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不等到"天下有變"時再北伐?
劉備取荊州,西川東川後已三分天下; 隆中對中「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為何不等到"天下有變"再北伐呢?何況當時的實力還是和魏有很大差距。這是否違背了當時的戰略規劃?
謝 @張金寶 邀
首先明確所謂待天下有變再行北伐的前提條件。
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易言之,只有跨有荊州、益州,才有休養生息,與中原對峙的本錢。諸葛亮提出隆中對時,中原遭受連年戰亂,民生凋敝,而荊州、益州卻基本未受戰火波及,國殷民富,因此,鼎足西南,先為不可勝,而後待可乘之機有其經濟基礎。
待到建興年後主繼位之時,荊州已完全喪失,益州亦遭到夷陵之戰的打擊,喪失了數萬精兵,由此造成的與曹魏的實力差距,已非統治者主觀能動可以彌補。當此局面,閉門坐守,雙方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諸葛亮急於北伐,《三國志》中給出了一條答案:
(諸葛亮)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
易言之,蜀漢唯一的優勢,只在於諸葛亮本人的軍政才能,但孔明也會老去,一旦有個三長兩短,則蜀漢完全無勝算。如日後姜維北伐時的局面:智不出敵而力少於敵。連主觀能動性都無從發揮。
《後出師表》給出了另一條答案: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
蜀漢軍隊戰鬥力強悍,來自其轉戰四方,百戰之餘,而這些精兵悍將同樣在經歷歲月的沖刷,易言之,隨著時間的推移,蜀漢軍隊的戰鬥力也呈現下降趨勢。
又,東吳的局勢恐怕也在孔明的考量之中,如《絕盟好議》中提出的:
若就其不動而睦於我,我之北伐,無東顧之憂,河南之眾不得盡西,此之為利,亦已深矣。
孫十萬隻要還在喘氣,就算看戲,也可以起到牽製作用。然而,東吳的政治局勢並不穩定,如果孫權駕鶴西遊,這種漢、吳互相配合的局面是否還能維持,那就值得商榷了。
綜合以上局勢,諸葛亮已經喪失了持久待機的客觀條件,除了主動北伐,尋求戰機,恐怕別無二途。
再看實際的軍事操作,孔明三次大規模北伐亦非盲動。
第一次,太和二年,曹丕新死,曹睿登基,人心尚未安定。
第四次,曹真諸路伐蜀失敗,郭淮等大敗於羌中,隴右不穩。
第五次,聯合孫權,東西並進,兩路夾擊。
由此可見,諸葛亮已經在盡量利用或製造「有變」的機會。然而,如建安二十四年這般戰略機遇,只能是可遇不可求了。
先理解這個天下有變,敵國內部動蕩或者內部權力交接的時候,可稱之為有變。亂世紛爭,因喪伐國的例子很多,三國也不勝枚舉。
關羽北伐,當時中原地區各種叛亂,且遙受關羽印號,關羽聲望達到人生頂點,已是天下有變之機。不過東吳背後刀子一捅,迅速失敗。蜀國則元氣大傷,以至於隨後不久曹操逝世這種大變故,已無力組織北伐。
曹丕上台之後,穩定政局的速度很快,劉備又夷陵大敗而歸,導致南中叛亂加劇,當時也沒什麼機會北伐。
到曹丕,曹睿權力交接之際,出現了再一次的天下有變。當時吳國北侵,孟達叛亂,諸葛亮適時的出兵北伐,只不過兵敗街亭。
魏國雖有石亭之敗,關中兵東下,不過對於剛經歷過一次打擊的蜀國來說,要在一年不到的時間再組織一次大規模的北伐幾乎是不可能的。
自此以後,也就曹真病故之時,關中的兵權交接算是一個可趁之機,不過糧盡退兵。
倘若關羽當初晚一年北伐,當時曹操病故,北方必定大亂,或者曹丕死時蜀國尚有荊北,或許兩路出兵也會有一番作為。不過歷史也不容假設,雖說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其實說白了,以益州一州之地抗衡一統的北方,也就是盡人事,聽天命,成功的可能性本來就微乎其微。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的那次機會,也就是給成功增加了些許的可能性。蠶食雍涼,對當時的蜀國來說,其實都很難辦到。
諸葛亮哪一次北伐不是「天下有變」?
