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會羞於向他人尋求幫助?

包括但不限於難以開口、開口了等待回復的過程坐如針氈等。
題主所能想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害怕打擾別人。
但這種情緒在明知對方並不反感這種求助甚至歡迎這種「打擾」的時候依然存在,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我在QUORA上就看到過一樣的問題,有個答案被贊的非常多,目前3200+。關於為什麼有人會羞於向他人求助,上面的很多答主都已經回答過了,我來補充點另外的。QUORA的這個答主的不同點是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來回答,他答案里個人經歷什麼的我就不敘述了,重點是在經歷之後他根據自己的經驗將什麼樣的「求助」(ASK)會有效,什麼會沒作用進行了分類,歸納的很好,並且從現實生活應用中解釋了前面答主提到的各種理論。我大致翻譯一下。

-極其被動的訴求
比如,我想要小紅幫我一些忙,但是自己卻羞於去說。因此,有那麼微乎其微的可能性存在,就是期待小紅在我沉默了數天後有可能會猜到/意識到了我需要的事物,然後去幫我。
以答主的總結就是:這種求助方式是毀滅性的。會毀掉你一生。

-「求助並不會造成什麼傷害」 方式
這可能是比上述的極其被動的訴求更差的方式,通常來說,當人們說「求助這並不會造成什麼傷害」時通常是在求助會造成傷害的時候,你給了他人一個待解決的問題,如果他們說「不」那麼他們會覺得他們成了壞人,如果他們說「是」,他們可能也會討厭你並且最終你無法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此處答主以自己為例,他為一個博主,有一個人想要在他博客里發文章的許可權,那人說「這並不會造成什麼困擾。」 但是答主從未給過他人這種許可權,所以答主建議此人去別的對遊客開放許可權的博客去,結果是此人最後寫了一長篇的評論來抨擊答主的人品。所以最終這種求助造成了傷害,可能對答主來說僅僅是生一會兒氣而已,但是對於想要許可權的人,他的這個舉動可能會傷害了他在今後像答主或其他人訴求的能力,他會對自己或者他人產生懷疑,或是擔心被拒絕等等。

所以當你在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進行「這不會有什麼損傷」的求助時,不僅他人有可能會因為你的毛糙而看輕你 (損傷),同時,你也可能在習慣這樣求助之後失去了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損傷),並且會損傷你與他人的關係,影響你未來求助成功的可能性 (損傷)。

因此,以答主的建議就是:只在你已經準備好接受95%的「不」並且能夠承受其帶來的損傷時,再去進行這種「並不會造成什麼損失」的求助。

這時,這種求助就引向了

-冷求助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了去接受很多「不」,那麼就去詢問儘可能多得人,就像是在街上詢問每一個人問他們是不是願意和你啪啪啪一樣,最終,總會有人說「是」。

在某些情景下這種冷求助是有效的:

  1. 你對他人的看法毫不在意,所以「這不會造成損傷」
  2. 你所尋求的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幫助

這種冷求助在另一個目的下也是個有效的技巧,就是幫助自己走出舒適區,比如,走到一個商場,站在扶梯邊上,問下來的人是否願意和你去喝咖啡。這是個有效的方法去克服自己走出害羞的舒適區。

- 乞求
顧名思義,這種方法是最差的。
答主曾經穿著西裝到了華爾街,問每一個走進紐約證交所的人是否願意給他5美元,結果是沒人人願意。有一個人甚至對這個行為很沮喪,他說「不」然後離開,之後又折返問道「要5美元幹什麼?」,舉起了手臂就像要打他一樣。

答主問了100個人,只有1個人給了錢,那人有1美元,是個靠牆坐著的無家可歸的人。另一個人給了他一個熱狗。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乞求是可以奏效的。為什麼乞求會奏效,因為你在事實上給了對方一些東西,是什麼呢?就是凌駕在你之上的地位。比如你想要找小紅看電影,你問了十多次,她都說了「不」,但是你用「求你了求你了」來乞求的話,她可能明白了她得到了凌駕於你之上的地位,如果她說了「是",那麼她可以在之後的某些時間點來利用這種地位(女神?)來獲取利益。

