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馬伯庸對《刺客聶隱娘》的評價被影評人批評?

親王在看了新浪電影微博發出的《刺客聶隱娘》短評後(新浪戛納前方記者所寫),寫了這樣一段評論:「這影評寫的太牛了,能強烈感受到作者隱在文字背後的吶喊,我決定不去看了。另外說一句,中國很多導演差的恰恰是把一個故事老老實實講順的傳統敘事能力。」一條微博炸出了不少影評人、媒體工作者和影迷,大家對親王完全不了解侯孝賢風格就妄下評論表示不滿。


聶隱娘一開始,大家就在等著一個反對派的出現,不然怎麼彰顯自己的特殊品位?
就好像竇唯一出台,大家就盯著周圍有沒有觀眾不耐煩,有沒有反對派,不然怎麼彰顯整個中國都已經無可救藥了?
即使在柏林,戛納電影節,也沒有可能所有人都百分百喜歡一部電影,偏偏在中國,就必須要喜歡。
我甚至看到有人發帖,伊朗人排隊看阿巴斯,在中國聶隱娘居然還有人提前退場。
阿巴斯那是放在藝術電影院,聶隱娘是放在商業電影院,能一樣嗎?說實話,我看聶隱娘之前真的是激動得熱淚盈眶,可是看到中間就對其四比三的構圖簡直是不習慣到了極致,我是一個被培養了數十年16比9的觀眾,我看4比3不 習慣難道還不行?
況且它真的是一部人人都應該喜歡的片子嗎?世界上從來還沒有出現過這麼一部應該人人都喜歡的電影。
比如我喜歡安哲,但是我從來不會覺得看安哲睡著的人有什麼問題,如果他真的喜歡電影,他會問我,我會告訴他好在哪裡,怎麼欣賞。
我喜歡庫布里克,可是我從來都是把太空漫遊當做催眠片來看,一個對電影沒有選擇的觀眾難道就是好觀眾?

歸根結底,有一部分人要彰顯品位,還有一部分人要統一價值觀,站隊自古以來都是人類之大好,我想有一天帝國大廈在中國上映,也會有一幫電影流氓要求人人都必須眼睛不眨的看完那棟一動不動的帝國大廈。


不愛看《小時代》可以吐槽,不愛看《聶隱娘》,憑什麼連承認都要被罵無知?
群體有種奇怪的現象:本來不喜歡的東西,一旦大家都說好,尤其當這個「大家」還是社會上相對高端的群體,或者是某個獎項的認可時,就覺得自己的「不喜歡」似乎成了一種恥辱,意味著自己不入流、不上檔次、不懂藝術。

接著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我真的錯了?是不是這東西其實也有它的可取之處?是不是我看得不夠認真錯過了它的精髓?然後非要在這本來不喜歡的東西里硬掰出幾個似是而非的優點,拿出去跟人說時,心裡是自豪的。彷彿這每句讚美之辭都成了市井大漢前往藝術殿堂的通行證。

《聶隱娘》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觀影的過程,明明看的昏昏入睡,明明打心底里覺得不舒服。可誰叫導演是侯孝賢呢?文青們都對他痴迷得如孝子賢孫,一定是有道理的。

所以強忍著無聊的心情看了一遍又一遍,心中就是不甘心,害怕離場之後,影響了自己骨骼清奇仙氣飄飄的藝術腔調!

不可否認,侯孝賢確實是文藝片的一代宗師,但劍聖也並非百戰百勝,宗師也不是無往不利。再牛逼的大導演,也不可能沒有爛片出世。

每個畫面都很美又怎麼了?《少年派》每個分鏡也很美呀,而且還有情節!

導演七年磨一劍又怎麼了?《阿凡達》是導演花了十年拍的,而且還有情緒!

藝術片都是慢節奏怎麼了?《花樣年華》也是慢節奏,而且演員表情還不僵硬!

安靜的配樂很少台詞很多想像空間又怎麼了?卓別林的喜劇一句台詞都沒有,而且還表現力強!

導演為自己而拍的不用來取悅大眾又怎麼了?我寫文吐槽也是為自己而寫不取悅大眾,而且還不收讀者門票錢!