第一次北伐背景:
魏黃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曹丕駕崩,曹睿繼位。
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正月,麹英起事,殺臨羌令、西都長,不久被曹魏鎮壓,旋滅。
漢建興五年(公元227年)三月,諸葛丞相上書劉禪,即《出師表》。
同年,魏新城太守孟達反叛。
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正月,司馬懿迅速平定孟達叛亂。
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正月,諸葛亮北伐。
第二次北伐:
吳黃武七年(公元228年)五月,曹休中周魴詐降之計,陸遜於石亭大破曹休。
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九月,鮮卑首領軻比能圍困曹魏名將田豫(劉備的朋友)。
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十一月,諸葛亮再度北伐。
緊接著漢建興七年(公元229年)春,諸葛亮第三次北伐。
也就是說諸葛亮在一年多的時間之內發動了三次北伐。不過我倒是認為後面兩次北伐只是第一次北伐的餘威。
第四次北伐:
魏太和四年(公元230年)七月,曹真征蜀。
漢建興八年(公元230年)八月,諸葛亮、李嚴嚴陣以待。
魏太和四年(公元230年)九月,曹真奉詔班師回朝。
同年,諸葛亮命魏延出征,魏延於陽溪擊破郭淮、費耀。
同年,合肥新城破土動工。
魏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曹真病重。
漢建興九年(公元231年)春,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軻比能響應諸葛亮北伐,對陣魏國名將牽招(也是劉備的朋友)。
第五次北伐:
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九月,曹魏派田豫、王雄討伐公孫淵,魏軍屢攻不克,田豫、王雄遂率軍撤退。
魏青龍元年(公元233年),軻比能擊敗畢軌,後被秦朗擊敗。
吳嘉禾二年(公元233年)十二月,孫權兵敗合肥新城。
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至八月,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
吳嘉禾三年(公元234年)五月至七月,孫權又一次兵敗合肥新城。
曹魏有四條戰線:雍涼、荊襄、淮南、幽燕。每一次北伐都是建立在曹魏四條戰線中的某一條或數條戰線出了問題,曹魏不能讓主力部隊面面俱到的情況。
如果「天下有變」是指曹魏政權出現了足以令其丟失基本盤的變故,那麼這種大崩盤的變故是不能等出來的,要靠打出來的。畢竟當時的曹魏可不是西晉,我是不能想像當時的曹魏出現「八王之亂」這種事情的。
至於高平陵政變,你認為諸葛亮能等到那個時候?還有就算諸葛亮長命百歲願意等,曹魏還不一定答應呢?這是個把司馬懿丟到雍涼之地最好的借口,不妨想像一下:曹爽拉著司馬懿的手說:「太傅啊,整個魏國就只有你能擋住諸葛大魔頭啦,你老人家不是經常忽悠完王凌之後說「吾寧負卿,不負國家」的嗎?就辛苦你老人家啦,汝妻子國家養之,勿慮也。」
淮南三叛而腹心不擾,曹髦被弒而四方不動。亂臣賊子掌握曹魏政權都能做到這種程度,更不用說曹睿親自執政了。接盤俠為什麼不按原計劃等房價崩盤再出手,就提前買房?
其實這背後的原因和諸葛亮提前北伐是一樣的。
諸葛亮在隆中對里對劉備所謂的待天下有變,指的是奇變偶不變,你變我不變,魏變蜀不變,是說我蜀漢內有皇叔親自統領,外有荊州關羽拱衛,東和孫吳,南服孟獲,韜光養晦,對內經營,悶頭髮展,一路小跑,日益壯大,坐擁天府,虎視中原。在這樣的前提下,待天下有變,再相機出兵。這裡說的是天下,但其實指的是中原,指的是敵方,即曹魏。
只不過歷史的發展往往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諸葛一生唯謹慎,但街亭之失,關羽之死,實非單靠他個人的謹慎就能徹底避免和預防;劉備一身都是戲,但荊州陷落,關羽授首,孫劉失和,他再也演不下去了,任性東征,自釀苦果,進一步搗毀了興漢路線圖;子龍一身都是膽,長坂坡都能七進七出的人物,但也難擋歲月牌秋水雁翎刀的劈砍,那一班五虎將俱都散了,只剩下趙子龍老邁年高。留戀處,蘭舟催發,北伐前,子龍殞命,常山英雄含恨至死再也沒有白袍小將時代那樣匹馬單槍地縱橫過河朔中原。
所以,諸葛亮北伐,就像接盤俠攢首付買房一樣,如果按主觀計劃,工作工資穩定,永遠一路小跑一路漲,漲到月入5萬,積蓄2000k,待房價一崩,就出手置業,賣掉荊州二手房,直入帝都,接盤安家。這個計劃看上去怎樣?看上去很美,吹彈可破,但無懈可擊,如果一切按計劃來,該人連做夢都會笑醒。但問題是誰都沒辦法保證自己的工資和積蓄永遠漲,而不會有大病返貧,公司破產,本人失業的變故發生。
所以與買房案例相似,諸葛亮隆中對中的待天下有變,一定程度上委實是高估了自己對內部風險管控的能力,認為蜀漢有我,自然無憂。變,只會發生在曹魏。
而接盤俠的買房計劃,甚至比諸葛亮的北伐計劃更樂觀,更狹窄。對天下有變的象限範圍收窄到僅有賭它崩盤這一種可能。所以面對房價非但不崩,反而一年翻一番的劇變,只能驚慌失措,提前買房,以變應變,咬牙上車。就像諸葛亮,面對魏國非但不亂,蜀國卻自亂陣腳的形勢,等不下去了,要冒煙咯(毛澤東在大決戰里論國共形勢的台詞),只能提前北伐,咬牙死磕。
這也是武鄉侯在隆中對時向劉備沒有講明的一種可能。高如武侯,肯定不會見識不到,但為了激勵劉備,畫餅洗腦,當時只能隱下不提。
今天我刷個屏,來替武侯講一講。
公眾號:花重城。
My two cents... 一些拙見...
