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媽媽的控制?
媽媽經常對我說,會冷的要多穿點即使在我已經明確告訴她我不冷,她還是會說你冷的,無論幾遍無限重複,就像是只有她知道我的感受而我自己不知道似的,不會認可我不冷這一點。
她會幫我整理東西,每次整理完我就有東西找不到。我本身是個有條理的人,東西雖不會整理的一塵不染,卻分門別類,而她整理完,東西是不分類的。我根本不想她幫我整理,她卻總是為我好的樣子。我很生氣她動我東西,但每次發脾氣,就會陷入深深的內疚,覺得自己很差勁,竟會對母親發這麼大的脾氣。
她做事時常自認是為我好,用這個角度詮釋,我如果發脾氣,她只會認為我是小孩子不懂事。我二十七歲,哪裡是小孩子,我希望她能尊重我的界限,尊重我的感受。然而看了一些心理學的書,也知道無法要求父母改變,因為這麼想她改不了只會讓我更沮喪。
我該怎麼應對她批評我新買的裙子短了,新工作不如舊工作,最近健身房去的太瘦了之類的言論?我每次一聽到就發脾氣,而我有怨恨自己這樣,認為對母親發脾氣是壞人。然而我希望能被當作大人對待,無需母親一直評論我的生活。
我想問問大家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改善我與母親的關係,而且母親以上對於我的批評在我看來就是控制,什麼都要按她說的來,不然就是不對。我該怎麼接納母親有這個缺點,但不把她的批評當作我自己的錯誤來自責?
補充一下,因為我家在魔都,魔都的孩子結婚之前大都住家裡,所以雖然我有考慮過搬出去,我沒有這麼做,一來身邊朋友大多住家裡,二來住家裡確實方便住的舒服又省房租。
經濟我自己覺得是獨立的,收入還好當然在知乎上也根本算不上什麼啦,我自己的花銷從工作後就從沒問父母要過,每月也會給父母一些家用錢,雖然我媽只是幫我存著。
還有我並不想和媽媽撕,雖然其實大吵小吵經常有,這也是讓我難受的一個點。我很同意@Steve Shi在他的一篇專欄里說得,「,因為和生你養你的人敵對,就好象是在和自己敵對。」 我對這句話感同身受。還因為和他專欄里說的一樣,我能感受到媽媽不是不愛我,只是她很多方式讓我受傷,難過,與她說了她也無法改變,我不知道改怎麼與她和諧相處又不感到被控制。
我會認真看大家的回復思考一下先謝謝大家啦!
謝邀。
從你的描述中,我能夠感受到的是,你母親並沒有將你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對待。在她眼裡,她的需要就是你的需要,她不需要的東西,你也不需要,她覺得你冷,你不可能熱,她覺得你瘦,你就不該去健身房。你的需要,你的生活方式,你的感情,這一切,她都無法從感性認識上去理解。
中國人的家庭中,充斥著這類問題,只因中國人的「親密」就是互相干涉。這一輩的父母很難明白如何去尊重孩子的選擇,如何去引導而不是橫加干涉,只因為他們的童年也是這樣過來的,在這樣自我界限不清的家庭中浸潤長大的。因此,強求他們的改變是不可行的。
那麼,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就有兩個,第一,如何處理自己違抗母親所產生的負罪感?第二,如何與這樣的母親和諧相處?
樓上諸多回答,已經給出了許多建議,但很多都在短時間內難以做到(例如結婚、與家人溝通),有一些依照題主的情況甚至不可能做到(例如搬家、和媽媽吵架)。那麼,怎麼辦呢?先來說說第一個問題吧。
在親子關係中,我們總是不可避免地將一件件簡單的事情,裹上厚厚的情感和道德的外衣,我們會聽到父母動不動就上綱上線,「我養了你這麼多年,你就這樣說我……」,我們會聽到孩子們滿心內疚,「我爸我媽辛苦把我養大,我不能這樣說他……」。我們總是把太多太多感情因素糅合進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但可能實際上真正發生的事情,卻是父母偷看了孩子的日記,孩子生氣對父母說了句重話而已。整件事本來就是父母的不對,卻因為參雜了養育之恩,而變成一邊倒的「孩子有錯」。
孩子對父母是有種天然的臣服本能的。每一個孩子在最初都會害怕違抗自己的養育者,因為這意味著被拋棄的風險。在當面頂撞、反駁、甚至否定自己的父母時,我們的心都會顫抖,因為他們是我們的一部分。但事實上,我們應該開始學會意識到:真正的愛,不該只容得下贊同和附和,聽不進真誠的建議和意見。反駁、頂撞,並不是意味著我們不孝順、不愛他們。我們愛他們,因此希望他們更加了解我們,看到我們,傾聽我們的聲音。我們愛他們,只不過不是盲目的順從,而是平等的交流。告訴媽媽,自己不喜歡她干涉自己的生活,並不代表你是忤逆,而是因為你們的親情不會因為這一點分歧而改變。你希望主宰自己生活的願望是沒錯的,她對你的愛也是沒錯的,你只是需要告訴她,如何更好地愛你、讓你快樂的方法。
當她要為你收拾房間,請告訴她,這是我的房間,我知道該如何整理,請讓我來。當她要干涉你穿衣服,請告訴她,我自己知道冷熱,我能為我的健康負責,謝謝。不要被她自作主張想出來的「你的需要」牽著鼻子走,也不要為自己拒絕了她而感到內疚。把事情還原到它本來的面目,該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我能為自己的生活負責,我享受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我感激母親為我做的一切,我選擇性地接受它們」。而不是——「我如果愛母親,就一點都不能違抗她,違抗了她,她不開心了,我就不是好孩子」這樣絕對化的想法。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母親已經人到中年,思維格局已經相對成熟,難以改變。在她的心目中,可能一直認為,愛的內容就是控制,愛一個人,就是要把自己覺得好的一切都給她。我們很難通過單純的交流改變她的想法,甚至很難讓她理解你的心情。這一點,請做好心理準備。你會面臨很多道德指責,來要求你接受她的干涉,請堅持住自己的選擇。
另外,你還必須尋求自身的獨立,不僅是經濟上,還有情感上。事實上,所有控制欲過剩的母親,都會有一個既叛逆又依賴的孩子。被控制者痛恨自己被控制,卻又離不開這控制,難以適應不被控制的生活。相比起和母親的關係來,這才是你最難克服的一道關。成年後還跟父母住在一起幾乎是所有痛苦的來源。
閱讀完題干,我只勾畫出了一個孤獨的老阿姨。
因為你問題的前提是不搬出去住,那唯一的方法就是幫助你媽媽建立自己的生活。我認為問題的核心並不是兩代人觀念或者其他問題的衝突,而是你媽媽沒有自己的生活,她把幾乎所有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你身上了。所以我也不認同其他答案里要你順從媽媽的「愛」或者更加激烈的比如爭吵或者這種對抗方式。
當你發現你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一件事上的時候,這件事的任何變化都會讓你膽顫心驚胡思亂想。
比如媽媽突然看見小寶寶咳嗽了一聲
比如你的熱戀中的男友今天沒有像往常一樣給你打電話
比如你是一位作家,你所有的工作就是寫作,今天正好沒靈感
比如你要找工作只有一家公司對你有意
我個人認為你媽媽目前就是這麼看你的,她不能接受你的任何超出她預期的變化,她的變化會讓她恐慌,並不是你變好或者變差的問題,以你的工資為例,無論你漲工資還是降工資都會讓她不安。
而你離開也只能讓她更無奈。
舉個正面例子,我22歲前也是和家裡人一起生活的,但是我的父母雖然也對我有管束但是他們依然有自己的生活,我爹喜歡下棋寫字釣魚,母上則喜歡桌(cuo)游(ma)
我始終只是他們注意力的一部分而已,直到我離家獨立生活。
你要做的就一件事:轉移注意力,培養興趣。
比如其他阿姨玩的東西,你都可以介紹給她,麻將廣場舞寫大字跑步騎車唱戲多了去了,只要肯花費時間精力金錢去做這件事,而且最好讓父母免除經濟因素的考量。
實在不行...........
