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国家的审美特点是什么?
这个问题不知道表述得清不清楚。希望有知友能给出自己的看法,最好能看到一些文字的表述,不要只贴个图而已。有没有什么可以抽象出的特点?有没有固定的元素?
谢邀,看到团团答了这题,那我就来答一下。
谁创造了《小蝌蚪找妈妈》?
首先指出团团答案中的一处错误。水墨动画电影《小蝌蚪找妈妈》的缘起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毅的讲话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水墨动画电影的探索既不受陈毅讲话的启发,也不因陈毅的指示而由美影厂开始研发。其实,团团的号再大也不该轻易散布谣言啊(当然,这类谣言在我国常被称作“佳话”)。
上海人民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的《谁创造了&<小蝌蚪找妈妈&>》一书第五章第七节中,详细考察并记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创作过程。1960年1月,陈毅参观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美术电影展览会”(而不是团团所说的直接参观美影厂,陈毅两次参观美影厂都是任上海市长时期),副厂长卢怡浩向他介绍了有关水墨动画的实验时,陈毅则指着展板上的齐白石作品图片说:“如果你们能够让齐白石的画动起来就更好了!”,并对美影厂工作人员的探索表示赞许。
美影厂员工段孝萱和徐景达,是水墨动画试验的提出者和主导者,1959年开始进行水墨动画试验。他们最初的想法来自出国考察的同事,看到美国人要把油画搬上动画银屏(注:这里说的油画动画有可能是达利参与但未及时完成的《命运之约》),就有了水墨动画电影的想法。这个想法很大胆,因为技术难度过高,所以两人请示了时任厂长的特伟的意见,特伟表示高度赞同。
次年,即1960年获得陈毅副总理的首肯后,有关水墨动画电影的专项小组才被组织了起来,在几个月的钻研后,终于以方惠珍、盛璐德的儿童读物《小蝌蚪找妈妈》为故事台本,以齐白石花鸟绘画形象和《蛙声十里出山泉》中的小蝌蚪形象为人物设计,完成了这部享誉世界的动画作品。
虽然团团的回答还有一些勘误之处,但我只想谈这一点,因为从此我们能看出所谓的“社会主义审美”在我国的表现方式是什么,又为何不少人总对此嗤之以鼻的原因。
没有名字的小人物
《小蝌蚪找妈妈》的主创人员,特伟、段孝萱和徐景达都是中共党员,其中特伟于49年在香港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之前,特伟在香港组织抗日漫画社,并在解放战争时期出版批判蒋介石政府的漫画《大独裁者》。入党之后,特伟自愿从香港回到大陆担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卡通片组组长,后接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文革时期特伟和徐景达因创作《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两者被打为妖魔鬼怪类作品)、《骄傲的将军》(被打为帝王将相类作品)等未反应阶级斗争的文艺作品被打成走资派,在五七干校改造。文革结束后,特伟被平反,恢复原职,对待文革时期殴打过他的红卫兵时,特伟以德报怨,仅以该人的业务水平为考量,在多数人反对的同时予以提拔。后来,特伟还在美、日等国宣传中国动画电影。
在团团的答案中,特伟及一众美影厂职工的身份是被隐去的(团团用“他们”指代),只突出陈毅副总理对名作《小蝌蚪找妈妈》的贡献,而这一现象并不罕见。若确如团团所说,陈毅是该影片的创作灵感来源,是能代表该影片的话,那为什么在文革时期只有美影厂的诸多职工因这部影片被打成了牛鬼蛇神呢?答案不言自明,而在57年后,当共青团中央的同志再次提起该影片时,却又只突出陈毅的贡献,这是否不妥,也是不言自明的。
自新中国成立后,提倡文艺工作排斥官僚化作风的思想反复被人提及,这几次三番的重申并不是说这件事有多重要,而是指明这件事并没有真正达成。尽管中间人物论早就被时代抛弃,然而在书写历史时,竟然无视为影片作出最多贡献的中间人物,对此不免让人唏嘘。
三百书画展
那么,谁又站在了舞台前?从2006年开始,“三百书画展”(百名将军、百名部长、百名书画家书画展)几乎每年在全国巡展,有时还去外国展览(日本、荷兰等)。当然其中一些作品称得上艺术,但多数在专业角度上看,只算业余作品。
在一些机关大楼、事业单位,甚至是办事大厅里,我们有时也能看见官员们的作品。诚然官员们在闲时赋诗作画,也算一种雅性,值得鼓励。但问题在于,装饰机关的楼道和个人办公室,与装饰个人住宅不同。在家里张贴自己的作品,表现出官员们的个性与品味,这理所当然,应该提倡。而当他们的作品进入公共语境,走出了私人住宅后,就必须质问张贴展示作品的理由了。如果是为了装饰,何尝不请专业团队进行设计与挑选作品呢?