1)當年的蜀漢沒有條件等待天下。因為機會越來越少了。
大半天下已經是曹族控制的。東漢十三州當中,曹魏已經佔了十個(豫、兗、青、徐、冀、幽、並、司、雍、涼,還有荊州北部)。幾乎所有主要城市都在北方,當代80%以上的人口都在他們手裡,接近兩千萬。
蜀漢的人口,僅限於四川盆地,只有一兩百萬。四川盆地也是剛剛漢化幾百年的地方。雖然也很富裕,但是絕對無法跟中原的發達程度比。
曹魏政權一年比一年穩定。是中央核心政權,耐力很強。隨手徵兵幾十萬。輸了三次五次,仍然可以再次徵兵。有資源一直打下去。朝代時間長了,他們只會越來越強大。然後蜀漢征一次兵都特別費勁,對經濟農業影響很大,沒有那麼多條件、資源一直連續幹下去。
一開始在秦嶺對峙的時候,蜀漢或許還有一條小希望。畢竟從其他地方帶過來了很多有經驗的兵力和大將。一旦錯過誤用這些機會,兵將衰老死光了,那隻剩下本土實力,很弱。
人家先動才是唯一的最好的選擇。沒有選擇。繼續等著也是等死,因為各方面差距只能越來越大。
2)蜀漢內部民心和存在感也建立在快速動手的基礎上了。統治者的自我定位是復興漢朝;如果坐著等別人慢慢搞出新的朝代,對他們內部宣傳立場也不利。天下天命方面的爭論立場,一天一天也在過去。要是一直等到了下一代人,劉家的意義也就基本沒了,然後更難打。
3)蜀魏之間還有一件很明顯的文化政治立場值得討論,涉及到了漢朝本身節奏感。
漢高祖劉邦也是從四川漢中走出來的。先打下了關中地區的軍閥,然後一步一步征服了中原。
這一些事情,自己朝代老祖宗的事情,還屬於他們的近代史範圍內,肯定有不少人還在關注崇拜。漢中漢水走出來了,所以才叫漢朝、漢人。是真正意義上的新朝代崛起傳說;第一次,唯一一次,最近一次。這個事情對他們影響很深刻。
這種策略計劃,從漢中出發,也就是他們的核心歷史榜樣。佔領漢中以後,劉備才敢稱王稱帝,都跟這這套地理歷史元素有關。如果他們長期繼續蹲在四川盆地和漢中,那就說不過別人了。
再說,劉備劉禪也很想證明自己是劉邦和劉秀的合法繼承者。做不到也就漸漸沒人信了。都有很大壓力北伐。
(想佔領關中。不僅劉邦,秦始皇也是從這裡擴展出來的。周武王也差不多。都是他們當代的歷史英雄榜樣。關中特別重要。如果你相信諸葛亮隆重「三分天下」計劃什麼的,那諸葛亮的第二步計劃可能就是從四川出來,佔領關中再說)
4)還有諸葛亮本人身上的理由。在實際歷史上,蜀漢的夷陵伐吳戰役失敗之後,劉備死了以後,諸葛亮才走上了舞台。這時候才開始有所謂的高層政治地位。之後十年他也幹了很多事情;安撫了南蠻和羌族,跟東吳和解了,等等。但是他還沒有任何關鍵聖戰的名譽。只有打敗曹魏一次,至少佔領關中,他才能得到完整的認可。要是做不到,那他之前搞得各種事情的道理和承諾,也都失效了,然後很難維持低位。
他那時候肯定還在面臨各種內部政治鬥爭。所以他自己的北伐的壓力比誰都大。他心裡也很清楚時間的價值。再拖,他的地位也很危險了。(之後姜維綿連的壓力也很類似)
蜀漢要是保持經濟實力和人力,一邊好好投資內部,一邊好好防守,活得時間可能會長一些。因為四川本身的地貌防禦優勢也很厲害。但是遲早也會被北方這個曹魏大國所吃掉。先動手,偶爾動手,還能維持(甚至擴大)一些人物的個人利益。順便借用皇室家族的利益說法。每次都能換來一定的民眾支持潮流,其實就是一種個人續命手段。
犯了左傾機會主義錯誤的關羽北伐,試圖在本應戰略防禦的時期將西線的勝利拓展到整個漢水流域,莽撞地衝破了曹孫劉三方在漢水、湘水地區形成的短暫戰略平衡態勢。關羽北伐,在招致以關羽為首的劉系荊州方面軍全面潰滅的同時,也徹底擊碎了隆中對戰略實現的可能。
換言之,關羽的錯誤判斷,過早地把剛剛攻略益州、沒有休整準備好的劉系荊益兩方面軍拖入了詭譎的變局之中。這種變局,已然不是北方敵對方天下的變局,反而是孫劉聯盟十年矛盾總爆發的己方變局。