然而在群體中的我們,卻甚少有勇氣成為《皇帝的新裝》里的小孩,直面自己就是「不喜歡」的事實。

不喜歡郭敬明可以說,不喜歡莫言卻不能說。

不喜歡TFboys可以說,不喜歡Michael Jackson卻不能說。

不喜歡《楊貴妃》可以說,不喜歡《聶隱娘》卻不能說。

獨樹一幟是好的,而當獨樹一幟成了一種刻意,便是另一種隨波逐流。

曾經是滿大街的日韓歐美風,結果有個女文青說了,貼近自然的棉麻和舒適的平底鞋更能象徵內心的自由和不羈。於是女孩們低頭看到自己的絲襪和高跟鞋,都覺得俗不可耐羞愧難當。

曾經女主內男主外並不出奇,結果有個女權主義者說了,女人要獨立要有事業。於是即便孩子沒有人照顧家裡廚房都長泥垢了,女人們也不敢放棄工作照顧家庭,彷彿沒了那點工資就少了根救命稻草,一旦花了老公一點錢就成了舊社會的纏足婦女,既落後又沒自尊。

曾經教育鼓勵的都是品學兼優的乖孩子,結果有個特立獨行的90後說了,學霸都不如學渣混得好。於是大學生都不上課了選擇去創業,誰沒有個輟學史,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沒出息。

《皇帝的新衣》是個古老的故事,然而時過境遷,人們卻並沒有比故事裡的更聰明更有思想,烏合之眾還是烏合之眾,換了件新潮的外衣罷了。


真正的自由獨立,從不需要旗幟和口號。裹在緊身套裝里照樣閑雲孤鶴,身居嘈雜鬧市中也能悠然自得,酒肉穿腸過依然心懷信仰。看著犯困的電影,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文青鄙視我沒文化還是不喜歡;父母介紹的相親對象,沒感覺就是沒感覺,親朋罵你不懂事還是沒感覺。


你能把我咋地?


我想說的是,親王到底有沒有因為這件事被「影評人」「圍攻」呢?
我特意去親王這條微博下面翻了翻評論,不得不說親王的粉絲和被這件事吸引過來的人的素質都是相當高的,大部分人都是在講理性的討論,少有謾罵。我看到的幾條帶有攻擊性的回復,其主人跟影評人都搭不上邊。
樓上還有人提到了 @magasa,他微博上說的最重的一句也就是」馬親王這次的話很離譜「,這完全沒有攻擊性呀!
而且這條微博下面反對親王的人也就一半好嗎?大部分人是在嘲諷影評人和我朝電影人好嗎?

我對這件事的看法是,馬親王從自己的觀影經驗出發,對一部還沒看過的電影發表了一下評論,順便表達了一下自己對電影好壞標準的看法,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其觀點對錯大家可以討論嘛。而影評人和影迷對親王觀點的反駁,只要不用帶攻擊性的詞語,那就是良性的討論,這是好事情嘛,畢竟觀點的碰撞才是文明進步的動力,這就更沒有錯了。

現在國產電影的總體水平是不高,也有很多拿紅包寫軟文的影評人(當然在我看來這些人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影評人),所以很多人看到」國產電影「、」影評人「這些標籤就開噴了。我覺得這種刻板印象是很不好的,這對那些認認真真的電影人,有學識有鑒賞力的影評人是很不公平的。雖然在我看來,這些認真的影人和影評人對這些評論是不會放在心上的。

最後我想說,微博真不是個可以進行嚴肅討論的地方,它更適合簡單事實和觀點的傳播,140個字想說清楚電影敘事,簡直是天方夜譚啊。


- 如何看待A對B的評價被C批評?

- 知乎26個字母夠用嘛→_→


證明馬親王現在影響力不錯啊,發個微薄能把一波人炸出來,比炸魚還好使。


批評影評人的諸位,你們先去微博上搜索一下相關微博。看看影評人對馬伯庸的批評再來評價,好不好?眾多影評人以及影迷對馬伯庸的批評,主要是針對他的第二句話,即:「另外說一句,中國很多導演差的恰恰是把一個故事老老實實講順的傳統敘事能力。」很多影評人和影迷想說的無非是:電影作為發展了百年,產生過各種不同流派,有著多種表達方式,糅合音、畫、劇的一門綜合藝術,只以敘事來評判高低的評價方式過於狹隘。從馬伯庸的微博來看,他說的句話明顯是他自己長期以來對電影的一種認識,和記者的原評論一點關係都沒有。影評人和影迷這麼批評他沒有什麼大問題。


