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單田芳?


7月22日更新:
今兒晚上是怎麼了?大V點贊?框框的有人贊啊。
那不給乾貨對不起大伙兒的抬愛了!
第一個視頻是單田芳在評書、相聲、京劇-烏盆記里的墊場,大家可以聽一下
視頻封面京劇烏盆記 王佩瑜鄧沐瑋馬志明黃族民單田芳等—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第二個呢,是劉立福先生在 評書、相聲、京劇-烏盆記里的墊場,大家也可以聽一下
找的網友提供的下載地址:2013.08.04 烏盆記
好吧,有人「毛遂自薦」,然後,似乎,保不齊,類其似,好像是我不該用。那我換個人的用吧。
這裡要感謝最早放出資源的,相聲罈子網友yj19691969的錄製和天津電台快樂不限速的播放以及其他廣大網友的勤力傳播。
這裡再補充一下
劉立福先生是1924年生人,單田芳是1934年生人,怹二位差著10年,但您聽口齒、聽氣口,有沒有幼功這都擺在那兒的。
單田芳表演那場和劉立福先生這場差著有些年
劉立福先生這場表演時候已經89歲高齡
如果聽完以後,您覺得怹二位表演的是一個曲藝門類,那麼請拉黑我,咱們沒啥好聊的了。
尤其那場劉立福先生還被轟,您就知道現如今這個欣賞水平了
嗯,其實這段更新就是安利劉立福的,網上似乎還能找到單田芳一些現場的貫口視頻,我就不找了,發一段,劉立福先生2010年的業務場胭脂最後的判詞,86啦,爺們,不帶這麼爭一口氣,點一盞燈的!最後5分鐘
視頻封面劉立福 聊齋之胭脂(現場視頻版)視頻

有興趣可以往下聽,連批帶講把這段判給講了一遍。這就是我說的聽著沒用實際有用的東西。

下邊這幾句是黑,不許無視即可
說的書多,不叫傳承,那是為掙錢
品正三就說八套,都被人暗諷說的糙了
人一輩子就那麼點兒精力和智慧,翻來覆去說多了對不起藝術,更對不起觀眾。
說說書的說過的書多,某種意義上算罵街。

再給自己擇一句,聽書自己個兒高興就好,您覺得誰好就是誰好。
但作為評價和藝術討論,那就有其一定的標尺去度量,一定的標準去評判,和您的不一樣很正常,求同存異,不高興,反對、拉黑、沒有幫助。
懶得跟人撕,嗯,我也撕不過你們,真的!
===============================================================
一個在中國人心目中代表了「評書」的人
但有一小搓,比如我這種,比較矯情的認為他的表演跟評書是兩碼事的人。

一個門人弟子最多的「評書」藝人
一個門人弟子從事「評書」最少的「評書」藝人

一個錄書最多的「評書」藝人
一個會書不算多的「評書」藝人

個人不贊同張公子的觀點
當然估計也是本回答中為數不多的一個異類,但知乎還是應該有一些不同的聲音。
這個回答會盡量避免門派之爭等無謂的話題,也希望不要有朋友來抬門派之爭的杠。

新「評書」紀元按劉主席岳飛傳算
之後一直到21世紀初,評書在大部分人心中都是有一席之地的
很多人都有中午邊吃飯邊看中央電視台電視書場的經歷
可以說,大部分人普及「評書」是靠電台和電視台
而這兩者久占者,電台單田芳,電視台田連元
我很清楚的記得2001年左右,早上山東台田連元施公案,中午中央台水滸,黃昏雲南台小八義
然後還有鏡花緣、包公案、隋唐演義等等
而電台一扭開,那嗓音識別度就知道是誰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田連元先生是那一時期,包括到現在,在台上刀槍架最有賣派的
雖然老年間,這種過度的刀槍架有灑狗血嫌疑,但在電視上,對於14、5的我們來說,乾淨利落脆是很有視覺吸引力的,這一條件是其他人無法比擬的。
尤其是某先生說封神演義,對著攝像頭頂著頭一動不動的作派比起來。
所以中央台電視書場算輪流,但地方台是很樂意放田先生的書

而電台,作為早早脫離體制跳出來的單田芳,在推廣這條路線上越走越順暢
有些道聽途說的話,確證後再說
但當時電台大面積的單田芳是有一定歷史原因的
啥書都錄,啥廣告都加,啥電台都播
一時間影響巨大

