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衍生遊戲眾多,有哪些是非玩不可的好作品?
星戰遊戲數量多,類型也多。單機網遊手游,世界觀可能也有差別,感覺是個大坑啊!有哪些是著名的,或者說是非玩不可的好遊戲呢?
----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星球大戰,更多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謝邀~
盧卡斯影業和喬治·盧卡斯本人對《星球大戰》遊戲的重視程度要高於對《星球大戰》圖書的重視程度。一個例子就是《星球大戰》遊戲幾乎都是由盧卡斯影業的子公司盧卡斯藝界(LucasArts)發行或製作,而《星球大戰》圖書則是授權給了專門的出版社。正因為如此,《星球大戰》遊戲其實比《星球大戰》圖書要保守得多。所有《星球大戰》遊戲都與《星球大戰》影視劇密切相關,就算是《舊共和國武士》系列這種發生在影視劇四千年前的故事,也能處處見《星球大戰》電影的影子。相比之下,《星球大戰》圖書在故事和設定的創新方面就比較放得開。
不過,這一切都是迪士尼收購盧卡斯影業前的情況。迪士尼收購盧卡斯影業後,一方面把盧卡斯藝界變成了一個空殼,把《星球大戰》遊戲版權到處出售,另一方面又沒真正推出一款《星球大戰》遊戲大作(新一代《星球大戰:前線》要年底才上市),因此,暫時還看不出《星球大戰》遊戲的發展趨勢和受重視程度。
下面我推薦的遊戲都是根據我自己的喜好來評價的,僅供參考。
1、《X翼》(X-Wing)
這是盧卡斯藝界成立後推出的第一款《星球大戰》遊戲,太空飛行模擬類,最早發行於1993年。玩家扮演義軍飛行員凱恩·法蘭德(Keyan Farlander),在銀河內戰中打擊帝國艦隊。《X翼》在電子遊戲史上的地位很高,因為它是最早的3D飛行模擬遊戲之一。不過這款遊戲難度略大,不適合空間感不強的玩家。
GOG現已推出《X翼》特別版,包含遊戲原版與全部資料片,可以在Win7、Win8平台上運行。
凱恩·法蘭德後來出現在了《新絕地武士團》(New Jedi Order)系列小說中。
2、《TIE戰鬥機》(TIE Fighter)
《TIE戰鬥機》最早發行於1994年,飛行模擬類。它被宣傳為《X翼》的續作,其實在劇情上兩者沒什麼關係。玩家在遊戲中扮演帝國飛行員馬雷克·斯蒂利(Maarek Stele),他是原力敏感者。與《X翼》相比,《TIE戰鬥機》的難度大大降低,這樣能使玩家更好的體驗劇情。事實上,出色的劇情是《TIE戰鬥機》廣受好評的原因之一。馬雷克·斯蒂利不僅要打擊叛匪,還要協調單個行星系內部的內戰,揭露並消滅帝國高層密謀發動政變的軍官,試驗新武器,甚至有機會加入皇帝的秘密會(Secret Order of the Emperor),直接為皇帝本人服務。著名的帝國軍事天才索龍(Thrawn)也會在遊戲的過場動畫中露臉,向玩家下達指令。通過豐富與曲折的劇情,玩家在這款遊戲中能身臨其境,切實體會到作為帝國軍人和皇帝僕人的榮譽感與使命感。
GOG現已推出《TIE戰鬥機》特別版,包含遊戲原版與全部資料片,可以在Win7、Win8平台上運行。
馬雷克·斯蒂利後來出現在了《絕地的命運》(Fate of the Jedi)系列小說第1本《放逐》(Outcast)中。
3、《X翼同盟》(X-Wing Alliance)
《X翼同盟》最早發行於1999年,飛行模擬類。它被認為是《TIE戰鬥機》的續作。雖然在劇情上兩者沒什麼關係,但在風格上兩者卻很類似。玩家在遊戲中扮演義軍飛行員、「富二代」埃斯·阿扎明(Ace Azzameen)。他的家族擁有一家同情義軍的貨運企業——雙日運輸服務公司(Twin Suns Transport Services)。因此他既要為義軍執行任務,打擊帝國,也要時不時回家為家族企業打擊支持帝國的競爭對手。這款遊戲別出心裁地擁有一個虛擬電子郵件系統。玩家會通過這個系統時不時收到家書,了解埃斯·阿扎明在戰鬥之餘的日常生活。如果說《TIE戰鬥機》表現的是以國家為重的「大愛」,那麼《X翼同盟》表現的就是以家庭為重的「小愛」。
