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國內遊戲媒體游研社?
日更不歇氣,高產似母雞。考據懷舊黨,黃油老司機。指點山口山,笑談FC。社長何所在?埋頭擼街機。
以自己為藍本,游研社典型的目標讀者如下:30歲上下,由山寨FC和山寨街機啟蒙,有一定消費能力,願意購買正版遊戲的玩家。尤其偏好單機遊戲、主機遊戲、並且可能是有不止一種主機、掌機的跨平台黨。既喜歡ps4動作類的硬橋硬馬,也沉浸於任天堂系的有益有趣;把遊戲當成一種必要的休閑方式,更重要的是,把遊戲當成一種開發者的智力和審美結晶,願意去更深層次去了解遊戲背後的歷史、開發者的付出以及玩家因為遊戲而形成的共同回憶。
游研社推送的內容,單機多過網路遊戲和手游,主機遊戲多過PC遊戲,尤其是懷舊向的文章質量高、深度大,兼有獵奇和科普向的內容;笑談遊戲,卻又不只是遊戲–比如各種開發者的夢想與榮耀,各種頂級玩家的驕傲與堅持,各種普通玩家通過遊戲而形成的羈絆,都讓人在閱讀里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更長的歷史,更多的人生。可以這麼說,游研社的內容是不是業內製作最精良的、知識水平是不是最紮實的我不知道,但是應該是業界最有人文主義精神的(可能沒有之一)。所以請你們,一定一定堅持下去。感謝你們。 @游研社
最後,再喊一嗓子,你們的網站何時恢復?
感謝很多朋友的關注和關心,就我個人來說目前游研社有了些成績但是確實也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所以我也拋磚引玉,和大家分享一下之前的情況,也算是一個交流。如果有能幫助我們提升並且有相同的理念願意加入的,那就算是意外之喜了:)
關於游研社的定位,其實從名字可以看出來,就是做遊戲玩家可能會喜歡的一些內容,不僅是現在正在玩遊戲的玩家,也包括那些曾經喜歡玩遊戲但是現在可能已經無法歸到遊戲玩家行列的朋友。形式則包括文章、(短)視頻,內容則沒有太限制——PC遊戲、主機遊戲、網遊、手游、街機遊戲這些內容我們都有涉及,你有時候還可以看到一些動畫、漫畫、影視方面的內容,比重不會很大,但是相信也是一些遊戲玩家喜歡的。
之所以做這些的初衷很簡單,這幾年新媒體在各個領域都有大的發展,我們能看到比如娛樂、汽車、美食、軍事等興趣領域都有很多機構和個人產出了足夠有趣並有影響的的內容,包括系列的視頻節目、文章等等,但是遊戲領域反倒是很少,我們都知道中國有很多的遊戲玩家,他們肯定也有這方面的需求。但是在我們熟悉的遊戲媒體領域,做這些的並不多,很多媒體在做的其實是滿足某個遊戲玩家需求的工具內容,反而是一些視頻UP主、遊戲主播做的內容,趣味性和影響要比一些媒體要強,所以我們覺得可以專門組建團隊來做這樣一件事。
另外一個背景是媒體行業的變化,包括我自己更熟悉的網站媒體這些年都能看到很大的變化,所以一開始我們乾脆連網站都沒做,只從新媒體領域入手,做了微博和微信公眾號、知乎專欄(游研社 - 知乎專欄)、今日頭條這些,後來受邀開了豆瓣號和網易、騰訊、搜狐的一系列自媒體賬號...知乎的各位很多應該都是在知乎專欄看到我們的內容(關於網站也順便解釋一下,之前短暫開通了,後來因為企業名稱的關係更換了網站備案,所以重新開通的進度略慢...應該也快好了)。
