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士在想什麼?

請所有未滿40歲和超過60歲的非中年男子莫要強答!

可以跳轉

30歲左右的男性在想什麼?

現在的老爺爺們都在想什麼? - 生活

現在的老年人在想什麼? - 生活

相關問題:

現在的做父親的都在想什麼呢? - 婚姻

現在的單身男生都在想什麼? - 生活

現在的單身女生都在想什麼? - 生活

中年程序員都在想什麼? - 遊戲

男青年都在想些什麼? - 生活

女青年都在想些什麼? - 生活

中年婦女都在想些什麼? - 人際交往

現在的男孩心裡都在想些什麼? - 生活

現在的女孩心裡都在想些什麼? - 生活

現在的網紅都在想什麼? - 生活

現在的明星都在想什麼? - 生活


80年的
這問題下主流答案應該是人到中年,事業有成,有家室,有兒女的中年人。我並不是。這個世界除了他們還有像我一樣人到中年,沒有事業,沒有家庭的中年人。
前兩天剛送走了父親。雖然一直陪在床邊,但是不經意間他就停止了呼吸,注意到時身體已經有點發涼。沒有留下所謂的遺言,其實他也沒有什麼可說的,太過平淡的一生,生的時候沒有值得吹噓炫耀的資本,死也死的沉默。默默幫他脫去衣服,幫他擦了一遍身體,換上壽衣。
沒有傷感,只是看到了未來的自己。
我們看多了文藝作品,總覺得人的一生要怎樣怎樣。其實這世界上絕大部分的人只是無聲無息的來,無聲無息的去。

你問我在想什麼?
我在想再多賺點錢就好了,也許湊湊還能買的起遠一點的小房子。
我在想再能遇見一段愛情就好了,結婚也可,不結婚也罷,總能為生活添點精彩。
我在想要是能寫出點東西,將來能靠賣文為生就好了,不用看領導客戶臉色,能活的更自在一些。
如果都沒有,那我也只能平靜接受。

越過山丘,才發現已白了頭。喋喋不休,時不我與的哀愁。還未如願見著不朽,卻把自己先搞丟。也許我從未成熟,還沒能曉得, 就快要老了,儘管心裡活著的還是那個年輕人。

午睡完一著醒來,忘記開空調,結果滿身大汗。心情卻意外的好。肚子餓到不行,立刻下樓吃東西,也不管時間還是下午四點。走到樓下,正好吹來一陣涼爽的風,好久不曾有過這種出著一身汗吹自然風的感覺了,痛快。想去快餐吃薯條,喝可樂。想了想還是決定去中餐的店喝花蛤湯。結果半路上沒忍住進了一家湯麵館。吃完最後一根面,再把麵湯一飲而盡。痛快。
知乎上認識的一個朋友打電話給我,我們聊的很多平時。我告訴她,我忽然能理解她說的人生不需要意義是什麼意思了。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吃飯睡覺,喜悅悲傷。不用意義,生活自有它美好的地方。硬要把生活的全部寄託於理想和意義,其實正是對生活本身的不尊重和忽視。

生活歸生活,意義歸意義。兩不相欠。
————————
因為上了日報,意外得到許多關注。
似乎有被理解成販賣悲情和傳播負能量的趨勢。
如果願意,十年前我就可以有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目前的狀態,脫不開我個人的選擇。你問我後悔嗎,我不知道。因為我不知道如果結婚我會怎樣。
人生只有一次,你無法得知另一條路上有什麼風景。
沒有意義的生活也是生活。難道沒有「意義」這個護身符,我們就不敢直面生活了?
說什麼生命有限,意義永存。不正是因為恐懼生命短暫而找的逃避的借口?既然知道生命短暫那更應該好好感受,用意義麻痹自己真的是勇敢?
你可以追求意義,但別用追求意義的方式逃避生活。

我並不是說我已經認輸投降,從此混吃等死。
我依然有想要的東西,也會去追求。但已經了解到世界並不會給我特別的優待。

我懷抱著希望,也準備好了失望。


高贊答案都是人到中年,事業成功卻充滿諸多困惑,可能知乎上高收入群體太多,大家看到這樣的答案都感同身受,所以不吝給出一個贊吧。

說說屌絲的中年生活吧:
大學畢業在單位各個部門之間絲毫不努力的混跡十年,同期進單位的最差的也成了小領導。

看著一起玩魔獸一起玩DOTA的兄弟現在也人模狗樣了,只是別人每天都在忙都和領導在一起,而你每天無所事事,偶爾能約在一起吃飯,別人搶著買單,心裡居然偶爾會泛酸。

行業遭遇大寒冬,原本看著還湊合的收入跌到了谷底,也就是略高於全省最低工資的水平,根本不敢想跳槽的事,因為自己知道自己沒有任何本事,本來覺得自己考試能力還可以,考了個註冊工程師的證,結果現在國家不認了,想考公務員,做什麼夢呢,國家規定考公務員35歲為限。

抖抖索索拿出積蓄想炒股賺錢遭遇大股災,每每想起賬面損失的數字,肉疼的睡不著。每個月拿回家裡那點兒錢什麼都幹不了,還好自己不抽煙不喝酒,勉強養活自己,最多交點兒水電費,物業,網費什麼的。

夫妻關係和睦不起來,妻子脾氣本來就不好,各種瑣事,外加這兩年的低收入,已經有了越來越多念叨我的事由,有個乖巧可愛的女兒,但是對女兒的教育成長方針我已經插不進去一句話,基本都是靠丈母娘在帶,連妻子也是每天回丈母娘家吃飯的,家,不過是個睡覺的地方罷了。

一點兒交流都沒有,一言不合就會開吵,比不吵架還可怕的是完全不理會你把你當空氣一樣的存在,性生活?你別開玩笑了,如果不是因為有一些夫妻共同財產,還有迷信女兒不適宜在單親家庭長大,老婆早和我離婚了。

每天在單位混完日子,回到家裡,完全就是麻木的,以前還愛好美食,愛好旅遊什麼的,然而真實的貧窮耗盡了最後一絲夢想,過年老婆帶女兒帶丈母娘去廈門玩,回來給我說看到沙灘上別人一家三口心裡在想為什麼我們家會變成這樣,其實我心裡也在想那樣一定很好,可是廈門我以前去過了,為什麼還要再浪費一次錢呢,嘴裡這麼說的時候,內心其實是抽搐的。

父母剛退休,父親身體不好,母親本來是一家的支柱,年初卻查出了癌症,索性發現的早,我還沒體會到癌症家屬那種真真切切的絕望,但我也清楚的知道癌症是根除不了的,只有每時每刻的祈禱上蒼,真的我很希望拿自己20年的命換母親10年的健健康康。

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明明我知道自己的懶惰,自己的不上進早就了今天的一切,然而我卻沒有去做出更多的努力去改變這些。

就拿炒股來說吧,根本來一本完整的股票理論書都沒看完就去跟風,不虧你虧誰?

家庭之間的感情缺失,最大的責任者也應該是我,是我在逃避責任,每天只縮回自己那個小屋子裡打遊戲,不爭吵,家庭就不會有問題發生么?

單位的工作,雖然行業處於低谷,本職工作也乾的不起勁,其實這並不是放縱自己的借口。

最可怕的就是明明知道一切都是為什麼,卻仍然沒有去努力做出改變,或者說是懶惰,更可怕的是其實可能努力過後才發現,連不努力這個借口都失去了,因為你努力也沒什麼卵用啊。

你問我,都慘成這樣了,為什麼還在混知乎。

可能這是我最後的一點兒夢吧,當年愛好文學,分科去了理科,大學渾渾噩噩四年,陸陸續續之後的必然的悲劇,卻從來沒有放棄用筆去寫去吹比。

知乎混了半年多,收穫了幾千粉絲,三萬多贊,可能別人都是真心實意在和別人分享知識,進行交流,我卻在那裡期望有人能收錄我的小文。

你們知道么,在知乎第一次有人私信我說願意付費轉載我的文字,給出的條件是什麼?

「30塊,我們的公眾號可能會去掉原作者和出處,可以么?」

「哦」原來我引以為傲的東西居然能換到30塊啊,這個時候,我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呢。

聽說知乎收穫5萬贊就能成為大V,但我這麼落魄潦倒的大V,恐怕和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完全不和吧。

說了這麼多,語言慢慢混亂了起來,人到中年,收入卻與最低工資線持平,只好匿名了。

其實,雖然敘說了很多慘狀,但起碼還不至於凍餓,生活也還有很多歡笑,有愛我的父母,有雖然脾氣不好但為家庭付出很多的妻子,有可愛的女兒,還有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夢想吧


今年43歲

1. 身體
三年前,BMI指數28.5,中度脂肪肝。痛下決心減肥,開始跑步,一發不可收。一年後脂肪肝消失。現在BMI指數22左右,腹肌隱隱出現。至今參加馬拉松2次,最好成績3小時49分。參加超長距離越野跑100公里2次,最好成績19小時26分。自覺目前的體質比青年時期要好得多。

2. 家庭
兒子11歲,女兒8歲。老婆懷老大後就辭職,沒上過班了。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夫妻倆壓力都挺大的。個人狀態也不好。日常吵架是常事,基本處於斗而不破的狀態。女兒1歲多以後,雙方都檢討自己,改變態度。堅持自己帶孩子,保姆不請了,也不依賴兩邊的老人了。目前兩人感情很好。