失去東線出征地荊州江陵、失去東線出征既定主帥關羽的局面,被劉備東征的失敗進一步「強化」。夷陵戰後,遑論全面淪陷的東線,就是一息尚存的西線也耗盡了大量主力。所以,在此時開始全面主政的諸葛亮,應該早已放棄當年充滿革命理想主義的隆中對戰略了,反而在其十餘年的軍政歷練後,成為一個現實主義的政治家、戰略家,一反劉備暮年的急進,採取了一種更加務實的漸進戰略。
在短短的六七年間經歷了益州爭奪戰、漢中爭奪戰、荊州爭奪戰三次大型戰役且全無一個稍經修整大後方的季漢政權與益州軍民,終於在諸葛亮主政的頭三年迎來了首次較長時間休養生息。經過此番戰略休整(222-225),以及之後的三路平南中(225-226),季漢政權終於獲得了一個遠比當年的荊南更有資源且稍經內部整合的基本盤。葛公在建興初年的努力,挽回了在建安二十四年驟然惡化的形勢。
在休養生息與南中平定之後,諸葛亮所開始的北伐(228-234)已然不再是隆中對戰略下待北方有變的兩路出擊之一了,而是新形勢下,盡量與盟國東吳形成配合,不斷出擊,主動製造變局,干擾魏國,從而避免本就北勝於南的資源格局在南北無事的情況下進一步拉大,進而在製造的變局中尋找擴大北伐成果的時機,得隴望秦,以圖中原。其實,從諸葛亮數次北伐的出擊線路上來看,更多地繞道隴西,而不是直取秦川,也說明了此時已不再遵循隆中對的基本戰略。
如果說,劉備時期的孫劉聯盟是漢末州牧諸侯之間的幕府聯盟,那麼諸葛亮以來的吳漢聯盟則是兩個王朝之間的國際聯盟。區別在於,在孫劉聯盟中,劉備可以伺機利用漢室宗室遠屬身份,取得對孫權在大義上的領導權,至少形成劉邦與漢初諸侯王之間的關係。而吳漢聯盟,則孫劉兩家只有可能是東西朝、東西帝式的平等配合關係,不再有哪一方領導另一方的可能。所以,從這一外部環境上看,隆中對戰略不僅沒有了季漢方面兩路出擊的可能,甚至沒有了名份上壓制江東的可能,「東連吳會」不再能與「西通巴蜀」相等同,「結好孫權」從原來的幕府交往升格為國際交往,即便劉備劉禪稱王稱帝也再也調不動成為「魏朝吳王」與「吳朝皇帝」的孫權。
從曹魏一方看,隆中對所設想的天下有變,應當是指,曹操稱帝引發的漢臣反抗甚至北方諸侯對曹操勢力的顛覆。然而,曹操暮年的疲於奔命,不僅打地鼠式地消滅了北方的主要反曹勢力,反而越玩越溜地在曹丕執政後完成了平穩的漢魏革命。北方似乎已經不再有足以對抗曹魏的造成變數的勢力,這種情況是隆中對做出之時,諸葛亮所沒有預料到的。至少,隆中對時,曹操新定的河北、未能歸附曹操的關中諸軍閥、漢中的張魯都是對曹操的有力牽制,且南方的劉表、劉璋、孫權尚且佔有著未經戰亂影響的長江全流域,再加上曹操仍舊面臨著強大的擁漢勢力,諸葛亮所期盼的天下有變,是有跡可循、有機可乘的。但, 隨後曹操雖然赤壁大敗,但在北方卻風捲殘雲般實現了穩定的統一,南方則荊州三分、益州虛耗,局勢的發展逐步消融著隆中對戰略所賴以生存的形勢土壤,關羽劉備相繼失敗只是給隆中對戰略所面臨的形勢畫上了一個句號而已。
綜上,隆中對戰略所能應用的形勢,在荊州爭奪戰(襄陽-麥城-夷陵三戰)後一去不復返。新的形勢,需要諸葛亮在休養生息、內部整合後,調整戰略。雖然補上了本該在漢中之戰與荊州之戰之間就斡旋出來的休養生息,但休整之後,面對新朝新氣象的北方,則需要季漢與東吳不斷騷擾,以期誘發北方新的變局,進而乘隙而進。奈何,天不假年,葛公殞命。且吳漢兩國在古代的通訊條件下疊合上各種內政幺蛾子,始終無法步調一致,再加上吳國後期的高層亂局,使得吳漢兩國既錯失了在曹魏前期英主每每早卒帶來的進攻時機,又在曹魏後期的司馬氏作家門時(已是219年三十年後的249年),因南北差距拉大而軍力衰退,無法乘隙而入,終致滅亡,時與?命與?
