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是賣國賊嗎?


唉。

《閻錫山日記》民國二十年(1931年)二月十八日中的一些回憶:

民國二年進京,晚赴梁士詒宴。
梁曰:「總統(袁世凱)決定打日本,我負財政之責,現在軍事委員會正計劃中。
至軍事委員會,見主任唐質夫(名在禮),乃問以袁計劃打日本事。
唐曰:「有,但在二年以後。
我曰:「日本之軍國主義,經過中日戰爭、日俄戰爭鼓勵之下,已成一不可解之禍國禍世界瘋狂而不可自拔之團力,以我新造之民國,何堪與之挑釁?」
唐曰:「我們內部人不好進言, 希望你們外間的大員建議。我晉見曾力言日本不可輕視,袁命詳呈之,回晉後作《軍事問答》 萬餘言,亦名《軍國主義譚》,呈之,闡說日本武力已成為政治性的侵略武力,待之猶恐不抵,攻之必不可犯。

既然當時的中國完全沒實力與日本打架,如躺在病床上垂死之病人,則必須依靠外部勢力支持,袁世凱選擇與歐洲曲折斡旋,制衡日本。然而一戰爆發了,歐洲國家抽身,無暇顧及中國,日本趁虛而入。
袁世凱派人去談判。
談崩了。

於是日本提出「二十一條」,以下是日方的要求和袁世凱的答覆(均出自《駱寶善評點袁世凱函牘》):

1.
日:

中方需承認日本享有滿洲及東部內蒙古的優越地位。

袁:

不承認。

2.
日:

中國要允許日本在東部課稅、開埠、合作辦農工業等。

袁:

辦不到。

3.
日:

所有日本在中國設立的醫院、寺院、學校,中國需承認日本的土地所有權。

袁:

搞笑……(圈了「所有權」三字,打了問號)

4.
日:

兩國相互協定,未來如有相當機會,將漢冶萍公司作為兩國合辦事業,中方應答應未經日本同意,該公司一切權利和產業,中國政府不得自行處分。

袁:

並不同意。

5.
日:

日本臣民想要在南滿和內蒙古東部建造商業和工業用房,或者想在那裡耕地,可以有租借權或所有權。

袁:

滿洲我管不著,「內蒙古東部」是扯淡。「耕作」超出範圍,不行。可以租給你們,但「所有權」一律免談。

6.
日:

中國政府應允諾,日後日本國政府擬向德國政府協定之所有德國關於山東省依據條約或其他關係對中國政府享有一切權利、利益、讓與等項處分,概行承認。

袁:

只依據條約,其他的不包括在內。「或其他關係」?什麼關係?含糊不清,刪掉。另外,日本政府協商讓與倘若遲遲不確定,則此條文宣布無效。

7.
日:

中國政府所有沿岸港灣及島嶼一概不能租給他國。

袁:

不是不租給「他國」,是不租給「外國」,這是當然之事。(日本的意思是除了日本你不能租給其他人,袁世凱的意思是我當然不會租給其他人,包括日本)

8.
日:

中國政府需允許日本建造由煙台或龍口通往膠濟路線的鐵路。

袁:

我們自己造。(由我自造)

9.
日:

兩國約定,將旅順、大連出租期限和南滿、安奉兩鐵路的出租期限一併延長至九十九年。

袁:

俄國原定期沒那麼久,最多到原定期限,不能超越。

10.
日:

中國政府應允許將吉長鐵路經營管理事宜委任於日本政府,其年限從本條約畫押之日起九十九年為期。

袁:

違約,不同意。

11.
袁:

①各條內多有干涉內政侵犯主權之處,實難同意。
②歐戰相持不下,法比各有失地,將來大會支配,殊難預計,膠澳能否由強人讓交,此時尚無十分把握,訂此預約,尤足招強人之惡,他西人也未必同意,殊屬吾謂縱能預交日人交還青島,亦是空人情。

袁世凱與日本周旋,想等歐洲那邊緩過勁來幫襯,結果那邊戰火連天,無暇東顧。只能跟日本談,「二十一條」袁世凱不同意,改簽「民四條約」。

他對曾叔度說:

滿洲外的要求,我盡量全數駁回。滿洲內的要求,多少答應幾點,而這幾點縱答應了,我有辦法要他等於不答應。不但如此,我還要殺他個回馬槍!(曾彝進《我所經手二十一條的內幕》)

你要說不是因為「二十一條」,是因為他是「竊國大盜」,「竊取了辛亥革命勝利的果實」。這真的沒什麼好解釋的,他竊沒竊取革命果實,你稍微理順一下當時的歷史事件就知道了。可以參考 如何理清民國時軍閥混戰的歷史? - 豆子的回答

最後問一句,你真的認為袁世凱是賣國賊嗎?


「從那次對話中我感到,袁世凱總統雖是一個愛國者,即他在處理對外關係中,特別是對日關係中,唯恐喪失中國的主權,但他對於民主的內容則是一無所知的。」——選自《顧維鈞回憶錄》第一分冊第367頁,中華書局1985 年出版。


