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一詩從「白雲一片去悠悠」之後的部分藝術成就高嗎?
題主才疏學淺,讀《春江花月夜》時感覺前八句由春夜奔騰的江水寫至海上明月「生」,繼而又由江至花,由花回到月,妙不可言。之後八句更是由景物上升到對於人生乃至宇宙的思考。那麼之後描寫思婦的二十句是不是不如前部分?
個人閱讀體驗感覺不是的。
貼原詩如下: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我的電腦居然不能分段……只好標1.2.3.了)
1.前十六句的確好,特別是「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這四句警句一出,整首詩的境界都提升到了宇宙與生命的高度。但除卻由月升到月落的完整性角度的考量,整首詩是不可分割的一體外。後半部分也很精彩。
2.首先看「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這兩句過渡句寫得很好,從面對江月產生的宇宙與生命的思考回到現實,一「不知」一「但見」,頗有承上「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而回歸現實啟下「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之感。一「待」一「送」,由靜轉動,句勢順流而下,自然。宇宙與人生調門再高,回到現實人間遊子思婦,不,離別才是詩歌傳唱不衰的主題。「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這四句讀來輕快,「不勝(平聲)愁」三字結景轉情,鋪墊後面問句,但也淡而不傷。問句不似詢問,而似喃喃自問,視角不覺由遠及近。
3.「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無疑是月光的聚焦特寫,這無人導演的一幕幕卻又含著無盡情思。是誰欲捲簾而望?是誰深夜搗衣聲聲?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動作,月光伴我,我伴月光!這些與題主所說前十六句廣鏡頭塑造的景色視角都是有差別的,但也是楚楚動人的。而「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句意不算新,但也可算是後半首詩中的一個提亮點,鏡頭再次由「追光」變為遠光。下兩句用典,依舊綿綿思情,除卻月光,也將情感寄希望於雁、魚繼續傳遞。
4.「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直敘其事,「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讀到這裡已有非復一日,以上種種日復一日之感。一天月升月落已可代指日日月升月落之盼之悲。」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月已不在,情韻悠悠,不忍結束。
5.如果題主並覺不出後半首的好來,建議題主從古詩十九首讀起,能體驗到古詩十九首的好處,後半首的很多地方,也就更無須解說了。
我一直覺得這是兩首詩,從白雲處分開。
先佔坑吧,我發現好像每次看這首詩都會有不一樣的趕腳。
有虛有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