這款遊戲推出時,《星球大戰》衍生宇宙已經很豐富了,因此遊戲中有不少與衍生宇宙作品互動的地方。比如:第四關的背景就是《帝國陰影》中的幾段情節。在第六關第二個任務中還能看到許多小說《索龍三部曲》里的飛船。
GOG現已推出《X翼同盟》,可以在Win7、Win8平台上運行。
埃斯·阿扎明後來在《絕地歸來》青少年小說版中被提到。這本小說已由童趣出版社引進翻譯,我本人是審定者。本書發布會定於5月31日下午在北京舉行,歡迎大家蒞臨。
4、《黑暗力量》系列遊戲
《黑暗力量》系列遊戲共有五款,分別是:
1、《黑暗力量》(Dark Forces),1995年,第一人稱射擊類,GOG有售;
2、《絕地武士:黑暗力量II》(Jedi Knight: Dark Forces II),1997年,第一人稱射擊/第三人稱動作類,GOG有售;
3、《絕地武士:西斯之謎》(Jedi Knight: Mysteries of the Sith),1998年,第一人稱射擊/第三人稱動作類,GOG有售;
4、《絕地武士II:絕地放逐》(Jedi Knight II: Jedi Outcast),2002年,第一人稱射擊/第三人稱動作類,GOG有售;
5、《絕地武士:絕地學院》(Jedi Knight: Jedi Academy),2003年,第一人稱射擊/第三人稱動作類,GOG有售。
這個系列講述了凱爾·卡塔恩(Kyle Katarn)從帝國衝鋒隊員(Stormtrooper)到絕地大師的成長史。在第五款遊戲《絕地學院》中,他已經不是主角,而成為主角傑登·科爾(Jaden Korr)的師父。
第一款遊戲《黑暗力量》是在《Doom》問世的第二年推出的,由喬治·盧卡斯親自在CNN作廣告,在當時廣受好評,是上世紀九十年代銷量最高的電子遊戲之一。而第四和第五款遊戲,即《絕地放逐》和《絕地學院》,則採用了Q3A的遊戲引擎,在畫質上有不俗的表現。
有關《黑暗力量》系列遊戲的更多介紹可以參考 @外星蘑菇 寫的《關於《黑暗力量》系列作品你必須知道的一些事》和《DOS遊戲《星球大戰:黑暗力量》通關隨感》。
這個系列的遊戲與其它《星球大戰》衍生宇宙作品互動極多。比如:《黑暗力量》中出現的黑暗士兵(Dark troopers)幾乎成為後續《星球大戰》遊戲中的必備敵人;《西斯之謎》的主角之一是日後成為盧克·天行者妻子的瑪拉·傑德·天行者(Mara Jade Skywalker);《絕地放逐》的情節呼應小說《水晶星》(The Crystal Star);小說《橫流》(Crosscurent)和《激流》(Riptide)的主角是傑登·科爾;凱爾·卡塔恩本人在《新絕地武士團》、《暗巢三部曲》(Dark Nest Trilogy)、《原力傳承》(Legacy of the Force)和《絕地的命運》四大經典小說系列均登場。
5、《俠盜中隊》(Rogue Squadron)
《俠盜中隊》最早發行於1998年,飛行動作類。玩家作為義軍同盟/新共和國俠盜中隊的一員,可以選擇操縱不同的飛行器,在不同星球的大氣層內打擊帝國部隊。這款遊戲最大的特色就是爽快,酣暢淋漓,打擊感和體驗感很好!它既不像飛行模擬類遊戲那樣有相對複雜的操作,也不像其它載具動作類遊戲那樣因過於追求精彩刺激而讓玩家眼花繚亂。《俠盜中隊》非常流暢,關卡長度適中,敵人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主線任務和支線任務安排得當。這款遊戲榮獲1998年起源獎最佳動作類計算機遊戲獎(Origins Award for Best Action Computer Game of 1998)