最近看了由顧維鈞用英文口述,國內翻譯成中文出版的《顧維鈞回憶錄》。顧維鈞曾擔任袁世凱的秘書,在書中提供了以他為視角的對袁世凱的看法和很多當時的細節。
為了不引起歧義和誤解,我把開頭的文字更詳盡地引述一遍,這段文字是顧維鈞回顧1912-1928 期間的北京政府和總結這一時期中國民主政治的失敗時提到的:
「……民國初期我任袁世凱總統秘書時與他的談話。袁詳細問我關於『民國』一詞的含義後,對於中國老百姓是否能有足夠的一心為公精神來建成真正的民國很感懷疑。從那次對話中我感到,袁世凱總統雖是一個愛國者,即他在處理對外關係中,特別是對日關係中,唯恐喪失中國的主權,但他對於民主的內容則是一無所知的。我想起他的思想狀況可以代表當時幾乎所有中國領導人的態度,僅有的例外也不過是幾個曾在國外學習、旅行和看過民主在西方如何實行的少數知識分子。」
即顧維鈞所認識的袁世凱是一位在對外交涉中極力維護國家利益的人,只不過是他和當時大多數中國領導人一樣,並不了解民主,不了解如何使民主起作用。他甚至根本沒有實現共和或民主的願望。
而說到袁世凱身上的「賣國賊」標籤,則不得不提到日本侵佔青島及二十一條。
當時一戰爆發,北京政府選擇中立。1914 年8月,離歐戰爆發不到一個月,日本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撤出青島租借地。之後日軍在事先未告知的情況下,從山東的龍口登陸,向青島德國租借地推進。袁世凱從山東都督的報告中獲知此事後,召集所有內閣部長與會。
據回憶錄中記錄,袁世凱還特別邀請了顧維鈞等三位分別到美國、英國、日本留學的,懂國際法的內閣參事到會,討論如何對付日本對中國領土的侵犯。袁世凱首先詢問這三位參事的專業意見,顧維鈞和留英的參事都表示日本公然侵犯中立國領土,抵禦日本侵略,理由至為明顯;留日的參事則表示難以有明確意見。隨後袁詢問陸軍總長段祺瑞,為保衛國土中國軍隊能採取什麼行動,段表示準備不足,作戰將十分困難。袁直截了當問能抵抗多久,段說四十八小時。袁問之後怎麼辦,段望了望他說,聽候總統指示。袁再問外交部長孫寶琦,孫支支吾吾,沒有成熟的意見。袁環顧四周,其他總長均沉默。袁於是嘆了口氣說,固然很明白按照國際法應當怎麼辦,但是我國準備不足,難以盡到國際法里中立國的義務,只能參照1904-1905 日俄戰爭期間划出「交戰區」的做法,划出交戰走廊,日本通過此區域進攻青島中國不予干涉,此區域外中國仍然保持中立。
回憶錄的原文:「由於陸軍總長說明中國沒有準備不能進行長期抵抗,而且總統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與會者一致認為此方案是當前中國應遵循的唯一切實可行的政策。」
日本隨後接管了整個德國租借地,並且控制了青島至濟南的鐵路。政府開始憂慮日本藉機推行其擴張主義政策。這種憂慮變為現實,1915 年1月,日本公使要求特別會晤袁世凱總統,會晤時提出一系列要求,即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並要總統答應保守秘密。
「袁世凱是個老練的政治家。他不僅深知中國的貧弱,也洞悉日本帝國的擴張政策。」因此袁世凱立即同意與日本政府開始談判,同時囑咐新上任的外交總長陸征祥,要他盡量拖延條約的簽訂,以期換得時間爭取外國的外交支援,特別是美國的支援。
回憶錄中記載:「儘管中國許諾將此事保守秘密,不讓其他國家知道,但我向總統和外交總長說明,這種許諾是在威脅之下做出的,中國沒有義務遵守……我看有必要讓華盛頓了解二十一條的內容,也應告知倫敦……我徵得總統和外交總長的同意,和英美公使館保持接觸……秘密越來越公開,日本談判代表對中國政府的壓力越來越大,企圖迅速簽訂條約,結束談判。陸征祥仍採取拖延辦法,但已越來越不靈了。」
迫於壓力,二十一條共五號中的前四號已經敲定,然此時華盛頓向東京表達了對中國支持的立場,中國政府則在第五號上採取強硬的態度,「日本壓迫中國對第五號進行談判,而袁世凱總統堅予拒絕,以種種理由拖延談判」。然而日本一再催促,暗示將在滿洲或青島採取某種行動,並最終於5月7日遞交最後通牒,要求中國政府在四十八小時內簽訂條約。於是中國政府在由顧維鈞起草的給日本政府的復文中,表示同意條約中的前四號,但第五號不能接受。回復之後,在徵得總統和外交總長的同意後,顧維鈞又起草了一份詳細的公開聲明,說明中國政府在談判中堅持的立場以及被迫簽訂條約的情況。
這就是簽訂二十一條的全過程。
而關於另一件著名的「竊國」之舉,也就是袁世凱恢復帝制,前面也提到了,袁並沒有實現民主政治的願望,他希望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而在他的心目中,唯一的形式只有帝制政府。至於袁世凱有沒有通過簽訂二十一條來換取日本對稱帝的支持,以及之後恢復籌建帝制的具體情況,回憶錄里沒有詳細的記錄,因為簽訂完二十一條後的1915 年8月,顧維鈞就被任命為駐墨西哥公使,動身離開北京了,隨後輾轉至倫敦,10 月被任命為駐美國公使,11月赴美就職。
以上就是《顧維鈞回憶錄》里顧維鈞眼中的袁世凱與二十一條。你也可以說這是顧維鈞的一面之詞,這固然沒錯,但是至少提供了一個獨立而清晰的視角來看待這段歷史。
看完這樣的歷史描述之後,相信每個人都會對那段歷史,對袁世凱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吧。
所以究竟到底袁世凱是不是「賣國賊」的問題,我並不想直接回答,因為我本身非常討厭這種給歷史人物貼標籤的做法。歷史是由許多鮮活的人物組成,任何歷史事件或人物都不盡相同,簡單粗暴的標籤化只會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產生刻板和孤立的理解。某人在某段時間裡做了一些事,你不能簡單就地貼上賣國不賣國、反動不反動、偉大不偉大或是正確不正確的標籤,一葉障目,到最後不停地有人貼標籤、有人撕標籤,卻沒有人關心事情本身。
推薦大家讀讀這本書,有很多有意思的不曾想到的歷史細節在其中,講述了中國近現代史、外交史的很多方面。關於歷史,讀那些歷史學家用零零碎碎的材料拼湊的東西,哪能比歷史的參與和製造者親自講給你聽更有意思的呢。口述歷史就是這樣令人著迷。就像一位網友說的:「如果有孔子的訪談,誰還看于丹的心得?」


1.袁少時戍衛朝鮮,人稱末代班超,在應對日本擴張時立有大功,是他軍政生涯的起點
2.袁死時親書:「為日本去一大敵」,此人跟日本人不對付是時人多知的,二十一條據說是袁有意放風出去,引發中國民憤以對日施壓,最終好像簽的條款減少很多內容。簽後袁在內閣會議上稱此事為奇恥大辱,諸位因勵精圖治,十年後誓報此仇
3.袁恢復帝制多少是因為當時的共和制高的政府運轉不靈,還請了個美國學者論證當時世界上主要強國大多是帝制,以中國國情應效法日本,帝制可行。袁屬下無政黨政治人才,本想拉攏宋教仁為我所用,宋不吃這一套,非要搞議會制當實權總理,架空袁。結果兩下矛盾不能調和,互不信任。引發政治亂局
總的來說,袁是個悲劇人物,主要是死得太早,北洋系從此群龍無首。如果多活十年,整合北洋系,中國不會那麼亂,孫中山的國民黨系也應該沒那麼大機會,說北洋都是軍閥,國共兩黨未統一中國時的所作所為哪一點比北洋不像軍閥了?


