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洲或日本的小城市、老城區看起來比國內的整潔有序,街道的氛圍風格與國內不同?

同樣是低矮、老舊的房子、街道也不寬、缺少規劃,甚至電線杆還未入地、商店招牌也很雜亂。但是歐洲或日本的街區看上去更清爽,更統一。和我們的中小城市感覺不同


正好前陣子看了一些關於這方面的references, 也忍不住要淺談一下我的愚見。我對於日本的城市規劃並不熟悉,所以只簡單說說歐洲部分。

先說一說大城市的街道功能單一話的問題。
看了@旮旯君的回答,確實說出了街道其實應作為一個單獨存在的個體,而非建築物的鏈接及依附關係。中國城市規劃確實有這個弊端,也就是太忽視街道的作用。人行道就是人用來行走的,街道就是車用來運輸的。這簡直是Le Corbusier 的城規理論,只不過我們把本該橫穿綠地的人行道和車用道結合了起來。
於是,就像旮旯君給我們展示的那樣,中國的城市,就像是CIAM的傑作,僅僅滿足了城市的四要素,而非一個有人情味的城市,而是機械主義,功用主義的堆砌。
下圖是當年貫徹CIAM思潮的德國建築師Ludwig Hilberseimer 著名的」Vertical city",是不是與我們中國現在的城市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這種人口密集而功用貧乏的城市建設,正代表的是一種忽視人居思想,忽視城市的人文功能的極端。而今天的中國,正在往這條路上奮力前進。所以前幾天微博上出了一個北京航拍圖的圖集,看完我不禁感慨「Le corbusier可以含笑九泉了」。在各個國家被批評的規劃,卻在中國大行其道,不知道是怎樣的荒唐和悲哀。

可能有人要說,歐洲的城市街道之所以能做到如此的nice 和 neat, 完全是因為他們城市小,人口少。那或許我可以再給大家看一個例子,是NY City, Manhattan的街道改造。可以看看人家是如何將完全服務於運輸功能的街道改造成城市中的亮點,城市的溫情地帶

視頻封面【TEDxCity2.0】Janette Sadik-Khan:重塑紐約街道視頻

以上是我對旮旯君回答的一些補充和個人見解。不過我想對題目進行更正面切題的回答,因為題目實際上是在比較中國的中小城市街道和歐洲日本的中小城市街道,而非大城市、特大城市的比較。
所以,現在我想再談一談中小城市的問題。
其實吧,按照人口和建築物作為度量標準的話,歐洲的城市拿到中國,也基本就是一個中小城市的水平。我們完全可以借鑒很多歐洲城市的經驗教訓,改造我們中國的中小城市

我一定要毀滅一下大家的三觀,那就是「其實過去的歐洲城市真的是又窮又破又噁心」。嗯,感興趣的可以看一下BBC"骯髒的城市「系列紀錄片,超多驚喜(溫馨提示:減肥專用。看完保證你會吃不下晚飯)。所以說,人家在那麼差的條件下都能進行城市改革,為什麼我們不可以呢?
附上骯髒的城市的鏈接,慎戳。
第一集:中世紀倫敦 [英國廣播公司:骯髒的城市.第1集.中世紀倫敦].BBC.Fi-在線觀看-PPS愛頻道
第二集:巴黎大變革 [英國廣播公司:骯髒的城市.第2集.巴黎大變革].BBC.Fi-在線觀看-PPS愛頻道
還有第三集,是工業化的紐約,大家自行百度或谷歌。

拿 維也納做例子,這是1859-1872維也納的城市規劃圖。

Vienna 「Ring-Strasse」
Redevelopment (1859-1872)

基本理念就是中間那塊的老城區不動不拆,然後沿著這個ring,開一塊新區出來發展。於是實現了「Ring-Strasse"的規劃理念。

想像一下啊,150年前,他們就可以做到 保護古城區,然後另開新城。阮儀三教授曾給我們做過一個客座教授講座,說道「古城不動,另開新區」的理念,他說,這個理念在中國太新了,很難實現。當時我心裡就很不是滋味。150年前的理念拿到現在,還是嶄新嶄新難以實現的東西。


再比如比較激進的巴黎城市規劃,Haussman做的,也是19世紀的手筆。非常重視街道,Boulevard, 也就是林蔭大道。這個方案影響了無數城市的城市規劃,例如Wshington DC。 雖然他被各種批評,比如說完全抹殺歷史啊什麼的,但我還是覺得Haussman是最牛逼的城規師,沒有之一。

這是他的New Boulevards的規劃圖,整個巴黎的城市規劃中,最亮點之處絕對是Boulevard. 甚至可以這麼說,巴黎城市的精髓,就是在它那平整寬闊的大道中得以顯現。

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浪漫之都巴黎,都是Haussman當年的功勞。


值得一提的是 當年畫家們也對此次城市規劃表示了喜悅之情。在看到巴黎由一個臭水溝里掙扎著的,霍亂橫行的城市搖身一變變成歐洲最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大都市以後,創作熱情如尿崩一樣擋都擋不住。就連莫奈等也紛紛揮筆,記錄下他們對於新城市的歡迎和讚美。

真恨不得給自己點個贊

-------禁止直接轉載 要授權請私信聯繫我--------------------------------2015. 9.22.


