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伐楚,管仲為什麼只指責楚國「包茅不入」和「昭王南巡不返」,而不指責楚國僭越稱王?

楚熊通自立為王,是為楚武王;與齊桓公同時代的楚國君是楚武王的孫子楚成王。春秋前期只有周天子的王號是正統,既然齊桓公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稱霸,為什麼不指責楚國私自稱王並要求他取消王號?


戰爭的目的雖然不會總是決定戰爭的結局。但是至少相當大程度上有影響。
管仲算賬的本事在春秋數一數二,他的算盤打得是門清的。打楚國是為了立威,為了告訴那些大中小諸侯誰是老大,並不想也不會為了周室的尊嚴去和楚國拼個你死我活。
所以戰爭的規模和程度需要得到很好的控制,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有限戰爭"。即要起到立威的作用,又不能把楚國打急眼了從此與齊國成為世仇。
所以戰爭的借口就需要很好的選擇了,因為管仲是以天子的名號來討伐的,是公罪",不是私仇。爺我是聯合國軍,不是美軍。如果如題主說以僭越的名義,那罪名就大了去了,要是按一千多年後從南北朝開始確立的"十惡"大罪來看是首屈一指的"大逆"罪名,按這個罪名對個人就是個死,而對國家來說不滅國也最少要取消王號還的附加刑事民事一大堆訴訟請求。而從楚國角度來看別說滅國哪怕要求楚王去王號也是觸動底線--面子丟的太大,到時候一不做二不休很可能索性就來個魚死網破,齊國可能面臨需要和楚國來一場世紀之爭,結果可能是滅國之戰。要這麼來其他諸侯國除了楚國的世仇基本上不可能陪著齊國打這麼場仗。而管仲更加是講究改革開放搞活市場經濟蹦小康的,和楚國拼一場活著無休止打下去不符合齊國利益。作為被勾欄花行所供奉的祖師爺的管夫子自然不會去做這種不划算的事情。
所以,他需要的是一個可以打一場有限度,可以讓跟著來的各諸侯國都見識齊國國力和軍威又不死用太多人、可以打得楚國感覺到疼但又不想與齊國打下去的開啟戰爭模式的挑釁借口。不進貢這個借口好啊,罪名可以很大:大不敬!(記得好像到後來也加入十惡里的只不過排名靠後些)。而量刑尺度可以寬寬的,從罰款五十到凌遲處死都可以,到時候作為執法人員的齊國可以按自由心證的方法掌握尺度啊,看你楚國拎得清否,你乖乖配合一下叫聲大哥我就開張違章停車罰單。你不聽話就別怪我下手狠了。楚國朝廷不是沒有明白人啊,齊國這是新開豆腐店拿我斬沖頭祭刀呢,算了,我還有吳越兩個壞小子手裡拿著碎磚頭蹲我們家邊門專想焠我們家玻璃。一看,得,老管講究人哪,一萬多級台階給我留好了的,咱不能給臉不要。不就點農副產品的事情么?我就認個慫就怎樣呢?於是後來就坡下驢,楚國叫聲大哥這事就算完了。
這件事情充分說明做人做事要留餘地,一代宗師里不是說了: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無間道》也告訴我們,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我只是單純的打臉那幾個鼓吹楚國是蠻夷的回答, 讀書最怕斷章取義,楚國的蠻夷身份也是這樣來的 那我們來看看完整版

「三十五年,楚伐隨。是也。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隨人為之周,請尊楚,王室不聽,還報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蚤終。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為武王,與隨人盟而去。於是始開濮地而有之。」

很明顯,楚國當時自稱蠻夷其實是為了周天子這個老大叫板,因為功大爵小不服,這點後半段就說的很清楚了,他有蠻夷皆率服的功勞 ,而且還說出自己的革命家史 為的就是作為籌碼以要求周室給予更高爵位, 最終沒得到,才自尊的。。

如果楚國是真蠻夷,那和他們他們征伐蠻夷的行為就自相矛盾了。

楚國自稱蠻夷和現在台灣綠營漢人自稱原住民是一個調調


因為兩邊都是心知肚明的做做樣子,互相給個台階下就得了。楚國你別成天打鄭國的主意,齊國你也別這麼興師動眾帶一大幫小弟來干架。

管仲都給楚國找的什麼罪名?先說周昭王的死因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再找了個包茅不入這種不痛不癢的事情。而楚國僭越稱王(這個事其實也不關鍵,但相比於頭兩個,這罪名還是可以的),漢陽諸姬被吞併這種事情卻之口不提。為了啥?還不是因為提了這事就相當於撕破臉皮逼著楚國打一架?

