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木有大神講解一下倫藝看重的風格?

在準備申請英國服裝設計研究生,但在製作的時候思緒挺亂的,也知道倫藝不好申請,但也算作為一個目標了,有木有大神能告訴我他們比較喜歡怎麼樣的作品呢,現在方向有點亂


謝謝 @芝士IRIS邀請回答~ 我本科是醫學院的,但歪歪上了帕森斯女裝碩士現在已經畢業三年了,之前有受邀在帕森斯研究生的課程和普瑞特本科去課堂上當過guest speaker,也教設計,這邊用一些之前的備課內容來講解發展概念要注意的要點與方向,下方將會有很多美圖~

先來一小段前言,設計的概念不一定要很深,學生滿喜歡愛把概念跟社會歷史哲學啥的拉上關係,但可能又講不清楚,這樣硬做到後來也就是白搭一場...這個方向不是不行,只是不一定適合每個人。 譬如之前有個學生拿著自己的東西來討論,說自己的概念是老莊思想,最後成品看起來很貴,也漂亮,但真無法讓人感受設計和思想理論之間的關聯...所以整個系列拼湊感就非常強烈,前端概念先減30分,能做漂亮衣服的人太多了,概念發展薄弱或不成熟,當然也感動不到老師的。

所以,就算概念淺,譬如低年級生最喜華的蘑菇或青苔或水母,但如果能抓到某個點,且能深入發展,譬如青苔的顯微結構引導了材料發展,且有趣又有新意,嘗試得又多(產能得大),基本上還是有潛力的。

不好意思前言很長,這邊進入正題,就把常見的幾種發展模式放在下方:

(1)較不偏重抽象概念,材料發展是整個系列的主軸。
譬如聖馬丁MA畢業生Hayley Grundmann,她用的工藝技法非常簡單,顏色也簡單,但不尋常材料,以及材料之間的搭配和比例下了很多功夫;此外,材料定向後,如何跟服裝的廓形產生關係,這也是Hayley在這個系列著力很多的。

然後我自己做的布料試驗,技法也是簡單!但靠單純的技法大概就設計了五六十種布料,而且都有織出來,當然,只有少數後來進入畢業設計。

(2)具象概念,剛剛提到蘚苔或蘑菇也可以歸在此類。
這位也是聖馬丁學生的作品,而且是本科生,最後再講設計師大名~概念直接到極點吧...能不看出是洗衣房嗎?

忍不住來張大片,拍得真有趣~

叮咚~~ 設計師也是Hayley Grundmann,她大學的時候就滿知名。

(3)非具體概念轉化成的強烈視覺。
這位鼎鼎大名,也來自聖馬丁~ 看到第一張圖,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都會猜想:這概念是立體派吧...

其實完全一點關係都沒有,他的概念是來自一本很老的科幻小說,也有拍成電影。

小說跟宗教,制服,工作服有關,不論書或是電影都很有神秘氣氛。設計師將一張早期工人負重的圖片納入廓形發展的靈感源,這邊可以看到設計師逐漸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的過程

最後,保持神秘基調和宗教色彩的成品,也順便告訴大家他是哪位~ 沒錯!這是Craig Green聖馬丁MA時期的作品~ 真是天才~

ps. 靈感源如果來自電影,我個人的理解還是會把它歸在比較抽象的概念,因為電影觸動人的可能是一句話,一種氣氛,一些關鍵字,所以發展到設計上的時候,通常都需要做些轉化。轉化不夠成熟或引用得太直接,做出來的成品就會流於電影劇服

(4)自身的純藝創作經驗所引導的設計發展
這種風格聖馬丁或其他幾個歐洲學校很受學生喜愛,蠻喜歡下方這位的,作品來自安特衛普的Peter Schamaun~先看成品~

他的作品集前端放了自己做的雕塑拼貼或小圖等,特別逗,看完全部還滿能理解最後衣服怎麼會變成這樣。

看了真讓人愉快呀~

還有一位,來自皇藝的Vivi Raina。她的「花朵」雖然很具體,也經過個人創作的探索與變身階段。

更細得分下去,當然還有其他方法,這邊簡單粗暴得分析了一下最近幾年非常常見到的概念發展形式~ 多嘴幾句,最大的感覺啊,尤其研究生申請階段,很多作品集最大的問題還是徒有形式,別人拼貼也要拼,別人拍小短片也跟著拍,或是硬兜個很難懂的概念,搞到最後只是讓故事越講越不明白,邏輯不通。因為會做漂亮衣服的學生太多了,沒有好故事是吸引不了人的呀,所有素材都可以講出動人的故事,如何說就看自己著力的深度了~ 祝好運~


同學你好,


咱們從頭說吧。


先是項目的出發點,也就是你的靈感來源,靈感來自於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它可以是宗教建築、也可以是花壇內的雜草,它可以是對事件的觀點,也可以是自己的某種情緒。