帶她看場電影或者戲劇,就說是送的票幾百一張不看浪費。
旅遊總可以吧,給她報個旅遊團,就說錢不能退了必須去。一群老太太們吃著火鍋互相吐著槽,眾樂樂也。
家長的話要聽,但不一定照做
我媽是典型的小孩性格,各種賣萌撒嬌,我有時候都覺得我是她媽
雖然現在還和媽媽有摩擦,但相比以前要好太多,說下經驗
一,關於每次出去玩之前我媽總查朋友戶口問題。我的解決方法是絕不提前讓她知道,到點該出門了,就說媽我半個小時後有個約先走了,一定注意安全儘快回來,有事打電話,拜拜。拉開門就跑,她根本來不及查。
二,關於我媽嫌我太瘦問題。就是不要告訴她你的真實體重,因為她總覺得胖乎乎才好看。我43公斤的時候我媽問我體重就說有45。然後給她講講各種健康的身高體重比演算法她就懵了,然後再算算她當年的,得出結論我還比她健康,她就屁顛屁顛看劇去了。(其實她沒聽懂,就知道我挺好的)
三,關於她背著我直接和我妹說讓你姐明天帶你看電影問題。那兩天實習忙的跟狗一樣,別說看電影了,飯都快吃不到了。我妹當時打給我問我幾點在哪見的時候,我都炸了。為這事和我媽吵了一架,根本沒用,後來冷靜了一下。然後直接繞過我媽和我妹說,有空一定帶她玩,想吃想玩,提前告訴我,我盡量滿足,告訴姑媽的我不認。
四,關於穿衣風格問題。在不斷的磨合中我倆達成一致,比如想買風衣,我先挑自己喜歡的三到四件,她決定買哪件。如果都不滿意就再挑。裙子短,我就和她說這樣可以顯腿長,可以讓你姑娘更好看,而且我保證穿安全褲,給她證明不會走光,她一般都會理解,再不行盡量避開她穿嘍。
五,關於收拾東西問題。和我媽說好,整個家除了我的屋子全部按她的方式來,客廳廚房怎麼收拾她怎麼說我怎麼來,我的屋子聽我的,她可以說太亂了你收拾一下,我馬上動。
六,關於穿的少問題。我就不知道了,我媽比我穿的少……
家長說的話一定要聽,先聽進去,再思考合不合適,首先有一個傾聽的態度。合適的就一定照做,不合適的也不要頂回去,不照做就是了……不要嘗試和她爭,一是傷心,二是根本爭不過。
還有就是要勤快,這招在我媽這異常有用,吃完飯主動把碗洗了是必須,你要順手連抽油煙機和窗戶都擦了,她必然不會找你事。
再有就是哄,我媽工作有不順心的回家哭,你就跟她說那誰誰就是討厭,咱不理她,我在網上給你看了個圍巾特好看,給你買了你帶上絕對好看,讓那誰誰嫉妒去吧。
年少離家,媽媽向我各種抒發感慨,起個網名叫守望的天使,明裡暗裡告訴我,獨女不在身邊,她和爸爸空巢老人了。
我首先近乎殘忍的抨擊了她。我說,親愛的媽媽,你不只是一個母親,你是一個獨立的女人,你想想,在我小的時候,你寫作,你彈琴唱歌,你專註於工作,為了寫書全國採風,在家長會上你一直都是最閃亮優雅的媽媽,我真心的敬你羨慕你以你為驕傲,你是一個如此有魅力的女人。現而今,你為何變成這樣了呢?孩子不是你人生的全部,我不在家,你和爸爸二人世界,你們的感情一直都很好,現在不用操心孩子,又尚未退休,關注自己,致力於自己的愛好,不好嗎?
