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女性書法家或者畫家?

中國古代,優秀的女性文學家和將領有不少,皇帝也有女的,但在書法以及繪畫界,似乎知名女性沒有?請介紹幾個值得關注的女性書法家或者畫家,如能順便聊聊她們的代表作就更好。


"江山代有才人出",自古以來,我國女子也和男子一樣,出了不少的才人。其他方面是如此,書法也不例外。

  據僧夢英&<十八體書&>記載,早在周代,魯國秋胡的妻子就以書法著名。據說這秋胡"隨牒遠仕",外出三年,他妻子在家浴蠶採桑,閑中居然被她創出一種名叫"雕蟲篆",也叫"戰筆書"的字體。由於"其體遒律,垂畫纖長,旋繞屈曲,有若蟲形"(&<十八體書&>),因此唐代的韋續在 &<五十六種&>書中也把它喚作"蟲書"。這是我國先秦女書法家的事迹,為數雖然不多,但亦聊備一格。

  此後,直至東漢末年,我國歷史上又出了個能詩善書的才女蔡文姬。文姬的父親名叫蔡邕,在那時,蔡邕早已是個文學,書法兼擅的知名人物了。據說這蔡邕的書法得之於神人傳授,其實想來只是他的穎悟自創而已。後來,他把筆法傳給女兒文姬,文姬又傳魏大臣鍾繇。這文姬雖說博學有才辨,又妙於音律,是個知書識禮的才女,但她的身世,卻是很悲涼的。由於"興平中亂,沒於南匈",最後還是曹操把她贖了回來。其後曹操曾經問她說:"聞夫人家多墳藉,猶能憶說之否?"文姬回答說:昔亡父賜書四許卷,今所誦憶,裁四百餘篇耳。"曹操聽後隨即便說:"偏當使十吏就夫人寫之。"文姬介面道:"男女之別,禮不親授。乞給紙筆,真草唯命。"後來文姬寫好送去,竟然連一點遺誤也沒發現,可見記憶之佳和書寫的認真了。&<淳化閣貼&>曾刻有她的"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後漢初祚衰 "書跡兩句,黃庭堅在&<山谷題跋&>中曾這樣說道:"蔡琰(蔡文姬原名)&<胡笳引&>自書十八章,極可觀。不謂流俗僅余兩句,亦似斯人身世耶?"無論對她的身世還是書法,都表示出了無限的憐惜。

  漢代另外可以一提的女書法家是大司農皇甫規的妻子扶風馬夫人。&<後漢書。列女傳。說她"善屬文,能草書。時為規答書記,眾人怪其工。"唐張懷瓘在&<書斷&>中還說她"工隸書",可惜這樣一位草,隸兼工的女才人,後來卻因為守寡拒絕董卓的聘娶,而慘遭殺害。

  魏晉時期,尤其是晉朝,是我國書法史上一個極為光輝燦爛的時期。其時女子書法,亦多高手。盡人皆知的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就是其中出類拔萃的佼佼者。衛夫人名鑠,字茂漪,晉代汝陰太守李矩的妻子。在書法上她擅長隸,正,行書。據&<古今傳授筆法人名&>記載,她的書法由鍾繇一脈傳來,然後她又傳給王羲之。上面我們曾經說過,這鍾繇的筆法又是從蔡文姬那裡傳來的。可見,在我國書法史上,如果沒有蔡文姬和衛夫人這兩位女書法家起橋樑作過渡的話,對於筆法的流傳,是或多或少會帶來一定影響的。關於衛夫人的書風,唐人曾經對她作過"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舞女登台,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波浮霞"的評論,自然是屬於秀美一路的。可貴的是,衛夫人不但工於書法,就是對於書法理論,也有很高的造詣。相傳&<筆陣圖&>一篇,就是她對於書法實踐的總結。此外,在書法史上,衛夫人的軼事流傳也較多。如王羲之十二歲時曾經竊讀他父親藏在枕頭裡的&<筆說&>,後來"不期盈月,書便大進"。當衛夫人重新看到王羲之的書跡後,便對太常王策說:"此兒必見用筆訣,近見其書,便有老成之智。"並因此而流淚道:"此子必蔽吾名。"令人欽佩的是,這衛夫人並沒有因此而詆毀自已的學生,相反,當王羲之結婚生養王獻之後,她還在王獻之五歲那年寫了&<大雅吟&>贈予獻之,對於書法新苗的成長,傾注了無限的厚愛。