從某種意義上說,聽單田芳不過是一部分人的童年記憶或視聽習慣
在那個網路不發達的時代,捧著收音機扭哪個台都是單田芳,久而久之,對他的嗓音和風格都會潛移默化並且根深蒂固的認可。久而久之,其他人的書則根本無法接受。
我個人認為這並不是因為他好,而是因為他嗓音的獨特,和書多。

說到單田芳的藝術風格
個人體會不斟酌
但就他的表演而言
袍帶書少大氣
短打書不江湖
神怪書無驚奇
世情書沒說過
廣告書?那不是評書

袍帶書說朝代興替,兩軍對壘,敵我態勢,陰陽謀算
這些大氣磅礴的東西,他沒
李元霸打宇文成都是雲中龍碰上霧中龍
秦瓊打宇文成都還能是雲中龍碰上霧中龍嗎?
袍帶書小氣的是綠林山斗
而短打書講江湖恩仇,綠林道義,劍俠義士
這些人情過往,他還是沒

覺得他好,不過無從所比耳。

而到而立之年,為生活忙碌,何來時間心態,去品姜存瑞、劉立福啊
為房貸、妻子生計而計算,何來資源去掏十二本的三俠劍和十三本的雍正劍俠圖啊

我始終認為,覺得他好,不過是不可詆毀的一段深刻記憶,不能被推翻的精神領袖
彷彿他被推翻了,評書就不在了,自己的青少年過往就蒙塵了
殊不知,評書,他還差的遠呢。


謝邀。

大師的冠冕先得安上,這意思是:之後無論褒貶,都是以單爺爺確定大師之地位為前提的。這就像你再怎麼說門德爾松甜又膩都成,但敢說他甜而又膩沒思想,真還不如楊臣剛,這就是耍流氓。

一般評語說四大師,帥賣怪壞,袁闊成帥,劉蘭芳賣,單田芳怪,田連元壞。挺好的定論。
單田芳的嗓音辨識度,無人能比。不信看各類模仿秀,唱歌必是《青藏高原》飆高音,評書定學單田芳。為什麼?田袁劉都沒他這麼重的膛音,一聽即知。
單田芳又好在,嗓音在,而且怪,塑造各類怪人物很好。這一點上,袁闊成太帥,哪怕聲音惟妙惟肖,多少帶文哏氣,所以袁先生一部《三國演義》冠絕天下,但其他短打神怪,就不如他袍帶書好。田連元論賣萌抖包袱,還在單先生之上,但略輕一些(不是輕浮的意思);劉蘭芳老師塑造昏君、奸臣(秦檜、潘美、王強)、莽漢(牛皋、程咬金、孟良)、主角(岳飛、楊六郎)們有一手,但人物略臉譜化,劇情也略少些。
單田芳好在,真是全面,真是多樣。雖然文哏不如袁,賣萌不如田,嘴上小活不如劉老師還能帶腔唱,但他別的活兒都好使,沒一門偏科;短打書很好,袍帶書也能聽,雖然他的袍帶書都帶短打書味道,但也好,比如隋唐;跟他一比,袁先生有些塌不下來,劉老師不如他塑造廣泛;我很懷疑袁先生和劉老師塑造蔣平韓彰勝英徐良之類,有沒有單老師這麼舉重若輕張嘴就來。再加上單老師精力無限,錄了一萬多集,這就真了不起了。雖然你聽著這像是力氣活,但力氣活也是要本事的。
可以說,精力旺盛,是單老師可以歷經時間考驗,從四大家裡面脫穎而出的因素,但限制單老師超逸拔群、自成一高峰的,主要是他的創作能力。
袁老師說三國所以好,一是三國底本好,二是他讀書多,三國吃得通透,好劇情翻出花來。劉老師和她先生是自己會編本子的,看多了重樣,但單看一兩部是真好。田老師的劇情有些跳,但也活,而且緊湊利落。單老師吧,播多了之後就有問題了。《白眉大俠》這種無限疊加、沒完沒了拖戲的事兒,大家都知道了。所以單老師好東西很多,但真要拿一本出來壓住袁三國,就有些愣神兒了。

當然還是那句,從評書藝術角度出發,老幾位都是高山仰止的大藝術家;哪怕你說有些後進其實功力也不淺,不該跟老幾位聲名差距那麼大,但想想好了:他們老幾位,尤其是單田芳,都是解放後就開始折騰的,實在不易;也真虧他們幾位的聲名在,才能托住這行當半壁江山。所以單老師近來的書的確有些那什麼,但就像80年代之後的帕瓦羅蒂,不在巔峰期,照樣可以對藝術增加影響的。開句玩笑,袁闊成彷彿多明戈,單田芳還真就是帕瓦羅蒂……