媽媽被我一頓說的啞口無言,不甘心的說,女兒呀,你在的時候我寫的是你的成長故事,你不在身邊,我寫不出來了。
我說沒關係,你可以培養其他的愛好,愛好讓自己開心就好了。我先教會她用淘寶,讓她自己去慢慢發現這個剁手的新世界。我又勸說她養寵物,她平生未曾養過什麼寵物,嫌臟。後來一次回家,我看到有人送了奶奶一隻小貓,但是奶奶不是很喜歡。我就假意讓媽媽先養著它,往後我帶走。這個小貓進家後,老兩口先是出於責任感買東買西洗澡殺蟲,後來么……後來它是弟弟我是姐姐,姐姐什麼都要讓著弟弟,更不許帶弟弟去帝都過苦日子。
再後來,我又有了二弟,三妹,媽媽的微博微信,頻頻的刷著它們吃飯喝水的蠢樣,不知幾時結識的一大幫貓奴在下面捧場點贊。
今年雙十一,媽媽早早的就來商量剁幾隻手的問題,並且表示先為弟弟妹妹們剁一隻,再為了爸爸的冬季風采剁一隻。
我呢,我什麼都沒有……穿不穿秋褲吃不吃飯什麼的,哪有弟弟妹妹們少吃一口多叫一聲重要呀?嘻嘻。
----更切題的後文-----------------------------------------------------
一年前,我離婚了,回到了父母居所,在當地找了工作一起生活。我用一言一行的實際行動告訴他們,不要為我擔心,女兒做出的是正確的選擇。「哎,女兒啊,你的眼神又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了——就像上中學的時候一樣。」回家半月有餘之後,媽媽在餐桌上若有所思的望著我,欣慰的幽幽說道。放一般家庭會引起軒然大波的離婚「壯舉」,無聲無息的煙消雲散不留痕迹。
雖然一直是民主家庭,雖然文藝媽媽也是穿打底褲+裙子過冬,不會逼我穿秋褲。但是比如收拾東西的方式,價值觀等等等,代溝總是存在的。。我不去試圖改變他們,我只是默不吭聲的做好自己。比如,媽媽貪便宜買的半自動洗衣機,洗起衣服來耗時耗力,我就先斬後奏趁雙十一買了個新的,買完亮購買記錄——比她寶貝的半自動只貴200塊,然後轉手就把用了一年的舊洗衣機折價賣給了住宿舍的同事,皆大歡喜,媽媽也開開心心的用起了全自動。比如我把自己的房間收拾得纖塵不染,整潔明亮,扔掉一大堆沒有用的東西,添置物美價廉的新傢具新擺設。全是眼睛看得見的乾淨漂亮物有所值,媽媽再看看他們的主卧,心服口服,自此我的房間,無人干涉。不僅如此,媽媽也學著我研究收納整理的心得,甚至斷舍離了一個小舊衣服山,也把褲子們卷著放了。
如此一年相處下來,最後我做出了更加「驚世駭俗」的決定,媽媽爸爸也毫無怨言的支持我的選擇。這是後話了。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年下來,他們心中承認,女兒真的是長大了。不邀自答。
上面的很多答案都非常有參考價值,提供了非常多的策略。題主可以適當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策略。
我希望從一個不同的側面去回答這個問題。我相信你已經深刻地體會到了跟媽媽一起相處的痛苦,那種被控制的感覺,那種不信任你,把你當做小孩子的感覺。這個時候,我不禁想問一個問題,你是否已經是一個成年人呢?
你說你已經27歲了,是的,生物年齡上你已經27歲了,但你內心中,你強調自己是一個大人,並且希望她認同你是一個大人。這恰恰讓我想起了我小時候渴望長大的那些歲月,總是向別人宣稱我已經長大,希望別人認同我已經長大。但同時我內心深處卻還是認為自己是個小孩。你呢?是否已經從內心深處真正地接受或認同自己是個大人呢?
你提到曾經考慮過出去住,但最終沒有這樣做。因為魔都的文化如此,身邊的朋友如此,而且在家可以享受到在家的好處。獨自居住是需要承擔責任的,可能要自己照顧自己的衣食住行,沒結婚就搬出去住也跟身邊的朋友及氛圍不一樣,面對這些都需要勇氣,這是獨立的勇氣。你是否有這個勇氣呢?
在我看來,儘管你生理已經成熟,但心理上你似乎是一個還沒長大的孩子,你離不開媽媽,僅僅是希望媽媽對你好一些。
最後,可能我的回答嚴厲了一些,就好像是父母訓斥孩子一樣。但如果你希望別人將你視為成人,那就告訴他們你是一個成人。
你說你已經經濟獨立了,考慮一下尋求諮詢師的幫助吧,作為一線城市,上海有很多優秀的諮詢師。
祝好!題主抱抱,我和你的狀況差不多。我在外地上學,大一到大三媽媽平均每天要和我打至少一個電話,因為她不放心orz 通過電話媽媽會告訴我晚上天黑前必須回到學校,不然她覺得不安全。然後你說的穿衣服啦收拾東西啦去健身房啥的假期都有發生,所以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有一次太累了晚上沒有接電話也沒有發消息給媽媽,她認真的給我打了24個電話,而我靜音都沒接,半夜起床才看到。然後她還打給我舍友小夥伴等等,嚇死寶寶了,後來解決的超級尷尬。【攤手】
不要太擔心,因為後來事情發生了轉機。也許我可以和你分享一下轉機的過程,不知道能不能幫上,不過希望有借鑒啟發辣!
首先很肯定你想要獨立的這個意識,這是「獨立宣言」(我給自己正在爭取的獨立過程命名的,增加獨立樂趣)的第一步。我當時意識到這個問題是在大三下《心理諮詢》這門課上,老師提到了「家庭治療」。裡面在畫家庭成員間的關係時,我突然意識到我和媽媽的關係是「過度捲入」,並不是正常的家庭成員關係。然後我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建議題主可以去看看家庭治療的書籍,裡面對家庭成員之間的界限和關係會有比較清晰的描述,應該會有一定幫助。】
後來因為暑假小學期有《箱庭療法》這門課,我就找師姐做了箱庭體驗。大概就是在一個大大的沙盤裡擺各種各樣的玩具,想怎麼擺怎麼擺。當時挺困擾和媽媽關係的問題,然後我擺著擺著就哭了。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怎麼處理和媽媽的關係,或者是說我發現自己其實也很依賴媽媽,我不知道要不要長大,或者應該怎麼長大。而且因為這種依賴關係已經影響了我對未來要不要出國的決定,所以很困惑。然後擺完之後和師姐一起回顧箱庭,發現我其實是傾向於成長的。裡面三層畫面分別是代表小時候的我,很喜歡和爸爸媽媽呆在一起;後來我背上書包開始獨自面對生活,有一些壓力;然後我還是選擇去國外過自己的生活。【附圖在後面】這個過程幫我看到了我內心的選擇:我選擇成長,擁有自己獨立的生活。