但關鍵的問題是當你觀察這些我們每天都在接觸的事物時,能不能突然感受到其中的某一處打動了你,這也就是「靈光一閃」。


作者:Bianca Luini

鏈接: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841859224219388/

出處:Pinterest

接下來,我們需要經過大量調研,看有沒有前輩以相似的靈感來源做過相似的設計,並且看他們是從哪個角度切入,提取元素為設計所用。這裡不是指我們要抄襲前輩,而是學習前輩的觀察視角,並啟發自己如何提煉設計元素,並從中將抽象、不確定的觀點與情緒凝練為你的設計主題。


而調研的目的正是在此,即通過瀏覽大量案例、文獻,加深對於自己對事物的理性判斷與感性體驗,擴充對靈感來源的知識累積,梳理出屬於自己的想法。


調研之後,我們就要Sketch畫大量草圖(200張起),通過做各種小樣的方式(50份起)去改造面料,嘗試設計的可能性,進而綜合草圖與面料小樣進行甄選取捨,觀察哪種設計更加契合主題,即你想表達的觀念與情緒,這就是所謂的「批判性思維」。


作者:未知

鏈接:https://www.pinterest.com/pin/523825000383649534/

出處:Pinterest

作者:Daniel Lee

鏈接:http://www.spotontextiles.com/

出處:spotontextiles

然後,我們結合篩選之後的設計草圖、面料小樣,並在此基礎之上與靈感貼合,放膽創新,顏色搭配充分合理。但在此過程中,你仍需要不斷的結合主題進行篩選,看哪個設計稿、面料更能體現你的主題,這個過程中你的不斷思索,仍然是所謂「批判性思維」的過程,至於你最後敲定的設計稿就是批判性思維的結果,他代表了你此時的最優結果,而這個結果,就代表了你的設計水平與思維能力。


作者:NATASHA ELLIOTT

鏈接:https://www.pinterest.com/pin/566749934329692223/

出處:Pinterest

作者:Connie Blackaller

鏈接:https://www.pinterest.com/pin/333055334926795850/

出處:Pinterest

最後就是動手成衣、棚拍與排版,以上都要綜合你的主題,予以展現,評判性思維始終於此作用你的設計。


更多詳細講解,你可以閱讀我的文章Fashion Design | 康石石淺談如何創作一本打動考官的作品集 (Version 2)。


但是以上我已經將考官希望看到、喜歡看到的考點寫在了上述文字之中。


希望能幫到你,有問題再問


———————————————————

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官方微信(kang-shishi)

http://weixin.qq.com/r/BkRfRzjE_2WErXwk9xEU (二維碼自動識別)

如有藝術留學、院校、專業、作品集方面的問題,可私信康石石諮詢


我覺得這個問題首先可以從英國整體的藝術教育風格說起,而且一定要跟美國的情況區分開來。美國院校非常注重和市場接軌,學生能夠接觸到許多設計師,並且參與到不少合作項目的製作過程中。他們所做的大部分項目都是直接跟現實需求掛鉤的,其運作流程也跟設計工業高度相仿。

再來看英國,整體而言英國的院校更加註重對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發掘和培養,所以我在倫藝裡面的中央聖馬丁讀書的時候,很多人開玩笑說從聖馬丁畢業的學生大部分都去當設計總監了。所以從我自己的經歷來看,倫藝完全可以代表英國院校的教育風格。

不僅如此,我覺得倫藝不同於其他英國院校的一點在於它借鑒了一些美國體系的優勢,那就是對商業市場的緊密跟隨。在校期間,我們常常去聽外來設計師的講座,他們也會帶著學生去做各種各樣的設計項目。後來我問了不少同學,加上我現在指導過的學生,總結出來倫藝老師在選擇申請者的時候,是這樣的一套流程——他們會先從作品集里判斷這個學生的基礎怎麼樣,然後看這個學生是如何去研究分析某種現象或事物的,接下來會評判學生的自我特色夠不夠突出,最後綜合起來決定該學生是否符合倫藝的標準。

其實教育體系越發展,其差異性只會越模糊,所以在我看來沒必要非講究倫藝看重什麼風格、常青藤看重什麼風格,只要你找到自己喜歡的風格和方向,能夠自圓其說並對自我個性有所彰顯,那學校都是非常歡迎的。千萬不要盲目跟從人家總結出來的某某風格,結果只會是吃力不討好。