游研社正式啟動的時間是2016年5月26日,過去一年的時間產出了一些內容,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這其中文字內容主要是我們的主編 @Oracle 同學和每個編輯、作者的貢獻,在微博知乎微信等新媒體平台的運營也給給內容的傳播帶來了很大的助力,視頻團隊出品的視頻和幾個有個性的配音也算是我們的一個特色。
長遠發展來說我們需要做出更多優秀的遊戲文字和視頻內容,做出讓更多喜歡遊戲的玩家能夠了解和喜歡我們的內容,只有這樣也才能有更大的價值,這點我們一直是有清醒的認識的。至於商業化,我們從年初也在微信和微博開始做了一些商業化的嘗試,當然目前只能算是一個有益的補充,之後也會摸索一些其他可行的形式,前提是希望不影響到內容本身的可讀性和可看性。
至於我們目前存在的問題,其實也是希望我們在今後想要努力加強的地方,我們自己是這樣看的:
1、在過去一年,我們做了很多經典老遊戲和流行新遊戲的內容,多數是因為主題本身就能引起玩家的共鳴,但是在內容的實際操作上,包括選題能力、文章寫作能力、素材收集和展現能力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也是我們目前所看到的最大的問題,也是讓現有的編輯盡量去提升的一些方面,這樣能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所以我們需要更多喜歡和了解遊戲同時文字功底更強的人,可以專職也可以做作者(我們的稿費標準在目前的遊戲媒體中應該算高的)。
2、我們現有的編輯團隊,多數都比較宅向,採訪方面做的相對較少,這一點也是我們希望能夠加強的地方。因為過去的一些資源積累和這一年的發展,實際上我們能夠接觸到數量不小的國內和國外的遊戲開發者、從業人員,所以希望能有傳統媒體中記者型定位的新人加入。
3、我們的視頻內容,在過去一年摸索的時間比較長,啟動了幾個系列後續也有新的規劃但是整體產出還是偏少,主要原因還是缺少對遊戲本身和視頻畫面展現都很專業的編導型人才——所以如果有具備遊戲專業能力、對製作遊戲視頻感興趣的視頻編導,也歡迎推薦或者自薦。
(以上如果有興趣的可以直接在知乎或者 @Oracle 聯繫)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地方,比如網站的後續體驗改進、公眾號發布時間的調整等細節問題,這些也都在計劃之中,總之我們現在還在非常早期的階段,如果有什麼問題希望也希望多多包容,並且多多提出問題或者給予好的建議。
游研社
我是從長鼻君的懷古櫥開始關注的游研社,裡面的內容我是真的很喜歡,就像兩個多年老友回憶起當年彼此的糗事笑的前仰後合而其他人根本get不到點的那種感覺。
在我小的時候,我經常和父親一起玩FC雙打,諸如魂斗羅,赤色要塞等等這種男人愛玩的遊戲。據說我爸爸工作後某個月有400塊工資,100塊買了條褲子,300塊買了一台遊戲機,然後又買了幾張卡帶,那個月就沒錢了。(那個時候還沒有我,媽媽一直在幫我爸2333)因為家住在內蒙古,對於正版遊戲機也一直沒有了解,遊戲機從最開始的盜版FC,升級成了小霸王,後來又有了步步高的那種能打遊戲的VCD(OV黑歷史),家裡的電視從最開始的超平,又有了純平。但是年齡一點點增長,老爸也很少玩遊戲了(這個時候我上小學4年級左右),也許是受到老爸遺傳,我對電子遊戲有一種迷之熱愛。老爸發現苗頭不對,怕我玩遊戲玩的凶,老爸把VCD拆開把手柄的借口焊死了,遊戲機扔掉了,還把五十多盤卡帶送到了鄉下。(那個時候真的哭出來QAQ)。沒有遊戲玩,就只能在電視上找到一點遊戲的蛛絲馬跡。對,沒錯,就是旅遊衛視的遊戲東西。可惜沒看上多久,這個節目就沒了。後來就初中,家裡有了電腦,慢慢的也忘記了FC。不過FC畢竟是童年回憶。初中畢業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機,不知道為什麼,特別玄學的找到了FC在安卓上的模擬器,那個時候大家都玩天天酷跑,只有我自己玩這個,把以前沒通關的,都玩了個遍(手殘+SL大法)。
