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哪個皇帝最值得同情?


高貴鄉公 曹髦

不要誤會,這個只是他死後的謚號。他也曾是個皇帝。
他小時候聰慧過人,

少好學,夙成。

為帝後仍然喜歡學習,曾經到過太學,與當時的一些大儒談笑風生。
先後討論了《易》、《尚書》、《禮記》數個問題。
這樣一位皇帝,如果是在正常歲月,不說成為一代明君,起碼當個太平天子沒什麼問題吧。

然後,年二十,卒。
死了後,皇太后還下詔,在詔書里充分披露了他的「暴戾性情」,說他如何如何大逆不道。
當然,誰都知道,這是假的。
真實原因是,鑒於當時的朝政大權完全旁落,曹家的天下基本已經是司馬家的了。
他想率御林軍去殺司馬昭,司馬昭的大部分衛隊都不敢動手,有一個叫成濟的二貨被賈充慫恿,殺了他。。。

唉,可憐曹家的最後一位血性男兒,就這麼死在了庸人手裡。

在曹、劉、孫三家的後代子孫里,一個他,一個蜀漢的北地王 劉諶。
個人認為是他們祖先血脈的最後的繼承者。。。


沒留下名字的那些


我覺得最值得同情的非光緒皇帝莫屬;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光緒帝都是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人物;

在家庭生活方面他有「八大不幸」;


光緒皇帝一生政治生活可以做出一個結論是悲劇,但是光緒的家庭生活也是悲劇的。光緒只有一後二妃,這在清朝皇帝裡面是獨一無二的,那有人說宣統呢?宣統不算,因為他3歲做皇帝,6歲就退位了,還沒成年呢,不能算。就成年皇帝來說,清朝沒有一後二妃的,他這一後二妃還不幸福,我數了一下,說光緒皇帝的家庭悲劇有八個不幸。


第一,父親。他的父親是醇賢親王奕譞,他和父親是個什麼關係呢?是君君臣臣,然後才父父子子。乾隆和他父親雍正就是父子關係,又是君臣關係,他父親是皇帝,乾隆就是臣,父親是君,他是臣,他父親就是父,乾隆就是子,這個關係也單純。光緒他父親是臣,他是君,他父親在他面前跪著稱臣,就家庭生活來說,是一種悲劇,他父親跟光緒不能和正常父子關係這樣,敞開心扉來交談,不可以。


第二,母子關係。乾隆和他母親可以一塊吃飯,可以請安,可以陪著他母親下江南,光緒可以嗎?不可以,他母親在醇親王府,光緒想看看他母親行嗎?不可以,他母親想要看看他,不經過特殊的手續,特殊的批准不可以,見了面之後,像普通的母子關係拉拉家常,隨便談一談可以嗎?不可以,作為一種家庭生活來說,這種母子關係是悲劇。


第三,皇后。皇后和光緒一方面是夫妻,另一方面皇后,不是普通的人,是慈禧的親侄女,有些話他不敢說,說了以後,怕她報告到慈禧那兒,這個關係很難處,慈禧指定他和她的侄女皇后結婚,光緒又不喜歡,作為家庭生活來說,也是一個悲劇。

第四,跟他妃子。對珍妃,他喜歡,聖母太后又不喜歡,遠了不是,因為他喜歡珍妃,近了也不是,因為皇后和慈禧不同意。一會兒我還單講珍妃,作為家庭生活來說也是悲劇。

第五,兄弟。光緒也是普通的人,他有兄弟,他和兄弟之間的關係不能像常人家的兄弟之間關係這樣,不能享受常人的兄弟手足之情。


第六,對母后,就是對慈禧叫「聖母皇太后」,慈禧又把他撫養大,應當說慈禧是他的親人,慈禧點的名讓他繼承皇位,應當說慈禧是他的恩人。但是在政治上,慈禧又是他的仇人和敵人,慈禧既是光緒的親人、恩人,又是光緒的仇人、敵人,這是一個矛盾,作為家庭生活來說,也是悲劇。

第七,光緒無兒無女,身邊沒有子女的家庭歡樂。


第八,自己長期過著一種囚徒的生活,沒有任何人跟他來往幾乎,孤苦伶仃,寂寞寡人,對個人生活來說也是一種悲劇。光緒作為皇帝來說,他有皇帝的地位,我說作為一個人來說,他也是人,皇帝也是人,他的家庭生活有八種不幸。可以肯定地說,光緒的家庭生活是悲劇。