【所以我想問問題主,在媽媽依賴你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會比較依賴媽媽呢?你也許可以反思一下,如果沒有媽媽日常的照顧和關心或者幫助,你還ok嗎?比如我每次放假媽媽都會幫我做飯因為我不會orz 可能就會依賴媽媽。後來自己會做一些簡單的速凍食物或者煮麵,依賴度就減輕了。因為依賴是相互的,所以我想問問你,你真的做好像個成年人一樣獨立的準備了嗎?獨立意味著不僅僅離開媽媽提供的不那麼舒服的幫助比如收拾東西穿衣服,還意味著離開媽媽那些讓你很舒服的幫助】
上一張箱庭的圖。
接下來說獨立宣言的過程。最開始有點暴力,做完箱庭之後我很有啟發,感覺自己真的要獨立啊。內心真的有一股熱流在涌動。然後我就去打了個電話給媽媽,跟她說我不要和她每天打電話了,我要獨立,不然出國之後自己怎麼辦。媽媽當然不開心了,掛了我三次電話。她奮力反抗說養了我二十多年,這些都是她的習慣,憑什麼說改就改。她就不改我能怎麼辦。【對就是這麼流氓邏輯】然後我就生生被這個邏輯給氣哭了。後來打電話給爸爸,爸爸一直是家裡我認為最理性也最機智聰明的人【星星眼】。爸爸說他很欣賞支持我的獨立宣言,不過建議我採取溫婉一點的做法,他會給我幫助的。然後聽了爸爸的話我就稍微放心了。更晚一些的時候媽媽打電話過來,和我說剛才她的反應很激動,很抱歉。其實她也希望我能夠獨立成長,雖然可能會不開心,但是會儘力支持我。
【所以戳破這個問題的網一開始肯定是痛的。因為要打破家庭成員間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相處模式,肯定有人不舒服。不過這是值得的,因為你已經在往正常的甚至良好的家庭關係靠近了。這對於你和媽媽都是一個成長的契機。建議你和媽媽初步溝通,表達你對問題現狀的看法(盡量採取客觀描述),試著一起探討可行的建議和方法。不要像我採取這麼暴力的手段orz 如果媽媽反應過激,試試爭取家庭其他成員比如爸爸的幫助,也許會給自己一定信心和鼓勵。】
接下來就是暑假回家和爸爸深聊了一次。我把我的箱庭告訴了他,以及自己希望獨立的願望。爸爸告訴我可以機智一些,比如一開始先一天打一次電話,然後變成睡前發簡訊【因為媽媽一定要知道我睡沒睡覺,她覺得這是我是安全的象徵】。然後就慢慢的可以不發了等等。對於她其他的要求,比如不要跑到學校外面因為很危險,或者天黑前必須回學校,答應了就行,實際上自己注意安全自己看著辦就好了。【心機婊啊真是。這種類似於溫水煮青蛙的策略也許能夠讓媽媽慢慢接受我的獨立。同時我也要向媽媽證明自己的獨立能力,比如在家裡自己煮東西吃,自理能力增強啊等等。然後暑假就真的這麼做了。
【建議題主可以嘗試溫水煮青蛙的策略,按照行為主義的行為塑造觀點,當媽媽能夠接受你第一個小改變的時候,給她最最最最最大的鼓勵(術語叫正強化),然後她就感受到了甜頭,就有動機繼續這麼做下去。然後第二個改變同上www】
接下來我去找了心理諮詢師。我把整個過程向她描述了一遍,然後問她我應該怎麼辦。因為我覺察到媽媽在改變的過程還是很不樂意的,但我不想傷害她。諮詢師鼓勵我說:應該來見她的是我媽媽,而不是我。我很好的意識到了家庭關係的問題,這是很重要的一步。媽媽這麼依賴我可能是因為她的自我價值沒有建立好。自我價值一共有三個支撐點:我是被愛的,我是有價值的,我是有用的(不知道有沒有說對)。因為媽媽是家庭主婦,而她的重心主要是我和爸爸,所以後兩條腿基本沒有,只能依靠第一條腿「我是被愛的」證明自己的自我價值。而她證明的方法就是不斷依賴我和爸爸,過度捲入我們之間的關係,從而證明這種愛的存在。儘管這個方式讓我和爸爸不舒服。方法自然就是【幫助媽媽發展其他兩條腿】。鼓勵媽媽發展自己的小愛好,比如種種花,做做小手工,當她做出來的時候不管好和壞都給她最最最最最大的鼓勵。媽媽還喜歡和朋友出去旅遊,我就鼓勵她多去不同的地方,拍美美美的照片。然後我發現事情真的有了轉機。媽媽之前基本沒有自己的圈子,但是現在已經願意和高中初中同學一起喝早茶唱K聚會了,還會在朋友一起的旅遊群里詢問大家要不要一起出門玩。我每天也變成了睡前發信息告訴媽媽我睡了,然後周末或者有時間再打電話問候一下。我們都得到了成長,我變得獨立了,有了自己的私人圈子和生活方式,我很滿意現在的狀況。我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像個成年人一樣獨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媽媽也成長了,因為脫離了過度捲入,媽媽的生活圈子也擴大了。她開始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生活。當然未來還需要繼續鼓勵媽媽。看到這個變化我很是欣慰啊哈哈哈哈。再後來就是回家考托福,和爸爸媽媽聊最近的思想變化。他們都覺得我長大了成熟了,而且覺得很驚喜。然後對我的放權又進一步加大了233333
【建議題主可以考慮幫助媽媽發展自己的愛好,幫助她建立「我是有用的」「我是有價值的」這兩條腿,比如做做志願者之類的啦。你這麼愛媽媽一定可以觀察到媽媽喜歡什麼的,然後給她最大的支持和鼓勵就好了】
這條路非常不容易,在整個過程中要讓媽媽感受到【雖然我沒有按照你的方式做,但是我依然是愛你的】。在愛的氛圍里,媽媽會更願意改變的。最後分享很喜歡的一種狀態叫【溫和而堅定】。帶著愛進行改變,態度很溫和,雙方都容易接受。但是很堅定,因為你知道這是為了雙方的成長,雖然過程不舒服,但是最終效果很好。
手機碼字狗好累啊,表臉的求各位看官點個贊吧摸摸大QvQ
希望能夠幫到你哦www多謝Lily 的邀請!
既要擺脫媽媽的控制讓自己獨立,又要不傷害和媽媽的關係維護媽媽的尊嚴,女兒難當!