《俠盜中隊》的最後一關改編自漫畫《黑暗帝國》(Dark Empire)中的蒙卡拉馬里戰役,玩家要操縱新共和國的V翼飛行艇(V-wing airspeeder)對抗帝國的「毀世者」(World Devastator)超級武器。這是《星球大戰》遊戲第一次表現死星以外的超級武器,也是第一次改編《星球大戰》衍生宇宙漫畫里的情節。
GOG現已推出《俠盜中隊》,可以在Win7、Win8平台上運行。
6、《急速飛梭》(Racer)
《急速飛梭》最早發行於1999年,競速類。玩具可以扮演包括小阿納金·天行者在內的不同賽車手,選擇不同的飛梭賽車,在不同星球的賽道上參加飛梭賽車比賽。跟傳統賽車類遊戲相比,《急速飛梭》中賽車的行駛速度極快,路邊風景以驚人的速度倒退,感覺很爽。
這款遊戲的續作《急速飛梭復仇》(Racer Revenge》沒有PC版,其PS2版可以用模擬器在PC上完美運行。值得注意的是,《急速飛梭復仇》的難度比《急速飛梭》大了不少。
7、《銀河戰場》(Galactic Battleground)
《銀河戰場》最早發行於2001年,即時戰略類。原版包括帝國(The Empire)、岡根人(Gungan)、義軍同盟(Rebel Alliance)、納布(Naboo)、貿易聯盟(Trade Federation)和伍基人(Wookiee)六大勢力,資料片又加了獨立星系邦聯(Confederacy of Independent Systems)和銀河共和國(Galactic Republic)兩大勢力。另外還有一個不可玩勢力——伊沃克人(Ewok)。由於採用《帝國時代II》的引擎,這款遊戲幾乎就是套了一張《星球大戰》皮的《帝國時代II》。不過遊戲的可玩性還是相當高的。看到一個個小小的以2D形式表現的《星球大戰》元素在色彩艷麗的地圖上打來打去,別有一番趣味。
GOG現已推出《銀河戰場》傳奇版,包含遊戲原版與資料片,可以在Win7、Win8平台上運行。8、《舊共和國武士》(Knights of the Old Republic)系列
《舊共和國武士》系列總共包含三部作品,都是動作RPG類,基於d20系統的規則:
《舊共和國武士》,2003年,單機遊戲,GOG有售;
《舊共和國武士II:西斯尊主》,2004年,單機遊戲,GOG有售;
《舊共和國》,網路遊戲,2011年,還在運營。
這個系列是《星球大戰》遊戲中最獨特和最具劃時代意義的系列,沒有之一。
首先,《舊共和國武士》系列在劇情上不是基於電影六部曲的,而是基於從1993年出版到1998年的漫畫《絕地傳奇》(Tales of the Jedi)。當然,沒讀過這套漫畫就直接玩這套遊戲也不要緊,因為漫畫中的很多關鍵元素和情節都會在遊戲中作為背景得到詳細的解釋。而對於我們這些早就讀過這套漫畫的人來說,這套遊戲又多了一分親切感。
其次,《舊共和國武士》系列真正意義上開創了《星球大戰》宇宙的「舊共和國時代」,圍繞這三款遊戲而推出的小說、漫畫、參考書層出不窮。從此,《星球大戰》系列作品就有了兩條主線:一條圍繞電影六部曲,另一條就圍繞《舊共和國武士》系列。
最後,《舊共和國武士》系列引入了一個遠古超文明——拉卡塔人(Rakata)在舊共和國成立前創建的無限帝國(Infinite Empire)。「失落古文明」這一經久不衰的科幻話題終於也成為《星球大戰》宇宙的重要元素之一。
整個《舊共和國武士》系列(含小說、漫畫、參考書)所講述的故事梗概如下:
西斯帝國的殘餘勢力,即真正的西斯,誘騙曼達洛人的領袖終極曼達洛發動曼達洛人戰爭,入侵銀河共和國,結果被銀河共和國和絕地打敗。在這場戰爭中,崛起了兩位重要的絕地英雄,即瑞文和馬拉克。他們獲悉西斯人沒有滅絕後,前往未知區域調查真相,結果被一千多歲的西斯皇帝維希埃特洗腦,墮入黑暗面,接受西斯文化,成為西斯尊主。他們倒轉槍口進攻銀河共和國,發動絕地內戰。絕地利用圈套成功給瑞文再洗腦,瑞文於是幫助共和國打敗馬拉克,自己深入未知區域尋找真正的西斯。已知區域內的殘餘西斯發動第一次絕地大清洗,但被女絕地米特拉·蘇里克阻止。蘇里克後來追隨瑞文,也前往未知區域。瑞文和蘇里克暗殺維希埃特失敗後,瑞文被囚禁在凝滯設備里,蘇里克肉體死亡,英靈一直伴隨瑞文。三百年後,真正的西斯入侵銀河共和國,發動銀河大戰。共和國慘敗,與西斯帝國簽署和平協議,成為西斯的附庸,兩國陷入冷戰。九年後,兩國重燃戰火,銀河戰爭爆發。
這個系列的第一款遊戲《舊共和國武士》在整個電子遊戲屆享有崇高的地位。推出至今,它共獲得了126個獎項,包括48個「年度遊戲」獎項,33個「最佳RPG」獎項。IGN將其列為二十一世紀前十年三款最佳電子遊戲之一,在史上最佳遊戲中位列第27位。BioWare之後推出的經典遊戲《質量效應》系列和《龍騰世紀》系列都以《舊共和國武士》為基礎。
9、《前線》(Battlefront)系列
《前線》系列目前有五款作品,由DICE製作的第六款將於今年年底由EA發行,都是FPS,玩法上都模仿EA的《戰地》(Battlefield)系列。除了尚未發行的新作,在五款舊作中,真正經典的只有最早的《前線》和《前線II》。
《前線》最早發行於2004年,幾乎沒有劇情,就是讓玩家在十個星球爭戰,體會電影六部曲里的經典戰鬥。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十個星球里,有一個叫雷恩瓦(Rhen Var)的星球沒有在電影里出現過,只在我前面提到的《絕地傳奇》漫畫里出現過。而它之所以會出現在遊戲里,是因為先前有一款叫《克隆人戰爭》(The Clone Wars)的主機遊戲引入過這個星球,於是《前線》的製作組就直接把雷恩瓦的模型搬進來用了。而雷恩瓦之所以會出現在《克隆人戰爭》里,是因為遊戲最後會出現《絕地傳奇》漫畫的主角——烏利克·凱爾-德羅馬(Ulic Qel-Droma)。
《前線II》最早發行於2005年,是獻給501軍團(501st Legion)的遊戲,劇情全部圍繞501軍團展開。玩家作為501軍團的一員,能參加從吉奧諾西斯戰役到霍斯戰役的銀河系歷次戰鬥,為共和國粉碎分離勢力,為帝國平息叛亂。正是這款遊戲讓全世界《星球大戰》遊戲迷知道了501軍團這個光榮的番號,知道原來在絕地聖殿執行絕地大清洗、在「坦蒂夫四號」扣押萊婭公主、在霍斯進攻義軍基地的是同一支部隊。《前線II》還加入了太空戰模式,玩家可以在主力艦的機庫里跳上戰鬥機沖入太空與敵機纏鬥,甚至登陸或摧毀敵人的主力艦,非常過癮。
GOG現已推出《前線II》,可以在Win7、Win8平台上運行。
10、《戰爭中的帝國》(Empire at War)
《戰爭中的帝國》最早發行於2006年,即時戰略類。原版包含帝國和義軍同盟兩個勢力,資料片加入了全新的黑幫勢力贊恩財團(Zann Consortium)。遊戲包含銀河征服、太空戰和地面戰三個模式。玩家在銀河征服模式下擴軍備戰,加固行星系防禦措施。在太空戰模式下摧毀敵人的太空艦隊,取得制空權。在地面戰模式下摧毀敵人的地面部隊,徹底征服一個星球。
GOG現已推出《戰爭中的帝國》黃金包,包含遊戲原版與資料片,可以在Win7、Win8平台上運行。
遊戲中的星球、種族、飛船、武器等元素大都來自其它《星球大戰》衍生宇宙作品,讓《星球大戰》鐵粉倍感親切。資料片里的贊恩財團是遊戲原創勢力,後來只在小說《千年隼號》(Millennium Falcon)中被提及。
11、《共和國突擊隊》(Republic Commando)
《共和國突擊隊》最早發行於2005年,第一人稱射擊類,採用了Unreal引擎。玩家扮演克隆人突擊隊(clone commando)成員RC-1138(「頭兒」,Boss),在克隆人戰爭期間指揮德爾塔小隊(Delta Squad)的四名克隆人(包括自己)前往吉奧諾西斯、「歡呼者級」突擊艦「檢察官號」(Prosecutor)和卡希克執行特種任務。這是一款軍事色彩非常濃郁的遊戲,人物的動作、走位和台詞都符合現代軍事行動的要求。遊戲的節奏很快,情節非常緊湊,從頭到尾一氣呵成,通關後讓人意猶未盡。