項城這個人,是一個亂世梟雄,但算不上是賣國賊。
他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從小接受過比較系統的科舉教育,雖未中科舉,卻是上中美材,主要是跟著做官的養父四處遊歷,眼界開闊所致。這種人往往都玩的比較大,要麼一鳴驚人,成經天緯地之才,要麼就是遊手好閒之徒、紈絝子弟之輩。有個人其實成名前經歷和他比較像,那就是收復新疆的左宗棠大人。不過左大人好歹是個舉人,項城連科舉的門都木有摸到。這種讀書不多卻能在宦海掀起巨浪的人一般馭人之術都比較牛逼,屬於權臣的那種,遇到亂世,就可以上窺九鼎,下懾群臣了。
說到馭人之術,小站練兵帶出來的北洋六鎮可不是蓋的,那可是清國最後一直有戰鬥力的國防軍啊。屬下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曹錕、張勳,哪一個在後來的民國初年不能拉出來扛幾年的把子?至於孫文、黃興等革命理想主義者,又如何是經過血雨腥風磨練的官場巨擘的對手?有人說他竊取民國果實,這是錯誤的。當初辛亥革命剛開始時,各省份紛紛獨立,革命形勢雖表明一片大好,但其實革命隊伍內部一盤散沙。獨立的省份有投機的前清督撫,也有受新軍脅迫的傳統將領,但是新軍裡面的革命勢力也是四分五裂,光復會和同盟會就是貌合神離。而當時國內最大的政治勢力是哪一個呢?就是袁世凱手裡的北洋六鎮,這六鎮是正規國家軍隊,裝備齊全,訓練有素,而且對袁世凱的忠誠度高,這就是他最大的政治資本。
這時候他面臨三個選擇,一是聽前清政府的,出兵完全剿滅革命黨,實際上只要打掉武漢,其他新軍也就散了,但是如果這麼幹了,兔死狗烹的故事就來了。二是轉向革命黨,端掉前清,獨立北京,效命南京,做一方諸侯。三是對革命軍圍而不剿,擁兵自重,伺機上位。如果是你,你怎麼做,我覺得正常人都會選第三條吧。那麼革命黨人是怎麼認為的呢?一定要和袁世凱死磕嗎?錯誤,實際上第一任大總統就是為袁世凱準備的,革命黨隨時在等袁世凱反了韃子他娘的。後來孫中山出現在上海碼頭,才有第一任總統歸之的插曲,而這個時候,項城正在清廷忽悠隆裕太后母子退位,否則第一任總統就是項城。孫文繼任後,也說這個位置就是要給袁的,他做的那些什麼臨時約法,組建國會等,都是為了約束這個未來的梟雄總統,所以說,其實各方勢力一開始就知道這個總統的位置是他的,那麼何來他竊取果實這一說法呢?
那麼他算不算賣國賊呢?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21條了。當初小日本想偷偷的逼中國簽掉21條時,項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問段祺瑞,如果我們不簽,日本人打過來了,你能扛多久。段說,我能打24小時。24小時候呢?任何事都可能發生。那麼好了,弱國無外交啊,你還能咋的,只能硬著頭皮上啊。日本人要求秘密的快速的簽掉21條,那麼見招拆招,一是偷偷的把這些消息放出去,營造對日本不利的輿論環境;二是拖,命令中方談判陸征祥用各種辦法拖。日方要求一周談5天,中方扯一天,最後每周三天。日方要求每次4小時,扯不過他,那就每次寒暄完上茶,慢慢品茶,品完茶再談。實在拖不下去了,兵臨城下了,那也只能把21條簽了,但是輿論環境也造了,相關條文的強硬度也有所下滑,只能怪國力貧弱,沒有硬實力撐腰啊。
其實說到和日本人的關係,孫中山更有親日的嫌疑。孫和日本關係一直很好,宋教仁被殺之時,孫一時憤懣,想去日本借兵伐袁,據說還和日本簽有賣國協議。若孫氏當國,則21條簽之未可知也。
從當時的環境來看,孫文理想主義色彩濃厚,不具備作為一國元首能力,袁世凱是一個識時務的權臣,若是生在古代,必是青史留名之人,奈何生在3000年未有之變局時代,使後市之豎子妄評之。


大頭唯一做錯的事情就是稱帝。
賣國,我真不覺得。
至於竊取革命果實,笑話,換做是你,手握半壁江山,掌握著當時國內最接先進的軍隊,無論是軍力還是實力威望,還有和列強的關係,都強於南邊的那群烏合之眾,你會乖乖的認輸?
我倒是覺得某大炮才是竊取。只是沒竊成罷了。

埋頭十年,與日本抬頭相見。
只可惜袁大頭沒活十年。

我們的歷史教科書是很傻的,比如說袁大頭病死,教科書里寫的是,在全國人民的唾罵之中病死發,彷彿是在暗示:袁世凱是被全國正義民眾罵死的……呵呵。
人家明明是尿毒症好不好。


那時的中國可以說只有一個人玩的轉——袁世凱。袁也希望辦好共和,並做了很大的妥協。比如孫做總統的時候總統權力很大,袁接棒後馬上改憲法限制總統權力,早幹什麼去了,這不是欺負人嗎!袁忍了!不會平衡的革命者毀了共和。袁成了我們也許不用繞那麼多彎路,現在還沒別過來。 對民主認識不夠深,以民主的名義強權!

結論:袁世凱是背了時代黑鍋的實幹家,孫中山是因為失敗才流芳的幻想家。歷史太近了反而撲朔迷離,再過100年也許人們會發現中國錯失袁的損失遠大於孫的利好!


從理性角度去分析,當時歐洲諸國如俄德法正在歐洲戰場鏖戰,英國因為英日同盟在先,有意縱容日本,對於二十一條的態度只是要求日本刪去會損害他們直接利益的條款,只有美國表示些許同情,但是美國當時是不可能出面去和日本周旋的,所以當時中國的國際環境處於一種孤立無援的狀態,想通過戰爭手段來達到政治目的更不可能,所以說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政府沒有抗爭,主動接受了二十一條純屬無稽之談。從感性角度講,袁世凱在朝鮮發跡的時候(甲申動亂)正是他和日本人針鋒相對的時候,他和日本人彼此對對方都不會有好感,所以我個人認為「袁世凱接受二十一條是為了換取日本支持他稱帝」純粹是因為政治原因捏造出來的屁話,日本人反而更看好孫文一點,一是因為孫文親日,二是因為孫文沒有袁世凱的手腕以及權勢,更好駕馭。
的確如上文所講,他只是違逆了歷史的潮流,作出了一個錯誤的選擇。至於二十一條,見仁見智,我個人不認為如果換孫文當時在位會選擇和日本人死拼到底。


想著要竊國的人,不可能賣國,那賣的可是自己的產業。


賣國賊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是能賣,二是有人買,
袁世凱符合第一個條件,問題是說他賣國賊的人,他把國賣給誰了?如果說二十一條的話請自己查閱最終的執行結論,光憑二十一條就說袁賣國的話,那中國近代史里賣國的人多了去了。
參考: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22121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10229


我覺得,完全可以換一個視角來看問題,反而可能會更容易看到事情的本質。

日本大手筆的支持孫中山鬧革命,和袁世凱去世時日本拍手稱快,兩廂一比較,很多事情也就不用多說了。

  據與孫文有密切交往的內田良平說,從1905甚至更早時開始,孫就曾在遊說日本朝野人士時一再聲稱:"滿蒙可任日本取之,中國革命的目的在滅滿興漢","日本如能援助中國革命,將以滿蒙讓渡與日本。"從1898年起至1923年止,包括與森恪的談話在內,類似的記錄共10條,交涉對象包括首相、陸軍參謀總長、政壇元老、財閥等等。
  不應忘記的是,與此同時,孫中山多次多處反覆重申出讓滿蒙的主張。除了上面已提及的史料外,1949年以後曾任東北人民政府副主席和全國政協副主席的老同盟會員和中共黨員高崇民寫道:"1915年袁世凱陰謀要作皇帝,與日本訂立賣國條約21條,孫中山為換取推翻袁世凱,一度主張把東三省讓給日本,我在日本留學東京時,親耳聽到中山這種錯誤主張,表示堅決反對。"這個老同盟會員,1949年以後身居高位,生活在孫文備受尊崇的國土上,不可能和沒必要作假,其回憶顯然是可靠的。

