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索尼剛發布的 a6300 以及 24-70 f2.8 和 85 f1.4,70-200 鏡頭?

For Still Shooting (Source: Mainly from http://Dpreview.com):

  • 24MP CMOS APS-C sensor with copper wiring
  • 425-point on-sensor phase-detection AF system
  • 11fps continuous shooting (8fps continuous live view)
  • Silent shooting
  • Max ISO of 51200
  • DXO Iso Score 1347(D7200 is 1167, which is excellent for an APSC sensor)此條存疑,DXO mark還沒有放出測試數據。

For Video Shooting:

  • Internal 4k with 100MBPS ("The camera uses a 20MP (6K) region of the sensor to offer 2.4x oversampled 4K video", source:dpreview)
  • S-log 3 with 14 stops of dynamic range (source:dpreview)
  • Full-pixel readout without pixel binning
  • Gamma Display Assist
  • Has an external mic jack!

Finally pricing! $1000機身, $1150配16-50kit lens

Source:1. Sonya€?s A6300 mirrorless camera has 4K video and fast autofocus
2. Oh, wow... Sony announces 24MP a6300 with incredible AF: Digital Photography Review
3. http://oldshutterhand.com/sony-news/sony-a6300-release-date-review-specs-compared/

官方視頻:(需翻牆)
1. 4D focus:https://youtu.be/83ZSD-zj73A
2. 4K Sample: https://youtu.be/kk-4OuvUzlg

個人感覺a6300沒有提升太多,fe大三元體積過於健碩。。在「微」上越走越遠


a6300雖然是apsc,但也出現了很不錯的新技術。尤其是425個對焦點,刷新了索尼感測器總像素/對焦點數量的新記錄。我們知道片載相位檢測對焦不可避免的要損失一些像素,所以總像素越低,在不損傷畫質的前提下可以插入的對焦點就越少。那麼如果索尼要出無反專業機的話,為了高速性能肯定不能搞成像a7r2那樣一張卡寫半天,總像素在20~30mp左右為宜,但這樣一來對焦性能就是個難題。目前看來索尼已經有能力在24mp的cmos上實現像a7r2一樣給力的對焦點設計,這個難關看起來是被克服了。但是邊緣對焦點的性能如何,尤其是在弱光下小於2.8光圈的鏡頭表現如何,還需要實測驗證。
另外在高速連拍方面a6300也有了突破。大家知道之前索尼單電和微單高速連拍的時候取景器實際上只是靜態的回放上一幀畫面。即使換到低速連拍模式,恢復liveview時對焦的模式識別系統也表現的不如單張模式,這是因為處理器同時需要寫卡,運算資源不足導致的。從a6300的宣傳視頻來看,保持liveview下的連拍速度達到了8fps,而「GIF回放」模式下以11fps連拍,一樣不會跟丟主體。高速連拍下模式識別主體跟蹤的問題看來已經有了改進,期待在全幅專業機身上的表現。

GM系列鏡頭毫無疑問也是為專業用戶準備的。雖然最後28-70 f2變成了24-70 2.8有點遺憾……一個2.8不帶防抖的24-70搞成了82mm口徑還是有點不理想。70-200的參數倒是很正常。大三元出了兩個,索尼用來做工作機是越來越方便了。雖然目前因為我有D4+尼康24-70,工作中a7r2還是會以定焦為主,但將來索尼如果發布真正的高速專業機,而尼康的進步不夠明顯的話,我們這些雙修的人也會很願意徹底轉向索尼。這次索尼的宣傳視頻中有這麼一句話,說GM系列是來自未來的鏡頭(大意)。我覺得某種程度上這些鏡頭確實應該是為索尼未來的高速巨單機身準備的。

現在索尼的中焦定焦有25+55的f2.0(1.8)組合,也有35+85的f1.4組合。前者比較靈活,放在a7r2這樣的高像素機身上可以開apsc裁切當1.5倍變焦用。同樣能覆蓋後者的焦段,但是會損失一些虛化。比較適合看重廣角又希望輕便靈活的用戶。而後者則是經典的人像定焦組合,適合不在意體積重量,追求極致高畫質和虛化效果的用戶。
Batis 85這下是悲劇了,斷斷續續的賣了那麼久,一下子從供不應求被打回原形。關鍵85 1.4也就1800美金的標價,差別實在太小,不降價是沒有生存空間了。所以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就算你能求到索尼為你推遲85 1.4發布,自己產能跟不上豈不是白瞎?真不知道蔡司是怎麼想的,明知道好日子沒幾天還這麼磨洋工……

目前索尼E口鏡頭群的配置已經比較完整了,下一步的希望一個當然就是大三元中的最後一環f2.8超廣。其實就超廣本身的使用而言也不是一定要f2.8,但一來16-35的素質還是不夠好,二來微單的片載相位檢測對焦還是比較喜歡大光圈的鏡頭。另一個就是E口135ZA了,135這個焦段目前各家都不太重視,但這個畢竟是索尼和美能達引以為傲的產品,還是希望能儘早帶到E口陣營中來。


