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追風箏的人》?

花了一天的時間,廢寢忘食的讀完了這本書。讀完了這本書感到了真實的感動,想了解更多,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待這本書的。


這是一部很打動人的小說。看它的時候,我未滿20歲,也就是最近才看完。
雖然我在十八歲那年去了一座美麗的城市學文學,可那時的我一點也不著急看什麼書。
因為我很清楚有些書,我得緩緩,得放放,等到自己有了欣賞它的能力,才會去看。
接下來我開始隨心所欲地找書看,那段時間看書沒有目的,全靠興趣,以至於好多書看過了又忘了,比如格非的《人面桃花》,剛好最近又獲茅盾文學獎,可是我唯一的印象就是兩個字,好看。儘管書中的許多細節已幾近忘卻,細細想來,還是那段時光最快樂。
然後,一年過去了。
第二年,有了系統的學習,開始一半興趣一半完成任務地看,恍恍惚惚,第二年又過去。暑假就來了。

炎熱的夏天裡,我將要滿20了。20歲的女孩到底該讀什麼?前幾天在知乎看見這個問題,沒敢點進去看。因為我忽然意識到,「等到有能力時再看」其實沒有可行性,因為我沒有俯瞰自己人生的能力,所以並不知道自己何時才適合看什麼書。
然後自己給自己列了一個書單。
就是這個時候,我開始後悔,很多好書不該留到現在才看。
《追風箏的人》就是其中一本。
絮叨幾句,進入正題。
------------

首先,《追風箏的人》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更大的世界。
讀它之前,我對阿富汗一點也不了解,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對嗎?不知道,但故事發生在阿富汗對我來說是好事,可以看見一個美國作家想讓我看見的阿富汗,還不錯。
看到一半,很好奇這個美國作家和阿富汗有怎樣的淵源,才知道胡塞尼就出生於阿富汗,於是小說更是充滿了歷史的感覺。

翻開小說:

我成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個陰雲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十二歲。我清楚地記得當時自己趴在一堵坍塌的泥牆後面,窺視著那條小巷,旁邊是結冰的小溪。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行爬上來。回首前塵,我意識到在過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終在窺視著那荒蕪的小徑。

在書店看到第一段果斷買下來,那年我還在上高二。
高二之後,沒有時間完整地讀一本小說,於是就那麼拖著,直到這個夏天,我把它從書架上取出來,才發現這是一本盜版書,中間有大概二十頁是倒過來的。
憤怒的同時又覺得很好笑,當初早早看完,說不定還能去找老闆理論?現在,就當是老天和我開的玩笑吧,亦或是對我閑置它的小小的懲罰。
隨它去罷。

小說之所以成功,與它講述時情感的真實性分不開。
很多細節的描寫真實到讓我覺得這個故事是胡塞尼在寫回憶錄。
舉幾個例子:
父親對哈桑的愛讓阿米爾開始扭曲的時候,他是這樣的:

在我生命的大部分時光,我對爸爸敬若神明。可是那一刻,我恨不得能扯開自己的血管,讓他那些該死的血統統流出我的身體。

哈桑被冤枉而不得不離開的時候,阿米爾的心情又是複雜的:

爸爸上車,車前燈亮起,在雨水中照出兩道燈光。如果這是哈桑跟我過去常看的印度電影,在這個時候,我應該跑出去,赤裸的雙腳濺起雨水。我應該追逐著轎車,高聲叫喊,讓它停下來。我應該把哈桑從后座拉出來,告訴他我很抱歉,非常抱歉,我的眼淚會跟雨水混在一起。我們會在如注大雨中擁抱。可這不是印度電影。我很抱歉,但我不會哭喊,不會追逐那輛轎車。我看著爸爸的轎車駛離路邊,帶走那個人,那個平生說出的第一個字是我名字的人。我最後一次模糊地瞥見哈桑,他癱坐在后座,接著爸爸轉過街角,那個我們曾無數次玩彈珠的地方。

情感在這兒得到最直接的抒發,就是在那一刻,我突然覺得我不再是一個讀者,我變成了阿米爾,難過他的難過。所以人性在全世界都差不多吧。
但我清醒,阿米爾只是胡塞尼的眼睛。
就像有人說,曹雪芹寫紅樓夢,其實是在借賈寶玉之口向生命里所有遇到的人道出感恩。
既然大家都沒有參與作者的人生,我就可以認為,阿米爾要贖罪,是因為胡塞尼對過去有懺悔。
看呀,寫小說多好。

從人物設定上說,懦弱自私的少爺阿米爾和忠誠無私的僕人哈桑的組合很經典,經典往往意味著傳統,所以符合大眾的期許。勇敢的哈桑可以為阿米爾吃泥巴,阿米爾卻不會那麼單純,因為他們有一個沉默的父親,沉默的父親將這個天大的秘密背負了一生,就構成了小說的高潮。


認知阿富汗的時候,我會想,風箏對於阿富汗的孩子意味著什麼?
答案會有成千上萬種,至少對書中的每個小孩都不同。
哈桑是那個追風箏的人,阿米爾也是,索拉博亦然。
就像回憶起童年,我選擇性地記住了熱烈的夏天,夏天裡的冰淇淋、風扇、太陽從樹間投下的陰影、如水的夜晚。風箏之於他們,應該總有一種想念與我的感覺相契合。

對阿米爾來說,風箏隱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為健全的人,成為他自我期許的阿米爾。 ——譯者 李繼宏

阿米爾要克服的是性格中的懦弱和罪孽帶來的沉重感,不管,他先上路了。

可想而知,這條成為好人的路會走得很苦:

我想著1974年那天,在醫院的病房裡面,哈桑剛剛做完補唇手術。爸爸、拉辛汗、阿里和我圍在哈桑床前,看著他舉起一面鏡子,察看他的新嘴唇。如今,除我之外,那個房間的人要麼已經死去,要麼即將死去。

