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人是抗戰中國最好將軍嗎?與當時名將如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爾有多大差距?

據說在緬北反攻時孫立人指揮新一軍以1.9萬人的傷亡斃傷日軍10萬人,在仁安羌大捷中擊退10倍日軍救出7000英軍,被稱為東方隆美爾。


@田鋒 的回答里說了孫將軍在廣州沒有辦法約束部卒,作為一個有良心的青年歷史發明家,我不得不實名表示反對!這顯然是匪諜的宣傳!

我也曾對新一軍五十師副師長楊溫談及新一軍士兵擾民搶掠等事實和市民對新一軍如此印象,請其報上級,整飭軍紀。及後楊對我說,楊在軍部彙報時,將情況報告出來,孫立人軍長說:「廣東人分外刻薄,我軍過去駐暹緬時,當地華僑對我們非常客氣,解衣推食,我們士兵要什麼,就拿什麼,隨便取用,來到廣州要些東西,就說我們軍紀不好,豈有此理。」我是廣東人,見這樣就不敢再說下去。

匪諜的宣傳里還有更過分的,說抗戰勝利之後,廣州市民非但不歡迎王師新一軍,還惡毒地稱其為「新日軍」——顯然全廣州市民全部都通共了!

新一軍在廣州橫行霸道,強搶暗劫,弄至全市風聲鶴唳,雞犬不寧,人怨沸騰,市民畏之甚於日軍,因此人皆呼之為「新日軍」。 有怨恨之而無可發泄者,深夜乘人不覺,攀上搭在中華路中歡迎國民黨軍隊光復廣州的大牌樓,於牌樓正中懸掛大飯煲一個,以表示被新一軍弄至無飯可食。

當然些全部都這是毛共媒體的宣傳報道,裡面肯定有不實之詞。作為世界軍事名將,孫立人將軍怎麼可能約束不好自己的部下?簡直是笑話!孫將軍不是都說了?——我在城裡下館子都不要錢,拿你幾個西瓜怎麼了?

這樣有損孫將軍名譽的惡意誣陷,我們是斷斷不會承認的,孫將軍也不可能承認!

這次我們到海城就更糟得多了,所有以前良好的名譽和光榮的歷史,差不多都給這些不肖份子,完全喪失盡了。拆人家的房舍樓板來來當柴燒,再不然就拿人家的東西作為自己的,現在我接到老百姓,告我們的狀紙已有好幾十件。人家說日本人在這裡,雖然很多事情受他們不平等的壓迫,但是他們的軍隊卻是很有紀律的,一切規規矩矩。日本人對於物資特別愛惜,譬如汽油一項,他們拿著當他們身上的血液一般看待,節省保管都好得很。
——《孫立人言論選集》,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

……

那只有一個解釋了——孫立人也通匪了!

先總統 蔣公果斷出手,搗毀孫立人反黨集團並將其囚禁,果然是高瞻遠矚!

(來源見圖片,侵刪)