原載於微信公眾號:Asukainfo

筆者從來不是一個索粉,以後也不會是索粉,雖然家裡大法產的東西也不少,但一般是沒得選了,且當時預算的價格範圍內大法性能超越其他牌子太多了才會買,比如PHA-2、錄音筆等等。

昨天晚上被大法刷屏了,若干年來第一次感覺到大法對傳統的佳能、尼康產生了威脅。

很小的時候就知道SONY這個牌子,最先看到的是VAIO筆記本、還沒有改名叫Bravia的大法電視機,當時感覺這個牌子暗暗地屌,後來出了Playstation系列感覺更牛了。

但僅此而已。


平井一夫其人

直到筆者某一天在視頻上看到當時的SCE(索尼娛樂部門)的負責人平井一夫在發布會上的演講,當時唯一的感覺就是尼瑪第一次看見亞洲人英語居然講的比美國人還好。

姨父進入SONY後一直在SCE,SCE是90年代本社中最有實幹精神的一個部門,也是工程師文化最盛行的地方,這種影響完全可以在姨父身上看出來。姨父被選中有兩條理由,一是出身SCE,這是SONY唯一一個還談得上行業優勢的部門了,二是在久多爹高升後力挽狂瀾拯救PS3,堪稱SONY在遊戲業的第二個奇蹟(引自知乎作者孟德爾)。後來平井一夫職位屢屢晉陞,2013年擔任了現在索尼的總裁兼CEO,當時覺著索尼的影音業務要變天。

A7系列的崛起

A7系列第一台機器就是平井一夫上任一年後的作品。之前的索尼的單反業務很多人不看好,a900畫質出色,但是高感、實時取景、8bit raw、鏡頭群等問題依然嚴峻,後面出的單電a77、a99、蔡司鏡頭雖然部分解決了上述問題,但是索尼在專業化的市場上依然無法取得長足的進展。

筆者對單反市場的理解有三,一是入門家用市場,消費者滿足能拍、看上去比較專業、畫質有保證這些要求就行了,優秀代表是佳能XXXD系列。二是小燒小記者小影樓,具備一定專業化機身,肩屏,五稜鏡,滿滿逼格,優秀代表是尼康DX00、D7X00系列,佳能XD、X0D系列。三是發燒記者影樓,要求全畫幅,變焦恆定2.8,定焦大於1.4,優秀代表CN一位數機器、5D2、D800、D810。

索尼之前建立的單反集群,對佳能、尼康始終沒有建立起足夠的威脅,除了A230、A330依靠的超級價格搶佔了一部分市場。

之後的轉折點,nex系列,很慶幸索尼用漸進的方式融入微單市場,甚至在大陸搶先註冊了微單?的商標使用權。E口一開始並不便宜,但是大法「底大一級壓死人」的思路從那時起就開始起作用了,依靠nex-3、nex-5直到今天的a5000、a6000一路攻城略地,無心打殘了松下、奧巴的M43陣營,甚至在佳能尼康的入門市場割下一塊肉(雖然神奇的出現了無反的攪局者新面孔佳能eos m和徠卡)。

當年索尼建立的時候,是老鬼子當道的年代(日本戰後復興),井深大在其公司「成立意旨書」(日文原文:設立趣意書)當中期望「要充分發揮勤勉認真的技術人員的技能,建立一個自由豁達、輕鬆愉快的理想工廠」,期待成為「工程師的樂園」。【摘自百度百科】

個人總結索尼產品研發思路,就是在民用級產品上,做出最發燒的東西,之後進行技術推廣。

比如怪獸錄音筆D1、D50、D100,比如攝像機產業,比如Playstation,比如Hi-Res認證的耳機、Walkman、耳機線,比如用了XR800驅動、特麗魅彩技術的Bravia液晶電視。

做相機行業,索尼直接買的柯尼卡-美能達,鏡頭部分繼承美能達,並與蔡司尋求合作。作為一家電子背景起步的公司,面對佳能、尼康、賓得、奧林巴斯、富士都是有幾十年光學製作經驗的老廠。

α時代的單反,索尼機身上苦苦掙扎,但確實誠意十足(α900超大的五稜鏡),鏡頭上靠蔡司仰人鼻息,單反上的35G和70300G評價都不是特別好。

A7系列的發布,一定程度上扭轉了戰局。通過和尼康、富士、賓得的合作極大擴展了CMOS產能,讓大家現在5k的價位就能買到全畫幅機器,這在2012年前你是無法想像的。通過和奧林巴斯的合作,某種意義上得到了感測器五軸防抖的技術支援。

唯一不好的就是刷機身刷得太快了,E卡口上A7、A7R、VG900、A7II,A7s,A7RII、A7sII,像下餃子一樣,才兩年多的時間就發布了7台全畫幅。

讓前面買的索粉很受傷啊。

佳能尼康都是四年才更新一下主流機身。

不過索尼這種在技術上面毫無保留的快速擠牙膏升級法,確實能夠短時間搶佔市場,尤其是A7RII這台次世代全畫幅在D810、5D3的後繼者連謠言都沒有的時候已經賣上好一陣子了。(5DS的畫質應該還是屬於本世代的)


