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為什麼仍舊堅持不用已經是主流的 16:9 屏幕?


16:9不噁心,真正噁心的是 1366*768 這個解析度


特別製作了一張市面上同樣標稱13.3英寸的筆記本,16:10與16:9解析度實際屏幕面積對比的圖、和觀感效果圖。( 13.3寸對角線337.8mm:16:9-294.4X165.6mm; 16:10-286.5X179.0cm)

我覺得對比下來,16:9在所謂看全屏電視劇上優勢很小(僅比16:10多了一點點長度),反而是16:10窗口下看電視劇,可以顯示windows底部欄和OS X Dock欄更有優勢。且看網頁做圖時滾動屏幕更少。所以我感覺其他都是忽悠,16:9初衷就是節約成本。


macbook air 11 寸就是 16:9


16:10才是業界良心,16:9是降低成本與報廢率的妥協產物,為了忽悠一般用戶,美名曰寬屏適合看高清黃金分割云云。
16:9的比例並不符合人眼的視覺習慣,過於扁的屏幕只會造成視覺疲勞,在瀏覽網頁等還未對寬屏優化時還是浪費,兩邊都沒內容糟蹋了(除非你豎屏瀏覽)。
對顯示器有點研究或要求高的,一般都選民用的ips 16:10屏幕,可豎屏多屏顯示,有DP或mini DP介面。更有人說戴爾的一些中高端顯示器居然沒有HDMI,真對不起價格。其實DP的解析度和速率甩HDMI幾條街,只不過大多數人不了解以為HDMI才是目前民用的高端產物。

補充:
沒想到此問題如此受關注,被知乎在新浪微博at了300多次,看了百十條評論和其他同學的補充,我就再補充些。

關於閱讀習慣:
我所說的更符合閱讀習慣,是引用16:9與16:10作比較。人眼距離目標物體的可視範圍不同,顯示器作為近距離使用設備大於讀物的距離,小於電視的距離。一般眼睛距顯示器距離在350-600mm之間,這個距離內肉眼可視範圍雖然很大,但聚焦點相對窄,如果顯示器顯示的是文本或圖片內容,人眼需要左右移動才能識別內容。如果是觀看電影會好些,但前提是無字幕,同樣條件下在電視上觀看帶字幕的電影要舒緩很多。
人的閱讀習慣因距離、設備、內容、個人習慣而不同,但一些因素適合大多數人。比如A4大小的紙質文本內容,如果縱向列印,人眼在逐字或逐字閱讀時會因長度較短,分詞方便,可做適當調整休息而減少疲勞。如果是橫向列印因單行內容過場,大腦需要不斷高負荷處理眼睛所獲取的內容,更會造成一行讀完切換下一行時無法快速分別下一行起始字/詞而造成混亂。
一個表格會以雙色或多色作為底色交替顯示不同段落的內容,有些人認為這樣更好看,起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快速高效區分不同段落內容,減少疲勞。在一些網站如選中幾款產品對比時,默認的頁面就會以該方式展現。

關於利用率:
無論是是我現在PC連接的17寸 4:3CRT顯示器,還是16:9/16:10顯示器都有利弊。
4:3為近正方形,在大多數網頁、程序為全面針對寬屏優化前,這樣的比例能在縱列顯示更多內容,橫向不浪費空間,也不會分散注意力。
16:9、16:10顯示器就我個人使用來說,在網頁查看方面優勢發揮的不大。但在一些軟體,如常用的CAD、PS、LR等有邊欄菜單、浮動菜單時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甚至於我在處理照片時更喜歡在Macbook pro上進行。
雖然1080p、720p等高清電影放在16:9顯示器上更顯得合適(黑邊減少),但絕大部分人的電腦、顯示器不是作為觀看電影使用。藍光片源在歐美主要在液晶電視上觀看較多(習慣及版權問題),而電視的功能也從以前主要用來每晚7點半看段子的用途逐漸轉換為用以觀看視頻的設備。