「天下有變」的意思是指曹魏的內部發生動蕩。然而諸葛亮明白曹丕不是一個昏君,曹丕的兒子曹叡也不是一個昏君,所以要等到天下有變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諸葛亮當時已經過不惑之年了,古人平均壽命都不長而諸葛亮又是那種事必躬親日夜操勞的人,他是不可能等那麼長時間的(難道他要跟一個年輕人比誰壽命較長嗎?)。再者蜀漢本就是以復興漢室為目標的,劉氏的很多部下都是跟劉備志同道合、抱著跟劉備一樣的理想才跟他一起打天下的,要是遲遲不北伐,很多將士都會心灰意冷。諸葛亮出師表也說過: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蜀漢面臨的不僅是外患,更可怕的是它的內患,他的內部由劉備集團、劉璋舊部、益州士人三個部分組成,內部矛盾非常嚴重。所以諸葛亮只能發動北伐,讓蜀漢內部一致對外,安撫那些有著復興漢室理想的將士們的心,同時緩解內患,這是他不得不走的一步棋。
毛子:我很想等到天下有變的時候去搞克里米亞,但要是我現在不去搞,天下沒變我自己先變了。。。。。
諸葛亮是貫徹孫子的思想,不敗在己,戰勝在人。
每個長盛不衰的家族都是貫徹這一原則的。補好自身短板,處於不敗之地。小心謹慎地進取,看到戰機再加大投入。永遠做好最壞打算,保證自己不會徹底崩盤。
這種策略是陽謀,時間越久,成就越大。反過來動不動就all in,一波全押。最後可能一次就把所有贏的都吐出來再無機會。
天下有變就進取中原,天下無變就默默發展壯大。核心放在增強自身實力,這便是諸葛亮的戰略思想。
可惜劉備漢中勝利後,投機情緒日盛。不顧大局,輸掉了基本盤。而後蜀國再無單獨進取中原的勢力只能勉強自保。
人生在大勝之後,總是難以避免冒進。荊州都沒了,夷陵又輸了,劉備關羽張飛都掛了(第二支兵從哪裡出兵?),還等啥子天下有變啊?
如若不進兵,非要等什麼隆中對所謂的天下有變,你以為諸葛是獃子么?天下有變的前提是荊州沒丟且益州有兵再兩路並進,如今時代背景都不一樣了,還照本宣科的坐吃等死?
不如以雍涼為戰略為目標,步步為營,且戰且進,以蜀漢強大的步兵軍團在隴西的山地有利地形消耗對方有生兵力資源,同時掠奪對方的人口資源,此時諸葛的反殺與練兵技能可發揮強力。
如若戰略得當(有東吳牽制南方戰場最好),便可一路推進,佔據隴西。雍涼地區多馬匹,休養生息的同時則可訓練騎兵,以圖中原。因為以步兵進攻中原地帶畢竟不靠譜,沒有那麼多山地可供諸葛發揮步兵的威力。
諸葛的目標絕對不是(從子午谷偷襲)佔領長安,有長安但是沒騎兵沒人口,那並沒有什麼卵用( ̄o ̄) . z Z其實我想說的是……諸葛武侯最需要的是一個強大的情報機關。
當年tg鬧革命的時候不也是分為紅區黨和白區黨么?前者打正面戰場,後者玩敵後戰場——工運,學運,兵運,滲透和暗殺等等。而兩者的重要性是相似的。兩條戰線各自的大佬分別成了日後黨內的1號和2號人物。
要我說,不需要等待高平陵政變這種小概率事件的「天下有變」,直接離間/刺殺司馬懿就是最酸爽的事情。前朝公孫述照樣刺殺過來翕和岑彭,曹魏自己就刺殺過柯比能;一次成功的戰略性刺殺是能夠改變局勢的。而孟達叛變失敗,則更加反映出當時蜀漢一方對情報運作方面的不重視。司馬懿倒了,也就無法提拔一堆的名將——鄧艾,郭淮等;甚至司馬師,司馬昭都會缺乏很多成長的空間。蜀漢和魏之間的對抗,很大程度就是諸葛幕府和司馬家族之間的對抗。
楚漢爭霸的時候,陳平就是用間的高手——打秦軍的時候先賄賂再打擊,順利入關;打項羽的時候,先用金分化瓦解項羽手下的部將,再順帶直接把項羽的謀士范增給離間秒殺了。不然楚漢戰爭很難幾年內就結束。
也可能是諸葛性格所致,就喜歡玩陽謀,不屑於玩陰謀吧。史載諸葛在位時事必躬親,所以憂勞成疾而死。如果諸葛能多個把陳平這樣的玩陰謀的副手,局勢會大不一樣。
蜀漢實力幾斤幾兩,曹魏實力有多強,其實諸葛亮心知肚明!北伐到底能不能成功,諸葛亮其實也很清楚。所謂北伐,其實不是為了軍事,而是處於政治考慮!
蜀漢以正統立國,恢復漢家天下是立國的合法之處,也是其凝聚人心的根本。樹立曹魏這個敵人,不斷地去打擊,多半是出於鞏固政權,轉移內部矛盾的原因。相似的還有當年退往台灣的蔣介石提出的所謂: 反攻大陸!蔣介石其實也很清楚返攻大陸那是根本無望的,但如果放棄反攻大業,跟他一起撤退到台灣的那些大陸將士的人心也就徹底散了!