  衛夫人之外,晉代女書法家如王羲之之妻郗夫人,王凝之妻謝道韞,郗音之妻傅夫人,王洽之妻荀夫人,王珉之妻汪夫人,庾亮之妻荀夫人,王獻之保母李意如等多人,她們或善行草,或善正隸,或善隸篆,史跡斑斑,充分顯示了我國女子的聰明才智。

  繼晉代的高峰之後,唐代女子更多善書。山西并州文水人,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她除了具有治理國家的雄才大略之外,對於書法一道,也極留意。在我國女子書法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宣和書譜&>說她"喜作字。初得晉王導十世孫方慶者家,其祖父二十八人書跡,摹拓把玩,自此筆力益進"。後來則天皇后不令欲奪人之好,於是就在王方慶所獻的原帖上"加寶飾錦繢,歸還王氏。"因為武則天這件事幹得漂亮,以致於"人到於今稱之"(&<述書賦&>)。其書跡除&<歷代名畫記&>所記載"薦福寺天后飛白題額,崇福寺武后題額 ",及&<宣和書譜&>所載"其行書侵侵稍能有丈夫氣,今御府所藏行書&<一夜詩&>外當首推傳世行草書,周升仙太子碑&>為最享盛名。此碑書撰於聖歷二年(699),其字體筆致清婉,氣勢寬展,具有章草遺意,是歷來所稱道的著名唐碑之一。

  宮廷中女書家,武后而外,據說楊貴妃也能書法。&<貴耳集。說:"宋張端義云:真定大曆寺有藏殿經皆極可觀。有塗金匣藏&<心經&>一卷,字體尤婉麗,其後題雲;"善女人楊氏為大唐皇帝李三郎書,"說得有根有據,看來是可信的。

  唐代女子善書者於民間也不少,這大概和時代風氣影響有關。我們試舉幾例:如&<法書苑&>所說的"劉秦妹,善臨&<蘭亭&>及&<西安貼&>奪真",&<學林新編&>所說的房璘妻高氏,太原府交城縣石壁寺&<鐵彌勒像頌&>,&<安公美政碑&>,俱參軍房璘妻高氏書。以及&<書史會要&>所說的"楊夫人,柳州柳宗元室,善翰墨,""白氏金鸞,居易女。十歲,忽書&<北山移文&>示家人,居易以終南紫石刊之"等比皆是,而其中我氣較大的要數西川樂伎薛濤。薛濤字洪度,長安人。聲律之外,善於做詩,有林下風致。在書法上,薛濤的字寫得勁朗而有姿致,並且內容多為自做詩。宋徽宗時御府多收藏書畫名跡,她的行書&<萱草詩&>墨跡也赫然在冊。據記載,此件後來又流入賈似道之手。關於她在書法上成就,&<宣和書譜&>曾對她作了這樣的評價:"無女子氣,筆力峻激。其行書妙處頗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學,亦衛夫人之流也。"衛夫人曾經做過王羲之的老師,是我國歷史上聲名極隆的女書法家。書中把她歸入"衛夫人之流",可見推崇之極。