關於iMAC的比例:
今天看到微博上有不少人提出iMAC的顯示比例不也是16:9嗎,你說16:9不好,又說水果家的16:10好,合著只要水果家出的都是好的。丫就是一果粉,這是營銷號云云...
我不是果粉不是果黑,有PC,有05年用到現在的17寸三星CRT,也有13寸的macbook pro,也有touch、ipad、shuffle,也有16:9的液晶電視。我只就問題而討論,請勿亂扣帽子。
--------------
用過15寸以上macbook pro的同學都知道,在mac里有種習慣叫分屏使用,即一個高解析度大尺寸的屏幕分為左右、左中右或上下、上中下等幾個區域使用。一來能更為高效的利用大屏幕的優勢,另外在同時使用多個軟體需要交互使用時帶來便捷。這點在iMAC上更好利用,iMAC使用16:9的初衷我並不知道,這得問埃文或jobs。我接觸到用iMAC的多為程序員、設計師或編輯,他們都有以上我所說的分屏使用習慣,你也可以留意下身邊用iMAC的朋友或到apple store里看看他們演示時的方式。
iMAC的屏幕最小為21.5寸(機身寬度528mm),更大的有27寸(機身寬度650mm)可選。這樣的尺寸在日常使用時算加大號了,使用者大多也不會眼睛離屏幕很近,和多塊顯示器組合使用時一樣。但在觀看電影、視頻時和電視的比例一樣,因為尺寸的問題和無需集中區域觀看,眼睛離顯示器的距離自然就會拉開,這時就能套用藍光的比例和16:9是多麼的一家親..........
最後這個iMAC補充有點流氓有點狡猾,有點無厘頭和顯得像果粉。大家權當段子看好了,我只是等著下高清720p打算在4:3的顯示器上看還沒下載完有時間上來扯幾句而已...


16:10的屏幕在做全高清視頻編輯的時候優勢就會顯現出來了,我也是別的看用戶評論才察覺到這點的,平時用起來感覺16:9和16:10差別並不太大,視疲勞也沒多大區別,主要是16:10在編輯全高清視頻的時候能把進度條和畫面一起全屏顯示,會方便編輯,16:9略嫌麻煩。不過我倒覺得沒什麼特別不方便的,主要看個人的應用領域吧。


Macbook 是生產力工具(屏幕顯示面積要盡量大),16:9 是為影視優化的比率(大部分電影不會出現黑邊),本身兩個出發點就是不同的。所以在設計允許的前提下,Macbook 肯定不會優先考慮 16:9 這樣的比例,而是盡量 16:10 甚至 4:3, 3:2。


諾基亞也屯了很多QVGA屏幕呢…
mba11應該算對999刀的妥協 硬要說起來1366*768不是真正16:9 不是16mod甚至不是8mod 很多人並不排斥16:9 排斥1366*768會很多吧 1600*900的解析度也是有的
扯遠了 拿顯示器看片的"普通人"很多 雖然廉價ips已經挺多但顯示效果慘淡的tn靠16:9壓低成本迎合市場心理需求形成了由廠家主導的"主流"
就我認為比例倒是次要 屏幕本身顯示效果才更重要(蘋果家就算tn也是比大部分pc家能打 更不要說新出的rmbp了)


為什麼沒有人做圖來看呢?一張圖不就明鳥了嗎???????


我覺得用16:9的屏幕會是上下的邊框很寬,不好看


你們沒考慮過對角線問題么,同樣19寸的對角線,你看是4:3的面積大還是16:9的面積大,16:9僅僅是成本低,所謂16:9「黃金比例」,簡直就是扯淡,看得我彆扭的。

還是16:10的舒服,我家裡、學校外接顯示器都是16:10的。


呃……附一張有的沒的


主要得看顯示器的大小和解析度。

1. 如果是屏幕比較小,解析度也比較小的情況下,那麼16:10可以發揮優勢。在瀏覽閱讀文字的情況下,縱向解析度越大,能瀏覽的內容越多。就比方說更多情況下,我寧願拿個ipad豎屏模式去看網頁。

至於廠家說什麼16:9之類的黃金分割云云,那純屬忽悠消費者,因為這樣可以降低相當一部分成本。至於看電影的黑邊,拿我自己來說,如果我看電影,全屏沒有黑邊,那我會感覺很難受。我會總感覺電影是否有一部分跑到屏幕外去了???

一個768縱向解析度的屏幕,去掉頭部的狀態欄,去掉底部的任務欄,還有網頁標題等等。實際上你看一個網頁的內容或者是WORD編輯的地方也就差不多600像素而已。過窄則需要不停的上下拖動滾動條,這樣會降低工作效率,因此對蘋果筆記本的小屏保持16:10解析度,個人以為是非常良心的。

(忘了說蘋果有一個妥協的產物就是11寸的air。。。畢竟價格擺在那裡了。而且就單屏幕而言,這款好評度是非常差的。)


2. 如果是屏幕比較大,那又是另外一種說法了。在之前知友說的,人的視覺是有一定範圍的,當屏幕的縱向大小以及解析度大於這個範圍時,人就需要不停的上下點頭(誇張了點,只是為了生動而作為一個不恰當的比喻)來觀察內容,那就不如鎖定縱向解析度改用滑鼠滾動瀏覽更加方便。

這時,可以考慮擴充屏幕的橫向大小,因此20多寸的1080P或者更大解析度的屏幕改用16:9甚至21:9也是合理的。因為人眼是左右分布的,人的橫向視野遠比縱向視野寬闊,這也是電影院使用寬屏的道理。