3. 生活
基本以兩個孩子為中心。最近幾年開始跑步,也喜歡上其他運動。滑雪,戶外徒步等等。重新開始紙質書閱讀。跟孩子一起學會豎笛。想學鋼琴,暫時沒有開始。

4. 工作
畢業後在廣東外企打工。十年前在北京升到中層。辭職辦了一個小工廠。08年感覺小企業主太辛苦,把公司股份轉讓給了合伙人。09年因家庭等各種因素,頭腦一發熱,把房子賣了,回到老家的省城生活了幾年。13年回到北京,目前擔任一家外企運營總經理。

40歲後,人生的好年華才開始。學會管理自己的慾望後,你會發現,這世上到處都是美好的事物。要學習的太多,要享受的太多。


還有一年半就40,未婚,估計也懶得結。

有一個說法,35歲左右的編劇在自由創作時,男性很喜歡寫一些證明自己的題材,迫切想在35歲之前界定自己的男子氣概;而女性創作者在35歲到40歲時,是創作愛情主題的上佳時段。沒有具體統計,也不知道這種說法對不對,也許部分反映了閱歷和境況如何決定一個人的思想。

生活方式會決定一個人的心境,我的同學絕大部分已婚已育,以前覺得中年人的生活離自己很遠,但現在看我同學朋友圈轉的雞湯、每次拖家帶口的聚會「盛況」,還有他們討論的各類育兒、個人經濟形勢和關於職場的思維方式,就覺得他們和印象中的中年人形象一致起來。

關於中年危機,已經有大量的學術理論、社會學統計和文藝作品了,不贅述。

選擇是否結婚,和誰結婚,很可能徹底改變一個人的生活軌跡。我想如果我早早結婚有了孩子,和他們也不會有太大區別,畢竟我沒有什麼特殊性,面對類似的生活現實,我不能以超人之力去逆形勢活得非同凡響。我現在和他們生活狀態的差異,無非在於我比他們少了很多責任,有了更多的私人時間和精力。

他們的婚姻生活於我看來,大部分都不羨慕(僅代表個人感受),他們多數也表達過,都覺得自己在走父母老路,被迫完成生活的這個長長的關卡,開了頭就無法結束。很多人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逼仄夾層中不堪重負,甚至有人因此而自殺(個例)。也許他們在憧憬婚姻的年齡,會渴望有一個有伴侶相扶的美好未來,但真到了要扶老攜幼的中年,對不和諧的家庭來說,感覺都在疲憊地應付著彼此的缺點,以及生活的癬疾。總有人規勸說注孤生的人會老無所依,其實老年的相伴,對很多不圓滿的家庭來說,無非是用年輕時幾十年的相互束縛和爭吵交換來的唯一安慰而已。

有個別離婚而且暫時單身(有孩或無孩)的,不管他們離婚是因為主動or被動,反而會覺得他們因為擺脫了某些物質和精神的負擔而活得更為自由。當然享受家庭生活而且樂在其中的也有,只是於我對幸福生活的標準來看,肯定少於一半。

不再有所謂的詩和遠方,生活中的形而上和感性已經鮮少出現在他們的交流內容里,10年前那些記憶中的熱血浪漫,急欲改變世界的文藝青年,現在都在用各種方式減壓放鬆,或者移情於工作和育兒,大部分再也不願意考慮to be or not to be的話題,我說的這些人至少還是呆在文創行業里的;而其他同學們,有很多別說文藝了,連娛樂市場都忽略了他們。引用我一個同學的原話,他女兒從小就以為他家電視機是壞的,因為從來沒見打開過。

中年階段看似停滯,其實比青年和童年都更短暫,因為再走錯一步,就會渾然不覺地迅速踏入老年。對大部分家庭來說,自己的短短的中年期,可以看見父母最後一小段健康的黃昏,待到雙親陷入多病和離別的最後階段,會再次發現自己被生活狠狠地踹一腳。人一輩子要做很多次選擇,如果迷失一次,可能連矯情的權利都被剝奪了。

關於我自己有什麼想法?拜未婚所賜,從心態上,我覺得自己還是個年輕人,以上一大堆廢話也不知道算正能量還是負能量。


老婆偷偷把做生意的流動資金給了不爭氣的小舅子買車,憋屈難受,獨自站大街上,看著周遭來往車流,燈紅酒綠,獨自抽煙,一地煙頭。


找滿身刀疤從良的老二出來喝酒?人家有家庭,老婆厲害著呢!

給父母講講?算了!他們會擔心!

生意場上萬千夥伴?開玩笑!切!

和大姐講講?大姐昨天才和姐夫和好。

昨天拋媚眼的小麗?小姑娘,懂毛?

拍拍身上的灰塵,振作疲憊的精神,孤獨得象只落單的老狗,拖著長長的影子和孤獨回家!

中年後,懂你的人越來越少!中年其實就是一個走向孤獨的過程!

-----------

可能誤導大家!家裡姐妹多是好事。人多力量大嘛。小舅子除了占點便宜,對岳父母很是孝順,也當替我盡孝吧。


中年的孤獨

人至中年,忽然就孤獨起來。

曾經一下班就想呼三喝五紙醉金迷的懵懂少年似乎在一夜之間就變了性子,躲著酒局,躲著各種娛樂,人聚得稍微多一點就要繞開,生怕一不留神說得興起,晚上又會出去。偶有性情投契的三五老友相邀,也是喜歡端茶勝過端酒,話倒是越來越密,不過「想當年……」到底也是替代了「將來有一天……」。

還是很喜歡聊天,不過也要分對象了,年輕時那種三杯酒下肚三山五嶽儘是知己的勁頭,如今看來很是傻逼。

一是老友,聊聊往昔,聊聊時事,聊聊高中暗戀的女孩和悉尼的房產泡沫。環境講究優雅清虛,牆上要有字畫,不必大家,要有風味。空氣里得飄著若有若無的古琴聲音,興緻起了,找服務生掏二百塊錢,點一曲《廣陵散》,也聽不出真假,更聽不出好壞,只為單純地裝把大爺。二人對坐,一盒煙兩杯茶,消磨一下午,無關利益,只有心情。

一是手底下的年輕人,講講形勢,講講發展,講講政治上無比正確卻沒什麼屌用的大道理。也習慣了主位就坐,也記得了一些高級幽默,也學會了一些酒桌上籠絡人心的小法門。端起酒杯看他們的誠惶誠恐,端起架子看他們的戰戰兢兢,一方面驚覺自己也變成了當年自己最討厭的模樣,一方面感嘆媽的老子終於也有今天。

越來越懶,越來越喜歡獨處,總想建造一間單向透光的玻璃房子,藏身其間,看得見風雲變幻,聽不到鼓噪喧囂。

覺得自己得培養點高雅愛好,於是養花種草,於是餵魚逗貓。燃一小把沉香,沏一大杯雨前,研一飽硯濃墨,鋪一滿張宣紙。默念著「欲右先左,欲下先上」,提按著「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一氣呵成,擲筆於桌,忙不迭地送去裝裱懸掛。後來發現這兩句並不配套,卻也懶得再寫再換。

家裡原本買來裝飾門面的各種書籍也終於有了被召興的一天,還制定了各種詳細的讀書計劃。在落地窗前擺一把躺椅,曬著和煦的秋陽,伸直雙腿,舒緩脊椎,挑一本薄點的冊子,隨性翻上幾頁,沒等找到「黃金屋」,沒等看到「顏如玉」,一陣睏倦襲來,倒是在溫暖中直抵「黑甜鄉」去也。

工作也越來越簡單,越來越得心應手。不再希求什麼進步,不再奢望什麼提升,玻璃天花板就在頭頂,雖然一時半會穿不過去,但是上面的那點破事也早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即便過去了,生活也不會有什麼改變。

受到的批評越來越少,心態也越來越好,年輕時領導說兩句就睡不著覺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年歲大點的領導都退休了,偶有沒退的也都擺出了一副調研員的模樣,開始與人為善,整天笑眯眯地神秘的大佛一般。在崗的領導大家歲數差不多,有不滿意的地方互相也得留面子。一是知道你什麼都不在乎,虛心接受堅決不改,無欲無求就無所顧忌;二是拿你也沒辦法,樹大根深盤根錯節,真鬧翻了受傷的指不定是誰。人到中年,工作成了一場搞平衡搞和諧的面子遊戲。

早就不再做什麼事務性的工作,有點事情就往下分派,美其名曰「給機會、壓擔子」。早就學會了如何擺放部屬關係,調動得一堆年輕人走馬燈似地團團轉。有追求的年輕人還是大多數,偶爾出現一個上升的機會,是一定要全力替兄弟們爭取的,作為給他們多年犬馬之勞的回報也好,作為給自己的將來多敷設一條潛在的人脈也好,說幾句好話,糜而不費,何樂而不為?

