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春秋戰國時代的楚國和楚懷王(熊槐)?

真實的歷史,楚國是不是很深得民心,才能從一個小國用600年,變成佔據半壁江山的大楚,並形成流傳至今的楚文化?

從圖片可以看出,楚國在鼎盛時期是相當強盛的,也曾是春秋五霸之一,前後共消滅幾十個諸侯國,包括強盛一時的越國(吳亡于越)。

楚懷王(熊槐)被秦王囚禁,死於他鄉,寧可身死,也不願意割土換取自己的身家性命,客死他鄉,進一步坐實了暴秦。秦雖然用陰謀詭計害死了楚懷王,但因此也失掉了民心,最終,另一個楚懷王(熊心)和楚國貴族項梁、項羽以及楚人劉邦率領楚人滅了秦。(註:項梁、項羽為楚國貴族,劉邦、陳勝、吳廣均為楚人)

熊心立為楚懷王也是為了讓楚地人民不忘楚懷王(熊槐),或者說提醒楚民:熊心是繼承前任懷王熊槐的意志,這是否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楚懷王熊槐是一個很得民心的君王?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為什麼不是「齊雖三戶,亡秦必齊」?論國力,戰國末期楚國顯然不如齊國,為何是楚人滅秦,而不是齊人?

楚懷王的「懷」,是死後對其的謚號,意味著楚人對熊槐的懷念和憐惜。如果熊槐不是一個得民心的君王,想必也不會有幾十年後的起義軍再次將楚懷王這個尊號加在熊心的身上,這是否從側面說明,老百姓還是認可楚懷王熊槐的功績的。

戰國末期,弱國割土稱臣的君主不計其數,但楚懷王沒有,寧可身死,也絕不割土, 是不是很有英雄氣概?當時楚國的領土可是相當大,從上圖可以看出。

另外,就是屈原為什麼有這樣的氣節,並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性人物,想必和楚文化是分不開的。而屈原,正是成長和起用在熊槐的任內,一直在為迎取懷王歸國,最後因為楚國衰落滅亡而鬱憤投江而死,這才有了我們的端午節。我們應該知道,那個年代不像之後的時代,民族教育比較薄弱,其背景是春秋戰國,可以說剛剛脫離奴隸社會沒多久,有這樣的意識是相當超前的。

所以說,楚懷王的氣節,屈原的氣節,可能正是楚文化內核之一,也是後來楚霸王兵敗自殺,不願回去面對江東父老,以及楚人為什麼能號召天下反秦成功。(楚霸王、劉邦、熊心、陳勝、吳廣都是當時的楚人後裔)

請不要用教科書式、人云亦云式的回答,希望有深入的探討。


不是,楚懷王被囚禁對楚國人來說是屈辱,並不等於楚懷王很得人心。岳飛的《滿江紅》亦言:「靖康恥,猶未雪。」——難道你跟我說宋徽宗和宋欽宗是明君?但迎回二帝的口號多麼振奮人心。當時的文化思想中,國君受辱,國民也感到相當屈辱。

秦國沒有殺楚懷王,就算殺個楚懷王也不會失民心,六國對秦國的民心不是統一之後才建立的嗎?秦國干過那麼多粗暴無禮的事情,還順便滅了周天子,楚懷王影響力再大也大不過周天子吧?反倒是題主可以查查楚國弒君和內亂清洗的事件,該獲得權力的依然獲得權力。未能變法成功的楚國根本說不上民不民心,國君需要爭取的是舊貴族的支持,最底層那些人其實連愛國的資格都沒有。就拿「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話來講,並不是指隨隨便便三戶老百姓可以滅除,乃是指昭、屈、景、項這樣的貴族大姓。

至於說佔據半壁江山這詞可以在六朝時期用,在戰國時期不適合,當時長江以南開發薄弱,政府可控制人口也遠沒有北方多。判斷各國經濟實力應該看當時那些國家有多少城邑,城邑越多的地區說明人口密度越高,不該看版圖有多大。

現在的楚文化是通過考古和再宣傳所形成。楚國後期的中心在安徽、江蘇地區,項羽為楚霸王時首都在彭城,韓信為楚王時首都在下邳。何以現今一提楚文化都說湖南湖北,確切的說那應該叫做荊楚文化。