中國家庭中的母親和孩子之間沒有清晰的邊界意識,關係上也比較含糊,無論孩子多大,都把孩子當成未成年人看待,過多的捲入到孩子的私人生活,習慣性地替代孩子思考人生,替孩子包攬所有家庭瑣碎事務,充當孩子的生活顧問,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主張,拒絕孩子脫離自己的掌控。
這樣的媽媽,看上去是絮絮叨叨不由分說的,用自己的意志在統治著女兒,實際上是媽媽在依賴著女兒的聽話,才能實現自己的控制欲——只要女兒聽話,媽媽才會感到一切都能掌控,並且安全感十足。
顯然媽媽是沒有屬於自己的生活的,她的生活意義全都系在女兒身上,一旦女兒脫離媽媽的掌控,媽媽就象失了魂,媽媽這種全方位地侵佔女兒生活空間的做法,必定會導致女兒想要獨立的慾望受挫,進而惱火,尋求改變,突破媽媽的以愛為名義的自由封鎖,嘗試各種反抗的途徑來索要自己的空間。
媽媽對自己的所做所為幾乎是毫無覺察的,這使得題主和很多孩子一樣,想要在家庭內部獲得獨立的困難不可避免的增大,你越想擺脫,越讓媽媽認為你是孩子什麼都不懂,因為只有小孩子才發脾氣,這是媽媽的理由。
媽媽的愛,就象一張陳年結實的漁網,你越撲騰,網收得越緊。
和媽媽的多年抗爭不見任何起色,怎麼辦?當外部的世界無法改變的時候(比如媽媽毫無覺察的自我),講道理擺事實不奏效的時候,你只能改變你自己的內心世界和解讀的方式。
27歲,意味著比17歲要有更多的人生經驗,個性上會有更多的圓融,自我調節能力更強。當你所嘗試過的辦法統統都失敗時,就要換著思路來逆向對抗,反其道而行之,打破慣有的互動循環。
使用一些策略,來化解你的煩惱,並堅持做一段時間,看看效果。只要你有一個大的變化,媽媽也會跟著變化。
一、把你媽媽對你做的事,原樣照搬,讓你媽媽親身感受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天冷的時候,你把媽媽的厚衣服拿出來,要她穿上,她如果說她不冷,你就說不行,她一定會冷的,她如果拒絕,你就軟磨硬泡,愛她所以怕她冷;幫你的媽媽整理東西,故意把她的常用的東西藏起來,讓她一通好找,然後你再告訴她東西在哪兒放著;學習媽媽的挑剔的方式,主動去給她提意見,故意挑她的刺,說她某些事做得不夠好,哪些地方可以加以改進,不斷地去嘮叨她。
二、按媽媽說的去做。
天冷了,媽媽讓你多穿,你讓媽媽給你拿衣服,不然你不穿;媽媽整理完你的東西,你找不到要用的東西,喊媽媽找出來,直到把媽媽弄煩,不想給你整理為止;媽媽說你買的裙子短,你讓媽媽去替你退貨,讓她感到諸事麻煩;諸如此類。
三、表現得比你媽媽還要關心自己。
你不斷地給媽媽表現出低能,自己什麼主意也抓不了,事無巨細請示她,把她纏得喘不過氣來,適當地犯犯神經,讓她煩得再也不想管你,讓你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
以上的做法,都比頂嘴、發脾氣、消極對抗要有建設性。
胡亂猜測,你母親和你父親之間的感情並不是太好,所以她把她的全部傾投給了你。
本來中國人界限就不好,再加上你在她心裡還是那個肚子里的寶寶,所以她就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投射到你的身上,她不舒服,就會認為你也不舒服。
辦法就是,認可她的情緒。媽媽,我知道你很擔心我。媽媽,我知道你是為我好。諸如此類。肯定了她的情緒,再談你自己的想法。
其實很多中國人都是巨嬰。我看了幾遍題主的描述,我都有些羨慕題主了,可能一個人所厭惡的是另一個人求無所求的吧,真的。相比之下,題主在意的是媽媽管的太多,太寬,想要自己的生活,題主,你可以試著搬出去住一段日子看看,也許你會懷念這種日子的。
說說我跟我媽的故事吧。
我跟我媽關係特別僵。
說了你們不信,我大學四年只主動給她打過一次電話,電話內容是問我爸怎麼不接電話。她也沒有主動給我打過一次電話。甚至她也不知道我讀了哪所大學,學了什麼專業,只知道我在哪個城市呆了七年。
為了不讓她管我,從我初三她做生意開始,我就沒問她要過一次錢。
從青春期起,她幾乎就沒在我生活里出現過,給我的印象總是那個蠻橫,不尊重人又高高在上的樣子。對我,對她手底下的人都是如此。那個時候開始我就不敢跟她一起出去吃飯,因為她外露的脾氣很大,經常在餐桌上罵哭服務員,而且是直接當著我的面。 最後跟她一起在外面吃飯的情景我還記得。 服務員上菜,我媽心情看起來不錯的樣子,就問服務員叫什麼名字,那個比我大不了幾歲的女服務員沒理解她的意思,以為她問的是菜名,就回了一句 西藍花。 然後我就看著我媽的臉瞬間變色,開始訓斥起來那個女生。直到那個女生哭著出去。。那以後我就再也沒跟她一起在外面吃過飯。
她脾氣大,罵起我來對我比對手下的人還不留情面,而且是毫無緣由的那種發脾氣,只要她心情不好,或者覺得我惹她心情不好了,就會對著我發火,各種訓斥。你們很難想像吧?
有時候我會試圖去討好她,去幫她做事或者給她幫忙。 無論我做的多好,她連句表揚的話都沒有,只要我做錯了什麼,哪怕只有一點,她也會劈頭蓋臉的當著所有人的面罵過來。
記得很清楚的兩次,一次是我高二,臘月三十的那天,我自告奮勇去給她工廠車間大門貼春聯,風實在太大了,就先把大門關上了。結果她要出來,我說等一下,馬上好。等我貼好了,給她打開門,她一出來就把貼好的春聯撕了,然後。。。。哎,反正那個年我是沒過好
另一次也是類似,八月十五的時候,我去幫她看辦公室,正坐著。有一個工人過去找我說話,抱怨發的禮品少,只發了一箱魚一箱月餅。我就說,要不再給你兩盒茶葉吧。他很高興的接過來,要往外走,正好碰到我媽領著人回來。他很小心翼翼的說是我給的。。 我媽直接氣不打一處來,直接指著我大罵,說我是敗家子,廢物。。工人們都圍過來,看著我。。。。
她不允許我追星,不允許我領小夥伴到我家裡玩,甚至我想往牆上貼兩張畫報她都會告訴我,不行,這是她的房子,你不準貼。
我初三的時候,她開始做生意了。 那時我住校,某次去學校前,試著去問她去要點生活費,那時我每個周的生活費加上車費才25,她很不耐煩的說沒有,你去問爸要去,可是我爸沒在家,我就這樣只帶著車費去了學校。那個周末回家的時候,她甩給我一沓錢,全是一百的,我靜靜的給她推回去,從此沒再問她要過一分錢。只和我爸花他的工資,說了你們不信,為了省錢,我爸把抽了三十多年的煙都戒了。。
我考上大學那會,大概是我媽事業最成功的時候。
她是從最底層殺起來的那種,對資源和資本的控制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做什麼事情都講求一個「值不值」,「夠不夠回本」。
那個時候,她只在乎錢!!!
那個暑假,我也沒閑著,高考完的第二天就去了海邊賣了一個月的紀念品(沒什麼丟人的對吧?)。 然後回家憧憬著等升學宴的時候跟小夥伴們炫耀。
離開學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好多的小夥伴家也請客吃飯了。也有一些長輩或者老師的給我打電話,關切地問我什麼時候走,說紅包都準備好了,就等著喝我的喜酒了。我開始有點焦急起來,畢竟這是我人生中為數不多的幾個第一次啊。
一天晚上,我媽叫我去客廳跟我商量起來這件事,那時她的態度相當明確,就是不辦!!!因為我家是農村裡出來的,有著很多很多的農村親戚,她說他們也拿不出來多少錢來,而且交一份錢,一家人都來吃,辦酒席根本收不回來本。
我試探著說,可以在家自己買菜自己做啊,就一頓飯而已,也花不了多少錢吧。
跟我媽一起回來的那個阿姨,替我媽幫腔說,你不知道,在家做飯多麻煩多麻煩,你不做飯不知道,花費也不比去酒店少多少,怎樣怎樣。。。後面的話我一句都沒聽進去。。。以後我再也沒見過這個人,不想見。。
我被迫答應了。。。但我並沒有表現的多激烈。因為我知道她決定的事情,其他人是左右不了的,尤其是我。她就一個要求,別人問我什麼時候走的時候,我只管往真正開學日期後面說。
後來我才知道,等我走了,當很多人跑去向我媽表示不滿的時候,她一副滿不在乎的把所有問題都推了我身上,說我怕麻煩,不想辦。誰讓我不在她身邊呢。哎?