這個問題問的是非常好的。簡單地我也來說一兩句吧,這幾天正好在玩三國志的遊戲,有感而發。
1、先從赤壁之戰開始。赤壁之戰孫劉贏了以後,諸葛亮瞄準荊南四郡,不費吹灰之力奪得地盤,囤積了錢糧,為以後入川打下堅實基礎,這一步走的十分妥當。
2、後來張松獻圖,法正內應,西川有變,劉備和龐統當機立斷入川奪取,214年,費勁周折之後,奪得了西川。自此益州、荊州都歸了劉備,這是劉備最為鼎盛的時期,比曹操弱,比孫權略強。稍許遺憾的是,龐統立功心切,死於雒城(三國志記載,三國演義死於落鳳坡是虛構)。這對劉備來說是個打擊,不然諸葛亮治蜀,龐統調離和荊州關羽並肩作戰,這個畫面非常美。
3、漢中稱霸。諸葛亮主持內政,穩定軍心。法正作軍師參謀,為劉備立下奇功。不過還是令人悲痛的是,法正不久久因病去世,劉備陣營里又少了一位軍事參謀天才。至今我依然認為,要是法正、龐統不死,諸葛亮主內,就像曹操的荀彧、荀攸、郭嘉那樣的配置,後期蜀國會非常強大。
4、轉折點在關羽失荊州和夷陵之戰。這是蜀國接二連三的錯誤,諸葛亮知道,但是由於地位還有身份等原因始終無法在劉備身邊獲得信任。因此,大好的局面就這樣喪失殆盡,到最後諸葛亮等劉備死後只能擁有一個益州之地。
失掉荊州,等於失去了進攻曹魏的絕佳地利。去過四川以及雲貴等西南地區的人都知道,這邊地勢以山地居多,條件非常惡劣,易守難攻,想要主動進攻得面臨許多不為人知的風險。戰爭不是兒戲,拼的是錢糧和人力,這兩樣蜀國都不佔優勢,即便曹魏有變,也失去了自己攻佔的實力。
我認為,諸葛亮的戰略沒有錯,甚至是超前的,但是現實中遇到了許多困難和不利局面,例如龐統、法正早夭;關羽剛愎自用不聽「東和孫權、北拒曹操」的合理方針;劉備因兄弟之情失去理智葬送蜀漢半壁江山;這些全部算上,留給諸葛亮的僅僅只是「軀殼」。諸葛亮是悲劇人物,或許軍事才華略有缺陷,但仍是一名極具才華和影響力的人物。是非功過,相信大家自有判斷。之前的答主說了外部軍事上的原因。
我說說政治原因:用外部對抗轉移內部矛盾。蜀國在之前的漢和之後的晉、南北朝時期沒事就造反一把,造反成性都上了史書。
為啥?因為蜀國土著們一直都有「蜀人治蜀」的野望:將四川盆地口子一封,大家關起門來當土皇帝。以至於「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未定蜀先定」都成了歷史慣例:天下將亂時,蜀地大族紛紛爭奪四川盆地的至高王座;等天下快平定了,蜀地大族也早決出四川霸主——雖然打不出去並沒啥鳥用……
因此不論是之前的劉璋還是之後的劉備,蜀國土著大族一直都是以對抗形式應付。對劉璋的殺人高壓,蜀國大族頻頻起兵,外部又有張魯、曹操威脅,內憂外患下才引大耳入蜀——劉季玉能青史留名絕不是傻逼,只是形式所迫不得不為,不請劉備進來就死全家了。
證據是三國志各國人口。漢朝時蜀地人口三百萬戶,是三國時九十萬戶三倍以上,在未曾大亂的蜀地為啥人口才90萬戶?因為各家大族隱匿人口,不為這些人口繳稅,形成事實上的土皇帝。
以大耳的仁名,入蜀後還狠殺了一批不長眼的大族。同時也和各家大族達成協議,某種程度上吸收大量合作大族進入蜀國統治階層,承認大族現有利益。一手硬一手軟。一拉一打勉強讓土著們上車。
大耳和諸葛的統治手段太高。大族主要還是以軟對抗形式非暴力不合作。三國時期蜀國沒有大的叛亂,和之前的漢朝,之後的晉、南北朝形成鮮明對比。
可惜統治有個前提:上位者必須最牛逼,誰不服滅了誰。
老虎坐王座可以威壓百獸,兔子竊據神器只能被分屍。夷陵之戰前大耳的力量是絕對優勢,武力方面外有荊州關羽,內有百戰宿將。還有大耳幾十年攢的中層士官和精兵。政治方面有荊州士子的施政軍團,在這種情況下誰敢硬鋼是妥妥滅族的。
夷陵之戰後就麻煩了。
武力方面,關羽張飛等高級軍官凋零,中層士官和下層精兵死傷大半。荊州士子團的老基地都丟了,施政人才來源乾涸,一時半會兒還能保持對蜀國土著的政治壓制,等這批人死完,必然出現蜀國土著佔據朝廷架空劉家。更別說在劉備大敗後,各家大族開始私下串聯蠢蠢欲動。