GOG現已推出《共和國突擊隊》,可以在Win7、Win8平台上運行。
以這款遊戲為基礎,盧卡斯影業推出了《共和國突擊隊》系列小說(共5本),由英國軍事科幻作家卡倫·特拉維斯(Karen Traviss)創作。德爾塔小隊甚至在《克隆人戰爭》動畫連續劇里亮相,是最早進入《星球大戰》正史的《星球大戰》遊戲原創元素之一。
12、《帝國陰影》(Shadows of the Empire)和《原力釋放》(The Force Unleashed)系列
之所以把這兩個相提並論,是因為嚴格地說,它們倆不完全是遊戲,而是盧卡斯影業的多媒體項目(multimedia project)。盧卡斯影業把它們完全當成兩部電影來運作和營銷,包含小說、漫畫、遊戲、參考書、玩具等各類產品,但其實並沒有關於它們的電影被拍攝出來。這兩個多媒體項目的遊戲都是第三人稱動作類。
《帝國陰影》誕生於1996年,背景設置在《帝國反擊戰》和《絕地歸來》之間,主要講述帝國黑幫「黑日(Black Sun)」的領導人西佐王子(Prince Xizor)玩火自焚的故事。《帝國陰影》的小說和漫畫以盧克、萊婭等電影角色為主角;《帝國陰影》的遊戲以走私者達什·倫達(Dash Rendar)為主角,講述他如何協助盧克和萊婭對抗帝國和西佐的故事。《帝國陰影》有一部續集,即《帝國陰影:重生》(Evolution),它只有漫畫形式,講述西佐身邊的美女機器人古麗(Guri)洗心革面的故事。古麗最後與達什·倫達走到了一起。在《帝國陰影》之後,只有《新絕地武士團》系列小說中的短篇小說《捨身取義(Or Die Trying)》提到過他們倆。
《原力釋放》誕生於2008年,背景設置在《西斯復仇》和《新的希望》之間,主要講述達斯·維德的秘密學徒弒星者(Starkiller)的故事。這部作品暗示發生在正傳時代的銀河內戰一開始也是帕爾帕廷自導自演的結果,義軍同盟最初就是帕爾帕廷派遣弒星者建立的。但最後玩火自焚,弒星者棄暗投明,真的加入了對抗帝國的隊伍。《原力釋放》的小說、漫畫、遊戲在劇情上大同小異。
《原力釋放II》是《原力釋放》的續集,同樣採取多媒體的敘事方式,講述了弒星者成功俘虜達斯·維德的故事。不過,與前作不同,《原力釋放II》在不同媒體的作品採用了不盡相同的視角。比如:在《原力釋放II》的小說中出現了韋奇·安蒂列斯(Wedge Antilles),而他沒有在漫畫和遊戲中出現;《原力釋放II》的漫畫是從波巴·費特(Boba Fett)的視角旁觀弒星者和達斯·維德的這段經歷的。《原力釋放II》的遊戲總體上很不成功,主要是劇情又短又狗血,要不是為了敘事的全面,我本來是不會在這裡提到它的。最後,《星球大戰》遊戲當然遠不止上述十二套。但這十二套遊戲無疑都是當年的經典大作。它們能讓玩家擁有電影以外的全新《星球大戰》故事體驗,領略《星球大戰》世界觀的博大精深。正如上面所提到的,最新的《星球大戰》遊戲大作將於今年11月問世。其品質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寫在最前面的:Steam上有個星戰遊戲大包,囊括了大部分登陸過PC的星戰題材遊戲(不過不包含部分太過古老的或者是樂高星戰的遊戲),逢年過節的時候會打折到20刀左右,還是非常划算的:Star Wars Collection on Steam
星戰的衍生遊戲數量眾多,而且精品、渣作都有不少,以下會不完全羅列一些個人認為值得玩一玩的星戰遊戲:
一.第一人稱射擊(FPS)類的:
1.星球大戰:前線(DICE)
