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周信芳為什沒有被包括在馬譚楊奚的四大鬚生之內?


馬譚楊奚只從京朝派而論,個人以為,這是京朝派和外江派藝術特點的不同。
京朝派,名老生基本就只是老生,但是老生行里的戲,都要能拿的起來,有的演出效果不是很好(比如譚老闆的王帽戲),也要露露,就怕別人說他名老生演不了那種老生戲。
外江派,很多名角都是亂不擋的,演的是對脾氣的人物,而不是行當,唐韻笙劉媒婆,麒派三十六本包公戲,只要能演好,就演。但是有些老生行的老戲呢,不合他們的戲路子,他們就揚長避短不演(會估計也會,畢竟是高人)。這一點被京朝派詬病。前四大裡頭京朝派的高慶奎愛反串,出過事情,別人摘馬富祿的帽子殺雞儆猴。這種在外江派里就不會有。所以可能給當時評選的人感覺,外江的幾位,藝術不限於老生,別開一家天地,但是也不能算正宗老生。
話說前段時間和人聊,京朝派的還是覺得海派大嗓小生不是正經小生,像這種情況,假設海派崛起,有某位大嗓小生唱的很好,受人歡迎,評四大小生,也不可能考慮他啊。

ps:既然說到了這裡,順帶發一發牢騷吧。個人愚見,現在京劇的沒落,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於外江派的沒落。京朝外江,在早年就已經走上了不同的路子。京朝派高雅藝術,外江派通俗音樂。這是由觀眾決定的,四九城天子腳下,公子王孫,觀眾文化水平都比較高一些,很多原來的演法就用不著了。
譬如上天台,程大老闆那會兒的老詞兒是一百單八句,到譚老闆就只有三十句左右了。這不是譚老闆偷懶,而是真格的那時候沒有必要唱那麼多了。論腔,沒那麼多,重複也沒意思。老詞一百單八句,為的是下里巴人聽懂。你說老百姓不識字的,沒聽說過誰是劉秀姚期,你不唱唱從前往事,沒頭沒尾來一段,誰聽得下去?誰能明白劉秀這個人物對姚期究竟有多麼感激?唱明白了,老百姓才知道,呵,還有這麼個事情啊。這也算是高台教化。
但是進了四九城裡用不著,王孫公子,誰沒讀過二十四史?主要就是聽唱腔捧角。但是外江派還走民間路線,還是詞多。不僅唱詞,全本的布置也是。你看同樣是全本的一齣戲,京朝外江,兩邊能差好幾場。這是京朝為了藝術,在唱腔上不斷雕琢,精益求精,減了又減,沒有主角,不重要的場次,去了不要。畢竟主角氣力有限,次要場次多了,主要段子的唱腔就沒有力氣精雕細刻,典型人物就是冬皇。京朝派很少有海派連台本戲那種一天一出連著來的方式。
外江的不同,為了讓不知道劇情的老百姓看懂前因後果,不僅全本,還要增益首尾,增的場次里賣絕活撒狗血怎麼都來,為的是觀眾。機關布景滿台飛人,這種是京朝不會有的,但是從來沒看過戲的,可能就會被第一次吸引。把人引了來,然後慢慢飛人里插幾句正經唱,逐漸的可以培養幾個新觀眾。到重要的場次,正經大段唱,新觀眾就也懂了。還講上天台,京城之外的很老的一種演法,馬武打金磚那裡,是折大戲,杜茂岑彭馬武一起在宮外數落劉秀不仁不義,大段口白身段,吃功夫,既讓觀眾知道這個故事前因後果,又是口白的藝術,到最後杜茂一氣身死,岑彭說昏王你倒行逆施倒教我好笑,哈哈笑死,馬武金磚碰死。氣死杜茂,笑死岑彭,碰死馬武,摔死劉秀。
但是京城裡不可能這麼演的,上天台就是賣劉秀。這一折能省就省。省不了要編全本呢,編了個死馬武金磚打死了活內侍。個人觀感這很生硬,太過巧合了。不過京城觀眾也不在乎這個,誰聽上天台是為了打金磚?
所以民國的北京是聽戲,有清音會,上海是看戲,有連台本。清音會,沒頭沒尾沒化妝一段唱,經常重複,還老有人聽。上海不敢多重複,連台本戲靠懸念拿人。
金少山從上海進京,本來有很多戲的,懶了,就演那麼幾齣,一招鮮吃遍天,反正北京琢磨唱,賣的出票。
十年紅陽劫,京劇斷代。後來恢復,主要恢復的京朝派高雅藝術的路子。京劇演唱會,算是這條路子發展到極致了。記得我小時候看11台京劇演唱會還是彩唱,耿其昌要聯唱兩段,還得和觀眾說明我這是連唱兩段不同的,所以身上打扮和第二段不對著。現在可用不著了。
我這裡發發牢騷,不是說誰比誰怎麼樣,但是高雅藝術和通俗音樂,本來的不同,類似歌曲,現在人是都喜歡流行歌曲,可有幾個外行愛聽美聲唱法呢?尤其現在的人吶,學歷都挺高的,可是論到傳統文化,水平未必及的上當年的觀眾,不知道姚期馬武是誰的大學生,盡有。有頭有尾的劇,他能當個故事看,沒頭沒尾的劇,他是怎麼聽的進去呢?

做個夢,我要掌了權那,頭一個要排全本封神榜。


因為人家姓周。


麒麟童立腕的時候,那四個里就馬連良出科了,那仨還學戲呢。後來他們紅了叫四大鬚生是續前面的老四大,而老四大的年代裡京戲是從民間藝術到國粹的成長期,海派還不成熟,所以老四大也沒算海派,畢竟那時候京戲是地方戲曲,不是全國性的。


周信芳是海派。京劇前後4鬚生都是京派的。這樣挺好的,感覺麒麟童還是要高出7鬚生一籌的


首先一點應該是由於周信芳久占江南 是海派的 其次成名時間點也不太一樣 最後我認為麒派主打還不光是唱 還很強調舞台上的表現力

據說有麒派花臉 不知道有沒有麒派武旦啥的


推薦閱讀:

請教一下余叔岩各唱片的年代和調門分別是什麼調?
京劇《二進宮》中徐延昭戴的帽子有什麼歷史原型么,感覺很別緻?
怎樣看待「京劇演員曬點翠頭飾被批太殘忍」這件事?
京劇中曹操、包拯角色戴的襆頭是宋裝嗎?
如何評價京劇名家鄧沐瑋的花臉藝術水平?

TAG:京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