然而,一不留神就成了家裡的頂樑柱。原本的依賴和寄託突然就變成了負擔。父母在一夜之間變老,孩子在一夜之間長大,時間和金錢就像兩座蠢蠢欲動時刻都會噴發的火山。是緊裝束帶孑然前行?還是縮進螺絲殼裡去他娘地?本身平坦的人生之路忽然就分了叉。往左?往右?好像都對,又好像都不對。選擇就意味著放棄,於是困擾,於是焦慮,於是唉聲嘆氣,於是輾轉難眠。

大形勢也不省心。房價漲得像吃了偉哥,物價三天兩頭「姜你軍」、「豆你玩」,打開瀏覽器,網上一片轟轟烈烈的「固化的社會階層」、「危機中的中產階級」,深以為然,又無可奈何。看多了蓋高樓,看多了樓塌了,非但沒有培養出「泰山崩於前、麋鹿興於左」的從容,反而多了兔死狐悲同命相連的傷感。

於是想發泄,一言不合就就跑到網上去發帖。窩在鍵盤前打字,痛斥世風日下,痛斥人心不古,痛斥各種庸眾反智,痛斥各種政府無能,口水亂噴,鍵盤咯咯作響,隔著屏幕都能聞到一股酸爽。收穫兩三個贊,自以為得計,卻什麼都改變不了,偶爾碰到一個觀點不同的,隔空罵戰,以為能辯論出個是非黑白,最後卻往往不了了之,互相拉黑了事。

再也不願意照鏡子,頭髮日漸稀疏,麵皮日漸鬆弛,鼻孔亂毛叢生,額頭細紋堆壘,眼角眉梢一片洗不去的倦怠。蒼老不請自來,恐懼淹沒內心。洗澡時偶爾低頭,隔著鼓脹的肚皮看不見沒精打採的小弟弟,於是悲從中來,恨不得就著噴頭流水的聲音痛快地大哭一場。

人至中年,本以為的一馬平川,沒想到是一地雞毛;本以為的河清海晏,沒想到是兵荒馬亂。

人至中年,雖然糧台高築,然而外無救兵,小小的圍城雖然不至於城破,卻也不過是苟延殘喘。偶爾登上城頭,看到城外團團圍困的八百里連營,看看遠處更加廣漠的時間的瀚海,孤獨忽然就生長起來,像一條堅韌的黑蛇,自心底慢慢爬出,一圈一圈地纏繞上來……

風雨不透。

2016年9月30日於北京海淀

忽然就500多贊了,是被哪位大神看中了嗎?

很多人在評論里說這篇寫的有點悲觀,其實不是,這篇在我的公眾號里發布時是有配圖的,就是這張:

不知能有多少人看出這張圖背後的意思呢?我很期待。

————分割線————

更新一文:

中年的焦慮

最近,你鼻子上長了一個包。

一旦有些上火,這個包就會略微腫漲起來,稍稍突出皮膚,直挺挺、紅彤彤地戳在那裡,給你添堵。

這是一件十分尷尬的事。一個鼻頭上的紅包,意味著你將不可能再有什麼完美形象。這就像是馬戲團的小丑,無論他穿多麼時尚的衣服,梳多麼合適的髮型,有多麼得體優雅的舉止,一個紅色的圓鼻子就能毀了一切。這個鼻子是一種標誌,是麥當勞的黃色大M,是驢牌包的棋盤格,是立在車頭的勝利女神,是那個著名的吃剩下的蘋果,時刻向世界昭示著它的主人的本質。

你想過很多辦法,試圖將它一舉擊潰:調整飲食,注意休息,加強運動,抹紅霉素藥膏,你甚至吃過瀉藥,想給它來個釜底抽薪——然而,都沒有用,它就像是個堅強的游擊隊戰士,掃蕩開始,它就藏到不知那個山溝里,一邊藏蹤匿跡,一邊積蓄力量,等到某個戒備放鬆的早晨,它又會出來,一溜煙地跑上高地,更大、更圓、更紅,像一顆核彈發射按鈕,像一面揮舞著的紅旗,像海難倖存者射向天空的信號彈,向著所有人呼喊:看過來!看過來!我在這裡!

這是一場不可思議的持久戰,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住我擾,敵疲我打——包就是那個「我」,你就是那個「敵」。

曾幾何時,這種小小的皮膚反應根本不算什麼,癬疥之疾而已,吃清淡點,睡上一覺,第二天又是剝了殼的雞蛋一般地鮮滑水嫩。而今似乎一切都不一樣,那種一覺醒來面對一個嶄新世界的感覺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身體正在釋放一種信號,它不會再輕易原諒你的放縱,從此以後,一切通宵達旦和酒池肉林都將產生代價。

於是你清楚地知道,所有的寬容和善意都在一夜間消失, 你的錯誤不再是年輕人可以原諒的少不更事,成熟最終卸去了你抵禦傷害的盔甲。

而世界,早就將你當做了平等的對手,正在虎視眈眈地凝視著你,等待著你的失誤,等待著出手的良機。你知道,你應該戰戰兢兢,你應該步步為營。你面對的Boss無比強大,而你「紅血」和「藍血」的回復速度,卻讓你第一次體會到了什麼叫做無能為力。

於是,你又開始焦慮。

最初的焦慮,來自於你忽然發現自己再也買不到合身的牛仔褲。

這倒不是腰圍的問題。雖然你有一個在直立狀態下能把丁丁遮擋得嚴嚴實實的大肚腩,但還是存在足夠腰圍尺寸的褲子可以裝得下你——進化規律決定了,一個人在擁有更高身高的同時,勢必擁有更大的腰圍,否則就會像根筷子,不僅不好看,而且很容易折斷。所以,即便是像你這種中年胖子,也不會買不到合適腰圍的褲子,大幾號的就可以了。

關鍵問題出在裁剪,現在的牛仔褲立襠越做越短,褲腰越做越矮,雖然你也能欣賞這種著裝風格,但這麼穿對你來說確實不太舒服。這就逼得你不得不去選擇休閑褲和西褲,然後把襯衣扎進褲子里,最後還要不得已地講究一下皮帶的品牌和質地。

有人說,當一個人開始追求服裝的舒適大於流行的時候,就說明他已經老了,對此,你深以為然。而且你覺得,當時尚不再讓你覺得舒適的時候,就說明你已經同這個世界不再合拍了。

更大的焦慮,則是來自於一種疏離感——世界似乎正在逐漸加速離你遠去。

比如說你不太能理解網路直播的火爆。對你來說,花錢去看一些吃飯睡覺之類,你也能幹甚至能幹得更好的事情,完全就是冤大頭。至於那些唱歌跳舞的,完全就是非專業人士嘛,既不會丹田發聲,也不會下腰劈叉,更重要的是,規範之後連脫衣服都禁止了——這還有什麼看頭?

比如說你不太能理解一些網路熱詞。有時候一些「十動然拒」、「人艱不拆」或者諸如「23333」之類的表述往往讓你一臉「懵逼」,這些縮略的辭彙既不優雅也不美麗,為什麼會如此流行?難道僅僅是因為簡潔?這種漢語的跨越式發展已經大大地超出了你的理解能力。

世界正在飛速地進化,而你固化的基因似乎已經跟不上這種進化的步伐。

這是衰老的結果。

當你的血壓總在嗖嗖飆升、當你的頸椎總在咔咔作響、當你的腿腳總是背叛你的大腦、當你的心臟總是漫不經心漏掉一拍半拍的時候,你就能感覺到,衰老正在悄無聲息地潛行而來,貼近你的後背,凝視你的後腦,觸摸你的頭髮,並把腐臭的呼吸噴在你的臉頰上。

衰老的可怕並不僅僅體現在肉體,更重要的是它能擊穿你的精神。

你不再對新鮮事物感興趣,你不再覺得新興科技會改變你的生活——當你的孩子求你買一個VR眼鏡時,你訓斥他:什麼破玩具?要這麼貴?

衰老遮蔽了你的雙眼,衰老麻木了你的神經;衰老讓你把一切你不認可的都當做異端,衰老讓你把一切你不理解的都視為小眾;衰老讓你沉浸在自己的精神螺螄殼裡,對外界的日新月異嗤之以鼻;衰老讓你在面對由陌生而生的恐懼時,卻對真正的利器視而不見。

衰老,讓你拒絕改變。衰老,讓你在越來越陌生的世界中變得焦慮。

於是,你在潮流的改變中越來越不舒適;於是,你在世界的進化中越來越被疏離;於是,你只能拖著衰老的精神和肉體,在與世界的對決中,持續地焦慮著,並在焦慮中等待那橫空而來、一擊必殺的「世界·真·奧義」。


2016年12月8日於北京海淀

————分割線————

更新一文:

中年的矛盾

在他面前,還聳立著許多高峰,有些照耀著陽光,有些籠罩著雲霧,但他卻完全喪失了攀爬的興趣。

他喜歡自己所在的小小山頭,平坦、舒適,偶爾看到花樹和溪流,他覺得這就是自己人生的頂峰。在下山之前,他只想好好看一下風景,放鬆一下身心——至於其他山頂上的風景會不會更好,他已經學會了不去關心。

高曉松說:「四十不惑」並不是什麼都明白了,而是那些沒搞明白的也不再想去弄明白了。

他深以為然。

他覺得自己已經認識了世界,而比這個更清晰的,是他覺得已經認識了自己——他清楚自己的位置,他明白自己的能力,他更了解自己的極限,他覺得「知天命」已經提前到來。他不再妄圖擴大戰果,他不再「宜將剩勇追窮寇」。他開始深挖洞,他開始廣積糧,他把自己稱王的決心按在水盆里淹死;他鑄劍為犁,他秣馬厲兵,他只想讓自己的小小城池,在時間無情的洗刷之下能夠倖存。

對他來說,酒色財氣變得可有可無,生老病死似乎也很遙遠;事業平穩得一眼可以看到退休,家庭安定得地震也難以撼動分毫。唯二的變數是父母和孩子,一方有些病痛倒還健康,一方雖然頑劣卻也乖巧。生命忽然由驚濤駭浪變成了潺潺流水,細膩而纏綿,無形又無聲——但也沒有了方向。

