲不計其數。只有高仲帶領殘部逃入鄧州,閉門堅守。七月十七日,飛軍攻取鄧城,將士不顧矢石,蟻附而上。一場血戰,鄧城終被攻克。斬殺金、偽軍無算。岳雲又是第一個登城的勇士。岳家軍攻拔鄧州,活捉了高仲。飛隨即派遣李道前往唐州,於二十三日收復了唐州州城。王貴和張憲同時在唐州以北三十宋里,再次擊敗金與偽齊聯軍,以掩護李道收復州城。同一天,信陽軍也被攻克。

岳飛收復襄陽六郡的勝利,震動了宋廷。高宗接到飛的捷報後,對胡松年說:「朕雖素聞岳飛行軍極有紀律,未知能破敵如此。」胡松年說:「惟其有紀律,所以能破賊。」飛因功除清遠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成為有宋一代最年輕的建節者。(節度使:宋建立後,宋太祖有懲於唐末五代時期節度使割據一方、相互混戰的教訓,對各節度使採用了賞錢奪權的辦法,給予功臣銀錢田地,要求他們解除兵權,史稱杯酒釋兵權,解除了時任侍衛親軍都指揮使的節度使石守信對禁軍的控制。並派遣文臣知軍州事,限制了節度使節制郡縣的權力;又以轉運使接管了節度使的財政權利;將地方上強壯的士兵編入禁軍。凡此種種,節度使徒坐空城而已。

之後,節度使一般作為宰相卸任之後的榮譽職務,稱「某某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所謂「使相」。也用於武臣的加官,南宋時,有加至三鎮者,就是說名義上兼任了三個地方的節度使,如護國、寧武、保靜軍節度使劉光世、靜江、寧武、靖海軍節度使張俊、鎮南、武安、寧國軍節度使韓世忠等,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故稱節度使,建節封侯的說法也是由此而來,官職從二品。)

(制置使:制置使上面還有個制置大使,主要是安撫百姓用的,岳飛這裡因為已經名揚天下了,讓他當個副的借他的名頭去協助官員的安撫工作《宋史·職官志七》:「制置使。不常置,掌經畫邊鄙軍旅之事。」原註:「趙鼎為江西制置大使,岳飛為制置使,每事會議,或急速施行,許報大使照應。」)

岳飛克複襄漢是南宋頭一次收復大片失地,且又攻取了原先由偽齊控制的唐州和信陽軍,是南宋進行局部反攻的一次大勝利。

收復襄陽六郡後,飛奉詔移屯鄂州,臨行以兩千人守襄陽府和唐、鄧二州,一百五十人守郢州,二百人守隨州。由於飛努力整頓防務,重視發展生產,襄漢地區終於治癒偽齊蹂躪和戰爭的創傷,成為南宋連結川陝,北圖中原的戰略要地。

建炎四年,洞庭湖地區農民軍首領鐘相起兵反宋,鐘相被殺後,楊么等又聚集人馬佔領洞庭湖區,採取「陸耕水戰」體制,繼續與南宋朝廷對抗。宋廷視之為「心腹蓄毒」,曾多次遣使招安、派兵征剿,卻都是鎩羽而歸。

紹興五年二月,高宗命宰相張浚為諸路兵馬都督,岳飛為荊湖南、北、襄陽府路制置使,率領約五萬人馬前往鎮壓。岳飛於三月由池州進軍,四月到達潭州。飛首先招降了楊么部將黃佐,又讓其回到湖中招降楊么部眾,先後來降者兩千三百餘人。

四月,飛一面繼續招降,一面乘機攻打外圍營寨。首先命黃佐攻擊周倫水寨,周倫敗走,部卒被殺死和墜入湖中者甚眾,寨柵糧船全被焚燒 。接著,岳飛又讓此前屢被楊么打敗的任士安出戰誘敵,飛事先設下伏兵,待士安精力垂困時,伏兵乃起,四面圍擊,大獲全勝[。

五月,宋廷命張浚回朝,浚認為楊么水寨一時難以攻破,岳飛則向張浚保證:除去從潭州(湖南長沙)到洞庭來往路程,八日內一定會「俘諸囚於都督之庭」。岳飛到鼎州,先遣降人楊華為間,入寨潛結楊么屬下,誘降義軍;同時,置寨列艦,實施軍事威脅。六月初二,黃佐受飛命,由飛機密官黃縱隨行,赴楊欽營寨招降。結果楊欽率全寨一萬餘人(其中戰士三千餘人),乘船數百艘,投降岳飛。飛立即報請朝廷予以封賞。楊欽又為岳飛勸降了全琮、劉詵等部。