  此外,在唐朝女書法家中值得一提的還有吳彩鸞。這吳彩鸞向被稱為女仙,可能是受到裴鉶傳奇的影響。&<宣和書譜&>說:"(文)蕭(吳彩鸞夫)拙於為生,彩鸞為以小楷書&<唐韻&>一部,市五十錢,為糊口計。然不出一日間,能了十數萬字,非人力可為也。錢襄羞澀,復一日書之,且所市不過前日之數。由是彩鸞&<唐韻&>世多得之。歷十年,蕭與彩鸞遂各乘一虎仙去。&<唐韻&>字畫雖小,而寬綽有餘,全不類世人筆,當於仙品中別有一種風氣。"所說"不出一日間,能了十數萬字,"這自然是誇大的話,但她愛書&<唐韻&>,落筆如飛,卻是右能的事。"歷十年,各乘一虎仙去,"則又顯然是死的諱稱了。又據宋張邦基&<墨庄漫錄&>說:"今蜀中導江迎祥院經藏中佛本行經六十卷,乃彩鸞所書,亦異物也。"而&<研究雜誌。卻說:導江迎祥寺有彩鸞書佛本行經六十卷,或者以為唐經生書。"則又對佛經的書者提出了異議。其實,吳彩鸞書宋以後記載如&<玫愧集 &>,&<志雅堂雜鈔&>&<道園學古錄&>&<庚子消夏錄&>&<清河書畫舫&>等極多,自然是必有的事。原因是前人所述,給她蒙上了一層迷信的色彩,因此也就使後來的讀者疑信參半了。

  五代時書法衰微,女子善書者寥寥無幾,而值得一提的是南唐宮人喬氏。據宋代王銍&<默記&>說:"李後主手書&<心經&>一卷,賜其宮人喬氏。後入太宗禁中,聞國主薨,自內庭出其經,舍在相國寺西塔院資薦,且自書於後曰:"故李氏中主宮人喬氏,伏遇國主百日,謹舍昔時賜妾所書&<般若心經&>一卷,在相國寺西塔院。伏願彌勒尊者持一花見佛"云云。"並又在文末引&<徐諧集&>且輥按語說:""南唐制誥,
有宮人喬氏出這誥,"豈斯人也耶?"可知喬氏在南唐宮中,因為善書,是很得到後主器重的。

  宋代書法承唐而來,以尚意為主,不比唐人之法度森嚴。其間女書法家所作,亦多意氣瀟散,頗多可觀。憲聖吳皇后是宋高宗的皇后,她的字學宋高宗及&<蘭亭&>。&<蘭亭博議&>說她:"喜親翰墨,尤愛&<蘭亭&>,嘗作小楷一本,全是王體,流傳內外。"其實,她對於高宗的字,則學得更象,&<書史會要&>曾載:"帝嘗書&<六經&>賜國子監刊石,稍倦即命後續書,人莫能辨"。可見其逼肖程度。&<群玉堂法貼 &>十卷,第一卷中就刻有憲聖慈烈皇后的御書&<千字文&>和&<歸田賦&>。

  楊妹子是宋時宮中的另一位知名女書家。對於她的書事,&<韻石齋筆談&>記述的較為詳細:"楊妹子乃宋寧宗恭聖皇后妹,其書類寧宗。凡御府馬遠畫多命題詠。余曾見馬遠&<松院鳴王琴。小幅,楊娃題其左方云:

  閑中一弄七弦琴,此曲少知音。

  多因淡然無味,不比鄭聲淫。

  松院靜,竹樓深,夜沉沉。

  清風拂影,明月當軒,誰會幽心?

  詞寄&<訴衷情&>。波撇秀穎,妍媚之態,映帶縹緗。"可見她的字是屬於秀美一路的。楊妹子不但用"楊娃"印章題署自書,並且還時常代替宋寧宗作書。&<庚子消夏錄&>說:"余又有&<女戒&>一卷,為馬麟畫,相傳為寧宗書,實楊妹子用"御書之印"耳"。

  此外,有關宋時宮中女子善書的如"建炎間掌內翰文字及寫宸翰字"的劉貴妃(&<書史會要&>),"太清宮寧宗時建,楊皇后書&<道德經&>石幢"的楊皇后(&<武林舊事&>)等尚多,難以盡述。