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他在位長久卻傀儡一生;不甘沉淪卻難有作為。他有心變法,卻無力回天! 只可惜太過單純,不懂權術,被一幫更加單純的政治小白書生所誤。否則必是民族英雄,明治之類的人物。


從一個帝王應該具備的素養上看,他能夠接受新鮮事務,有一定的遠見;但是他性格懦弱,缺乏政治謀略,又遇到慈禧這樣一個強勢的人物,所以他在政治上始終不能有所作為。作為一個年輕發奮的君主,光緒皇帝以社稷為重,推行變法,不輕易退縮妥協,以求自保;反而在關鍵時刻,為了變法信念,置生死安危於度外。這已經超出了一位傀儡帝王的行為價值選擇,即使從人格上看也是值得稱道的。也許,身為帝王,百年來他受盡冷落和責難,甚至有人指責他「懦弱無能」,但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的先驅者,他的人格是顯示出一定亮色的,是不必諱言的。


變法的最終結果是失敗了,但對當時社會發展起了積極作用:在思想上,打破了封建專制主義的思想禁錮,啟開了中國思想解放的先河;在經濟上,光緒接受了維新派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的主張,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道路;在文化教育方面,開辦學堂,改革科舉制度,派人出國留學、遊歷等,這就使知識分子擴大了眼界,給長久封閉的國家帶來了一些西方的先進思想、理論和技術。光緒皇帝不愧為近代中國第一個效仿西方來變革中國的開明皇帝。

在戊戌變法失敗以後,光緒帝就被囚禁在南海瀛台,慈禧更是不給他必需的生活用品,他生活得比平民還差。做皇帝做到了這個地步,可真是可憐可嘆了。

光緒對珍妃的深情,同樣令人感動。「金井一葉墜,凄涼瑤殿旁。殘枝未零落,映日有輝光。溝水空流恨,霓裳與斷腸。何如澤畔草,猶得宿鴛鴦」。每讀此詩,令吾輩唏噓不已。


------------------------------------------------------------

歷史果然有趣、有料、有意思!

更多精彩歷史猛料,請加微信公眾號:「有料帝」(ID:youliaodi)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那個被茅坑淹死的晉景公


光緒皇帝,基本被虐待了一輩子。

據梁啟超引述太監寇連材筆記說:
中國四百兆人中境遇最苦者莫如我皇上。蓋凡人當孩童時無不有父母以親愛之,顧復其出入,料理其飲食,體慰其寒暖,雖在孤兒,亦必有親友以撫之也。獨皇上五歲即登極,登極以後,無人敢親愛之,雖醇邸之福晉,亦不許親近,蓋限於名分也。名分可以親愛皇上者,惟西後一人。然西後驕侈淫佚,絕不以為念。故皇上伶仃異常,醇邸福晉每言及輒涕泣雲。


據當時在朝重臣瞿鴻禨所記,說西太后曾經親口對他說:
皇帝入承大統,本我親侄。以外家言,又我親妹妹之子,我豈有不愛憐者?皇帝抱入宮時,才四歲,氣體不充實,臍間常流濕不幹,我每日親與滌拭,晝間常卧我寢榻上,時其寒暖,加減衣衿,節其飲食。皇帝自在邸時,即膽怯畏聞聲震,我皆親護持之。我日書方紙課皇帝識字,口授讀《四書》、《詩經》,我愛憐惟恐不至,尚安有他?


由此看來,光緒帝自小失去父母之愛是事實,但說西太后對他「絕不以為念」到還不至於。因為載湉的存在,與西太后政治命運攸關。然而,也很難想像西太后的關照會真正等於母愛。《翁同龢日記》說,光緒帝入宮時身體確實很差,瘦弱多病,經常感冒,腹痛頭疼。說話結結巴巴(口吃),且膽小怕聲,雨天打雷會嚇得他大喊大叫。把這樣一個孩子養大並培養成一個符合西太后意願的「皇帝」,誠屬不易。西太后後來宣稱對光緒帝「調護教誨,耗盡心力」,恐怕主要還是「教誨」,而不是生活上的體貼關懷。


入宮後,小載湉的生活主要由太監一手護理。他們對於這樣一個還不大懂事的小皇帝,很難敬心誠意。最初負責光緒帝生活起居的總管太監叫范長祿,貪財好利。他見不僅不能從小皇帝身上撈取什麼好處,反而責任重大並有很多麻煩。因此曾多次向西太后提出不幹,均未獲允准。他經常對小載湉很不關心,甚至有時連其吃不吃飯也不管。