同样,当官员们的作品进入美术馆,以艺术展、书画展的名义对外展览时,我们也必须警惕这些作品对公认的“艺术”概念的入侵。社会上不少有溜须拍马之人,而这些被包装成艺术的业余作品,向公众展示,入侵公共视听空间后,其结果也可以预料,跟风现象难道还不明显吗?所以,我们再看看身边所谓的艺术品,其实并非所谓的社会主义审美有问题,而是我们对艺术的定义出了问题。
人人都要磨皮
去个性化是纳粹造型艺术的特征。阿诺·布莱克的作品是其中最具特色的。在他的雕塑中,我们看不见一个具体的形象,而是以一种崇高的、完美的理想形象代替,他所表现的雅利安人都是最高级的先进典型。
这样的作品,想必很多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广场上见过,也在早期的各类海报上见过。在突出先进典型的作品中,多数人的容貌是被隐去的,是重复出现的,或是风格化的。但与纳粹艺术不同,我国的政治宣传美术,并没有完全隐去模特的面容,而是用另一种方式隐去或谈化他们的个性,让多数人成为“他们”,并与先进典型对立开来。
在上面两张宣传潘冬子的海报中,除了潘冬子外,其他人的面孔都做了“磨皮处理”。与之相比,潘冬子是具体的,而其他人成为了学生或红小兵这一代称的现实化表现。在表现农民时,也是如法炮制,所有的农民都被典型化成陕北农民的形象。把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普通人塑造为符号,又把一个个符号化的伟人(潘冬子是虚构人物)还原成人的做法,是我国文艺的一种特色。
而这种去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在多种艺术媒介中都有体现。小品《喜乐街》中的贾玲和瞿颖就是一种去个性化的典型形象。女汉子的贾玲“一事无成”,反之瞿颖又事事顺利,人物是否鲜活并不重要,有血有肉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两个符号,两个热词能被表现出来。在她们介绍自己时,自己的名字仅仅提到过一次,更多地是用女神和女汉子来代替,而之所以这样做,又和观众长年来养成的观影习惯有关。好人和坏人的鲜明对比,一种非黑即白的价值观正在潜行。
世俗化的波兰
共产主义时期的波兰海报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在二战后,国家电影引进单位需要一批艺术家重新制作西方大片的海报,因此以华沙美术学院为主的波兰艺术家开始了他们精彩的海报设计之路。这些海报相比当时的美国电影海报,或者法国、意大利的海报,更艺术也更有价值。
在风格上,艺术家尝试了诸多最新的艺术手法,未来主义、达达派,以及俄罗斯的先锋艺术手法都被运用了起来,原来被纳粹极力反对的包豪斯设计手法,也在他们的作品中能找到踪影。1966年的第一届波兰海报双年展就迎来了全世界观众,争相购买他们的作品。
在1980年代戒严后,强烈的政治审查也没有让海报艺术家放弃自己的手法,在此期间仍有不少优秀作品作为官方海报展示了出来。尽管有些内容并不为艺术家所苟同,但在艺术创作技巧上,艺术家还需为自己的作品负责,这也是为何波兰海报艺术在极权时代仍然欣欣向荣的原因。
1989年初夏,波兰回到了资本主义阵营,一夜之间,所有的海报展板都可出售,随即那些粗制滥造的海报便招摇过市,原来极具艺术魅力的波兰海报业也在一瞬间凋零了。
结语
让我们回到问题本身,社会主义审美的特点是什么?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认清没有一种独特且唯一的社会主义风格。我们所看到的表象,其实都是社会内部问题的反应而已。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可以有《小蝌蚪找妈妈》一类的作品,也存在与文革时期无二致的政治宣传品,这些风格的选择与政治本身无关,只与单个人的选择有关。
主导纳粹艺术的希特勒,和主导文革艺术的江青,虽然他们对文艺作品的需求有几分相似,但他们最终的选择,以及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又是完全不同的。在文革刚结束时,罗中立的《父亲》即使后来有再多的争议,他都通过了美展的遴选,成为获奖作品;而那些恶趣味的,夸张美化(甚至成为了丑化)抗战时期共产党形象的雷人神剧,即便多么阿谀奉承,也还遭到世人甚至是政府的唾弃与禁止。而这,都是人所主导的,和政治体制本身无关。
90年代和今天的中国都是同一个中国,同一个体制,但人变了,艺术的品味也就变了,不论是变好还是变坏,也都和体制没有关系。波兰的例子十分明显,所谓自由开放的资本主义社会也生产不堪的“艺术作品”,现在的波兰艺术似乎还没有共产主义时期好,那是体制的问题吗?并不是,而是人的选择,是大众的选择,不论是经济利益上,还是文化品味上的选择最终导致了这一现象。
不论是把艺术最终的决定权,交给政府、或交给市场,都会出现问题,一旦我们忽略了艺术家本身,忽略了行业专家的意见,那么这个国家、地区的艺术就会出问题。承认各学科及专家的专业性、开展学科间交流、允许质疑声音,并对每个学科都做出积极又深入的讨论,才是丰富、提高一个国家、地区审美水平的基本方法。面对专业问题,我们既不能完全听信大众的,也不能完全跟着国家走,否则不论是何种体制,我们的审美同样无法提高。
最后我还有一句话,就不说了~那就是关注微信公众号“几册”,看见更多的艺术小知识哟!