之所以把這個放到第一個,是因為這是次世代平台上的第一個3A級星戰遊戲,也是迪士尼收購盧卡斯影業後第一個3A級星戰遊戲。開發工作室是大名鼎鼎的DICE,EA發行,今年11月17日(剛好在《原力覺醒》北美公映前一個月)發售,登陸Xbox ONE、PS4和PC,12月1日發售免費DLC「賈庫之戰」(Battle of Jakku),該DLC內容與EP7電影聯動。
本作在今年星戰慶典上的預告片:
Star Wars Battlefront Reveal Trailer—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2.Star Wars:Republic Commando(2005)
經典的共和國突擊隊遊戲,2005年登陸PC及初代Xbox。本作塑造了一支無往不利的克隆人突擊隊Delta小隊,另外也衍生出由凱倫·特拉維斯撰寫共和國突擊隊系列小說。Metascore給出的綜合評分為78分:Star Wars: Republic Commando Critic Reviews for PC
3.Star Wars:Battlefront II(2005)
封面很棒+,遊戲畫面在那個年代也算得上優秀,模式不少,可在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間切換,不過射擊的手感個人感覺不是很好,另外駕駛載具時沒有比較像樣的的第一人稱視角,兵種的裝備和武器也不能自定義。拋開以上缺點,算得上是個非常棒的射擊遊戲,Metascore綜合評分為78分:Star Wars: Battlefront II Critic Reviews for PC
其他的例如一代battlefront我就不詳細介紹了(steam上也沒有一代前線……)
二.角色扮演類(RPG):
1.Knights of the Old Republic(2003)
名聲在RPG界如雷貫耳的舊共和國武士(以下簡稱KOTOR)是Bioware的里程碑式作品,此作的成功使得Bioware鞏固了其作為美式RPG的知名製作商之一的地位,並對之後的質量效應系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2003年登陸初代Xbox和PC,有一種顯然是誇大的說法是「初代Xbox必玩的三個遊戲之一」(其他兩個是忍者龍劍傳:黑之章以及光環:戰鬥進化),不過作為一個劇情佔大頭,對話分支選項極多的美式RPG而言,該作在國內缺少知名度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漢化(無論是官方漢化還是粉絲自製均無,甚至到最近兩年推出的手游版KOTOR也沒有漢化)。本作的Metascore評分高達93分,堪稱星戰遊戲評分之最:Star Wars: Knights of the Old Republic for PC Reviews
2.Knights of the Old Republic II: The Sith Lords
作為KOTOR的正統續作,該作由業界知名接盤俠黑曜石娛樂製作。黑曜石的遊戲嘛……大家都懂的,這裡就不詳細介紹了。該作的Metascore綜合評分為85分,顯然黑曜石出品的代表性bug們以及一些未完工的痕迹讓評分打了折扣:Star Wars: Knights of the Old Republic II
三.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MMORPG)
由於Star Wars Galaxies已於2011年底關服,此處僅介紹Star Wars:The Old RepublicStar Wars:The Old Republic(2011)
SWTOR由Bioware開發,EA發行,在2011年低發售,經歷初期的一些困難之後如今改為f2p+月卡模式,現在經常位居在線遊戲人數排行榜的前列。本作從故事上承接兩代KOTOR,玩家們可以選擇自己角色的陣營:舊共和國或者西斯帝國,每個陣營各有四個職業,每個職業有各自的主線劇情和兩個分支專職。