皇上每日三膳,其饌有數十品,羅列滿案,然離御座稍遠之饌半已臭腐,蓋連日皆以原饌供也。近御座之饌雖不臭腐,然大率久熟乾冷不能可口,皇上每食多不能飽。有時欲令御膳房易一饌品,膳房必須奏明西太后,西後輒以儉德責之,故皇上竟不敢言。
因此,經常吃不飽的小皇帝:
十歲上下,每至太監房中,先翻吃食,拿起就跑。及至太監追上,跪地哀求,小皇帝之饃饃,已入肚一半矣。小皇爺如此飢餓,實為祖法的約束,真令人無法。這樣便造成光緒帝『先天既體弱,後天又營養不良,以致膽氣不足。』


不僅如此,有時太監倒為一些小事到西太后那兒告小皇帝的狀,使小光緒帝經常「受責」挨罵。光緒六年至七年(1880-1881年),西太后重病,新換的任姓總管太監,乘西太后無力過問,更是得過且過,讓小光緒帝自己動手鋪炕,結果手指弄出血;吃茶要自己倒水,結果手上被燙起水泡;天氣已熱,還讓小皇帝身穿狐皮大衣;有病也不及時找太醫診治,氣的帝師翁同龢在日記中寫到:「若輩之愚而悖矣」!皇帝「左右之人皆昏蒙不識事體,任尤劣」!「近日若輩有語言違拂處,上屢向臣等述之,雖未端的,漸不可長,記之」。

以天子之嶟,不過如此,哪裡談得上母愛和關懷?太監寇連材在筆記中對西太后給小光緒的「耗盡心力」的「教誨」有所描述:
西太后待皇上無不疾聲厲色,少年時每日訶斥之聲不絕,稍不如意,常加鞭撻,或罰令長跪;故積威既久,皇上見西後如對獅虎,戰戰兢兢,因此膽為之破。至今每聞鑼鼓之聲,或聞吆喝之聲,或聞雷輒變色雲。皇上每日必至西後前跪而請安,惟西後與皇上接談甚少,不命之起,則不敢起。
實際上,這是西太后按己之需在塑造光緒小皇帝。


西太后在塑造光緒帝的過程中,首先就是企圖以馴化(而非感化)的方式,在她和小皇帝之間逐漸建立起一種特殊的人身依附關係。其目的,以便於實現對光緒帝的長期控制。為此,當載湉一進宮,她即不顧骨肉之情,強行切斷了小載湉與其生身父母的日常聯繫,致使「他(載湉)的父母都不敢給他東西吃。」同時,為了使光緒帝徹底忘記醇親王府,西太后又採取了斷然措施:
他(光緒帝)自三歲被抱進宮中,身體本不健壯,時常鬧病。在府(指醇親王府)中雖有奶嫫,太后不允許奶嫫進宮。摘下奶來就交范督(指總管太監范長祿),范總管性子溫和,有婆子氣,能哄小孩,然而究竟不及女人。屢次請示太后,言奴才之萬歲爺,春秋太幼稚,奴才不能勝任。慈禧說:『他們原來府中之奶嫫來自民間,不惟出身懸殊,而且習性不好,不如宮內的阿哥、公主、他們又沒有良好的乳汁,恐進宮,流弊太多,還是你們好好哄萬歲爺吧!應多加謹慎就行了。』


摘自史林編著的《大清兩朝帝師》一文。


還有一個記載是說慈禧故意捉弄光緒。光緒有一天按照慣例去給慈禧請安,慈禧正在吃湯圓。她把光緒叫到身邊來,問他:「你吃了沒有呢?」光緒哪裡敢說吃過了不再吃,就說還沒有。慈禧聽後,就命令宮女又拿來一個碗,把湯圓夾給光緒吃。光緒本不是很喜歡吃湯圓,可是不能駁慈禧的面子,就只能一直吃,吃飽了也不敢說,撐得肚子脹也沒有辦法。慈禧明知道他吃不下了,卻還故意問:「沒吃飽吧?再多吃點兒。」繼續給他夾湯圓。光緒實在受不了,就偷偷把湯圓藏在袖子里,藏了許多。終於離開慈禧回到寢宮,他的袖子早已湯水一片,湯圓太熱,又燙得他胳膊起了一串燎泡。伺候他的太監看到了,都覺得難受。湯圓本來就是不易消化之物,光緒這一頓之後不僅胳膊起了泡,還由於不消化而得了腸胃的疾病,大大病了一場。