我印象最深的,單爺每次說倆武林高手比試,都是: 當場不讓步,舉手不留情,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捂臉


說單老的評書不好吧,有种放下筷子罵廚子的負罪感,你要說單老的評書好吧,這話還真說不出口……
————————————補充分割線————————
有朋友問說哪位好,我書聽得少,只能粗淺的談談:
我覺得袁闊成的三國就很好,評書不是RPG,按照流程打怪升級就好了,《白眉大俠》就存在這個問題;照理說書也不應該陷入程式化,房書安和孔秀在單老嘴裡我聽不出來個性上的區別;說書的人應該有立場,就是說得評書,不是背書,你先聽三俠劍再聽竇爾敦,然後琢磨琢磨盛英黃三泰是好是壞,保證暈;某些袍帶書在邏輯上有問題,說書的應該往圓全了說,你比如羅成怎麼就和宇文成都打了三次一次沒輸,這個不解釋清楚聽眾是很難接受的,恰恰是單老這些問題可都沒解決好,就上述這些問題,王玥波基本可都說清楚了。


茅坑拉屎臉兒朝外的人


有些大v就是大血空


在我看來,單爺那個時代的幾位評書家就這麼幾位:袁闊成,田連元,單田芳,劉蘭芳。連麗如勉強算半個。注意這裡說的是名家不是大家。
拿籃球類比,袁爺闊成相當於喬幫主的存在,幫主打球無論是觀賞性還是實用性都站在巔峰,袁爺說書,無論嗓音,做派,還是書的內容,情節,人物塑造,也都是無可挑剔。甚至可以說他一個檔次,其他人一個檔次。袍帶書一部三國,短打書一部水泊梁山,這兩部書足以讓他老人家封神。至於其他的,十二金錢鏢和碧眼金蟾都沒說完,實在是可惜之極。即便是晚年的封神演義,拿出來也是秒殺同儕的存在。
第二的應該是田爺連元。楊家將是第一部搬上電視的評書,當年說的時候也是萬人空巷。小八義是另一部經典,這部書的遺失可謂是評書界最大的損失。其他的隋唐水滸幾部大書都有獨到之處。以籃球類比,應該是大夢的位置。全面,無所不能,觀賞性十足。
單爺和劉蘭芳先生可以並列第三。他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說的書不少,但出名的,或者說值得反覆聽的就那麼一部。對單爺來說就是白眉,劉先生自然是岳飛傳。這二位大概相當於馬龍和中晚期的鄧肯,前者勝在勤奮但終身無冠,後者樸實無華但非常實用。
連先生主要是家傳的幾部書。東漢,三國和大隋唐,但是東漢這麼好的本子被連老師說得毫無激情,隋唐直接是照著興唐傳念下來的。最多算是尤因,被其他三大中鋒壓得死死的。

有點兒跑題了,單說單爺。單爺的書是上面幾位里說的最多的。但良莠不齊,而且聽多了就會發現都是一個路子的。比如房書安跟賈明楊香武,除了名字不一樣,幾乎沒有區別。再比如白雲瑞和蔣伯芳,除了武器不同,掉個個也看不出來。而且單爺說書還有個最大的毛病,什麼書都說。以前說書的有個不成文的規矩,比如說了三俠劍就不說連環套,講過萬花樓就不講楊家將。可是單爺不管,三俠劍也說,連環套也講。于是之前棍掃蕭金台的蔣伯芳,轉臉就被竇爾敦打了個落花流水,實在是讓聽眾無法接受。

總之,單爺的業務水平不能算出類拔萃,但是他的多產是別人無法比擬的,在推廣評書這一事業上,他的貢獻也是無法取代的。


不得不說,他的評書伴隨了我的整個童年。
那段日子,每天中午都是最期待的時光。
在網路段子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時候,他的評書是難以企及的高度。
想想同時代的姜昆等。。。我覺得還是他的評書更吸引人。

其他人的評書也聽,專業的我不懂,只是聽單田芳的評書,書中的人物形象會有很輕鬆的既視感,個性鮮明,栩栩如生。他的聲音也有很強的感染力。
即使卻是在故事情節上單一,老套,但是讓人仍然樂此不疲的聽下去。