另外展開說一下記者的那條評論微博。

不得不承認,如果按照一般大眾對電影進行評判的話語語境來看,馬伯庸轉發的那條微博看起來確實是在黑《聶隱娘》。但是原微博作為在戛納看片的記者的評價,顯然不是在這種語境下說的。

先說明一下《聶隱娘》在今年戛納電影節的口碑情況

(圖片來自網路,侵權告知後會刪)

上面這張圖是今年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場刊評分。稍微關注下今年戛納主競賽單元的影迷都知道,今年戛納主競賽單元的影片質量較去年下滑比較大。大家自己可以去查看一下去年戛納主競賽單元的場刊評分和今年的評分對比,或者看豆瓣戛納電影節小站這篇文章Day9/10:被《愛戀》射了一臉,《聶隱娘》登頂場刊最佳。可知,在今年戛納主競賽單元整體實力不強的大環境下,聶隱娘算是少有的佳片。

有人也許會說,場刊評分只能代表西方媒體對的電影評價。對於持這一觀點的人,我建議你們運用下微博搜索,看看聶隱娘在目前已經看過片的中國影迷圈中口碑如何。微博、豆瓣上不少已經看過人都提到這部片子有很強烈的中國傳統審美特徵,強調意境而非敘事,有人甚至用了「有唐詩味」來形容《聶隱娘》。早前幾天對《聶隱娘》的場刊評分還沒出來的時候,有中國電影人和外國媒體交流發現外國過媒體對《聶隱娘》表達方式不太能理解,一度擔心此片場刊評分可能會不太好看,當然,現在這種擔心已經被證明是多餘的了。

好,上面講了這麼一大段無非是說明《聶隱娘》在戛納的輿論狀況,不難看出,中西方的影評人對這部電影評價都很高,對其弱化敘事的表達方式接受度很高

另外,稍微提一句,侯孝賢的電影風格一直都不以敘事為重

回到題目上來,很多給馬伯庸辯護的答案都提到了馬伯庸轉的原微博的評價。


#戛納電影節#聶隱娘是個驚喜。之前擔心老派的故事拍不出新意,沒料到導演壓根沒想講故事,功力沒有用在人物關係、劇情轉折等傳統敘事上。美到令人窒息的畫面,炊煙農家,青山綠水,唐朝古風...以東方式傳統含蓄和理解吃力的文言文對白,打造了一部從未有過的意境武俠創新大作。(劉敏)#聶隱娘亮相戛納#


不少為馬親王辯護的答案上來就說原微博明顯是在黑,並據此得出結論馬親王的評論沒有問題。試問,你在得知了《聶隱娘》在戛納的整體輿論情況,你再看這段話,你還會覺得是黑嗎?


顯然,馬親王在不了解《聶隱娘》具體成片效果是什麼樣,在不了解侯孝賢個人風格是什麼樣,在不了解原微博作者說話的語境是什麼樣的情況下,做出了一個武斷的評價。雖然這種武斷評價確實有原微博的誤導,但影評人和影迷對其做出批評也沒有什麼明顯的不合理吧?

至於敘事和電影藝術水準的關係,不是這個問題要問的,受限於個人水平,我也不敢妄言。我只講下個人觀點:我不認為電影一定要注重敘事。影史上不少知名導演的電影都不強調敘事,甚至刻意弱化敘事,但他們的電影並不因此就缺乏美學價值和思想價值。例子很多:小津安二郎戰後的一系列以嫁女為主題的電影,費里尼《八部半》以及後期的不少作品。