從華爾街的那個流浪漢的角度來看,他早已習慣了被人踩在腳下,在答主給了他一個翻身的機會後,儘管他很窮,但仍然給了他1美元並且感到很開心。

對於那些對乞求進行回應的人來說,不要忘了你獲得的凌駕於求助者之上的地位就像貨幣一樣也是會貶值的,所以記得要在可以能利用的時候用掉,所以,小紅(女神們),記住這點~

-」如果你幫我做這個,我會做那個「式求助
我個人認為這種事我們大家都會做,比如我是學生,在做實驗的時候需要找被試,經常需要跟周圍的人/同學說,你做我這個實驗,我也會做你的,大家互利互惠。

但是,以答主的觀點,就是這種求助也是不好的,因為很大情況下這就像是用一個空頭支票來乞求對方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我們可能認為,這是互利互惠的,但事實上不是,這就像是一個差的談判,因為被求助的一方被提供的是一份不公平的合同,因為他無法對合同提供的條件價值多少,能否兌現。
我認為答主說的是有依據的,就像是一些父母對子女經常說的一樣「小明,你吃了這個蔬菜/做完這個功課/不要跟別人說王叔叔來我們家了,媽媽就給你買玩具。」

當這些抽象的空頭支票難以被衡量準確價值時,一方(通常是被求助方)會感到受損。另外,當你的求助對另一方是一種侮辱時,用知乎風格就是,「你是心理醫生嗎,我有一些問題你免費(或者我給你100當諮詢費)幫我看看吧?/你是設計師嗎?我正好需要一個設計圖,不是什麼難的設計,你免費(或者我給你100當設計費)幫我做一份吧」 顯而易見,得到的答案只能是「不」。

接下來,開始進入較為有效的求助方式


-「不給壓力」的求助

就是當你可以真切的表達出無論對方說「是」還是「否」,你都不會給對方任何壓力,並且即使對方說不,也不會損傷你們的關係的求助。

在有些情況下效果能更好

  1. 給與對方說「不」的權利並且給與充分的尊重
  2. 在之後跟上一些無壓力的求助甚至會加深關係

比如,如果我想養只狗,但是父母不同意。 但是之後我仍然會偶爾給他們看可愛的狗的視頻,圖片,養狗的樂趣,可能之後在某一個時間段他們會開始感興趣並且同意。

另一種「無壓力」求助的方式是詢問建議,比如問客戶,老師,同學「你覺得我這次的演講有什麼不足,在未來有什麼提升空間?」,這種詢問是最沒壓迫的,因為對方完全可以不回答,如果他們樂意去接受你提供給他們的地位(這個地位與之前提到的不同,因為這個地位符合他們的身份,就是客觀評價你的表現),他們就會回復你。所以這種求助/詢問方式能讓雙方都受益,並且對方通常會愉快的接受。

-互惠的求助

比如,你直接向人要錢/求助,你可能什麼也得不到。
但是如果你在求助前先給人一束花,一些合適的物品,你可能就能得到任何你想要的。這就是古人所謂「受人錢財替人消災」吧。
當人們得到一些恩惠時,通常受惠者會想反饋對方。但是這其中也有技巧,就是在給與物品之後,不要立即去尋求幫助,如果太急切的話,對方可能就會看出你的目的性。最好的方法就是給與之後忘掉這件事,當做是一種投資,在未來,一月後,一年後,再來求助。