內憂外患,短期長期麻煩都一大把。否則劉備臨死也不會對諸葛亮說出「卿可取而代之」了。實在是對未來不看好,給諸葛亮好歹劉家有血脈,給各家大族大耳妥妥死全家。
怎麼辦?!還好有諸葛亮。
在大耳撲街,直屬的戰將外兵戰鬥力全線萎縮的情況下,諸葛根本無法採取收縮態勢——這等於告訴各家大族「兄弟不行了,你們不要乘虛而入啊」。相反,諸葛必須大力用兵,對內打蠻族,對外打曹魏,以戰代練維持一隻強勢軍隊才能壓服眾人。
同時,諸葛亮放開劉備時期的政治壓制,大量汲取蜀國大族的人才進入施政中層,甚至在高層也擺了不少位置,僅僅把持施政核心不被蜀國本土派污染。出師表中點名蔣琬、費禕,是給劉禪提醒未來施政核心接班人(可惜一個死的早另一個被降將刺殺,讓蜀國政治最終敗壞殆盡)。
吸收人才需要篩選,對曹魏作戰,可以全面考驗施政官員內政能力,做到能者上不能者靠邊。同時可以逼迫世家大族貢獻人口和軍隊入股,削弱不服從的刺頭。在削弱獨立勢力的同時,諸葛還大力鼓勵生育,興修水利,開拓荒地,用以擴大直屬人口數量,此消彼長始終保持劉家力量對比占絕對優勢。
一石三鳥,打曹魏好處這麼多,為啥不打?雖然如此,不論在當時還是後世,打曹魏都有無數反對者。
因為策略說起來簡單,執行所需要的勇氣、洞察和施政能力要求太高。沒有施政能力,以上的計劃全是速死。
如果不是諸葛,換了個人真不好說蜀國會不會提前幾十年就亡了。身前身後諸葛都讚譽滿身,沒有硬功夫和大成績是不可能的。
歷朝歷代贊諸葛主要出於統治階層對忠誠的需求。事實上,統治階層不缺忠誠,只缺諸葛亮這種24k純金·大腿的忠誠。一般有這種能力的都造反了。三國同期的魏吳,叛亂此起彼伏,都是自認金·大腿被反殺的彩筆,三家歸晉更是充分說明了忠誠金大腿是多麼難找啊……參考今日之台灣。
蜀漢有了孔明,乃不至於淪落為台灣。
常凱申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中原大地已然革鼎。一代人之後,中原帶過去的黨國五虎上將接連辭世,跟他們一起帶走的,還有漢賊不兩立的道統話語權。以李嚴字登輝為首的本土勢力迅速抬頭,五虎將的二代們空有高貴的黨國血統,但在本土勢力鼓動本土鄉民的輿論圍剿下,已然扣上了「外省人」大帽子。當年的嚴法治蜀,當年的一黨獨裁,成了本土黨派對之口誅筆伐的借口。
就像蜀地人民很快忘記了劉邦與劉秀的英雄傳說。台灣人民也很快忘記了當年孫文高呼光復中華的革命事迹。昔日的大漢淪為了蜀國,當年的中華民國蛻變成了台灣島邦。
所以王師北伐是拖不起的,拖久了,就沒人信你諸葛村夫了。信誰呢?誰會忽悠信誰,可以是阿扁也可以是空心菜。
據說孔明會占卜為來,寫有預言書《馬前課》。世傳版本中剛好三國時期第一卦和民國最後一卦相同。讖語是豹死留皮。雖說真假難定,但這讖語不可謂不傳神。
如果武侯真能看到兩千年的未來,見識了外省人的國民黨被本土人的民進黨圍剿打壓抄黨產的慘狀。看到孫大炮的塑像被皇民推倒被斬首。是不是會更加緊握手中的羽扇,積極打壓可能使蜀國自己淪為蠻夷的南方蠻夷孟獲。不重蹈台灣人淪為日寇蠻夷的覆轍?再速度上奏出師表,加快部署王師北伐的計劃,不讓中原人民在未來的史書中笑話自己王師只剩偵查連?是不是孔明會暗下決心,即便是最終北伐失敗,勞心勞力,折損了壽命,也不要自己的諸葛氏後人死得像國民黨二代們那般窩囊,死於內鬥死於恥辱?死於大陸人的笑聲,死於台灣人民的罵聲之中?
讓劉備永為昭烈帝,受後人讚頌,讓蔣光頭永為物流王讓大家調侃吧。
或許這就是孔明殫精竭力所要的結果。
真不愧為超越歷史的神算武侯。
一、沒有時間了;二、以變生變,沒有問題,就製造問題,來達到變的目的
我覺得因為壓不住茬了。
很多人沒意識到的一個問題是,實際上蜀國的內部矛盾很尖銳。劉關張這個團地是外來的,卻在蜀地成了統治者,這對當地豪族來說是很難受的事情,我們的地盤憑什麼外鄉人來當老大?但是劉關張在的時候,這些本地人也掀不起什麼大風浪。
如果他們都死了呢?