我不是艺术工作者,但是我见的太多了。
审美不只有姓资姓社的问题,还受到社会发展水平(内燃机时代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主义国家,他们的审美会一样吗?)、一时的潮流、领导人的个人喜好等等的影响。
所以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能反映一个人的视野。
只见过土鳖六十年代画报的就以为爱劳动、集体主义、直男审美等就是社会主义审美。
视野稍微扩大点的,会认为这是纳粹和共产主义的相通之处。
再了解下同时代的美国宣传,就知道这是整个时代的特点。
试举几个例子。。。
1、“劳动最光荣”?
2、“苏维埃(国家社会主义/美利坚)的旗帜永不落”?
3、“向未成年人灌输政治的红(黑)领巾组织”?
4、这个稍稍有点。。。
来来来,我来教你什么叫社会主义审美!
首先,画作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体现了无产阶级苦难和对法西斯暴政的仇视。(毕加索是共产党员这不用再说了吧)
毕加索的《斯大林》这是他少有的非立体主义画作,显示对领袖的尊敬。
毕加索描绘的朝鲜战争,抨击毫无人性的资本主义杀人机器。
毕加索的《和平鸽》是其最为昂贵的画作之一,体现国际主义精神。
苏联艺术家叶夫根尼·杜特诺夫创作过程。
东德艺术家维尔纳的史诗级全景画作,将德意志农民战争描绘成阶级斗争,至今仍然是德国镇国之宝,其在德国人心中的地位和清明上河图在中国的地位一样。
接着是生活艺术
记住, 这是在七十年代
接着,是社会主义摄影审美
放到今天也是大师级别
最重要的来了【敲黑板】 社会主义建筑艺术
我大柏林塔镇楼
社会主义雕塑艺术审美
最后萝莉镇题主
不要称呼我国那些特色艺术叫社会主义艺术,那简直是种亵渎。
================================
这算是我第一次在知乎正儿八经回答一个问题,求赞,求感谢,求关注
=============
哇谢谢大家这么支持我的第一篇正经回答。。。
于是我不要脸的来做一次广告
下面是我写的第一篇文章
73年前的今天,圣马力诺到底有没有向全世界宣战? -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714854?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ZHAppShareTargetIDZhihuMessage
以及这个:
无神论如何说明神不存在? - 书·本无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492577/answer/208020685?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ZHAppShareTargetIDZhihuMessage
如果你们觉写得好的话可以帮忙分享一下,谢谢你们的支持!
既然说好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审美,那我们就得讨论他们之间的共性,很多出于历史原因产生的东西。比如国家社会主义和苏联那些高大上的纪念碑一般的雕塑和建筑物,比如构成主义,我觉得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都不紧密。
社会主义的审美,最具有共性的还是现实主义。这个审美是社会主义国家所共有,因为社会主义关注底层劳动人民,社会主义的艺术就有为底层劳动人民发声的功能。我就介绍几个比较优秀的
瓦西里.马克西莫夫
这方面最突出的代表当然是列宾,但俄罗斯现实主义的传统比列宾更早,有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就是瓦西里.马克西莫夫。马克西莫夫也是巡回展览画派的人,巡回展览画派和巴黎印象派的发起类似,也是反官方的画家抱团自行办展,而且还是巡回展览。画派内部自然风格也不统一,除了反对官方,没有一个一致的绘画理念,这一点和印象派稍有不同。比如Polenov是偏印象派的,浪漫主义的,而列宾,别洛夫和马克西莫夫则是“现实主义”,此现实非库尔贝之现实,乃是“社会现实”这个意义上的现实。而他们对社会现实的表达又各不一样,列宾是悲壮的, 宏大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大家都懂的。别洛夫风格得自欧陆,表达较小的场景。而马克西莫夫表达的更为入微,他本是农民家庭出身,所绘的都是农村里的一些小细节,从这些小细节中反映农民们深沉的情感,十分动人。
用摄影爱好者的话来说,马克西莫夫的画有“故事性”。我们会发现他的画其实和我们现在的很多摄影作品很类似,尤其是那种反映日常生活的。不仅仅是风格,标题也是。和一般的绘画不一样,在欣赏他的画时标题有很大的作用。譬如他的《她能撑过去吗?》:
标题将一种对画中人的关切加在观者的心中,帮助观众融入画的情景,有这个标题和没这个标题,效果有很大的不同。如这幅《那些过去的事》,作者把标题变成了渲染氛围的工具:
又比如,《鳏夫》:
《一顿淡饭》:
马克西莫夫的画,有感染力,他要让观者体会到俄罗斯乡村生活的喜怒哀乐。可以说他是俄罗斯的米勒,但他和米勒表达的内容很不一样。他对农村的写实,不仅限于写实,还要感染你,要把你拉进画中,要让你和画中人同喜同悲。他是怎么做到的呢?移情。
他的画是立普斯移情说的完美注解。他仔细的观察人们在不同情绪的状态下的身体姿态,眼神,并描绘之,这些和情感相连的人的姿态和表情被观众看到了,会在观众心中引发同样的情感。同样是对人的身体姿态抱以额外的关注,他和德加有所区别,德加单纯的关注活动着的人的姿态,人对于他只是一个活动的静物罢了。而对于马克西莫夫而言,人的姿态饱含着情感。
《病重的丈夫》:
我们现在看这些画,觉得毫不出奇,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早已习惯这种画风和题材了。俄罗斯画家对人的情感非常关注,尤其是社会底层人民,这个传统源自巡回展览画派,一直到苏联正好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后由苏联画家带到中国,中国的很多主旋律画作就有这种基因。仔细看看,马克西莫夫的这些画是不是和小学语文书上的插图有类似之处?如挑山工,卖柚子,莫不如此。这里面的基因是一样的。
挑山工:
珂勒惠支
珂勒惠支,德国表现主义画家,主要木版画。而她关注的题材主要是现实主义题材,又是表现主义又是现实主义,那么基本可以想到她肯定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了。珂勒惠支对中国影响极大,鲁迅把她引进到中国,直接催生了一大批抗日版画,今年恰逢珂勒惠支诞辰150周年,科隆和柏林两个珂勒惠支美术馆都在大搞庆祝活动,路过的可以看看。
珂勒惠支的版画用表现主义的风格刻画(木版画,真的是刻画。。。)社会底层的悲惨状况:
《饥饿》
《饥饿》
《贫穷》
《纺织工人在游行》
柏林的战争与暴政牺牲者纪念馆中的《母亲与亡子》雕塑也是珂勒惠支作品:
中国近代的木版画,绝对是中国近代美术的一大亮点,最有名的,莫过于李桦:
《挣扎》
《抓丁》
社会主义审美肯定要谈天花板一大源头苏联先锋派
构成主义:十月革命后来自广义上苏联国家的一批年轻的设计师、建筑师和艺术家,试图在建筑艺术平面和服装设计等方面探索一种能代表新政权的艺术形式,跟传统俄国意识形态决裂,建设新文化,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由劳动人民亲自参与创造并服务于劳动群众,此时苏俄学术气氛与政治环境还相对宽松
比较出名的电影眼学派的构成主义海报,作者构成主义代表人物罗钦科
至上主义,苏俄的unovis先锋艺术学院派,至上主义奠基人马列维奇,重要代表人物利西斯基,内容相当前卫,比如
这种
还有这种
由于苏俄生产力当时还不太行,许多建筑设计成果只能是图纸和模型展示,与德国表现主义不同,至上主义在现代主义先锋派里具有相当的前卫性,对欧洲影响深远
其他的未来主义之类的电影海报建筑之类就不贴啦,百度豆瓣一大堆
春晚和社会主义审美关系不大,那是现代杂交小农式审美,为什么我就不说了
至于后来嘛,斯大林同志以沙皇禁苑的农业集权方式在工业上完成集权,古拉格啥的大家都知道了我懂题主的意思。
我觉得有煽动性、令人热血沸腾的宣传海报最有代表性。
比如上世纪某些国家忽悠国民投身神圣的战争和国家建设。
给自己打气:
丑化敌人:
忽悠屁民送命:
掏空你的积蓄:
压榨你的劳动:
政治正确半边天:
大海航行靠舵手:
爱你国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国徽党徽就可以看出审美特点,凡是社会主义国家中,代表其国家标志中大都基本含有了比较浓厚的工人(锤子,齿轮),农民(麦穗,镰刀)的元素(也有例外),强调其阶级性。大多数构造一般都是周围一圈麦穗,然后加颗大星星。当然也有例外。。。。。。非洲黑蜀黍加的就不是麦穗
一般都是这样的模式:周围一圈麦穗及其农作物,底下要么就是齿轮,中间要么是代表国家的东西,要么就是农民工人所用的物品,然后头顶上加一颗大红星象征着党的领导。
先介绍已经消失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徽
1.苏联国徽:
不用说了:镰刀锤子一目了然,周围的麦穗。
2.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国徽
除了醒目的保加利亚狮子以外,周围的齿轮和麦穗。
3.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
一样的,铁塔象征工业,麦穗象征农民。
4.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国徽
火炬设计还是不错的~
5.匈牙利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
5.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
山鹰周围也是一圈麦穗。
6.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徽