A7系列目前的迷思

下面切換到大法這次的新品發布會。80%解決了專業用家的顧慮(專業高速鏡頭),還有10%顧慮給續航,10%顧慮給無線電引閃系統,這20%解決好了索尼就離二十一世紀頭十年佳能的地位差不多了。

1987年,佳能徹底改EF全電子化卡口,在24 1.4、35 1.4、24-70、85 1.2、50 1.2等專業鏡頭上取得了對其他廠家接近10年的市場優勢。

近年換卡口的問題上,最大收益者是索尼(漸進式比較和諧,兩個卡口一起賺錢),受害者是富士(無法變全畫幅),佳能的eos m卡口還看不明白。

第一,自從A7誕生後,索尼拿得出手的都是小光圈蔡司頭,4-6千的售價,說便宜不便宜,說貴又不貴,買的話畫質是挺好,可是花這些錢買個f4的變焦和1.8的定焦總有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也間接導致了家裡VG900買了之後一直是轉接尼康的D、G鏡頭)

第二,專業用家(靠攝影賺錢的人)才是硬性消費的主力,索尼必須突破這批人,造出來的東西能讓別人幹活賺錢,現在記者主流是2.8的大三元,專業攝影師除了大三元更多是24、35、50、85這些關鍵定焦的1.4大眼睛。

於是高潮來了,在索尼發布了蔡司fe 35 1.4鏡頭後,大家都在等後續的蔡司2.8大三元,正如當年α那樣,並期待著能做的比較mini。

但是德國人也有自己的小算盤,E卡口尺寸數據和電子觸點協議是公開免費授權的,所以蔡司的小九九也打得不錯。從最初的touit系列(APS-C)在索尼和富士的微單上兩邊下注,到專攻視頻手動對焦的loxia系列,到和騰龍苟且合作的Batis系列自動對焦鏡頭。蔡司給人的感覺更多是且行且看,搖擺不定,而且在鏡頭體積上也是考量頗多,最大光圈也就是Batis的85 1.8,而且賣出了7k多的驚天價格(Otus賣2w多我不驚訝)。

其實蔡司作為自視甚高的光學企業,對自己的鏡頭各方面考量都是很多的,畫質的長時間持久性、鏡頭的耐摔耐衝擊性,太多的考量無疑是放緩了光學巨人的發展步伐。除了維持尊嚴的Otus系列,近幾年與索尼合作的fe卡口35 1.4,α卡口的50 1.4, 都遭到了佳能35L2、適馬50ART的強烈狙擊。A7系列在機身上的巨大成功無法遮掩當時鏡頭上的明顯短板。

筆者2014年換佳能6D時,曾經在A7、6D之間搖擺很久,當時A7價位7k5,6D價位9k,很是讓人糾結。但是沒有大三元2.8, 足夠過癮的1.4鏡頭群,最終還是讓筆者投入佳能懷抱。當時的fe 2470f4,55 1.8都是高質量鏡頭,體積控制理想,但是給人的真正專業性仍然稍顯不足。

對筆者來講,一枚高素質的廣角變焦,一枚35//50的高素質1.4鏡頭,一枚85-135或70-200的高素質肖像鏡頭,基本上就能無欲無求了,當然追求一機一鏡、跑活出任務當然2470 2.8是沒跑了。

索法的思路很明顯,先出便宜機身吸引用戶群,再從鏡頭上賺回來,和那些M43機器一個道理。但是如此猥瑣的索法居然靠憋了一次大招徹底打破了佳能尼康營造的專業領域平衡。

索法的逆襲

一下子爆出來的24-70 2.8,70-200 2.8,85 1.4猶如驚天之雷

索尼徹底擯棄了體積控制上的考慮,把極限的畫質追求放在了首位,85、2470體積和重量上持平甚至超過了佳能、尼康、蔡司同規格的單反鏡頭。價格上也是毫不掩飾地標出一分錢一分貨的決心。

2470GM,82mm的口徑,886g,三防,一片ED,一片超級ED,兩片非球面,一片XA非球面,合計5片特殊鏡片,規格上直接瞄準當前畫質最強的佳能2470L2,售價2200刀,目測MTF略好於2470L2,這樣一來尼康的2470E VR會變得十分尷尬。

70200GM,77mm口徑,雙馬達驅動浮動鏡組(估計會非常屌),11片光圈葉片,1480g,三防,四片ED,兩片超級ED,兩片非球面,一片XA非球面,合計九片非球面,規格遠遠超出佳能尼康的70200,畫質理論上會非常美好,售價未定,估計15000+。

85 1.4GM,77mm口徑,820g,三防,11片光圈葉片,三片ED,一片XA非球面,售價1800刀。這個規格如果給我盲猜的話,我可能會以為適馬Art系列出85mm焦段了,打死也不會相信索尼會出800g重量的85 1.4,畫質會比尼康85G好,但個人感覺好得有限。