- 10倍求助
這種方法顯而易見,最為有效,並且在結合「無壓力」「互惠」的方式下效果更加。

顧名思義,就是當你想要別人花一小時的時間幫助你,你應該提前花10小時去幫助他們(互惠),並且不給對方任何壓力。

比如,小明想要抱得小紅美人歸,可能需要花1000小時辛勤的鞍前馬後,僅僅為了小紅在他求婚時花一秒鐘說出那個「YES」。儘管投資巨大,但是小明還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
PS:我自己也遇到過這種人,只是對方的角色是個騙子而已。。我是個dota玩家(信仰粉),有一次一個陌生號加我好友,用乞求的語氣(一直「please,please」)來求我借他一個傳說品質的屠夫鉤子試用一下效果,機智如我肯定看出了他的小伎倆斷然回絕了。之後他沒有放棄,每天看我上steam就會跟我問好,然後再懇求我借他,當然等待他的還是拒絕。但是,他開始送我一些普通品質的小裝備,再也沒有提過借道具的時候,結果我自己按耐不住了,再連續幾天後我主動提出會把道具解綁借他,結局當然是肉包子打狗,他收到後直接將我拉黑,我的屠夫再也沒有拉風的武器了。。。。。

現在仔細回想,他幾乎用遍了上面的方法,最有效的也的確是給予,儘管他給予我的還不值我給他的1/100(這裡還不包括我被欺騙的破碎的心靈=。=)。

所以,人這種生物啊。。。

QUORA原問題
https://www.quora.com/Why-am-I-so-scared-to-ask-for-help
-


因為助人行為並不是簡簡單單地一個施惠,一個受惠,特別是在明知道別人不會拒絕自己,甚至很歡迎自己求助的時候,就不再是兩個人的博弈,而是一個人的內心衝突。

這種衝突體現在,求助別人會讓我覺得自己能力不足,而我恰恰又是一個自尊心強的人,求助別人就是在否定自己,或者很難不否定自己。

這種衝突也體現在,求助別人會給我自己帶來更多的虧欠感,這種虧欠感不僅是一種心理成本,需要我以後幫助他來平衡,更是一種權力的掌控,比如孩子接受父母巨大經濟支持的同時,也會感到父母有了更大的權力掌控他們的生活。而我恰恰又是一個不願背負這種壓力和期望的人,求助別人就會讓我陷入更難受的境地。

為了證明以上所說,有一些研究事實是這樣的:
1.曾發現,人們認為自己有能力回報幫助,人們就會更願意尋求幫助(Fisher,1982);
2.曾發現,讓人們相信是因為外界環境的壓力才不得不去尋求幫助,而非個人能力不足,人們也會更願意尋求幫助(Fisher,Nadler,1982);
3.曾發現,如果曾經幫助過某人,向此人尋求幫助的傾向性會增加(Wills,1992)

這裡面涉及到很多理論,為方便閱讀就不詳細寫了,可以參考很早以前我回答過一個相近但不同的問題:為什麼總有人習慣於拒絕別人的好意? - Tfifthe 的回答


最近幾個月天天寫文章的introduction,腦子裡全是文獻,文獻,文獻……幾十篇文獻來來回回理邏輯順思路,說能背出來一點兒都不誇張%&>_&<%
部分文獻完全是為這個問題準備的啊,趁熱寫出來,順便支持下「日常行為分析」活動。

這種情緒在明知對方並不反感這種求助甚至歡迎這種「打擾」的時候依然存在,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1、虧欠感(indebtedness)
這應該是不願意求助的最重要的原因。整個社會都是建立在互惠的基礎上的,你來我就要往,一旦接受了幫助,或者準備求助,我們就會有償還對方的「壓迫感」(obligation to pay),老是覺得欠人情。
2、自我卑下
本來呢,大家都是平等的,但是接受幫助會讓人覺得自尊受到威脅,彷彿你幫了我我們的地位就不平等了,有自我卑下的感覺。
3、其他情緒
焦慮不安,不確定對方會不會答應,也不確定什麼時候償還,和能不能償還對方。

遠在80年代的一個實驗還蠻有趣的,有的時候真的是要佩服這些研究者腦洞開這麼大效果還這麼好~~~
(首先澄清:來參加心理學實驗的人被我們稱為—被試,主持實驗的人叫—主試)

