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看喬伊斯從哪一本開始看比較好?
還是《青年藝術家的畫像》吧。
—————————————————————————————————————
大二的時候跟著老師在課上讀過《都柏林人》的幾篇短篇小說,英文的......那酸爽,簡直不敢想像!個人認為《都柏林人》的短篇小說,雖然篇幅都較短,看起來好像也比直接上手讀《尤利西斯》、《守夜人》簡單很多(其實從啃書的角度上,的確是這樣的),但是從對故事一以貫之的理解角度來說,朋友,既然上路了,還是讀個全乎的吧!
本著「我一定要讀到這個最早看起來慫慫的孩子,到底是經歷了啥,最後走上放蕩不羈愛自由的藝術之路」的這種心理(我當時就是這樣過來的),再加上篇幅適中,故事主線清晰,最後結尾有亮點,再加上讀到各種背景的時候,從斯蒂芬的時間軸出發,便於查看各種愛爾蘭史料和人物的原因,《畫像》是初級入門的不二良品。
—————————————————————————————————————
1914、15年期間,喬伊斯陸續把《畫像》的故事公諸於世。書中的很多細節都是喬伊斯小時候真心經歷過的故事,男主Stephen Dedalus從很多角度上說,就是喬伊斯照鏡子寫出來的,他把自己對於國土的執念、糾纏、放肆、洒脫最後都通過Stephen Dedalus的故事向世人剖開。在寫《畫像》之前,喬伊斯甚至用過Stephen Dedalus當過自己一段時間的筆名。
另一個對我而言,《畫像》非常可讀的一點是——男主所經歷的「克制」與「放肆」兩個極端,像及了一段時間我自己的境況。被各種條框束縛著,就是不讓你喘氣,到實在憋大發了,腦袋空空啥都不想管。更苦的是,每次在進行這兩種模式轉換時候的適應期,實在是難過。
只是這些,只看自己一人苦難的小事,和《畫像》中真正苦悶,好像就沒有開心過的Stephen一比,就覺得,哦,原來世上有的所有的苦悶,都一定有人經歷著,或是經歷過。
所以我總覺得,喬伊斯的書,治癒焦躁,妥妥的。
這樣讀下來,就覺得《畫像》反射了自己的無數個側面。很多時候,邊讀邊代入,就覺得喬伊斯在百年以前,就給現在的年輕人們統統做了一個profile。這種感覺還是挺奇妙的啊~
最後,如果你是追去「頓悟」的重度患者,盆友,除了喬伊斯能治你的病,別的真沒sei了。—————————————————————————————————————
純屬個人見解,讀書不求甚解,就是樂得高興。如有不正之處,理解不同唄~
除了芬尼根其他都可以看。
個人以為,先讀《都柏林人》或《青年藝術家的肖像》中的一本為佳。
-若題主對短篇小說感興趣,可以先讀《都柏林人》;
-若題主對喬伊斯本人感興趣,或是有讀《尤利西斯》的打算,最好先讀《一個青年藝術家的肖像》,認識一下靠譜青年斯蒂芬.迪達勒斯童鞋----他可是《尤利西斯》的男豬腳喬伊斯在小說世界中的投影誒。
先讀《尤利西斯》也完全可以( 話說答主就是這麼乾的),只是這樣真心hard,題主請慎重。
最後,那本傳說中的《芬尼根的守靈夜》……題主就先當沒有這本書吧 ╮(╯▽╰)╭覺得這個問題可以細化為兩個層面,一方面是對喬伊斯著作的閱讀順序,另一方面是看一些別的現代小說來做鋪墊。
剛上大學時不知天高地厚竟妄想一口氣看完《尤利西斯》,虐了自己一個禮拜後宣告放棄。還記得那是一個上下冊的版本,好不容易翻完了上冊,但回過頭根本不記得講了什麼。那感覺就好像高中課堂上打盹時:明明老師講的每個字你都聽見了,但其實什麼都沒聽見。