這快十年了,我依舊記得當時。
去大學的時候,我笑著拒絕了爸媽要送我去學校的想法,很徹底的說,我自己可以,我也想自己鍛煉下自己。 一個人,拎著兩個重重的箱子,去了一個陌生的城市。。。客車駛出車站,看不到他們的時候,我眼淚刷份一下的流了下了,止不住。。我恨她,我不敢想像,我人生就這麼一次的事情,卻被因為一句「不值」就被生生的給毀了。
大學四年,她數次要求去看我,我都拒絕了,說我課業忙,說我騰不出來時間。哪怕是她來我學校附近出差,住宿的酒店就距我學校不到五十米,單純的想找我吃頓飯,我也是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甚至,整個大學,四年,我只給她打過一次電話,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爸呢?因為我聯繫不上我爸了。四年里,我很避諱跟所有人談她,無論她事業怎樣,我都沒花過她一分錢。。。
那時她一直不明白,為什麼以前那個那麼貼家的孩子,跟她變得那麼陌生,態度那麼冷淡。別人家的孩子一回家什麼都跟家裡說,而我卻一年回一次家不說,除了年夜飯,每次回家連吃飯都要端了自己房間去吃。。
後來,她明白了,尤其是跟我的小夥伴的家長在一起討論這些事情的時候。覺得那時候眼光太短淺了,傷害了我,她試著用各種東西來彌補,但我不接受。。。
在商海里掙扎久了的人,都知道怎麼讓別人欠她人情,都知道怎麼去送一份讓別人拒絕不了的「禮物」。只是我沒想到她會用這種方式對待我。
11年的時候,她聽說了我開始學攝影,低三下四的藉機器學技術。 她託人從日本給我帶回來一台D700,我笑著接受了,然後第二天早上回學校的時候,故意把機器放在客廳的桌子上。雖然我很喜歡那部機器,但我大學四年都沒有再碰它一次。 她試著託人給我的輔導員和院里的領導送禮,光5000的銀座卡就送出去了十幾張,希望他們能在評優和入黨方面照顧我一下。 先前一個學期我是班級第六名,輔導員看著我的成績跟她打包票說,我肯定是第一批入黨。 嗯,那個學期我考了倒數第二名,還掛了一科。
我知道,她這是想彌補她心裡對我的虧欠。
大學四年,她花了幾倍乃至十幾倍喜宴的錢來讓她覺得我已經原諒她了,我沒有。從她身上我學到了很多,並用從她身上學到的東西來對付她。
到了現在,我研究生都畢業了。雖然看淡了,也原諒她了,但每次想到這件事,心裡總是怪怪的,不是滋味。
……………………補充線………………
那種特殊的日子過去了就過去了,再也不會回來了。
我想起來張愛玲。
張愛玲對她的母親愛慕有加,但她過的並不開心,因為她的母親時刻得提醒她:是她養活了她,為她做出了犧牲。她為此耿耿於懷,從自己賺錢起就惦記著要還她母親一筆錢。後來把胡蘭成給的錢換了兩根金條,給了她的母親。
她母親流著淚說,虎毒還不食子呢,沒用,張愛玲還是硬是把金條再推回去。她母親去世前,想見她。她也硬著心腸不去,一定要用這種方式來懲罰她母親所有的冷落和慢待。一定要用這種方式來懲罰她沒有得到過的愛。
我是外婆帶大的,所以我有一個和你媽媽一樣的外婆,而我媽媽是從來不會管我穿多穿少的。
年輕的時候我也很煩外婆,經常和她頂。年紀稍大點,我知道她是愛我,我一般就會她說的時候我就穿轉身我就脫掉,呵呵。
現在我年紀大了,不用她喊,冷一點就會添衣服了。並且,我也有了一個女兒,我也成了一個一冷就喊女兒多穿衣服的媽媽。其實我還有一個兒子,但是我從不管他穿多穿少。一般我覺得冷了必須添衣服的時候,孩子們都說:我不冷!可是我兒子幾乎不感冒,而我的女兒如果不多穿些的話,她幾乎都會出些發燒啊咳嗽啊之類小問題.....孩子們都是我一手帶大的,所以有些經歷就轉化成為經驗,所以我只喊女兒加衣服。
我想說的是,首先你小時候可能一著涼就不舒服,所以你媽媽一直這麼記著呢。然後,你媽媽喊你加衣服,其實是她覺得冷了。當然你也許不這麼認為,那是因為她年紀大了……會越來越怕冷的。
所以我最近給外婆和媽媽打電話,一般必說:天氣怎麼樣啊,多少度啊?要多穿點衣服啊!
呵呵
沒有孩子就沒有發言權!!!