參考:

1、24-70/F2.8 886G

2、70-200/F2.8 1480G

3、85/F1.4 820G

再來和尼康佳能的單反同類鏡頭相比:

尼康24-70/F2.8 900G

尼康70-200/F2.8 1530G

尼康 85/F1.4 595G

佳能 24-70/F2.8 950G

佳能 70-200/F2.8 1310G

總結一下,記者非常重視的焦段2470、70200,索尼一下子給出了目前理論上最佳規格的鏡頭,會吸引不少記者轉投索尼的懷抱。85 1.4GM的出現,配合去年的fe 35 1.4蔡司頭也會吸引不少人像攝影師轉投索尼的懷抱。大法除了野生動物、專業體育攝影所關注的超長焦段還沒發力外,基本上能夠滿足正常攝影師的全天候需求了。

1.GM系列全部三防,極度耐操,索尼花哨的東西很不耐操,但是一旦決定做耐操的東西,那絕對是非常耐操的。

2.新出現的黑科技,XA非球面,從宣傳冊看意有所指,想表達出索尼XA非球面的研磨精度超越佳能人工精密研磨非球面鏡的效果,能夠獲取更加銳利的畫質和更加平和過渡的虛化。

3.大量的堆料,在中長焦鏡頭上,佳能85L只用了一片精密研磨非球面鏡,尼康老的85D沒用特殊鏡片,新的85G沒有特殊鏡片只有納米塗層。佳能尼康的70-200都是只有ED或者螢石鏡片,沒有加入任何非球面鏡片。索尼這一次通過大量引入ED和非球面鏡的做法到底效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剛看了無忌上85GM+A7RII的原片,1.4全開確實給人以解析度爆表的感覺)

4.三隻鏡頭MTF裡面縱向、橫向的線貼的都比較近,很多牛頭毒,不在於MTF多麼頂天,而在於縱向、橫向的線對重合度高。

唯一的遺憾:

沒有一步到位引入無級光圈,這麼大的頭肯定會考慮到4k視頻優化,卻沒有更進一步做成無級光圈。

索尼的明天

兩個大元和一個大眼睛的發布,表明了索尼決心。

它的競爭對手不再是以前人們期望的徠卡M系列,而是佳能尼康的專業單反,徠卡發布笨重的SL時引發很多人的嘲諷,但索尼的發布會,真的讓人倒吸了一口涼氣。

索尼剩下的就是降價,就能輕而易舉地打殘佳能尼康的准專業產品線。

一個東西好不好,不在於多貴,而是靠這個東西吃飯的人多不多。

比如說當年影樓的富士S5pro,後來的無敵兔,現在的D810。

比如說當年的大馬三機皇,08奧運風光無限的D3。

說實在的,以前看的很多攝影師,索尼的、騰龍適馬的基本沒人用,都是愛好者在買。

但現在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專業攝影師開始使用A7系列機群,用適馬Art系列的攝影師也與日俱增,併產出了大量具有說服力的作品,包括淘寶銷量上,索尼、適馬這兩批傳統攝影產業最黑的黑馬正在一日千里追趕佳能、尼康的步伐。GM系列的發布,直覺上是索尼看到Art系列堆料不計重量,賣得好,所以決定跟適馬學一把。這一次,感覺上是索尼賭對了。但是後續會不會引發佳能尼康的軍備競賽並不得而知。

畢竟三四年更新一台機器的規矩被索尼打破了,八到十年更新一下鏡頭的傳統也被索尼打破了,你可以不喜歡索尼,但不能否認索尼在推動攝影產業廉價化上作出的巨大努力,A7上市後多少機器的價格被腰斬、或者降到原來的1/3價格,多少人用一千出頭價格就買到了十分滿意的機身,這些都源自這一個傳統產業圈外的攪局者。 沒有索尼,佳能的祖傳1800w像素cmos天知道會生產到什麼時候,尼康的全畫幅之路也不會來得這麼早。


A6300真正的變態對焦


最後提一下攪局的A6300殘幅微單,給7DII和D500又打了一次臉(還有GH4),滿屏的對焦點(425個),三防的鋁鎂合金機身,120hz刷新的XGA電子取景器,6k超採樣的4k視頻記錄,S-log3,100Mbps的高質量碼流,999刀的初始售價,索尼的田忌賽馬真正玩到了出神入化,配合電動變焦PZ 18-105,萬元以下最佳4k平台搭建完成。

用做D系列錄音筆的態度,做Playstation系列遊戲機的情懷,做ZX系列Walkman的訴求,做PHA系列耳放的情懷,索尼只要方向對了,A7系列不會太差。

老話講,認真的孩子,通常運氣不會太差。

PS:重要提醒,燒索尼,心態要好,今天買了最新的,過半年可能就落伍了,一定要放平和心態。

長按二維碼關注

http://weixin.qq.com/r/R0Tp8UjEuhXFrQyS9xFV (二維碼自動識別)



另一個回答
如何評價索尼最新發布的Sony A6300無反相機? - 索尼 (Sony)
裡面我說了一些,至於6300的「介紹」和「分析」,網上說的太多,在這裡面補充說一下對6300的「看法」

首先你們放心,國行價格肯定比這個便宜,不過其實按照普遍規律A6000價格曲線下壓預期,就做不到了,但A6000本來就夠便宜的了不是么?