諸葛亮當時面對的就是這個狀況,一方面是本地人知道劉關張都死掉之後急於奪權,另一方面則是外鄉人因為劉關張死掉而心思不穩。諸葛亮雖然內政厲害,但是短時間內也沒辦法穩固局面,更何況幼主阿斗實在有點扶不起來,諸葛亮急需一個理由穩固局面,那麼有什麼比一場勢在必行的戰爭更有效果呢?
即使我們之間有矛盾,但一場戰爭還是可以把你我擰成一根繩子。
諸葛亮是這麼想的,但是他沒想到那些卑鄙的本地人敢給他背後捅刀子。
具體的就不詳談了,反正就是北伐失敗,諸葛亮也死了,剩下一個姜維更是壓不住本地人,姜維自己都快被排擠哭了,最後甚至只能以投降這種手段求敵人幫自己清理門戶,也真是可悲了。
所以說蜀國實際上是內部矛盾最嚴重的,從頭到尾本地人和外地人的矛盾都存在,但是不管是劉備還是諸葛亮都沒能力消除這個矛盾,他們儘力北伐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希望以此來解決自身的矛盾,可惜他們都失敗了。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關羽失和於東吳,是孔明第一恨!
劉備伐吳,是孔明第二恨!
折辱於陸遜是孔明第三恨!
岳父將陸遜帶出八陣圖,是孔明第四恨!
諸葛氏自漢文帝封侯以來,三百多年發展為煊赫氏族。至孔明時期,諸葛氏人才輩出,不遜於司馬八達。孔明是其中佼佼者。他的畢生理想就是復興漢室,一統天下。現在的話就是漢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國夢。
當劉備第三次祈求孔明出山,孔明已經不再做夢,他雖然只有28歲,但是他說: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夢醒了。
於是身經百戰,打下兩處基業。分兵北伐,曹賊可滅,漢室可興。變故就出現了,人力無法抗衡。
他抹不去劉備心頭的結義,抹不去關羽的狂傲,他只能盡胸中所學,沿江布下八陣圖,困住陸遜十萬追兵,可是陸遜被孔明岳父救出八陣圖,孔明這個心,真的碎了。
五百年之後,杜甫游江,親見八陣圖的遺迹。這滔滔江水衝擊五百年,陣石紋絲不動,他寫下這樣的詩:
功蓋三分國,
名高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
遺恨失吞吳。
後來,他並沒有放棄,他要堅定的北伐,他必須以弱伐強,他要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他要點燃民族復興的烈火。
看看出師表,是一千多年以來的教材,這是萬世不朽的雄文: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可惜,他的對手太強大了,這幫庸才,累死孔明,漢室不興,就是罪惡逼天!這是民族的共罪。釀造五百年分裂割據,南北朝五胡亂華,蠻夷,匈奴鮮卑羯氐羌,拍著隊的奴役億萬漢人,整整五百年人間地獄!
是的,孔明失敗了。但是孔明的理念確實發揚了。你們是不是漢族?你們寫的是不是漢字?是不是漢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不是要復興強漢!當然孔明是實踐者,而今都是做夢者。
孔明的詩還有二句,頗值得深思: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一千八百年了,或許,一千八百年,實在太遲了一些。
然而,火盡薪傳,一千八百年,竟然只是傳了一個美麗的中國夢。
當然孔明是陰魂不散的,鄧艾出奇兵滅蜀,孔明是顯靈的,告誡他不要殘害百姓。現在武侯祠還在的,武侯真的顯靈。
洞朗鬧阿三,驚醒孔明鬼魂,運兵為什麼不用「木牛流馬」,丞相,失傳了!
那為什麼不用孔明燈報警,孔明燈有火……不讓山林明火。
靠,那你為什麼不用我的「諸葛連弩」,十支連發,多少阿三都屠滅了!丞相,不要說連弩,就是你的縮小一千倍的「牙籤弩」都是違禁的兇器了!
那布下八陣圖,讓阿三有去無回。丞相,八陣圖一直被當政禁絕一千八百年,他說你那個是封建迷信!
靠!!!!!因為當初隆中對的時候。亮亮還年輕。看中了四川盆地的好處,沒看透他的壞處。四川這個地方割據有餘,掙鼎不足。天生就是做小的命。
萬萬沒想到!留了個荊州搞事情竟然讓二爺給搞丟了。那可是二爺!!呂布讓搞死以後,天下就看二爺的了。誰能想到,還有人能從二爺手裡搶東西。。
這個時候也就只能衝出去找那一線生機了。難道留下來做小嗎?
推薦閱讀:
※如果諸葛亮穿越到類似於魔戒的中土世界,他能起到什麼作用?
※諸葛亮少年時的經歷是怎樣的?
※諸葛亮政治人生中是否有明顯能力進步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