*被試來到實驗室,實驗助手緊跟著進來,假扮成另一名被試。
**主試講解說一名被試要扮手殘疾者(一隻手吊起來),另一名扮眼盲者(帶上單眼眼罩+太陽鏡),同時開始但是分別完成任務。當然真正的被試永遠擔任手殘疾者。有兩個任務,先練習,然後正式開始。提前完成任務會在基本報酬之外得到額外獎勵~
***練習階段1:限時完成組裝箱子的任務(手殘者的弱項)。時間到了以後誇獎實驗助手(盲者),讓主試加油。
****練習階段2:接著開始練習查找排印錯誤的任務。這裡有兩種處理,一組是兩個人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這樣的處理沒給手殘者提供可能的回報機會),另一組是眼盲者假裝沒完成(提供了可能的回報機會)。
*****正式開始實驗之後,記錄被試在任務一(組裝箱子)中向眼盲者求助的次數。

結果發現即使在可能回報別人的情況下(任務二眼盲者需要幫助,可以幫助眼盲者),有29%的被試不願意尋求幫助。在不能回報對方的情形下(任務二眼盲者不需要幫助),63%的被試不願意尋求幫助。


自己能做到的事絕對不找別人幫忙,除了不想打擾別人,最主要的是我不喜歡自己的計劃掌握在別人手裡。我不喜歡我要因為別人的效率耽誤我的進程。

知乎上經常有這種問題,題主通常比較極品,說託人帶了東西結果壞了,或者是找人幫忙結果壞了事的。然後回答清一色的嘲諷「不幫是本分,幫你是情分」之類的。

我不喜歡找人幫忙,一旦我要找人幫忙必然是我自己確實辦不到。這是一個特別無奈的事,因為找人幫忙,你並不知道他會不會把你的事情放在心上,也不知道他會不會全力幫你,又不能催,一催就得背負「別人幫你是情分」「舉天之下皆你媽」的指責。
所有你們達成的協議和契約,就被一個飄渺的「情分」支撐著,太沒底。

我是碰到過找人幫忙結果差點壞我事的,做事拖沓又不周全,找他談正事,給不了準確回復或者直接不回復。或者老是出現突髮狀況,讓我措手不及。而我又沒有立場去指責他,畢竟是我在求人。
我討厭這種計劃要被別人左右的感覺,直接跟他說我不需要他幫忙了,就這樣。
從此這個人我不會再找他幫我做任何事,他也給我留了一個不靠譜的印象。
好在這種事我還有其他的選擇,如果是只此一條途徑的,人家拖沓,你整個進程就直接死了。

不輕易找人幫忙,也不輕易幫別人的忙。幫的忙太多,你的情分會變得廉價,找人幫忙太多,你會給別人留下一無是處的印象。確信你找的人,會全力幫你,而你答應幫他的人,你會不計回報去幫他。事情就能簡單很多。


大多數時候吧

指望別人不如指望自己


天生同理心太重,生怕給人帶來一絲絲麻煩~真的。


謝邀
沒誰是天生的同理心,人天性就是自私的,利己是任何情況下大腦第一反應,「讓領導先走」是因為旁邊有拿槍的士兵;也沒誰是天生的女漢子,大齡女青年提著沉重的菜爬樓梯,中途特別想讓人分擔一下重量,等爬到家門口時,掏出鑰匙鬆一口氣,覺得自己一個人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求助他人這種行為十分正常,起初大家都依賴周圍多於獨立,母乳時期嬰兒發覺通過哭泣的方式可以獲取母親的安慰以及可口的奶汁,就會形成條件反射,而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

「求助他人」在「理所當然」獲得回報後的某個時期就會碰壁,現實會明確告訴你,你不是世界的中心,沒人有義務對你有求必應,這個認知的階段對每個人來說持續的時間都不相同,有的人性格敏感,被教育一次就記在心上,有的人「記吃不記打」,求助會變得越來越強詞奪理,天經地義,持續到今天都覺得別人對我的幫助是應該的,這種人甚至連句謝謝都不會說。
前一種人就會慢慢開始獨立,一部分人會變得較為中立,既不過於依賴別人,也不會咬著牙強撐著打死不向別人求助一次,有借有還,互助原則使他們開始融入社會;另一部分人會變得有些偏激,甚至覺得「求助」這一行為都是多餘,自己大包大攬一切就好。