楚懷王執政十幾年,自不能說毫無干績,但在後期有丹陽、藍田、垂沙慘敗。也沒能加固中央集權,所以後來又發生了庄蹻脫離楚國,建立滇國的事情。外交上又不專心攻秦,在秦齊之間搖擺,所以後來才會轉為秦齊爭雄。他被囚禁以後,把爛攤子丟給楚頃襄王,再那所謂的復仇之戰中跟秦國硬拼,因慘敗進一步衰敗,楚懷王為此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樣一位君王怎麼樣都沒法得到聖明的評價。


首先談一下楚懷王。這人應該是戰國歷史上水平在中等偏下一檔的國君,英明神武是完全算不上的,在位期間被張儀欺詐、丹陽之戰、藍田之戰、垂沙之戰、庄蹻起事等等,最後得到秦昭王邀請前去赴會,事前既沒有聽從屈原和昭睢的建議而是執意前往,也沒有像趙惠文王一樣做好種種準備措施,避孕套都不帶一個,最後鬧了個身死異國,可謂楚國莫大的恥辱。

但他完全是個昏君嗎?楚懷王在位期間攻破襄陵、滅亡越國。同時期的各個政治領袖人物和楚國的百姓對他也有比較好的評價。如《春申君列傳》有言:黃歇見楚懷王之為秦所誘而入朝,遂見欺,留死於秦。頃襄王,其子也,秦輕之,恐壹舉兵而滅楚。至少說明楚懷王在位期間,秦國還不太敢有攻滅楚國的計劃,至楚懷王身死,才有了「壹舉兵而滅楚」的打算。《項羽本紀》亦載: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計,往說項梁曰:「陳勝敗固當。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今陳勝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勢不長。今君起江東,楚蜂午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復立楚之後也。」於是項梁然其言,乃求楚懷王孫心民閑,為人牧羊,立以為楚懷王,從民所望也。說明百餘年後,楚懷王仍然在楚地百姓心中有一定的地位,所以項梁選擇立了楚懷王的直系孫子作為反秦的精神領袖。如果說楚懷王被扣押在秦國僅僅是作為恥辱被楚國銘記的話,怎麼也談不上「楚人憐之」。又有《楚世家》直言:頃襄王三年,懷王卒於秦,秦歸其喪於楚。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諸侯由是不直秦。秦楚絕。可見楚懷王在當時的楚國算得上深得民心。

然後再來看一下楚國。春秋時期的楚國無疑是一個巨無霸般的強國和大國,春秋小霸鄭莊公就已經開始「懼楚」,至齊桓公稱霸時期,楚國多次挑釁中原,在齊桓公死後,楚成王時期就已經問鼎中原,但因為被視作蠻夷,遭到以晉國為首的北方几個諸侯的敵視,城濮之戰戰敗後,拉開了晉楚百年爭霸的序幕。此後晉楚爭霸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晉國主霸——楚勢漸長——楚庄稱霸——晉勢漸長——晉國復霸——弭兵言和

弭兵大會後,楚國的主要精力用於制衡吳國和緩解國內的各方面矛盾,最終在春秋末期被吳國攻入都城,幾近亡國。蟄伏了數十年後的楚國終於又在幾任明君的帶領下復興,傲然進入戰國時代。

但自春秋時代始,楚國就存在權力不集中的問題:貴族勢力強大,國君地位受威脅,多次發生因爭奪國君之位而起的政變,造成國家局勢的震蕩。早期就有堵敖篡位、子元專權等事,楚成王時期若敖氏勢力漸長,不久又有穆王弒父自立、若敖氏之亂等事件,在楚莊王、楚共王時期局勢才相對緩和,但共王死後,發生了數起弒君自立的事件,最終由楚共王的小兒子公子棄疾爭得了國君之位,但沒有妥善處理吳楚關係,至昭王時終於發生了吳師入郢的駭然大事。

進入戰國時期的楚國因為多年沒有與中原諸侯發生關係,也沒有經歷如韓趙魏齊等國的大波折,仍然保持了舊有的傳統,封君過重,國君權力受極大威脅,沒有集權體系,國家如同一盤散沙,僅僅依靠春秋時代的遺產支撐。攻滅的國家如頓、胡、蔡、陳、杞等,都根本無足輕重,都早在春秋時期就幾乎淪為楚國的附庸了。到楚聲王時期,發生了「楚盜殺王」這種聳人聽聞的事件,反應了楚國十分嚴峻的社會問題。到楚悼王時期任用了吳起進行改革,才緩解了國內外的各種危機,但還是因為貴嗣封君勢力龐大,讓政治改革最終宣告失敗。