  使人感興趣的是,宋代的二位著名女詩人,詞人李清照及朱淑真也都善書。李清照雖說長於填詞,但對於金石書畫,卻也是愛之入骨的。她丈夫趙明誠著&<金石錄&>三十卷,李清照在趙序之後,為寫&<金石錄後序&>一篇。文中前一部分述說他們夫婦典衣縮食購買金石碑版的樂趣,和後半部分所記金兵南下逃難時文物散失的厄運形成對照,
有歡樂,也有眼淚,是篇研究金石文字者必得一讀的宏文。李清照對金石書畫不但酷愛,精於賞鑒,並且也能動手寫字作畫。&<才婦錄&>說她"能書能畫,"明陳繼儒&<太平清話&>曾說有人買到過李易安的&<墨竹&>一幅,&<書畫舫&>則更載有她所書的&<一剪梅 &>"紅藉香殘"詞貼一通,並錄詞後別人的跋文說:"易安詞稿一紙,乃清秘閣故物也。筆勢清真可愛。此詞&<瀨玉集&>中亦載,所謂"離別曲 "者"可惜的是,跋文作者的名字已佚,"僅存"點定"兩字耳"。

  朱淑真是海寧人,&<古今女史&>說她:"文章幽艷,才色清麗,實閨門之罕有。因匹配非倫,勿遂素志,賦&<斷腸集&>以自解。"清代的王士慎曾在&<池北偶談&>中談到,她在"辛亥冬於京師見宋朱真女郎手書"璇璣圖"一卷認為"字法妍嫵。"文後又說這捲圖卷前尚有朱淑真的手書" 璇璣變幻"四個小篆。則又可知她尚能書寫篆字。遺憾的是&<池北偶談&>的作者並沒有說明他所看到的朱淑真這件作品的正文是用什麼書體寫的。

  在眾多的宋代女書法家中,淪落風塵,身為妓女的也不少,這不能不說是宋代女書法家中一個較為普遍的悲劇。王英英是楚州有名的官妓,她書法學顏魯公,宋四家之一的蔡襄曾經教過她筆法。據稱她的大字寫得極好,梅曉臣有詩稱讚她說:

  山陽女子大字書,不學常流事梳洗。

  親傳筆法中郎孫,妙畫蠶頭魯公體。

  又有&<觀王氏書&>道:

  先觀雍姬舞六么,妍葩發艷春風搖。

  舞罷英英書大字,玉指操管濃雲飄。

  風馳雨驟起變怪,文鰩晝飛明珠跳。

  詩中敘述王英英書大字的過程,我們由此可知,她的書法用墨較濃,行筆迅捷,字體變態多端。這一切,對於一個女子來說,確實是很了不起的。

  宋代徐州營妓馬盼也很有些書名。當時蘇軾守徐州時,很喜愛她的慧麗。馬盼因為這個緣故,得以常時接觸蘇軾因此也就學起蘇軾的字體來,並且居然被她學得很象。一天,蘇軾寫&<黃鶴樓賦&>未畢,馬盼就仿照他的字體續寫了"山川開合"四個字。其後蘇軾"見之大笑,略為潤色,不復易之。

  又有一個失卻姓氏的彭澤倡女楚珍,她八分,草篆都能,是個豪放不群的江南女子。陶宗儀在&<書史會要&>中稱:"吾嘗見其&<過湖詩&>,清勁簡遠,有丈夫氣,故知其人不凡。"觀字如觀人,女中卻也有丈夫的。

  謝天香也是一個以書法垂名的妓女,因為她字寫得好,在一個偶然的機遇里,卻還因此而從良嫁了人,堪稱奇緣。事情是這樣的:"鉅野有穠芳亭,邑人秋成報祭所也。一日,耆卿謀立石其中,延士人王維翰書之。維翰未至,有妓謝天香問者云:"祀事既畢,何為遲留不飲?"眾曰:"俟維翰書石耳。"謝遂以袖代筆,
書"穠芳"二字,會維至,書"亭"字完之。父老遂命刻之石。王,謝遂成夫婦。後維翰登進士,與天香偕老。"(見&<青泥蓮花記&>)故事情節委婉,而天香以袖代筆而書,這在我國書法史上,簡直可與唐代以袖揭墨而書的裴休先後相輝並傳了。

  其他如溫琬,陳相,嚴蕊,趙總憐,蘇翠,楊韻等,也都是以妓女而擅書名的。其中"湖妓楊韻手寫&<法華經&>,每舉筆,必先齋素,浴沐,更衣",原因自然是篤信佛教,敬修來世,其用心是很苦的。