經評論區朋友提醒,補充一下:我上文提到的「不以敘事為重」,並不代表創作者敘事能力弱。

利益相關:一直是馬親王的粉絲。


1.馬伯庸評論的是影評和中國大多導演,對於聶隱娘他也的確沒發言權。

2.聶隱娘的敘事很流暢啊,只不過留白較多,感情克制,大多情感都在話外。

3.你可以說你不喜歡,卻不要說它爛。搞清楚爛的定義是什麼。

4.當你看不懂的時候,很容易覺得別人只是隨大流而已。


那些所謂影評人,很多是利益相關的……


親王評論以後,桃姐的看法我非常喜歡,他在微博里說:「好多友鄰都在說馬伯庸的微博,還好啦,總歸代表一部分人(或一大部分)的觀點。侯孝賢從來不是把敘事放在第一位的導演嘛,即便當年的《悲情城市》,不也弱劇情、弱矛盾、留白、遠景長鏡頭。這恰恰是另一些人喜歡他的原因嘛,喜歡侯孝賢,就是喜歡他的這種不同,各取所需吧。《就是溜溜的她》倒是很敘事。」影評人中最喜歡桃姐,強烈推薦桃姐的微信公眾號:桃桃淘電影。

各取所需說的不錯,侯孝賢的風格本來就不應該是大眾都喜歡的,你放到電影院去看,純粹從電影的角度,10個人能有2、3個發自內心喜歡就不錯了。我倒是看娛樂新聞視頻里說戛納放映完了一幫人接受採訪時都說睡著了。

所以親王這麼評論也沒什麼,幹嘛喜歡大師就一定要變成政治正確的事。


其實題主包括很多點進來看的朋友都是想對這部電影有一個準確的評價。但我想說,這部電影太難給出統一的評價了。
而現在大家所面臨的疑惑,其實主要是來自影評界的各種各樣評論的影響。其實他們主要分為四類人群:
1.真的可以領會侯導的藝術和電影思想的,會說這部片是一部很好的藝術片。
2.因為閱歷,生活體驗,藝術修為等方面的原因,而看不懂這部電影的,會說自己看不懂。
3.與第二類人群閱歷相同,但卻為了掩飾自己看不懂,或者花的錢不值,而刻意貶低這部作品價值,說它拍得不好,甚至開始攻擊第一類人群的人。這是第三類。
4.是有第一類人群的鑒賞力,因為第三類人群的言論而憤怒,所以奮起批評第三類人群的人。

總結起來就是:
3攻擊——》1、4
4攻擊——》3
而2原本相安無事,與其他人和平生活。

但由於3、4表達失誤,使原本這場罵戰經歷了一個誰也想不到的交叉變位。本來第4類人群的主攻對象是第3類,但表達出現了問題,使2類人群無辜中槍。例如:說看不懂《聶隱娘》就是藝術修養太差,說其不懂電影,只適合看垃圾片。這樣的大面積開火不僅激起了第3類人群的反諷,也把第2類人群無情中傷。致使2類人群奮而起身加入了3類或著1類人群的行列。我想大多數人應該都是在這種情況下被無情捲入罵戰的。
在這種情形下,電影究竟如何,其實已經不是大家關注的重點。大家其實是借電影這一個文化標題,維護自己的自尊心罷了。但一個好的心態,恰恰被人們忽略了。

包括答主我也是如此。認為自己偏1類人群,最終在罵戰中承受不住失望轉了4類人群,最終失守了一個良好的心態。

其實第2類人群是值得尊敬,也是最可憐的,因為他們有實事求是的精神,也有包容的心態。但無奈生活不放過他們,沒有表態也要定罪。這難道不是強權文化的縮影嗎。


人家明明是針對影評人的某些影評的 你們非要說成人家是針對電影的 這樣真的好么


但是把一個故事老老實實講順的傳統敘事能力確實是中國很多導演差的東西啊。。


作為半個影迷

首先,並不存在影評人圍攻的行為,請自行查證。或許有些言辭激烈的回復,但那些都不是「影評人」;而在影評人回復下大放厥詞的也不在少數。這本就不是事實。

親王說中國電影缺少敘事,講不好故事。
沒錯。
但這和侯孝賢無關。
別說電影,小說也有不講故事的。
而這些作品都不是拍給大眾看的。
侯孝賢自嘲《聶隱娘》太過商業化了。或許他的本意就是完全地去商業化。為電影而拍電影,為了第七藝術

