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徐璐、李諾、彭昱暢等人主演的電影《閃光少女》?

如何評價電影《閃光少女》,安樂今年的新片子,彭昱暢、徐璐、李諾等人主演的,之前參加過發布會,還有幸見到了江志強老闆,不過感覺題材有點小眾!鮑鯨鯨的編劇能力沒問題,畢竟是金馬編劇。。。。。


《閃光少女》去電影院之前,壓根不知道還有這樣一部電影,稀里糊塗就坐在那開始看。還好吧,剛開始的群毆,讓我感覺很好玩,玩音樂的,尤其是西洋樂和民樂的同學居然還這麼有戰鬥力。

鋼琴曲的優雅,演奏者的恬靜,帥氣精緻的側臉,如跳舞般快速躍動的纖長十指……讓我——我想絕大多數觀眾以及女一陳驚一見傾心。

揚琴女孩陳驚遭遇鋼琴師哥的戲謔之後,失落的情緒被閨蜜「油渣」播放的一曲《國際歌》點燃。當時我真想站起來。如果在國外,聽到這首曲子,我一定會站起來的。但在國內的影院,我反而有些膽怯了。可見,大家還沒有養成習慣。要知道在國外,最讓我感動的情形之一,便是該國國歌奏響的時候,無論人們正在做什麼,都會停下來肅立。

忘了告訴大家了,這是一部關於青春的電影,只是穿插的內容與音樂有關。我只為音樂感動。

當千指大人提到「古風」時,我的眼淚落下了;當條幅「即使我們還弱小,我們依然堅持」時,我的眼淚落下了;當漫展舞台,2.5次元樂隊演奏古風民樂先是冷落後被熱捧時,我的眼淚依然滑落臉龐;當陳奕迅長官視察工作,民樂與西洋樂班的同學一改過去群毆,而變成飆樂器時,我又一次潸然淚下;當校長在全校大會上宣布,下一年度招生不再有民樂時,我簡直無法管住自己的眼淚;當普及宣傳音樂會上,所有的觀眾以為是彩蛋的民樂開始演奏時,編鐘敲擊聲中,我無聲的哭泣……

淚水一直在電影的起承轉合情節發展中無法止住。雖然劇情安排,人物設定,手辦,二次元的元素,漫展中的cosplay,等等這些因為不了解而略顯僵化,但主題里電影希望告訴我們的卻讓我內心一次次被打動。儘管古風本身並非中國的古風,但我明白,我們真的希望再一次呼喚我們的傳統音樂,我們的古風。

回來的路上,我給朋友們說,你們知道嗎?民樂之所以沒落,跟國力有關,更跟沒有發展,僵化有關。如果順應現代,有改進,一定會再次成為大眾的最愛。

你們知道嗎?在遙遠的古代,中國有採風官員,他們的生活充滿了浪漫色彩。一年的四季里,幾乎大多數時間都在出外勤,行走在田間,行走在城市街頭,行走在林間小路,如果聽到什麼好聽的歌曲,便駐足諦聽,然後記錄下歌詞與曲譜。回到國都之後,編曲編器,成為「國風」,甚至成為國家祭祀時演奏的廟堂歌曲。因此古代的音樂是一直都在與時俱進的。

很喜歡這部電影,儘管有符號化的地方,但影人的初衷還是不錯的,走齣電影院的時候,我說了一句話:「沒準兒看完這部電影,有些小孩因此喜歡上了民樂呢!」


今天在學校拿著免費的票去看了哈,本來抱著打發時間的心態去看的。
一看,校園偶像篇?俗氣。二次元?追男生?俗氣。。估計也就打發時間了。。
但是慢慢的,感覺這個女孩還演的還行,有點好看
嗯,這個揚琴還不錯
這個二次元居然還直播?!彈幕不要太逗。
慢慢的情節也有點意思啊!百鳥朝鳳笑死我
了,一言不合就尬琴!很精彩啊!

