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擊》和《我是特種兵》哪個比較真實?

軍隊生活上


我是11年當兵13年退伍的,武警北京總隊某機動單位,從個人角度而言,我感覺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對部隊生活的描述還是比較寫實的。
這部劇讓我感受最深的也是這一點,對部隊生活描述的寫實,包括我有幾個當兵的朋友,看過這部劇也都說對部隊的一些東西描述的都非常不錯。我們部隊裡面看過這部劇的軍官、老兵和新兵都比較多,新兵連的時候還統一在禮堂集合放過這部劇(幾個片段),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現在的軍人因為這部劇來訓練戰士,還是軍旅生涯本身就是如此,但是我個人總體感覺,這部劇描述的一些場景和情節,以我們部隊來看,都比較屬實。
我當兵前沒看過士兵突擊,但是看過我是特種兵,當初當兵也是被我是特種兵吸引,才毅然參軍,但是真正體驗到了軍旅生活才發現並非像我是特種兵這部電視一樣。
士兵突擊這部電視我是退伍過了大概有半年以後才看的,因為那天我忽然想起以前新兵連,排長訓練我們,做俯卧撐,一排人撐了不知道多久,地上滴的都是汗,然後排長蹲在我們旁邊,拿出手機給我們放了許三多加入鋼七連時說的誓詞,我聽不清台詞,只聽到那些抑揚頓挫的語調,和高聲嘹亮的口號,從此我就對這部劇有印象,但由於部隊限制,一直沒有機會完整的看過這部劇,直到退伍半年,才忽然想起,結果一看就不可收拾。
從我的軍旅生涯來看,我不像士兵突擊里的任何一個主角,以及配角,我更像是電視里新兵連,老連隊,鋼七連里的一名普通的戰士,我以旁觀者的角度親身經歷和看到過電視里刻畫的這些人物,這些場景。
一個環境怎麼樣,關鍵就是那個環境里的人是怎麼樣的,部隊也是一樣,人造就一個環境,我想很多當過兵的人退伍了以後,不僅僅會記得當兵時挨過的練,吃過的苦,更多的還會記住那些在你軍旅生涯中走過的人,給你或多或少造成過影響的戰友,老兵,班長。
這部劇最吸引我的也是那些性格鮮明的各個人物,拋開大環境不說,劇里每個人物,我都能在我的部隊找到影子,我看到過一開始很笨很弱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變得比我們大多數人牛逼,也看到過正義無私,永遠不會拋棄戰友的班長,也看到過耍小聰明,只會拍馬屁,遭戰友白眼的戰士,也看到過一直很努力,個人素質很好,講話做事情直來直去的老兵,也看到過性格鮮明,豪爽幹練的連長。這些在劇里刻畫的人物,有的時候我都會自然而然地把他們代入到我所在的那個部隊,想像著和他們一起生活,訓練,甚至從某種角度來看,這部劇描述的就是我所在的那個部隊。
大多數沒有當過兵的人也許認為部隊紀律嚴明,人人安分守己,以完成各項任務為己任,做事情說一不二,各個稜角磨平,戰士都是血氣方剛血性十足的錚錚鐵骨,但是要養成這些東西,肯定有一個過程,很多國內軍旅電視劇更多的刻畫了軍人該有的風範,那些英姿颯爽的動作和執行任務時的牛逼,這些雖然有誇大的元素,但也無可厚非。