家住妖都。與父母同住。經濟獨立,交家用。
告訴他們房間是私人場所,不讓他們進入,自己收拾好房間,自己洗衣服,完全當做一個人的生活那樣照顧自己。
告訴他們你一個人出去租房的打算,他們在失去你與給你自由之間就會妥協。
大事小事全部自己作主,但要通知家人並適當溝通,不能因為家人的死皮爛磨妥協。
多點一個人去旅行,或出差,告訴父母你可以獨立一個人生活,不用依靠他們。
和他們聊天的時候可以講一下自己成熟一點的想法,讓他們知道你是長大了成熟了,讓他們對你放心。
以上是我的做法。
以下內容,可能與題主的問題沒有直接關聯,長篇累牘,缺乏可讀性,沒有重點,請謹慎閱讀。
Part.1臣三其人
臣三,全名臣承乘,獨生子女,父母早年離異,之後與臣媽一起生活。臣父是一個爛賭鬼,生活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從未認為自己有錯,對臣三幾無好的影響,但其本心仍是善良的,是愛著臣三的。
臣三性格內向,有完美主義,好幻想,固執,有選擇困難綜合征,但本質是一個很善良的人,懂得如何換位思考。
臣三總是過於在意別人的想法,但實際上卻又孤僻、不合群,大部分時間都宅在家中,不與人接觸。但作為一個孤僻的人,臣三又是一個非常獨立的人,有不同於主流的觀點,喜歡掌控自己的生活。
Part.2臣媽其人
臣媽是一個女強人,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工人,但卻一直兢兢業業熱愛工作,年輕時連年能拿到各種級別的勞模稱號。
但其實質上也是一個內向、固執的人,朋友不多,周邊的環境也催生了她的獨立之根。不過作為一個非常獨立的人,其對生活的掌控也非常之強,因此對於家庭里另外一個唯一的家庭成員,也希望準確掌控。當然這個人就是臣三。
可能對生活缺乏掌控能力的人根本就無力獨自生活吧。像是臣父,就一直隨波逐流,人云亦云,除了自顧自地玩樂和不停地迴避和否認自己的錯誤以外,幾無獨立的想法,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赴死明朝論。其與臣媽離婚之後,就一直與其的父母一起生活,其父母都老了,如今也過世了,其今後的生活,必然成為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Part.3
臣三小的時候有多動症,從來不認真完成作業,臣媽就會守在臣三的身邊督促其完成作業。雖然家庭環境不好,但臣三想吃的東西,臣媽總會優先滿足。
讀中學的時候,臣三總是會下課後去網吧玩遊戲,有一次借口去公共浴室洗澡,與小基友一起去網吧玩遊戲,後被臣媽和基母攜手發現,基母拽著小基友回家了,臣媽卻仍帶著臣三去洗澡,在澡堂外等著臣三洗完。現在想想,可能臣媽除了掌控之外,對臣三有著更多的愛。
Part.4
臣媽總是喜歡在人前誇臣三的好,說臣三說話做事有出場,說臣三雖然胖但是沒肚子等等。
臣媽雖然在外人眼中是主師級技工,工廠加班從來不落,在人前是多麼強大的人,可是實質上卻是一個孤立無援的可憐之人。
臣三大學剛畢業那會,因為工作問題總是和臣媽吵架,臣三想要自由,臣媽卻想要臣三穩定,那會臣三總以為是臣媽不理解他,總是想要掌控他,因此每次吵架都是鬧得不可開交,還曾有過砸手機、砸電視(臣三送給臣媽的禮物,一台嶄新的4K電視,雖然不貴,但是心意滿滿)的機器不智的舉動。
後來有一天,臣三站在臣媽的房間門口,看見臣媽一個人孤獨的躺在床上,暗暗抽泣、摸淚,臣三才發現,原來臣媽只是一個孤立無援的可憐女人,她想要掌控的不是臣三,而是美好生活。
Part.5
臣三此人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就是貪心,無論什麼事情,只要存在機會,哪怕明知是自己不想要的,也會去嘗試一下。然後發現果然不是自己想要的人,就馬上放棄。
這樣的性格其實會給幫助了他的人帶來很大的困擾,對臣三本人來說,也是麻煩眾多,優點乏乏。
有一次,臣媽背著臣三託人給臣三介紹了一份工作,臣三得知之後,明確說了這份工作是自己不想做的,卻仍舊同意了要去試試。
結果去了不適合,臣三就反覆在臣媽面前碎碎念,說這工作這不好那不好,為什麼要給自己介紹一份這樣的工作,然後有一次,在公車站台,臣三再一次念叨之後,發現臣媽茫然地站在站台之上摸著眼淚。
說實話,那一刻,臣三慌了,他才發現自己是有多麼的錯,到底是因為臣媽對臣三的掌控過多,還是因為臣三自己沒有明確拒絕自己不想要的實物。
Part.6
其實想要的事物就去接收,不想要的事物就明確拒絕,想做的事情就言明去做,不想做的事情就明言不做。媽媽又不是奴隸主,她難道會用刀架在子女的脖子上去逼他們去做嗎?只是子女的態度不明確,表現得可有可無,可做可不做,才讓媽媽錯誤地認為,這件事情是可以的,這樣做是可以的。想想看,一定要把沒有挑明態度的錯,歸結於深愛自己的媽媽嗎?
其實覺得自己成年了,有經濟能力了,能養活自己了,為什麼還一定要聽媽媽的話,受媽媽的掌控,為什麼不能像歐美的父母和家庭一樣各自獨立生活呢?
1、這樣想我認為是肯定沒錯的;
2、會這樣想,我認為是因為你自己還做得不夠獨立,在各個方面對你的媽媽有所依賴,所以媽媽才會覺得你沒長大,想要幫助你而已。
3、換位思考,媽媽真的有錯嗎?就算她真的違背你的意願了,肯定有她學識不夠、思慮不周、眼光欠缺長遠的一面,不知者不為錯,你可以嘗試著去讓她學習,可以嘗試著去增長她們的眼光,可以嘗試著去提升她們的境界。不要沒有努力,就去抱怨,這世界沒有不可以改變的人或事,有的只是懶惰的人,和不願意付出卻想要收穫的痛苦而已。而這世界唯一一個不需要你付出就能讓你收穫的人,或許就是你的媽媽。
最後,我是紅著眼睛,寫完以上內容的,我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我說的內容是具有極度偏向性的,人不經歷挫折和失敗,又怎麼能夠知道自己先進擁有的事物有多麼美好,又怎麼能夠成長呢。我已經學會了樂於接受自己的錯誤了,不認為自己有錯,那我和我的父親又有什麼本質性的區別呢。
生活不是一張紙,媽媽更不是,不是說今天不喜歡我就把它/她給撕了,明天有需要,我又去找它/她,生活和媽媽就那麼大,被你撕了一次,就會小上一分,而它/她卻總是忍痛受著,但總有一天你會把它/她給全部撕完的。
別做那麼貪婪的人,在自己成為一個母親之前,讓自己的媽媽也撕自己兩回吧,雖然她未必會捨得撕你。
最後的最後,祝君幸福,祝君能與令堂生活融洽,祝君能有美好的生活,祝君愛上自己的生活。
經濟不獨立時就忍
經濟獨立養得活自己就走
孔子說的好: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對你好,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對你壞,
同樣,世界上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對你不放心。(不要糾結這是誰說的,這是寫文章需要的開頭)
實際上,你媽媽對你不放心,干涉你的私人生活和決定,是因為你不讓她放心。
另外,請注意,我沒有沿用你標題中使用的「控制」二字。而實際上用這兩個字也正說明了,題主你,為什麼會讓你家長不放心。
你的情況非常像我一個表妹,爸爸媽媽從小寵的不行,大學了以後每天都是至少一個電話,每周至少去一趟她的學校(學校在本省,開車過去也就幾個小時),去跟他換被套,帶他吃飯,請她舍友吃飯,帶她買東西等等。現在妹妹已經工作了,而且結婚生子了,但小孩子基本上是我阿姨和她老公的家裡帶, 她和她老公每周回家抱抱崽,吃個飯,而且還是阿姨做飯。妹妹和妹夫兩夫妻根本不會做飯,經常出去玩,經常吵架,經常和家裡吵架。
我阿姨經常說,這個女兒真的不讓我省心啊!