雖然我不懂音樂,但是的確是場音樂盛宴。
我突然好喜歡二次元的裝扮,好卡哇伊啊
我也想學會一門東西,精通它,並且是因為自己的喜歡而堅持下去。

突然還有點後悔,學生時代的我太乖。


她神經、她毒舌、她缺心少肺,但我們知道,她是好女孩兒

在今年的上海電影節,關注度在國內同類電影大獎中相對較高的電影頻道傳媒大獎頒獎禮,當最受傳媒關注影片獎、最受傳媒關注編劇獎、最受傳媒關注新人導演獎、最受傳媒關注新人女演員獎分別被《閃光少女》影片、《閃光少女》編劇鮑鯨鯨、《閃光少女》導演王冉、《閃光少女》主演徐璐收入囊中之時,一匹向觀眾與市場疾馳而來國產片黑馬便正式亮相在聚光燈之下了。

與其他很多影片不同,《閃光少女》主創名單中,最亮眼的其實是編劇鮑鯨鯨。2011年,她編劇的作品《失戀33天》上映,最終以3.2億的票房成績成為當年的票房黑馬。在真正看到這部影片之前,我們有理由推測《閃光少女》會是一部與《失戀33天》故事和人設風格一脈相承的片子——言辭刻薄的樂觀少女、氣質賤賤的閨蜜型暖男。而至真正看完全片的時候,除了確認《閃光少女》中主要的人物形象有編劇之前作品中人設的影子以外,我們還會驚異於,鮑鯨鯨與王冉與電影新人徐璐的組合,竟然發生了超出想像、閃閃發光的奇異化反。

電影《閃光少女》首先是一部校園青春片,但因當事學生分屬民樂、西洋樂兩大陣營,因此會讓人想到《不能說的秘密》和《狂舞派》,而後兩部電影,因為片中學生的鋼琴、跳舞技藝對於劇情的巨大加成,而使自己有別於其他很多校園青春片的空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閃光少女》不但有「技藝傍身」,還有「二次元」文化作為加分。

《閃光少女》中,徐璐所飾演的陳驚的技能是揚琴,屬於「民樂陣營」的她在練習自己的樂器時,表現得毫無生氣,但當吃東西的時候,則又元氣滿滿,且頗能發揮創造力。她大體平凡,身邊好友只有暖男油渣,而對油渣,她卻又不吝毒舌。這些設定,讓她「神經」的綽號名副其實。

不過,在她暗戀鋼琴師兄卻被師兄無視時、在她看到作為同伴的二次元少女被西洋樂學生欺負時,她又會表現出有鬥志的一面,並最終特有義氣地決定不做「叛徒」,選擇和她的民樂樂隊一起經歷由「廢銅爛鐵」到「閃閃發光」的蛻變。

片中設定的其他女生角色同樣形象鮮明,傲慢的「黑長直」西洋樂女生、性情各異的民樂二次元少女……不論是相比於傲慢「黑長直」還是「二次元」夥伴中的「千指大人」等等,徐璐飾演的陳驚都更偏「鄰家女孩」一些。但也並非毫不起眼,因為從男閨蜜油渣口中我們得知,她「缺心少肺」的評價之外,還有「傻吃愣造」的「惡評」。

實際上,這種偏「鄰家女孩」、「缺心少肺」形象的女主在近年的青春電影里越來越常見,比如同樣口碑不俗的《我的少女時代》里的林真心。這種女主的設計,區別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中男生視角下的沈佳宜式的女神形象。當林真心、陳驚作為第一主角,完成各自在劇情中被賦予的任務,達成由平淡到閃光的形象飛躍之後,影片本身激動人心的設計,會生成更加激動人心的迴響。

在《閃光少女》中,揚琴對於陳驚,不止是一種技藝,也是一種緣分。因為鋼琴師兄對揚琴的無視、西洋樂同學對民樂的鄙視,陳驚開始在男閨蜜油渣的幫助下,組織樂隊。揚琴,最終幫她在夥伴中間完成閃光之旅。

徐璐在今年上海電影節,被評價為「表演真實、自然,與片中角色融為一體」。從國民大劇《甄嬛傳》中的甄玉嬈,到《閃光少女》的陳驚,雖是一樣的靈動少女,但由配角到主角,由熒幕到銀幕,成長之路軌跡可見。