謝邀。
暫時沒空細扒資料。
1、孫美爾的戰略戰役戰術能力,絕大部分不過是k粉們吹出來的。要是孫美爾真那麼神的話,k記又為何在淞滬、武漢被黃軍按在地上摩擦?
2、拿孫美爾跟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曼施坦因、隆美爾相提並論,簡直就是拿自己的無知無畏來黑後面那群將帥。
後面那票全都是一個戰區/方面軍級別的指揮官,結果直接被降級到跟一個師長等列了,簡直降維攻擊、簡直喪病!
3、孫立人真正突出的,是他的帶兵和練兵能力,這一點是包括王耀武在內的k記將領,都無人能出其右的,所以他的新38師的戰鬥力確實單獨拉出來可以不虛當年世界上任何一個師。
不過,新38師戰鬥力強除了孫美爾自身的能力過硬之外,他作為宋系親兒子,一直能拿得到超多的資源,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當然,宋子文也確實沒白疼他,至少比起常大隊長的幾個親兒子來,孫美爾要強多了。
——燃鵝,也就不過如此了,他並改變不了k記軍隊的封建人身依附的本質。
4、戰術素養和能力也堪稱優秀,可以躋身當年師級長官的第一梯隊。被k粉們吹上天的仁安羌大捷,雖然真相併不是k粉們臉不要地吹逼的那樣,是孫美爾以一當十擊退十倍日軍,把七千英軍當空氣了。但確實體現出了孫美爾一流的戰術頭腦,主要值得稱道的有兩點:
①頂住威廉斯利姆這廢柴的壓力,沒有倉促出戰,而是開戰前進行了充分而周密的戰場偵察和戰術部署,不打無準備、無把握的仗,——這一點倒是確實跟三帥一樣,而且三帥也跟孫美爾一樣,重視並長於帶兵練兵,尤其重視戰術,畢竟三帥也有林美爾之稱嘛。不過,林美爾無論是更高一層的戰略戰役,還是更低一層的班排戰術,都要比孫美爾強不要太多。
如果孫美爾當時沒有頂住壓力而倉促開戰的話,以威廉斯利姆不久前在東瓜、棠吉坑200師的先例,恐怕孫美爾的下場會比戴安瀾將軍更慘。
——ps,一直覺得,戴安瀾將軍才是遠征軍里最能打的一個。如果不是被威廉斯利姆這爛貨坑死了,神馬孫美爾、鄭洞國恐怕連被吹的資格都沒有。
②非常明智地強調了隱藏實際兵力,利用猛烈的突襲打了黃軍一個措手不及,又讓黃軍摸不清孫美爾到底帶了多少部隊過來。黃軍畢竟正面還有七千英軍擺在那裡的,突然從側後受到猛烈的突襲,又摸不準到底規模有多大,只要不是那種有前無後、打死罷就的指揮官,正常來說決心都肯定會受到動搖,為了保證部隊的安全而選擇後撤的。如果孫美爾當時沒有做好隱蔽,讓黃軍很快就摸清楚了他只有一個團的兵力的話,估計他的113團也得搭進去。
————————
之前答漏了一點,「是不是二戰時中國最好的將軍」這一點,補充一下。
1、否。
綜合他二戰時的表現,充其量只能算是中國最好的師長——之一。
如果縮小範圍到k記的話,「最好的師長」這頂帽子雖然有爭議,畢竟王耀武、戴安瀾、鄭洞國、廖耀湘、胡璉這些人的表現也都是有力競爭者,尤其是戴安瀾,200師的戰鬥力跟新38師比起來只強不弱,畢竟k記能跟巔峰時的黃軍剛正面不虛的唯一一個師,但孫美爾也確實戴得起。
但如果擴大到包括土八路和新四軍在內的中國軍隊範圍的話,那他孫美爾要戴「最好的師長」這頂帽子,頭就略小了點了。畢竟,土鱉後來的三四五七帥、一三七將,還有44年犧牲的彭雪楓,如果能活到55年,大將前三的順位是最低標準了,這些狠人當時都還是掛著師長的名頭呢,每個的能力、戰績都是杠杠的。要是他們有孫美爾的家當,去打仁安羌並不見得會比孫美爾差,畢竟當年養雞爸爸的軍事觀察團,在實地考察中國戰場的情況之後,向羅瘸子打報告時一致認為,單純從軍事角度來說,援助土鱉要比援助k記玩划算得多,對土鱉的戰鬥力的評價是超高的;但如果孫美爾用土鱉的家當,去打敵後破交戰、反掃蕩,那他孫美爾恐怕得跪。
——不過,還是前面提到的,如果單純從帶兵、練兵來說的話,即便土鱉那邊能拿得出手跟孫美爾比的,也就林美爾算一個,四帥也能勉強比一比,其他的就比不過了。尤其是一將,帶兵練兵的能力並對不起他的名聲,他帶的三野,後來在棒島的表現太坑了。不過他本來就是算大帳、大心臟、神仙仗出名的。
2、「中國最好的將軍」這頂帽子,即便不算土鱉,他孫美爾也戴不起。
雖然,師長也是將軍,但將軍卻涵蓋了軍長、集團軍/兵團/方面軍/戰區司令。他孫美爾最高的職位僅僅是軍長,連獨立負責策劃、指揮一場戰役的經驗都沒有,拿什麼跟杜聿明、李宗仁、薛岳、王耀武們比?
——能帶好一個師甚至一個軍,打好幾場戰鬥,就一定能打好一場戰役/會戰了?廖耀湘、鄭洞國、邱清泉默默點了反對。
如果算上土鱉的話,以孫美爾的那點戰功,十將恐怕都擠不進去。
3、k粉們總喜歡拿內戰早期三帥被趕得滿地圖跑的事,yy孫美爾如何吊打林美爾,如何差點把林美爾趕盡殺絕卻功虧一簣。
雖然,就兩人的風格來說,孫美爾確實有點克林美爾。因為雖然兩人在戰前周密偵察、部署,以及帶兵練兵能力突出等方面很相似,但兩人的性格卻截然不同,林美爾生性謹慎而保守,但孫美爾卻非常大膽甚至激進。所以,如果兩人和帶一個軍對決的話,林美爾還真可能要吃虧。但實際上,林美爾在東北前中期的主要對手,從來就不是孫美爾,而是杜聿明。k記前期在東北把林美爾打成林跑跑,雖然新一軍的強悍戰力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k記整個東北的攻略主要出自杜聿明,而不是孫美爾之手。
而k粉們吹孫美爾如何吊打林美爾吹破天,但實際拿得出手的戰例,也就一個德惠之戰。但那個戰鬥的規模本就不大,而且並不是林美爾提出要打的,而是洪學智等人在打完城子街全殲新30師89團之後,試圖一鼓作氣拿下德惠,吃掉孤立在德惠的潘裕昆新50師。由於洪學智的6縱有4個師,兵力火力都佔優勢,而且部隊剛打勝仗士氣正旺,而守軍新50師為孤立之敵,德惠地形又無險可守,怎麼看都是很穩的,所以林美爾就同意了洪學智等人的計劃。
燃鵝,萬萬沒想到洪學智的6縱被剛在城子街的勝仗沖昏了頭,過於輕敵,甚至連戰場偵察都只是在夜裡做做樣子,具體地形細節都沒搞清楚,更別說敵軍的火力布置情況了。加之計劃、部署時間非常緊,各師、團指揮官開完會之後,對於自己部隊負責的具體任務、如何協同之類的重要問題,都搞不清楚,就倉促開戰了,想當然以為戰鬥一打響,敵人就會潰逃了。但萬萬沒想到的是,潘裕昆的新50師並沒有按他們的劇本來演,於是整個6縱攻城的時候就亂成了一鍋粥。
其中最致命的問題是炮兵太坑爹。因為當時6縱的炮兵都是土包子,只知道怎麼打得響,卻連陣地布置、射擊諸元之類的的概念都沒有,跟後來四野冠絕全軍的炮兵完全是兩碼事,後者那是陸陸續續從k記起義、投誠部隊里,吸收了大量接受過專業訓練且經驗豐富的炮兵人才,通過手把手一班一排地帶起來的。
而炮兵最最坑爹的是,壓根沒有炮步協同的概念,進入陣地後僅僅一個多小時倉促架起大炮之後,就亂打一通。壓根打不準,對新50師的工事造成的破壞微乎其微也就算了,更坑的是,到步兵開始發起衝擊的時候,炮彈已經打沒了,讓守軍的可以毫無忌憚地火力全開。結果,明明一場可以手拿把攥的殲滅戰,硬生生打成了潘裕昆戰後所吹噓的「用人海打火海」的局面,氣得到前線觀戰的林美爾摔望遠鏡。
k粉們之所以拿德惠這個規模一般的戰例吹破天,主要是因為在林美爾大秀操作,三下江南、四保臨江的時期,k記也就這個戰例可以吹的了。
而孫吹們拿這個戰例里,孫美爾命令潘裕昆無視杜聿明讓他突圍的命令,轉而命令他堅守德惠,等待孫美爾自帶3個團迂迴救援,最後真的守住了德惠,大吹特吹孫美爾如何用兵如神。燃鵝,從戰役態勢來說,杜聿明的讓潘裕昆突圍的命令,才是正常的選擇,因為德惠地處平原無險可守,而6縱無論是兵力還是火力較之新50師都是絕對優勢。如果不是6縱輕敵,偵察部署的工作沒有做好,特別是炮步協同嚴重脫節的話,參考城子街的戰例,德惠的新50師並不會比城子街的89團堅持太久:89團只扛了兩天不到,就被全殲了。
——當然,你非要吹孫美爾是豬哥再生,掐指一算便知6縱一定會沒有做好準備、炮兵一定會坑爹,那我也無話可說。