但《士兵突擊》,它更深刻的刻畫了從一名普通人,轉變為一名真正的軍人的過程。

在這一點上,引起了我以及很多戰友們的共鳴,他把我們從一開始的懵懂無知,到最後能真正有資格稱呼自己為軍人的過程,刻畫的非常深刻,讓我產生了巨大的共鳴。許三多、成才、五六一、班長、連長,這些人之間的交集,矛盾,與爭執,還有個人的性格、特徵,雖然有一些戲劇性的東西存在,但這絲毫不影響我把自己代入這些情節裡面。部隊,就是這樣,新兵和新兵,老兵和班長,新兵和老兵,新兵和班長,新兵和連長,老兵和連長,班長和連長之間等等,就是這樣,很多台詞和情節,和在真實的部隊里發生的,都特別相像。電視里刻畫的形象,在部隊里,都有人能夠代入進去。
接地(部隊)氣,這是我對這部劇最直觀的評價,看這部劇,就彷彿重回軍旅生涯,那茫茫無期的旅程和充滿未知的道路,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將來會有多牛逼,你只知道今天比昨天累,明天比今天更累,那一個個疲憊的身影和落寞的眼神,那一顆顆躁動的心和那些被漸漸磨平的稜角,我們身穿同一身軍綠,淹沒在祖國上百萬的軍隊中。
士兵突擊給了我們一個理想,不論是作為一名軍人還是一個普通人,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出人頭地,它更深層次的刻畫了這其中努力的辛苦與競爭的殘酷,箇中滋味,只有真正當過兵的人,有資格說自己是一名合格的軍人的人,才體會得到。


我是特種兵太寫實了,我開始還奇怪一個入伍一年的新兵就能請假回家,穿軍裝逛街,和女軍官談戀愛,火速提干,後來了解到他爺爺是軍區司令員一切都釋然了。


大愛士兵 感覺後來的軍旅題材片難再超過它了 士兵突擊第一次把軍旅片的主題鎖定在各個精彩的角色上而不是千篇一律、生硬的愛國主義。當史今退役時說,保衛首都十年,還沒看過長安街什麼樣子,後來高連長帶他過天an門時兩人痛哭流淚,我想國家 責任對於一個士兵而言就在這體現了,而不像特種兵裡面非要喊出什麼忠於祖國。。。


每次坐車從長安街上過,總會想起《士兵突擊》里史今班長離開部隊前坐高連長的車去看北京天安門那一幕。

史班長在車上哭的稀里嘩啦的,高連長抱著他的頭,還剝了一塊大白兔奶糖放進他嘴裡。

在部隊大院里生活過幾年,覺得這一幕很真實。


《士兵突擊》最偉大的是,
終於從頭到尾沒有一個女人了!
終於從頭到尾沒有一個女人了!
終於從頭到尾沒有一個女人了!
還有啥好的地方的?真實的地方?
沒了……
《我是特種兵》額……
其實我沒看過……
因為看名字就知道沒啥真實東西了……


完全沒有可比性。
看了《士兵突擊》我才知道原來沒有「我愛你你愛不愛我你到底愛不愛我我不愛你我愛他但是他不愛我可是我也並不愛你你到底是愛他還是愛我我誰都不愛只愛你和你媽」這樣的傻逼劇情也可以看啊。
這部電視劇表達的思想太純粹了好么?沒有特效,很真實。演員們的演技可以演的你看見王寶強就下意識的叫他「許三多」,你看見王國強就會想起高城,我甚至覺得相比於那些做作的演員們和電視劇們,這才是最好的電視劇啊。
你喜歡看膩膩歪歪沒有任何意義的電視劇么?


看了我是特種兵1的時候,我覺得世界上應該沒有比這更爛的劇集了,直到我看了我是特種兵2


沒得比,士兵和我是特種兵的意義不在一個點上,士兵突擊講的是作者對部隊的懷念和歌頌,是一種獨屬於老兵不死的精神的宣洩,這是一種次主流的文化。而特種兵則是為了宣揚一種主流的文化,一種建立在個人英雄主義上的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這沒有可比性。從個人喜好主義上來說,成熟的人會比較喜歡士兵突擊一些,因為他更現實,更悲觀。更適合這個社會的真實色彩,班長退役說保衛北京十年,沒看過長安街,這句話直到我離開我之前的部隊的時候才深刻的理解,而當初看時只是默默的跟著電視流淚。特種兵只看了第一部,第二部之後的就沒有任何興趣了。因為太假。作為一個有點閱歷的人都能看出來,然而很多人很喜歡,他們只是嚮往這種個人英雄主義,嚮往這部電視所宣揚的那些煽情的故事。一個願意這麼寫,一個願意看。這就是一個市場決定的故事劇本。而士兵突擊不一樣。或許是因為出現的社會背景不一樣。士兵突擊出現在零幾年,那時候人們還沒有被諸多的類似電視引起興趣,而後來的特種兵就更像是工廠話模式中為了迎合市場的一個產品而已。士兵突擊只是在講一個故事,他不是為了吸引多少觀眾,只是在講一個故事而已。就像現在電影界的所謂商業電影或者文藝片一樣。一個是文藝片。一個是商業片。觀眾受眾不一樣。效果不一樣。自然沒有可比性。