「那麼,去吧。」接著,我正要轉身離開,「都忘了吧,讓它容易一些。」
「讓什麼容易一些?」
「活下去。」法里德說,他將煙蒂彈出車窗。

我來日無多,而我希望獨自度過。

我想念莎莎和拉辛汗。但有時我很高興他們不……他們不在了。」「為什麼?」我碰碰他的手臂,他抽開。「因為……」他抽泣著說,「因為我不想讓他們看到我……我這麼臟。」他深吸一口氣,然後抽泣著慢慢呼出,「我很臟,渾身是罪。」

阿米爾之所以越來越堅強,是因為這一路上的很多人都需要阿米爾的力量,這種力量或者是安慰,或者是抵抗。

所以結局一定不賴,你看,他奔向了風箏飛翔的方向。

-完- 2015.8.24
---------------------------
暑假的書單~都是很棒很棒很棒但是以前沒有看過的小說 再不看我都不好意思說我是中文系的了~
追風箏的人
百年孤獨 : 另一個答案寫過有關這本書里的孤獨
白鹿原:史詩級巨著。
一句頂一萬句:句短好讀,對話的魅力,不是誰和誰都能說得著的。
塵埃落定:從他的眼睛看出去,是另一個世界。
文化苦旅:有深度的精緻散文。
悟空傳:顛覆《西遊記》給我們的傳統印象,告訴你,其實這一切只是一場騙局。


關於《追風箏的人》這本書,我最早聽到關於它的介紹就是一部描述阿富汗社會人文的小說。但是當我真正把它讀完之後,才明白這部偉大的作品不僅生動傳神的為我們展現了阿富汗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社會變遷、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而且還有一段真摯的、難解難說的兄弟情誼。

全書最讓我動容的部分,是這段扭曲的兄弟情誼。

為你,千千萬萬遍。哈桑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忠貞不渝,善良堅強的哈桑無疑是整部小說中人格寫照最偉大的那個。他堅強樂觀,毫不在意阿米爾對他的挖苦和戲弄,對生活充滿信心,喜歡索拉博戰士的故事;他拚命守護他認為重要的人和對他們來說重要的東西,就算要面對無法抗拒的侵辱和意想不到的背叛,他也選擇守護到底,直到死亡。哈桑是阿富汗夜空里最乾淨最閃亮的星星,他平凡的身體里藏著偉大的靈魂。雖然這靈魂已經被世俗扭曲了形狀,毀掉了前進的道路和生長的土壤。就因為普什圖和哈拉扎之分,遜尼派和什葉派之別,因為一段謊言,讓一對兄弟分別成為了主人和僕人,有了犧牲奉獻和懦弱卑劣這樣千差萬別的選擇。血統、宗派、世俗的眼光,這裡面蘊藏著風暴般的力量,可以輕易撕碎一個人的一生,把它引向一條完全不同的軌跡繼續前進。

哈桑是低賤的哈拉扎族人,從小逆來順受,吃了很多苦,卻依舊保有一顆純潔偉大的心靈,而阿米爾是普什圖富商的貴公子,斷文識字,除了父親對他稍微有點冷淡之外寵愛一身,卻在跟自己的戰爭中輸掉了,選擇了懦弱和卑劣。我記得在哈桑為阿米爾贏得了那隻藍風箏之後,自責懊惱的阿米爾在失去了理智之後一邊用番石榴狠狠地打哈桑,一邊痛苦的咆哮著、辱罵著哈桑,而哈桑的做法卻是安靜的接受了這一切,輕聲詢問阿米爾這樣做他有沒有好受一點。但其實他才是那個受傷最深最痛的人啊。強烈的反差甚至讓我一度忘記了隱藏在他們背後的那一整套的束縛和枷鎖,而去不由自主的敬佩哈桑同情哈桑,也在厭惡阿米爾同情阿米爾。

但是誰又能說自己從來就沒有辜負美好的情誼呢?誰又能說終其一生都能無怨無悔問心無愧呢?誰又沒做過幾件讓自己後悔不已卻再也不能挽回的事呢?誰有沒失去一兩個曾經掏心掏肺的朋友或是情人呢?

哈桑固然值得欽佩,但是我又有什麼資格和理由去責怪阿米爾呢。他們是兄弟,也是被禁錮的可憐蟲,只是一個幸運一些,一個悲慘了些。

在哈桑的身世被揭露之前,那時我對阿米爾父親奇怪的態度沒有絲毫懷疑,他的父親是我欽佩的對象,小說前半部一個比較完美的人格。那個沒什麼世俗偏見、善待乞丐和孤兒的男人,那個對僕人視如己出、盡心幫助別人的男人,那個心懷遠慮、為了一個陌生女人敢用腦門把槍頂回去的男人。這樣的男人,真是帥的一塌糊塗。但是當拉辛汗說出父親的秘密的時候,有那麼一會兒,我跟阿米爾一樣,彷彿有什麼東西倒塌了一樣。但是當我撇開書本安靜細想的時候,我理解了他,同時也更加敬佩他。他跟阿米爾說,說謊和盜竊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罪行,是絕對不能被原諒的。那時因為,他自己就是這兩項罪行的犯人,他是無法原諒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啊。所以,他才對阿米爾說出那番話,因為他不希望阿米爾重蹈他的覆轍。

但或許就是因為心裡裝著沉重的罪惡,所以才會努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以安慰曾經受傷的良心,以找回再次成為好人的路。父親的心裡裝著曾經對阿里、哈桑、莎娜芭犯下的錯,所以他才會胸懷寬廣,堅強善良,剛毅有力。而阿米爾的心裡裝著曾經對哈桑對阿里犯下的錯,所以才會重回喀布爾,在面對阿塞夫鐵拳狂風暴雨般的打擊的時候哈哈大笑,面對索拉雅曾經的過失坦然接受。

或許這個世界還是有很多問心無愧、純如赤子的人,這樣的人遇到了一定要好好保護好。但是或許更多的,還是那些心中有愧的人。佛家有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外如是。下次放風箏的時候,希望哈桑和阿米爾,你和我,能夠一起對抗那些虎視眈眈的風箏,能夠一起去取回那些從天空掉落的戰利品,一起去對抗來自外部的惡意,即使這惡意兇狠如同一整個世界。