楊么軍大部被瓦解,惟楊么、夏誠仍據寨自固。岳飛知湖區地勢艱險莫測,且舟師水戰不及楊么車船,遂先遣人開堰閘泄水,放木筏堵塞湖中諸港,散青草於湖面,以滯車船[135] 。繼以楊欽為嚮導,率軍進圍楊么寨。楊么率眾突圍,力戰失利,被俘後處死[136] 。夏誠死守其寨,亦被官軍攻破 。

對被俘人員,有人主張全部殺死,岳飛以各首領或率眾降宋,或已被處置,告誡諸將不得濫殺無辜;凡精壯之士,一律收編入伍;而老弱瘦軟、不堪服役者,皆「各給米糧令歸田」 。這樣所得丁壯五六萬,被安置歸業的二萬七千餘戶,十萬餘人。繳獲船舶一千餘只。飛攜帶一切繳獲器物,返回潭州,向張浚復命。此役全程,從初二日招降楊欽到初十日大獲全勝,恰好八日。張浚感嘆說:「岳侯殆神算也。」岳飛以平楊么之功加檢校少保,進封武昌郡開國公,後又升荊湖北路、襄陽府路招討使。(在這裡招討使其實也和上面的一樣都是權益行事的官名,其實就是土官名,宋朝時期武官名稱多沿襲前朝,秩序混亂,這裡岳飛已經加封正一品的少保了,開國,這個開字,好比韓世忠是英國,福國,但是開國封號歷代都只有一人可以封,岳飛也是逐級上升的,可見趙構確實是對其有著期盼和厚望。宋代的封爵也是分四個等級的,也有具體的官職開國郡公是從二品,國公是從一品)

那麼回到文官的階段,宋代監察機關,沿襲唐制,中央設御史台,下設三院,《宋史·職官志四》說:「其屬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隸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隸焉;三曰察院,監察御史隸焉。」御史台設有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名義上是御史台的最高長官,但宋初不除正員,只作為加官,授予其他官員。檢校官帶憲銜的,有檢校御史大夫。元豐改官制後,一併除去。因而御史中丞便成為御史台的真正長官,稱為台長;副長官是侍御史知雜事。御史官的職掌是「糾察官邪,肅正綱紀。大事則廷辨,小事則奏彈。」上至宰相,下至一般小官,都在御史監察彈劾之列。官階低而任殿中侍御史,或監察御史者,稱「監察御史里行」。此外,還設推官二員,專管審理刑事案件。三院御史上疏言事,評論朝政或彈劾官員,按規定必須先向中丞報告。仁宗時,劉筠任中丞後,御史言事就不必請示本台長官了。

地方官的監察,由通判負責。同時,皇帝還經常派遣轉運使、按察使、觀察使到各地去監察,這些都屬於外任御史。轉運使本來是管理財政的,但也兼任監察官吏。南宋時,地方監司官職權加重,安撫使稱帥臣,宰相外出巡事時,雖說是典州,亦必兼此職。後來在安撫使之上設宣撫、制置二使,不領州而位在諸路帥臣之上,成為一路之長官。開元代行省承宣布政司,開明代按察司制度之先聲。

宋代的御史官人數沒有定製,可多可少,隨皇帝意旨而定,除御史中丞較固定外,其他御史可隨時增減。

宋代的諫官稱為司諫、正言。諫官的職責是向皇帝提出批評和建議,但實際上空有其名,未能履行其職。最終便混同御史,專司監察官吏。

由上所述,宋代中樞機構的行政、軍事、財政、監察這四種大權分得十分清楚。

九寺:指太常、宗正、光祿、衛尉、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等寺。北宋前期,雖然保留了九寺的名位,但大部分已成閑官,而另外委派朝官以上一員或二員兼充「判本寺事」。其中只有大理、太常兩寺還有一些職權。神宗時,九寺各專其職,並分設本寺的長官卿、少卿以及丞、主簿。