拿《我是特種兵》和《士兵突擊》比真的是侮辱了《士兵突擊》這部代表中國最高水準的電視劇。


從出生到讀大學離開家鄉,一直生活在軍營里,對軍旅劇有天生的好感。記得國產劇從早期的《突出重圍》《DA師》起到現在,大家熟悉一點的基本都看過。單就這兩部電視作品來談,我個人認為根本不具有可比性,《士兵》甩了《特種兵1》不知道多少條街(《特種兵》後續作品沒看,怕吐)。

誠然,很多朋友提到的現實生活中軍隊中的一些兵痞兵油子關係戶在《士兵》中並沒有反映,深表贊同,在軍隊里生活這麼多年,形形色色的奇葩人確實見了不少(比如曾幫哨兵抓逃兵這種經歷估計沒多少人有。。。)。但我認為,作為藝術作品,《士兵》的主題與主基調,決定了其更多地展示積極的一面。

與其他國產軍旅劇相比,我覺得《士兵》有兩點可貴之處:一是這部作品對人物塑造很成功,形象飽滿、張弛有度:許三多、成才、史今、伍六一、高城、袁朗.....這是一組人物群像,卻各有各的特色,都有分別品讀的空間。而不僅僅是一個小組幾個人,這個沉默那個喜歡傻笑,這種群像塑造太過蒼白;二是這部作品確實拍得很用心,很多細節刻畫的很好。《士兵》里大話太多,留下了很多名言錄,個人覺得稍微有點過多了,細節刻畫其實已經很不錯了,不需要這麼多外露的表達。

就角色而言,大家各有各的喜愛,我個人最推崇的是高城,他比袁朗更真實。除了對自己連隊的驕傲外,他沒有太多的大話。整個《士兵》我認為他是最有血氣的人,更難得的是他骨子裡不服輸的傲氣和狂氣。回到現實,和平年代本來就沒有那麼多鐵血需要他們面對,生活、訓練條件也比以前有了長足改善,很多作品宣傳的軍人的艱苦不過是比城裡人平時生活能見到與接觸到的高一些(不包括特種部隊,這是少數,當然我也不了解裡面的真實情況。。。)也許是社會進步了,人也更文明了,現在對待士兵的方式跟我小時見過的方式不同,帶兵主官的方式也文明了很多,卻真的少了很多早期軍人的血氣、蠻橫與傲氣。同學們,他們是軍人啊,就需要多一點血氣、多一點粗糙,不是穿了身軍裝讓玻璃心們佩服的(再次強烈鄙視一切軍人真人秀節目,在某些外軍,把無關人員帶到軍營里接觸軍備是要判刑的),我們作為納稅人給他們軍費養著他們是要他們在關鍵時刻能夠站出來。

有一段很多人不怎麼注意的細節每次看到卻尤其感動:許三多離開七連去老A的前夜,高城已經早他一步調任,整個連隊真的只剩他一個人時。夜晚,他一個人蹲在班裡的牆角,點著那根不知放了多久的煙,默默地流淚。這時糾察進來,拿手電筒照了下,問道,為什麼還不睡。他說,因為明天他就要走了。說話的糾察楞了一下,後面的糾察解釋了句,他是七連的兵。許三多意識到自己有淚水,慌忙解釋因為煙嗆得,放得太久。糾察想了想,掏出了煙遞給他,被他拒絕。糾察什麼也沒說,敬了個禮,說了句,老兵,好走。送別老兵,看過太多一群人抱頭痛哭的場景,糾察在現實的軍中也是最招人煩、不講人情的角色之一。然而這一幕,沒有多少語言,卻講述了很多,再加上那段配樂,著實給煽情到了。