為什麼會吵起來?
有的人只是把所有自己不能理解的作品都當做裝逼,相當然地認為影評人就是沒事找事。親王的評論只是導火索
看到一些評論就氣不打一處來


電影又不是馬伯庸的專業,一個不專業的人的幾句評價有啥好在乎的,根本不需要不滿啊,在這個問題上他和路人沒區別,博爾特不會在乎姚明評論自己的短跑技術。

利益不相關,我對《聶》並不太感冒。


我覺得不貼影評就評價馬伯庸是不厚道的。

#戛納電影節#聶隱娘是個驚喜。之前擔心老派的故事拍不出新意,沒料到導演壓根沒想講故事,功力沒有用在人物關係、劇情轉折等傳統敘事上。美到令人窒息的畫面,炊煙農家,青山綠水,唐朝古風...以東方式傳統含蓄和理解吃力的文言文對白,打造了一部從未有過的意境武俠創新大作。(劉敏)#聶隱娘亮相戛納#

上文就是馬伯庸評論並且轉發的原影評。
這影評,如果這麼短也能叫影評的話,真的不是黑么!?
真的不是黑么!?
真的不是黑么!?(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遍)
十個人里八個看了都會覺得這評論是在諷刺電影吧!
這和電影本身好不好沒關係,這影評表達的意思看起來就是在黑啊!
馬伯庸看了這評論然後那麼說有問題么!?
罵馬伯庸不如去罵罵自己的豬隊友詞不達意好不好!
如果記者真的覺得這是部好電影,那他的文字功底實在很差。
如此而已。


我個人覺得對於電影呢,我們在評價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 不喜歡就說不喜歡,這很正常。對一個東西喜歡與否並不完全取決於這個東西的好壞,電影也是一樣。
2 要容忍別人的個人喜好,別人喜不喜歡不關我們自己的看法。
3 評價電影是需要一定鑒賞力和專業知識的的,我們在一些時候也應該參考一下專業人士的意見。然後做一個合理的評價。當然 要是真不喜歡也不能勉強自己不是?
4 我們的主觀認識未必符合客觀事實,這一點很重要。


親王當然不是永遠正確或純理性的,他是個有喜好有情緒的人,對《聶》片影評的評論雖不公允,也不至於污衊。
《聶隱娘》當然不是爛片,但也不是全無缺點,如果國內有專門的藝術院線,它在那裡的大銀幕上也許會合適些。
稍微熟悉侯孝賢作品的人,大多都知道他的作者風格,不強調敘事是一貫的風格。這次《聶》片的極簡化敘事,不過是之前風格的進一步強化,而且也更能配合導演對主題的意象表達,本不是問題。
實際上,真正的問題在於台詞的文字水平,以及演員的台詞水平。這是最讓中國觀眾齣戲的部分,半文不白的台詞,更兼語句不通,再配上精妙的台普腔,實在是觀影最大障礙。但在戛納而言,這個問題就幾乎沒有影響,因為他們聽不懂,他們看畫面和意譯字幕,反而能更直觀的感受到導演的意圖和風格,給出大獎也是因為導演的風格做到了一種極致。
文言有文言的語法,白話有白話的辭彙。之前看過一位評論者,用金庸的「偽文言」來與《聶》片對比,立刻可見「說人話」的水平和技巧。至此我也是十分佩服某些觀影者,似乎這種問題對他們的干擾可以忽略,是因為台詞太少的緣故嗎?只是請不要拿「文言文你們看不懂」來侮辱不喜歡本片的人了。
最後,最後,請別再提武俠和小津安二郎了,不一樣,真不一樣。


對於看電影這件事,必須區分個人喜好和影片好壞。
一部影片喜不喜歡看是自己的事;一部影片好不好是有專業的人來分析的。
把個人喜好混入了評價體系,這就是病,得治


排名第一的回答真的好奇怪。人當然有說自己不喜歡一部電影的權利。但似乎也沒人噴,說你不能不喜歡這部電影吧。人家噴的都是,你不喜歡,不代表它是爛片。
噴的是「不喜歡=爛片」。
噴的是「不喜歡=爛片」。
噴的是「不喜歡=爛片」。
噴的是「不喜歡=爛片」。
噴的是「不喜歡=爛片」。
噴的是「不喜歡=爛片」。
噴的是「不喜歡=爛片」。

你可以說,我定義的爛片,就是我不喜歡的片子。可這完全沒有意義。
這裡的區別是什麼?
「我不喜歡」,是對我感覺的描述,「這是爛片」,是對這個片子性質的描述。如果我不喜歡就說明這片子是爛片,這才是對別人權利的剝奪吧?因為片子可不是為你一個人拍的。