起床變成了一種負擔,因為不知用什麼去面對郎朗白日、大好山河,冥冥中彷彿有先知在宣告,他又將虛度新的一天。按部就班的工作就像是老夫老妻間的例行公事,沒有不行,有了也不過是聊勝於無,休息日也不過是換個地方發獃,瞪著電視機,瞪著白牆壁,瞪著街上流過來流過去的人群,任軀殼腐朽,任靈魂漫遊,上午渾渾噩,下午噩渾渾。他彷彿變成了一台大號的節拍器,「一二三四五,噠,噠,二二三四五……「——時間就在有節奏的浪費中溜走。

他也嘗試過尋找一些喜歡的事物。

時大彬的壺,張大千的畫,買不起的,可以隔著玻璃看看;帶鬼臉的手串,帶紅皮的把件,買得起的,帶回家,初時愛若至寶,但很快就膩了,丟進抽屜里去吃灰——倒是一個10塊錢買的不太周正的小葫蘆,始終玩得津津有味,看著它由暗轉亮、由黃變紅,居然有了一絲成就感。

他偶爾出去旅遊,只拍風景不拍人,覺得姿勢擺的再好都像是遺照。去的時候興緻勃勃,回來的時候垂頭喪氣,肉體疲累,靈魂殘破,整理照片的時候總要細細回想,對著地圖查找自己去過了什麼地方——就像是大酒喝斷了片兒,喝的時候挺HIGH,第二天早上起來,所有東西忘了一半。

他通讀《時間簡史》,他翻閱《宇宙的琴弦》,草稿筆記畫了一大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左邊一個右邊一個,像擰床單一樣把他的大腦擰出汁來,他也沒搞明白什麼叫時間的摺疊、空間的壓縮,以及為什麼沒人看見的時候,他就有可能是一堆顫動著的狗屎——知識沒能武裝他的頭腦,倒是真真切切地讓他體會了什麼叫做「後天的勤奮無法彌補先天的蠢」。

外面的世界依舊喧囂。

滿街的名牌汽車,滿眼的高檔住宅,滿屏幕的俊男美女,滿朋友圈的奢華享受……某某升職了,某某旅遊了,某某的股票漲停了,某某的公司上市了……誘惑就像是海浪,一波一波咆哮而來,從不止歇。

他覺得慾望在蠢蠢欲動,像一隻小手,輕輕軟軟的,撩撥他的耳垂,划過他的指尖,撫摸他的胸口,甚至插進他的褲襠……

他有些恐懼。

因為他清楚地知道,世界對他已經不再友善,那些年輕時「大不了重頭再來」的心態一定會釀成災難,他再也回不去了,30條命已經用完,「上上下下左左右右BABA」的秘技早已失效——時間背棄了他的陣營。

他更清楚地知道,對抗慾望的唯一方式是持續不斷地奮進,但他太累了,半生的拼搏耗盡的不止是他的體力,還有他的精神——他覺得自己像是在泥巴中跳舞,而每一塊泥巴都是活生生的,不間斷地爬滿他的雙腿,拖住他的腳步。

於是他很矛盾。

他既無法正視自己的慾望,也無法正視自己的生活。

面前的高峰依舊巍峨、依舊誘惑,然而他已經厭倦了攀爬。他獲得過許多,他也失去過許多,他身體力行地弄懂了什麼叫「得到就是失去」,他也舉一反三地理解了什麼是「萬物都有代價」——有些失去他已不想再次承受,有些代價他也不想再次付出,哪怕是為了夢想、為了遠方、為了緩解自己燥熱的慾望,也不行。

他控制不了慾望,他也左右不了現實,他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他在矛盾的夾縫中奏響一曲「冰與火之歌」——他知道,無論是攀爬還是止步,都意味著獲得與付出,而世界,正在時間的彼端,奸笑著,等待著他的選擇。

2016年12月29日於北京海淀

————分割線————

更新一文:

四十終至

無論你有多麼不情願,這一天終會到來。

你為了這一天的到來做了大量的準備,你讀了很多書,你走了很多路,你甚至還先後寫下幾篇文字,想要通過書寫來想通一些事情,想要通過書寫來觸摸真理本身——即便只有在指尖划過的一點點裙擺,也可以——然而人心終究神秘,哪怕是你自己的那顆。

你感覺似乎有了變化,卻又似乎什麼都沒變。

桃花依舊在同樣的日子吐蕊;楊樹依舊在同樣的日子飛絮;二環路依舊在同樣的時間堵成停車場;樓下的草地依舊疏疏落落的像是得了鬼剃頭——但你終歸不再因這些而煩躁,你的靈魂終究踩上了你的肩膀,看向了更遠的地方。

你準備好了嗎?你不知道。

似乎也沒必要知道。

你早就已經意識到,任何準備都毫無益處,既不會讓你寧靜,也不會讓你從容,更不會讓你安然。時間,不過是鑲嵌在你生命里的一個齒輪——咔嗒,咔嗒,咔嗒——不管你的生命曲線是上揚還是下落,等它轉到那個特定的位置——甚至連「叮」地一聲都沒有——四十歲就來了。

四十歲在睡夢中到來,無聲無息,無色無味,安靜得像漫過地面的水,清冷得像轉過屋頂的光。

出乎意料的是,這一天並沒有在你心裡產生什麼波動,平常得如同你前半生的每一天。

你按時起床,按時刷牙,按時出門上班,路上的行人也沒有因為你已經四十歲了而多給你一個微笑,或者也沒有因此而多給你一個厭棄的眼神。世間萬物,即沒增,也沒減,即沒有更加輝煌,也沒有稍顯凋敝,一如你的日常,一如悠遠的時空。

你終於深切地意識到,這個世界並不是在圍著你旋轉——你在生長的過程中,曾經隱隱約約地發現過這一點。現在,它終於褪去了所有的偽裝,赤裸裸、直挺挺地站在了你的面前。

一個嬰兒,從餓了就有人喂、哭了就有人唱歌開始,會逐漸形成一種「我是世界中心」的心態和想法,而「去自我中心化」就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必經歷程。這個世界如此廣大,不可能所有事物都是為你準備的,學會取捨,學會妥協,學會不為得不到的東西傷心焦慮,學會為了可能獲得的東西拼盡全力,人才算真正長大。

這就是成熟的重量,沉甸甸地,像掛在枝頭的果實。

四十不惑,你一直不太理解這四個字的意思,因為沒有誰會因為活過了14610天,就突然天降靈光,變成一個哲人。

所以,高曉松說,四十不惑不是到四十就全都明白了,而且到了四十,那些想不明白的,你也不想明白了。

宇宙如此浩渺,人生如此短暫,成佛畢竟不是短短一生可以完成的偉業,迷惑的就繼續迷惑下去吧,給來生留一點修行的空間,挺好。

其實,你已經想通了很多。

從兒時的「看山就是山」,到近十年間的「看山不是山」,再到而今的「看山還是山」,你已經走過了一個閉環,也邁上了一級台階,你不知道這種思想中的「螺旋式上升」有什麼實際意義,但你卻終於可以和世界平等地在桌子兩邊坐下,對視著,或者清茶兩盞,或者手談一局,世界和平,你心平和。

你終於明白,真實的世界其實就在你的心裡。

天使不是來自天堂,惡魔不是來自地獄,慈眉善目和青面獠牙,都是外界在你心裡的投影;焦慮不是來自匱乏,孤獨不是來自恐懼,慷慨激昂和黯然神傷,不過生長在你的一念之間。

做一個真實的自己,摘掉心中的面具吧,你終歸不是BATMAN,世界也不是需要你拯救的高譚。

無論你有多麼不情願,四十歲的這一天終會到來,就像你前半生中的每一天一樣。唯一不同的是,你終於意識到,從今往後的每一天,都是你的餘生之中最年輕的那一天,都不容你輕易辜負。

所以,要表達真實的意志,要成為真正的自己。

曾經,你以為自己滿滿當當,一粒砂的添加,都能造成塌方;而今,你覺得自己空空蕩蕩,任誰呼喊一聲,都會引發迴響。

這種空曠正是你所追求的。你把閱歷抽取成幾束絲線,你將智慧淬鍊成一塊精鐵,並它們靜靜地堆在牆角。在今後的某個時候,你或許會用他們來織就你的戰袍、打造你的長槍,而那些騰空出來的場地,將是你下半生的戰場。

你振作精神,你整裝待發,你推開那扇房門,看著桌邊唱著生日快樂歌的家人們,發出會心的微笑。

你知道,她們既是你的生死袍澤,也是你的被守護者。

或許終有一天,你將為了他們罩袍束帶、躍馬橫槍,佇立在當陽橋畔,瞪著對面的百萬敵兵,大喝一聲:

燕人在此,哪個與某一戰?