而且,真正讓林美爾不得不飲恨放棄圍攻德惠的,也並不是孫美爾長程迂迴而來那3個團的天兵天將:林美爾早就已經部署了部隊招待他了。真正讓林美爾不敢戀戰的,是杜聿明從不同方向調集過來的4個師!杜聿明的心氣和胃口比他孫美爾大多了,是要趁機一口氣吃掉林美爾渡江南下的部隊,壓根就已經把潘裕昆的新50師當棄子了。其實以林美爾當時帶過來的三個縱隊兵力,真要狠了心非拿下德惠不可的話,別說潘裕昆的新50師了,就算是孫美爾帶過去那3個團的天兵天將,也只不過是加菜而已。但林美爾一貫的小心謹慎這次是真救了他。要不是他及時放棄圍攻德惠主動撤退,給了孫吹們鼓吹孫美爾把林美爾打得潰逃的吹逼談資,那他和他帶過來的三個縱隊很可能就回不了江北了:杜聿明已經派人打開了小豐滿水庫,切斷了他的退路。還好林美爾及時擺脫了孫美爾的糾纏,才有機會冒險強渡松花江撤回江北,從而轉危為安。如果他還在跟孫美爾糾纏,沒能及時渡江的話,那麼等杜聿明從東滿、西滿調集的援軍趕到,縱然他有林吹們吹噓的600apm,也只能被杜聿明瓮中捉鱉。
結果,林美爾成功逃出生天,杜聿明的一盤大棋落空,自然把鍋都算在抗命邀功的孫美爾打草驚蛇上了。要不然,為什麼孫粉們吹破天的德惠之戰,會成了孫美爾指揮的最後一戰呢?
——從戰術層面看,孫吹們批杜聿明坑孫美爾確實有道理,但是從整個戰役層面,特別是站在作為戰役最高統帥杜聿明的角度來看,牛逼哄哄的孫美爾實在是把杜聿明坑慘了。
如果孫吹們有異議的話,不妨先把包括常大隊長在內的k記最高統帥部都黑一遍,指責他們全都不懂戰役態勢,才會單方面支持杜聿明,坑了戰神孫美爾。
4、孫美爾在戰術上確實水平很高,這一點無論是仁安羌還是德惠,都可以看得出來。德惠之戰,他選擇遠程迂迴增援,以迴避林美爾的打援部隊,雖然最終還是遇到了林美爾的阻援部隊,但確實避開了林美爾的外圍阻擊部隊,得以第一時間接近德惠,讓攻城的6縱非常被動。
但上升到戰役層面的話,他的水平就相當一般了,就不跟土鱉的十帥十將們比了,——那些全都是有獨立策動、組織和指揮十萬級兵力的中等以上規模戰役經驗的,拿來跟孫美爾比,也太欺負他了。土鱉那邊即便是十帥十將以下的,鄧華、楊得志、楊勇、楊成武、韓先楚、洪學智等一票兵團/縱隊司令,也不是他孫美爾可比的,特別是鄧華和三羊,大兵團戰役組織和指揮的能力,可都是大將級水準的。土鱉那邊,拿萬歲軍梁大牙跟他孫美爾比一比,已經算是最高規格了。
而在k記內部,杜聿明、薛岳、李宗仁、白崇禧、衛立煌、張治中、陳誠、張自忠、王耀武等等一票將軍,且不論水平如何,但也好歹負責組織實施過10萬人以上規模的戰役/會戰,孫美爾拿頭跟他們比呢?
孫吹們經常拿孫美爾在東北時提的,那套被他們吹上天的所謂破解林美爾圍點打援的高招,即:
把師團級大部隊集中在堅固據點,派出營連級小目標配備高機動性的機械化車輛駐守外圍據點。大部隊集中有利於加強防守,等待外援部隊;高機動性小部隊駐在外圍能及時發現林美爾部隊的位置,而且目標小,對於林美爾來說食之無味,而且機動性強好轉移,即便跑不掉,損失也不大。
——不客氣地說一句,也就對戰役態勢基本沒概念,連戰史都沒了解過多少的孫吹,才會覺得這招多麼高明了。但稍有點戰役態勢判斷能力,哪怕是對土鱉的戰史有點了解,知道土鱉是如何打仗、最喜歡怎麼打仗的軍迷,都不難看出孫美爾提出這招,不但並不值得吹他的水平有多高,反而恰恰是他在戰役層面水平很low的體現。
如果僅僅是以一個軍這樣規模的對抗來說,孫美爾這招確實有點效果。但問題是,k記和土鱉在東北的對抗並不是一個軍,而是整個東北的戰略戰役全局!
從這個層面來說,杜聿明在東北時,那套分兵連線、保證側翼的布局,其實大方向是對的,跟李奇微後來在棒島對付志願軍那一套「磁性戰術」,思路其實差不多:保持接觸,掌握土鱉的動態位置,並加強戰線的左右協同,儘可能堵住土鱉運動穿插的漏洞。一言蔽之,就是要讓你運動不起來!
燃鵝,杜聿明手裡的k記部隊,無論意志還是紀律性,都跟李奇微手下的那群養雞佬差了九條街。以k記的封建人身依附本質的部隊,即便是孫美爾的新一軍,即便是李奇微來指揮,也一樣玩不轉這套「磁性戰術」。
ps,李奇微這套專門針對志願軍腿短這個劣勢,而設計的養雞土豪升級版「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可是讓彭老總這樣能用2萬兵玩蘑菇戰術,教手握23萬大軍的常大隊長親兒子西北王做人的運動戰大神,都被逼到幾近技窮的地步。特別是當李奇微吃透了志願軍一次戰役的自持力極限後,第四第五次戰役,都差點把志願軍打到崩盤了。要是第四次戰役沒有五十軍抱著全軍拼光的覺悟,在漢江南岸背水列陣,與養雞佬第一軍硬剛,為志願軍其他部隊的轉移、補給和設置縱深防線爭取到了寶貴的五十晝夜,志願軍很可能就得被推回鴨綠江了;第五次戰役,沒有63軍在鐵原超水準、幾乎完美的防禦戰發揮,志願軍也很可能要被推回鴨綠江。
而孫美爾這套所謂破圍點打援的妙招,則是完全背道而馳了:從紅軍到八路,再到解放軍,再到志願軍,土鱉的部隊從來就不怕你重兵集團蹲坑,只怕沒有可運動操作的空間。不客氣地說一句,就算你孫美爾的新一軍全部集中到一個據點,能比後來的長春、瀋陽、錦州兵團更屌?
而且,從k記和土鱉在整個東北的戰略態勢來說,如果k記採用他孫美爾這套高招的話,基本上等於是選擇了慢性自殺,——雖然,47年以後的k記無論在東北怎麼玩,結果都是慢性死亡。但採用杜聿明的方案,好歹還算是掙扎著自我搶救一下,而採用孫美爾的方案,則直接就是放棄治療了。
因為,當時東北的局面是,k記只有拚命壓縮土鱉控制範圍,才有獲勝的希望。否則,以土鱉逆天的發動群眾,一旦站穩了腳跟,能夠從本地源源不斷地獲得兵源、物資補給,就能不斷壯大,再加上土鱉強大的宣傳滲透能力,不斷地向k記控制區軍民發動宣傳策攻勢,k記控制區分分鐘後院起火。
這個局面,杜聿明很清楚,常大隊長也很清楚。畢竟,k粉們痛心疾首的「六月停戰令」下達之前,杜聿明正躊躇滿志地要一鼓作氣把林美爾趕盡殺絕時,海城前線,5月27日,滇軍184師師長潘朔端率部起義,而這一天,恰好是常大隊長抵達瀋陽大營督戰的日子。這個潘朔端雖然只是個師長,但卻不是什麼小人物,在滇軍內人脈極廣,跟雲南王盧漢的關係也不淺。所以,此事對常大隊長和杜聿明震撼極大,再也不敢信任滇軍,不但不敢用,還時刻得提防著會不會倒戈。所以,不但一下子少了好幾萬可用部隊,甚至還得再搭進去一批用來防這幾萬部隊倒戈的部隊。那你還哪來的兵把林美爾趕盡殺絕?加上養雞爸爸那邊給的壓力也大,於是就做個順水人情給養雞爸爸一個面子,來個「六月停戰令」咯。
本來,常大隊長和杜聿明都覺得,林美爾這次被揍得元氣大傷、吐血三升,回血都得要個一年半載吧?燃鵝,才過去半年不到,林美爾不但血回滿了,特么比以前還猛了,三下江南、四保臨江各種秀到嗨翻天!
為什麼?
林美爾剛到東北的時候,還沒站穩腳跟,沒有穩固的根據地,土改啊、基層組織啊、宣傳啊都還來不及推廣,主要工作是忙於接收、搜集關東軍遺留的人員裝備。杜聿明這個時候殺過來,林美爾並沒有主場優勢,而裝備和兵力更是直接被碾壓的份,再加上太祖又態度強硬地遙控,多次要求他必須硬剛。所以,縱然林美爾600apm,也只有被修理的份了,而且確實被修理的很慘。差點把老底都打光了,林美爾自己都被打得崩潰了,被擔架抬著撤退到北滿的。整個土鱉東北局的人都準備上山打游擊,甚至學當年金大胖那樣投毛熊老大哥去了。
燃鵝,「六月停戰令」給林美爾續了半年之後,土鱉在僅有的北滿南滿兩塊根據地的土改完成了,基層組織健全了,宣傳動員也深入了,根據地老百姓支持了,根據地正常運作了,能穩定而源源不斷地獲得可靠的兵源、糧食、彈藥、補給。
於是,林美爾又滿血回來了。
於是,杜聿明終於有機會領教林美爾傳說中的600apm了。
於是,日記強國的常大隊長為了「六月停戰令」腸子都悔青了。
試想一下,林美爾僅僅控制了南滿北滿兩個地方,就能這麼跳,要是再讓他地盤大一點,k記還有活路?
杜聿明明白這一點,常大隊長更明白這一點。這就是為什麼他們明知兵力捉襟見肘,也要不斷分兵,就是因為拚命地想要控制住更多的地方!
但孫美爾則顯然對這一點毫無概念,所以才會提什麼集結大部隊蹲坑這樣的主意。
——這就是差距。