至於《特種兵》這部劇,編劇、導演與原著作者都是劉猛,初中時讀過他一本《狼牙》,當時讀得很嗨,還推薦給我一個哥們兒看;高中時再讀他的作品卻被噁心到了,太幼稚。所以我對他的評價是,他的作品就適合來騙初中生,太幼稚。後續是,我那哥們兒迷上了他的書,讀大學還真的考了所軍校參了軍,剛下部隊我們電話扯淡,那哥們兒就在抱怨實際生活跟書中咋差距那麼大。。。

(昨天新聞發布了七大軍區重新劃分的消息,曾經生活的地方也改了名字,雖然多年不回去了,想起難免還有些傷感,年末事兒少,不免多寫了些文字,總之,希望以後能有更多好的軍旅劇供我們在此品讀)


如果按真實的拍,一會泄密,二你會接受不了他們的訓練方法,光是一個逼供與反逼供就相當反人類了,還有三天兩夜or 五天四夜(記不清了)不能睡覺期間各種訓練,然後三十公里武裝越野加武裝泅渡。。。你能接受訓練時的損耗指標嗎?


居然在知乎上挖墳到這個問題,實在是有點不敢相信,然而忍不住內心的激動想嗶嗶兩句,也就當作自己來過知乎的一點紀念吧(雖然一直潛水沒尋找什麼存在感)—————————看到一條線————————————
士兵熱播的時候我正好上初中,寄宿學校上學的我並沒有看到首播,倒是把第一次給了特種兵。記得那時候已經快要過年了,看第一集的時候被導演風格還小小地震撼了一把,這逼裝得可以啊,因為愛情去參軍,對於電視劇來說,前面的設定表示都可以接受,男女之愛本就常情,你也不可能要求每一部電視劇都像士兵一樣全是男的。但真正讓我接受不了的感覺肉麻不已甚至想吐的卻是這部電視劇一直大肆宣揚的兄弟情!!!!!!!!!!!!!各位看官沒覺得他們太做作太刻意了嗎?是的,我們可以一起經歷任何事,但求你不要像qq空間的非主流少男少女一樣說上一句:我們是一輩的兄弟,別人欺你一次,我殺他人百次之類的看似友情長存實則噁心到吐的對白,那是十六七歲的殺馬特少年們玩的。加之以片尾刀郎特色的歌曲,天啊,我的靈魂飛起來了,多麼高大上,但就是這種高大上反而毀了它。在後續的特種兵系列中,導演更是將這種噁心到爆的表達戰友兄弟情的方式發揮得淋漓盡致,噁心地不要不要的。
至於劇情bug,那就算了,因為這不重要,看電視劇我向來注重劇情之後而不是劇情。
在同一年我看的士兵,後來我在電影天堂下了全集,一遍接一遍,到後來重複次數太多,暴風到某些片斷居然玩跳過。好多人說士兵太假,不論是那種烏托邦式的戰友情還是主角許三多,都讓人很不舒服,沒錯,從細節考慮這個確實不怎麼符合中國軍隊某些方面,但可以分開來看,比如說有人認為許三多太傻,現實中不可能有這麼個人經歷這麼些事,然而這僅僅是寶強演技的局限,三多不是三國演義裡面的劉禪,應該是易中天說的那個劉禪,人家是木訥,可不是傻,混部隊應該沒啥問題,還有就是戰友情,我覺得這個就有點像大學室友一樣,你遇到有情誼的便覺得共鳴,評論里好像有這樣的,碰到沒情誼室友覺得不好,很多人都以自身當兵經歷來證明這個,我只想說,你當過兵,但你絕對沒有經歷過所有兵可能經歷的一切,不能說你的戰友沒給你這種感覺這種感覺就是假的。
當然以上兩點都不重要,對於士兵,我想起美術老師評價畢加索作品格爾尼卡時候說的一句話: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畢加索肯定沒見過長那麼奇怪的人,但他就那麼畫了,而你覺得那麼真實,看著那麼震撼。


同志你好!
首先感謝你對國防事業的關注,對於你的問題,這兩部電視劇都是還原度很高的軍旅題材影視作品。你可以看出,國家在軍事上的不斷壯大,只有國防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才能有所保障。