四.動作類遊戲(ACT)
這裡只說兩代原力釋放:
Star Wars: The Force Unleashed(2008)
以及Star Wars: The Force Unleashed II(2008)
原力釋放系列的主角是蓋倫·馬雷克,絕地武士的後代,他更被人所熟知的稱號是弒星者(Starkiller),實際上弒星者這個名字是最早期EP4劇本中主角之一的姓氏。兩作遊戲的故事都發生在ep4之前,講述了義軍同盟建立的起源以及其象徵同盟星鳥的由來,不過這些故事現在已經算是傳說了。一代原力釋放的PC版優化很差,不過劇情相對很充足;二代劇情奇短,而且稀爛(主要講弒星者的克隆體找他本體的女朋友朱諾·伊克利普斯的狗血故事),由此也飽受詬病。另外,原力釋放的兩作身為ACT卻鎖定30FPS(連PC版也是如此),不能不說著實蛋疼。
五.即時戰略類(RTS)
這裡也只談一個:帝國戰爭及其資料片墮落之軍
Star Wars: Empire at War(2006)
以及Star Wars: Empire at War: Forces of Corruption(2006)
EAW(以及其資料片FOC)並不能算十分優秀的遊戲,然而它的生命力基於玩家製作的mod,直到今天也不斷有玩家在moddb網站上分享著他們創作的各類mod,這些mod中有些是基於星戰的,還有很多是其他題材的,像星際迷航、光環、質量效應等等其他題材(這些mod大多數基於FOC)。我個人認為其中一些製作精良的mod比本體更好玩,畢竟mod中有著更多的單位、人物、題材和故事,像其中的一個優秀mod索龍的復仇就基於恩多戰役後帝國殘餘歷代的領導人的變遷來反應銀河系歷史的走向。遊戲有地面戰和太空戰,這兩者基本上是分開的系統(不過在FOC中進行地面作戰時如果行星上空有己方主力艦便可以進行軌道轟炸)。
其他一些遊戲例如絕地武士系列以及樂高系列等等,由於本人涉獵不多,故不作多介紹,有興趣的知友可以在本題 @南方戰士 的回答中找到其他一些遊戲的介紹。
《樂高星球大戰》
樂高系列永遠是最尊重原著,還原度最高的改編,沒有之一。而且非常擅長提取原作精髓,從而將其遊戲化。如果你因為簡陋的人設而錯過一款優秀的遊戲,應該說多少還是比較遺憾的。
如果你想在遊戲里看到六部曲電影里的熟人,
並且想知道一些電影里沒有的劇情的話,The Force Unleashed
如果你想在遊戲里看到六部曲電影里的熟人,
並且只想過一遍劇情的話,Lego Star Wars: Complete Saga
如果你想看六部曲之前幾千年,但是在正史里出現的傢伙,
而又沒啥時間:Star Wars: Knights of The Old Republic
如果你想看六部曲之前幾千年,但是在正史里出現的傢伙,
而有大把時間:Star Wars: The Old Republic
Star Wars Force Collection
必須是舊共和國武士2,首先黑曜石的功力不用多言,另外這遊戲發布10年後居然特么還在更新!目前官方支持寬屏且支持最高5K高清解析度,支持各種手柄,支持Steam成就、雲存檔、支持創意工坊......而且漢化也出來了,現在不玩更待何時?原價只需要人民幣36元哦~
帝國時代有這個主題的MOD的
在龍珠TV,鬥魚這類遊戲轉播平台做主播玩這類遊戲的有嗎提供技術幫助
個人強推【絕地武士-絕地學院】。
光劍砍殺和原力使用代入感很好。
有光明面和黑暗面兩種結局(強推黑暗面,蛤蛤蛤)。有single和multi。各種通關後,有各種MOD可以萬,包括六部曲經典決鬥(可以修改結局,比如第三部的ANAKIN殺死OBI)和原力釋放。
時間嘛,2003年的~~所以都是低模,貼圖也一般 ---- 對畫面有強迫症的就算了。
但真正玩過遊戲的都懂,一旦進入了,代入感完全可以抵消畫面的不足!