這個真的,只能說索尼把用戶期望搞得太高了
你讓尼康佳能去做,425個對焦點啊,1000刀的s35機帶4k帶慢鏡,還金屬機身,人家早就感動常在看破界了
要啥自行車?
只能說如果6000升級,慾望不高所以已經有6000的人覺得,恩留著用也行
索尼也明顯的意思就是
你要新進,A6300足夠牛逼足夠滿足你入門裝逼需求
你要升級,嘿嘿嘿上全幅吧我們重點在這等著圈錢呢

昨天晚上看6300參數就知道會有人吐槽
其實吧,索尼已經把用戶慣得,例常升級不能滿足了,必須要有新功能
但這次的新功能科技樹主要點在視頻上了,這個4k規格是什麼概念?除了畫幅,比A7R2規格都高啊,全像素採樣,120fps全高清慢動作,這簡直就是視頻工作機用戶省錢小能手
而對於拍照黨來說6300就是個性能提升而不是功能拓展,所以看不出來,大家還盼著五軸防抖或者高像素位移之類的大殺器
其實這麼想,你從700d升級到750d,能有幾個意思呢?這麼看的話即使是看上去沒新功能的6300,帥炸的對焦升級方面,也比佳能實惠太多了

6300的升級明顯是針對6000核心用戶和索黑們的負反饋進行的,索黑說你連拍再高也是入門塑料機,那咱就金屬,索黑說你這追焦還老和7D比誰相信,那咱就強化追焦目標跟蹤技術,索黑說你這玩意EVF跟不上不能用單反使用習慣不適應啊,那咱就提升刷新率響應速度按照單反的刷黑顯示方式來

所以,感謝索黑

至於G M序列鏡頭,索尼就是把早就該乾的事兒幹了啊,有些外圈兒人覺得吧微單就是個業餘,但核心索尼用戶和索尼自己,恐怕從來沒這麼想,索尼鏡頭研發的必要周期,以及要照顧蔡司發鏡頭的周期窗口而已嘛,這回發了,原來覺得索尼就是業餘就是備機的人,會莫名驚詫?
反正我不會,就像你把一小家轎開到260邁會驚詫卧槽好厲害,但人家本來就是按超跑的路線走的,有什麼可驚訝的呢?


先說說A6300吧。
外觀看上去是沒有什麼變化,2400萬看上去也是在擠牙膏……也沒有五軸防抖。

不提升像素對於APSC小底機型來說可能是理智的。

重點是4K,按官方的說法就是Super35模式下2000萬像素(2.5倍)採樣。那就是比A7R2的S35模式(1800萬)和A7S2(1000萬)還要清晰。當然小底嘛,高感就別想了,倒是最高感光度拓展到了51200,繼承了原來的視頻對焦靈敏度調節。視頻高感毫無疑問是要比M43或者7D2要好的,這就是個很大很大的優勢。

對焦點很多,密集恐懼症會發作的。還是要看連續追焦性能吧,連續追焦和連拍是結合起來的。光線好的情況下應該和7D2不相上下,更多對焦點也更利於構圖。光線不好的時候……不敢下什麼定論,還是要看實際表現。索尼全幅微單目前在對焦上還艹不動一位數的單反,7D2是1DX下放的對焦模塊,也不是那麼容易撼動的。

有兩個細節,就是EA4環能用片上的相位對焦點了,還有一個就是能顯示二維碼給非NFC的手機一掃連接了。

希望今年會有跑得快的西方記者用微單來做工作機呀。

定價1000刀單機身,視頻機定價,索尼萬元以下的可換鏡頭的視頻機幾乎沒有,何況又是一個支持4k內錄的。以前我找不到這樣一款APSC高檔機身的定價,全畫幅A7不斷跌價,認為索尼出個這樣的機身是個雞肋。現在看來這個主打視頻為主,不是為了學攝影隨手拍準備的,視頻機不希望跌價太快。畫質沒有太明顯進步的時候,沒錢的就選以前的A6000就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推出這三發鏡頭之前,索尼借用A7RII和A7II的轉接對焦狠狠地向世界宣告,NC變成副廠的時代到來了。人們樂呵呵的用著A7RII轉紅圈L頭,或者尼康金圈頭。一個高像素、高寬容度、較好的高感表現、4K錄像、五軸防抖的機器配上高素質鏡頭真的是絕配。特別是尼康自動對焦轉接環更是讓人感動得淚流滿面。有一點要說的就是因為對焦驅動方式的不同,索尼微單轉接NC頭都基本不會跑焦。那就是說,相比單反,我們索法就輸在暗光對焦上。