2017年4月21日於北京海淀


沒想到這樣一條回答能上知乎日報,有點出乎意料。

關於有人表示異議的「每一個孩子的出生,都是父母的掘墓人。」一句,把這句話理解為我把衰老生病怪到孩子頭上的,你們的閱讀理解還是有待提高啊。

大凡人在沒有生養孩子前,是很少體會到歲月的流逝的,大把的自由時間可以掌握,使人總能保持一顆少年心。

當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不管你承認不承認,正常情況下,我們離開人世時,應該就是這個人送我們上路,給我們辦葬禮,給我們選墓地,給我們下葬,每年清明節有可能來掃個墓。

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時,再看一眼五年十年前自己的照片,我們會清醒地知道,歲月在我們身上臉上留下了痕迹。

以下是原文:

今年一開年沒幾個月,部門裡一位五十八歲的老同事患了癌症。這位同事當過兵,身體健壯,在我的印象里他似乎從來沒有因為病假而缺勤過,平時他經常為自己的強壯而自豪,笑說自己最多有一點職業性的腰間盤突出和老年性的前列腺增生,眼看再過兩年就要退休了,可以帶著老伴兒經常出去旅遊,忘情于山水。

每年單位的體檢他也一直參加,從來沒有發現過什麼異常。

但前幾個月,有時候聊天時發現他面色不太好,煙也不抽了,老說背疼腰疼。

過了一陣子,他打電話向我請假,說要連續休息幾周,我在聽筒里就察覺出一向樂天派的他焦慮而壓力山大的語氣,這非常不尋常,於是找來單位的保健醫生,同時也是他的好朋友詳細詢問,終於得知他身患癌症,而且是晚期。

平日朝夕相處的同事突然傳來此噩耗,令我大為震驚,正好公司今年年度體檢即將來臨,就和醫生商量如何更換一些體檢項目。

醫生說如今各面向單位的體檢中心本來就敷衍了事,而且各公司由於成本預算限制,也不可能把所有癌症篩查都列入體檢,如果要深度篩查,只能自己找醫院有目的地去做。

正巧我左邊肋骨一直不是很舒服,最近更是有隱痛達兩周之久,期間還去成都等幾個地方來回飛行奔波,一直懷疑是踢球被撞了還是岔氣了,於是去醫院挂號要求做一系列的癌症抗原檢查以及肺部低劑量螺旋CT。

幾天後結果出來,肺部沒有問題,但空腹抽血的糖類抗原CA724超標,腫瘤惡性特異生長因子超標!

看了這結果,查了一下百度,基本上屬於消化道也就是胃部腫瘤可能性不排除,這冷汗一下子出來,肋骨更疼了。

根據馬親王的肺癌歷險記的波折,你們先別忙著點蠟燭,我還有話要說。

首先當天回家誰都沒說,腦子裡想到的都是一大堆亂七八糟的事情,比如上不能盡孝,父母白髮人送黑髮人對著自己的遺像落淚,還有一直以為自己死的時候至少隊長和他老婆以及孫子孫女會圍繞在病床前送我上路,而現在隊長還這麼幼稚可愛卻要少年喪父,福晉剛剛送走老父現在又要中年喪夫,以後家裡一個成年男人都沒有日子一定艱難。。。

去年岳父肺癌去世前最後幾個月的痛苦無助歷歷在目,其實死倒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害怕,是毫無尊嚴地去忍受絕望的各種酷刑,所以我很贊成韓寒的主張:驕傲的人應該死於一場意外,讓整個過程猝不及防。

第二天問了一下幾位熟悉的醫生,大致的意見是這個指標只是有可能,但並不一定,最好的確診辦法是做胃鏡。

跟福晉商量下來,兩邊老人都先不要說,省得徒增他們的擔憂和失眠。福晉倒是很樂觀,「最壞的結果也是早期,立馬開刀,能治癒的。」被她這麼一說,彷彿腫瘤轉移了,連背都疼起來了。

接下來的是胃鏡預約,時間在一周後。這一周時間頗為難熬,總覺得胃裡一個腫瘤在茁壯成長,期間開會或和人談話都有點看破紅塵的樣子,連踢球都覺得比平時體能差,七十分鐘就有小腿肚子抽筋的現象,懷疑病入膏肓,不治將恐深。

終於到了胃鏡日,我做的是全麻。餓得前胸貼著後脊樑進了胃鏡室,朝左側躺,鼻子里插了氧氣管,嘴裡還羞恥地咬著一個環,醫生一邊給我手腕靜脈推麻藥一邊說:「怎麼這麼大個子,做起來不好做。」我不好意思地說「費心了,謝。。。」還沒說完就斷片兒了。

也就覺得過了一分鐘,一個夢都沒做,就被福晉叫醒了,其實已經十幾分鐘過去了,這和死亡不一樣的,可能就是死亡是不會醒的睡眠吧。

結果出來後,是淺表性胃炎,十二指腸有息肉併當場摘除,六天後拿病理報告,醫生說應該是不會癌變的。

大多數的癌症,在早期都沒有任何癥狀,但正是在早期的癌症絕大多數都是可以被治癒的。等到一旦出現病痛癥狀,往往已經是晚期。因此,最好是結合家族基因,定期做好篩查。對於肺癌,低劑量螺旋CT是很有效的,而對於腸胃、膽囊、胰腺,也可以通過各種血液檢查抗原來提前預警,當然,還有胃腸鏡和指檢、隱血等手段。

每一個孩子的出生,都是父母的掘墓人,從他們的降生那刻起,衰老和離別總是不可避免地一天天朝我們而來,但希望我們每個人可以做完這一生的該做的事後再痛快地走。

7月份我帶著福晉和隊長去了北海道度假,離開前一天,我們在富良野薰衣草田,我們到了山頂。

我和隊長在山頂的樹下坐著,涼風習習,遠遠傳來草帽歌。


我對隊長說,旅行不僅僅是拍照,更是尋找自己的生活。我們可以看著遠處的山和白雲,白雲下的村舍農田,這一刻身邊的人是誰,我們一起共同經歷過什麼故事,希望很多年後,你和你生命中的其他人坐在一起時仍能想起我陪伴你的這些時光。

我知道我說的話他其實似懂非懂,但只要他能記得片言隻語,以後總會理解的。

他一年一年長大,我心中知道他終有一天會離開我去獨立生活,組建家庭,有他愛的和牽掛的人,不會象如今這樣依戀我,雖然我對他的所有教育和培養都是為了他能夠從容面對這一天,但是每每想到單薄的他獨自扛起生活的擔子,心中分外不舍,恨不得他永遠是年輕健壯的我手中牽著的那個小小孩子。


作為中年人路過這個問題,順便留下一點心情。


08年剛回到北京工作時找房子,沒有認真挑選住哪,只是覺得離公司近就好。當時公司在上地,我也就在旁邊找了間小房子。小房子狹窄又陰暗,幾乎連白天都需要點燈,窗子透風,冬天特別冷。不過這一切都不是問題,畢竟進家門後就會有家的感覺,而且有片瓦之地已經很好。


那時候下班,望著夜色在川流不息的車燈下浮現,眼前的一切都是舊日的時光,無關乎未來。是啊,沒錯,事情都是在這裡發生的。


後來公司換了,每天坐地鐵去上班,那時候還沒有網約車,公交、地鐵是唯一的工具,但我更喜歡騎車或是走路,尤其在初春初秋,甚至在冬日的大晴天。


當時看韓松的《地鐵》,「步伐齊整的乘客們好像是工廠複製出來的機械裝置。他身不由己,又像是十分主動地,附隨盛裝表演般的大隊人馬擁入車廂,……男女乘客螳螂交配一般,一動不動地擠貼著,雖隔了厚重的冬衣,積久陳年的肉感卻分外結實可靠,連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也好像恢復了。」覺得實在太像。


有一年冬天,北京霧霾嚴重到幾乎什麼都看不見,加班完夜裡12點快到家的時候,我看著街道對面寫字樓里遊戲公司的燈光,不由自主地念了一句寫給自己的詩——回家的路上,我看見鑽出濃霧的燈光,這是黑暗的旅途中,一個疲憊已久的歸人眼中的淚光。那時候的我,日復一日地感覺到無趣而壓抑,特別喜歡席慕容的「千山萬水 / 隨意行去 / 不管星辰指引的是什麼方向」,也寫了很多打油詩,在為什麼遊戲行業加班如此普遍? - 孫志超的回答里收錄了一些。


不過我也發現晚上九點以後,地鐵里雖然你還有很多人,但這些剛下班的人既然都這麼晚離開公司,也就不必急著趕回家。他們自顧著把背靠在椅背上,懶洋洋地,很放鬆的樣子,像是詛咒獲得解除,整個人變得很和善。就這樣,這些疲憊而迷惘的人彼此靠攏;那些酒鬼和彈吉他走唱的人也不再覺得彼此有什麼差別。已經無力演奏的街頭藝人、已經無力奔忙的上班族,還有已經無酒可飲的酒鬼,這些人開始有一搭沒一搭地聊了起來。有一次,我聽到有人說:「你會發財的,你還年輕……」


後來我開始用手機叫車,再後來開始每天拼車,只要沒有時間壓力我總會選擇拼車,倒不全是省錢,路上的時間多一些,我打的字就多一點,也沒覺得浪費。多數情況下,拼車的乘客之間毫無交流,就像地鐵乘客一般有著石頭臉;偶爾,碰上願意交流的,天南海北的可以聊上幾句。從白天的緊張壓力到夜晚返家後的孤獨,從家長里短的開心一刻到心碎夜晚的凄涼喟嘆,人們在這裡不問彼此姓名,短暫地交會,變得溫暖而生動。


有時候,人們敢在這裡說一些從來沒跟人說過的事。什麼大小雜事都談到了,但是談得最多的,卻都是些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比如人生啊等等這一類的事。不過,即使什麼都不說,也自有一種方式,都為生活而奔波,相視一笑;看似各自分散,卻又是同在一起。


前不久碰到一位拼車的乘客,聊起房子的話題,有一位說他之前的同事在公司里呆了十二年,省吃省穿,單身時買了一套房,結婚後買了一套房,最近兩套房都賣了換了別墅。另外有一位則感嘆,

有錢人收藏一堆房子,寧可空置不住;反之,窮人終其一生,再怎麼努力都買不起。我心下點點頭,有位大學同學,畢業後從事IT行業,也算是高薪,總之一有錢就買房,從二環買到六環,前兩年買了第八套,反觀我等不買房的,想不想買不重要,反正是為通貨膨脹買了單。