單田芳的評書伴隨了我父親和我兩代人的成長,而郭德綱,不能否認他也許也吸取了單田芳的一些長處。
單田芳在我心中的地位應該不會動搖,但那個評書的時代終究是過去了。
我的兒子應該不會去聽了。


無事不可評書。單的藝術無疑在深度和精度上有商榷之地,但他在評書領域的開拓上無疑是第一人。


覺得說評書就應該是他那種那種聲音


評書的最高水平~


一個用黑嗓說評書的人。


想到單田芳老師講述自己從學藝到文革期間掏大糞的經歷……然後又在電台電視演播那麼多年。人民藝術家


聽著單老評書長大,每天蹲在半導體前面聽書,聽一段背一段,背下來了水滸108單八將的諢名和三國所有人的字型大小,以防被大人提問。

單老說書時的情緒飽和而濃郁,嗓音獨特,措辭質樸接地氣,刻畫人物多有草莽氣息,用來說武俠口最好(三俠五義,鐵傘怪俠,白眉大俠),三國這樣的才子書稍弱。聽過他老人家說的二戰書真是有趣極了,老書口講外國事兒別提多好玩了。


上面大部分人感覺不太懂這個,我覺得這個問題吧,還是要讓@東東槍 來說一下,張公子說的算是有點意思,但他有個毛病,他從來不黑人,唯一黑的蘭多夫,還被人家雄起了。所以一些話還是要我來說。
----------------------------------------------------------------分割線------------------------------------------------------------------
先要說評書這門藝術吧,其實也不算什麼了不得的東西,雖然在舊社會的行當里,拿錢是比較多,地位也比較高,但是老藝人的個人文化素質確實不行,所以要說單田芳,先要定調子,他是老藝人中比較出色的,當得起大師的稱號。
接下來細說一下,但也不能說的太細,那就扯的沒邊了,我說三個優點和三個缺點。
優點:
1.單田芳人精明,性格好,低的下去,吃的下苦,受得了褒貶,有老藝人的一些厚臉皮功夫。這主要體現在他敢於單幹,啥廣告都敢加,還加的一本正經,啥台都敢上,啥書都敢錄。所謂口大吃四方,這一點在單田芳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2.單田芳確實有點水平,白眉大俠是他的代表作,據我看採訪,也是他得了真傳外加整理之作。以前白眉大俠並不是和三俠五義連在一起的。單田芳在這些地方上做了一些工作,梳理了邏輯,並製造了一些相當成功的人物,比如北俠歐陽春(大紫胖子),山西雁徐良等等。說起塑造人物,單田芳應該算非常棒的,不信你們自己數一數,那部評書里的人你印象最深刻?恐怕多半都是單田芳書里的丑角和怪人(囊鼻子,外地口音,奶孩兒口音)。單田芳還有一些很好的地方,比如他口音不重,嗓音不尖不沉,雖然沙啞,但反而增加了魅力,大部分人都能接受。這是袁闊成的最大問題,也基本是唯一的問題,袁闊成聲音較清亮,表現袍帶書固然是風流瀟洒,但演不了壞人,而且口音非常重(比如林海雪原里,他說蝴蝶迷叫「戶點兒迷」),東北人可能喜歡,其他地區恐怕要艱難一些。
3.單田芳對評書的傳播和繼承工作做了很多貢獻。單田芳雖然沒讀什麼書(據說是考上了大學,但是沒能去上,我看有貼金之嫌),但確實比較喜歡鑽研,不管出於什麼目的,他畢竟保存,複製,修繕,增補了很多傳統書,市面上見得到的評書,基本上他都錄過,只是有些未必是他的最好,所以聽的人也不一定多。而且製作了一大批新時期評書,這個就見仁見智了,有很多人非常喜歡他的《亂世梟雄》,認為不遜任何經典,這也是理據服的。
再說缺點:
1.單田芳的套路非常嚴重,同質化明顯。每個類型的書都很雷同,人物也比較雷同,總有一些囊鼻子,總有一些奶孩兒,總有一些雷公崽子,總有一些傻英雄……有的連情節都是雷同的。你要是說的書少,可能也沒這麼雷同,問題是他偏偏是說的書最多的人,這個雷同問題就太嚴重了,所以單田芳的書,就聽幾部經典的即可,其他都差不多。總體來說,單田芳是說了很多書,但很多書被他一說,也就都變成了一套書。
2.單田芳的文化素質還是極大地限制了他。這點確實不能怪他,有老先生還說過彭德懷掌中機關槍,胯下吉普車,一扳機關槍的槍鑽……單田芳的書中,類似的問題沒有,但「文盲」型的問題有不少。比如封神演義裡面,伯夷叔齊,被說成是叔夷伯齊,比如世襲罔替,被說成是世襲岡替。但是這隻能算是會心一笑,無傷大雅。單田芳確實做了很多研究工作,比如在說一些演義時,裡面時常夾雜一些神怪傳說,比如薛家將裡面,某某人有一個鈴鐺,叫晃魂鈴,一晃,敵人就要落馬昏迷。單田芳會解釋這是因為裡面裝了迷藥等等,總是能說圓,在現代科學語境下不那麼突兀。但是總體來說,單田芳的文化素質讓他在一些說理、渲染的時候不如袁闊成,更比不了現在的一些青年評書藝人。
3.單田芳相對來說重量不重質。這一點拿郭德綱比最簡單。郭德綱也做了很多整理工作,但郭德綱為什麼整理,怎麼整理,心理有數,拿出來說,李菊福,讓人沒得挑,比如黃鶴樓開場的腿子活,比如解學士和山東鬥法的拆分。但單田芳在這方面比較差,或許是為了追求經濟效益,或許是能力有限,單田芳的修補繼承質量沒法和郭德綱比,有些人認為單田芳是繼承了一些書,但這些書也被他毀了,這一說法是有些偏頗,但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