(通宵看完這部小說,時間彷彿又回到了高中那段廢寢忘食看仙俠小說的時光。很久沒看到這麼吸引人的東西了。要加加油了。感謝作者,讓我看到了一個阿富汗人眼裡的阿富汗,真實、殘酷,從相對安定的獨裁走向讓人心碎的深淵。)


《追風箏的人》| 兩代人的自我救贖

《追風箏的人》慕名已久,前幾天才看完。


講的其實是個挺簡單的故事。阿富汗少爺阿米爾和僕人的兒子哈桑,從小是好朋友。阿米爾文藝范兒,感情細膩有寫作天分,但性格懦弱怕事;哈桑勇敢忠誠,願意為阿米爾做任何事。在少年鬥風箏大賽中,哈桑幫阿米爾獲得了冠軍,為他追風箏拿戰利品的過程中,被一夥不良少年堵截在小巷中蹂躪強暴,尾隨哈桑的阿米爾目睹了發生在哈桑身上的一切,卻沒有勇氣站出來保護哈桑而眼睜睜的看著哈桑被他們強暴。阿米爾因為內疚自責,不敢面對哈桑的目光,栽贓哈桑偷手錶讓父親趕他們走。哈桑和他爸爸自背黑鍋主動離開。

戰爭爆發,阿米爾去了美國,讀了大學寫小說出了書還娶了老婆,一個告訴他「那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的電話,讓阿米爾回到故土,他從拉辛汗口中得知哈桑原來是自己的親弟弟,二十多年來沉重的犯罪感,讓他選擇了勇敢。他歷經苦難,救出了塔利班控制下的哈桑的兒子,把他帶回美國開始了新生活。

對於評論中所寫的,《追風箏的人》對於「主和仆、貴族和賤民、朋友和兄弟,歷史和現實,種種轉變都被刻畫得生動而細膩。放在歷史的宏大背景下,更洞見人生和人性的複雜。」 我其實沒什麼特別深的印象,畢竟電影只有短短的2個小時,很多內容並沒有小說寫得那麼細膩,小說里大段大段的內心獨白,到了電影里,可能就是一個幾秒鐘的一個鏡頭而已。

我最震撼的,是一個故事情節:哈桑居然是他的親弟弟。

讓我消化一下吧,那意思就是說,阿米爾的爸爸明明知道他們是親兄弟,在平時就這樣每天看著弟弟作為僕人,被哥哥各種使喚,這也就算了。戰爭爆發後,也沒想著去把自己的另一個親生兒子哈桑也帶出去嗎?而且後來他們在美國發展也不錯,也從來沒有去尋親過?就這樣放心讓另一個兒子流落在外生死不明嗎?

要知道,這個父親,可不是尋常的冷血父親,他是個大好人啊,他一生都在行善事,修建恤孤院,幫助別人,別人的崇敬和愛戴的。在逃難的時候,為了保護同胞的妻子不受凌辱,他冒著挨槍子的風險,也要站出來主持公道。對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尚且如此,對親生兒子,反而真的從此不再過問,很奇怪不是嗎?

他說盜竊是一切罪的宗源,他隱瞞哈桑的真實身份,偷走了哈桑本應得到的真正的社會認同,讓哈桑終其一生都是低人一等的哈扎拉人、僕人身份,最後也是為守護主人的房子而死。他讓自己的親骨肉,一出生就跟自己的哥哥命運截然不同,這樣難道不是罪過嗎?

片子中,我們看到了阿米爾的贖罪,他對哈桑有犯罪感,愧疚他沒有在他被施暴的時候勇敢地站出來,自責他恩將仇報為了躲避內心的不安居然設計陷害,趕走那個「為你,千千萬萬遍」的忠誠的朋友,更震撼於小小少年那點「我是主人,你是僕人」的等級優越感,被「哈桑是你親弟弟」的真相打破,使得他最後的那點自我維護的理由也轟然瓦解,內疚感更是無以復加。

拉辛汗說過:「當惡行導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救贖。」 在這樣的內疚中,他決定走向自我救贖,把哈桑的兒子——自己的侄子救出來,更多的是讓自己的內心不再沉重,讓自己能夠更坦然地自封為「好人」。

說到這裡,對他父親的困惑好像也解開了,哈桑也曾是他不願提及的懦弱自私的一面,為了聲譽和名望,他沒有公布哈桑的身世,所以他在沒有哈桑的世界裡,儘力而為地做好事、善事,這也是他的自我救贖啊。

從懦弱到勇敢,這樣的蛻變,阿米爾和他的父親一脈相承。


不同的是,阿米爾最後選擇了直面自己曾經的過錯,願意付出行動去挽救。而他的父親,說教了一輩子勇敢仗義,做了一輩子的大好人,卻始終只是通過別的方式來贖罪,對旁人再好,已經辜負的那個,依然還是辜負了。


兩代人的勇敢,才使得那個傷痕纍纍的、抑鬱自閉的、兔唇指甲開裂的小男孩,慢慢回到正常的生活,他已經算是幸運兒。

而更多的阿富汗的其他孩子呢?