还加个圆规还是分规。
7.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徽
蒙古畜牧业嘛
8.贝宁人民共和国
8.安哥拉人民共和国
9.埃塞俄比亚人民共和国
10.刚果人民共和国
简单粗暴的设计。
11.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
加了支AK47
当然除了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设计的比较不同,本文为了追求共同性没有放
再来看看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徽
1.中华人民共和国
2.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3.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4.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最后来说说谜一样的古巴共和国
其他的是不是都是很相似的呢,基本都是一个模式,所以你就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国家的审美了~
另:本文纯属自己观点,为了不引起争议,就不开放评论了首先得区分真社会主义和假社会主义。假社会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所以其审美和资本主义一样。搞不清楚这一点,就容易混淆。
40多年前的真社会主义,其审美和资本主义有很大不同。
一 爱集体,爱劳动。真社会主义要消灭的是寄生虫,主张人人都要劳动,所以真社会主义赞美劳动和劳动人民。强壮有力,热爱劳动,热爱集体是审美核心。所以歌声是嘹亮雄壮的,不喜欢靡靡之音。可以听听《咱们工人有力量》。人的形象以有力、壮实、健康、干净利索为美,不喜欢涂脂抹粉,细脖大长腿、两手不沾泥指如削葱、弱不禁风的温室花朵。
二 反抗精神。
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此阶段一定还存在资产阶级的压迫、剥削思想,还存在官僚的压迫行为,所以就要求广大劳动人民有反抗精神,敢于反抗。
(此类图片特色不宜,不能多发)
这个图片里我们看到的是铁拳、力量、愤怒。
子不语怪力乱神,而真社会主义偏偏宣扬力和“乱”。
现在我们都有切身体会,资本主义宣扬的是什么?是和谐,是温驯,当小绵羊,有事情走(他们设定的)“正规”渠道。
(以上图片都来自网上)
这样的百姓才是他们眼里大大的良民。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已遵命修改)我,有必要,把新鲜出炉的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挂出来,给大家感受一下,什么叫社会主义审美。
反正只要领导说好就行。
评论区有朋友提出异议,我在此再唠叨一点
Q:这种风格的建筑同样不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有 印度昌迪加尔 巴西的巴西利亚 这种建筑也多得很
A:昌迪加尔的建筑是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执笔设计与规划的,如果你深入了解会发现其风格成型时期是在德国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定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的美学体系你参考一下包豪斯的美学体系,包豪斯的美学体系。了解包豪斯的前世今生的,会知道其美学与当时德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现代主义”的审美强调把艺术从特定的阶层,民族,或者国家解放,归还给社会大众。这种“解放”您熟悉吗?是属于哪种意识形态很清楚了吧。二来我要强调的是当时的主流艺术家都是左派,维基百科一查便知。三是,第一共产国际与第二共产国际都在法国发源。
以下是正文---------------------------------------------------社会主义美学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社会主义美学对比当时美国的消费主义美学高到不知哪里去了,美都不美斯大林同志如何谈笑风生?把集权,共产在视觉层面表现的非常好二战后南斯拉夫联盟的二战纪念碑供各位欣赏,想延伸阅读的可以查阅一下苏联时期标志性的建筑风格。
反正我觉得苏联挺时尚的,60年代Gucci还聘请过苏联模特代言
我就放张苏联的图
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山寨古典主义、山寨现代主义、土嗨风格。