哈佛教授桑德爾直言,因為市場太貪婪,未來錢買不到的東西將越來越少,大家要面對的是財富分配不公,他的論點也與《21世紀資本論》中提到的貧富差距擴大如出一致。《21世紀資本論》當中認為,19 世紀曾出現極度的財富不平等,當時帶來的影響是,若想進入「上流社會」,唯一的希望就是通過繼承、婚姻。但進入21 資本世紀,因為財富集中在少數人,導致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所以未來有更多人要靠爸靠媽。從他們的觀點,我的感受特別深,因為這些年房地產已過度「商品化」,年輕人畢業後讓爸媽提供首付,先存1間房,再從1間滾成2間、3間、4間……然後理論上就可以提早退休。不過如果人人都想買房子賺大錢,那麼誰還要工作與服務?如果我們不改變人人都想靠房子賺錢的信念,可預見我們的環境終究有一天變成鬼城,生活環境每況愈下;屆時,錢買不到的是,房子能提供安定身心靈,讓人安居樂業的意義。而當房子漸漸從居住消費本質,變成貼上「賺錢」標籤的投資財,相對的社會也會付出不少的代價,大多數普通人都將感受到不公平的痛苦及市場的腐化。


但這怎麼辦呢?曾看過一部關於馬拉松的紀錄片,裡面肯亞的馬拉松冠軍說——對發達國家而言,他們參與馬拉松的選手,跑步的動機可能是國家榮譽、可能是興趣;但對肯亞人來說,跑馬拉松,是他們整個家族遠離貧窮與死亡的唯一方式。所以那些歐洲國家的選手往往跑不贏肯亞選手,因為想贏的動機不一樣。那麼,那些佔大多數比例的,沒有跑贏的肯亞選手怎麼辦呢?


我認識不少非常努力的人,在無數個深夜裡,所有人酣眠的時候,努力的學習,用有限的時間去兼職工作或者考取學位,只為了每個月可以多上幾千塊錢。這些人當中很多人學歷也不低,人也不壞,難道這些人的努力就不值得被鼓勵嗎?不應該獲得回報嗎?追根究底,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政府的存在只是儘可能地通過制度讓一切看起來公平些,至於真正的公平,大概只有在上帝的世界中才會存在。這是我們一開始就知道的事。


不公平永遠存在,我們可以用任何一種方式去爭取自己心目中的公平,但被動地責怪這個世界,從來不會是解決問題為這個世界帶來公平的一種方式。


當自己成為一個猥瑣卑微的中年人,忘卻了夢想,未曾青春就已變老的時候,找一個說法很簡單,但是這些說法,都遠比不上承認失敗,然後回頭努力來得更有意義與價值。很多時候,我越來越覺得心懷感謝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強韌。


偶爾,我還是會搭乘夜間的地鐵,不是為了要去哪裡,而是因為哪裡都不想去。


有房子,但想換更好的學區房。

有車子,但上高速的時候,遇到橫風,得緊握方向盤。

有體面的工作,應該是個管理職吧?但總是力不從心,因為你知道,無論再怎麼努力工作,成敗,一早就定下了。

有一點存款。但不知道有什麼用。除了投資不動產,其他的理財都是白搭——但這點錢,夠不著不動產。然後看著自己的購買力貶值,略無奈。

其實也不那麼地關注錢。能圖個方便,或是節約一些時間成本,會毫不猶豫地為其付費。

也因此,在Steam或PSN上買了一堆遊戲,卻從來沒有打開過……

偶爾想去重拾吉他。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健康的問題這時候不由分手地逼著你正視他。你的父母、或你朋友的父母,不時傳出了身體的警報,有的已經無法挽回。而你也開始感覺到精力跟不上,以前從不午休,永遠戰鬥,但現在每到下午,忍不住會犯困了。

給自己、配偶、女兒買了重疾險和人壽險。

有夢想……嗯,夢想就像啤酒上的泡沫,沒有它,這杯就干不下去了。

對了,身邊還有很多好友離了婚。不是為了買房離婚。是真的離婚。

身邊依然有很多朋友(彩虹村)選擇獨身主義,估計就這麼走入40歲。

對年輕的肉體興趣不大。

其實對任何事,興趣都不太大。

但也不是所有事情都這麼灰暗啦。

中年男有一點挺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比如,我慢慢發現其實自己根本不是文青,我其實是一個恰好有文藝愛好的庸俗中年人。我對流浪這種事一點興趣沒有。我只希望給女兒更好地成長環境。

哎,反正生命還剩一半咧。


老覺得還年輕,但是知乎上一談,都是00後了,2000年還是未來,轉眼都過了十幾年了,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撞雙子塔哪一年那一天911我去高校,興奮的看著一群群報到的少女,那種感覺真好。

逐漸從無限可能的人生規劃中,一點點路越走越重複,從而單調,曾經依靠的人都逐漸靠不住了,想喜歡的人逐漸都不是當時的模樣了,曾經的愛好也厭倦了,開始接受現狀,日子越來越過的重複而顯得越來越快,最關鍵的,你知道這世界誰也信不過了,當初你相信的所有美好的東西都一件件在你眼前破碎是最磨人心氣的。小孩有個玩具會開心,學生有個iphone會開心,年輕人有個車會開心,結婚了有個房子會開心,中年了,可能給個波多野結衣也只是禮貌性微微一硬吧。

我屬於悲觀主義者,小時候對著樓下過路的車看一下午,現在除了第一輛車,剩下的車買了心理的波動都沒有,以前覺得有大房子真好,我上大學家裡才住上有暖氣的房子,現在住的房子也沒覺得快樂。以前喜歡釣魚,學校一有半天假我就跑十幾里去海邊,樂的不行,現在朋友催我去陪他釣,我也老說忙,不想去。朋友圈看他們釣了一船藍鰭金槍,我就點個贊。

每個人經歷不同吧,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能改變過去的錯,以及幻想把擊碎我夢想的人最殘忍的報復,可惜一個已經正值壯年自己暴亡了,另一個也是將死之人。

總而言之,人的快樂一定是建立在簡單無知之上的,而人年紀越大知道的越多,就越告別了簡單無知,想的會是越來越本質的東西,越想越覺得無聊。想起釣魚的一個朋友說的,這魚,在別人眼裡就是一塊蛋白質,而我們自己,也是如此,想的越明白,越痛苦,人生憂愁識字始,何況讀了這麼多字知道了這麼多事。

唯一有支撐的,就是幾個從難處走出來的幾個人,可是大家都忙,動員他們過來,但他們更喜歡國內的生活,或者在美加,唯一有點信心的就是知道自己倒下了不至於身後空無一人。

其實中年人最想的,就是年輕,想網聊的時候,問你多大了,答,18,別嫌我小,我心裡成熟。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剛畢業的時候,新浪也有個聊天軟體,認識一個女的,三十來歲,請我吃飯,去了結果還有好幾個年輕女的,一個儒雅中年貌似成功男士,這幾個女的都是那個男的炮友,局面對我這種無經驗無錢無聊天技巧的人很尷尬,現在想來也感覺尷尬,但我知道其實他一定是羨慕我的,他沒有我那個時候的好奇,探索,知足,初心不是不忘,是撿不回來了。


我也回答一個。
1975年生人,孩子要的晚,女兒現在才9歲,太太做全職太太。目前管理一個年銷售額10億左右的公司,由於這幾年實體經濟很差,目前年稅後收入大約150萬。工作狀態平時是996,實際上是隨時工作,365*24.每幾年換個城市,基本沒什麼朋友。我覺得父母要陪著孩子一起成長,這樣孩子才不會太缺愛,因此我太太和孩子一直跟著我換城市。由於孩子讀書的原因,會在這個城市盡量呆到小學畢業,並且努力保證每周2次在孩子睡覺前回家。
每次電話一響就不開心,因為永遠沒有好事,手下都是搞不定了或者搞砸了來找我救命;周圍的人都是想要求點什麼。那些跑來說介紹個發財路子的人,那些路子都是他自己做不了,要靠我提供資源的,如何不太得罪人的拒絕別人也是我的主要工作。非常多的傷害性社交。

心裡想的主要是六個字:不甘心!不安心!