當然,徐璐的成長,不止在於她需要駕馭更多更重要的的戲份,還在於有眾多青春片,尤其是如《我的少女時代》這樣優秀青春片的珠玉在前。好在種種比較中,徐璐不落下風。她所塑造的陳驚,「神經」、鮮活,相對於之前青春片、相對於自己之前的角色,都是有繼承,更有頗有用心的發揮——「閃光少女」,光芒大有不同。


6.28更新

昨天徐璐參加了成都.東郊記憶活動,講述中國電影與印度電影

閃光少女定檔7.21
這部電影不出意外火
黑馬
閃光少女講的是民樂和西洋樂的PK
裡面有二次元
宣傳語不一樣,又怎樣
不做最正確的別人,只做最耀眼的自己。
昨天女主角徐璐已經憑藉這部電影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獲得最受傳媒關注的女演員
閃光少女系列已經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摘得5個獎項。

裡面還有歌手陳奕迅的客串學校領導
全程笑點
另外編劇鮑鯨鯨是當年失戀三十三天的編劇
閃光少女落地活動暨全民盛典尋找閃光少女活動在成都 ,上海 ,武漢等地舉辦。

小夥伴們,7.21約嘛?


「民樂的聲音你們聽過嗎?等我們有機會出國了,難道不想告訴外國人,我們自己的音樂也超厲害!」

很多地方,聽到就忍不住眼淚了。很勵志,會樂器的人看起來感覺會不一樣。即使弱小也沒關係,我們有夥伴!!淚目了


在夜場的電影院哭了好多次,我是學習揚琴的,開學就第四年了,時間不長,但是現在我是真的蠻喜歡這個樂器的。

「音樂可是分階級的 你的揚琴也能算樂器? 」
不是樂器嗎?那我學的是什麼。在這裡的時候眼淚默默地流啊!這個電影院估計就我一個人哭了(手動捂臉)


揚琴,明朝時期,從波斯傳入中國,與鋼琴同宗。


然而,作為民樂樂團的靈魂樂器,揚琴新一代的演奏者,卻少之又少。一些兒童培訓中心,全是鋼琴、小提琴等西洋樂器,零星的幾家,有學古箏的,但是其它樂器。

寥寥無幾。

這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悲哀。

我所在的學校原名叫廣東粵劇學校,學校創建於1958年,已有50餘年的辦學歷史。學校中專設有粵劇表演專業和粵劇音樂專業。於2012年與廣東舞蹈學校合併,改為現名「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

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是我國目前唯一一所培養粵劇藝術人才的高職院校,戲劇系是在有著半個多世紀辦學史的廣東粵劇學校粵劇專業的基礎上建立,五十多年來,培養的粵劇藝術人才遍布粵港澳及東南亞各地。

粵劇的伴奏樂器,前者以高胡、揚琴、琵琶、喉管為主要領奏樂器。其它的樂器有二胡、椰胡、中胡、中阮、古箏、笛子、洞簫等,除民族樂器外,粵劇音樂還大膽地採用西洋樂器,如大提琴、薩克管等中低音樂器。
與打擊樂高邊鑼配合。音響和音色都較洪亮剛硬,多用於伴奏傳統劇中的排場和比較激烈的情景。
與打擊樂器文鑼鼓(或蘇鑼鼓、中低音京鑼鼓)配合,音響和音色都較纖細柔和,用於伴奏抒情的唱段和對人物內心感情的細緻刻畫。

粵劇的東西是很博大精深的,太多太多的東西需要有人去繼承並且傳承,現在的我們一代學到的東西比一代少。

在學習粵劇音樂的同時,各個樂器的獨奏、廣東音樂五架頭、民樂合奏,都是我們所要接觸到的課程。拋開粵劇這個話題,我們就是民樂。

所以這個電影在剛上市的時候我的朋友圈就被刷爆了,在西洋樂和民樂斗《野蜂飛舞》的時候,插入嗩吶的《百鳥朝鳳》實在是妙!