我也曾對新一軍五十師副師長楊溫談及新一軍士兵擾民搶掠等事實和市民對新一軍如此印象,請其報上級,整飭軍紀。及後楊對我說,楊在軍部彙報時,將情況報告出來,孫立人軍長說:「廣東人分外刻薄我軍過去駐暹緬時,當地華僑對我們非常客氣,解衣推食,我們士兵要什麼,就拿什麼,隨便取用,來到廣州要些東西,就說我們軍紀不好,豈有此理。」我是廣東人,見這樣就不敢再說下去。

============

我是不認為連軍紀都不約束的將領 真能帶好兵打好仗的。


作為曾經的百度孫立人吧小吧主後來因為腦殘粉的原因而退出,我對孫立人的研究還是有一定的話語權的。

(1)仁安羌問題

國內最早吹捧孫立人戰功的是孫立人堂侄孫克剛在1946年由上海國際出版公司出版的著作《緬甸蕩寇志》,如今在各大軍事論壇上甚囂塵上的「 擊退10倍日軍救出7000英軍 」就是出自這本書。奉送上原文:

「仁安羌大捷」,是一個聞名於世的戰役,是近代史上中國軍隊第一次和盟軍並肩作戰所得的榮譽,是盟軍在第一次緬戰中唯一的大勝仗,同時更是一個奇蹟。因為新三十八師在劣勢情況下,竟以不滿一千的兵力,擊敗十倍於我的敵人,救出十倍於我的英軍,這十足表現出中國軍人作戰精神的英勇 與頑強。

《緬甸蕩寇志 第二節 仁安羌大捷》遼寧教育出版社2005再版

後來這本書的版權由台灣的學生書局掌握,並授權給大陸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結果之後孫立人的吹噓事迹便一發不可收拾。台灣的學生書局是由孫立人的秘書沈克勤和孫立人在台灣的幾個遠房親戚合作辦的,本質上還是一個孫立人家族的小型出版作坊。

但是,你如果把它當小說閱讀沒什麼問題,你要把它當作正史為依據顯然是對真實事件的不負責。這裡,無論是孫克剛還是後來孫立人的老部下都犯過重大錯誤,這個我會著重在第三板塊講到,先考證仁安羌。

我們就從敵人的戰史和我方的電報來比對,孫立人的新38師113團是否擊敗了「十倍於己」的日軍

首先,我們可以確定,日軍遭遇的新38師部隊的兵力大概在1000人左右

此間,賓河以北之敵為掩護主力撤退,不僅不放鬆攻擊,反而增強了兵力,好像是中國軍的一部(新編第38師主力約1000名)來援。

《緬甸攻略作戰.第五章.第33師團的仁安羌進攻戰》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 原書房 1973

按孫克剛的說法,新38師的所遭遇到的兵力大概在10000人上下,那我們接下來看一下新38師加入仁安羌作戰的時間到成功救出英緬軍的時間,

好,不多說,上斯利姆給113團團長劉放吾的電令:

To Colonel Liu ,Commanding 113th Regiment:

You will embus in the lorries provided by me for your regiment and rush to your Pinchong Area.There you will meet Brig Anstioe,who will cooperate with your troops with all available tanks.your task is to attack and destroy the enemy who astride the road about 2 miles north of pinchong.