首先是基礎環境,比如空氣質量、街道清潔度一類的,這些貌似看不見,但是他們決定了老城區的「透明度」。英國有很多老城區雖然破敗,但是依然清潔,所以手工藝人們願意居住在裡面,把這些老方當做自己的作坊,甚至覺得這些地方很酷。哈爾濱的老道外也很有名,和英國一些老城非常類似,可是居民自己就覺得自己是處於一個落後的社區,從心底里不喜歡這樣的生活環境。這使得老社區越來越臟越來越破敗。建築的品質是好的,錯的是人心。
另外街道尺度也是很重要的方面,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理論在歐洲幾乎沒有落實,可是我國迄今都在沿用那樣的審美,認為寬闊的街道好,認為道路應分級等等,很多城市規劃尺度的謬誤也使得中國的城市喪失了人尺度的品質感,而僅僅有一張好看的總平面。人走在城市中感受不到城市的氛圍、街道的脈絡。


一: 差距的根源:發展階段與街道認識

不同的社會階段,對街道的塑造,需要的強烈程度,不一樣。通俗說,追求經濟效益的大背景,決定了民眾對道路、街道的希望,更多的是效率。所以國內,車權主導的道路,佔據了絕大多數的話語權。

國內關註:生存空間&>生活空間

歐美關註:生活空間&>生存空間

比對國內也歐美日,城市化、經濟的發展,相對滯後。反之,歐美普遍的休閑生活狀態,決定了對生活空間的關注,而國內更多的注意力在生存空間。。。。所以街道空間的意識不強,這是從上到下的意識。但是社會在發展,對街道的重視和我們的設計都在逐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習近平總書記)

因為部分階層的生活狀態從奔命轉向了追求質量。通常這些轉變,最早都是來自於相對發達的大城市,自上而下的。2016年年中起,上海、北京、南京等城市相繼出台了《XX街道設計導則》。不僅僅街道的使用者、設計者意識到了街道空間轉變的必要性,而且連政府管理者也關注到了,那麼現狀的改觀,應該很快就會有起色。所以以上的差距,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得到徹底改觀,至於到底多久,那就不好說了。

二:言歸正傳:如何改善街道空間

整潔有序的環境,一方面是人為管理的,乾淨、整潔,另一方面是因為空間的設計,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可以吸引人們集聚。而這樣的街道空間,與傳統的路權道路空間,有著本質區別。

從兩張圖對比看。

強調車行路權的道路VS強調多元路權的街道

究竟什麼樣的街道是更具有活力,能夠吸引人,而建立新的空間秩序?這方面,歐美國家在領先國內多年的實踐基礎上,經驗確實遠勝國內。從SOM設計的諸多的城市設計方案,到我們幾個大城市的街道設計導則,有著無處不在的歐美街道設計邏輯影蹤。就著題主的比較主題,從相對的角度,找出決定街道空間活力、吸引力設計要素與方法。

1. 強機動車路權VS強調多元路權

強機動車路權VS強調多元路權

同樣的道路紅線寬度下,強機動車路權的道路平面,僅僅只支持機動車,與有限的行人步行空間。而右側的多元設計,將機動車道由三根縮減至兩根(其中一根為公共交通),同時大幅提升了步行空間的尺度、增加了自行車專用道、增加了建築的室外活動空間,連行人過街的寬度都變窄了。步行道從單一的穿行改觀至沿街凹凸進退,穿行、停留空間並行的狀態。趣味性、互動性、多元性,相較於前者,大大提升,這樣的空間吸引力更強,精細化的場景設計,流連於此的人群,共同形成有序的街道空間。

2. 沿路拆店封牆VS商業活力外延

同樣位於上海楊浦的國權路和大學路,呈現出截然相反的狀態。城市管理者一方面盡心竭力的提升城市街道空間品質,一方面也讓人看不懂的破壞既有的生活街道。如果說國權路的本底不如大學路,那麼封了店,無異於火上澆油,原本應該提升品質的街道,反而被進一步破壞了原有的商業活力。相信如果把大學路所有的商業全部關停,再好的街道設計,也無法召回曾經的活力。當然,管理者這麼做總有自己的理由,但破壞也無可避免了。