諸監:宋代先後設置國子、少府、將作、軍器、都水、司天等六監。宋初各監的基本情況是,國子監是全國最高學府,仁宗以後,成為掌管全國學校的總機構。嘉祐三年,撤銷「三司」河渠案,另設都水監,掌管修治河道之事。熙寧六年,撤銷「三司」胄案,另設軍器監,掌管製造武器。司天監負責觀察天文祥異、鐘鼓漏刻,編製曆書等。各監除司天監以外,都設判本監事,或設同判監事,以及丞、主簿等。神宗改革官制時,撤銷了司天監,另設太史局,隸屬秘書省。國子監正式設祭酒、司業各為正、副長官,主管國子學、太學、武學、律學的政令。又設丞,參領監事;設各學太學博士多員,分別講授各種課程。南宋初,國子監並歸禮部,重建太學,太學之學官時有增減。神宗改制時,除國子監外,各監都設監和少監作為正副長官,其下又設丞和主簿等,同時恢復了本監職權。

內侍省:太監專屬,也有專屬官名,懶得講了,沒什麼用。

翰林學士:同唐代,沒什麼差別。

館閣學士:特殊的制度之一,除某某殿大學士、學士多為執政大臣之榮銜外,還有龍圖閣、天章閣等閣學士、直學士、待制,名為典司秘籍,為文學侍從官。其實,凡朝官出任外官,都帶這種頭銜,並非兼職之義。又有直秘閣等官稱,名為館職,是須經過考試的,稱為入館。明清制度,進士一部份因考試優等而入翰林院的,稱為館閣之選,就是由此而來的。但宋代後期的直秘閣,是其他官員的兼銜,並不被看重。

殿學士:相當於顧問,但是地位極高,是當時讀書人最想得到的榮譽。

其實有很多漏了沒講,比如三班,比如那些考察科舉的官員,還有三衙,宋代真的很混亂,就連那種地方的土軍小隊長也是有專門的官職的,什麼御前帶刀侍衛啊也就是宋開始的,那個時候閑官也多。然後呢,我最近比較懶,有些資料都是照搬的,大概碼了一個中午的功夫碼了這些,宋代這些東西肯定是還要改的,因為我自己都不滿意呢,資料大部分都是網上的只是在裡面略加刪改方便大家理解。

然後我又要去吃飯了。。。。。。


沒有什麼原則吧,管什麼的就叫什麼。
不清楚官名的含義,主要是因為字義的古今變化,還有別的原因。要弄清它們的含義,要去看《周禮》、《漢書》這些書的古代注本和古代字書(當然還要懂一些訓詁學常識)。現代講職官流變的書應該也會有,但是我沒這麼看過這方面的現代學者寫的書。
如果看那些先秦的書,比如《左傳》、《周禮》,會發現上古時代的官名都非常樸素,管啥就叫啥。就拿《周禮·天官冢宰》這一捲來說,管各種官的叫冢宰(其實叫大宰也就是太宰,冢、大、太都是大的意思,「宰者,官也」。),主管宮內事宜的叫宮正(註疏曰:「正,長也。」,所以工正就是工頭,樂正就是樂隊隊長——我扯的,就是主管百工樂師的官),管打野味的叫獸人(喂!)。。。
有的官名比較特殊。比如司馬。《說文解字·馬部》:「馬者,武也。」所以司馬正確的名稱應該是「司武」,即掌管軍事的統帥,後世和兵部尚書對應。至於為什麼寫成「司馬……難道是假借字么。。。同樣情況的還有司空,金文銘文可是全寫成「司工」的,也就是掌管工程的首領,後世和工部尚書對應。
尚書其實應該是「掌書」,最開始是發布文書的低級官員,後來漢代(武帝)後地位漸高。漢武帝為了加強皇權,任用宦者以便出入後宮,稱為中尚書,簡稱中書。後來的中書與中書省和這個不太一樣,那是後話了。
給事中,就是取「給事殿中」之意。
上面提到「太」就是大的意思。「保」有監護之意,太保就是最高級別的監護輔佐官員(在天子身邊);《漢書·百官公卿表》應劭注曰:「自上安下曰尉,武官悉以為稱。」所以太尉就是最高級別的軍事長官。
鴻臚寺,《說文解字·肉部》「臚」字下段玉裁注引韋昭《辨釋名》曰:「鴻,大也(我猜就是」洪「)。臚,陳序也。謂大以禮陳序賓客。」又引劉熙《釋名》:「腹前肥者曰臚。以京師為心體。王侯外國爲腹腴。以養之也。」我覺得韋昭的說法比較靠譜,古代官名只是看起來B格高,其實名字很實在,很少有比喻。寺是古代政府機構的一種,《說文解字》:「寺,廷也。」


推薦閱讀:

現代人要將文言文寫作水準練到古代進士的程度,有多難?如何練習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為什麼不是秋有涼風?是不是有什麼其他意思?

TAG:國學 | 古漢語 | 文言文 | 古代 | 中國古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