  此外,宋代其他女子善書的尚多,如&<安陽集&>說:"安國夫人崔氏(韓琦妻)善書札,體法甚老,無婦人氣。"&<書史會要&>說:"章煎,友直女。工篆書,傳其家學,友直執筆,自高壁直落至地如引繩,而煎亦能如其父。"又有曹學佺&<蜀是詩話&>中所提到的"唐氏能書"並引梅曉臣&<泗州觀唐氏書&>一詩說:

  唐氏能書十載聞,誰教精絕到紅裙。

  百金買盡蒲葵扇,不必要求王右軍。

  可惜這樣一位書法被人推崇的女子,竟會沒有留下名字來,封建社會對於女子的不公平,於此可見一斑。其他如王朝雲,徐韞,張穠,陳述古女等多人,亦皆能書,只是影響不大,也就一筆帶過了。

  有元一代,書畫大家首推趙孟俯,而其妻管夫人亦能畫善書。《松雪齋集》說:「管夫人道升,字仲姬。延祜四年封魏國夫人。翰墨詞章,不學而能。心信佛法,手書《金剛經》至數十卷,以施名山名僧。天子命夫人書《千文》,敕玉工磨玉軸送秘書監裝池收藏,又命孟俯書六體為六卷,雍亦書一卷,且曰:「令後世知我朝有善婦人,且一家皆能書,亦奇事也。』」這段文字是趙孟俯所記,基本是可信的。在書風上管夫人的書牘行楷,與趙孟俯極為相似。董其昌在《容台集》中稱其書法為「衛夫人後無儔『。因為管道升給我們留下的書法墨跡較多,我們如果目睹其跡,便知董其昌所說的話,對於她來說是不為過譽的。由於元代享國較短,又系異族統治,因此女書家甚為寥落,就不多舉了。

  有明一代,女子善書者人才輩出,其跡多有可觀。高妙瑩字叔琬,她是解縉的母親。解縉除纂《永樂大典》為其不朽業績外,在書法上曾著&<春雨雜述 &>一篇,而妙瑩的「善小楷,曉律、算術,女工極其敏妙」(《名山藏》),作為一個良母來說,從小對於解縉的熏陶,也就自然是意料的中事了。

  邢慈靜是明代最擅盛名的女書法家,她是少卿邢侗的妹妹,貴州左布政馬拯的妻子。後來馬拯死在任上,邢慈靜扶柩攜幼從二千里地以外的貴州返山東故里,並寫成《黔塗略》一書,追記途中坎坷困頓的苦狀,「文筆高古,存班惠姬之風」。可見是個德才兼備的女子。在書法上她宗李北海、衛夫人、管道升以及她哥哥邢侗,妙麗而有姿致,並刻有《之室集帖》。《式古堂書畫考》載其紙本烏絲闌《自述詩帖》,蘇州博物館今藏有署款為「天啟甲子(1624)花朝日書於蘭雪齋中,蒲團主人馬邢慈靜」的。

  她的晚年書跡《自書雜詩》一冊,計三十五頁,詩四十一首,情真詞雅,筆勢蹁翻,無疑是她的詩、書代表作品了。

  與宋代相似的是,明代名妓亦多擅書。馬湘蘭雖說以畫蘭出名,且善作詩,但字也寫得很好。她畫蘭花常有題詩,字跡秀媚,風韻別具。

  明代另一以「馳馬挾彈」絕技著稱的名妓薛素素,於書畫一道亦很通曉。《甲乙剩言》說她「姿度妍雅。能書,作《黃庭》小楷,尤工蘭竹,下筆如掃,各具意態」,真箇是「青樓中少雙」的奇女子。