可見,街道沿街面的商業設施,帶來的公共生活,群體互動,是活力塑造的關鍵要素。

3. 關注車的順暢VS注重人的體驗

傳統為了保證車的順暢快速,我們會設計平順的道路線型,順暢的轉彎半徑,儘可能多的車行道路和儘可能大的寬度。而這些恰恰是以車為核的設計思路。想讓道路轉變為街道,則需要強化步行者、慢行者、購物者使用的安全行、便利性等。於是有了以下常見的設計,出於服務便利的增加多功能的設施帶,既可以分隔人行、車行,又可能提供服務;出於安全的收小道路轉彎半徑、縮窄過路口,降低車速、便利行人等措施。

設施便利

設施帶、慢行道、生態草溝等設施

安全設計

收小轉彎半徑降低車速,收窄路口寬度便利行人

諸如以上的人性化設計,在歐美的街道設計導則中,已經非常成熟,而且應對不同類型、不同寬度、不同特性的街道,都有完善的設計經驗,可隨時根據設計庫提出設計對策。

以上的三點管中窺豹的從設計角度截取了些管控方法,旨在說明,好的街道空間,是可以設計出來。

三:怎麼趕英超美

但是,光靠設計,行不行?這些措施、方法的生成與推敲,都是基於車行路權到多元路權的轉變。要轉變國內的現狀,設計的大環境已經成熟,經驗也可以借鑒吸收,從各地出台的街道設計導則就可以看出端倪。。方法是死的,設計的價值觀才是這一切技術、方法的根源,觀念不變,依葫蘆畫瓢,照貓畫虎的小範圍街道改造設計只能有更多的國權路和大學路對比。

再反觀,社會的大環境還在路上,只有經濟水平、生活質量真的上來了,大家不需要擔心生存,而開始關注生活空間的時候,街道空間才能正兒八經的趕英超美。那時候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應該都可以滿足了。

11.23補充

有朋友提到了,公交不足,也有朋友提到了收窄路口影響車行,有朋友認為中國機動車多,不適用。

那麼問題就超出了街道本身。從城市角度思考似乎更能回答以上的問題。如果從城市系統角度看街道,效率和活力也可以兼顧,道路系統分級,交通性幹道位於組團外圍,組團內的道路可藉此營造街道空間。

至於中國車多的問題以及收窄路口影響車行兩件事,是個價值導觀問題,看看哥本哈根的做法能有點借鑒,具體就不說了,凡事都有正反面。


這個問題我也思考過很久!我去過佛羅倫薩邊上那比黃豆大不了多少的San gimignano小城。又逢細雨、人煙稀少到負值爆表。但是整個小城在低氣壓中仍然顯得從容、整潔,舒適。為什麼!相比大北京市中心的那些小巷子,為什麼脫離不開雜亂的地氣呢?
直到我修了一門課叫文化遺產保護!
我不知道日本如何,我只拿義大利來說。
----------
插播引子:譚盾大師來佛城開音樂會的時候,跟酒店人感慨,十多年沒來過了有點小緊張呢的說。
酒店人很自然地說,放心,這兒還和十多年一樣,和幾百年前也一樣。
沒錯,佛城應該是義大利保存遺產風貌的佼佼者。當然是有歷史原因的!
----------
以下正文:
中世紀什麼的就不說了,從文藝復興開始。
其實義大利之所以有文藝復興,是因為這時候有錢人樂於支持、挖掘藝術家。文藝復興三傑都起自佛羅倫薩,當然不可能不提佛羅倫薩幾個世紀以來的無冕之王:美第奇家族(13世紀到17世紀)。
在他們掌握實權的幾個世紀里,家族出了不少熱愛文化藝術的人。
所以至今使佛羅倫薩名聲大震的各種文化遺產都與美第奇家族有關。
他們樂於把錢花在發掘藝術家、贊助藝術行為、收藏藝術品;不要聽到藝術作品只能想到繪畫作品啊喂,這些藝術大師們大多多才多藝,不僅參與城市建築規劃,還要把軍事防禦作為要素考慮進去。
比如佛羅倫薩街道狹窄是不利於擁兵直入的;比如義大利居住房從外面看有的牆面只有一扇小小的或窄窄的小窗,現在說那叫「留白藝術」,實際上,窗子大的話更容易攻入不是嗎!
而且文藝復興時期,人們(當權者)就開始非常注重城市建築的整體性(當權者能受到支持,教會和教皇起非常大基本上最大的作用);這就要說到以教堂為中心輻射向四周的城市建築,統統不得高出城市的中心建築教堂的最高部分。整個城市與建築物遵循文藝復興時的建築理論:追求幾何式規整性。有興趣的請關注阿爾貝蒂的《論建築十要》,自西羅馬帝國滅亡以來的第一本論述建築的著作,寫於十五世紀,義大利現代建築學基於此。