憑藉著深厚的國家底蘊,戰國時期的楚國在楚宣王、楚威王時期進入鼎盛時期,積极參与國際事務,與齊、秦、三晉爭雄,并力圖緩解國內的各方面矛盾。但楚威王死後,繼位的楚懷王沒有妥善處理合縱連橫的國際形勢,多次讓國家受到利益損失,自此國勢轉弱,楚頃襄王時期被秦國一舉攻破國都,不得已遷都避難。此後楚國失去了爭雄天下的野心,一昧休養生息,直至最終被王翦六十萬大軍攻滅。

戰國時期的楚國最大的優勢是深厚的國家底蘊、雄厚的兵力、精良的武器、能征善戰的軍隊,楚國能在西周春秋之交一躍而為國力最強大的諸侯,並在此後幾百年都能保持其國際政治地位,算得上整個中國古代歷史的一個閃光之處。但楚國弱勢則是孱弱的政治統治力、昏庸的貴族階層、渙散的權力體系、缺乏變通和改革力,如同一盤散沙,誰見了都想咬上一口。不能適應時代的政府、國家、軍隊終會被時代拋棄,尤其楚國還是處在戰國時代,這個以「變」為基調的時代。


慷慨歌咸陽,從容作楚囚。苟活成一快,空負汨羅流。


首先大時代背景春秋崇尚周禮,而戰國禮崩樂壞

楚懷王從小接受禮儀熏陶,認為曾經的盟友秦王也同樣是個講信用的人,秦王先後兩次失信於楚懷王,換作是你,把你扣在這兒,問你換兩塊地,你敢不敢答應,而且寶寶都被騙兩次,氣死啦氣死啦,不想理你~楚國先前兵敗給了兩塊地,現在又要兩塊地,這兩塊也不是隨便要的,得是個重要據點,能隨便給嘛,老祖宗靠五十里發家致富到現在這麼大不容易,楚懷王沒有因為自己讓出兩塊地也歸結於自幼接受的楚國文化吧。
周天子長期的禮儀文化使人迂腐,正是有了楚國蠻夷般衝撞才有新的文化出現,當這種文化持續一段時候出現各種問題,秦國結合西戎文化又形成了不一樣的文化,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啊…

滅六國者,六國也,滅秦者,秦也。


想說的還有很多,手機打字好累呀,而且楚國八百年拍電視劇也得好幾百集,

你可以

加小姐姐微信交流呀^_^


國家元首就是國家象徵,跟得不得民心沒有太大關係。即使在現代社會,任何正常一個國家的國家元首被擄走都是不能接受的國恥吧?


看到題主在高贊回答里的兩個問題。提一點我的看法。

如果我沒記錯,第一個問題在史記里是有說法的,就是以懷王之恥來激發楚人的復仇之心。這個我覺得也是完全說得通的。另外,楚懷王后期雖然被扣留,但是也堅持不出賣國家利益,贏得後人尊敬。這樣的名號打出去自然是深得人心。

第二個問題就是自己想當然而沒有深入思考了,而且這個問題史記也有。項梁起兵反秦,項梁本身就是楚國貴族,他當時的想法就是藉助舊楚國的力量推翻秦朝在楚地的統治。一個切合實際,畢竟在楚地起事,項家在楚地又根基深厚,楚人又在秦朝統一六國的戰爭中仇恨最為深重,立起楚王的名號是當時最為實用的手段。另外一個為什麼不用周天子的名號,一個是周天子影響力早就萎縮了,反而不如楚懷王對楚人那麼管用;另外我個人的觀點是項梁乃至以後的項羽都只想要恢復楚國,恢復春秋戰國的分封制格局,而並沒有取代秦朝的意思。所以周天子對於項梁叔侄來說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嗎?反而不如楚懷王來得更好,畢竟項梁只想要重建楚國,又不是想統一天下。這樣的思想在後來的項羽身上表現就很明顯了,放棄關中回到彭城,分封了幾個異姓王,明顯是不想當皇帝,而是只想做一個春秋五霸那樣的天下盟主吧。


推薦閱讀:

為何戰國時楚國不向南的大塊空白地擴張(今天廣西,廣東,台灣一帶等),而要和北方那麼難打的諸侯國打?
為什麼以蠻夷為恥的秦國文化不如中原,天天我蠻夷也的楚國文化可以與中原分庭抗禮?
齊桓公伐楚,管仲為什麼只指責楚國「包茅不入」和「昭王南巡不返」,而不指責楚國僭越稱王?

TAG:小學生 | 屈原 | 周朝楚國 | 「民間歷史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