滿蒙任取之,好大的手筆,這才是真正的崽賣爺田不心疼吧。

成王敗寇,袁大頭最後稱帝確實就該擔一個千古罵名,不然他即便是終身任總統,死後只要交給北洋任何一人,哪裡有之後軍閥割據的場面?整個中國近代的形式就要好得多,日本還敢不敢大規模的侵略中國真的不好說。從這一點說他確實是千古罪人。但你要說他是賣國賊,我覺得還是有失偏頗的。

以上。


我們都是被歷史洗腦者,說袁世凱是賣國賊太扯了,在那個特定的歷史背景下,袁世凱巧妙地跟日本人周旋,最後部分的接受了二十一條,而不是全部。換了任何一個人,未必做得到。再加上一個不干事凈添亂的孫大炮,日本人動不動就以扶持孫來要挾老袁,老袁已經是焦頭爛額了。

對於二十一條,北洋政府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撒潑耍賴的下三濫招數都用上了,免掉當時的外交總長,來拖延時間;讓新上任的陸徵祥儘可能慢的跟日本人談。最後的結果是在這種不平等的談判下,北洋政府已經爭取讓中國利益最大化了,沒有讓中國變成第二個印度,胡適曾經說過,二十一條是弱國外交的勝利。

話說回來,孫大炮以東北三省,來換取日本人對於自己的支持,怎麼就沒人說他賣國賊了?


孫中山是國共兩黨共同的國父

所以袁世凱必須是賣國賊,不然國父當置於何地?


袁項城(以及後繼的軍頭們)可能是「愛國」的,但他們的那些個北洋政府,確鑿無疑就是賣國政府。

我不打算羅列其具體的罪名,這裡只建議各位知友隨意百度一下,關鍵詞「北洋政府」「財政」,就能搜到一大堆相關文獻。這裡先摘引用一下@錢平 的論文《袁世凱與北洋政府時期的財政》中的部分文字,加粗的是我認為的重點。為便於閱讀,部分數據由漢字改為阿拉伯數字。

民國中央政府的財政支出,賠款和外債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南北統一時,民國財政的另一沉重負擔,是軍費支出的膨脹。……

鎮壓二次革命的戰爭費用,是又一筆沉重的財政負擔。……

相對來說,袁政府的行政經費,則十分拮据。除必不可少的支出,諸如舉辦實業、推廣教育、司法行政諸費外,大多落空。但是,1913年春,國會召開,袁世凱為對付革命黨人,收買議員,各項政費膨脹。1913年5月,中央軍政費用支出1407萬餘元,6月支出1349萬餘元。因此,財政更困難。中央政府於7月間不得不實行減政主義,裁汰冗員,裁併不重要的各司和中央直轄機關,並實行減俸。自1913年8月份起,薪餉搭放公債票,旋改有利國庫券。11月後軍務告竣,停止搭放,改為凡在京立法、司法、行政各機關人員,月俸自200元以上至300元者暫減一成,300至500者減二成,500以上者減三成的辦法。熊希齡任總理兼財政總長時,中央政府「每月僅僅開支600萬元」。扣去軍費,行政費仍然只有200多萬元。

如此龐大的支出費用,尤其是巨額的賠款、外債以及軍費,迫使袁政府不得不採取一些財政措施來挽救其經濟上的窘迫。


一.1912年-1913年,袁政府的財政狀況及財政方針


根據不完全的資料,1912—1913年間,袁中央政府除外債外,收入狀況大致如下:

(一)各省解款:從1912年5月到1913年10月,收入260餘萬元。(1912年10月以前為170多萬兩。)

(二)國民捐:至1913年6月,收入305萬餘元(其中1912年為255萬餘元)。

(三)崇文門、張家口、殺虎口、左右兩翼等稅務收入:這幾個由中央直接經征的常關稅收,按「宣統四年」預算約為177萬餘元,兩年收入估計總在350~360萬元左右。

(四)鹽稅:除各地截留鹽稅不計外,長蘆、山東、河東、奉天、兩淮等地鹽稅,1912年5月到1913年6月,解款共478萬餘元。

(五)交通部路航郵電收入:1912—1913年間,交通部代財政部撥款258萬餘元。

(六)其他:如新辟印花稅1913年間收入5萬元,華僑愛國捐幾十萬元,等等,為數不大。

(七)國內銀行墊款:銀行借墊,在1912—1913年間,一般為短期往來性質,但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的一些墊款也屬有借無還。據孫多森呈,至1913年初,財政部已向中行借墊100多萬元。不過,這一時期,中、交銀行的墊款還不算多。

上述各項收入,在一年多的時間內,不過2000萬元左右,遠遠不能滿足軍政各費的需要的。

……孫中山、黃興主張在國內籌集資金,通過提倡國民捐、發行不兌換紙幣來解決財政問題。同盟會由黃興出面提出的國民捐方案,規定財產在500元以上累進徵收,工薪在10元以上者,捐納十分之一,以三個月為限,帶有強迫性質,並非自願認捐。同盟會的方案得到國務總理唐紹儀的同情。但是,袁世凱、熊希齡以及共和黨、統一黨等都不贊成。袁世凱在參議院正副議長進謁時明確表示:「唐總理擬行勒捐及不換紙幣,仆不謂然。苟行其說,全國騷然,危亡立見,與仆建設民國、確定共和政體之初心大背。聞前日唐總理親以此意商諸貴院諸君,故仆今日亦為諸君言之,聊表區區之意耳。」在袁世凱主持下,熊希齡和後任財政總長周學熙,實行單純依賴外債的政策,使民國元、二年間的財政,不能不為列強所牽制和操縱。

…… …… ……

1913年4月26日,袁世凱不顧國會及各省各界的強烈反對,同五國銀行團簽定了《中國政府善後借款》合同。合同規定借款數目為2500萬英鎊;年息5.95%,凈收額不下於84%;年限為47年。借款的擔保有三項:

(1)中國鹽務收入之全數;

(2)關稅中除應付款項外的餘款;

(3)直隸、山東、河南、江蘇四省所指定中央稅款。

此次借款除了照例經濟性的榨取外,附有的政治性條件,根據合同規定主要有三項:

(1)將來以鹽稅擔保而借款,或與次款相同用途之借款,銀行團有有限權;

(2)在審計處設洋稽核員,凡關於借款款項之領款憑單須有洋稽核員會同籤押;