W.J.Slim

L.T.General

11:00 hrs

April 17th 1942

摘自《陸軍第66軍新編第38師仁安羌戰鬥經過詳報》

也就是說,4月17日中午11點,劉放吾的113團搭上了英軍提供的卡車準備開赴仁安羌,開始時間我們知道了,我們再看一下結束時間。

十九日午前四時三十分均已準備齊全,當令劉團全部渡河.....苦戰至午後兩時,卒將501高地佔領,爾後逐步進展,將油田區敵人完全擊潰,克複全部油田,於三時救出被困之英軍及美傳教士新聞記者等五百餘人。

來源同上

好,時間確認了我們就看一下4月17日11:00到19日15:00日軍的兵力投入

17日凌晨,奇襲成功,高延大隊(註:步兵第214聯隊第3大隊)俘虜敵人約80名,主力方面(註:步兵第214聯隊長作間喬宜直接指揮的第2大隊)俘虜敵人200名,並分別佔領了預期的地點,在南北兩側分別切斷了公路。

櫻井師團長得知部隊奇襲成功,遂決定集中師團全部力量,擴大作間部隊的戰果。即以獨立工兵第26聯隊由水上機動,步兵第214聯隊第一大隊於17日夜從馬圭出發,經不熟悉的航道沿伊洛瓦底江溯航,18日傍晚到達仁安羌南端,與中井部隊會師

雖然113團在平牆河北岸,步兵214聯隊第一大隊在平牆河南岸,但考慮到可能有113團小部隊迂迴等情況,該部隊勉強可以說是與中國遠征軍交過火的,我們再看接下來的。

荒木部隊以步兵第213聯隊為基幹的第33步兵團,旅團長荒木正二)沿公路轉入追擊,由於馬圭 仁安羌之間都是無人地帶,滴水全無,部隊苦於炎熱和乾渴,中暑者不斷出現,在防疫給水部搶救後才勉強得以追擊,19日下午進入仁安羌

原田部隊(步兵第215聯隊,聯隊長原田棟)於17日傍晚,由水上機動從米昌耶出發,18日晨暫時于敏普登陸,19日夜繼續以水上機動前進,20日凌晨到達仁安羌

上述兩部隊到達戰場時,仁安羌戰鬥早已結束。也就是說充其量也就是三個大隊多一點,頂多3000人出頭,考慮到步兵第214聯隊第一大隊在仁安羌南端後方策應,實際交火的日軍也就兩個大隊多一點,這和杜聿明預測的兩個大隊的兵力差不了太多。 而國軍一個標準步兵團人數是1950人,實際上兩軍對壘旗鼓相當,並非以少勝多,當然這種勝利也是值得尊重的。由於不是以少勝多,且 故這種戰鬥不能屬於孫立人成為世界級名將的依據,完全不能。

(2)緬北問題

這裡暫時不會說太多,有人蓄意誇大孫立人的作用而無視與他同級的廖耀湘,更不會意識到美國人的意見也是很重要的,直接貼圖。

《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遠征印緬抗戰》從印度整訓到反攻大捷 王及人 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0

也就是說,孫立人的勝利更多的還是仰賴美國人提供的完善後勤罷了。

(3)孫立人的戰略眼光

孫立人曾經在1954年向老蔣提出了一套進攻海南島的方案,全文如下

然而,反攻海南島本身是不具備太大價值的,首先,海南島不處於國際航線大動脈上,不屬於美帝的第一島鏈,美國人不會去重視這樣一座島嶼,其次,海南島即便佔領,也只能封鎖廣西和湛江,對中國大陸的經濟命脈長三角和珠三角一點用都沒有,還不如去攻佔香港外海的萬山群島,既可以要挾TG也可以要挾英國當局為台灣背書。

第三,海南島距離大陸僅11海里,大陸方面可以輕易增援海南島,且海岸線多為沙質,解放軍即便是帆船都可以輕易登陸。最後一點就是,海南是TG的革命老區,當地部隊完全可以憑藉熟悉地形與國軍抗衡十年八年,即便是最不利的情況下與國軍也周旋了23年。

另外一點就是,孫立人仍然未能擺脫國軍一貫的尿性,寄希望於友邦,而友邦往往是坑老蔣他們最厲害的,等於說是前門驅狼後門進虎。

因此,在戰略的思維上,孫立人也已經輸了林彪一大截,人家林彪好歹也不會指望蘇聯替他來守衛已打下的基本盤,而孫立人竟然直接仰望美軍來完全駐守台灣,把部隊全部壓到海南島,純屬孤注一擲的豪賭,有如山本五十六。

這也許是他指揮一個軍,而林彪 朱可夫指揮過方面軍,在眼界上有很大的差別吧。

這也就正好應了我說的,官大不一定是世界級名將,但世界級名將一定是大官,因為你手下能指揮多少兵通常和眼界大小是成正比的。


戰術素養不錯,戰略眼光看不出,談不上最好,只能算優秀指揮官。

隆美爾:1940年起從師長、軍長、集團軍司令、集團軍群總司令一路起來的方面統帥。死後哀榮不斷。

曼施坦因:參謀軍官出身,參與了納粹幾乎所有的大戰略,也是統帥級的人物。

古德里安:雖然最終也只是大將軍銜,但是古德里安在世界軍史上的地位要比以上幾位都高一些,閃電戰思想也是跨時代的。

這幾位,孫立人都比不了。朱可夫參與評比不公平,人家開戰之前就是統帥級的人物了。華西列夫斯基,別的不說,單就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庫爾斯克戰役這三場決定了蘇德戰爭走向的大戰作為方面軍級別的指揮員參與,都不是孫立人能比的。

孫立人說到底是個戰役戰術指揮官而不是戰略戰術指揮官,他可以稱道的戰績都是戰術級的,比如仁安羌打劫,比如追殲十八師團(就這減員還十分嚴重)。如果充分利用少有掣肘,有可能可以成長為統帥級的人物,但是常公沒給這個機會。