在戊戌變法失敗以後,光緒就被囚禁在南海瀛台,慈禧更是不給他必需的生活用品,他生活得比平民還差。做皇帝做到了這個地步,可真是可憐可嘆了。


隋煬帝

短暫的一生所建的功績超過許多朝代的總和

被批評的就是兩點

1;不留餘力地打擊東北亞霸權高句麗
2;游江南

可是皇帝不游江南,哪有後來對江南的大開發?


隋煬帝


溥儀啊!
就那一句就夠可憐的了:回自己家還要買票!


漢獻帝,明明是個皇帝,連個玉璽都沒有,逃過難,吃過臭牛肉,住過破房子。上位不能自主,禪讓不能自主,封王別人自己說了說。忠臣保不住,皇后保不住,最後自己也保不住。一輩子寄人籬下,坐看國家漸漸易手,卻什麼也做不了。


曹髦驅車死南闕。


東魏孝靜帝元善見。
父親被廢后當上傀儡皇帝,戰戰兢兢,時刻有人監視,這是傀儡皇帝的正常遭遇。
但被臣下罵做痴呆,馬騎快了就要被警告,敬酒不吃就要被罵「狗腳」,還被權臣高澄的手下毆打,實在是不能忍。之後元善見密謀誅殺高澄,事情敗露後被指「謀反」,因高澄已被奴隸所殺,元善見被迫禪位於高洋(高澄之弟),次年被毒殺,年僅二十八歲。三個兒子也隨後被殺,嬪李氏後為高湛(高洋之弟)妃。
然而這並不是他活該,他本是一個「好文學,美容儀,力能挾石師子以逾牆,射無不中,從容沉雅,有孝文風」的十一歲少年,中間的十七年想想都令人同情。


必須是雍正啊,每年都要在電視上和穿越女談戀愛^_?☆


崇禎吧,明不應該跪在他手上的


洪憲皇帝袁世凱。


各種末代兒皇帝……真兒真兒的不幸生在帝王家,一群毛都沒長齊的孩子招誰惹誰了……你想想被背著跳海是怎樣的人生體驗T.T


必須是東魏孝靜帝元善見。大好青年,有才能,但是被高氏稱作「痴人」,罵作「狗腳」,被臣下指責「謀反」,稍不如意就被打被罵,做人的尊嚴都沒了。劉協溥儀比較出名的傀儡,也沒受到過這種待遇。至於李煜,那是自作孽。


南宋末帝,陸秀夫負帝投海。海上浮屍十萬,實在是悲愴。


崇禎。
明亡的責任,真的不在他。即使不殺袁崇煥,明朝還是會亡。
他是一個好人,奈何逃不過亡國之君的命。


明孝宗-朱祐樘


歷代帝王,值得同情的無非三類,1是被迫登位,做個傀儡。2是意欲振作,終不可為。3是身死國滅,不得善終。
第一類如果是做個安樂公司馬衷,其實並沒有什麼值得同情的,渾渾噩噩,有什麼享受沒有的,或者是漢宣帝,熬的日出,也不需要同情。
第二類如果是崇禎那樣自己折騰不休,最多能說是作死。
第三類如果是李煜陳後主那樣,怕也不值得憐惜。
有答案說元善見,我覺得挺不錯,再補充兩個
一個是漢質帝劉纘,一個小孩子,在位一年,本來就是被擁立的傀儡皇帝,因為表現出對權臣梁冀的威脅,被毒殺。
還有一個是金末帝完顏承麟,在位只有一個時辰,是因為金哀帝不願意做亡國之君,所以強行讓位的,作為一名宗室將軍,連大典都沒進行完畢,就去率軍抵抗元軍,最後被殺。


推薦閱讀:

三俠五義中的三俠是指哪三個人?
在看古代志怪故事的時候,有沒有感覺有些事情背後應該另有隱情?
唐高宗李治和武媚娘之間有真愛嗎?
歷史上有哪些「裝逼」裝得非常成功的人和事?
有沒有適合給女生講的睡前故事?

TAG:歷史 | 人文 | 歷史人物 | 歷史故事 | 歷史人物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