偏題了,說回遊研社
前面說到之後又開始玩FC,就想到找一找一起玩的基友可以交流一波,於是就去了貼吧,心頭一沉,真的冷清,就漫無目的的刷,有一個版面里有人發了兩個視頻,一個是老E的這不是解說,另一個就是獨翼神龍的魂斗羅水下八關最終解密。真心被這兩個人的聲線、創意、還有剪輯功力吸引,當天就刷完了兩個人的視頻(時間點為高二暑假),只可惜老e一直在更新,獨翼神龍的視頻卻一直擱淺。雖然遺憾,我卻發現獨翼神龍的視頻下不少網友提到了麥咖啡和遊戲東西兩個關鍵詞。(遊戲東西???)後來獨翼神龍也只留在記憶里了。
然後就時間點到大一,關注了象鼻君,關注了游研社。後來游研社出了視頻,去了b站看,發現社長的聲音賊熟悉,就發現後面的配音寫著麥咖啡。
我印象里的遊戲東西還在2000年左右那裡,到現在的游研社,麥咖啡至少堅持了10幾年,這一份對遊戲的堅持,贏得了我對游研社的尊敬。
在這裡給游研社支持一條,大家可以去b站關注游研社的視頻,真心的好看不火系列,製作精良,社長大大的聲音還是那麼好聽,內容也滿滿的乾貨。
最後祝游研社越來越好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手機碼字,排版是在太亂,而且感覺語無倫次,抱歉)
更新了三張圖
第一張為游研社視頻游研小百科,配音是麥咖啡
第二張是五年前的獨翼神龍的視頻魂斗羅水下八關最終解密
第三張是游研社的視頻紅白機老四強,視頻標籤中寫了獨翼神龍
基本可以確定遊戲東西中的旁白麥咖啡,獨立視頻作者獨翼神龍和游研社視頻配音麥咖啡是同一個人。
再次向活躍在遊戲方面的工作者致以敬意
游研社(北京競游心聲傳媒)是天津浪浪科技的全資子公司,法人都是周偉,也就是原本新浪電競的負責人。游研社的主編楚雲帆則最早是大軟「晶和後院」的版主,之後去新浪遊戲當了主編,在新浪、英雄互娛、香蕉科技想要搞電競媒體的時候去了新浪電競,「浪浪科技」也是這番折騰的產物。
(以下這部分信息有誤,更具體的請看評論區里楚雲帆的評論)【然而就像觸樂原本想做手游媒體結果發現沒有什麼前途而在去年轉型為泛遊戲媒體,國內的電競圈同樣充斥的都是些三八事兒並沒有什麼好水的,於是這班人馬在一年前轉向後的產物就是游研社了。】
雖然從門戶網站的遊戲部門成了「自媒體」多少有些虎落平陽的意思,但怎麼說也是有新浪扶持的內容媒體,現在來看運轉得也不錯,待遇應該不會太差的,我覺得粉絲至少還不用擔心突然消失的事兒。
轉型為泛遊戲媒體自然就會遇到國內所有泛遊戲媒體都會遇到的問題——產業內容不足。
因為國內遊戲工業並不景氣、離海外核心遊戲圈又太遠,所以國內游媒其實是很難扒出什麼有深度的產業報道的,而這一塊又是泛遊戲媒體不可或缺的一環,於是大家只好都去Kotaku以及其他國外遊戲社區搬磚。
而從一個池子里撈魚的結果,小則撞車(同時關注多家游媒的讀者應該都見到過);大的,就是去年大軟的編輯和游研社在知乎上鬧出的那場「洗稿風波」了。
說實話,游研當時老編輯圍毆愣頭青的公關方式固然解氣,但最後造成的結果卻是兩敗俱傷。不論怎麼解釋「互聯網寫作」、咬文嚼字說「編輯」和「作者」的區別,這樣的「行內潛規則」也並非是可以在讀者們面前表現得理所應當侃侃而談的事,於是傳統遊戲媒體在許多讀者心目中塑造的「三頭六臂」形象終於被戳破——既然選題、內容、行文方式甚至翻譯也都可能只是藉助谷歌的CtrlC+V,「那麼你們究竟有多少東西是自己的呢?」