而且跟同期的中國禿子系將領相比,同樣是軍長的王耀武都要比他強,所謂「羽林虎賁」的七十四軍,相當一部分戰績要算在王耀武頭上。除此之外,薛岳早就是戰區長官了,長沙會戰如火如荼的時候孫還在練兵呢。陳明仁後來讓林帥四平吃癟的時候,孫立人在看戲。

同時期的兔子系將領就不說了,林彪本身就是BUG級的存在,還有一個IMBA強度稍微差一點的粟裕,早就是方面軍指揮官的彭總,年輕輕被尊為「軍神」的劉帥。這幾個論經驗論戰績論帶兵都要強於孫立人,而且結算戰績的話,也都比他多。

孫的地位可以高一些,他是當時中國將領裡面比較少有的歐美派,新一軍的戰鬥力也可圈可點(但是還有廖耀湘的新六軍啊,吹不下去了啊),而且因為基本上沒參與之前和之後的內戰(畢竟只是財政部稅務總局行政執法總隊隊長),完美的避開了被花式吊打的慘劇所以經歷非常漂亮。

但是因為經歷太單薄,指揮鏈層級太低(新一軍再牛逼也只是一個軍,比起薛岳的九戰區、王耀武的四方面軍、都差的遠),而且沒有形成成體系的軍事思想。跟當時國內的優秀將領比都差點意思。

說句不客氣的話,這個問題是上述各位世界著名將領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朋友來我家玩,見到毛毛,也會誇獎「長得真精神,簡直是個小獅子」。但我並不會真的以為毛毛是個獅子。


單就果軍系統而言,白崇禧、王耀武、衛立煌、廖耀湘、杜聿明、傅作義是有資本表示不服的,薛岳也可以算得上一個。
至於題主所列諸位,要找共同點的話勉強有一個,隆美爾在多數時候指揮的兵力和孫軍座比較接近。
真的,孫軍座放在紅軍里的參照對象是羅季姆采夫,不能再多了。
或者乾脆點說,就是軍級或師級幹部,比如戰爭期間的巴克拉諾夫,魯西亞諾夫,科舍沃伊各位。
講道理我覺得孫軍座能和我列的幾位並列對他而言應該是件倍兒有面子的事兒了。


抗戰時期黨國最優秀的戰將孫立人連前5都沒資格,黨國抗戰時期最有水平的將軍大概是在宋希濂、杜聿明、王耀武、李天霞、傅作義這幾位中間選、論抗戰中實打實的戰功,宋希濂表示我不是針對誰,在座的諸位黨國同僚都是菜雞。

至於隆不帥、曼不群等孫立人還是呵呵吧


我求你了題主,別再給孫立人招黑了。孫確實是個有能力的將領,也就僅此而已,跟你提到的那些人比真的差遠了。


這也許是上述幾位名將在知乎被黑得最厲害一次。吹孫立人,我覺得還不如吹中國共產黨的軍隊將領。就說抗日,百團大戰,反掃蕩,建立根據地,後期大反攻,中共軍隊條件有哪一樣比得過遠征軍?遠征軍有美國提供訓練,有著接近無限的補給,吃得好(比美帝差,但是比中國甚至日本要好。)。中共軍隊?也就到44-45年好點,之前的都是各種苦逼,人員素質低下,武器簡陋,補給靠搶靠偷,硬是把華北、山東淪陷區搞出來,在南方也一樣,甚至離南京最近的部隊反而是新四軍。綜上所述,中共軍隊將領既要打仗好,也要運營好,既要當媽也要當爹。上述名將,雖然沒有這麼全能,但是也是指揮百萬大軍,熟悉當時最先進戰術,孫立人是做不到,當然也是受到中國國力局限。有功勞,有能力,可以說,可以讚美,但是無腦吹,我是不字詞的。


這問題問的……

我知道這個問題問的雖然是「中國」,但是肯定問的是KMT這一系將領的排名吧。

好的,那我們刨除TG的將領,看看就在KMT序列裡面,孫立人戰績怎麼樣

要我排的話,孫立人的戰功在抗戰將領裡面排不進前二十……

如果要說最好,他可能可以競爭一下後期kmt表現最好的師長,因為後期大部分還不錯的將領都升到軍長或者集團軍司令了,師長這個級別的將領質量嚴重下降(KMT抗戰期間表現好的將領也基本都在師和軍一級,所以可以說他是抗戰最後兩年表現最好的將領)

國軍抗戰的基本作戰單位是軍和師,而孫立人一直在當師長,當軍長的時候抗戰都快結束了。

簡單分析一下,孫立人整個抗戰生涯應該算是中規中矩,不錯的完成了任務,但是他既不是蔣的嫡系,軍隊內也沒有貴人提攜,欣賞他的是宋子文在軍隊內部並沒有什麼勢力,其實一直是個挺邊緣化的角色

淞滬會戰的時候他先當團長後當支隊長(相當於旅長或者小編製師的師長),表現的確實比當時的總隊長黃傑好很多(黃傑抗戰史尤其是前半段,就是一部丟人史,稅警總團在他手裡被日軍打的一觸即潰,蘭封會戰臨陣脫逃差點被槍斃,要不是最後撈著滇西反攻的任務,跟著蹭了點戰功,他他可以說是抗戰期間表現最差的中央軍將領),但是在上海這麼狹小的地區,百萬大軍血戰的背景下,一個師長團長級別的將領,需要的主要就是對部隊的掌控能力和對上級命令的實施能力,孫立人完成的確實不錯,但是要說比其他師長團長級別的將領表現就一定高一塊嗎?要知道,淞滬會戰是kmt抗戰期間部隊組織能力和戰鬥意志最強的時候,連孫元良這種長腿將軍表現也沒有多丟人。更何況,稅警總團是財政部的親兵,平時訓練條件就好,部隊軍餉充足,裝備在第一批調整師(也就是所謂「德械師」)裡面也是最好的,淞滬打起來之後,連造工事所需材料以及乾糧補給都是宋子文親自籌備和調撥。這麼高的投入,和最後的表現相結合,孫立人確實算優秀,但是你要說多麼超神,也是無稽之談吧(孫立人在淞滬會戰表現最好的地方是他知道要留預備隊,這一點比大多數師長軍長要強)

最後稅警總團換防前,孫立人被炮彈炸傷血染征袍,重傷之下堅持指揮部隊肅清日軍據點(這個還是得給點個贊),然後下去治傷了。 傷愈之後,他在長沙長期整訓部隊,這時候他的職位還是隸屬於稅警總團的總隊長,由於淞滬會戰後很多並未受傷的老兵都被胡宗南第一軍吞併了,孫立人只能拿著在淞滬會戰受傷的幾千殘兵為基礎,重建稅警總團,此時的稅警總團仍然沒有進入KMT的常備抗戰部隊序列。