其實咱們看紫禁城,就是建築史上響噹噹的名例,圍繞之的四合院街景也差不多就能體現當時的城市規劃。可是由於後來城市建設得過於魯莽些許暴力,導致過去的民用建築景觀在高樓大廈中成了尷尬的殘留。
其實呢,1871年羅馬被定為首都城的重新翻建,在義大利文化遺產保護史上就被定為反例。當時沒有經過嚴格的審查和評估,導致羅馬城市的規划出了問題,你今天去羅馬觀光也依然會有個感覺:羅馬亂。
想到建國後梁思成堅持不懈地闡述自己認為的首都建設方案,他說,不這樣,50年後會有人後悔的。
50年後,我們怎麼樣呢?

-----------
跑題了,回來:
建設說完了說保護。
我們今天能看到的佛羅倫薩的這一切,請讓我們感謝美第奇家族,尤其美第奇家族最後一位直系繼承人:安娜?瑪利亞?路易薩?德?美第奇。
她在遺囑里將美第奇家族大部分遺產捐贈給了接管權力的當地政府(與公眾)。她要求將家族收藏的文化藝術作品公共開放,供人觀賞。除了要求保證藏品的完好與公共價值別無他求。
實際上美第奇家族在文化藝術的追求上之所以是常人無法企及的層次,是因為他們始終樂於與公眾分享,毫不吝嗇且樂於製造美好事物與大眾親密接觸的機會。
他們這樣的善心還感動了另一位重要的人:拿破崙。
拿破崙是個狂熱的藝術品收集者,所征之處必奪藝術珍品(所以盧浮宮藏品如此壯麗波瀾!)但是到了烏菲茲卻什麼也沒拿沒損毀,因為這些已經是屬於公眾的了,他就默默地看看,默默地走了。

是的,安娜死後一切家族遺產由當地政府與教會接管。
但是七十年代,教會早已有保護文化遺產的雛形法案。
不僅是這些可動產受到法律的保護,不動產一樣已開始受到切實的關注監管與保護。
在政府與教會的奪權中,遺產保護從來沒有受過忽視。
什麼算文化遺產、自然保護區,被一步步完善、定義與收錄。
只要是具有文明線索的、有研究價值的、有歷史意義有傳統風貌有藝術價值的…,山上一座小草屋、市裡一幢大行宮、小到一針一線大到雕塑巨畫、整個城市的統一風格統統屬於被保護行列。

此處略遺產保護法的簽訂與爭權風波…手機打字太累,有空填。

到現在,義大利人們,至少佛羅倫薩人們根深蒂固的不敢輕舉妄動的意識。
政府來投入人力財力維護城市大方面的乾淨、整潔、風貌;人民由自身做起保護自己的地產風貌。
比如佛羅倫薩以黃牆綠窗為經典風格,你這窗要漆成別的顏色,請報批,審核不批准那你就不能更改。想私自修天台?私自擴牆面?私自辟小院兒?私自開車庫?…開什麼玩笑,你等著被罰得下下輩子都沒尿布錢吧。
這街道再過三輩子也輪不到擴建,這石頭幾百年了,太破了就修,反正不能大動干戈。
你所擁有的大部分不動產都是文物!政府有監管權、修繕權、優先處理權,幾百年的歷史!有困難?克服!就是不能亂動!不僅不能隨便改動(經報批准後,政府派人統一修葺),外觀也不能隨便影響!想隨便掛招牌?罰!想隨意門前堆雜物?罰!…罰!

已經到這一步了,想呈現城鄉結合部的亂糟糟也很難吧。
------------
除了執行者與公眾的文化藝術修養、執政者對城市保護與維護上功夫詳盡外,歐洲城市整體人數沒有那麼多人流沒有那麼大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但不是說人少就好,比如義大利南部一些開發不夠完善的小城鎮,破敗地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連大城市的郊區、移民叢居的特定地點也會有髒亂差的現象。…中國城的狀況真心沒有好到哪去。基本還原城鄉結合部風貌(據說此地的執政人會睜隻眼閉隻眼,因為害怕聚集地的各幫派,管太多哪天會被崩了…反正最多七八年的執政期,好好活著比較實在…我開玩笑的萬不可認真對待)。