当然,我们也要分时段来看待,比如中共的新古典主义在 50 年代,风格总体上就是尽可能地实现新古典,只是物质匮乏的原因无法实现,而 70 年代的时候,华北的一些传统形象元素已经增加了,80-2008 年,大红大绿高对比的年画风格、爱菊怜荷的老法师风格等东西占据了支配性的地位,还有许多明清建筑等风格被采用,已经完全没有新古典的影子,只有土嗨风格,所以在总体定性「社会主义国家崇尚新古典主义」的同时,也不能无视一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审美越来越土嗨,甚至完全土嗨的细节事实。而在 20 世纪初,苏俄采用了许多实验艺术风格,南斯拉夫在 70 年代初步有后现代风格作品作为公共建筑出现,也是不容忽视的。
回顾艺术史,20 年代是一个艺术风格变换飞速的时代,19 世纪很自然是一个必须介绍的背景。19 世纪末,在图像装饰领域出现了所谓的「新艺术」,直观理解的话,就是由以前的写实各种油画版画,变成如今我们相当熟悉的平面插画风格,由此开启了一场审美革命。
在建筑领域,则需要介绍一下拿破仑带动流行的「新古典主义」。此时的欧洲正值民族主义思潮汹涌,许多罗马古迹相继出土和复原,并称为区别于基督教审美的、更加「民族」的可选项。新古典主义倡导英雄形象、秩序、理性、统一、制度等形象,可以以超大的体量震慑住民众,因而契合专制者的审美表达诉求。
1818 年法国的贵族王朝复辟,新古典主义没落,此后的历次巴黎市民运动更是瓦解了新古典主义的存在基石,帝制不再被认为可接受,与其相关联的新古典主义也遭受冲击。素来擅长仿照法国文化的英国,也瞧不上这种半路出家的、充满专制色彩的审美风格,延续了英国的杂糅哥特风格。德国、奥地利等区域,仍对优雅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情有独钟,也就是那种繁复的曲线式样。唯一接纳了新古典主义的,是彼时还不太起眼的美国,美国的国会大厦、林肯纪念堂就是新古典主义的 19 世纪典型作品,放在今天看,林肯纪念堂的领袖崇拜、英雄塑造色彩是极为浓厚的,它的建造提议在 1862 年通过,20 世纪初被 Henry Bacon 设计建造。
而此时的沙皇俄国、波兰、南斯拉夫、捷克等地,还在延续着类似拜占庭-伊斯兰的艺术风格,尚无其他的变化。图中的圆顶建筑就是 19 世纪末在捷克建造的 Ondrejov 天文台,由 Josef Fanta 设计。
最初出现的社会主义国际是苏俄,是列宁领导下的苏俄,立志要建立新世界的苏俄。因此在艺术领域,列宁及当时的布尔什维克们,还采取比较开放的态度,倡导先锋艺术(即实验性的、探索性的艺术)。弗拉基米尔·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塔”,就是此时作为先锋艺术的构成主义艺术代表作,计划中该塔要建立在圣彼得堡,足足有 400 米高,可与巴黎铁塔相媲美,但由于苏俄钢铁短缺而未能实施建造,后来等钢铁产量足以支撑项目时,列宁已经去世,斯大林对新古典主义所传达的领袖、帝制、秩序、服从等信息等迷恋,使得第三国际纪念塔再也没有建造起来。
欧洲的总体审美风格变化,与 1929 年大萧条有关,经济危机导致了纳粹党的崛起,也使得斯大林治下的苏联共产党显得具有社会优越性,双方对秩序、种族、荣耀、组织等概念的强调,使得在审美偏好上,双方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新古典主义,塑造英雄领袖,刻画「勇于献身的人民」,兴建恢弘大气的政府建筑与公共建筑,震慑公民服从并尊重国家机器的力量,把上面的纳粹标志改成五星、镰刀锤子,包括观众在内的整体画面,丝毫不会有违和感,而换成英国米字或者星条图样,就能让人瞬间出戏,纳粹党和苏共的美学一致性可见一斑。也是从斯大林的时代起,苏联才有一个稳定的美学倾向,并有能力输出它,因此当我们今天谈到「社会主义审美」,实际上是在谈论新古典主义的一个分支。
与此同时,西欧正在兴起「机械美学」,小巧精致而无用的机械元素作为装饰,以法国的 art deco 为开端;功能主义美学也日益成熟,即认为实用的才是好的。无论在装饰上还是实用性上,西欧都远远甩开了「社会主义审美」几条大街。上图就是英国兰开夏尔郡 Preston 的一座建筑,建造于 30 年代。
社会主义东欧延续着新古典主义,试图建造了一些东西,成就是如此不堪,以至于我写这到这里也只能说「建造了一些东西」,无法归纳它到底算什么,因为一方面,这些都是千篇一律的新古典主义公共设施,另一方面,是由于方案本身或者二战的缘故,这些建造大多烂尾。
当然成功的例子也不是没有,莫斯科的无名烈士纪念碑就是其中之一,确实足够会恢弘,也建成了,算是苏联新古典主义少有的真实成果。
二战后,直至斯大林 1953 年去世,社会主义阵营持续扩大并稳固了成员,主要的加入者是东北亚,即东北亚大陆当局与北韩当局。两个执政当局的关键人物们,对斯大林都是持崇拜态度的,也对斯大林式的新古典主义印象深刻,因此试图仿照这一风格,也建立恢弘大气、足以震慑国民的宏伟建筑。在东北亚大陆,「人民大会堂」就是为这个目的而建立的,但是物质匮乏、工期不足等原因,使得它远远没有新古典主义的恢弘范儿,但又足以给当时还赤贫的东北亚大陆各地的官僚干部开眼,于是这个带着缺陷出生的「寨版新古典」成为了东北亚大陆建筑的蓝本,东北亚大陆建筑的美学,几乎就是基于这一栋开工于 1958 年,一年完工的次品。后来东北亚大陆各地的法院、政府机关都是这一幅模样。直接带动了东北亚大陆民众的审美倾向。