而這款遊戲的優勢在於光劍的操作感,以及配合原力 -- 讓你真正體會成為一名絕地…………或者黑武士!!
好了,上圖(什麼年代了知乎還只能一張張傳圖,太反人類了!!)
和楚巴卡一起……
Hoth星球!
超多這樣科幻味道很濃的場景
對決黑武士……
來一個呀各殺一個(哎呦好暴力~~~)
好美的S光弧……嘖嘖
原力鎖喉
從此以後1 v N是常事
快看!波霸費特(在打我)哦!!
選擇光明結局的好處之一是,總有基友或妹子相伴……然而他們比你還容易被秒殺(看角落)……
-----------------------------------------
====================
----------------------------------------
來幾張MOD里的圖:EP2
EP3
這個絕對要說 Jedi Academy
單人戰役是沒的說,各種要素都做得不錯,個人感覺比後來的 Force Unleashed 好玩。不過最爽的部分在於多人對戰。你能想像一幫人拿著光劍互砍然後 force lightning 滿天飛的場景么???!!!然後這遊戲是 Quake 3 引擎的,mod 一大堆。當年我玩的時候還在上本科,遊戲發布已經過了數年,仍然有很多伺服器在運行,而且運行的都不錯。當時這個遊戲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下到地面上的人你可以隨便打,但是別人跳到高台上的時候就表示他不想打。所以當時伺服器里的場景一般是這樣的:一幫人蹲在高台上,一邊聊天 show 自己的人物模型(別忘了有 mod 支持)和光劍,一邊看著下面的人 pk, 不時有人從高台上跳下去加入戰鬥。
【動作類】
星球大戰 黑暗力量
星球大戰 絕地武士 黑暗力量2
星球大戰 絕地武士 西斯之謎
星球大戰 絕地武士2 絕地放逐
星球大戰 絕地武士 絕地學院
星球大戰 原力釋放
星球大戰 原力釋放2
【角色扮演類】
星球大戰 舊共和國武士
星球大戰 舊共和國武士2 西斯領主
【射擊類】
星球大戰 前線(新版本2作,舊版本5作)
【即使戰略類】
星球大戰 帝國戰爭
星球大戰 帝國戰爭 墮落之軍
【飛行類】
星球大戰 俠盜中隊
沒人提星球大戰銀河英雄嗎
舊共和國武士,必玩
推薦Dice去年底的星戰前線相當不錯,新Dlc完美還原賈庫星,各種電影中出現的載具,武器,英雄系統,推薦10vs10空戰,或者帝國風暴兵再atat掩護下進攻抵抗軍基地的模式。非常有感覺
星際火狐64
記得以前星戰前傳第一部出來的時候有一個同名遊戲,按照魅影危機的劇情發展的,全3D做得還不錯(當然是以當時的遊戲畫面來說)當時很喜歡玩,還有一個相關的塞車類遊戲速度感很強,駕駛主角天行者的飛車比賽闖關,記得有一個暑假就耗在這兩個遊戲上了
等年底EA旗下的著名工作室DICE發售 前線 吧。質量有保證。
兩款憤怒的小鳥,是精品之作,對星戰里的元素還原度較高,尤其是第一部,第二部鳥的種類和道具太多,個人不太喜歡。
沒有人提到這個?感覺萌萌噠!
盧卡斯沒有染指任何一款星戰遊戲,所以我覺得都還不錯吧。
推薦閱讀:
※想轉行做遊戲方面的3DS Max。火星時代,CGWang,這兩家去哪家好點?
※從克蘇魯的故事和世界觀設定中,我們能獲得什麼有益的啟示呢?
※為什麼我玩單機遊戲,別人會說我很孤僻,不合群,老土呢?
※遊戲 2048 的基本遊戲策略是什麼?
TAG:遊戲 | 科幻 | 電子遊戲 | 星球大戰StarWa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