歡迎搜索我的知乎 「虞師菁」 交流


自答一發,乾貨

熙熙攘攘的LCC門廳

倫藝的風格。。。好的就整個倫藝來說都認可的風格就是要多變,對,多變,少了不行,再好的再精緻的,風格太少還是不行,我當時面試的倫藝學院比較多而且都拿到了offer所以我覺得我的說法是有點道理的,我覺得CCW的兩個學院比較松一些,整個錄取的流程也幾乎是談話聊天性質的,不過我還是會認為自信以及臨場發揮是原因之一,但是作品要是過於簡單就算數量多也是沒有競爭力的。好的以下談的基本都和平面設計類專業關聯比較多了,LCC平面設計非常好,非常專業,老師的口味也比較雜但他們有的口味很挑剔,所以注意細節,嗯是注意細節,如果做一些成品,不要過於追求外表的花哨奪人眼球,LCC喜歡的作品是缺點越少的,而不是一方面特別好而另一些千瘡百孔的,至今我們的作業老師還是這樣認為,書列印質量不高的,有特殊氣味的(比如煙味),當然這是成品,sketchbook上卻要體現出你的創作過程,哪怕是做錯的搞砸的都非常重要,老師希望看到你犯錯然後完善的過程,sketchbook要放得開,體現出你的特色。記住要用各種media做。

面試技巧就是自信,當然是要和你作品有關的自信,把你的想法好好說出來就可以了

至於技巧方面其實@康石石已經說了太多了沒什麼好說的,技術不好練技術口語不好練口語,我說的都是在你才能具備的條件下給你錦上添花的

至於fashion類的看康石石的就行了,他總是借著說倫藝來說CSM和LCF。

最後喜歡板繪和日漫的孩子記住不要太多日系風格

,老師不會喜歡的


英國倫敦藝術大學服裝設計作品集注重如下幾點:

  1、藝術留學注重作品集的多樣性

  學生在作品集準備展示的時候,應該涵蓋自己多方面的設計能力及技巧,比如:素描,水彩,3D製作,創意,色彩搭配,結構設計,軟體應用等。這樣有助於體現出自己是一個全面的設計人才,具備很好的可塑性,和設計潛質。

  2、藝術留學注重作品集創意能力重於模仿能力

  作品集準備設計的核心是「創意」,倫敦藝術大學院校需要選拔的是具備創新意識,創意靈感和天賦的學生,而不是只會臨摹和拷貝的學生。比如下邊兩幅圖畫,雖然繪畫技巧簡單,但是有故事,有想法,更能體現創意能力。

  3、藝術留學注重作品集只是結果,更重要的是體現過程

  學生在準備作品的時候往往容易只關注作品集準備的結果,畫面是否美觀,圖片是否漂亮,當然這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該作品的形成過程。院校更關注的也是該作品從靈感產生,市場調研,資料搜集,方案比較,影響因素,被選方案,到較終方案確定,這一系列過程中的每一個想法。因此,如果作品當中可以配以從初稿到終稿的設計過程,和解釋說明,則更容易脫穎而出。

  4、藝術留學注重作品集可以適當結合中國元素

  在注重國際化的同時,學生可以加入一些中國元素,由於學生本身就對中國的文化深入了解,這樣不僅能夠更加「如魚得水」進行詮釋,同時,對於院校的老師和教授來說更是「眼前一亮」,留下深刻的印象,得到更多的關注。比如,有的學生在設計作品中加入了中國京劇臉譜,中國龍的元素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品集必須的是完整的系列,布局要很好看,靈感要有點特別,不是那種司空見慣的,靈感也可以和自己的經歷結合在一起,這樣對老師會更有吸引力。

需要有很多設計圖,申請本科或者研究生最好把成品做出來。最重要的是,你得把作品從最初的靈感來源到成品中間出現的想法和各種創意都列出來,因為老師需要了解你的詳細的作品製作過程,如果你的想法很多,其實做起來就不那麼費勁了。


風格,這種說法本身不是非常準確。更準確的說法是教學理念。 說到倫敦藝術大學,由6所知名的藝術院校組合而成。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優勢專業,比如中央聖馬丁的服裝設計、LCF的服裝設計、切爾西的室內以及LCC的平面。各有所長,如果進一步具體的區分專業上的差異,歡迎交流,小五君很願意分享呀~


佔個坑,等交完畢業論文來答


我不是服裝專業的,不過從我們專業,到我在聖馬丁看展的經歷,我覺得展現你有邏輯的思考過程是最重要的。sketchbook要好好整理。
最開始我的很多東西說起來都是「我感覺」,「我的意識」,現在我覺得作品背後要有理論去支撐,作品的思考過程要清晰、自圓其說、邏輯通暢,表達要有自己的個人風格。
至於最後的結果,在我們專業來看並不是非常重要,服裝我就不知道了。因為老師不會覺得你現在就得拿出怎麼樣厲害的東西,但是你展現的應該是一種個人素質,一種有趣的思考。


偏向成衣,新鮮的創意點為輔,設計語言越成熟越好。

自己申上過,兩年間輔導出去兩個倫時研究生,相信我~


幽默感十足的圖大神


推薦閱讀:

墨爾本大學回國認可度高嗎?
在悉尼大學 (University of Sydney)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作為打算投身海外金融行業的留學生,如何 follow markets 並培養自己的 business sense?
去香港留學在北京找哪個中介比較靠譜?

TAG:留學 | 作品集portfolio | 服裝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