而北韩当局的状况也差不多…但是手机上不方便查找他们 50-70 年代的建筑,先放一张较新的建筑顶替一下,可以看到它和「人民大会堂」比较类似,但「寨版」感觉没那么强烈,更像是做出了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样子。
而东欧,在斯大林去世后,就已经不搞新古典主义了,转向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一种样式,它源于功能主义的思路,功能主义的时代认为,物品都是为目的服务的,因此应尽可能避免多余的装饰,满足需求就好,而现代主义则刻意把简单外观作为一种风格来运用,即便在功能上有所欠缺也无所谓,这就导致了许多既不好看也不好用的东西被生产出来。当然整体上,现代主义仍然是偏使用的,但就是风格比较独特,甚至可以说风格欠缺。
同样的情况在欧洲、北美也有出现,可以说是现代主义大行其道了。而在东北亚大陆和北韩,这种简洁风格被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寨版现代主义」,就是全无风格的小区楼…当年分发给单位职工的「老破小」户型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大体总结一下就是,苏联为首的东欧圈,经历过先锋艺术-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的转变,其中后两项被东北亚效仿,但是效仿质量都很差,北韩比东北亚大陆好一点。
80 年代-90 年代,开始出现新一轮的变化:增加民族元素,就连闻名知乎的某领导人,都在亚太会议上穿着唐装和小布什亲密合影,社会主义阵营的右翼化趋势已经很明显,建筑上也要体现民族风格。
率先开始这一进程的是朝鲜,用传统的东北亚屋檐作为楼房顶部,有点类似《银魂》里的天皇府邸,这个建筑是「朝鲜人民大学习堂」,建成于 1982 年。
其实在 1958 年建造「人民大会堂」初期,有人提出过类似的设计,但是当时被周恩来钦点了苏联的新古典主义柱式。在朝北韩当局先作出这一创新后,东北亚大陆的设计界开始模仿,但是模仿成果仍然很差很糟糕。讲道理,这不就是寨版现代主义加上一个大屋顶吗?
进入 21 世纪后,东欧恢复了拜占庭风格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中亚恢复了伊斯兰风格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德国仍然奉行现代主义,但也多了不少趣味性的改观,朝鲜死守新古典主义和东北亚创新元素不动摇,而中国就处于比较崩坏的状态了,东西那是真他妈丑…不是热衷于土嗨风格,就是不知所云的丑陋艺术。
当然,更多的还是无风格的山寨现代主义,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民众的审美取向,郭德纲发型、葬爱家族、板寸、体恤插进裤腰带等一系列缺乏基本美学素养等现象层出不穷——当然你可以说当事人开心就好,我也这样认为,任何人都无权强迫当事人去改发型或着装,否则和中国中小学的那些傻逼校规没什么两样了,但不影响我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以艺术史的视角对它的美学价值进行评论。
上面大篇幅说了建筑,再说说图像吧。苏联的图像一开始也是倡导构成主义等先锋艺术的,比如这张图就是寓意着「红军战胜沙俄白军」。
当然,正如上文所说,斯大林对新古典主义的热爱使得这种高度抽象化的审美趋势中断了,更直白的、鼓动的、类似 19 世纪版画的风格占据了绝对支配位置,当然在纳粹德国也是如此。
斯大林去世后,新古典主义被北韩和东北亚大陆继承,方向当然是日益土嗨化,而且模仿得也实在拙劣…主要是印刷技艺和苏联没法比,而且确实审美素养欠缺。
不过在土嗨风格这一点,东北亚大陆走在了北韩的前列。严格来说,北韩当局至今仍未在图像领域放弃新古典主义的风格,专注于塑造伟岸领袖形象,而东北亚大陆的图像审美已经超乎语言形容的范围了。
出处不明,但很显然还是新古典主义的范畴,它天然的神圣感的确适合专制体制。
而东北亚大陆的「社会主义审美」,变成了这个样子,还挺好看,充分表现了文化自信。
而已经脱离了社会主义阵营的俄罗斯、波兰等地区,其海报设计大概是这样的。感觉完全没什么先进性,也鼓舞不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不知道这群小布尔乔亚设计师在想什么东西。好了就写到这,我要去读一本邓论,洗刷一下搜了两个资产阶级海报的毒草。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般就是体现出劳动 理想 中国梦 共建和谐社会之类 一般都是红色...
还是觉得体现社会主义审美基本上就是大众审美 也落不到俗气之类的 毕竟在现在阶段劳动人民为多数 总不能设计出流行审美之类的吧... 还有发展空间的
【都是个人观点 然后几张图是梗 憋喷
【那么再来几张?