(3)在鹽務署內設稽核總所,除中國總辦外,有洋會辦一員,共同主管所有發給引票,彙編各項收入之報告及表冊各事。

從此,續海關稅之後,鹽稅也被銀行團控制。

周辭職後,梁士詒在5月16日上任財政部次長,暫時代理部務。在梁士詒任內,首次運用鐵路借款的名義來籌措軍費,顯示了交通系在財政上的實力。……

……自1913年底起,袁世凱本人就開始直接控制財政事務。


二.1914年-1915年,袁政府財政狀況及財政方針


1914年初的財政局面,基本上尚未改觀。為度經濟難關,袁世凱在直接經管財政事務後, ……1914年歐戰爆發以後,歐洲金融市場吃緊,外債來源斷絕,由於外債靠不住,袁世凱直接掌管財政後,力圖從國內籌措財政費用,"誓不復借外債"。……於是,任梁士詒為內國公債局總理,靠發行內國公債來彌補財政的不足。從而,袁世凱政府利用加強國內搜括的辦法,使得財政緊張的局勢得以緩和下來。

總體來看,1914年-1915年,袁政府在增加收入方面,首先將常關稅收劃歸中央,加強了中央的直接收入。自1913年底起,各省舉辦驗契以及印花稅、煙酒牌照稅,契稅增收、煙酒稅增收等作為中央專款,直解中央。其次,在財政會議上,核實了各省收支實數,命各省將收支盈餘解歸中央。袁世凱在批複"財政部呈酌擬各省認解洋賠各款及京餉處分條例,請准施行一案"時,強調說:"環視各省秩序大定,財力漸充,所有以前應解京餉、洋賠各款,除向鹽關兩項撥解之數外,自應如數照解。"第三,強向交通部籌款。交通部經管的鐵路系統,是當時最重要的國家資本主義企業。據葉恭綽說:"自項城聽某某之言,強迫接濟政費",於是,責成該部每月籌撥50萬元。第四,籌辦內國公債。1914年3月間增設籌辦公債所,印刷民國元年六厘公債票,預備發行。但民元六厘公債期限長達35年之久,難以發行。故債票僅印刷2000萬元,"酌發各處抵付欠款約四百餘萬元,並按期認付利息外,並未實在發售"。至歐戰爆發,遂於1914年8月3日發布《民國三年內國公債條例》,總額1600萬元,九四折,六厘息,12年還清。由於發息還本比較可靠,用途較廣,期限較短,而資產階級也支持袁世凱"維持治安,鞏固邦基",因而發行順利,增額甚多。於是至年底又增加發行額800萬元。1914年10月又成立新華儲蓄銀行,發行有獎儲蓄票1000萬元。此外,鹽稅經整頓後,收入不斷增加。

在支出方面,袁世凱自直接經管財政後,對支出親自核定和分配,並將北洋軍隊分布到南方就地籌餉,這使中央軍政費用得以減縮下來。1914年3月,袁"批軍費定300萬元,政費220萬元……是月軍費僅支銀299萬餘元,較原請之數實減57萬餘元;政費僅支銀290萬餘元,較原請之數,實減65萬餘元。全年約略推算,可減銀1200餘萬元"。

至此,財政情況開始好轉。……

即使如此,財政形勢仍然不容樂觀。1914年底,財政部就民四(1915年)財政進行概算,不敷達5000萬元以上。……實際上財政緊張的局面並未根本改善,更說不上充裕。

而且,哀世凱政府的苛捐雜稅,不但增加了人民的負擔,還嚴重地阻礙了商品的流通,引起了資產階級和其他階層的強烈不滿。

…… …… ……

1915年3月5日,袁世凱任周學熙署理財政總長,起用皖系,來壓抑勢力膨脹的以梁士詒為首的粵系,部署稱帝。但周學熙在籌辦帝制經費方面,不能滿足袁世凱的需要,因而"以籌款維艱四字,受不知大體之申斥"。而梁士詒則積極為袁世凱籌劃帝制經費,得以東山再起。然而,超強度的搜括,最終導致了袁世凱政府的財政崩潰。

三.袁政府時期幾項重大的稅收制度概況和變革


一.海關稅 。海關稅包括海關稅和距海關五十里內的常關稅,均歸總稅務司經征。海關稅收在辛亥革命之後,很快就恢復和發展起來,超過了前清的收入,但歐戰以後,此項稅收大為減少

由於1902年訂立的《通商進口稅則》十年期滿,從1912年8月開始,北京政府即與列強商議改訂稅則,希望把稅則由值百抽五提高到值百抽一二·五,同時免除內地厘金,既可以增加財政收入,又可以便利商品流通。鑒於十年來商品價格上漲頗多,即使不提高稅則,只要從實核定商品價值,確實做到值百抽五,也可以大大增加關稅收入。然而,由於列強一再拖延,直到歐戰爆發,始終沒有能達成協議。歐戰之後,連談判都擱置下來。

二.鹽稅。前清鹽法,頭緒紛繁,弊病百出。辛亥革命中,各地截留稅款,甚至動用軍隊強運,以籌軍餉。民國以後,關於鹽政改革問題,雖經一再討論,但因鹽政過於繁雜,難以下手,因而議而不決,迄無結果。

鑒於擬議中的善後借款行將成立,而鹽稅為預定的抵押品,袁世凱於1913年1月6日發布命令,自是年1月份起將鹽務收入各款專款存儲,「無論何事,概不得挪移動用,庶幾內鞏財政,外昭國信」。善後借款成立後,按照合同成立了鹽務署,以財政總長為督辦,財政次長為署長,聘洋員為顧問。下設稽核總所,以次長兼總辦,聘洋員為會辦。各地設立分所,設華經理一員,洋協理一員。鹽稅交由五國銀行團存儲,遂為列強控制。

鹽務署顧問及稽核總所會辦丁恩就任後,為確保鹽稅增收,以備抵還善後借款等外債,主張「將商人運售鹽觔之引權一律取消,改行自由貿易之制,以期上益政府,下益人民」。這個主張是企圖採取資本主義的方法來改造封建性極強的鹽政,結果遭到鹽商的強烈反對。袁世凱也認為「此事不宜採用激烈手段」。因此,鹽務的改革只是逐步採取在產鹽地方徵收鹽稅(就場徵稅)的改革辦法,並規定每百斤抽二元五角,這樣既可以增加稅率,又可使各地高低懸殊的稅率逐漸趨於平均。這項改革辦法雖在1913年12月24日公布的《鹽稅條例》中作了規定,但事實上也沒有全面實行。……

三.田賦。由於中國工商業不發達,田賦歷來是中國政府的主要稅收。前清田賦徵收凌亂無章,弊病百出。辛亥以後,對前清舊制有所改革,大體說來有以下幾項:

(一)地下、漕米改徵銀元。……

(二)徵收田賦附加稅。……

(三)準備清丈。前清田賦魚麟冊經過歷次內亂,散失無存,徵收田賦缺乏確鑿根據。民國成立,朝野人士都主張實行清丈。但是,由於當時的政治體制不健全,各地都不敢貿然進行,只是用一些比較簡單的方法稍作改良,以期增加財政收入。如浙江「先從清厘戶糧、整理舊冊入手,以為將來清丈之預備」,只是對現行的實際徵收情況進行登記整理,而不丈量田畝。1914年12月,袁世凱政府設立了經界局,「先由京兆區域籌辦清丈」。但經界局缺乏經費,而各地阻力重重,且屢起反抗清賦、清丈風潮。1916年春,經界局雖在涿縣、良鄉兩縣試辦,但因袁世凱政府搖搖欲墜,害怕發生風潮,遂於1916年5月24日下令「將近畿清丈及清查田畝各事宜暫行停止,各省有奉前令舉辦清丈、清厘田賦者,亦著一律緩辦」

四.厘金。……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在1914、1915年間,當局用提高稅率及對徵收官嚴加考核的辦法,使厘金收入大幅度增加,至1916年,核定比較數高達4747萬餘元

五.常關稅。……

六.驗契和契稅。……

七.煙酒稅。……

除以上主要稅收,其他捐稅尚有當稅、牙稅、糖稅、礦稅、茶稅、漁業稅、牲畜屠宰稅等等,年收入各有幾十萬、上百萬不等。

對於袁世凱政府的苛捐雜稅,張謇於1916年4月20日憤懣地寫信告訴梁士詒說:「惟時間商民以新稅之複雜繁苛,奔走訴其哀怨而已……商之於稅,重可忍而煩不可忍;官之於民,信可諒而欺不可諒!」由此可見,資產階級對於袁世凱政府已經完全失去了希望


四.金融幣制改革與京鈔風潮


……

袁世凱上台不久即著手統一貨幣,幾經研究於1914年規定新幣1元重7錢2分,成色為89,即以庫平純銀6錢4分零8毫加銅鑄成1元,幣面鑄袁世凱頭像,故稱為「袁頭幣」(即「袁大頭」——楊愛紅按)。……

在統一銀幣的同時,袁世凱政府還對紙幣進行了整頓。……由於中、交兩行(即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有充分的現金準備,發行的兌換券信用堅挺,商民都樂於兌換,使這一時期的紙幣整理有了一定的進展。

然而,正當幣制改革穩步進行之際,袁世凱在政治上走向反動,復辟帝制,從而引發了「京鈔風潮」。1915年5月,袁世凱接受日本企圖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準備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復辟帝制。為籌備登極大典花去的經費超過2000萬元。不久,雲南爆發了護國討袁戰爭,袁世凱為對滇用兵,急於籌措軍費,使國庫開支陡然困迫起來。支出方面,僅軍隊每月加餉需要560餘萬元;收入方面, 各省或宣布獨立,或以維持地方秩序為名強行截款,使袁世凱失去了各省的財路。各帝國主義國家看到袁世凱失勢,也紛紛撕毀進行中的各項經濟合同,斷絕了對袁世凱的一切援助。袁在內外財源斷絕的情況下,只好向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伸手。

此時,袁世凱政府在全國人民的反對下,岌岌可危。中、交兩行準備日漸空虛,於是便出現擠兌問題。首先是京城官宦大賈至中、交兩行提取存款轉存外國銀行,隨之商民人等也紛紛爭相兌現持票。至1916年5月上旬,北京、天津、濟南、上海、廣州等地都出現擠兌,致使中、交兩行無法招架。從而,北洋政府召開緊急國務會議,在梁士詒、周自齊的主張下,決定中、交兩行自5月12日起停止兌現。

……袁世凱……於停兌令發出二十餘日後憂懼而死。然而,「京鈔風潮」卻並未停息,由此引起的財政金融的問題,又延續了數年之久,直至1920年以後才逐漸平息下來。

概括起來講,袁項城的北洋政府,從一開始就靠著外債續命,等到一戰爆發、外債不好借了,財政就迅速走向總崩潰了。在此期間,袁項城固然是採取了一系列續命手段,可是他沒法兒打破封建社會的舊秩序、從地主和舊式鹽商虎口奪食(例如上文中提到的鹽政改革妥協和清丈田畝失敗),就只好在商品流通環節和金融領域做文章、在資產階級(包括官僚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如上文中提到的交通系和張謇)那兒強行化緣,甚至還把軍隊撒出去就食,於是便坐實了中學歷史教科書上「封建軍閥」的判詞——呃,95後、00後們的中學歷史教科書上,這種詞已經越來越罕見了。


實事求是地講,袁項城不是傻子,他也知道得要向地主和舊式鹽商之流多收點稅,他也知道要投資工業。可是,他的北洋軍和北洋政府就是靠這些人撐起來的,他就是地主階級的總代表,袁項城繞來繞去都不可能給「自己人」放血。即使他想借稱帝來重塑中央權威,也已經無力回天了,反而加速了總崩潰的到來,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這就叫「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就叫「階級屬性」。


袁項城的北洋政府,其封建軍閥政權或者說地主階級政權的階級屬性決定了:它無力也無願觸動封建社會的統治秩序,也就無法從廣大農村汲取剩餘產品投入到工業化中,也就無力開闢新的、更可靠的財源,也就無法應對20世紀初的風雲變幻,也就必然不斷走向崩潰。從這個意見上講,「賣國」就是封建軍閥們的固有屬性——除了「賣國」,別的生意搞來的那點錢根本不夠他們維持統治。


與之相比,孫大炮雖然不靠譜,但好歹還敢提出征收財產累進稅,對佔有大量財富卻不大力投資工業的地主階級開刀,這就叫進步性。

最後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袁項城以及後繼的軍頭們,可能確實是有「愛國心」的;可他們的「愛國心」,唯一的用處就是在賣國的時候用來討價還價,以便把「國」賣出個更好的價錢。


如果對20世紀初的中國各派勢力的財政基礎感興趣,還可以看看已被封號的楊愛紅零號機的《國民政府為什麼要用抓壯丁綁人這種極端方式徵兵呢? - 楊愛紅的回答》和馬督公的《http://www.zhihu.com/question/36551524/answer/69169100》。


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自袁世凱死後,天下大亂,各地軍閥紛爭幾十年。


1、我堅決不相信一個國家領袖上台後整天沒事就想著買國!
2、從我們受的歷史教育,都說袁接受日本21條的條件是支持他稱帝。但沒有任何史料可以證實這一點。
3、從袁的發家史看,他是靠在朝鮮搞日本起步的。當時他被視為民族英雄。到了老了反而把國賣給日本?要賣也換個買家啊。


受政黨政治利益影響(而非國家利益),官方版本的近代中國史對於袁世凱的歷史評價以負面居多,袁世凱的真實形象被扭曲醜化。近代史所研究員馬勇表示,中國國民黨在1927年成功奪權後,對袁世凱進行了大量妖魔化工作。實際上,沒有袁世凱就沒有民國的建立。因有史料支撐,部分學界人士對袁世凱的功過已經有趨於客觀公正的評價;袁家子孫表示,受官方誤導,民間近百年來對袁的評價還是以負面居多。而關於他的負面評價是否公允也遭人質疑。
袁世凱在軍事、經濟、教育、文化、政治等方面各有建樹,他和平逼迫清帝退位,以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避免流血衝突的方式結束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他領導的北洋政府開放黨禁,解放思想,使中國在思想領域上出現自春秋時期後第二個「百家爭鳴」時期。經濟上確立「私有產權」制,推行「自由經濟」,使中國經濟在晚清後出現快速發展的「黃金時代」。有人視袁世凱為一個真正的改革家。