  後為女道士,自號玉京道人的卞賽,在書法上也很有成就。《板橋雜記》說她「工小楷,善畫蘭鼓琴。」明亡後游吳中,吳梅村曾作《聽女道士卞玉京彈琴歌》一首送她。卞賽後來僑居虎丘山塘,所居「湘簾非幾,嚴凈無纖塵。雙眸泓然,日與佳墨良紙相映徹。晚依良醫保御氏,刺舌血為書《法華》。既成,自為文序之」
(《梅村集》)。竟然刺出舌血寫成《法華經》一部,這在我國書法史上,也是罕見的。

  又有金陵名妓楊宛字宛叔的,「也能詩,有麗句,善草書」(《列朝詩集》)。十六歲時嫁給了苕上茅止生,因為有才華好,所以丈夫待她很好。在書法上,她能「回腕出鋒,絕無媚骨」,汪歷賢曾有《題楊宛叔〈蘭亭〉臨本詩一首讚美她說:

  獨就規模出新意,更留粉本與〈蘭亭〉。

  雙鉤響拓誰能事?直喚昭陵片夾醒。

  名妓之外,與元代的管夫人以學她丈夫趙孟俯書法著稱一樣,明末的蔡夫人也是以學她丈夫黃道周的書法而得名。〈居易錄〉說她「書法學石齋,造次不能辨。尤精繪事。「可欽的是,蔡夫人不但擅長書法,並且很懂大節。據說黃道周在被難以前,蔡夫人曾經寫信給他說:」到此地位,只有致命遂志一著,更無轉念。
「氣挾風霜,很有些生祭的味道,真」閨閣中鐵漢。

  在明末女書法家中還有一位嘉興人徐范。據說她十三歲上便能摹諸家體,並且能夠以賣字來養活自已。

  《珊瑚網》曾記載她」為沈伯姬鳳華所書《古詩十九首》入石。徐媛跋有云:『彩筆生芳,墨香含素。歐率更允拜下風,衛夫人終當北面。『「雖有過譽之處,但也不完全是空中樓閣。不然,《恬致堂集》也不會說她縮臨《聖教序》」無一筆不肖,無一毫閨幃澀態「了。關於她的書法活動,《東村隨筆》似乎記載得更詳細些:」徐貞木白榆長於臨古,頗得形肖。其姐范,行書甚有《聖教序》筆意,名勝白榆。吾禾射圃西。《關夫子廟碑記》,乃其筆也。病癱瘓,自署』蹇媛『雲「。一個殘廢女子,在重男輕女,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裡,竟然能夠以書法自立,則其奮鬥精神和藝術造詣,就不難令人想見了。

  此外,明代的女書法家如"日臨子敬&<洛神賦&>或&<藏真帖&>一遍"(&<列朝詩集&>)的葉小鸞,十三能詩,書法遒勁有晉風"的葉紈紈等為數極多,這也是難以遍述的。

  有清一代,女子書法家的陣容也甚可觀。著名的有嘉興才女黃媛介,字皆令。她不但詩好,畫好,並且對於書法,也很精擅。&<無聲詩史&>說她:"苕齡即嫻翰墨,好吟詠,工書畫。楷書仿&<黃庭經&>。"看來,很有些林下風味。有趣的是,她的女兒也象母親一樣,"發方覆額,遂能以詠詩寫帖,楚楚可人",這當然和母親的教育是分不開的。有人裁詩,還曾對這位小女兒的書法作過"蠅頭小楷逼鍾王"的讚美呢。

  嘉興人項鼎鉉的妻子沈無非,其書法在女子中亦有令名。後來,據項鼎鉉回憶他的亡妻說:"先室沈無非氏,酷情筆硯,朝夕讀書不倦,尤喜臨池,絕肖禇河南, &<九成宮&>。有手書所撰朝鮮許士女集小序一首,先為其兄沈景倩臨摹上木,今記之,以為兒輩存手澤"。懷戀之外,是透露了沈氏在書法上的成就的。

  劉墉是清代的大書法家,由於日常接近,所以他的妻妾亦多善書。歷史上曾有劉墉教夫人寫字,並改"柳"字結構的故事。據文獻記載,劉墉家有三姬,皆能代筆,
並且象得可以亂真,使人很難分辨出來,尤其是劉墉晚年的小楷,代筆更多。後人根據線索,才從署名「石庵」二字及用長腳「石庵」印上,確認為其家姬代筆書。古人說,酷肖別人書跡的只能稱之為「奴書」,但要酷肖得人們難以分辨,卻也是不容易而下了大功夫的。