界定一個卡口系統專不專業的標準應該是附件和鏡頭群,而不是機身本身,附件的話索尼是不夠多,比如支持TTL的燈屈指可數;但是,說到鏡頭——
全畫幅E卡口用戶終於可以挺直腰桿說鏡頭夠多了。
紅G標誌不好看啊,應該學老美在鏡筒中部弄個金圈,再來個金標G字吧(笑),還是說自古紅藍出……

體積問題這個沒什麼好說的了。既然走全畫幅的路,就沒有必要在鏡頭體積上面矜持什麼。「微單」只是個名字,僅僅是個順口好記的名字,比機身體積依然是大法勝利。只噴鏡頭不看機身是什麼心態?重量也一樣,選了全畫幅就不能怕重。為了鏡頭素質,為了高像素,為了4K,為了照顧邊緣畫質,變大那是不可避的。非要糾結什麼體積和重量,真的沒有必要再看全畫幅了。餅乾頭口袋機難出高畫質啊。

不過有個不好的猜測就是……會不會是現有鏡頭的光學設計然後加長了屁股來湊夠法蘭距呢?70200GM和2470GM有點像,不過還是希望不是吧。

不負責任的價格推測,參考價來源BHPhoto,國內實際價格肯定會比這個價格低的。

85GM不言而喻,有點電影頭的意思在裡面,看看那和FE35 1.4ZA一樣的光圈環,還有11片圓形光圈就懂,糾正一下,是有Click開關的,可以無級調節光圈。
在BHPhoto上搜85 1.4的時候出很多Rokinon/三陽的電影頭,可見這個焦段的電影頭也是有比較大市場需求的。

定價有點高啊……1798刀,是叫板蔡司的吧?

參考:
Milvus 85 1799刀
Batis 85 1199刀
85 1.4 ZF.2 1298刀
90Macro G 1098刀
尼康85 1.4G 1598刀

2月20更新——國行價格12499

2月8日更新
無忌上已經有樣片了,全開那個銳度……直接打得尼康85 1.4G無地自容啊。果然自古紅藍出CP啊,相愛相殺。

2470GM體積值得吐槽,82mm的濾鏡,定價和尼康2470VR一樣(2198刀)。就算論素質好的話,也還是有點貴了,比24-70 ZA II定價還要貴一些,感覺競爭力欠了一點。
不要吐槽沒有防抖了,NC是沒有機身防抖的,我們有,再有鏡頭防抖可能會多此一舉。光圈葉片也只有9片,攝影標變的成分比較大。其實出2.8的意思就是表明別人有的我們不能沒有,給廣大索粉一個交代,也看得出索尼對A卡口沒有信心,自己都不願繼續推廣轉接了,一個廠家同時主推兩個卡口真的是很痛苦的,看來索尼的確是放低了A卡口的地位了。

2月20更新——國行16499

(還是FE2470ZA友善一些。不過橫向和NC一比的話……)

70200GM,體積沒有變大太多真的很良心有木有。這一點還不夠嗎?索尼的G炮也是好久不更新了,別是祖傳老美的結構就好。

價格沒有公布,按照索尼的性格起碼不會低於2200刀。

概括索尼的全畫幅無反鏡頭群,就是不求多,只求精。索蔡不用說了,2870狗頭在1500的套機頭裡面應該算是能打的,28f2畸變大點但是解析力還是吊,24240是不是欠它一個G字了。大部分時候攝影器材都是一分錢一分貨的,在FE鏡頭群上非常適用,你買了小三元的應該也不會心疼,因為比NC家可能還要便宜(首先是三家1635 f4比比,尼康1635舅舅不疼姥姥不愛,價格和1635L一樣都是6k多,索尼1635ZA好像都不要6k;2470的話,佳能的素質太差,尼康沒有2470 f4,不過2470 2.8價格開始血崩了;70-200的話三家價格差不多,考慮到愛死小白兔評價很高,索尼算打個平手)。現在索尼放出了大三元中的兩個,價格和預想中的比有點高,等降價吧。據說今年適馬也會推出24-70 2.8 Art和70-200 2.8 Sport,以及E卡口的鏡頭,又有一場好戲可以看了。

個人覺得索法刷機身太快太快了,E口全幅無反現在有VG900、A7、A7R、A7S、A7II、A7RII、A7SII一共7台。泥坑刷機身的後果就是D600、D610暴跌,幾乎和A7一樣價格;D800暴跌,和A7R基本一樣,甚至還有不到6000的。牙膏廠感動這回慢慢擠牙膏,祖傳6D降價比較慢,5DS和5DSR血崩,5D3臨近換代才開始跳水。索尼發布A7R2就7個月,從2w1到1w5,差不多一個月1000,加上不給A7系列一代支持轉接對焦,也極大的傷了買了以前型號的教徒們的心。希望索尼能放慢放慢再放慢,不能和NC那樣做到3年穩步升級,也應該把升級步伐放慢到2年。