到了1941年12月,在財政部,軍統,國防部等幾方勢力的角力下,稅警總團解散,其中三個團被軍統收入,剩下的三個團整編為新38師,1942年3月,該師編入六十六軍。要知道這個時間節點是什麼時候,第三次長沙會戰都打完了。

也就是說,孫立人自從淞滬會戰受傷之後,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台兒庄戰役),武漢會戰(萬家嶺戰役,富金山戰役),三次長沙會戰,上高會戰,桂南會戰(崑崙關戰役)等等重大的會戰全都缺席了。這些會戰雖然KMT都輸了,但是期間確實有一些軍長師長表現可圈可點,如台兒庄戰役誓死守城的王銘章,臨沂反擊戰中血戰取勝的張自忠,富金山戰役阻擊日軍的宋希濂,上高會戰一舉成名的王耀武,第三次長沙會戰死守長沙的李玉堂和方先覺,崑崙關戰役中表現也可圈可點的杜聿明,戴安瀾,鄭洞國,廖耀湘。在這些將領留下抗日功勛的時候,孫立人一直在整訓部隊。

接下來就是第一次遠征軍滇緬作戰,第一次滇緬作戰,中美英三方都是一塌糊塗,相對來說,中國軍隊是三方表現最好的,起碼是最後開溜的(真是讓人慾哭無淚的結果),其中孫立人打了仁安羌戰役為中國人長了臉。

但是仁安羌這一仗有兩點需要說,第一是不存在所謂的以一敵十,日軍當時包圍仁安羌的部隊只是一個並不滿員的聯隊,大概1000到1500人(七千人被一千多人圍困,英軍確實是被打丟了魂),孫立人派劉放吾一個團,基本是1:1擊敗了日軍,解了圍,打得確實很漂亮,能1:1擊敗日軍在抗戰期間確實是頂尖水準,看得出來稅警總團的老底子確實不錯,孫立人練兵有一套。但是確實不存在所謂的以一敵十。

第二就是這一仗戰略上其實沒太大作用,因為英軍解圍之後腳底板抹油繼續遛了,並沒有能在這一線組織反擊。要說第一次入緬作戰,最重要的戰役還是同古和堂吉兩仗,都是戴安瀾200師打的。畢竟第一次入緬作戰核心是第五軍而不是六十六軍。

後來就是在印度訓練了。後來新38師和新22師整編為新一軍,但是此時的軍長是鄭洞國。孫立人一直是新38師師長,一直到攻克密支那之後,新一軍中的新22師單獨擴編為新六軍,鄭洞國高升第三方面軍副總司令,孫立人和廖耀湘各自擔任新一軍和新六軍軍長。

應該說,遠征軍的第一功勞應該記在鄭洞國頭上(後來長春戰役中tg要將被鄭洞國列為起義,和鄭洞國緬北反攻的功績有關)孫立人和廖耀湘也是戰功赫赫,但是肯定要位列鄭洞國後面。

所以從經歷來看,孫立人和廖耀湘特別相似,一個出身稅警總團,一個出身教導總隊。孫立人打了淞滬,廖耀湘守了南京(當然,孫立人實際指揮整個稅警總團的時候廖耀湘只是教導總隊中校參謀)。這個時候孫立人的戰績比廖耀湘好很多(廖耀湘守南京表現也是中規中矩並無過失,南京慘案真的不是前線將領的問題,唐生智和老蔣去分鍋),後來孫立人退居二線整訓部隊,廖耀湘作為新22師副師長參加了崑崙關戰役,應該說,新22師在崑崙關的表現要比戴安瀾200師更加出色。這一時期廖耀湘應該可以說拉平了孫立人的戰績差距。

再到遠征軍時期,兩人資歷完全一樣,初期師長,一起去了印度,一起整訓,一起反攻,一起升軍長。遠征勝利之後孫立人去廣州準備反攻(尚未反攻抗戰就結束了),廖耀湘帶領新六軍回國參加雪峰山戰役(只是戰略預備隊,主力是七十四軍和十八軍)。後來新六軍被美國人指定參加芷江受降。至少也說明在美國人眼裡廖耀湘的表現不比孫立人差。

而說到抗戰第一名將的時候,有人會提廖耀湘嗎?

所以,要說抗戰功績,孫立人還排不到前面。就算排除李宗仁傅作義衛立煌薛岳等早期就擔任戰區指揮官的將領,就看小一輩的將領們,首推當然是王耀武,一手帶出了七十四軍(俞濟時當軍長的時候七十四軍戰績並不比其他部隊強太多),次之的是宋希濂。

對於宋希濂這裡多說一句,由於他後來推進兩岸統一被kmt稱為黃埔將領中的敗類鷹犬,而宋希濂也挺有意思,自傳名字就叫「鷹犬將軍」,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他是「德械師」出身的將領中的最好的將領,參加過一二八淞滬會戰,廟行取勝的指揮官,八一三淞滬會戰作為矛頭一馬當先,南京保衛戰在高層下令撤退之前表現也無可指責,富金山戰役浴血阻敵保住了「德械師」最後的尊嚴。第一次遠征軍失敗退入雲南後也是他率部隊守住了怒江防線,後來作為集團軍司令參加了滇西反攻,率軍基本肅清了日軍在怒江西岸的據點。他的部隊算是滇西反攻中表現最好的集團軍。

再接下來應該算是杜聿明和戴安瀾,都參加了長城抗戰,一起參與組建了第一支機械化師,一起參與了崑崙關戰役和第一次遠征軍的各項戰役。

關麟征早期的表現也很不錯,只不過1940年之後就駐防雲南了後期基本打醬油。

孫立人和廖耀湘等等將領再往後排。

當然了,他們比李彌王敬久這些全程醬油的要強很多,更不用說跟孫元良桂永清黃傑這些丟人現眼的比了


完爆朱可夫的是李井泉。一個西南戰役就殲敵800萬以上,將大兵團合圍戰指揮藝術發揮到了極致。朱可夫就算打出20個巴格拉季昂都比不上這一場戰役的戰果。而所謂史上最大殲滅戰的基輔戰役殲敵數還不到其十分之一


抗戰都快結束的時候孫還只是一個師長,而其他幾位都是方面軍指揮官,指揮一萬人和指揮幾十萬人是一個概念嗎?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的將領好嗎?