時代進步,評書的形式、內容日顯老舊,沒落難免。單老的近現代評書則多有創新,是曲藝、是文藝,還有史觀。我尤其推崇《亂世梟雄》和《太平洋大海戰》這兩部作品,它們能成為經典作品,是和單老歷史專業背景分不開的。

《亂世梟雄》是對東北風雲激蕩年代的回憶,充滿了濃濃的鄉土之情,這部作品不但詳盡講述張氏父子稱雄東北的歷史故事,更是事無巨細地描繪了清末民初東北社會的風貌,從方言土語到婚喪嫁娶,從達官顯貴到平民百姓,三教九流、民風民俗無所不包,簡直是百科全書般的氣魄。

《太平洋海戰》則在相對客觀講述歷史故事同時,運用一些看似無關、往往敘述性的情節,相對完整地呈現出現代不同意識形態、制度的國家的差異和特點,這就不僅僅是講述歷史故事,也蘊含了史觀。一點一滴豐富立體描繪了人性與民族性、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珍貴。

我對於傳統評書已經沒什麼印象了,因為我不再需要那個形式為我講述那樣的故事。和其它評書藝術家相比,技藝就算沒有高低優劣也總有個人偏好,爭論這個不但沒有結果,也沒有意義。

對於一門傳統曲藝而言,有「守成」的水準同時若能再有「開創」之舉,在我看來,便足以稱之為「大師」了。


1.單田芳絕對稱得起大師,80後聽評書90%是聽著單先生長起來的,是這一代評書聽眾的啟蒙。培養了大批的年輕聽眾,可以稱得上引領了一個時代。錄製了大量的評書作品。推動了評書的商業化、正版化,促進了評書行業的發展。就憑這幾點對評書的貢獻,絕對稱得起大師。
2.其他具體的問題要從歷史角度分析了,評書分成幾大組成部分(不是分支),劉蘭芳是東北大鼓門,田連元是西河鼓書門,袁闊成和連麗如屬於「評書門(簡單解釋就是不唱光說)」,單先生比較複雜,外祖父是唱竹板書的,母親是唱西河的,但是又長在東北,從小生長在曲藝世家,熏陶是少不了的,但是出現一個問題,就是每個門的書道子或者書梁子是不同的,就算是一部三國,每家的特點區別都很大。當書梁子有差別或者遺漏的時候,單先生會用自己的語言補全、解釋,所以聽單先生的書會覺得和其他人的差別很大,比較明顯的是《童林傳》,也叫《雍正劍俠圖》,單先生的《童林傳》和其他人的區別很明顯,他自己也說過,這部書wenge的時候被禁了,等到解禁了,會說的老先生又死的差不多了,留下的書梁子不完整,自己填補了一部分,不太完善,但是能把這部書留下來,以後有機會再補全,讓以後的聽眾知道還有這麼部書就可以了。其實現在連麗如、王玥波說的《雍正劍俠圖》也和原版有很大的差別了,基本是李鑫荃的書道子,是李鑫荃整理的,後邊的樊家港、聚英山部分也因為李鑫荃沒整理完,導致連麗如和王玥波都說不了。


執著:
姑且不論藝術造詣,就沖對藝術這份幾十年如一日的執著,也配得上藝術大師幾個字。
單老年輕時飽經磨難,你能理解滿口牙齒都被踢掉,嗓子因為生病變成現在的樣子還能一如既往的堅持說書嗎?