片中那個孤兒院的守護老頭,道出了更多戰爭的殘忍。個人覺得,《追風箏的人》的偉大也正在於此吧,一個幸運兒的救贖,讓我們歡欣鼓舞,但更多的,是那千千萬萬個、默默無聞的、沒有被救贖的孩子們。

一部作品的偉大,大概不僅在於它表達了什麼,更在於它還沒有說出來的部分吧。

本文首發於個人公眾號:陽光小懶(lazysunshine2016)


總有人說 這本書價值觀不正 說阿米爾虛偽 並沒有得到救贖 在我看來 他的救贖不是想辦法流下哈桑的兒子的時候 而且最後他奔向風箏的時候 他的救贖才剛開始


我居然很傻逼的抹著眼淚看完了 我不管胡塞尼的政治角度 他可能因反俄反蘇在美國大獲推崇也好 他在當今阿富汗人中的種種爭議也好 這都不能影響我對這本書的喜愛 我們種族歷史不同 個人沒什麼好評判的 我只為書中的阿米爾和哈桑而感動 看得淚光閃閃 我看過的書不少 但從來沒有書讓我這樣 哈桑和阿米爾沒有再次相見真的太惋惜了 我根本不敢重新看哈桑阿米爾年幼一起玩耍的前小半段 他們在喀布爾的富人區吃饢餅、喝櫻桃汁、看電影、讀列王紀、追風箏…他們的童年幸福快活又相當短暫 後來世界就變了 戰爭真的能吞噬一切 能讓喀布爾成為魔鬼的煉獄 成為哈桑喪命的地方
阿米爾喜歡哈桑 阿米爾又欺負哈桑 阿米爾與哈桑情同手足 阿米爾又不肯承認哈桑是他的朋友 阿米爾捨不得哈桑 阿米爾又不能把哈桑追回來 坦白自己嫁禍他的事情 這些哈桑都消化了都接受了 他真的太好 是書中善良的象徵 就因為他是不見天日的哈扎拉人和私生子 他也是悲劇的象徵 我看的實在太難過了 好在二十年後的阿米爾——懦弱的阿米爾 坦然地說出哈桑是他弟弟 和哈桑的兒子打敗了當初傷害哈桑的阿塞夫 帶一個備受歧視的哈扎拉人回到美國重新生活 但是哈桑永遠的死了
悲哀不止於此
阿富汗位高權重的人到了美國 成了加油站職員 跳蚤市場商人 住美國「茅房」 開二手車 彼時戰爭中的阿富汗街道上的商店 只剩殘壁——「請喝可口可……」 甚至是爸爸的房子荒敗了 房子的土地上曾栽著薔薇花 曾種著病玉米之牆 曾有很多人參加阿米爾十三歲的生日派對 有個受過爸爸恩惠的人在院子里殺羊… 還有爸爸的孤兒院被炸毀了 每根鋼筋每塊水泥都是爸爸和工人們心血的傾注 建成後爸爸在台上演講 風吹掉了他的羊羔皮帽子 …我們沒有體會過戰爭的人 光是看著文字就心痛 至今阿富汗都是灰白的 我不能說這本書有多麼準確地描繪了阿富汗人民和生活 作者畢竟是生活在阿富汗金字塔頂端的人 搬往美國幾十年的美國人 但阿富汗一定開放過 溫飽過 和平過 女人可以穿著高跟鞋和短裙不用擔心被殺掉 被亂石砸死 她們坐在街邊喝可口可樂 身邊駛過一輛伊朗產的小轎車 在一座綠草如茵的大公園前停下 車裡走出來一個家庭 父母牽著孩子們野餐…那時候的阿富汗兒童還擁有童年

我想每個青年都可以讀一讀 很可惜 我朋友說不好看 一開始就沒能看下去他們覺得無聊 我也不想到處安利了 人各有喜好 我不在乎這本書是否能傳世?是否是世界著作?甚至很多人說它不怎麼樣 真的 我只想不停地讚美 至少胡塞尼這本書讓阿富汗的兒童與戰爭在世界範圍內廣知 人們不論國籍不論種族 只為之震撼、流淚


(倘若我們非要在這本書的情節巧合上做文章 真的太咄咄逼人太刻薄了 生活遠比小說更戲劇化 任何戲劇化的東西都源於生活 這本小說則源於阿富汗戰爭 一切皆是情節需要)


剛開始看時,覺得前面的內容對讀者的吸引力不大。我是買了很久才開始看的,買了的時候看了幾頁沒看下去。
後面的內容可是夜裡挑燈連作業都不寫追著看完的。看不完就是睡不著!!
前面的內容,最能凸顯出的就是阿米爾的懦弱與哈桑的勇敢無私。
整本書的路線就是阿米爾本人性格的轉變。
個人認為是一本很好的書,語言不華麗,卻是每個人懦弱時的真實寫照與內心的糾結。
也許你曾經像阿米爾那樣懦弱,這本書有著讓你跟著阿米爾一起逆轉的力量,個人覺得吧,真的值得讀。
看了差不多也有兩年了,印象還是很深刻。
電影是無法與書媲美的。
推薦。


為什麼要說追風箏的人呢,其實在那裡面風箏代表的是一種含義,即人生追求之物。哈桑在裡面是一個堅持本心的人,他永遠知道風箏會落在哪裡,選擇正確的路,雖然這條路會讓他撞的頭破血流,最後會讓他走向死亡,但讓如果讓他逃跑,放棄自己信仰他會比死更難受,他的死是這個大環境之下的必然。而阿米爾在風箏比賽中他擅長的並不是追風箏,而是割斷別人的線,可見其實他是繼承了他父親攻擊性的一面,只可惜他並沒有強壯的身體,但有一個自私的靈魂和聰明的頭腦,所以衍生出了懦弱,逃避還有陷害。他們兩個就像他們父親的分裂品一樣。哈桑遺傳了他父親的善良溫柔與大度,阿米爾則遺傳了他父親的手腕以及對目標的勇敢追求。
個人覺得這本書和紅樓夢等無法相比,但可以和豐乳肥臀拚一下,而且兩個主角的性格非常相似,都很懦弱,都是文氣的書生,笑。


如果索拉博不是他侄子,阿米爾還會去救贖嗎?彷彿一切都是建立在阿米爾知道哈桑是他同父異母之後才發生的。相比對阿米爾自我拯救的感動,我對書中戰爭的描寫更加動容,從俄軍到內戰到塔利班,戰火之下不會有幸福的生活!看完才會發現現在的和平是多麼值得高興。