抗戰不算,就拿國軍來說,薛岳,杜聿明,都比他強,和朱可夫他們比?孫立人都不曾獨擋一面,指揮兵力,火器等都比不過,二戰中國並不算主戰場,戰爭方式也還停留在比較低級的階段,和那些已經能夠指揮大兵團突擊作戰的名將相比,差的太遠


你都承認說是東方隆美爾了,你說誰厲害?人家可沒叫「西方孫立人」。還有我想問一下題主真的不是在高級黑么?


其實 國軍將領的軍事能力在互聯網上被污名化的很厲害

孫是40 年代 兩邊最好的練兵大師 甚至不用加之一

同時代頂級戰術指揮官 軍一級的 可能也不用加之一

短板是戰略眼光 大戰場的理解力

長板是眼界高 整個體系現代化 細緻 觀察力好 戰場感覺好 敢打硬仗


同理殺妻狂魔

本身也是個極為出色的師團級指戰員

勇敢 長於鼓動士氣 敢打硬仗

你非要用軍事家的標準評價一線指揮官 還得是成王敗寇 這沒法說的


不是,甚至他連抗戰第一師長都不是,這個位子我要留給打了無數次七亘村的劉伯承…

國軍第一名將絕對是王耀武…開國際玩笑,一哥們把國軍三支半雜不嫡的部隊打成了國軍頭號王牌…

另外,你選的這幾個人也有長短,如古德里安大將戰略指揮力低下、隆美爾的戰術力滿分,但是戰略指揮能力一直處於未知狀態(其指揮的北非作戰一直是以集團軍(非洲裝甲集團軍)規模進行的…)而諾曼底戰場,各大裝甲師參與一線防禦的戰法一直飽受詬病…(如130裝甲教導師幾乎打光,12ss師一直在一線死扛,而空軍野戰師和其他幾個步兵師慢慢吞吞的問題一直就是希特勒的鍋這麼簡單么?)

其他人中,朱可夫可謂全才(從哈勒欣河畔的第一特別集團軍到總長再到救火隊員,既能打出葉里尼亞這種集團軍的小打小鬧,也可以搞出土星這種大手筆

至於說孫立人…我老實說,由於美國人那種火力掃地直推的戰略戰術,對戰略戰術的要求反而沒那麼大了…再加上火力超出對手好幾倍,真的很難對駐印軍造成太大的威脅,此外,單單讚頌孫立人,對和他一起締造了駐印軍戰績的鄭洞國、廖耀湘將軍都是不公平的


他成不了隆美爾那樣的戰術家!也許他的軍事能力達到了!但是一個成功的軍事家要有起碼的物質基礎!一個在機械化戰爭中一輛汽車都造不出來的國家即使有也沒什麼影響力!


朱可夫是蘇聯紅軍事實上的最高指揮者,和艾森豪威爾一個級別的,蔣介石只能和史迪威一個級別,孫立人差了幾個級別了?

朱可夫指揮的戰役都是幾百萬人對決,印度緬甸都是兩三個軍的對決。

不要這麼黑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吧。


為什麼好多答案都是偏貶,之前混跡過孫立人的百度貼吧,也看過不少民國關於孫立人的史冊,不過大多是高中大一時的事,記不大清,也懶得寫。不過孫立人確實是個很牛逼的人。安徽省第一名進的清華(還是校籃球隊隊長,簡直高富帥),後面又公費去美國留學,為了自己的軍旅夢瞞著家人放棄高薪留美機會回國當了個小小的尉官,當憑這些就完勝知乎大多數人了。然後處處碰壁,好不容易報到校長大腿,又堅持自己職業軍人想法被涼,好在被宋老闆看中進了稅警。當時的稅警可是中國一流軍力,立人將軍自己帶的團(忘了第幾)一直比賽都能第一,練兵絕對一流。然後參加過圍剿那個啥⊙?⊙?,關鍵來了,他還開始吃了點虧但後面吸取教訓還反殺了,不過時間不長。後面淞滬會戰,看有些答案說孫怎麼沒起死回生啊?就問,一個團長,尼瑪有能力左右70w人+的大戰戰局??不過他頂替兄弟團的陣地死守了很久(多久我忘了,反正超時了),後面自己不願意放棄弟兄被日軍炸的差點升天,好在宋爸爸及時奶了一口送去香港做手術才活過來,這樣一個人居然是草包???後面獨山訓練,入緬大家都知道的事,不過題主說的確實是吹牛逼的事,日軍主要是牲口將軍自己作死英帕爾送人頭送英軍送的多。孫將軍主要戰績就是仁安羌和掩護主力後面撤印還有反攻的事。至於接收廣州,很多污衊的事,因為老蔣後面囚禁你懂的,新一軍做為喝英美奶長大的軍隊,孫將軍接受英美教育較多,不可能屠殺日本俘虜更加不可能擾民。他還在抗日後被唯一邀請參觀歐洲戰場,同時新一軍原本是打算進駐日本當佔領軍的,更不可能擾民。後面解放戰爭就沒他多大事了,反正就算孫將軍是神是高達也要被中共端了,經濟和組織力擺在那。在東北還沒惡化前就被老蔣收拾滾蛋去台灣帶兵(虛職還是大大滴,陸軍副總兼訓練組老大),至於後面大陸的事就和他沒多大關係了。不過他愛兵如子,老部下很多長春城破遣返依舊不遠萬里去台灣找他,只是後面世事難料大家都過得很慘。古寧頭大戰,他訓練的好像是三個師給胡璉助力很大。後面被軟禁30多年,他臨終也沒有怪光頭,只是覺得國家沒有在他最好的年華用他,很遺憾。去世時非常多的以前部下都來拜,(網上有視頻可以搜的到)可見他確實很得下屬人心(也是蔣嫉恨他的地方)。孫立人將軍雖然比不上二戰名將如隆美爾,朱可夫之流,但比如杜垏明(劍橋中華民國史直接說他菜的摳腳,當然主要他太聽話了)、張靈甫強的多,至於林總,沒法比,畢竟兩邊老大可是兩種態度,一個當親兒子,一個當別人家(美國)的狗防著。總而言之,孫將軍比在座大多數強的多,草包呵呵呵,某些答主可能一輩子都拍馬不及,更何況他爹可是市長級別高官(可能是省,記不清),擱以前直接就可以撒有啦啦了。

寫的有點亂,有時間再慢慢改好些。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戰俘在被集體槍決的時候不殊死一戰?

TAG:軍事 | 抗日戰爭 | 中國遠征軍 | 戰爭史 | 孫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