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代中國「曜日」改成「星期」,「昨天」「今天」「明天」比「昨日」「今日」「明日」用得更為普遍?


謝瑤
我在 中國古代是如何稱謂一周七天的? - 任天涯的回答 提到過,日本的曜日星期制度因是空海在中國學習密宗時學習唐朝不空三藏翻譯《文殊師利菩薩及諸仙所說吉凶時日善惡宿曜經》並將其帶回日本推廣形成的。
而因為中國本身有比較完備的天干地支記日系統,無需再引進其他的系統,故而七曜日系統在中國從來都沒有流行起來。
星期系統開始重新流行,那都得到明末利瑪竇的時候了,所以中國有說禮拜、有說星期的傳統就是沒有說曜日的傳統。
因此題目是錯的,中國本來就沒有說曜日的傳統,從一開始應用星期制度使用的就是星期或者禮拜這兩種說法。

至於說【天】代【日】,不過是白話文運動的成果罷了。


謝邀,這個問題挺有趣的,但我也只能猜測一下。剛學到「曜日」這個詞的時候也疑惑了好久。
(關於「曜日」的起源還是參考這個答案吧:在日語中,為什麼用「月、火、水、木、金、土、日」曜日來表示周一至周日?)

「星期」原是指牛郎星和織女星相會之期,現代意義的「星期」是箇舊詞新義詞。中國用「星期」代替「曜日」,據說是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由袁嘉穀所制定,當時清朝廷廢除了鄉試、會試,設立「學部」。袁嘉穀任首任部長,主要負責編寫「統一國之用」的官定各種教材。在編製過程中制定了很多統一的名稱,其中就把七日一周制定為「星期」。但是也有不同的說法,有的人認為到1912年2月10日的《南京臨時政府公報》正式頒布才第一次出現,有人認為19世紀末就出現了,如1889年鄒弢《益智會弁言》:「益智者何?明格致以增見識也。會者何?聚眾人以互求至理也。泰西博學家向有聚會之舉。或星期休沐,或政事餘閒。訂相會之時,定相會之地。凡明理通達者,至期均至。彼此探討,各抒己見。」不一。

在此,「星期」的「星」指七曜。我猜測這箇舊詞新義詞可能是現代重譯,屬於一種詞義的跳躍。民國以後更加大力地提倡這個詞,以去除「曜日」所具有的「封建」色彩。

至於以「天」代「日」,普通話何時發生了這種轉變,還真是不清楚,手頭找不到什麼資料。商務印書館的《古代漢語詞典》有解釋:「7. 時間單位,一晝夜謂一天。」但找不到用例。

只不過我一打開《紅樓夢》第一回,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大堆「日」:

一日,正當嗟悼之際,俄見一僧一道遠遠而來,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異,說說笑笑來至峰下,坐於石邊高談快論……
一日,炎夏永晝,士隱於書房閑坐,至手倦拋書,伏几少憩,不覺朦朧睡去……
恰近日這神瑛侍者凡心偶熾,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歷幻緣,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掛了號……

故推測「天」表示「一晝夜」的用法可能即使在明清也並不常用,是現代發展普及的用法。

這個字還是另請神通吧。


推薦閱讀:

李白說出「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難道不會被古代主流(儒家)的知識分子抨擊嗎?
為什麼父親的哥哥叫「伯伯」,弟弟卻叫「叔叔」而不叫「仲仲」?
「林木雖茂,無形可久,碑言雖美,無後可守」是什麼意思?
「才(纔)」的虛詞用法何時出現?

TAG:語言 | 古漢語 | 漢語 | 文言文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