純屬非專業鍵攝瞎扯,輕噴。


壓垮了A口用戶的心…倒數第二根稻草。


之前發布的A68最近沒什麼消息,144萬EVF,46萬像素屏幕…貌似也得4000左右,不支持4K,哪怕超採的1080p都沒有。如果不是A6000「技術上無法支持」A口鏡頭相位對焦,恐怕A68也沒什麼存在必要。

A6300三代環可以用相位對焦?
這樣的我的1650還能留下……


好不容易攢點錢,一夜回到解放前……
更新一下
這三個頭我還沒買...
大,重,而且我喜歡用55+135的定焦...


a6300:
a7 r2的視頻錄製能力(s35格式全採樣,s-log2 100Mbps XAVC S一個不少)+7d2的連拍對焦能力(425點對焦 11fps追焦)+d7200的畫質(這個應該不會丟)賣你1000刀你還不得趕快跪下。
(a7r2 的120fps解析度是720p,4K還過熱)

而如果將連拍速度降到8fps的話則能實時取景的同時拍攝,而不是拍一張看一張了,再也不怕拍著拍著跟丟了。

還有,索尼總算良心發現,就算轉接環裝的是有半透鏡的la ea4全部對焦點都是可用狀態,而不是那操蛋的15點。

不過話說,都換成金屬機身了,幹嘛還要保持一模一樣的設計...大家來找茬:

(據我所知差別就在ael鍵變成了af/mf開關+ael鍵組合了,還有就是模式輪加了M1和M2)
還有這名字...所以說去年夏季的a6100,去年秋季的a6200都被砍掉了么/233

新的G Master鏡頭:
據說MTF不會低於50線/mm

專門優化過的鏡片表面,確保乾淨平滑的光斑

11葉光圈,保證任何光圈尺寸都會有圓滑的焦外(然而2470隻有9扇)

24-70:使用的是SSM直驅馬達,號稱移動精確度可達0.01MM,和35 f1.4一樣安靜迅速,拍視頻利器,但是沒有防抖,需要和a7 II配合使用?

話說這玩意和70 200F2.8一般粗,索尼你對他做了什麼...

85 1.4:有可能是新一代銳度王者,其他不知。買的敢比蔡司(batis)貴也是挺牛的。期待一下他的跑分表現。

70-200:本次的最大殺器。首先是採用了前後雙對焦單元

前面鏡片主負責對焦,由於較大由SSM(USM)驅動,後面的鏡則是線性馬達(估計是索尼標準的電磁驅動)確保速度和精確度。後面的鏡片主要用來抵消前鏡片導致的呼吸效應,以及有效的縮小對焦用距離(畢竟是內變焦),順便一說這貨的體積:

比F4寬8mm,長25mm。從某種角度E口用戶總算可以哭著說自己有個「小」鏡頭了。

70 200F2.8還有一個1.4x和一個2x的倍距環,挺標準的配備,不是嗎?

不過最大的問題還是價格
a6300售價是1000刀僅機身,摺合人民幣6500元。考慮到買索尼截幅無反相機的基本都是窮屌絲,這機器不跳水可能賣不出去。

24 70售價2200刀,1w4人民幣,比尼康要貴還不帶防抖。

85 1.4售價1800刀,摺合人民幣1w1。發布會剛開始的時候還在後悔不該買90微,看到價格後瞬間平衡了。

70 200售價不明,我賭不低於2500刀1w6。

我覺得姨夫想說的其實是:屌絲玩個什麼雞巴無反!

不過姨夫,等G Master賣夠了能不能出個G Peasant 系列讓我等屌絲信徒爽爽...


完。

還沒走?那我說一個極其不負責任的胡亂推理:

a6000的對焦點是179個,179的7.5倍是...

可能a6300的實際對焦點有不止1400個,但是能讓你選擇的只有425個

去看對焦演示視頻,裡面的對焦框是在不停的晃動,甚至會輕微的移動,也就是說每個對焦框內不止有一個對焦點。


覺得排名第一的答案(Zhu同學的)當中有好些地方不太客觀,也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A6300
1. 最大的進步顯然是視頻方面,亮點包括4K和S-log3,而且s-log 3是 14檔的,跟A7sII一樣(比A7RII強?有待查證)是Supervisor 35全像素讀出的,碼率自然也比前代有很大提升,至少從我看到的幾個數據來看,完全跟A7sII持平。我目前出掉了所有單反,只有個RX1RII,我覺得為了拍視頻,我一定會在今年下半年看看評測的情況買一個A6300或者RX100 V。

2.機身本身有很大提升,加上了一定的防塵防水,另外機身變金屬了,具體操控感不知道,應該還是不如NEX7,但是肯定是比A6000那個塑料強咯。不過金屬機身、防護、價位,這些算不算是佐證,說明真的不會有NEX7的後續了?大家對索尼家旗艦APSC微單的期待都是yy?在第一代A7降價處理的現在,再打APSC旗艦微單牌相信多數人也不會買賬。