看了這個電影之後對二次元有了新的看法,可能二次元這些東西很多人都無法理解,曾經也包括我自己,看了之後就是感覺大家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自己覺得想要保護的東西。難得有這樣宣揚民樂的電影 ,音樂無國界,必須贊一個啊!!

很認真答的題,好像有點跑題了,語無倫次吧,參考了很多百度的資料,歡迎糾錯啊啊啊~不過可能沒人看吧。傷心。啊哈哈哈哈。

傳統需要傳承,希望能重視。

最後上幾張圖吧

這個是在電影院拍的

這個是我們班的樂隊

這個是學校慶黨96周年演出的排練 據說我們這個節目是校長親自點名的喔~

這個是演出當天的照片
學校中專所有戲劇系的學生都在了

14屆粵劇表演和粵劇音樂
15屆粵劇音樂
16屆粵劇表演和粵劇音樂

三個班
加起來也就百人吧
可見,我們的人是多少。

傳統需要傳承,希望能重視。

謝謝!


這是一部十分難得的不頹廢不做作不無病呻吟的國產青春電影。

優點有二:

1.貼近現實

片中人物的對話十分生動自然,恰到好處的玩梗也頗具時下性,如男主捧起一抔土耿直道:「我覺得你下半生可能就靠吃這個了。」或是陳驚要在朋友圈分享如何用飲水機涮火鍋,都十分傳神地還原了當下高中生的詼諧日常。對ACG愛好者所遭受的非議也得到了忠實的還原。更沒有社會青年、抽煙、喝酒、打諢、一夜/情、墮/胎等自以為頹廢高深的劇情,不比其他被捧得天高的文藝青春片,靠成年人充滿世俗眼光的回望,來寫一個骨子裡已經爛透的青春故事。

2.點到為止,不惡意撒狗血不拖泥帶水。

女主表白被二度拒絕後沒有死纏爛打,劇情直截了當地轉到熱愛民樂、證明民樂上來。結尾男主對女主的表白恰當留白,又一切都盡在不言。

缺點有二:

1.部分劇情不合常理。

為使矛盾更快激化,西洋樂學生硬被扭成崇洋媚外的反派、兩撥學生一言不合就結仇,人人一撩就炸,使人十分齣戲。且劇情過於順利,也許是因為電影篇幅限制,沒有更多空間來一波三折。

2.對二次元愛好者的印象十分刻板。

這點比較自由心證,也許電影意在先寫刻板印象,反過來破壞刻板印象。但喜歡二次元就天天戴假毛、在宿舍里亂掛黑帷幕、過分排外、被手辦收買,在漫展和live上打call的全是肥宅,我看到這些的感受真是…一言難盡。

總而言之,瑕不掩瑜是真正屬於少年人的青春旋律,也是一部能感受到製作團隊的認真勁的片,希望有更多人可以看到。


無意間看到一位喜歡的古風圈詞作的影評,自稱自來水軍,說《閃光少女》值得一看,傳統民樂跨界西洋樂,中西融合,推陳出新,玩得起。算是紀念過去的青春。

奶奶的祖父曾是翰林,這一輩算半個書香門第。奶奶是語文老師,文革後沒幾年退休,安詳養老。小時候奶奶喜歡咿咿呀呀的唱著我聽不懂的京曲,會半手二胡。年幼懵懂,潛移默化中覺得傳統民樂戲曲挺好聽的,起碼不難聽。後來初高中認識了一位志趣相近的朋友,漸漸聽進去,古風,雅樂,民樂,戲曲。中國傳統之聲魅力之大,讓人流連沉迷。但身邊同學有不了解的,提起民樂,多覺俗氣,聯想到的都是「荷塘月色」「最炫民族風」之屬。大學時在崑曲社拍過曲,披過水袖,拿過摺扇。覺得可惜,美雅的傳統事物,為何在今能接受的人寥寥無幾。