輸出:
有時很難想像如果沒有單田芳,評書會是什麼樣子?

袁闊成:三國演義、大名府、水滸傳
劉蘭芳:岳飛傳,薛家將,呼家將
連麗如:東漢演義
田連元:楊家將,瓦崗寨、小八義
單田芳:三俠五義、七傑小五義、白眉大俠、明英烈、童林傳、三俠劍、三國演義、水滸傳、連環套、薛剛反唐、隋唐演義、....還有張學良張作霖等一堆現代書,居然還有諾曼底登陸神馬的

單老的書很多,可能其他幾個大家加起來都沒有他一個人多。111部,15000多集。這是什麼概念?不算準備,不算寫書編書,光吧嗒吧嗒的不停氣的,而且帶有感情中氣十足的講,假設每天講兩集周六周日不休息要講20年。光產量就嚇人一跳。

影響力:
影響了幾代人,全中國很少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白眉大俠,明英烈,童林傳這種經典書我從小聽到大,聽了好幾遍,什麼橫推八百無對手,什麼金絲龍鱗閃電劈,什麼八卦四象金燈陣,什麼五行崑崙絕命台這類N長的名字儘管過去很多年仍然是張口就來。身邊的同學也是每天討論劇情的發展,以記住各類高人的綽號絕招名字為榮。

品質:
或許是出品太多,很明顯的,單老有些書說的不怎麼樣,一些是因為本子的原因,本身他也不是作家而是以講評書為主的,所以很多本子有雷同的趨向,也有前後不一致的情況發生。另外,單老由於不像袁闊成老先生那樣基本上只守著一本三國講,所以對人物、情節、情感、歷史、淵源、政治、格局等把握都不深,書說的多評的少,讓人回味的滋味不濃。但這樣也有好處,更容易被大眾所接收,同時也會有更快的進度。王三皮的大隋唐說的真是好,滋味十足,但就是太墨跡了,他要是敞開了說一周說一次,估計我能聽到死。單老都是電台電視台說書,不是茶館書場,所以沒那麼自由,或許在茶館書場說書,會是另外一番滋味。

綜上:帶給我們70年代人童年少年時無可替代的樂趣,人民的藝術家。


獨特的嗓音,但聽起來感覺很爽,
一聽著聲音就知道是單田芳牌的,他說書時不拘泥於原書,有很多自己的發揮
單田芳說書的數量之多,聽眾範圍之光,應該無人能及吧
說他是國內評書第一人應該也不為過
看過他的很多訪談,感覺他是一個非常熱愛評書,人品極佳的藝術家

小時候,媽媽對我學習要求很嚴,看到我聽評書就訓斥我,不讓聽。
後來,我想出了對策,中午一放學就飛一般跑回家聽評書,具體是把收音機開到最低音量,然後把收音機放耳朵下面聽,表面上裝睡覺。其他人根本聽不到收音機的聲音。
單田芳的《隋唐演義》印象最深刻,每個好漢都起一個外號,比如小白猿侯君集。單田芳說的烏壓壓怪叫最有趣,小時候經常模仿呢。
當時比較受歡迎的還有劉蘭芳的《說岳全傳》,她學馬走路的聲音算得上是惟妙惟肖,我跟著都學會了。
田連元講的《劉秀傳》也不錯, 印象很深刻,有點公鴨嗓的感覺。
反正這些評書裡邊,每個都有一個大英雄、還有個呆萌的二愣子,金頭虎賈明、程咬金等等

國內最好也是最喜歡的兩個說書的是:單田芳和袁闊成
袁闊成的三國演義百聽不厭,聽起來和挺流行歌曲差不多(指的是愉悅度)

當時,娛樂手段缺乏,聽評書算是最好的娛樂手段之一了,現在雖然無處不娛樂,但還是童年的評書最值得回味。
原來每個評書都聽不全(總有中午有事的時候),後來就下了好多以前聽過的評書,想再從頭聽一遍,可惜後來再也沒聽過。


最喜歡房書安了,呵呵,在家的時候白眉大俠我就當背景音樂了~


推薦閱讀:

TAG:生活 | 廣播 | 評書 | 單田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