不會是一本能傳世的作品~~


很久沒有一口氣讀完一本書,也很久沒因一本書而落淚。總體感受:很感動,很真實,也很震撼!
作者語氣冷靜,輕描淡筆地向我們闡述一個關於忠誠與背叛,血緣與救贖的故事,它不僅是一本政治史詩,更是深度剖析人性的心理學素材。書中許多限制級情節讓人難以置信,未成年的孩童恃強凌弱,雞姦同齡人;通姦的情侶在足球場被石頭活活砸死,男人在市場上兜售自己的義腿。。。。原來世界上還存在這麼一個地方,觸目皆是死亡,貧窮,暴力,生命猶如處在暴風中心的樹葉,隨時會被捲走,那裡除了絕望還是絕望!
魯迅先生曾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但是,在讀到哈桑被拖出去槍決的情節時並沒有落淚,也許是因為在那種瘋狂的環境里,普通人的生命就如秋葉般脆弱,哈桑的死反而不會讓人那麼意外,但在讀到哈桑向拉辛汗問起阿米爾近況時淚水卻開始決堤。「哈桑問了很多關於你的問題,你結婚了嗎?你有孩子嗎?你有多高?你還放風箏嗎?還去電影院嗎?你快樂嗎?」隔著紙端感受到哈桑對阿米爾真切的關心,再次被他那顆赤誠得近乎傻的真心打動,自己一邊抹淚一邊在心裡默念:怎麼這麼傻,世上怎麼會有這麼傻的人,為什麼還要惦念那個見死不救,背叛自己,污衊自己並將自己趕出家門的少爺。。。。
為什麼會在這個地方哭成傻逼呢?也許還有一種悲劇是美與丑、善與惡的強烈對比所致,阿米爾的懦弱、自私與哈桑的勇敢、忠誠、善良形成鮮明對比。在那個忽視人性踐踏人性,道德法律淪喪的社會環境下,哈桑卻仍保持著人性的美好也為故事增添了悲劇色彩。


追風箏的人。

風箏在我們的心裡到底是什麼?在哈桑心裡是什麼?在阿米爾心裡又是什麼?

這本書帶給我的對親情、友情、勇氣的思考尤甚。

故事以阿米爾和哈桑的親密友誼為主,寫出了阿富漢普什圖人和哈扎拉人的種族血統關係,1975年在阿富汗喀布爾,哈桑為了拿到象徵阿米爾勝利的藍風箏,追逐了幾個街區,最終被阿瑟夫欺負,這是個分界點,故事達到高潮,阿米爾多年後再次回到阿富汗的土地上去面對塔利班,這次換他去追逐風箏,去面對阿瑟夫,都是起因於此。

兩個人的友誼就像那隻風箏,阿米爾永遠是放風箏的操控者,他掌控著他們的友誼,他永遠只在沒人時和哈桑玩耍,但是不可否認他和哈桑之間的關係親密無敵。

而哈桑永遠是追風箏的人,他追的是和阿米爾少爺之間的友誼,是對阿米爾少爺的忠心。

而小說到了最後才知道原來阿米爾和哈桑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令人驚嘆作者的情節製造能力,這一切都關乎血統,對過往有了足夠的解釋。

哈桑為阿米爾千千萬萬遍。

但是我們都知道,舊日的傷疤難以重見,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去救贖自己,即使,那裡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


對童年的阿米爾來說,風箏是父親的讚賞和寵愛。

對成年後的阿米爾來說,風箏是救贖的勇氣。

對kris來說,風箏是那個更好的自己。

那麼對你們來說呢?

順便說一句,寶寶的公眾號??

只是想把自己知道的分享給大家,和大家一起變成更好的自己

剛剛在開始起步的階段,歡迎關注鞭策!

微信號 seekris

相逢雲起時


剛剛看完中文譯本《追風箏的人》,這兩天來好似與作者同樣經歷了那些時光。劇情比較容易吸引人看下去,對於我這樣的沒有文學基礎的人來說這本書有足夠的吸引力讓我兩天看完。
對於人物性格和劇情的剖析已經有很多了。我只講講我曾經在一個伊斯蘭教國家生活的感受。當時還拍了很多的照片,先放幾張手機中有的,待整理完其他的照片我會補充。

2013年我去的國家是葉門,醫療援助1年時間。我國與葉門的外交關係不錯,中國人民自建國以來一直在幫助葉門人民,所以當地人對中國人還是很友好的,這也便於我來與他們溝通了解這個國家和這個國家的人。

在書中介紹了典型的伊斯蘭教國家民眾的居住條件,曾經都是很不錯的。葉門也是這樣,雖然看到的房屋大多是早年間建起的,但依稀能看出當年的模樣和近年的修繕和加蓋。白色外牆是很典型的。

還有這個國家到處可見的大大小小的清真寺

鬧市區的街道

市場

待續...


其實並不覺得這本書對我來說有多大震撼……我很慶幸自己是在這本書完全火起來之前讀到的。我身邊的人都是被灌輸這本書的種種精彩感動之後看的——先入為主是很無奈的一件事。
對於我來說,這本書沒有感動,只有殘酷。大家都是平凡的人,對未經歷過的事情常以上帝視角俯視。無論是哈桑還是主人公,在那條被光線與黑暗籠罩的小巷裡,遇見了人生,卻無力改變。
對於暢銷書,還是各取所好比較好。


這段評價是我剛看完書寫的,憤慨是因為我帶的是自己作為一個願意為了朋友兩肋插刀的現代人的世界觀。

然而仔細想了想,因為森嚴的等級制度,哈桑和阿米爾從未真正成為朋友,也解釋了起初我覺得極不自然的隱忍。小時候阿米爾恥於被其他朋友看見自己和哈桑玩耍,一直把哈桑當作僕人。而哈桑的默默忍受,除了小孩之間的友誼,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奴性的烙印吧。連質問一句你為什麼不救我都不敢,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低人一等的哈扎拉僕人,只能卑微地默默承受一切。因為他從小就是浸染在那樣的氛圍中長大,不服從就是死。