因著這點機緣,忍不住想進影院一看。
看排檔,附近影院只有晚上十點五十分的一場,凌晨才結束。驚訝排檔之少。
和那一位買了僅此一場的票,看完凌晨披星歸家,感慨萬千。整理一下思路邏輯,想為這部電影寫點什麼。不算影評,影評專業人士多如牛毛,分析全面,也不用再拾人牙慧,多嚼無味。

——————————————————————

電影本身節奏不錯,緊湊不拖沓,沒有冗雜的狗血的感情線,台詞設計符合人物性格,也充滿了笑點(不管是不是了解民樂或是二次元的觀眾都能看得懂的笑點)。夠熱血,淚點不多,恰到好處,不過分煽情,談情懷。細節到位,演員是真彈。
主旨分幾個層面,從小人物的熱血青春,小眾愛好的尊重,對傳統民樂能否與西洋樂比肩的思考,到當今唯前途是大、盲目崇西的教育現狀,傳統民樂復興方式的探討,以小見大,立意高。
雖然劇情有薄弱的地方(千指和陳驚決裂那一段和上下文連接不夠流暢),一些二次元/古風相關的介入和表現也讓人尷尬,但總的來說,瑕不掩瑜。很推薦很推薦很推薦去影院一刷。
這是對電影全局的看法。

下面說說個人最有感觸的三點。

其一,電影塑造的圓型人物形象。
青春電影塑造人物喜歡貼標籤,因為標籤好認。女主善良正義,男主雙商高,配角一般一邊倒,非好即壞。是為扁型形象。
《閃光少女》有認真在編劇,女主從渾噩著不知為何學楊琴到真正為楊琴而戰,懦弱無知過,用千指的話來說便是「你看不起民樂,又有什麼資格讓別人看得起民樂」。女配也在慢慢轉變,變得開朗變得更加堅信自己要走的路。男配從唯前途是大、輕視民樂到熱血助力民樂樂隊登台演出。是為圓型形象。
電影雖小,卻不逞眼耳之快,編得真實自然。

其二,「音樂是有『階級』的」,在電影里,男二對女主這樣說到。男二認為西洋樂高於民樂。
這種「階級」通常表現為:陽春白雪鄙夷下里巴人,古典鄙夷通俗,大眾鄙夷小眾,三次元鄙夷二次元。
高古有「風雅頌」。「風」即民風,「雅」是正聲雅樂,「頌」是祭祀曲詞。「樂」在古代有一個功能是用來確定階級性的,防止僭越。「頌」高於「雅」,「雅」高於「風」,等級森嚴。但在今天看來,三頌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國風。 一戰時期,普契尼、羅西尼這些音樂家在當時也只是下里巴人的通俗音樂而已。
所以,音樂的確是有「階級」的,但這個「階級」會隨著時代變遷發生改變,沒有一成不變的定義,也沒有一成不變的「階級」。
刻意標榜品味,實則在真正的藝術修養上落了下層。

其三,傳承復興傳統文化,不應曲高和寡、孤芳自賞。融合新元素,跨界才能拓寬受眾面。(這一點是基於第二點來談)
西洋樂鄙夷民樂,那民樂呢?民樂鄙夷通俗。這便是死胡同。困在自己的圈子裡走不出來,盲目的優越感。
戲曲音律曲折,文言戲詞難懂,推陳出新一個新樂府,把名段匯聚,加入新元素編排;高古曲調晦澀,改編成古風歌……這些都是很好的推廣方式,卻總有人抨擊,墨守成規。
電影里在民樂中融入古風,二次元。其實也是在用更接地氣更容易被大眾接受的方式來談傳統復興。
不刻意標榜品味,不敵對,明析藝術的精髓在哪,還能放下身段去海納新元素新潮流,我認為,這才是真正藝術修養。