這個問題足以令國內幾乎所有遊戲媒體心有戚戚。
當然,不破不立,這未必就是件壞事,大家也並非真的就那麼不堪。
回到上面那個餅圖。以知乎上聲望最高的三家新游媒——游研、觸樂、機核來講,各自的特色還是很鮮明的:觸樂強項「下鄉採風」,游研專長「挖墳倒斗」,機核主攻「科普說書」。我個人覺得評價一個游媒,還是以他們擅長的領域為主就好,同質競爭的部分因為上面提到的問題,聊起來容易尷尬。
走懷舊路線的游研社採取的是短平快的輸出方式,對於內容的挖掘雖然並不是很深入,但是很精準,能夠隔三差五地撩撥讀者的懷舊情緒乃至鄉愁,作為賣點足矣。加上最近新加的視頻組,也使其更立體更易於傳播。
那麼這條路走得成功嗎?我個人的看法是並不樂觀,但問題不在於媒體本身。
姑且不談考據路線的方向往往是越走越窄越挖越冷門,更重要的是游研社在知乎獲得最高贊的文章並不是其主打的懷舊類而是這篇:
一個「白鶴報恩」的故事。
和其他那些要去拍打歷史塵埃的考據文相比,這篇文章的寫作難度無疑是比較低的,所有材料都擺在檯面上,是屬於新聞類的文章,我想有追求的作者是不會把這樣的文章列在自己得意作的前排的。
然而就因為滿足了特定群體的心理需求,它被捧上了高峰。
我不知道游研社內部是怎麼看待這個現象,但作為一個同樣愛好寫作的人,我覺得這是件特別遺憾的事,因為它赤裸裸把一個現實擺在你面前:在取材、調查、構思、寫作上付出的努力所能獲得的回報遠比不上去討好對的人。
順帶一提,游研專欄贊數第二高的是這篇:
這也是唯二破萬甚至破五千的文章,同樣是一篇材料彙集的編輯類文章。
坦誠地講,國內的遊戲媒體各家都有不足,觸樂有點兒「新聞聯播」,游研則是「走進科學」……大家都在hardcore和normie之間搖擺不定。但這就真只是媒體和產業的問題嗎?
這問題放進一個更大些的框架里談,就是「咪蒙為什麼成了咪蒙」。
你我都知道這是件可貴的事。
可能是知乎最好的遊戲類媒體。特別喜歡長鼻君,Oracle還有毛毛王的文章。
催更一波社長聊街機
雖然說這話挺討厭的,但是遊戲媒體尤其是國內的,「越來越好」到一定程度可能就不會好了...還是希望游研社能夠在效益上有好的收穫同時不忘初心。
別的不說,我之前在一家網遊公司負責撰稿的時候,就特別希望能有一家專註於單機遊戲和老遊戲的媒體,而不是大家一窩蜂地只會寫網遊文章。感謝游研社。
游研社和觸樂
目前我只服這倆
游研社作為國內的遊戲媒體,從其現在文章中就可以看出編輯們確實是有自己的職業追求和媒體操守的,和機核網一樣接觸游研社的文章久了玩家自然而然就會發現自己逐漸離不開它,雖然內心深處還是有點擔憂,但是還是希望游研社的編輯們能過的更好,最終形成一大批屬於自己的忠實粉絲群體。觸樂、游研社這兩家是目前國內媒體中能讓我願意為其付費的良心遊戲媒體。
游研社和觸樂都關注,但是觸樂明顯不如@游研社,游研社比較活躍,內容更吸引人,更貼近玩家,而且還高產,偶爾還回答遊戲方面的問題
真心實意希望他們能接點廣告,別把自己玩兒死了。游研,觸樂的東西確實很好,老中新玩家都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內容單純直接,清新脫俗,主題與受眾明確,連我都想加入了呢
知乎的小白們可以少受孟德爾的毒害了。
同意@懷古遊戲宅SIR 的回答。除了寫文章的作者外,游研社的幾個編輯也都很有意思。
大軟網路化以後的樣子。
游研社關注了這個問題(滑稽)
很棒的媒體,我幾乎每期都看!!!