已經過了40,知道事業再向上需要更多的事機緣和運氣,人脈而不是靠自己的勤勉和努力能做到的了。目前留在牌桌上的人無一不是智力,耐心,勇氣和勤勉都很高的人,比拼的都主要已經是自己能力以外的東西了。
想做的事情,受制於各方利益關係和資源限制,十件事情有九件做不了,能做的那一件還和自己的期待要打個最少七折。
但是到了這個地步,每上一步就是十倍以上的差距和不到十分之一的成功率,而能力差異並不大。能夠走到這一步的,誰願意輕易放棄?所以就是不甘心。
為了保持激情和狀態,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跑1小時步,一年跑4個馬拉松比賽,跑完東西太平洋大城市馬拉松,最後一直跑到HK100Km,但是還是覺得沒什麼意義。
追我的妹紙不少,我追的妹紙也不少,最後依然覺得索然無味。
愛好美食,大概把東亞的米其林吃完了,目前在掃歐洲的。但是最期待還是和孩子一起喝碗湯,只是一個月也沒有2次。
沒有什麼追求也沒有什麼動力。但是始終不甘心。

身邊很多人突然破產,離婚,失業,坐牢,重病,死亡。都是一樣年紀和一樣階層。從我們這個階層掉下去非常容易,身邊也沒有什麼信任的人,即使是自己的太太。我這次到歐洲出差前,我太太要我立公證遺囑,寫明她和孩子是唯二的遺產收益人。我知道她是怕我父母還有哥哥分遺產,我理解,我也相信她拿到全部遺產也不會不照顧我父母,我知道她只是擔心,但是我還是很傷心。我什麼也沒說,找律師辦好了遺囑和公證。
舉世皆敵,無可依賴。

就是活著吧,繼續努力,因為恐懼,因為不甘心,因為已經習慣了。


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張愛玲

句子是在別處看見然後收藏起來的,原帖內容如上;具體是不是張愛玲說的我不清楚,上網搜索查找了一番有人說出自《半生緣》,我沒有看過所以也不敢確定,如果有看過的麻煩通知我,知道是別的出處的也請告訴我,謝過。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10月17日晚更新

非常感謝大家的評論和點贊,受寵若驚,有鼓勵有建議有共鳴也有失落和灰郁,抱歉不一一回復了。

在朋友和同事眼裡,我是一個陽光開朗健談風趣工作努力的偽文藝大男孩,是別人經常傾訴的樹洞,然而雙子的性格往往不是表面那樣,內心不為人知。
寫下原答時在加班,連續工作八天有些疲憊,被這個問題觸動了心弦,所以分享一段歷程和心情,也算是傾訴吧。

很珍惜目前的生活,父母身體健康,關係融洽,和同事相處愉快,工作內容也算緊跟技術前沿,業餘生活安排的不精彩卻很充實,聽聽電台、看看紀錄片和美劇,偶爾讀本書,跑過半程馬拉松(個人覺得比較傷身體),馬上要去旅行了,稻城亞丁那邊,很期待。

沒那麼悲觀,但不再是那個凡事充滿熱情心存抱負的騷年。努力投入工作過的會明白那是一種什麼狀態,如饑似渴的吸收知識,為了項目不計回報加班加點,所謂成就感往往是因為付出所得。然而,社會不是學校,你努力答完手頭的卷子,得到高分和獎賞,不是這樣的。現實往往比想的要複雜,你所在行業,職責立場,權力鬥爭,產品周期,行業周期,技術革命等等都會影響到個人前途,個人在整個系統面前是那麼渺小和脆弱。做好自己那份,但不意味著你可以得到應得的,普通人往往因為站上對的平台而成功,其中有很多偶然性和運氣。阿蘭德波頓關於這些有很精彩的描述,有職業焦慮的可以看看。但無論如何,即使談不上喜歡,還是得努力工作,因為不努力會更糟糕。

至於感情,我覺得成年人之間有本質上的匹配度,如果一開始錯開了裂痕,那麼後面怎麼修補都會很困難。人們一開始總以為改變自己或對方很容易,然而試圖改變的結果往往是自己不快樂,對方也不快樂,除非打算湊合,但不再會有發自內心的幸福感。
愛情的反面不是憎恨,而是莫不關心,看過太多的人掙扎在這樣的婚姻里,有些悲哀。
二十齣頭的年輕人應該要勇敢去嘗試,不要怕受傷,投入一段感情之中可以發現真實自我,你自己是什樣的人,適合什麼樣的對方,男女都一樣。說到底,人都是經驗的產物,幸福的婚姻往往是因為經驗豐富,值得付出。

戲劇上有種說法,就是主人公原本可以有更好的選擇,也具備選擇的能力,然後由於人生經歷導致的性格因素,最後做出了最壞的選擇,那麼這就是悲劇。
一步步體會到自己真實的人生滑向曾經期望的反向,開始變得疑惑,審視、看書、思考,反思的過程會讓自己變得淡定從容理性,卻找不到滿意的答案。漸漸的,有些問題就不再想要明白,就像高曉松說的,四十不惑指的是那些你不明白已經的不想明白。

或許人這輩子只需要努力去做責任要求的,內心熱愛的,其他隨緣就好。

很多人說知乎是裝逼地,我覺得更像世紀之交的天涯BBS。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望共勉。

以下是原答,10月15日
--------------------------------------------------------
81年,算是快到中年了,抱歉強答一下。

魔都農村人,父母也都是農村人,沒什麼文化,從小家境一般,童年記憶最深的是沒有肉吃。
211大學,研究生畢業十年,在上海一家科技企業工作,事業不起色,單身,准中年屌絲。

說說目前的狀態,年收入可以維持一個基本體面的生活,沒什麼權力和人脈,技術線工程師,底下沒有團隊,不是領導。幾年前所在產品市場大賣時做了不少重要工作,部門核心骨幹。但隨著產品周期尾聲來臨,以及整個產品線大佬們在權力重組中失勢,一大批骨幹同事離職。因為覺得這裡工作強度不大,有一定性價比,所以就沒走,希望能做點事。目前在一個預研項目,看不到確定的未來。行業周期低谷,外面不少企業裁員,都知道經濟下行剛開始,不曉得將來會怎麼樣。

有房有車,房在郊區,去年買的,和父母家隔一條馬路,方便以後照顧,貸款不多,小車外牌,工作十年這些不算什麼,安身立命而已。現在每天希望工作可以規劃清晰一些,不想加班但必須加點,平均一周跑步兩次,看看劇,刷刷知乎微博。周末大都在家泡著,偶爾一個人出去逛街,一個去影院看電影,一個人吃美食。淘寶是好東西,很適合我們這樣的,買件衣服看實測數據就知道合不合身。喜歡旅遊,喜歡走在山裡路上的感覺,微風拂面沁人心脾。

有過婚史,幾年前離的,沒有小孩。當初和ex一家公司一個部門一個項目組認識的,離開那家公司很大程度是因為想要和她在一起,畢竟一個地方不合適,後來發現這是人生最大的錯誤。

ex和我很多方面觀念一致,也是因為這個走到一起。但她比我優秀,性格內向,比較要強,只是嘴上不說。然後那家公司比我現在這家發展好很多,所以她的獎金收入比我高很多。同時,她心裡喜歡的男生類型不是我這樣的理工男,她更喜歡文學青年。而我也不是那種很成熟,懂得女人心思的男生。所以婚後有不少問題,更談不上要小孩。自己有努力去迎合她,做飯做家務安排旅行等等,但女人不會因為你迎合而愛你,女人只會愛上她們欣賞的,只有欣賞的才會心甘情願。時間長了,我也受不了繼續犯賤,雖然她看不起我,但她也覺得委屈,畢竟女人和自己不愛的男人在一起是一種折磨,所以和平分手了。

離婚後過了一年多才開始試著去相親,因為父母很著急,而我一個人其實挺好。交往中會覺得或許還可以有婚姻,時間稍長發現,其實大部分人只是想要補償自己過去失去的東西。

社交圈很窄,結婚前有幾個好基友,每年聚幾次,婚後慢慢失去了聯繫。同齡人都有了家庭,工作又都比較忙,平時想聚也難,高中群大學群里幾乎不發言。同事間關係不錯,工作內容已經談不上喜歡,但好歹學以致用。

單身後通過網路相識過一個女孩,離過婚有小孩,住在其他城市,人生最黑暗的時候遇到彼此,慢慢互相欣賞和喜歡,有過短暫的美好,想過可能性,但是各自生活責任和負擔較重,她不可能離開她的城市,我也不可能離開我的城市,最後沒有走到一起,生活很現實。

人到中年有什麼體會?那就是羨慕年輕真好,可以有很多可能。快到中年,祈禱一個穩定工作,別太累,有口飯吃,有好劇看,能睡好覺,身體健康,每年旅遊,知足了。

經常每個月花費還沒有交的稅多,現金一部放在貨幣基金,一部分放在公司內部理財計劃,不求增值,不虧就好。對國家和社會的未來會有擔憂。

內心深處希望有個愛人,真正相愛,寧缺毋濫。不太想要孩子,因為沒法給孩子提供好的生活,不想孩子受苦。在我眼裡普通人活著心累,尤其讀過點書的更焦慮。

願望就是父母可以身體健康,自己將來能照顧好他們。


剛從客戶那兒回來,限行,打的滴滴,跟司機聊了幾句。
司機說他是做木地板生意的,現在經濟不景氣,但也還夠活,在家發發貨挺清閑。只是孩子十幾歲剛剛到青春期,他怕孩子常見他在家閑呆著,會有想法,會覺得爸爸不努力為家庭做貢獻,於是就出來兼職開網約車。

想起日本男人下了班也不回家,先去小酒館喝會兒酒,給家人造成人面兒很廣、應酬很多的樣子。
想起那些失業後拿著公文包在地鐵里轉的男人。

其實我還蠻感動的,有的爸爸為了多陪陪孩子放棄業餘愛好,有的爸爸為了孩子要佯裝很多業餘愛好。其實都想在家賴著躺著,生蛆長毛,天荒地老。可是從有了孩子那天起,「榜樣」兩個字就扛在肩上,烙在臉上了。

陪伴很重要,但作為中國傳統家長,我甚至覺得,榜樣比陪伴更重要。

不過,在這個世界上,有人依靠你,是件幸福的事。即使快樂少了,壓力大了,即很多事情沉重宛轉壓在心裡說不出口,又如何呢。
快樂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標準,孤獨也不是壞事。咬著牙苦苦熬著過日子,在任何時候用微笑來掩飾悲傷,即使失去了激情、目標,即使活得不甘心,即使感不到愛了,單純的付出感,未必不能令人活得完滿。