齊桓公霸業正處於穩定上升期,鄭國和周王室頻繁受到楚國挑唆,這個事情是必須要解決的,這是召陵會盟的真實背景。但齊國還從來沒有和同等體量的大國正面硬吃硬,雖然帶著小弟看似浩浩蕩蕩,但具體戰鬥力怎麼樣還真不好說。N路諸侯軍隊帶過來真正的作用是談判的籌碼,有點類似今天的核武器,誰都不想用,但誰都想研製。畢竟有軍隊,萬一楚國二愣子起來啥都不服,那打起來心裡也有底,雖然這種局面原則上是要避免的。

對楚國來說,自己努力向中原經營,已經接觸到中原諸侯鄭國了,那麼接下來的策略,要麼直接挑戰齊桓公的霸業,要麼避實就虛,去收攏一下淮夷。具體要看齊國的態度,畢竟人家霸主不是擺設。齊桓公因為蔡姬的小事就興師動眾,很明顯人家就是要讓你楚國注意一下了,別碰我中原的同盟,而且背後還有十幾路諸侯聯軍。具體人家是來談判的還是來打架的還真不好說,所以自己這邊也做好萬全準備。好在管仲一席話,說的不痛不癢,自己也就應付過去,兩邊就互相給個台階下。人家也是一大幫子人,真打起來楚國人這邊心裡也虛。

所以事情大致就是楚國惹事惹毛了齊國,被齊國帶人找上門,兩邊互相給個台階下。結局就是楚國不跟齊國爭中原,自己去淮夷玩去。齊國鞏固了霸業,也算是不虛此行。不存在齊國怕楚國,或者楚國怕齊國這種一邊倒的形勢。

這麼看,管仲給楚國挑刺就挑點不痛不癢的,比如,你看,周昭王的事怎麼解釋?還有還有,你們多少年沒進攻茅草了?楚國人也很會處理,周昭王的事誰也說不清楚,憑啥就算在楚國頭上?還有進貢的事,我們以前沒進貢不對,現在補上還不行么?(誰知道後來真進貢了還是說著玩,齊國也不是真的關心這個)齊國要的就是你這個認錯的態度,自然罪名就不會找太大的,要不真把楚國惹毛了,大家都不太好過。楚成王和齊桓公都是聰明人,也都大概清楚對方的目的和底線,召陵會盟也就過去了。


齊、楚以及眾小國在召陵設壇,齊桓公執牛耳為主盟,屈完代替楚王出席會議,其他七位諸侯國君也都在場。雙方簽訂了齊楚互不侵犯條約,楚國答應以諸侯身份每年向周天子進貢茅草一車。
然後刻下「自今以後,世通盟好」八個字。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齊楚「召陵之盟」,公元前656年的事。來勢洶洶的兩國大戰,就此冰消瓦解了,雙方都不損一兵一卒。
回去的路上,鮑叔牙問管仲說:「管仲!這麼簡單的問題你卻看不出來。楚國之罪,僭號為大,假自稱王,罪大惡極!應該以這個罪名討伐他,你居然隻字不提,卻只要了一車半文不值的茅草。我實在想不通!」
管仲說:「楚國僭號,已經三代人了。我若責令他去掉王號,你以為他會聽我的?若不聽,打起來就解不開了!所以,我只說個簡單的,彼此就容易達成共識。你看,這和談不是很快就成功了嗎?」
「可是,這樣的和談,還有什麼意義?」
管仲說:「楚國既然進貢了茅草,就說明他承認還是大周的諸侯。這樣,我們一舉三得,功勞大呀:一者是我們迫使楚國俯首認罪,他承認錯了;二者我們又可以藉機上報天子,邀功請賞;三者還足以誇耀諸侯,顯赫齊威,使更多的小國加盟進來追隨霸主。到現在,全天下的諸侯都知道,是我們齊國勝利了!楚國臣服了。」
鮑叔牙聽了,嗟嘆不已。
再說屈完回去復命:「他們說他們贏了,我們說我們贏了,大國交戰,就是這樣。現在,全天下的諸侯都知道了,他們的一國之君,僅僅只相當於我們楚國的一位大臣,兩人已經訂立了盟約。可以說,天下的君主,都是楚王陛下的諸侯。」
齊楚兩個大國第一次交鋒,開始都害怕對方,接著都相互示威,最後都說自己是勝利者。就這樣,滑稽的出現了兩個大贏家。
在兩個敵對的大國會盟中,齊人沒有坑騙楚人,楚人也沒有坑騙齊人,雙方都遵循著損失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在行動,都在為自己臉上貼金。說穿了,其實各自都在蒙蔽、欺騙自己陣營下的那些小國而已,讓他們對自己的強大,崇拜不已。
所以後世有人譏諷這種苟且的結局:
南望躊躇數十年,
遠交近攻各延綿。
不知一歃成何事,
依舊血鮮戰中原!