【掩抑大風歌,裴回少年場。
誠哉古人言,鳥盡良弓藏。】

片尾這四句詩太過悲愴,卻也字字珠璣。


在深夜的電影院哭得一塌糊塗。
片子真的是很棒的片子,民樂合奏那很燃,對於學了十年古箏的我而言更燃,其實挺能理解的他們的一腔執念啊。
小時候別的小朋友周末都在玩的時候,我永遠風雨無阻奔波在各種興趣班的路上,僅僅就是自己的熱愛而已,而當有一天,你發現,你所真愛的東西在別人的眼裡不算什麼的時候,應該是那種所有被熱愛掩蓋住的委屈和苦澀突然湧上來的感覺吧。我是感同身受的。
至於二次元,我本人真的欣賞不來,但也是真的反對某些答案里居高臨下對宅文化、二次元文化的批判和瞧不起。畢竟和音樂一樣,愛好也同樣沒有高低貴賤,難道只有愛參加戶外活動,穿得和周圍所有人一樣,活得和周圍所有人一樣才是他們眼中正確的嗎?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和愛好的權利,只要這些沒有擾亂社會秩序,那他們的存在就都是合理的。我閨蜜很喜歡看動漫,她也買手辦,也cosplay,但這並沒有阻止我們成為這麼多年的好朋友,因為價值觀相同,愛好又算得了什麼呢?
換句話講,捫心自問,哪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沒有中二過呢?只不過是選擇的方式不同罷了。也許現在回想起來很傻,但是不可否認,那一部分也真真切切決定了你現在是誰啊……
以及電影的表演角度可能比較誇張所以一部分人會覺得這不是二次元是神經病,但是從我的角度來看,我見過像貝貝和塔塔一樣的lo娘,見過櫻仔一樣有社交恐懼症把自己埋藏在二次元世界裡的姑娘,她們是真實存在的,卻像小白兔一樣無害,怎麼就會是有的人眼中的神經病呢?至少在這部電影里,我沒有看見她們的無理取鬧,只看見了他們的堅持,對自己愛的東西的執著,這些,不管以怎樣的形式表現出來,都值得被尊重而不是被罵成神經病。
個人覺得這部片子並沒有想要以2.5次元來突破二次元和現實世界的屏障,他只是想讓更多的人相處對二次元的誤解,以及很多人心中沉迷二次元就是不良少年的刻板印象而已,這難道不是很好的初衷嘛?
關於愛情,陳驚沒有和長著一副男主臉的王文學長在一起而是和戴著牙套的眼鏡男油渣在一起了。油渣沒有很驚艷的外表,沒有學霸的名頭,和高富帥沾不上一點邊,還有一點懦弱,但他會在陳驚被欺負,被傷害時立刻跳出來保護陳驚,這似乎才應該是絕大多數人青春中的男主啊。沒有親吻,甚至連一個擁抱都沒有,卻讓人感覺那麼溫暖那麼美好,是之前的很多打著唯美旗號的「青春片」都沒有的美好啊,因為之前的那些電影,是別人的青春,而這,似乎才是我們會有的初戀呀。
最後這部電影不同於以往的青春片,沒有車禍墮胎,沒有往事不可追的故作悲傷。它讓我看到了自己的青春,正在經歷的青春,對開創未來的一腔熱血,曾經對某個男孩子的孤注一擲,對某樣東西的執著,還有來之不易的友誼——
我還擁有這些,是多麼值得慶幸。


恕我直言,雖說這片子導演和編劇選材確實不錯。本意可能也是為了宣傳二次元和民樂。但是,作為一個在所謂的二次元圈子邊緣徘徊了好幾年的老透明來說,這片子確定不是黑么??從一開始女主冒死闖宿舍開始,我就開始尬到渾身難受。以及女主莫名其妙的雞血就更尬了好么??一開始為了證明給師哥看才組樂隊,證明完了又覺得自己目的達成了樂隊解散萬歲!你當樂隊是備胎啊說甩就甩?最重要的事這個片子無論是對於喜歡民樂黨還是二刺螈,都沒有感受到編劇真正想表達的那個點,只有滿滿的惡意。


講述了一大群2.5次元明媚陽光的現充生活。

其實我更希望這片子能關注一下,默默打尻的肥宅。平日里努力隱藏宅屬性的帥比現充/美少女,表面毫無出彩但是深藏不漏的調音dalao,因為熱愛某個亞文化而出眾(但在外人眼裡卻孤僻怪異的普通人)。