後來上一門西方小說導讀的選修課,老師帶著讀了《都柏林人》中的《阿拉比》和《伊芙琳》,印象深刻,重新激發了讀喬伊斯的興趣。手頭正好還有一本《都柏林人》的英文版,對照著閱讀,《兩個流浪漢》中的開頭特別喜歡:The grey warm evening of August had descended upon the city and a mild warm air, a memory of summer, circulated in the streets.(八月,灰色溫暖的夜晚已經降臨到這座城市,街道上流散著一種柔和溫暖的氣息,一種夏日的記憶。) 私以為中文的翻譯傳達不出原文的這種味道:明明是最簡單的辭彙組合,可是卻讓你身臨其境。《都柏林人》的小短篇翻起來很快,但值得一讀再讀,細細品味。感覺看起來高不可攀的喬伊斯在這本書里是能夠得到理解的。印象深刻的是喬伊斯似乎很喜歡描寫光,《姊妹們》:「夜復一夜,我發現它那麼亮著,燈光微弱而均勻。」(Night after night I had found it lighted in the same way,faintly and evenly.)《阿拉比》:「從我們的門對面射出的燈光,照出她脖子的白白的曲線,照亮了她脖子上下垂的頭髮,並向下照亮了她在欄杆上的那隻手。光線落在她衣裙的一邊,照亮了她襯裙雪白的滾邊。」(The light from the lamp opposite our door caught the white curve of her neck, lit up her hair that rested there and, falling, lit up the hand upon the railing. It fell over one side of her dress and caught the white border of a petticoat.)類似的對光線的描寫還有許多處,《都柏林人》中的許多故事都發生在夜晚,所勾勒出的都柏林似乎也處於一片昏暗當中,這些對光線的細膩刻畫就像文本自身從內部發出了光芒,微弱地照亮著這座城市,照亮著這本書。
在這之後又看了伍爾夫和福克納的幾本薄冊子,以《海浪》和《喧嘩與騷動》為代表,當你習慣了閱讀意識流的絮絮叨叨和不著邊際後,再回過頭看這本《都柏林人》,簡直友好得不得了。
後來某天又突發奇想,略過了青年畫家那本又開看《尤利西斯》了,之前讀《都柏林人》的英文版嘗到了甜頭(雖然是對著中譯本讀的),這次也買了一本英文版Ulysses對著讀,但並不是拿著英文本直接劈頭蓋臉讀,而是在中譯本中遇到不通的句子或者感覺會跟翻譯問題相關的句子就去翻看英文版,然後會發現,很多所謂閱讀的困難其實是翻譯造成的,當你看了英文原文後會欣然領悟(六級水平加一本字典就夠,我猜題主問的是讀中譯本的順序而不是指直接讀原文吧…)。
這個閱讀過程進度很慢,斷斷續續持續了有一年多才翻完,但依然…不知所云。但故事梗概大家都知道,看這本書最重要的就是這種「體驗」的過程吧:放下畏難情緒平心靜氣地去看,不用苛求自己,一次能堅持看多少就是多少,而《尤利西斯》中也有許多如同上文所舉出的「光」這樣的小細節,這是這樣的小細節勾住了我(比如「母親」死前的odour),不斷地往下閱讀。
而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也正是為了交換這種「體驗」:看,不止我一個人在啃喬伊斯呢。
歡迎討論和指正:)都柏林人。
短小有趣,每一句都是一個意象,joyce對細節的描繪比女人還細膩,story中很多細節深入感官:窗帘上灰塵的味道,夜市裡光線的明暗,回家路上銅板在口袋裡的碰撞聲,午後廣場上青草的氣息。。。。 腦補成畫面,完全不輸最注重細節的日韓電影。