---------
所以我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

再加上歷史地理生物化學物理語數外…的綜合原因

好吧我承認我是寫累了…稍後再續。


前面幾位說得都很好了,規劃,尺度,土地和房產制度,城市中心與郊區的關係,這些都有影響。
不過我想退回去說的說只是一件最基本的事情:乾淨。
曾經在東京晃過幾天,快要離開的時候,突然反應過來一件事情:居然那麼大那麼繁忙擁擠的大都市,沒有看見過街上有垃圾!一片紙都沒看見!千萬人口的大都市啊!想想北京。。。
乾淨,看似非常基礎和簡單的一件事,其實對於城市來說,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其經濟成本和對居民的素質要求是非常高的,遠遠超出一般官員的想像。中國的城市有錢搞超高樓,但根本不具備保持城市衛生的能力,不管是教育、體制還是資金投入。
所以呢,學了這麼多年的建築,反而對什麼風格啊,設計啊,理念啊都不那麼看重了,能做到乾淨,就非常非常好了,其他那些高一點的要求,隨緣吧。


首先,中國無論是傳統文化還是傳統建築思維,都帶有明顯的內向性的特點,這跟前面旮旯的回答所描述的類似。在中國,各家的老太太能把自己家裡收拾得整整齊齊,一出門不是自己的地兒了就胡亂處理。所以在搞建設的時候,中國人也習慣把更多的錢和精力使在進了門以後的地方,外面的事兒是次要的。由於公司合作需要我曾經接觸過一個澳大利亞的的地產開發商,他們想引進我們這邊的中式設計和開發經驗,作為賣點在布里斯班做個中式項目。到我們這邊考察一圈後他提出了一個澳洲開發模式和我們中國的很大不同——在澳大利亞,如果地產商拿到塊地準備做個高層住宅,他們會將建築放到地塊的幾何中心附近,以便於把周邊綠地景觀空出來創造出開闊外向的視野,而在中國則正好相反,幾乎所有小區規劃,都儘可能把建築壓到紅線邊上,以圍合出小區內部的花園。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人觀念里對內外空間的取捨。可以說,對內外空間的投入差異導致了產出的差異。
但是,我仍然不認為這是最關鍵的問題。上面回答中有提到是發達程度和建築本身風格問題,我不能認同。題主提到,同是低矮、老舊、窄,為什麼歐洲和日本的街道給人「更清爽,更統一」的感受,我們可以理解為,這種「更清爽,更統一」的感覺是一種美感,是即使不夠新、不夠高大、不夠華麗仍然能給人帶來的視覺上的舒適和愜意,它會給人帶來對自己所居住的家園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一旦你對一片街區產生這種認同感和歸屬感,你會不自覺把對它的刻畫和描述賦予詩意,你願意把它真實的意象融入到你所能接觸到的藝術形式中。是不是只有富有的人群才有資格獲得這種家園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呢?顯然不是。

這是日本動漫家新海誠的影片截圖,他十分樂意與將雜亂沒有規律的電線杆子放到自己的作品畫面中。畫面里沒有精緻的建築,但仍然讓人願意把它當成桌面來用。

這種畫面很多。這裡面的街區也沒有哪個像是真正的富人區。大把電線杆子,大把的空調機體外露,大把東倒西歪的廣告品牌,也沒有影響街道的美感(事實上這些還恰恰是漫畫家反覆運用的畫面素材)。
你可能說這些圖面被美化過了,但如果不是街道本身的整潔清乾淨,這種美化一定會使它變得不可信。是的我也沒去日本實地考察過。不過我可以給你看看澳門的街道什麼樣的。

這建築是夠老夠破了吧。

這樣的也是,在澳門是最普遍的街巷。這樣的房子你在大陸是隨便可以見到的,但你細觀察下它的路牙、它的人行道跟建築底結合的方式。
上面兩張是背面街,尚且如此,再看看下面的正面街:

這地方沒富人住吧、沒什麼建築風格可言吧。
只有街道處理到這種程度,你才能談藝術上的「美化」。我們再來看看不遠處的廣州什麼樣的:

哥們,你給我說說,怎麼美化??
OK,你可以說人群層次、素質等等,但我想,有人把這些地方當成過家園么?
各位建築設計行業的同仁,你們什麼時候有機會為這些地方出過把力呢?等它被推土機全推了改建的時候么?那它還是你的家園么?
我曾跟我領導聊天,她50出頭了,說到以後的打算,她說跟著她兒子。她兒子出國了,不知道以後哪邊落腳。她說,老北上廣深的人,下一代基本都在外面了,今天佔據這些城市的是像我這樣的外來的南飄北飄的小苦逼。我一想也是真是,我老家的小城市,留守的也都是當年從鄉下考上來求學的那些孩子。而跟我一起長大的朋友,要是混得稍微好些,說起以後的想法,也會告訴我:「40歲時移民到新加坡」。
我突然覺得我們是些沒有家園的人,我們在外面是飄著,而故鄉是用來逃離的。
原因當然是各種各樣的,你可以追究體質追究產權。
但我想,如果我們不把自己的腳下的土地當成家園來建設,它永遠也成不了你想逃離到的那個彼岸。