這樣一來。屏幕多出的邊欄可以放置一些小工具,也可以擺設更加多的窗口。或許IMAC使用16:9是出於這個原因吧。


總之,小屏的16:9那是坑爹,16:9適合用在至少1080P解析度同時20寸以上的屏幕。


主流就是好的對的嗎?16:9是為了降低成本,PC廠商們忽悠消費者說寬屏好。


首先11寸mba就是16:9的
再者買macbook的基本都是幹活用的 16:10才是業界良心


1920*1200比1080p就高出整整120像素啊…直接提高工作效率…


把Dock那行減去,基本也16:9了,真要16:9了,因為Dock那行太佔地方,會顯得太扁


液晶屏幕是從一大塊液晶基板上切割下來的,所謂的5代6代生產線就是指某種尺寸的大液晶基板生產線。生產線越新,能生產的基板尺寸越大,成本越低。
6代生產線的基板尺寸是1800*1500的,而現在的10代生產線基板尺寸是3080*2880的。你會發現6代時候的長寬比是1.2;而到了10代生產線的時候,這個比例就成立1.07。也就是說,大基板變成了更瘦長的形狀,顯而易見的,這種偏瘦長的基板更加適合切割16:9的那種瘦長屏幕啊,所以切割16:9的屏幕肯定成品率更高,成本更低啊。見下圖:

只是示意圖啊,面板肯定不能按照實際顯示尺寸進行切割的,實際情況下是會大一點的。但是比例是對的,主要目的也是顯示按照16:10來切割不划算。4:3那個是按照24寸的大小來弄的,可以看到如果全切割4:3的話,更不划算。21:9和16:9的比較節省物料。
16:9的屏幕的出產就是成本考慮,其實16:10也是,但是對於桌面顯示的距離來看16:10就是比16:9更舒適的。人眼的觀察範圍是相對固定的,同時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看的顯示器是顯示精緻的圖片或者文本的,視野範圍也是相對集中的。因此16:10的顯示器因為上下顯示範圍更大,會讓人看起來更舒服。引用一張圖:

可以看到顯示器其實並不是越寬越舒服的。
總的來說,按照視覺舒適要求來看,16:10比16:9要好,按照成本考慮,16:9更好。蘋果也是少數幾個按照使用舒適考慮還在堅持16:10顯示器的廠家了。不過估計以後還是會都採用16:9的屏幕。


個人經驗,16:10在如下應用時更爽:
PS,SAI等設計繪畫工具
AE等視頻編輯
網頁瀏覽
看漫畫
我能說我因為愛上了16比10專門把1080P的顯示器賣了換成戴爾的16比10那款了么


大家都是牛人,看電影不用字幕,我可聽不懂。
而字幕阻擋畫面是我不能忍受的。(當然,更不能忍受的是縱橫比不對,讓美女變成肥婆或竹竿)
我的屏幕是16:10的,看某些電影的時候甚至需要把畫面上移,這樣黑邊全在下面,剛好夠放一個字幕。如果16:9了,沒黑邊,難道字幕用3D浮出來?


16:9 的比例太噁心了。
以前只有thinkpad 和 macbook 不是這個糟糕的尺寸,但是現在thinkpad 也妥協了。
對我來說,只有macbook 可選擇了。


純吐槽,不吐不快~每次想到16:9心裡就不爽,就想罵這幫PC廠家,我想說的是,1、說16:9是黃金比例的都是傻13;2、你管他什麼比例,好用舒服才是王道,別告訴我你買電腦是用來且唯一用來看電影的,16:10看電影怎麼就不爽了?有黑邊怎麼了?你一個破14寸15寸角度大一點就看不清屏幕的1366*768的垃圾屏看個盜版的1080P電影還嫌有黑邊,搞清楚自己那破屏還沒法1:1看1080P好吧!還嫌有黑邊,除了看電影外,16:9還有哪裡比16:10用著爽了?黃金比例,笑死人了,你去看看某電商的顯示屏廣告,以前都鼓吹16:9是黃金比,現在那些16:9的都不說自己是黃金比了,只有戴爾等少數廠家還在生產16:10的說自己是黃金比,而16:10也確實是黃金比,要不是因為顯示屏的PPI沒有220以上的我也不會準備下次換機換rMBP了,現在的4K屏(3840x2160)要是有20寸到21.5寸的那果斷組個台式機,畢竟從小到大一直用windows,跟我的眼睛比起來神馬操作系統都是次要的,大不了上個虛擬機,現在用的win7,那個雅黑就是一坨屎,也許它本來不是屎,但是在1366*768的15寸屏上它就是一坨屎,哪怕在1600*900的屏上,它也是一坨屎,雅黑在200PPI以下的屏上都是屎,所以現在我把默認的雅黑替換成了宋體,另外只要是19寸以下的屏用16:9,那這個屏連同它裡面的東西都是一坨


推薦閱讀:

TAG:MacBookPro | MacBookAir | 設計 | 筆記本電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