这个回答就是【毫无干货全靠表情包骗赞】的回答了。
∠( ? 」∠)_社会主义国家很多,各个不一样,并不存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审美,其实每个都不一样。大家可以明显的看出来,有悠久社会民主党(温和左派)氛围的东欧和长期封建专制的中国就很不一样。你说列宾是社会主义审美,我更愿意相信他深受东正教的苦难救赎影响,只不过可以被统治者暗自偷换概念到『民粹』。
但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审美又有一定的共性,可以说越靠得近,或者说谁受到谁的影响最大,共性也就越大。东亚社会主义国家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内部的差别就比较小。
更有意思的是,社会主义审美和非社会主义制度的审美,在很多层面上又能打通。其实,社会主义审美和在欧洲爆发的左派革命与法西斯专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老牌欧洲国家的工党或者左派政党上台之后的艺术审美与社会主义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用讳言,法西斯国家的审美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审美,在某些层面上高度一致。
即使在中国内部也是一样,大革命失败之前的蒋与国民党和早期中共的审美倾向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准确的说,法国大革命之后,左翼革命和激进革命是一股历史洪流;如果我们给这股历史洪流一个命名的话,那么在这个命名之下的审美,确实是有着相通之处,从列宾到毕加索,维尔托夫到戈达尔;从斯佩尔到长安街,从意共党员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与《戏梦巴黎》到《霸王别姬》和《颐和园》,都可以找到暗暗的相通之处。
主要来说,这种审美(如果一定要有一个名字的话,可以叫革命叙事,而不叫社会主义叙事),有着三种不同的审美方向:
一个偏向于艺术家内心,即认为革命是个人的事情,崇尚个性解放和解构,无政府主义等一大批先锋派都属于此类。这一类叫『革命先锋主义』,早期很吃香,在革命掌权之后基本上被收拾掉了。留下来的基本在东欧。
一种偏向于集权主义行为,即认为革命是国家行为。这是社会主义审美的主流,崇尚宏大叙事。这一类我叫『革命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最后一种偏向于民粹,即认为革命的目的是回到传统,而不是越走越远。大批的社会主义所包容的『乡土艺术家』或者『民间派』是这一类,他们本质上是被利用的一群人。他们有的人坚持自己的道路,有的人攀附权势,形成了独特的一种『社会主义新农村审美』。
这三种艺术倾向都承认一点:需要革命。但对革命的方式、方法以及存续形态的观点很不一致,从而导致不同的主要方向。几个方向的千差万别之中,几个关键词是相通的:(注意,不是相同的,是相通)
苦难、移情代入、英雄叙事、激情、藐视一切、向往强大的集体、讴歌底层……
这发型,真的不是在cos前总政歌舞团团长吗
我想这就是普遍的社会主义审美了吧
题主,你说的并不是社会主义审美,你说的是中宣审美!敌在中宣,社会主义的审美并不差!
反对一切试图拉低我们下一代审美能力的行为!你看看信仰共产主义的人画的画,也并没有很差啊,联合国都挂着呢,一幅上亿呢都!
从全球收视率最高的《春晚》中可以窥见
社会主义对动画的审美
这是社会主义对女女性的审美
这是社会主义对舞蹈的审美
这是社会主义眼中的青春活力
这是社会主义眼中的阳刚之美
这是社会主义对西装的审美
这是艺术表演者的服装
这是社会主义眼中对流行歌手服装的审美
这是给世界著名钢琴家搭配的衣服和发型
对比下其他场合的朗朗。
这。。。。这是什么鬼???????????
想到再补充。。。
更=======================================
评论里说跟社会主义没关系的图样了。
因为受众群体是“那些”广大的群众,所以春晚从彩排到播放都事无巨细。2014年,马年春晚首次被定位为国家项目,与奥运会开幕式同级。近几年的春晚根本就不是简单的歌舞综艺表演演出,而是欢乐版的《新闻联播》。政治色彩之浓厚难道看不出来?毫无争议的说春晚体现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是一种对主旋律的宣誓。所以表演既要考虑政治正确又要顾全演出效果就非常难找到平衡点,索性就彻彻底底的弄成最土气的文艺节目大荟萃,任何时尚靓丽的歌手或演员只要登春晚立刻就增添一层土的气质。美其名曰接地气!这就跟我国的动画产业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了通关某总局的审核,索性把动画片的剧情改成低幼通俗的,主角全部改成阿猫阿狗花草树木。这就是社会主义下独有的畸形审美。
相关问题: 2015 年央视羊年春晚有哪些亮点和槽点? - 2015 年央视春晚如何评价央视 2015 年春节联欢晚会? - 你如何评价 X
推薦閱讀:
※国内有哪些独立实木家具设计品牌?
※難道只有中產階級以上才能享受建築設計?
※有哪些成本10元以下,能带给人美好享受惊艳感、适合学生和初学者的艺术创意?
※學習 Photoshop 或者網頁設計,有哪些網站值得推薦?
※手繪可以讓設計更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