所謂無恆產者無恆心,中國人不能擁有自己的土地,你購買的房產只是建築物的使用權,對於自己家裡自然願意花心思打理,對於公共地區,自然不關己事,中國依然還在城市化進程中,大量建設的新城市容納的都是失地農民,他們的生活習慣還沒脫離中國農村的習慣,連衛生觀念都無法和城市生活接軌,何論美學訴求。

另外由於中國的城市規劃中街道旁除了大業主商業中心,就是房產商開發時留下的街邊商鋪,經營者普遍沒有美學素養,這點離開歐洲日本差距更大,低層次的租房經營者,艱難的經營大量的開關店,都不會產生穩定漂亮的街區。

作為一個脫離饑荒才幾十年的國家,要求國民有多高的整體素質美學素養也不現實。


不是缺乏長遠規劃的問題。中國最掙錢的行業就是規劃業,規劃項目多了去了。關鍵還是在於態度,態度不擺正,做再多規劃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國內建設速度太快,城市空間使用起來不愛惜,對歷史建築的態度也是不尊重、不愛惜。拿修路來說,一條城市路,要埋電纜,於是挖開了;合上沒2個月,因為要埋排水管道,又挖開了;又合上沒多久,因為什麼別的原因,又挖開了。。。。。對待城市空間,太隨意,一點都不尊重,對待歷史建築更是如此,一切都顯得非常財大氣粗暴發戶。要是大家都愛惜著經營城市空間:政府不要隨便亂拆,開發商不要搞來一塊地就直奔金錢而去完全不顧忌周邊居民的歸屬感和感受,然後市民在活動的時候稍微尊重一下服務人員的勞動、愛惜公共基礎設施,那麼空間品質絕對飛躍性提高。總之就是利益相關方都得首先秉持著恭謹和尊重的態度來搞建設,這樣你一磚我一瓦的,慢慢就趨於完善了,慢慢空間品質就走精緻、走細膩了。
但是如果想想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話,不可能去指責開發商,因為開發商就是只關心錢的,不管哪個國家哪個文化背景里的商人都是絕對狼性,不可能去跟他說手下留情,所以開發商不是這個問題里決定性的一環;那市民呢?市民作為使用者,誰不希望自己家門口好一點、親切一點、歸屬感強一點啊?市民的意願往往是最強烈的,關鍵是沒有表達意願的渠道。至於政府嘛,其實也不能光指責政府政績工程之類的,因為誰都不是聖人,在現在這種機制下,換做是誰去做那個位子,干出來的事情本質上都差不多,因為人性是一樣的。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體制的問題。城市項目只有政府和開發商在參與,市民參與不到項目決策中去。不要看好像現在的政府網站都會把一些項目方案貼出來讓你投票,但這根本不算參與決策,因為市民壓根沒接觸到核心的一環,就在外圍兜一兜,走走過場。打個比方,就像炒菜,可能市民特別想吃牛肉,但是開發商覺得養雞容易賺錢,政府認為那雞做菜端出來好看,於是跟開發商一起用雞炒了幾盤菜端出來,問你:你是喜歡吃雞脖子、雞爪子、還是雞屁股呢?


主要想談談風格。

幹麼一講到中國城市布置就是批判。雖然中外規劃的差距是有的,但是近幾年優秀的方案很多,也在改進。
首先城市的功能是居住,如果中國也是更集中式的布置的話,用不了幾年還會擴建。而交通、商業、公共設施完全滿足不了更快發展的需求。

歐洲很多的城市布置是希望聚集人口,增加生活的氣息,工作也更方便。
而像國內的城市大部分目的是要安排更多的人流,需要更完整的規劃,不僅是功能分區,更大的作用是解決交通問題,提高土地使用率。


僅憑猜測來答一發。
歐洲或日本的小城市和老城區都是相對比較成熟的城市,裡面居住的人大都是原住民,對房子有權力,對街區熟悉且有愛。看一些日本的影視作品就能發現,類似於垃圾回收放置不對,也會有人出來批評指正,很多人對於自己的居住環境具有這種責任感,而且居民們大都有愛惜面子,體諒他人的道德自覺。
而我國呢,畸形的城市化使得小城鎮聚集了一些農村人或暴發戶,他們從未有城市生活經驗,甚至連下水道、垃圾桶都設置不合理甚至缺失,髒亂總是不可避免的,人們還是習慣於打開大門潑髒水,垃圾塞進塑料袋裡丟在沒人的地方或路邊,還有諸多找機會的人濫發傳單,濫貼各種小廣告。大城市的老城區也是,或者是些留守的老人,年輕人有錢人都跑到光鮮亮麗的新城去住了,將老城區的房子租賃出去,擠上許多外地戶口的人,他們僅僅是臨時住住罷了,根本不會愛惜社區的環境,而房子是需要保養與修葺的,老舊的樓道,掛滿灰塵、霉跡的外牆,昏暗的天空,以及跟著流動人口而來的廣告、塗鴉,會美好才怪。
我們缺乏文明,也缺乏潔凈的天空。破敗的房子如同妓女,能暫時滿足需要,卻不能擁有,也就不值得去花錢和精力去保養她,而她的產權所有者,只盼望著她站的那條街的那個地方,可以在拆遷中賣個高價……
=============補充:
分享龍應台寫給兒子的文章:龍應台:沒有逗留,哪裡來文化?
我覺得此文,一定程度解答了這個問題。