反對 @關毛@郭雅彥的答案
楚國的爵位是周天子分封的子爵,是有史冊的。這個毋庸置疑,吳王、越王,都叫僭越。
齊桓公之時,齊國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但是也不過一時霸權,實力有限。而楚國或許實力不如齊國,血緣優勢不大,但是楚國也是天下數得上的強國。如果說當時齊國是唯一一個第一階梯,晉楚則是唯二的第二階梯。楚國的實力並沒有比齊國差很多,他跟齊國的差距更多的是「名」。所以說齊國對於楚國真是無可奈何,當時楚國向齊國低頭對齊國來說,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收穫了。齊國對於在戰場上打敗楚國,可以說沒有勝算,勝負不可知。如果當時是齊國霸業的開始,或許桓公、管仲會賭一把。但是當時齊國已經是達到了事業的巔峰,打仗的話,贏了對自己用處不大,也僅是換得楚國名義上的服從,不可能徹底擊垮楚國(可參考晉楚百年爭霸),輸了可以說是前功盡棄。
所以說當時齊國對於怎麼對付楚國可謂是慎之又慎啊。當時齊國謀主是管仲想了一個辦法,因為當時蔡國出事了,齊國作為盟主召集諸侯去蔡國代表天子主持公道去。而蔡國(今河南南部)就在楚國的北鄙,於是乎大張旗鼓去了蔡國。可是管仲留了一個心眼,蔡國的事情是小事,很快處理好了。於是他率領諸侯聯軍向楚國下通牒,說楚國多年未修職貢,去討個說法。當時其他諸侯都不知道事情會這麼發展,楚國也沒想到齊國此次的目的是自己,因此心裏面也虛。當時管仲找了個楚國未修職貢的借口,可是反覆思量的最後方案。楚國是個大國,自西周時期就開始僭越為王,中間雖有取消,可是東周開始王室不振,楚國又開始僭越了,前後數百年了。所以管仲認為讓楚國取消王號基本不可能,就想了這麼一個僅僅是面子上的理由。雖然是個面子上的事情,但是當時周朝是禮制天下,在當時周天子日益卑微的情況下,能夠讓楚國低頭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楚國對於這件事,也就低了頭,沒啥大不了的。因為當時楚國的重心不在於中原爭霸,而是注重吞併長江流域的小國。
總的來說這件事情就是兩個大國之間的一個遊戲。看起來氣勢洶洶的要打架,誰知道最後變成划拳了。


我認為是翻譯問題。其實楚國不是中原之國,他們在早期的語言和文字是否和中原一致很值得探討。

我們知道秦統一的不只是政權,還有一個是文字。這從側面說明各諸侯國文字差別很大。這還是在經歷了春秋戰國幾百年融合之後。

就文化來說,楚國的文化與中原有很大不同,楚辭作為和詩經並列的文學經典,就代表了這種不同。詩經為代表的中原文化在表達情感上講究哀而不傷,情感慾望要在「禮」的範圍內適度的表達,就像一個大家閨秀。楚辭代表的楚文化,其的思路則是敢愛敢恨,性情中人,務必把情感宣洩到極致,像一個江湖豪客。

就語音來說,即使是現在有也十里不同音的現象,作為有著獨特文化的楚國,恐怕連語言發音也是不同的。

楚國官制中很多名稱都是和中原不一樣的,比如令尹就明顯是一個非中原用語。這顯然是因為兩地語言差異造成的。

所以,齊桓公時代很可能是這樣的:

楚國的最高領袖,在楚國有自己的稱呼和發音(假設叫A)。A這個稱號和王這稱號在發音上,甚至文字上是不一樣的。

楚國人自己在翻譯的時候會把A對應到「王」這個詞。但是在對外的時候,尤其是國力較弱的時候,翻譯成「子」。而中原諸侯在翻譯時,一律按照自己的體系叫「子」。

這就好比袁世凱稱帝時,因為列強不支持,有一段時間對外恢復總統的稱號,對內依然用皇帝的稱號一樣。

比如,日本向隋煬帝遞交國書自稱天皇,結果被拒。可後來為什麼唐朝接受他們了呢?唐朝皇帝認可日本也有皇帝嗎?不是的,因為後來日本再遞交國書的時候沒有用「天皇」這兩個漢字,而是使用了音譯。對於日本來說,他們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改變,對於中國來說,音譯出來的字並不犯忌諱,所以才有後來的遣唐使。

所以,我認為齊桓公時代所謂稱王,最多是翻譯上的花樣。

補充一下:楚國的語言文字到了戰國後期肯定是與中原趨同,但是在春秋乃至更早的西周時期,很難說楚人也和中原一樣用相同的語言或文字。而楚辭是戰國後期的作品,用漢字是沒問題的。


「王」這個稱號在當時並不是個嚴格的周天子專用的尊稱,也能泛用於夷狄的君主。除了楚國外,西周時期的徐國也稱王,這些明顯是僭越。但楚國是蠻、徐國是夷。雖然他們在文化上與華夏諸侯無異,這個「王」的稱號雖然是僭越,但還沒有嚴格的禮法上的規定說必須將夷狄的君主稱為「子」或者「君」,將其稱作王的情況很常見。
譬如白狄的首領,也被稱為「王」,義渠的也叫「王」。也就是說,夷狄的君主在嚴格的禮儀活動上是被認定為子爵,但平時隨口稱王就由他去。
齊桓公的口號是尊王攘夷,既然都把楚國當做了攘夷的對象了,至於這個蠻夷是子爵還是僭稱王就不重要了。因為夷狄就算是王中王也是低人一等的,真正的「王」還是周天子,要打假還反倒跌了自己的身份。
而齊國要是拿楚國僭越的名義去征討,人家楚國再厚著臉皮來一個「我蠻夷也」,豈不是自找沒趣了。

PS:其實許多人都把楚國稱王這種事看的太重了,老覺得稱王就屌炸天什麼的。實際上春秋時期雖然禮崩樂壞,但傳統的禮法影響力還是很大的。一個諸侯一旦做出稱王的舉動,那是有悖禮法的,就是自甘為夷狄。
戰國時期連大夫都成諸侯了,真正禮崩樂壞。但第一個冒險稱王的魏國還是小心翼翼地搬出夏朝的法統,自稱夏王,然後才慢慢通過會盟的方式讓眾諸侯都稱王,這才打破了華夏諸侯不稱王的界限。


最近正在看《左傳》,這個問題問的真好。在伐楚之前齊國還幹了一件事,打了蔡國。為什麼要打蔡國呢?齊桓公的一個小老婆蔡姬被齊桓公打了,然後趕回了蔡國,意思是讓蔡國國君再好好教育,蔡侯也特么的不是好鳥,就把蔡姬嫁給了一個渣男,桓公覺得這是赤果果的挑釁,於是就集結九路諸侯,干翻了蔡國,齊國打蔡國就像美國打阿富汗,還用集結九路諸侯嗎?問題還不在這,堂堂一個霸主,為了一個妾,挑起戰爭,在當時的時代,是說不過去的,更嚴重的問題是齊桓公的威信開始下跌。
等等,管仲是幹什麼吃的,這麼聰明的人不知道這其中的危害么,管仲知道,但是管仲是受道家思想影響的人,辯證思維吊炸天,既然打完蔡國後威信下降,,,我們再想個辦法把威信提上去,,,這就是管仲高明的地方,這麼一干,齊國的人氣可不是提高了一點兩點,直接是一個檔次,,,,
打完蔡國後,齊國開始實施管仲的計划了,在這裡還要再補點知識,為什麼齊國可以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干其它國家,當時呂尚被封了齊國的祖師爺後,周王室還給了他一雙鞋,這雙鞋,就代表齊國可以去規定他在並且必要的時候,可以帶軍隊進入這個國家,,,,,更要命的是這個特權還特么的可以世襲,,,,我操。
然後管仲就故意找了兩個,這兩個我們現在看來特別幼稚的問題,沒有在祭祀的時候把茅草送來,誤了祭祀的大事,當時祭祀的時候要把酒倒在地上,為了不把地弄濕,需要鋪一點乾草,可能是楚地的乾草吸水性比較好,就一直由楚國進貢,,,為了一點乾草要出兵,管仲你是不是瘋了,信不信我隨時隨地給你幾屋子的乾草,,,,,於是楚國說我把草補上,管仲說你說的對(^o^)/。
然後是昭王沉船死了,楚國說這事不是我乾的,你們要想查,去問水邊的人。 ,,,
管仲說我們會查清楚的,,,,看到這裡不知道你們明白沒,管仲的意思是,我們齊國不是一個不講理的國家,我們幹什麼事都是按照我們齊國的基本法來的,我們是有原則的,,,,,,,,,,,
回到正題,如果管仲直接說楚國覬覦王位?楚國如果回答說,我沒有,
管仲:你有!
楚國:沒有!
管仲:有!