公平的友誼和感情是要建立在平等的社會地位之上的。其實想一想,哈桑和某些偏遠山區的苦命童養媳何其相似。她們默默忍受著丈夫的家暴,過量的勞動,公婆的刁難,做著老媽子和生育機器,而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因為她們從小的認知中好妻子就是低丈夫一等默默忍受的存在。阿米爾的悔悟,最終有勇氣承認自己是哈桑的兄弟,是在來到相對平等的美國之後的。

這是個關於等級制度的故事呀。階級不同不可能有平等的友誼的故事。

---------------更新的分割線--------------

作者為了感人強行折磨了一個好人。想讓讀者感動於一個一直愛著不斷傷害自己的人的人,想讓讀者感動於一個最後覺醒了一丟丟良心的人渣。這套路我不喜歡。

上次見到這麼被折騰還一直隱忍愛著的人,還是在《聖經·新約》里呢。但耶穌是所謂神大愛的象徵,他還有個復活節,而哈桑到死連一句對不起都沒聽見。那的結局,所謂的彌補並不能使我滿意。

若哈桑是個女孩,有人在知乎上講述她的經歷,阿米爾不知要被叫多少次人渣,多少人會叫哈桑醒醒,最後的結局一定還是有人說「這就能彌補她受過的傷害嗎?」。哪怕這個故事發生在人和狗身上,愛狗的朋友也未必能原諒那樣的狗主人吧。

這書看的我很難受,看著作者把被背叛數次還愛著主角的哈桑全家輪著虐,人渣一樣的男主在哈桑全家死的只剩一個也快被折磨死的兒子的時候才良心發現要領養他,然後再次背棄誓言導致哈桑的兒子差點自殺,然後突然天降出路,領養順利,最後男主表示要對哈桑的兒子好。哎呀我終於贖罪啦!全書完。

我想問作者哈桑和你多大仇?一個人渣在最後做了個好事,並不能將他造成的傷害回滾。而哈桑的默默忍受也沒有交代理由(不確認他是否知道的兄弟算一個么?)只覺得作者為了故事,biu地編出了這樣一個聖人一樣的存在。哈桑是一個理想化的人物,用於受難營造悲劇氛圍的存在,彷彿勸人歸順的故事裡神聖的耶穌。阿米爾是個懦夫。他或許是個可悲的孩子,但這並不能將他的行為正當化,改變這段關係對哈桑極不公平的事實。作者就是想虐,沒辦法。

你們可以文青地說啊我被人性的醜惡震撼了……想不到世界上還有這樣的地方,情侶被石頭砸死……但是,單就主線來說,感覺作者還是太naive。

作者將兩個這樣的人物放在一起,臉譜一樣的平板人物(渴望父愛,嫉妒,自私自大的阿米爾,全身寫滿善良隱忍的哈桑),演出了一幕願打願挨的大悲劇,刨去沉重的塔利班與戰爭部分(如同飢餓遊戲的反烏托邦設定一樣,大概是年輕作者想要增加作品內涵的常用手段,加點沉重的東西),這只是一個悲劇得過於簡單粗暴的故事,好人被壞人各種傷害還毫無怨言繼續被傷害,傷害到最後有了一丟丟糖,給人造成了一種光明的假象。

不管別人的評價多高,我不喜歡這個故事。我和多數人一樣同情喜愛哈桑(誰不喜歡這麼忠心的,半個缺點都沒有的紙片好人?),所以我看著作者對他如此不公平感到負能量滿滿。沒錯,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給你看,但作者毀的未免過於簡單粗暴而缺乏邏輯了,內心戲與解釋嚴重不足。最後想要來一個溫暖的結尾彌補一下之前大把血淚的嘗試也顯得力道不足,彷彿一部影片展示了一家人一個個被殘忍殺害,最後有人往滿臉血淚瑟瑟發抖的小女兒手裡遞了只玩具兔子,小女孩露出了一個幾不可見的微笑。我相信觀眾並不能一秒從血腥場面的震撼轉變到「啊這電影好治癒啊」的心態。

總之,我不喜歡這個故事,因為我同情忠實的好人,討厭以怨報德的懦夫。我也不喜歡這個小說,劇情水平其實比起網路上為虐而虐的虐文並沒有高出多少。渴望父愛嫉妒夥伴的膽小鬼一次次傷害夥伴,拿傷害他處理自己的負罪感,然而夥伴一直愛著他直到最後一刻,膽小鬼想要彌補為時已晚,只有個傷痕纍纍的遺子還可以留個光明的尾巴......這個套路是否似曾相識?沒錯,塔利班罪行這種沉重的內容咋一看很深刻,但是這些內容的藝術價值和一篇戰地報道差不多,是事實帶來了震撼而非作者創作(虛構)的才能。一篇詳細剖析為什麼塔利班會出現,為何塔利班的士兵從事暴力行為負罪感下降了之類問題的學術論文很可能更有啟示一些。文筆大概還不錯吧,不過情節提升空間還很多。


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問題,之所以有感觸要寫是因為一段和妹子的故事。
很早以前就知道有這麼一本書,但是一直認為譯本看的沒有意思,所以從來沒有看過外國的小說。
2014年的時候準備出國考試,雖然結果失敗了,但是讓一個六級考三次才上480的人也是很知足,而那時由於單純準備考試的枯燥,就開始讀一些簡單的英文小說,我記得讀過的第一本小說是《The Fault in Our Stars》是一本相對比較簡單的青春言情小說,紐約時報連續多年的best seller,強迫自己讀完之後覺得還是很不錯的,但是沒有那種觸動心靈的感覺,只是覺得John Green的文筆很好,有點美國的小四。書裡面的一段話我也有摘取出來修改一下放在寫給女朋友的明信片中「Life is but a little infinity of the history, but you gave me a forever within the numbered days, for that I am eternally grateful, I love you so much~~~」
因為發現了英文小說的可讀性和可裝逼性,就陸續讀了一些,有讀完了的也有因為太難暫時pending的(A Tale of Two Cities,這本書讀了半年才讀了一半,GRE 319扛不住狄更斯的羞辱),慢慢的我發現我裝逼過分了,總是去摘那些現在夠不到的星星,於是casting on 一些辭彙量不算太大的,能很快進入劇情的小說,就這樣拾起了萬千人膜拜的《追風箏的人》。
---------------------------正---題-----------------------------
先說評價,《追風箏的人》非常能夠觸動你的心靈,可能因為這本小說會讓你愛上英語,也可能因為這本小說會讓你對穆斯林的世界充滿了好奇。