主要是人素質的培養,我是廣東人,從小看香港電視長大,關於街道衛生的電視廣告,看了有十幾年了,明白香港人的這些素質是用一兩代人的時間換來的。中國的這種素質教育,與二十年前的香港電視廣告比,還是比不上。可以說,中國還不知道這種教育如何做。
看看二十年前香港的垃圾蟲廣告吧:
視頻封面清潔香港 垃圾蟲視頻
視頻封面清潔香港 - 1987 譚詠麟 許冠文視頻
還有很多其它有趣的廣告,可惜視頻網站找不到。


他們都是工業化比較成熟的國家,走得路子幾乎也是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先凌亂後整潔有序的。之所以有現在這樣的情況,主要是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改造,規劃。相信中國現在也意識到自身這個問題,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 。當然其中文化氛圍也是不可忽視的,宗教因素,西方自由、民主等因素都是有助於這種環境形成的,這與我國的幾乎完全靠政府行政統一規劃是大相徑庭得


歐洲、日本漂亮的小街道,都是中世紀留下的,即便二戰被炸毀了,後來也是按照過去美好的樣子重建的。

為什麼那個時候的街道感覺漂亮,因為那個漫長的年代裡,人們的生活方式慢慢得早就與生產方式均衡了。

這空間那景觀,都是細節,去粗取精後,就叫均衡。很多時候,均衡是設計不出來的,均衡是調整出來的,這不合適,改改,那不合適,裁裁,於是就成這樣的好看了。

我們也有過中世紀均衡時代的生活,那些街道、小鎮、苑林,你去看看江南吧。只是近代崩潰了、嚇怕了、窮怕了。沒錢就窮湊合,有錢就窮折騰。

個人的不自信會寫在臉臉上,居民的不自信會寫在街道上。


因為產權是自己的。


因為我們還在發展,有些東西急不來,40年的時間很短,這些東西要做好還要時間。
教育提高了,審美的提高了,改造才能自發開始,否則總會是被動。
年輕一代高素質者,前衛的人實力還很弱。
說白了,社會還沒發展到這一步。
中國農村不是不好看,就是隨便扔垃圾,污水直接地面排放。光做好這兩點,就能變化很多了。
其他的不說,我老了以後我開的鄉間小賣部絕對要會比現在的好看。可是這也要50年以後了。


population density
governance
public participation
spatial design(place making)

人口密度小
基層管理高效
公眾參與

人口密度小:
基礎設施服務壓力小

基層管理:

公眾參與:
保證公眾參與,事無巨細,只要是影響他人日常的事,都會通過徵詢。

空間設計:
看似很亂的街道氛圍,人家做成那個樣子基本上都是經過很多道程序論證,徵詢的。充分考慮當地居民的需求。


我從一點來分析,就是各國人民對建築的審美不同。
說說日本,下圖是我在御殿場旅遊時拍的一張,圖片這裡相當於中國的農村,大家可以看到路燈電線其實很凌亂,但是整體給人感覺非常舒適,也沒有「亂差」的印象。
原因有以下幾點:
1.街道乾淨;2.綠化好;3.緊湊的房屋充滿了生活氣息。

再來對比國內北方山東某農村,同樣也是街道乾淨,綠化好,但為什麼在感官上的差異如此之大呢?

我覺得問題在於建築風格的差異,大家看日本的民居大多都會刷上顏色,以素色為主,如淡黃、淡灰、淺藍等。而且建築風格素雅古樸,也很少有大紅大紫的牆面顏色。

而山東這個村莊的民居主要是水泥色,灰灰的給人是另外一種感覺。(比如壓抑?)
另外,在細節處理上也和日本民居差異較大。

我發現北方村莊很多民居都是水泥色,不會貼瓷磚或者刷漆。這一方面和經濟基礎有關,另一方面就和大眾對建築的審美有關。

來到南方,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以下圖為例:

這個社會主義新農村同樣是乾淨、綠化好、建築風格統一,我發現這種鄉村歐美風的建築風格在當前民居建設中很受歡迎。
但我個人更喜歡傳承中國文化特色的民居,如下圖:
這是西安某新農村的民居,建築風格屬於徽派,很古典。