他們不會這麼扯下去,會幹一仗,這時天下人會如何評價齊國,再加上打蔡國,齊國這麼干,管仲除非腦子被驢踢了。
如果楚國承認,齊國會讓楚國打消這個念頭,即便是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但是時機沒到,齊國從內亂襄公死後百廢待興,即便打贏了楚國,自己的老本基本可以被打完,這顯然不是管仲需要的結果。
這時的齊國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還要和其它國家搞好關係。從這以後齊國的發展迎來了黃金時期。。。。
手機碼字,,,


為了齊國利益。

楚國地處南方,有長江作為天塹,並且實力雄厚,方圓千里,帶甲百萬。即使逼迫楚國去王號,諸侯聯軍一走,楚國再加王號,齊桓公沒可能再次帶耗費國力著諸侯聯軍千里迢迢來討伐楚國。
楚國去王號的事不是沒有過,周厲王暴虐,熊渠自去王號,厲王是天子,維護天子尊嚴有的是時間精力,也是維持統治所必須進行的,熊渠去王號就是考慮到周天子有時間精力來死磕。
齊桓公時楚成王在位,周天子賜胙曰:鎮爾南方夷越之亂,無侵中國。這說明楚國的實力強大,有北上中原的能力。各國稱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發展自身實力,齊桓公不可能為了王室尊嚴去干消耗本身國力的事,尊王攘夷只是說的好聽點的口號,帶一大票人不遠千里來跟楚國交涉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壓制楚國發展,遏制楚國北上中原。
齊桓公未嘗沒有稱王的心思,禮樂崩壞在他稱霸的那刻就算開始了,關於@關毛的自甘為夷狄之說我並不認同,周王室如果用這個借口來安慰自己的話也不會有後來楚伐隨,要求隨上報王室尊楚國王號。請尊楚,王室不聽,這就充分說明了周王室對楚國要求稱王的重視。齊桓公未曾稱王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於他的地理位置不如楚國,距離周天子尚有控制力或者說號召力的區域不遠,假若他稱王,周天子一號召,諸侯聯軍師出有名攻伐齊國,齊國抵抗嗎?


題目里你已經寫過了。昭王南巡不返。
當年周王朝還沒崩壞的時候,不是沒有為楚人的不臣行為動過手,結果就是沉船死天子。
楚國的態度和立場一直很明確,「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這個東西到了齊桓公那個年代,成為了一個冥頑不靈的歷史遺留問題。而齊桓公當年做到「九合諸侯」是非常勉強的,未必比得上當年周昭王時代的實力,不能一舉解決楚國這個問題,只好機智地不提它。
楚國雖然是周朝的子爵,但因為地處偏遠又不聽話,周朝文明圈裡的態度還和「夷狄之有君」差不多,否則也不會只有包茅貢品那麼簡單。想想一下咱們怎樣看待「台灣地區領導人」這類存在,就知道齊桓公的尷尬了。


上面的人好啰嗦
如果要問楚國稱王的罪,要麼楚國去掉王號,這個人家不肯,不肯怎麼辦,要麼打服人家,要麼不了了之,如果不了了之,那麼你這個霸主威風何在?
如果打服,也要有實力,就算你贏了滅了人家全隊,人家領土沒有任何損失,仍然可以新編部隊,打贏了對齊國沒有任何好處,還未必能贏,而且有個外敵,人家被欺負還知道來找齊國,打贏了也對齊國沒好處,所以不打。
所以讓楚國面子上給齊國服個軟,配合一下讓齊國在其他諸侯國面前裝逼,只是裝逼而已。


這個事兒吧,其實是楚王「搶」了小白的老婆蔡姬,小白去打楚國搶老婆,但師出無名啊!於是,聰明的管相想出了:爾貢包茅不入 ,昭王南巡不返 的點子…

「桓公實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而伐楚,責包茅不入貢於周室。」——《史記—管晏列傳》


李宗吾說這就是鋸箭法。只鋸斷箭桿,不取箭頭。之所以避重就輕,是因為伐楚只是為了誇耀實力,讓中原諸侯懼怕齊國。如果帶領聯軍與楚國苦戰,那結果可能是拿破崙征俄的下場,此下下策也。就像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肯尼迪如果不給赫魯曉夫一個台階下,把蘇聯逼急了對美國有什麼好處呢?