我妹妹經常說,我媽真的管我管的寬,她準備管我一輩子嗎!
可能題主你的情況並不盡然和我妹妹一樣,但是我敢說,絕對有相似性。
獨立不等於自由,獨立需要承擔自己角色所帶來的責任。
如果題主你做好準備獨立了,想要脫離你媽媽的「控制」了,同時也做好準備承擔你自己的責任了,
請繼續往下看,我給你提的幾個建議。
一,你媽媽對你和你對你媽媽的態度,已經形成了長時間的慣性,不是說講道理和溝通能夠解決的,必須從根本上的認識和感受上,去解決。這是你應該抱有的心態。
二,你的媽媽肯定的存在觀點或教育上的問題,可能是操心過度,可能是寵溺過度,可能是患得患失,可能是神經敏感,是她的問題,導致了對你的不放心,也導致了你的不成熟。在此,我不下定論。你自己去研究理解,我只是要讓你明白。你得把你媽媽對你態度,當作一種病,而她,是一個病人,你,是一個醫生。你必須付出耐心和理解,來治療你媽媽的病。當然這只是一個比喻,我知道阿姨非常健康,我也衷心希望阿姨長命百歲。
三、潛移默化的改變自己的行為和性格。針對 你提出的這幾個問題,我給一些成熟的成年人一般會做的舉動來給你借鑒。
1、關於天氣涼穿衣服的問題。保證自己能夠知冷暖,穿上合適的衣服,並且在你媽給你打電話之前,給你媽打電話,告訴他,媽,天氣變涼了,要多穿點衣,不要著涼了,我穿了好多衣服,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
2、關於清理東西。我本人就是那種不怎麼講究比較馬虎的,所以我媽也經常清理我的私人物品,並且搞丟我重要的東西。這個時候我會告訴媽媽,媽,謝謝你幫我整理東西,但是我有一個很重要的xxx,被整理的不見了,你幫我回一下放哪裡,下次你看不下去跟我說一聲,我自己來整理就好。
3、你的衣服短了,你的新工作不如就工作,你晚上回家晚了,你又吃了不健康的食品,你又應酬喝醉了酒,這些零零散散的嘮叨,正是一個母親的天性,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就算你60歲,你媽媽80歲,她還是會要念叨。你所應該做的,應該是微笑著答應你的媽媽,並承諾她,下次我一定會注意的。
4、千萬不要發脾氣,千萬不要發脾氣,千萬不要發脾氣。和自己的親人發脾氣是非常幼稚的表現,不管誰對誰錯,均是如此。你的每一次發脾氣,都只會讓你媽媽覺得你沒有長大,需要她的照顧。
總而言之,要想脫離你媽媽的「控制」,是需要一個緩慢紮實的過程,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真正的成長和心態的成熟,你要去理解,你每次穿著超短裙出門,去喝酒開趴約會的時候,你的媽媽是多麼的擔心的站在窗外祈禱著你安全等待你回家,你每次感冒生病了,你媽媽是多麼心疼的照顧你,期望你快點好起來。
你能真切的理解母愛,就能理解你媽媽對你的控制,
而你真正的感受到媽媽對你的控制的良苦用心的時候,往往是已經失去了這種控制的時候,
你能擺脫這種控制的時候,也基本上是你開始控制你媽媽的時候,
那時候,你可能會發現,曾經是無所不能的你的半邊天的母親,已經如此的蒼老。
而你曾經一心想要擺脫的「控制」,也變得如此奢侈。
我外婆過世那年,我趕回去的時候,媽媽已經哭得失聲了。我抱著媽媽,她依靠在我懷裡,說,兒子,你知道嗎,媽媽再也沒有媽媽了。
那一刻,我突然發現媽媽真的老了,而我也徹底脫離媽媽的「控制」。
可惜,媽媽再也不能「控制」我了。
還好,我還能「控制」媽媽,
我希望上天多給我一點時間讓我「控制」她。
不請自答,拋磚引玉。
我嘗試過並成功的方法,和 @甜閣下 提到的有些類似。一個月給媽媽些生活費,但要求她自己掙來,怎麼掙呢?做運動,按數量的比例算錢,並且規定錢的用途,不然罰下月的生活費。爸爸負責監督,如果他倆聯合作弊被發現就罰一個月生活費O(∩_∩)O
小的時候自己被牢牢控制,被看日記,送去上課外班,沒零花錢。對控制格外敏感,敏感到影響長遠發展和正常人際,於是決心一定要逐漸治癒自己。通過複製西方家庭大人給小孩零花錢的方法,把他們當小孩子,調換角色來感受控制,治癒童年的陰影並抵消自己日常聯繫時被控制的負面感受。
這樣一來,爸爸媽媽都很開心,就算被閨女控制但給錢就行,他們才沒有陰影呢,不會因為我的行為有任何不爽,我也心裡舒服些。如果他們再施加控制,我也可以小發一下脾氣,然後在他們沒按要求花生活費的時候威脅他們要扣績效,整個氛圍都是逗比的,但我獲得了控制感,也回饋了爸媽對自己教育的投資,心理上好受多了。
我想你的母親有一點自戀型的人格。
有一篇盧悅老師寫過的文章。分享給你。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c2MDQwMw==mid=400572650idx=2sn=b9ea74a1896557778af2f3115647a266scene=0#wechat_redirect
我覺得,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你自己把自己當一個成年人,把母親當成一個一根筋的小孩子,來重新定義你們的母女關係。
你已經發現母親的局限性了,你跳出母女關係,重新看看你自己寫的文字,會發現你媽媽其實很單純又有點幼稚,很像個一根筋的小朋友,用自己的固有的觀念和眼光來對待這個變化中的世界,她落後了,她又不知道或者是不願意承認自己落伍,希望你來肯定她的行為,讓她自己覺得自己還有作為,還在緊跟著社會潮流。
當你把自己放到成年人位置,看到一個孩子在家裡這樣那樣布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又用孩子的眼光對你品頭論足時,你會生那麼大的氣嗎?不會的,你只會覺得很好玩,很好笑。
是時候讓你們兩個交換一下位置了。父母可能不論我們多大都會下意識的覺得我們是小孩 就像小時候叔叔阿姨給了吃的之類的時候 我媽會說「謝謝叔叔/阿姨」。直到現在我媽在知道別人幫我幹了什麼或者解答了什麼的時候 她還會問「你謝謝人家了沒有?」 我都33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