3. 對焦也有提升,我認為zhu同學的分析並不是很準確,因為根據多數評測媒體的報告,A7RII的對焦性能確實很厲害,但是在多數情況下是比A6000差的,所以應該不存在索尼想把A7rII的對焦規格下放到APSC機器上的說法,也不能說APSC的焦點設計難度更大。至於這次對焦提升有多大,還是得等到有真實評測以後才知道。索尼 富士 奧林巴斯 松下的上一代APSC旗艦微單全部都號稱「世界最快」,然而根據權威媒體的評測,實際上是各有千秋,A6000並不佔什麼優勢,AF-S性能有優勢,但是AF-C性能並不好。所以,這次的新對焦系統完全還是得看追焦性能如何,因為老對焦系統的靜態對焦其實完全夠用了。對焦時間在0.05-0.08s這個區間取值大小並沒有太大意義,因為不管是哪個值都足夠快了,關鍵在於要准。關於對焦,另一個消息是A6300支持LA-EA3,但是對於A6300的目標用戶來說,這個並不是非常重要。

4. CMOS進步不大,大概是因為A6000賣得太好,索尼也沒有必要push。按照A7系的進步力度,這裡本來應該是個3600萬像素的IBIS CMOS的,但是……

關於鏡頭
鏡頭就真的不好評價太多了,畢竟看參數看不到東西,很有趣的是85的定價,樓上已經有同學說過了,就不提了。另外不太明白zhu同學為什麼會提起28-70 F2。。感覺怎麼樣都是24-70 2.8更合理啊,首先這個是大三元的標準焦段,另外以目前24-70 2.8這個體積和重量,你是想要個鏡頭練推力么……另外,我覺得索尼下一步布局E口應該是要多推出些中檔鏡頭,畢竟高檔鏡頭還有著蔡司在做,不至於像現在中端鏡頭這樣幾乎沒啥好選擇。


A6000用戶情緒穩定
其實我比較在意的就是觸摸屏以及可以的話加入防水防塵……


測距點已從以前機型的49個大幅度提高到了77個(最多可達273個),從而實現了更先進的多功能高速自動對焦。


上面這句話,是xpro2介紹裡面的原文。


我和大家說一個笑話,富士一萬二人民幣旗艦的對焦點


「微」並不是索大的重點,而是單反玩不過CN,只好另闢新戰場。與單反同等大光圈的三個最重要的焦段兒終於補齊,真的可以極大拉動E卡口的銷量,轉卡口的人也沒了顧慮。


相比隔壁觀音牌旗艦的垃圾視頻能力(c-log呢?!),s-log全面下放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滑稽
關於鏡頭,很好很信仰,我選擇loxia和batis


預測索蔡分手
索尼:「我……」

蔡司:「怎麼了,親愛的」

索尼:「我…想…跟你說件事」

蔡司:「什麼事?剛做的那件35/1.4不合身嗎?」

索尼:「不是,它挺好的,挺保暖」

蔡司:「那你說吧……」

索尼:「我想同你講分手,我知道我們在一起不容易,真的好感謝你讓我從男孩變成了男人,一路都這麼支持我。但你的光環太大了,畢竟我是個男人我也是有自尊的嘛」

蔡司:「我…………」

索尼:「我已經和一位戴眼鏡的女孩好了,她姓G和我一樣,喜歡紅色。」

蔡司:「…………」

索尼:「真的謝謝你給我的那個膜(T*鍍膜)我會珍惜的。」

…………滾…………


1.GM頭明顯是給A9準備的:
猜測最快9月份A9就會出,最慢明年和RX2一起出。
2.感動不動,C幅繼續牙膏:
全幅技術(防抖)不下放,小白技術(對焦)先試驗。
3.索尼蔡司友好分手的節奏:
自古紅藍出。。。小藍標又豈會甘拜小紅標做老大。


摸了下錢包,貌似已經不夠充值信仰了


索尼在低端視頻拍攝的勝利
4k超采 畫質比a7s都要好啊
以及slog3這也是a7s沒有的

gm鏡頭也是索尼在e卡口鏡頭群上面的勝利


希望能讓a6000便宜一些(:з」∠)_


應該叫Zeiss Premium


硬了....

追焦連拍
佳能1DXII 14fps
尼康D5 12fps
A6300 11fps

對焦
425點

不懂視頻

要說我還想要什麼

反正我換了三台顯示器沒找到USH-II這個關鍵詞。。。

我會不會賣?

要看它的快門聲好不好聽了( ? 3?)?


關於那三支鏡頭

G-Master

高貴


推薦閱讀:

高端單反如何選擇,尼康D810還是佳能5D3?預算2~3萬 對畫質和色彩要求都比較高,出片raw ?
是否有kodak professional 系列膠捲的全部介紹?
尼康想配閃光燈.問2000價位的和600價位的差距在哪?
新手有什麼入門級膠片機推薦嗎?如何自學膠片風攝影?

TAG:攝影 | 攝影器材 | 單反相機 | 微單相機 | 索尼So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