最後說馬伯庸。這個人的小說大家都看到了,有很多奇思妙想,但是文學性為0.我個人比較包容,非常喜歡他的東西,迫切想知道老朝奉是誰。如果《古董》最新一集出來肯定第一時間去買。但是他對純文學的品味我可以預見。對電影的品味我也可以預見。
(我也很喜歡劉慈欣的東西,很多人噴他文筆渣,也有很多逗逼粉絲證明他文筆特別好,我覺得好笑。)

中國導演缺乏講故事的能力,這貌似是一個事實判斷。但是我們不會說「中國的數學家缺乏講故事的能力」,因為我們知道數學不要求講故事。馬伯庸說這句話,很有可能的前提是:「電影就是要求講故事的」。


這個我在無數場合說過了:電影不要求講故事,商業電影為了賣,才要求講故事。

有很多人說過,電影如果是為了講故事,那麼它和小說就沒區別了,人們為什麼去看電影?

事實上,這種說法也是荒謬的,它暴露了對小說的無知。事實上,現代小說已經不講故事了,這也就是為什麼你不喜歡諾獎小說。
德國漢學家顧斌說過:中國作家用一種非常落後的方式寫寫小說:他們試圖講一個精彩的故事。但是現代小說是不講故事的。

馬伯庸作為一個外行,不知道這一點沒關係,但是他用外行的知識,用對商業片的標準去要求一切影片,還振振有詞,就比較值得批判一番了。
而廣大影迷,那些因為「不喜歡」就批評「爛片」的。就更值得批判了。

我們想想,世界上所有的藝術形式,是不是專業人士頂禮膜拜的,我們都不喜歡?

音樂、繪畫、詩歌、小說。是不是都有這個現象?

我不喜歡《蒙娜麗莎》,所以這幅畫是個爛畫?我看不懂《格爾尼卡》,所以這也是爛畫?小學生水平?
你要批判我?對不起,我有不喜歡它們的權利。我看了蒙娜麗莎就煩,為啥它不是爛畫?

我不喜歡莫扎特,我喜歡鳳凰傳奇。所以莫扎特是最爛的音樂,鳳凰傳奇是最好的音樂。莫扎特爛的和屎一樣。
你要批判我?對不起,我聽莫扎特聽睡著了,中間就立場了。我有不喜歡它的權利。

很奇怪是吧?這樣的人在其他領域很少,但是在電影上卻很多。為什麼?

一點也不奇怪。因為電影是一個大眾藝術現在。但是其他藝術形式在大眾那裡都死絕了。所以其他藝術形式,都是專業人士,或者精英在欣賞,電影則泥沙俱下。

這和手機一個道理。一開始的小眾手機肯定是用戶質量最好的,也能做出客觀評價;隨著這款手機用戶越來越多,用戶質量就在直線下降。蘋果就是典型的例子,現在從來不關心電子產品的也買蘋果的,可蘋果以前是很酷的產品,用蘋果的惺惺相惜,覺得找到牛逼的同行了。
小米是另一個例子,小米一開始的口號是「為發燒而生」,因為一開始除了發燒友誰知道小米?現在大媽們都有紅米note了。

面對一個需要專業知識才能真正欣賞的藝術,我們是應該相信自己的直覺,把不喜歡的稱之為「爛片」嗎?其實不是。因為審美是需要被培養的,據說西方非常注重在基礎教育上培養孩子對美的認識,我們還很欠缺。我覺得這些教育對人的審美提升有限,但是至少可以讓人們明白:藝術不是一個憑自己喜好定性的東西,我不喜歡,不代表它爛。

所以這時候,我們應該參考專業人士的意見。例如聶隱娘,我們參考國內外影評人,電影從業人員的看法。如果他們普遍較好,我們覺得是爛片。這時候不應該想:他們是裝逼。而應該想:我哪裡出了錯?


馬先生在知乎是被人實名反對過。就這樣。


推薦閱讀:

有哪些成語的意思莫名其妙就變了?
馬伯庸為什麼被稱 親王?
為什麼馬伯庸不談談國家的問題?

TAG:電影 | 馬伯庸 | 影視評論 | 戛納電影節 | 侯孝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