以上摘自維基百科——袁世凱詞條。

「袁世凱是賣國賊」,如此主觀的教科書式評價,就是耍流氓!
無論是歷史,還是街頭談資,只述事實,讓傾聽者去評斷,這是最起碼的準則。

—教科書中說袁項城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而武昌起義時孫大炮還在美帝「刷盤子」,誰是竊賊?
—最後使清帝退位,不是革命軍的作用,實實在在是袁世凱的及其親信部將、外交使團威逼所至。
—是革命黨人孫中山等首腦,請求袁世凱來推翻清廷,並答應將總統位置讓給袁世凱。
—清末孤立舉「立憲」旗幟,袁世凱及其親信結束幾千年封建專制統治,沒流一點血,沒關押一個人。
—在接到日本「二十一條」的密約後,袁氏憤怒地對其日本軍事顧問表示:「日本竟以亡國奴視中國,中國絕不做高麗第二。」
—文化方面頒布《尊崇倫常文》,提倡國民尊崇倫常。
—軍事方面創立了國內第一支現代化新式軍隊。
—經濟方面工業、農業、商業三者並重發展。經過袁世凱的治理,中央財政也有很大改觀,從民國初年的借債度日到每年庫存可余兩千萬元。
—教育方面興學重教,廢除科舉,興辦新式學校,積極倡導學子留洋。寧可壓縮軍隊,也要推廣全部免費的新式學校,即四年制初級小學。
—禁毒禁賭,剷除清代流行的煙館。
—不承認「麥克馬洪線」,成功捍衛了中國對西藏的主權。
—袁世凱立場強硬的談判,外蒙於1915年6月7日取消獨立,俄國只得承認外蒙為中國領土。
—等難以一一列舉……
—作為清末民初特定時期的歷史人物,袁世凱在某些方面確實起了消極作用,如復辟帝制等。

[附]:袁世凱對「二十一」條的批示:

第一項關於旅大南滿鐵路展限問題。袁批示:

此本於前清中俄協定東三省會議時,已允繼續俄國未滿之年限,由日本展續滿期,今又要重新更定。但將來若能收回,對於年限沒有多大關係,此條不必爭論。

對第二項至第四項這三項,袁批示:

對承認德國利益問題批:應雙方合議,何能由日本議定,由我承認,這是將來之事,不必先行商議,可從緩議。

對於合辦礦業批:可答應一二處,須照礦業條例辦理,愈少愈好,可留與國人自辦。

對於建造鐵路批:須與他國借款造路相同,鐵路行政權,須又中國人自行管理,日本可允與以管理借款之會計審核權,惟須斟酌慎重。

對於開商埠批:須用自開辦法,並應限制,免日本人充斥而來,反客為主。

對漢冶萍鐵礦廠批:這是商辦公司,政府不能代謀。

對浙閩鐵路批:須查卷,似與英國有關。

對福建讓與批:荒唐荒唐,領土怎能讓與第三國。

對內地雜居批:治外法權未收回之前,不能允以雜居。

第五項,袁批:

此項限制我國主權,簡直似以朝鮮視我,這種條件豈平等國所應提出,實堪痛恨。日本自己亦覺不妥,故注「希望條件」,不理可也,萬萬不可開議,切記切記(兩句加硃筆密圈)。


不是,恰恰相反,他是一個民族主義者。

一切要從清末的內憂外患的救亡運動說起。日本人之所以稱中國為支那,是因為他們覺得中國已經被野蠻愚昧的滿人殖民,華夏亡於韃虜,那麼中國就沒有資格自稱中華了。誰有資格稱中華呢?日本人認為,日本才是中華,中國則是夷狄。支那的稱呼,還有崖山之後無中華奇談怪論,這都是日本人華夷變態理論的一部分。華夷變態論的最終目的,是以日本替代中國為中華,建立一個新的中華文明圈,這就是大東亞共榮圈。孫文,魯迅這些人,對這日本人稱自己的國家為支那,說明他們的心目中已經接受日本是中華,中國是夷狄。包括一些文人,章太炎,辜鴻銘,也都宣稱中國文化在日本。這些人都是日本華夷變態論的中毒者。有沒有一個驕傲的男人站出來,藐視日本人的華夷變態論呢?有的,這個人就是袁世凱。

袁世凱不僅以中華自居,為了應對內憂外患,他的策略是:稱帝,還要改國號為中華帝國。這才是文化層面上的高貴者。見袁世凱稱帝,日本人便扶植蔡鍔,引導很多軍閥響應,推翻了中華帝國。至此,日本人的華夷變態論,再一次得到維護。後面的蔣介石這些人,他們對日本更是蠻夷對中華的仰視心態。沒有人遏制日本人的華夷變態論,沒人回擊日本人的小中華心態,在這樣的文化膨脹下,日本全面侵華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袁世凱當然很有能力,他二十幾歲時在朝鮮就把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他是一個剛健的民族主義者。照孫文的想法,驅逐韃子之後,要建立一個漢地十八省的中國。漢地十八省之外的地盤,就當做籌碼,跟列強做利益交換,換列強們支持國民黨。而袁世凱則認為,這樣太敗家子了,於是責任心爆棚的袁世凱,便提五族共和,強行稱帝,來完成版圖上繼承滿清,民國繼續維持多民族大一統的法統問題。並在五族共和的基礎上,締就了新的民國,算是把韃子的那一頁給翻篇了,新的篇章,也給翻了過來。袁氏北洋民國,在完成了這個任務,袁世凱就去世了。繼承了袁世凱的政治遺產,接下來的蔣家民國,對西藏青海新疆蒙古東北地區,實際上是缺乏有效的政治軍事統治的。只能算是名義上的五族共和,實際上是形同虛設。新疆被英國印度勾結藏族地方勢力,形成割據,民國政府軍和官僚機構,都被藏人勢力驅逐出去。新疆青海,也形成了割據勢力。外懞直接就弄丟了,東北則被日本侵佔。

實際上如果袁稱帝成功,並有好的繼承人,中國就不會有後面的天下大亂。帝制不如民主代議制,只是後來被刻意宣揚的。民主代議制,就是基督教的現代版。豪強亡天下,幾千年不變的主旋律。歷史一直都是這個劇本演的。豪強有了錢,他們就想有兵,就想有權。在中國文化里,我們講究大一統,天子和百姓是一個陣營的。天子是董事長,百姓是股東,官吏是經理,歷史上一直是天子和百姓一起監督對抗官吏,防止官吏的山頭主義。