短篇故事從小孩到老人,從男人到女人,從虔誠的信徒到沒有信仰的人,從婚姻到鰥寡,涵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重要的原因:其他都看不懂啊⊙_⊙ 都是一頁睡著好伐《一個青年畫家的自畫像》
他的眼睛不再流淚
藝術,為人類醒著做夢,提供一種可能。你可於牢籠恣意暢想,身心沉浸。可以一隻腳伸出懸崖,因無人責備而暗自雀躍。在世界的每個角落流連,瞥見一絲美的可能,一瞬便觸及永恆。那是無人分享的,卻又因獨特而親切倍至。
喬伊斯,像是時代的逆角。身披光潔的外衣,卻藏著一片片逆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耀射出灑射一世的光芒。他是西方「意識流」,現代小說的開山鼻祖,又在「反抗——叛逆——思考——尋求……」中生長。《自畫像》便是他人格速寫的側影之一。於此,我們似乎可以窺見自己一二,也畫像人類——我們自己。也是愛爾蘭這個民族成長史的縮影。
他創造了斯蒂芬式的英雄人物,斯蒂芬即:殉道者、巧匠、流放者、希伯來、基督教、希臘、傲慢的罪人。在這裡,斯蒂芬又是類似堂吉訶德式的悲劇性人物。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永恆自由,精神的流浪者、永恆藝術的追尋者,另一方也永恆在那兒禁錮。
似乎在影射一個最為悲劇性、又最尖銳的事實:人類尋求的真正「自由」真的存在嗎?還是說,那僅是為擺脫肉體的束縛,而創造、追尋的虛假世界?可它,卻又是那麼真實的存在著的,這毋庸置疑。
而藝術,恰是顯現這系列抽象問題表達、解述的具象化手段。由此,一種新的「奔放」、「激情」、「永涵青春」的自由於水面,浮現一絲光影,露出狡黠的笑。
在藝術手法的使用上,「變形」這一手法,時常顯現。而其主調便是——墮落。 正如喬伊斯自己所言,「性慾」是其不竭創作的源泉之一。不論是童年時,「象牙白」的艾琳,還是海邊的「安琪兒」
溫柔、誘惑的懷抱……女人,促使斯蒂芬走向「死亡」、走向新生。
其次,斯蒂芬提出關於「美」的審視。「美,便是對令人愉悅的東西的穎悟。完整性、和諧、光彩,是完成審美目的的系列過程。而藝術又分為抒情、史詩、戲劇形式。」
審美主體,因其形象與四周脫離而突出,達其完整性。而突出的審美對象,沿其輪廓,達到各部分節奏的和諧、平衡,各個藝術系統層次豐富。從而,在一瞬顯現「心靈的沉醉」、類似「酒神精神」的精神狀態,綻放光彩,完成一次審美觀照。即被雪萊稱為「熄滅的炭火」,一種愉悅而輝煌的無聲的靜態狀態。
再者,「藝術家在他的工作室里用大地的沒有生命的東西製造出一個新的生命」,「我將試圖在某種生活方式中,或者某種藝術形式中儘可能自由地,完整地表現自己,並僅使用我允許自己使用的那些武器來保衛自己——沉默、流亡、睿智。」……故事第五章,斯蒂芬於宗教與世俗、自我抑制與激情、藝術與衝突、肉慾與理智的衝突中,徹底掙脫出來!成為自己「精神上的父親」,他永將流亡,便永不流亡。
「我不會聽命於自己不再崇信的東西,不管它自詡為我的家,我的祖國,還是我的教會。我將竭力以一種新的生活模式或藝術形式來儘可能自由,儘可能完整地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
「離去吧!離去吧!歡迎,哦,生活!我將百萬次地去迎接現實的經驗,在我的靈魂的作坊里去鍛冶我這一類人尚未被創造出來的良知。老父,你這巧匠給我以幫助吧!」
他雙眼不再流淚。推薦閱讀:
※有哪些詩詞明明很美卻被誤用、濫用?
※有哪些看似大團圓結局的作品、歷史事件,實際上則更多地是一場悲劇?
※有哪些你從前覺得一般的詩,現在卻覺得很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