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找東西的時候喜歡和丟了的東西說話?


謝邀 @劉柯 。
----------小故事(增於9-18)------------------

有一個小男孩,我們叫他明明吧。
明明今年5歲了,有一件事情讓他有些糾結。最近明明的爸爸媽媽說,明明已經上大班了,該開始學習一個人睡了。
明明有些擔心,擔心繪本里的巫婆會偷偷潛入自己的床底下,等自己一個睡著的時候將自己拐走。
他還擔心,他不能像麥克斯那樣,當野獸出現的時候,能像他一樣把他們鎮住。(關於麥克斯:野獸出沒的地方 (豆瓣))
他擔心自己半夜不敢去廁所,擔心尿床後爸媽會批評自己。
他甚至有些擔心,爸爸媽媽是不是不再愛自己了。這只是把他扔掉的第一步,等他消失了,他們會在要一個小孩,可能是媽媽一直想要的「妹妹」。

爸爸媽媽發現明明最近有些不對路。趁著開學,爸爸媽媽帶明明去逛商店,買了一個新的書包,新的彩筆,以及好大一隻毛絨恐龍。有多大呢?有半個明明那麼大。而且,恐龍還會叫!當明明緊抱著恐龍,鬆開的時候,恐龍會發出尖尖的叫聲。儘管聽起來不大凶,不過明明很喜歡它。開始形影不離地帶著恐龍,尤其是睡覺的時候。

漸漸地,明明習慣了一個人睡,儘管有的時候會害怕,尤其是下雨打雷的時候。但是已經不像過去那樣子了。恐龍成為了明明生活的一部分,明明不再像以前那樣會和恐龍做遊戲,和恐龍說話。但明明會拿恐龍當靠墊,有時候當枕頭,有時候也會像以前一樣把恐龍抱緊、鬆開,讓恐龍發出尖尖的叫聲。

再後來,恐龍成為了明明房間的其中一個擺設,恐龍、巫婆、一個人睡覺的恐懼、對父母扔掉自己的擔憂在不知不覺中淡出了明明的生活。除了家族聚會的時候,媽媽偶爾談起明明小時候特別寶貝的玩具外,明明不會想起這些了。關於恐龍的記憶,僅僅剩下「那時候真的很黏它」與「它的叫聲有點奇怪」而已。

註:沒想到一個這麼粗糙的答案會得到這麼多回應。重看了下,決定加一個小故事,力求讓大家不看下面的部分也能明白我想說的。

---------原答案(寫於9-16)-------------------

  1. 和物件對話,是因為我們將內在存在的客體表象投射到了外在的物件(外部客體)上,對話的過程其實是積極想像的過程。
  2. 好處是,通過對話我們在處理我們對丟失事件的情緒和感受。同時通過對話,圍繞客體形象的諸多記憶會得到激活和重現,指不定就想起怎麼丟的了。

看懂上面句1,需要掌握一些客體關係以及榮格派的幾個詞:客體、內部/外部客體;投射;積極想像。


關於客體(object)。客體關係理論有一個基礎的觀點。就是將一個人的生活分成兩部分:自己的和他人的,並命名為自體(self)客體(object)。故一個人的人際關係、和外部世界的聯繫種種皆為一個人的客體關係(object relation)。客體可以是除了自己以外的所有,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當我們接觸到外在的諸多事物和人的時候,我們接觸的是外部客體。而隨著接觸形成的經驗、印象和記憶,最終會在內心中形成一個內在客體。比方說手邊沒有蘋果,但想起過去和蘋果的諸多回憶和體驗。而實際上內部客體是一個很多變的形象,受到過往經歷的諸多影響,「一千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說的就是這個。

然而,客體總是時常消失的。好吃的吃完就沒了,衣服會用舊,人際有悲歡離合,聚散總是無常的。消失的時候難免會有失落。其中一個處理的方法是把內部客體翻出來「補償」。

至此,前半句涉及的概念介紹完畢,再講後半句。


很多時候,內部客體如同亡靈,形象模糊難以感知。比方說,我們提及蘋果,形象其實是很模糊又不完全的。讓其清晰地方法是讓「亡靈」依憑在具體的事物上,這個事物,多少和原來的客體有所聯繫,但又不完全等同*。將客體表象依附在另一個客體身上的行為就是投射(projection)。投射是一種應對痛苦的做法,故屬於防禦機制(defense mechanism)。