他不贊同康梁的資本主義改良就是為此。一戰後的德國,雖然也爛,但是工業的底子還在。美國的資本注入,體制的改革,馬上就起死回生,跟中國性質不一樣。中國沒有工業基礎,即便變法成功,江南的一群資本家,馬上控制中國。不就是明末的翻版嗎?中國的歷史,一直都是王權控制資本,從無資本控制王權的。資本家做大了,社會也就亂套了。他的嗅覺告訴他,那幾個書獃子只會壞事。

在對外關係上袁世凱比其他人也硬氣些,袁世凱即便打不過,也不跪舔,而是選擇迂迴周璇。二十一條,是緩兵之計,因為日本已經做出了戰爭準備,簽個紙面的協議,但是實際上不落實,總好過日本侵華。看看後來,袁世凱死後,日本人馬上就上岸了,沒怕頭了。袁世凱不死,日本人不敢侵佔東三省。

日本人唯獨忌憚袁世凱一人,日本人怕過蔣介石嗎?沒有袁,也就沒有民國。很多人只知道南京政府的民國,不知道北洋民國。袁稱帝,是外國人最不希望看到的一幕,一個鐵板一樣的中國,慢慢的強大起來,而且外東北和外蒙古也都不會分裂出去。外國人最喜歡看中國人內鬥,不希望中國統一和強大。

袁的最大弱點,不在於他本身身上,而在於,外敵太強。他又想做的太多,明知不可而為之。袁世凱曾經密謀反攻日本,他想把日俄英美德都打敗。天時不予,人能何為,他輸給了時代。

中國最後一個古典帝國,是中華帝國,不是清王朝。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是洪憲皇帝袁世凱,不是溥儀。不過歷史書上,不這麼寫。

袁的失敗,主要是因為對手太強大,國內的搗蛋鬼又太多,立不住。日本扶植了蔡鍔,俄國扶植了國民黨,內外交困。不過,就算袁世凱立住了,後面幾代人,也夠嗆。外國人非要不停的戳,把中國戳爛才行。沒有政治強人,擋不住,他兒子袁克定,不像個強人。

內容來自 至道學宮 - 有思想的人都在這裡


我很詫異,原來不情願的賣就不叫賣了?列再多袁世凱的苦衷,他做的業績,無非還是洗地么!天大的苦衷,不是別人拿槍逼著袁世凱做大總統,不是別人拿槍逼著他當皇帝的,不是別人逼著你榮華富貴娶一堆姨太太養倆兒子做太子的!你既然要掌天下的權柄,那這就是分內的事兒!做好了,百代之下你是偉人,做不好,罵名自然你扛,這有什麼疑問么?當年你讓孫中山當大總統,爛攤子收拾不了,廢除不平等條約不兌現,跟日本人簽賣國條約,自然天下唾罵他,沒人說你袁世凱是賣國賊。
更何況袁世凱不是民選領袖,二十一條不是議會通過授權的,是他袁世凱和日本人私相授受,民國民國,天下可不是他老袁家的,袁世凱先是竊國為王,大權獨攬,等別人來搶又無力護國,「賣國賊」三個字怎麼就委屈他了?你練兵有功打仗逞能就是人物字型大小,等遇見大個兒的就一句我有苦衷就把四萬萬百姓賣了,鄉間一農夫還知道不好好種地餓肚子是自己活該,輪到他袁項城就不該他負責了?什麼玩意兒!
這年頭最時興的就是給這些歷史人物翻案,一個李鴻章,一個袁世凱,一個常凱申,真是近代三傑,氣死伊藤不讓俾斯麥的架勢。真真是光看賊挨打不看賊吃肉。委員長干那些爛事兒現在被扒得差不多了,袁世凱和李鴻章這倆完全一個模子。李鴻章簽馬關條約知乎上洗地的前赴後繼,合著宰相合肥天下瘦是白來的,身居高位那麼些年的福白享了?什麼叫深受國恩難以為報?你李鴻章就是深受國恩!淮軍北洋可是你李少荃一手帶到甲午年的,爛成那樣你怪別人么?就跟袁世凱一樣,小站練兵北洋六鎮都是你的嫡系,日本人來了就慫了罵他兩句不對么?就說李鴻章,打不過是打不過,談判桌上你別慫啊!要兩億給兩億,好么,掌柜的,別讓了,再讓就。。。呸了!
別以為就你們看過那些資料那些記載,要知道前人離當事人更近,一手資料更多!評價偏僻的不是沒有,但袁世凱李鴻章這種主要責任人,甭想洗乾淨!賣國賊,不是你不情不願就不叫賣,身在那個位置,有些好處任你拿,但有些罵就得你挨,須行不得快意事。想不挨罵?簡單啊,亡國之君盡有,像大萌崇禎,不過做錯了多少,人家剛烈,煤山上一掛,你看看誰說他賣國?再看看溥儀,這道理不就一清二楚了么?
有些事兒,不是想不明白,是有些人啊,心是歪的。


這哥們好牛!要說唯一缺點,就是短命;還要說唯二缺點,就是內心小萌動被兒子一干人等瞧出來並利用了,哎呦!沒辦法。。。
1、和平結束了帝制,實現了權力過渡,牛;
2、新北洋的締造者,新軍的締造者;
3、現代工業的締造者之一(這麼說有點屈就他了,和他比起來,另外兩個大牛李鴻章、張之洞等發展的現代工業要少很多);
4、二十一條有人仔細看過嗎?其實已經對衝風險或者拿回來大部分利益了,而且暗中已囑咐張作霖定要讓日本僑民/商人各種好看,實質上就剩個小1還是2條的尾巴,可惜p大等一小撮憤青燒了把火,生生把良好局面給毀了;
5、少年得志還情商巨高。二十多歲就是棒子國「太上皇」,晚清官場仍然玩得轉,慈禧還可以平衡他的勢力,隆裕簡直......;
6、戰略規劃能力+執行操作能力都是剛剛的!比只會地圖上作方略和大會上喊口號的孫不知強到哪裡去了,如果沒有老宋和老黃,k黨還不知能不能順利組建呢。
7、為了成事,身段很軟。且不說他與貪腐的慶親王奕劻等人勾勾搭搭;還有為了儘快組建新軍,兵源於李鴻章的淮軍和榮祿舊部,自己老家河南倒不敢多多招募,怕老主子們起疑心啊,難怪……這就是為啥老袁一嗝屁,軍隊就啪的炸裂為皖系和直系兩大派。

當然,也有比孫差的一點,袁中青年時沒有歐美強國實地調研考察遊歷(要深度的,不是到此一游型的),如果他仔細留心了英國、法國和美國等國體,可能會影響他,不至於犯那麼二的錯誤。


不是吧


推薦閱讀:

電視劇《思美人》中端午節的歷史真相是怎樣的?該劇這麼拍合理嗎?
為什麼漢武帝的廟號是世宗?
不包括民國和當代,中國歷史、神話、演義中最厚顏無恥、趨炎附勢、首鼠兩端的人或者神、妖,是誰?
《資治通鑒》裡面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開始被項羽慘虐,為什麼沒有早調韓信來直面項羽?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中國近代史 | 袁世凱 | 北洋軍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