(我才不說是怕撞選題呢哈哈哈…吐血)
游研社的選題視角都很棒、內容有趣。而且基本上選題能非常詳細的給玩過沒玩過的人都留下印象和興趣。前面也有不少dalao提到了,各家媒體有專長,游研社在考據上可以說是「摸金校尉」這個級別的倒斗水準。值得我們這些悶頭洛陽鏟的考據萌新學習。
不說別的,前段時間《名將三國和西遊釋厄傳》的視頻讓我默默的刪除了在寫的《西遊》考據,可以說是笑中泛著淚花…(不過我考了西遊釋厄傳2和ol說不定哪天放出來呢)
其實各家關係都還算良好,大家也別帶節奏了。仔細的讀者應該能發現機核、游研和觸樂作者是有交叉的。不存在你和我不共戴天的關係。
遊戲媒體還談不上割據亂戰的時候,目前,能集中更好的作者和選題為大家帶來更多遊戲文化上的內容。多少能對培養遊戲在這個國度正常生長有幫助吧。
游研社很棒!游研的各位老師,共勉~
我需要吐槽一下最新的那篇講烏賊娘的「報道」,內容和實際差別實在是有些大。
在游研社的筆下,這位女記者似乎是個批判任天堂的衛道士,但實際上,這篇文章是先抑後揚的結構,大部分內容都放在和與spaltoon有關的射秦社區上,並且她對於社區給予的還是比較積極的評價。
大家只是想看到自己喜歡角色的另一面。況且講真,看看胸部有什麼危害呢
游研社的報道里用了很多很強烈的辭彙,似乎想說明作者無視收集到的社區反饋和客觀事實一意孤行,然而這些辭彙基本都是游研社自己臆想出來的。比如
另一位愛好者說:
「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麼看,但對我來說這跟角色年齡什麼的無關,只是對於可愛的審美不同,就像我同樣也喜歡毛茸茸的東西一樣,僅僅是覺得可愛。「
但Jess 覺得這些愛好者只是因為無知才這麼說,她表示:
「日本的合法性關係年齡是14歲,有意思的是Splatoon里那些從頭上伸出觸手的烏賊娘設定也是14歲。日本文化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現在的許多人氣動漫,都用性感年輕的女孩子為賣點。Splatoon顯然也是利用了這一點。」
這裡游研社沒有翻譯的兩段,我給補上
「首先,非常重要的事要注意欣賞動畫或hentai貓片本身並不是錯誤的,至少不比欣賞普通毛片里出現的xx,YY,ZZ來得錯誤」
「但是我們在這不是討論添加性感的年輕女孩是否符合道德的,我和這個社區的很多人聊了下,很高興地報告下流版Splatoon吸引到的人似可比在Pornhub視頻下留言的人純潔多了」
所以覺得愛好者無知這個說法游研社是如何腦補出來的??
「但是她認為這些社區成員並不是因為喜歡魷魚長在頭上那種俏皮的感覺,而是出於他們對魷魚和人雜交生物的好奇心。而這樣的雜交生物一般只是出現在網路上的色情內容中。」 這句我也找不到原文有。「官方的人設本身就有很大問題」。這句也不知哪裡冒出來的。
作者去社區採訪,被說成被打臉」 然而作者正兒八經與社區談論,也沒預設立場,寫出來的文章對方也認可了,怎麼就成了打臉?
其實這篇文章比較接近的是Vice的那種對小圈子的獵奇報道,作者也反覆強調這些射秦社區不是什麼問題,結果居然被當做了「惡意詆毀」,不得不說是一絕。
如果只是為了黑而黑的話,永遠能找出無窮無盡的素材。這句倒是說得一點不錯。
要是能請到李金煒做視頻解說就好了。絕逼能圈一波粉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微博有人說90年幾乎家家有遊戲機,可以輕鬆買到正版引進的海外遊戲?
※PS4 馬上就要發售了,希望 PS4 鎖區的人是出於什麼心理?
※如何評價微軟新發布的 Xbox One X?
※Xbox One 發布會有哪些亮點和槽點?
TAG:任天堂Nintendo | Xbox | 單機遊戲 | PlayStation | Ste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