所以,我個人認為乾淨與否,綠化好壞,並不是更好更壞的根本原因。大眾對建築的審美是感官差異的一個重要因素。就像上圖中日本農村和山東農村,街道同樣乾淨,綠化同樣好,但是民居風格完全不同,整體給人的感覺就天壤地別了。

但是你也不能說哪個好哪個壞,大家的審美標準都不一樣。
有些人會覺得日本的民居偏小氣,不大氣;
有些人會覺得鄉村歐美風太洋中摻土;
有些人會覺得徽派新農村的白牆太刺眼。

(另外,山東農村,浙江農村和陝西農村的選擇為個例解釋,不代表各省全部狀況噢)


國內的老城區大多已經不是城市的核心部分了,破舊也很正常,因為中國的 CBD 大多是現代化的摩天大樓.

而國外的老城區,比如英國吧,市中心的房子都是老房子,房子的年紀比各位都大,但他們依然是城市的核心部分,他們的 CBD 就是這樣,很多外面看上去像是一兩百年前的房子進去裡面的裝修相當現代化.

比如利物浦這邊的市立圖書館,外觀是這樣的:

看上去很老對吧,但裡面是這樣的:

總的來說老城區破不破還是取決於其本身的商業價值,像西塘古鎮什麼的,雖然老但只要有商業價值就會被開發被維護 你也就不覺得它很破舊. 歐洲也有很多地方非常破, 像鬼屋,因為這塊地皮沒什麼商業價值,上面的房子也自然廢棄了.

圖片來源:- Liverpool City Council google 街景


題主問題可以翻譯為:為什麼我們喜歡中世紀的城市?
1,小園香徑獨徘徊--人的尺度;
漫步,冥想,回望,遠眺,都是那麼自在。
城市,你可以用腳步來丈量。

2,清水出芙蓉--自然的生長
順著地勢、水勢、山勢,一兩家,三四家,一直到幾十家,城市功能在自然生長,在生長中調整、改變。

恰恰不是事先規劃的功勞。


It迷必讀神書《失控》裡面有很多生動的例子,來說明人群的每一個人看似無序的行動,最後形成了群體的智慧和美好結果。
體育迷想想綠茵場里人浪的誕生。

每一戶人家的違章建築,
整體上恰恰構成了中世紀城市的迷人風貌。


3,天然去雕飾--身邊的材料
石頭,泥土,紅磚,親切自然的材料

4,佳人在山谷--你今天看到的小城,歷史上可是是世界之都、大城市,能不漂亮嗎?都是當年財富的體現。

中世紀的名城,現在的旅遊勝地:

中世紀的紐約和倫敦:威尼斯,布魯日
德國浪漫之路的一串小鎮:也是歷史上的貿易之路,繁榮之地
奧地利薩爾茨堡和傳奇的哈爾施塔特、波蘭克拉科夫:擁有中世紀的寶礦--鹽,不亞於擁有一台印鈔機。
義大利佛羅倫薩和托斯卡納小鎮群:世界銀行中心佛羅倫薩,金融中心挑戰者競爭者錫耶納
法國普羅旺斯的阿維尼翁和周圍小鎮群:教皇的城市,物產富饒的城市群
--------------------------------
好了,寫個框架,希望以後也能「自然生長」
有構思寫本書《歐洲的經濟旅遊》,把歷史上的經濟故事,融入到歐洲的旅遊城市中。


如果說是因為建造時間長度,使用破壞程度不同。那麼問題中提及的歐洲,日本,和國內這三者中,中國的城市規劃是最晚建成的,可以說是最新,但是受到的破壞力度確實最大。所以這個理由不成立。

如果說因為人口密度導致的街道使用過度,那麼日本一些大城市如東京,比國內的很多城市人口密度要大。這個理由也不成立。

所以說還是街道使用者的素質問題,實在是任重道遠。

最後我想說,國內的空氣污染,也是讓人覺得街道市容不整潔清爽的原因。在國外待了一年,暑假放假回國,發現相對國外,國內的空氣質量真的堪憂,經常到處都是灰濛濛的一片,這樣的背景下,想要市容街道整潔清爽,恐怕也是很難的事情。

BTW附一張隨手拍的國外街景


推薦閱讀:

零基礎學習城市規劃手繪,應該買哪些畫筆及工具?
當圖片很多很雜的時候,怎麼排版好看?
中國有哪些設計優秀的城市步行街?
抄繪(手繪)大量規劃平面圖的作用是什麼?
曼哈頓的街道為什麼既窄又多單行線?為什麼一個 block 一般就是一個建築?設計的背景是怎樣的?

TAG:城市 | 城市規劃 | 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