我喜歡看著我愛的人笑,我喜歡別人先幸福起來。最重要的是,既然人生做了選擇,就不要矯情。覺得活得不爽,換個方式就好了,不要唧唧歪歪地抱怨。

女人更累,不用裝忙,是真忙。男人用奔事業這一條路徑甩掉的所有鍋,女人都得撿起來背著。不然咋辦,一個家過日子嘛,一人掙脫的,一人去撿。


謝謝@一言不合就賣萌 ,你非得把我也拉進坑。

已經四十了。算是跨進了中年人的門。

工作上返璞歸真,不在去參與撕逼與勾心鬥角。專心做自己感興趣的課題。一年兩篇論文,完全屬於應付差事。

生活上返老還童,沒事跟二姐逗逗咳嗽,兩個加起來八十的人沒事就互相賣個萌,絲毫不像年輕時覺得尷尬或者害羞。最近剛給她起了小師妹的昵稱。

身邊各種長輩叔叔伯伯阿姨過世的消息開始密集起來。從開始的不能接受,到現在的坦然處之。人嘛,早晚都有那麼一天。

年齡相差無幾的小夥伴,或意外或生病也走了幾個。沒有當初的痛哭流涕,慢慢的對生老病死有些釋然。

以前跟家裡電話沒事從不超過三分鐘,現在動不動就能說半個小時。感覺總有說不完的話。

當初覺得長輩就是長輩,說過很拘束,現在聊天更覺得是朋友。

以前熱愛的籃球足球基本都不參與了。今年準備入手幾套釣具參加公司的中老年休閑海釣團。

很多過去想不通看不慣的事情,漸漸想的通看的慣了。

孩子跟自己的話越來越少,終於體會到當年老頭恨我恨的牙根痒痒的感覺了。

越來越珍惜家人及朋友間的相聚。以前因為工作,很少參與朋友聚會。現在不然,只要不是天塌下來,能聚就聚一下。天南地北的,誰知道下次再見是什麼時候。

以前熬夜如同家常便飯,現在不是打了雞血,基本到了晚上11點就扛不住了。

以至於經常跟二姐說著說著話,就睡死過去了。

二姐都說我提前進去離退休老幹部狀態。

至於想的?沒事就規劃退休生活。必須有個小菜園子!!!!這事沒得商量!!!

大概就是這樣吧。


40歲,算中年人了吧。想什麼?
兩個葬禮。
1、3年前認識十年的朋友走了。肝癌晚期。走的時候38歲,離異,兒子5歲。他走的時間是21:07分。知道他熬不過了,當晚我和幾個朋友以及他父親守著他,8點,他父親說:我先走了,你們看著他,我不想看著小X走。21:06分,小X微弱的說:幫我側個身。我們幫他側好,不到1分鐘,手一搭拉,走了。
忙完葬禮,70歲的老爺子帶著孫子把我們幾個朋友和小X的姐姐,姐夫叫來家裡吃飯。席間老爺子說了三件事:1,為了孫子,我得做些事。2、以後你們看著點我孫子。3,家裡的以後都留給孫子,不給女兒了。
2、上個月,我兄弟的父親走了。白天還在上班,急性胰腺炎,晚上進醫院,第三天就走了。兄弟在外地混得不錯。守夜的時候他說,以前每年見父親的面就三四次,總以為還有時間,現在想見也見不上了,他哭得稀里嘩啦。

人到中年,別想太多。
1、照顧好自己,注意身體健康,別讓白髮人送了黑髮人。
2、多陪陪父母,哪天醒來或許你就看不到他們了。


看到高票匿名用戶答案實在忍不住想說點題外話。剛畢業時做了好一陣總助,幾個領導基本都是大區和亞太級別事業優秀的中年男人,無一例外,全。部。都過成了那位匿名用戶的人生。(尤其尤其是中國老闆,比白人更加明顯數倍,幾乎每一個都是高票答案的複製版,包括什麼家在幾百公里外都一模一樣)

我和我最後一個做助理的老闆到現在仍保持著很好的關係,他和我說過幾乎一模一樣的話:人到中年,又做到那樣一個位置,不知道其他什麼地方還能得到成就感,工作反倒是最容易給成就感的東西了。然而工作又這麼讓人勞累,甚是無奈。

反觀中年婦女都在想些什麼? - 人際交往這個問題的答案,會發現中年女人的成就感和煩惱,卻多數同時來自家庭和小孩。

也就是說,中年男人和女人在這個階段生活的重點和思考的問題完全就不一樣。如果是這樣,可能湊在一起過日子的中年男人和中年女人都不會從內心深處感到幸福吧。

中年男人拼事業,以賺錢養家為由把家庭事務一手脫開甩給女人和老人,孩子像是個玩具,這在國內是再常見不過的現象了,大家甚至習以為常覺得這就是中國社會乃至整個人生的常態。這其實是阻礙雙方幸福的一種觀念,這也是事情最後會演變成這兩個問題下的答案的根本原因。

我個人覺得普通人不分男女,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自我和足以撐起整個人生的愛好或信仰(九成九的人都沒有),年齡越大,就越會需要來自另一半的支撐和理解,當得不到這種支撐和理解的時候,難免會覺得疲憊和失落。

人生本就是煎熬,有另外半在一起熬的中年,可能會比較容易度過吧……


想起什麼說什麼:

40歲之前的兩年,我還經常應酬甚至有時候夜裡回家;40歲之後,我基本一兩個月才在外面吃頓飯而且基本都是老朋友

40歲之前談點什麼事兒喜歡在飯桌上;40歲以後談點什麼事兒喜歡在公司甚至電話里

40歲之前和朋友聊天兒經常用的詞是:下一步;40歲之後和朋友聊天兒最常用的是:你還記著那年.....

40歲之前鍛煉兩天就能見到效果;40歲之後不鍛煉兩天就能見到效果

40歲之前捯飭捯飭還能經常冒充30歲出頭;40歲之後已經不止一次經歷過「大叔您什麼歲數啊?」「你看呢」「40多了吧」「哈哈」這樣的尷尬對話

40歲之前穿衣服會考慮搭配和再買兩件;40歲之後穿衣服只考慮舒服和衣櫃里有什麼(順便說一句截止到今天,我這個夏季長褲襯衫和皮鞋的組合不超過三次)

40歲之前還會考慮髮型;40歲之後不經意又趕上了流行------剪髮的小夥子直跟我說:大哥我染了好幾次都出不來您這灰色兒的效果,真挺不錯的

40歲之前經常會打電話「哥兒幾個咱們去哪兒玩兩天啊」;40歲之後經常會打電話「媽您要不去哪兒玩兩天啊」

40歲之前基本不考慮任何人的健康問題;40歲之後經常會考慮母親的健康,其次也會考慮自己

40歲之前朋友越多越好;40歲之後大浪淘沙,朋友就這些真挺好

40歲之前掙錢越多越好;40歲之後夠吃夠喝夠生活得了

40歲之前「有事兒你給我打電話,咱和誰誰誰是朋友」;40歲之後「不好意思哥們兒,我還真不認識這方面的人」

40歲之前我還覺得和某位姑娘會有未來;40歲之後我偶爾會想起和某位姑娘曾有過去

40歲之前我喜歡人多熱鬧;40歲之後我越來越習慣一個人待著


再說個類似笑話的真事兒:前些天我一個同齡還要略大的朋友在小區門口和輛車發生了小剮蹭,對面下來四個小夥子嘴裡始終不乾不淨而且獅子大開口。我朋友客氣了半天沒辦法就從自己的安保公司也叫來了幾個年輕人。事後跟我說起來,耿耿於懷的是:他們丫幾個小崽兒一口一個老逼的罵我,這TM哪兒忍得了啊----------畢竟年輕時候嗅蜜一絕的人,越到老了越愛惜自己


看到80年的,35的都自稱中年。

做為一個1972年的流下了欣慰的淚水。

我還一直堅強的認為自己正青春年少是樣樣紅,正是主人翁呢(這首歌又暴露了年齡!說自己中年的,聽過這首歌嗎?)

咱們能把中年的標準明確一下嗎?

中年不是大叔。
你三十歲,二十歲,十幾歲……只要女生願意,都可以叫你大叔,甚至大爺。

中年怎麼也得45歲以上吧?

我正好虛歲45,沾到一點點中年的意思,不揣冒昧,強答一下:
中年人都在想什麼?不知道!

我怎麼會知道別人想什麼,如果知道就發財了好嗎。


說說我自己個想什麼:
首先是孩子,想完大女兒想二女兒。
其次是想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學習,對身邊的人好,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第三是想錢:昨天去高爾夫球場看到有個別墅掛電話出售,事兒媽的打過去問,800平米8500萬。
知道自己還太窮!

第四是瞎想:做白日……夢!憂國憂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沒有機會居廟堂之高,可以憂其民。所以也做不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其實這些我從小到大都這麼想,和中年青年老年沒什麼關係。

我個人覺得每個人想什麼和年齡有關但關係不大。

屁股決定腦袋。

在相同的地位,相同的身份,相同的境遇想的才更一致。

看到有三十來歲當總經理的想的和五十歲當總經理的沒什麼區別。

也看到六十歲的老頑童,無牽無掛就是想怎麼開心。

看到六十的民工天天打牌賭錢得過且過。
也看到二十多的民工努力掙錢省吃儉用為老婆孩子。

所以,中年一般是上有老下有小,事業穩定。出去浪吧,太老!退休吧,太小。

想的和大家想的一樣:怎麼把日子過得更好。


我以為中年男人要40+,回答的怎麼都是三十幾歲的,那是青年好吧?


推薦閱讀:

TAG:調查類問題 | 職場 | 男士 | 中年 | 中年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