劇情我簡單介紹一下吧,詳細的自己解決,
阿米爾和哈桑是小少爺和小僕人的關係,阿里是阿米爾父親的多年的僕人,是哈桑的「父親」,哈桑的一生都在守護著阿米爾,因為阿米爾的懦弱和誣陷收到了受到了不能表達的折磨,但是這個榆木腦袋還是忠於阿米爾一家直到為了保護阿米爾的房子而被俄羅斯士兵射殺(阿富汗戰爭,阿米爾和父親去了美國避難)。
阿米爾在美國和一個阿富汗的女孩結了婚,父親活到死,父親的好朋友打電話過來告訴了阿米爾哈桑是他同父異母的真相,又告訴他哈桑死了,他那種久久不能釋懷的虧欠被無限放大,當得知哈桑有一個兒子索拉博還活著,他帶著一份救贖的心回到阿富汗,要把它帶到美國,千難萬阻,阿米爾把索拉博從塔里班裡就出來,但是那時的他已經被塔利班折磨的成了一個完全沒有反抗的孩子(被塔利班裡面的以前欺負過哈桑的拉賽夫侮辱,穿著裙子吐著脂紅跳舞),被阿米爾就出來之後的索拉博慢慢的打開了心扉,接受了阿米爾,在阿米爾的介紹下他對美國充滿了想像,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但是由於阿米爾和索拉博沒有正規的的親緣關係,在大使館申請美國避難的時候被拒絕了,阿米爾告訴索拉博他要先回美國一趟把程序走完再回來帶他去美國,索拉博因為覺得自己可能又被拋棄所以陷入了比以前更深的絕望,他乘阿米爾睡覺的時候自己在廁所的浴缸裡面割腕自殺了。。。。。。慢慢的一缸血水,阿米爾醒了之後發現了這一幕幾近崩潰,趕緊叫救護車送到醫院搶救,在索拉博被搶救的過程中,(我流了很多次眼淚,從索拉博問阿米爾是不是要拋棄他到搶救的這段,我流的淚是最多的,多過以往任意一本小說。)阿米爾開始手足無措的祈禱,其實之前的他並沒有那麼相信宗教,做禮拜都是被父親逼著,但是此時的他的絕望與悔恨已經讓他沒有其他的選擇,讓他格外的想相信安拉是真的存在的,他找了個空房間簡單的鋪張「地毯」,然後不停的磕頭,不吃飯不喝水,「以前的我無知卑賤。安拉,如果你能把索拉博帶回來,我從今往後一定對你萬千虔誠,我會早上做禮拜,中午做禮拜,晚上做禮拜,我要用我餘下的生命來表達我對你的虔誠。」
索拉博被搶救過來的時候,不知他跪了多久,拜了多久,面色發白,但是他高興的嚎啕大哭,他覺得自己的罪過有被救贖的機會,他覺得安拉聽見了他的呼喊。
清醒過後的索拉博仍然是絕望的,在他的眼中再也看不到光,阿米爾費勁千辛萬苦將他帶到了美國,和他妻子兩個人像親兒子一樣待他,但是索拉博一直都沒有恢復,直到有一天,阿米爾帶著索拉博去公園裡面看見有人在放風箏(阿富汗人的風箏節?),他就教索拉博放風箏,索拉博放風箏的時候眼裡閃過的光讓阿米爾看到了希望,當索拉博的將別人的風箏鋸斷後,阿米爾,一個大人和其他的小孩子一起去爭著撿風箏,他心中默默地對索拉博表達著曾經哈桑為他撿風箏時對他說過的話「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分----割---線------------------

稀了糊塗寫了這麼多了,果然是肚子有的比作文課上憋的快。
然而這本書為什麼會和我妹子有關係呢?
我們相處還不到一周的時間的一個晚上,她挽著我我帶著她在他們學校的正門前的小廣場轉圈圈,不知道轉了多少圈,那天晚上我將這一本《追風箏的人》講給她聽,在我的印象中我至今為止讀過的幾本書中,這本書是我影響最深刻的,每一段劇情都能記住的,我就一段一段的講給她聽,她就挽著我一圈一圈的轉。。。。。。那一晚感覺比啪啪啪還要印象深。

最後要對妹子表達一下忠誠:「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my love, I love you, till death do us apart」

妹子關注了我的,我就匿了哈,後面我有時間再慢慢修改,慢工出細活。


你在追逐什麼?

乍見這本書,第一反應是:風箏需要追么?看完書才發現,追風箏其實是阿富汗的習俗。任何習俗,都有其代表意義,但是追風箏在阿富汗代表什麼,我們姑且不論。而,作者通過這本書想「追逐」什麼?讀者在這本書里又可以「追逐」什麼,我想,這才這篇鋪滿文字的絮語中所需要探討的問題。

一、階級

阿富汗與我而言,只是一個地理概念,或者說是新聞聯播上的一個特定名詞。它曾經和「蘇聯」這個詞緊密聯繫,後來是「塔利班」和「米巴揚大佛」,現在則是「基地」。這本書里,作者對於阿富汗的苦難刻畫的耗費了不少筆墨,全書籠罩在一片巨大的悲傷里,像是深圳的回南天,濕漉漉,無處不在,讓人喘不過氣。