  姜淑齋是清代女子書法家中較有造就的一位,號廣平內史,嫁山東膠州宋氏。王士禎曾經看到過她寫的絹素團扇,極為稱賞,認為"筆力矯勁,不類女子。" 朱彝尊在題她詩卷時也曾寫下了這樣的詞:"三真六草寫朝雲,彷彿衛夫人,問何似當年王右軍?"就是稱美她書法的。今山東省博物館藏有她臨王右軍尺牘,末署 "已酉孟春,淑齋臨。"字畫挺朗,確實是"不類女子"的。

  道光,咸豐年間,陽湖出現了女書法家名叫張婉釧。她的字寫得很有些象李北海,由於筆力挺健,到了七十多歲,還能夠為人家做書。後來會稽人趙之謙"常師事之",人們把這比之為"王羲之之於衛夫人,"也是書林中的一段佳話。

  到了清朝末葉,桐城女子吳芝瑛工書法。她父親曾經做個山左縣令,只生了這個女兒,所以很是喜愛。據說這吳芝瑛的字曾經被孝欽皇后所稱賞,聲價很高,因此也就"頗自矜重"現在我們看到她的書法,除行書尺牘外,其楷書當以&<鑒湖女俠秋瑾墓表&>為代表代,所書清勁飄灑,穎秀之氣撲人眉宇,是很值得一看的。

  隆裕皇后是承恩公桂祥的女兒,桂祥父子雖說學問根基差,但隆裕後卻因為侍奉孝欽後日子較長,受到影響,所以喜學草書。宣統初年,她曾經用草法書寫擘窠大字匾額及聯語。那宮廷中的"延春閣"三個大字,就是她寫自已的齋名。

  此外,清代女子如王玉映、繆素筠、秋瑾之女秋燦芝等尚多,因為時代較近,讀者還是不難接觸到的。

  綜觀我國古代女書法家,代不乏人。但是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籠罩下,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婦女的才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閨閣中的詩書墨跡,一般也多秘不外傳。故而我國歷代有才華的女書法家,被埋沒而無聞的一定很多,而那些僥倖留下名字和作品的,也勢難和男子書法分庭抗[禮,這個問題的癥結應該說不在女子本身,而在社會。


趙孟頫的妻子管道升;

管道升(1262-1319),字仲姬,一字瑤姬,浙江德清茅山人,祖籍江蘇青浦人,元代著名的女性書法家、畫家、詩詞創作家。南宋景定三年生。嫁元代吳興書畫名家趙孟為妻,封吳興郡夫人,世稱管夫人,元延祐四年(1317)冊封魏國夫人。
管道升所寫行楷與趙孟頫頗相似,所書《璇璣圖詩》筆法工絕。精於詩。尤擅畫墨竹梅蘭。晴竹新篁,為其首創。元延佑六年(1319年)卒。存世的《水竹圖》等卷,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竹石圖》1幀,藏台灣故宮博物院。(以上內容來自網路)

因為學生時代背過她和老公詞畫唱和的漁歌子。三觀相投,興緻相和,覺得這兩公婆也簡直是理想夫妻的典範~

補兩人詞畫唱和內容:
趙先生《漁父詞?題漁父圖》:渺渺煙波一葉舟,西風葉落五湖秋。盟鷗鷺,傲王候。管甚鱸魚不上鉤。
管女士(共四首,選最喜歡的第四首):人生貴極是王候,浮名浮利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吟風弄月歸去休。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名妓薛素素,非常喜歡她畫的蘭花!第一喜歡的蘭花是趙孟堅的,第二喜歡的就是薛素素的!


衛夫人算一個吧,還教王羲之書法了的


推薦閱讀:

如果當初李世民傳位李恪,唐朝會變成什麼樣子?中國歷史的走向又會如何改變?

TAG:女性 | 國畫 | 歷史人物 | 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