積極想像(active imagination),則是和自己內部意象(image)溝通的行為。積極想像有療愈功能,被榮格拓展成榮格派治療的一個重要技術。

故物件的擬人化,是內部客體投射的過程。與擬人後的物件對話,表達感受,是積極想像的過程。

————————————————

現在,可以去談句2了。

好處是,通過對話我們在處理我們對丟失事件的情緒和感受。同時通過對話,圍繞客體形象的諸多記憶會得到激活和重現,指不定就想起怎麼丟的了。

前半句描述的是人們面對客體喪失的反應。面對喪失,首先想到的當然是「挽回」,之後是「替代」。無可奈何之下,最終會轉向「哀悼」。

後半句講的是進行對話的好處。面對喪失是一個過程,需要人運用很多方法去應對,這些方法會讓人覺得更為舒服,使得喪失變得可以忍受和處理。


其實這樣的過程並不一定會發生。比方說不少人在尋找失物的時候就不會跟物件說話。腦袋裡面也不會想像物件。這裡就沒有投射的發生。當客體的消亡能夠被哀悼和接受,個體不會陷入糾結,這樣投射這種迂迴處理的方式就會消失。不過也有的情況是,喪失是一件如此難受的事情,個體選擇了情感隔離的方式去應對痛苦。這樣的話也不會有投射。

————————————————
注*:然而一個人的人格是流動的,哪怕是同一個人,也會面臨類似的情況。故曰:「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這是個哲學思辨的問題,我們也可以說,我們面對世界的方式就是不停地用過去的經歷依憑在當下世界去生活,並且不斷地根據當下的體驗更新我們腦中那個過去的世界。


因為不念叨著的話,轉兩圈就忘記在找什麼了( ̄▽ ̄)


我相信我丟的所有東西
都在一個不為我知的角落
封土畫疆 自立為王

也許是水卡領銜的共和派打敗了U盤打頭的立憲派,失落王國結束了王政時代

也許是從天而降的棒球帽競選戰勝了眾望所歸的女權領袖粉色發圈,震驚全球黑天鵝事件,成為民選32任總統

胖胖的滑鼠在知乎上提問:由胖變瘦是什麼體驗?把線剁掉能減肥嗎?
宿舍鑰匙 更新了專欄文章(V.機器學習領域優秀回答者)社會階層固化:破碎的中產夢!
鋼筆出演反腐大劇《白紙的名義》,「貪官全是農民的兒子」劇情被批

水杯在快手直播喝啤酒:
喜歡我雙擊666!發8都要發
一曲刀山火海送給各位兄弟!


急得恨不得給它們打電話!


我平時也和它們聊天的啊。真的......


內心希望通過與它說話,東西聽見並且自己跑出來,應該是緩解焦急情緒的方式,無關大雅


「控器,控器你在哪裡控器!」


愚蠢的小東西!找到之前甜言蜜語假意哄騙,找到之後定要把丫搓圓捏扁碎屍萬段┻━┻︵╰(‵□′)╯︵┻━┻


……冥冥之中會有感應的,如果感情好的話。


主要還是幫助回想,對話的過程其實是刺激腦記憶的過程


想起了阿彌陀佛。


覺得這樣說著它也許會聽到了跑出來:P 下意識的行為


其實樓主已經說到了,這就是擬人化。

一般來說,比較親的東西才會把它當成自己的夥伴。丟與不丟都會發生與之對話。

無足輕重的東西不見了 至多心裡暗罵一句 了事。


因為這種人的情感較豐富


我就不這樣,我對自己說,你最後一次見到死者的時候,死者在哪?——求摺疊~


自我放鬆調侃的方式 本身是覺得物品 也是生命的聚集體 哈哈 希望他們可以聽懂 有的 時候也是 自言自語


失戀的次數太多了。


我覺得問問題的人可定是剛丟完東西,或者是自己經常丟,再或者他周圍的人經常丟。呵呵


可以刺激大腦,有助於回想丟失之前的場景。


個人以為只不過是在找不到時的一種期許,如果真的答應了,反倒嚇人了—————————————————————————
陰曆2324的時候,晚上沒有月亮,我和室友走在回寢室的路上,我就在喊月亮,快出來吧,還好沒有路人,不然就把我當蛇精病了,我的室友都習慣了


推薦閱讀:

貓咪和狗狗會有脾氣嗎,它們會怎麼表達?
如何緩解在社交網路上因別人回復速度慢而產生的焦慮?
什麼心理使得遠親會格外關心你的婚戀狀況?
焦慮?抑鬱?心理壓力太大?如何走出來?
山寨的眾泰等為啥比正向開發的觀致賣得好?

TAG:心理學 | 日常心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