後一種人則會發現,自己發出「求助」這一信號,得到的回應越來越微弱,慢慢開始被迫變得獨立,在這個獨立過程中他們會分化成以上兩部分人之一,但想佔人便宜的心還在。

而羞於向他人求助的這群人,其實不是怕麻煩別人,而是怕麻煩自己。很多時候咬一咬牙就堅持過來的事情,麻煩了別人,得不償失。倘若違心接著別人的幫助於心有愧,所以會盡自己可能讓自己的回報與別人的幫助等值。
而在中國這個神奇的國度,並不是說所有的、別人的幫助都需要回報,也不是說別人所有的幫助你的回報都能讓別人完全滿意,讓自己完全滿意。這就讓拿出時間去思考如何回報的你,付出了超過「尋求別人幫助」而獲得的價值,所以這個「羞」,很多時候是心裡想的這句話,「你怎麼凈給自己找麻煩呢?」很多時候嘴上不說罷了。


自負,不願意承認別人比自己強。


因為,怕失望。


你電腦壞了自己修,飲水機沒水了自己搬,字不會寫了查字典,想看電影了自己一個人去電影院看電影,需要什麼東西你網上淘回來,搬家自己慢慢搬,找房子自己慢慢找,嗯,你很懂事,你從不給人添麻煩,you never ask for help,嗯,最後你依然沒有藍盆友……


沒有人喜歡被拒絕的感覺,所以先拒絕別人


自負和自卑,正派和倔強的集合吧!
1自負,「這麼難的他也不一定會,自己搞定嘍!」「他不如我呢,怎麼好問他呢」~~~自以為是的好高騖遠者。
2自卑,「這麼簡單都不會啊,被別人看不起咋辦」,「我這麼low,他知道了咋辦」,「他不幫我怎麼辦」~天性自卑的心靈脆弱者。
3正派,「不想欠別人人情,他幫我了,我得還吧」、「不想虧欠任何人,不想麻煩別人」、「知恩圖報,萬一報不了咋辦」~~心地善良的悲天憫人者。
4倔強,「什麼事情我自己都可以搞定」,「我就不信了,今兒個就搞不定了」,「要是自己獨自搞定的話,又上升一步啦」~~挑戰自我的完美主義者。
情境不同,人格不一。估計大多數是集合體……


我也不願意麻煩別人,也不喜歡別人麻煩我。倒不是不友好,也不是不願意付出啥的,我是因為實在太懶了。突然很感激我生命中的幾個好友。


就是不想被人際交往中的禮尚往來或者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這種關係模式束縛而已啊


反而不懂為什麼有人好意思向別人求助。。


覺得自己無能

我認真的,曾經有次被幫忙直接哭了,都以為我是感動,其實我是害怕,覺得自己沒能力處理問題;怕麻煩別人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擔心沒有別人的幫忙會活不下去,所以不敢讓人幫,一旦發現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別人也許只是舉手之勞,我真心覺的有點崩潰,最最最討厭的事情就是有事情在我身上發生而我沒能力有選擇。


不喜歡給人情,也不喜歡欠人情


一,能自己做到的事,不大喜歡麻煩他人,也不喜歡他人拿自己能做到的事麻煩自己。
二,工作上的事,技術方面,大部分情況還是自己研究的靠譜。對方知識理解多少不確定,知識表達出來能保留多少原意不確定,我又能理解吸收多少不確定。個人更喜歡請求提供關鍵字或者書……

以上是個人情況。
所以,我覺著,不肯請人幫忙的人里,「怕麻煩」型算是一種。


除了怕麻煩別人、怕虧欠別人之外,也有對別人的不信任在裡面吧,總覺得自己親力親為更靠譜。反正我是這樣。


因為害羞不好意思QAQ

「我迷路了QAQ」
「要不要問個路啊QAQ」
「啊啊啊不好意思啊QAQ」
「怎麼辦我要凍死街頭了QAQ」
「嗚嗚嗚前輩!!!QAQ!!!!」


推薦閱讀:

最近馬圈的某些事,你怎麼看?

TAG:心理學 | 人際交往 | 心理調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