很簡單,如果齊國指責楚國擅自稱王,那麼楚國是去王號服軟呢,還是不去王號和齊國大幹一場呢?
很明顯,把對手逼到牆角去,不是一個好辦法。當時楚國雖然小挫,但是國力強大,正是所謂的江漢為池,真的挑起了大仗,對誰都沒有好處。
所以齊國搞了兩句不痛不癢的責問,楚國呢,也順勢表示,哎呀,哥以前做的確實不到位啊,多包涵。
齊得到了虛名,維繫了中原霸主的領導地位。楚呢,繼續做自己南方的霸主好了。

政治家做事,都是要取實利的。在已經取得了一定戰果,佔據上風的情況下,傻子才會去堅持楚國去王號,逼楚國徹底翻臉。真的打起來,兩敗俱傷,對誰有好處?


剛巧看《東周列國志》,裡面有下一段可以很好回答:
管仲下令班師。途中鮑叔牙問於管仲曰:「楚之罪,僭號為大。吾子以包茅為辭,吾所未解。」管仲對曰:「楚僭號已三世矣,我是以擯之,同於蠻夷。倘責其革號,楚肯俯首聽我乎?若其不聽,勢必交兵,兵端一開,彼此報復,其禍非數年不解,南北從此騷然矣。吾以包茅為辭,使彼易於共命。苟有服罪之名,亦足以誇耀諸侯,還報天子,不愈於兵連禍結,無已時乎?」
有人說管仲聰明,有人諷刺他的道德。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管仲提問這個問題的背景:前幾天看紀錄片楚國八百年,裡面剛好提到齊恆公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聯合其他諸侯國去討伐楚國。楚國了解到自己的處境要想破出重圍打敗眾諸侯國有些難度的,於是派自己的手下去和管仲探探口風,管仲就直言不諱指出:楚國沒有按時進貢包茅草和刺殺周昭王,所以齊恆公被賜予伯的稱號帶頭引領其他諸侯國討伐楚國。這場戰爭最後也沒有開打,因為楚國承認了自己沒有及時進貢包茅草給周王朝的錯誤,雖然沒有承認周昭王的死和自己有關,齊恆公他們又找不到證據,此事就這樣不了了之,最後以楚國以後會按時進貢包茅草給周王朝落下帷幕。至少周王朝服了軟,這事齊恆公沒有損失,簡直是雙贏:既能鎮壓住楚國又鞏固了霸主的地位。
管仲為什麼沒有直接向楚成王問稱王並要求取消王的稱號在我看來是這樣的:一,管仲打心底里認為楚國是蠻夷人,有這樣野蠻的因為是正常之舉,他們遵循禮儀的中原國家不和楚國這樣的蠻夷人計較。二,當時楚國的軍事實力已經很強大,如果提出這樣的要求,無異於挑戰楚國的權威,如果楚國動起真格來,齊國也會收到損傷,齊恆公只是想利用霸主地位耍一下威風而已,沒必要冒這麼大的風險。三,楚國稱王是從楚武王就開始了,到楚成王才要利用這個理由來討伐人家,未免有些強詞奪理了吧,這不是來討伐鎮壓的直接理由。沒有進貢包茅草和周昭王的死才是當時最直接的問題所在。


可能齊人自己也有稱王的想法。


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

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

就這樣的臭臭臉,你大齊國吹乜╮(╯_╰)╭
最後只能管仲只能生氣的說丫昭王南巡不返!丫包茅不入!罵你罵你罵你~~~


之前拒絕進口菲律賓香蕉的時候,我們也是說質量不行,沒說是因為黃岩島問題


很多人搞不清楚狀況,需要了解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一言以畢之:「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你可以想像楚國的實力。。。和佔據中國銅礦主產區的楚國硬拼,齊國還沒這個膽量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春秋戰國東周 | 東周歷史 | 周朝楚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