這部電影里的角色說實話完全是贏家,即便在小圈子也一樣是太陽。根本就不是螢火蟲。


男主是我最近見到的人設最棒的男主
很溫柔,很靠譜,有點慫
很寫實,真的像身邊的鄰家男生

說他溫柔,是因為他對女主的關心,一直是潤物細無聲的,在她打瞌睡的時候幫她撐腦袋,在其他人都兼職/補習的時候堅定的站在女主身後陪她瘋,在她蠟燭告白的時候擔心她受傷全程陪同,就算最後告白,在疑似告白失敗的情況下還是無奈妥協的給女主發照片原片,不抱怨不逼迫。他是真的站著女主的角度為她考慮了。

說他靠譜,是因為他關鍵時刻從不掉鏈子,在女主找不到排練場地的時候和大爺協商成功,在演出上負責敲他可能也從來沒學過的編鐘,四個二次元女生是他出主意忽悠到團隊里的,還在漫展上毅然脫衣吸引觀眾(誤。

說他慫……嗯,他真的慫XD


特別好看的一部電影

融合了二次元和cosplay

民樂和西洋樂的對決超燃

權御天下和春節序曲出來的時候激動到爆炸

在支付寶買了票看點映 8.8超級值

當然,前十幾分鐘看得我尷尬癌都犯了。但後面簡直神逆轉,妥妥翻盤。


被劉泳希實力圈粉...滿腦子都是帥帥帥


今天剛看完這部電影,感謝 @羅罔極 在知乎上寫的推薦。前幾天和朋友相約去看電影,朋友問我想看什麼,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大火的《悟空傳》。和所有普通人一樣,我們每天有太多的事要去做,面對琳琅滿目的暑期檔我只能去選擇評價高的和炒得火的。看到《閃光少女》的簡介我就毫不猶豫地頂著大太陽跑到市中心去看了。我以前是學二胡的,學了整整五年後來便慢慢丟掉了。
和影片中的陳驚一樣,我沒有自己特別喜歡想要付出一生來努力的東西,所以很多東西學到了東西就放棄了。可能很多人都認為影片中演得那種人人都瞧不起學民樂的學生是不是太誇張了,其實這一點也不誇張,只是影片中把它放大了。我周圍的同學對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以後等著看你去地下通道拉二胡,接著還會模仿阿炳拉二泉映月的模樣。雖然我清楚他們沒有惡意,但是事實是無論是我的同學甚至就是我本人也在心裡開始對二胡有抵觸情緒甚至是瞧不起。
至於西洋樂器為什麼看起來更加高大上,個人認為是在前幾十年里中國不算是富裕的國家,所以看到資本國家的電影里男女主伴著鋼琴聲緩緩起舞就會產生一種「這才是我所追求的生活的錯覺」。人們漸漸開始學起了西洋樂器,於是西洋樂器開始出現於電視電影流行音樂中最後根植到我們的意識中。現在中國發展了,人們的關注點又開始逐漸回到民樂,漸漸出現了如《百鳥朝鳳》之類的電影,卻發現無人問津,民樂已然成了小眾愛好。
在觀影的時候我有幾次都很想哭但是卻哭不出來。這部電影並不能幫我宣洩情緒,反而是讓我產生了對民樂深深的歉疚。現在自己是外語專業,深感自己身上所擔負的一份責任,那就是讓外國的朋友承認,中華文化絕不遜色於歐美和日韓文化,可是同時又因為對中華文化知之甚少而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
另一點想說的就是二次元文化。在看影評的時候有人說通過二次元來傳播中華文化總覺得有些怪怪的。可惜的是現在關注民樂的除了一些個人就只有二次元文化。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她是學美術的,專畫古風,而且畫得非常好。她就是二次元文化的追隨者。有一天晚上我們散步的時候她發自肺腑得說∶我以後一定要出一本自己的畫冊,我還要學古琴學茶藝玩粘土,這樣的生活太愜意了!
其實我對二次元一點也不感冒,只是因為自己的朋友是二次元所以對這個群體才沒有偏見。雖然他們的裝扮確實有些與現實社會格格不入,但是真正喜歡古風堅持古風創新古風等的也只有他們是一個大群體。我們的社會日新月異,生活方式變了,心態變了,那個「從前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要想復興民樂僅靠老一輩的堅持是徒勞的。而《閃光少女》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最後來說說演員吧。雖然用得的幾乎都是九零後的新演員,但是至少全程看下來沒有違和感沒有很假的感覺,這樣的青春電影也正適合這些初出茅廬的演員,他們演戲沒有過多的技巧但也正好符合了角色的設定。演得比較好的我認為是彭昱暢和劉泳希,他們把屌絲男閨蜜和高冷大神的人設把握得非常到位,具體的就不劇透了,這部電影對於九零後零零後的人群來說都是值得一看的。