以上回答來自

其實都不真實,非得挑一個的話,士兵突擊吧。
好歹裡面的物種是人類,腹部繞杠多了會吐。
特種兵那種飛檐走壁,我特么想說,你咋不上天呢?
以上回答來自
一位悶聲作大死的退伍兵。


因為看士兵突擊經常被我爸鄙視,我爸爸是對越自衛反擊戰時偵查大隊的,也就是中國早期的特種兵。他是很討厭士兵突擊這個電視劇的。他常說許三多那樣的獃子要能當上特種兵那中國就完了,特種兵不是只要有很好的體質,還要有頭腦,有敏銳的反應能力,許三多適合徵兵騙小孩,給人一種幻想是個人就能當特種兵。所以士兵突擊這個電視劇的成功是精神上的成功,並不能說有多真實。
再來說說我是特種兵吧。這部電視劇拋開劇情來看還是可以的,不論是訓練畫面還是實戰畫面都說的過去,相比於士兵突擊,更為真實,畢竟特種兵,各個都身懷絕技這一點是沒錯的,據我老爺子所說,當年他的中隊長一拳能打死一條狼狗,功夫了得。還有他們組的狙擊手用79狙只打600米外的越南人,殺過11個。


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都是假到不能再假了,不過士兵突擊里有種氛圍還像點真的,當然,只是一點,只是某種氛圍,不是主旋律,更不是全部


你所說的真實是符合實際情況還是符合邏輯?要說符合邏輯的話《士兵突擊》無疑,畢竟這樣的人你可以想像在現實生活中或者部隊中還是有的,而且他也完全可以做出那樣的成就來。要說符合現實的話兩個幾乎都不符合,至少大多數人都不會遇到,特別是我是特種兵,邏輯設置,情節推進,演員表演,等等,當然了特1比特2能好一些,本來沖著吳京去看的特2的,結果硬是受不了沒看完,按道理吳京的演技不至於這樣啊。以上全部都是想到哪兒說哪兒,邏輯混亂。


我覺得士兵突擊的重點壓根不在特種兵上,它展現了一個普通的戰士在部隊的心路歷程,電視里戰士從剛入伍的啥都不是變成經過歷練的男人最後得到回報,現實中戰士從剛入伍的啥都不是變成經過歷練的男人最後退伍闖社會,雖然不太一樣,但我覺得其實是一樣的。當兵的一年懂得的道理也許可以抵得上過的好的人兩到三年時間的感悟,應該珍貴的是這些而不是什麼特種兵的標籤。


相比較來說,無論是從情感刻畫,還是真實生活,《士兵突擊》都要比《我是特種兵》真實,你們難道不覺得《$我是特種兵》很裝逼嗎


士兵突擊看過兩三遍,我是特種兵斷斷續續看過兩三集,喜歡士兵突擊多一點。
但是要說真實的話,估計都做不到,不是紀錄片,藝術加工的東西,不是以還原真實為目的的。
士兵突擊就是一個勵志片,傳遞的是不拋棄不放棄、笨鳥先飛等等等等的正能量,總體來說目的達到了,很多人看的血脈噴張,豪情壯志瞬間湧上心頭,恨不得立刻衝到前線捐出一條命去。但是有點邏輯的人都知道這故事也就只是故事,現實中沒有那麼多的好部隊好戰友好運氣,笨鳥先飛了也很大可能掉下來,但是真實性在很多文藝作品裡面並不那麼重要。
特種兵斷斷續續看了幾次,實在看不下去,估計劇組創作的動機就是塑造幾個裝逼人物吧,可惜了,我是個喜歡自己裝逼不喜歡看別人裝逼的人。


不管哪一個,都沒有描寫老兵揍新兵的情節。
不過相對而言,我是特種兵有點兒戲。


推薦閱讀:

用陸遊的哪一句詩可以形容他的人生?
《我的團長我的團》是國產戰爭劇的巔峰么?
秦統一六國後,嬴政決定從「三皇」、「五帝」各取一字,稱皇帝。那麼為什麼不叫三五呢?
如果現在要從商周到清的軍事家之中評選武廟十哲七十二將,究竟誰可以入選?

TAG:歷史 | 軍事 | 戰爭 | 中國軍事史 | 士兵突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