拜託看過之後再寫評價!很生氣有的人上帝視角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的態度!看都不看就把一部電影捧上天或者踩成泥!

我覺得它值得看,如果票房真的撲街,我只能說,也許現在電影質量真的沒有宣傳重要,也許會演戲的演員真的沒有流量小生重要了。所以我希望它能有個好票房。


好電影。
答主是按本片三觀學過西洋樂的反派,不在國內上本科的叛徒。

音樂的世界裡不存在階級高低,藝術也沒有所謂輸贏,夢想從沒有優劣之分。沒必要強行褒一貶一。

最後,我眼裡本片最大亮點,戴無框眼鏡蜜汁像小哥的Eason,有一句台詞說的很好,大意是:

「把牢籠拆了吧,明明是藝術的殿堂。」

共勉。


油渣太可愛 瘋狂打call

才不要王文好嘛!!!!瘋狂打call!!!!


本來最開始是因為彭彭去看的
儘管海報和故事簡介讓我覺得這是個低俗垃圾到不行的國產片
但是
我的天啦嚕
棒的我都要嚎出來了
作為一個喜歡二次元的少女
整部影片看起來毫無壓力
給編劇點個贊
每一個細節都很棒
當女主看完手辦的價格彭彭給她捧了一抔土,我笑翻了天
當男主女主發現高冷妹子是大神千指大大是我也激動的不行,妹子這麼攻,超美
可是當其他學生歧視二次元的妹子,父母打擊甚至是阻攔二次元的妹子,陌生人對著自己的孩子說千萬不要像他們一樣穿的時候,我眼淚也幾乎快要掉下來了
好真實啊
以及對西洋樂和民樂的看法
真的有很多人毫不在意中國傳統文化
曾經有一個很棒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可是卻並沒有多少人歡喜耗費時間去看,後來這個紀錄片名聲大噪,因為他被搬上了b站,廣受二次元文化追捧
「他因為被搬上了b站受到一群喜歡二次元的小朋友的追捧而名聲大噪」
這是一本雜誌上對這個紀錄片的評價
一切都很真實
我們還很弱小,但我們會努力,我們被很多人看不起,但我們努力堅持,守護我們愛的
很棒
真的很棒
當然,我們二次元沒有那麼恐怖了啦,不會不說話只拿手機敲字,不會在床上還穿c服,更不會隨時都戴假毛穿小裙子說話嗲嗲嗲!!!
我們也不是顏值就是勝利
畢竟我就很喪,也沒有人因為這個嫌棄我啊……


好看好看好看,非常有年輕人的朝氣。也是給民俗樂器的「民俗化改革」指了條明路。抓不住年輕人的心就是抓不住未來,一切歷史、傳承都只能在斷流面前黯然失色。民樂和ACG相結合未嘗不是一條重回巔峰的出路。


我覺得這才是講青春的電影,青春不應該只有早戀吧,青春的意義在於傻傻地堅持一件事情,不為名,不為利,原因也很簡單,或為喜歡,或為某個人,或因叛逆,如古箏,如ACG,在現在青春片中鋪天蓋地的戀愛元素,閃光少女簡直是一股清流。


推薦閱讀:

如何給《閃光少女》改個有B格的名字?
《閃光少女》中有哪些令人細思恐極的細節?

TAG:電影 | 閃光少女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