當哈桑和阿米爾的友情跨越階層的友情出現在這本書里時,讓人不禁為之動容。然而,他是主人,他是僕人;他是普什圖,他是哈扎拉;他是遜尼派,他是什葉派。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們的命運就被社會階層分開,儘管他們是親密無間的朋友,儘管他們總是並肩而行,儘管他們事實上擁有同一位父親,但他們不得不接受社會為他們預定的座位,彼此分割。

階級,是社會生產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不同階級之間的階級斷層,就像是牛郎和織女之間的那一道銀河,無法輕易跨過。

即使沒有戰亂和分離,在阿米爾父親沒有公開承認哈桑身份之前,他們之間的階級差距也會成為阿米爾和哈桑之間的阻礙。即使親如兄弟,那也不是兄弟,中間還有一個「如」。

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階級固化也成為了一個熱門的話題。一般家庭的孩子要是能在現有階層上實現翻盤,那需要顛覆;而精英家庭家的孩子,他們只要做到守成,就可以穩固在現有階層上,而大部分高階層家庭的孩子會做的更好,因為他們有絕對的資源優勢。起點不對等,造成的絕對是碾壓式的優勢。

年輕人,趁著中國階層還未達到完全固化的狀態下,抓緊努力,超越自我,才能讓你的子孫後代站在更高的起點上。

二、底線

許多人會感動於小說第一頁的一句話——「哈桑從未拒絕我任何事情。」

聽上去,這是多麼忠誠的愛。

然而,我卻很討厭這一句,甚至為這句話感到悲哀,深深的悲哀。

我們看到的家庭暴力,大部分源自於不能或不敢反抗的女人;所謂的子女不孝,幾乎都來自於父母的無條件寵溺;而大部分欺人太甚,責任可能在於你毫無底線的一再退讓。

阿米爾對於哈桑的傷害,除了階層帶來的權利不對等以外,還有哈桑的從不拒絕。

哈桑被強姦、被污衊、被殺害,而他卻毫無反抗。最終,他的一生徹底淪為了阿米爾的炮灰,付出了鮮血、創傷和榮譽,而換取的只是阿米爾與爸爸親近的願望得以實現。

如同新生的小狗一樣,你若放縱他在家裡隨地大小便,那你就必然要準備好未來時不時給它收拾爛攤子。但是你若在它犯錯的時候,加以懲戒,及時止損,那麼換來的將是不同的結果。

生活中,我們愛一個人,多是愛自己在這個人身上的付出。如果自己在這個人身上的付出越多,我們對這個人就越在乎,最終會達到這樣一個境界——「我甘願為他去死」。可當你失去底線的時候,也就失去了自我,你的愛也會失去價值。

水滿則溢,任何事情都要有底線。

希望各位,不管是愛人、生活、工作中,都能守住底線,給自己多一點空間,多一點餘地,多一點愛。

三、認同

很多人說,哈桑對於阿米爾的絕對服從,源自於他自身的奴性。但是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他的服從,出發點是認同,阿米爾的認同。

借用一下吳志紅的觀點:一些家庭,那些最不受寵的孩子,反而常是最「孝順」的孩子,他們在成年後為了得到父母的歡心會不惜付出一切代價,以至於嚴重忽略自己的配偶和孩子的幸福。

文中有一個細節,哈桑第一次開口叫人叫的就是阿米爾。在哈桑眼裡,阿米爾無疑是自己的親人,如父母兄弟的一樣的親人。所以,他追逐阿米爾的認同,為了達到這一點,他們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而阿米爾,他第一次開口叫的是爸爸。在他的心裡,父親遠比哈桑要重要,為了追逐父親的認同,他將哈桑狠狠傷害,在所不惜。

人的一生中,總在追逐著認同。而人的焦慮也有大部分源於認同感。

萬惡的成功學、職業規劃告訴你應該怎麼樣、你幾歲之前應該怎麼樣、什麼時候該去考什麼……這些東西作為實現目標的手段是很有必要的,但現在的情況是這些手段竟然成為了目標。有人曾經告訴我,她想要過得生活是「讓人羨慕」的生活。誰能給我一個準確的答案,什麼生活是讓人羨慕的?其實在這裡面隱藏了一個評價體系,就是現在單一的崇尚地位、財富的扭曲價值觀。

原本每個行業、職業應該有自己的評價體系。但是目前的社會現狀傾向於,全拉到一個體系里:誰地位高、誰錢多。試問有用一個人的語文成績去比另外一個人的數學成績,然後非要得出誰優秀的比較方法嗎?

從這個這個層面上來講,我們大多的焦慮就是來源於混亂評價體系的攀比。

而如今社會,價值觀單一的現狀,激化了個人與戀人、朋友、家人、社會的矛盾,引發了我們深層次的焦慮。

你在追逐什麼?追逐認同感?追逐自我實現?

他人的認同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反饋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方式。人生不是絕對公平的,你無法得到所有人的認同,甚至是你最重要最親近的人的認同。

做你熱愛的,首先讓你自己先認同自己。然後其他的?管他呢!

整體而言,《追風箏的人》是一部不錯的小說,感情真實、構思巧妙、情節吸引,值得一讀。

作者在講故事,而我,在看故事。

作者在追逐什麼?我想,他在追逐大家感情的共鳴。而我,也也在這個故事裡,追逐著某種心靈的慰藉。

如此,甚好。

不枉我擠出零散的時間看完這本書,也不枉我在這夜深人靜的夜晚,敲打出這一串串字元。


歡迎關注個人微信號:娛人愚見

二維碼:


《追風箏的人》。

經典台詞:
為你,千千萬萬遍…

許多年過去了,
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
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
因為往事會自行爬上來。

2001年9月11日,
《追風箏的人》創作開始的第六個月。
世貿大廈在全世界人民眼前轟然倒塌。

胡賽尼停下了手中的筆。
他說:我不想利用這個悲劇,我不想讓所有和平主義者再添新傷。

妻子羅雅溫柔的拉著他的手說:
應該讓更多人讀到它,讓更多人知道阿富汗人的溫暖與良知。世人將阿富汗妖魔化,你可以讓阿富汗人性化。

2007年12月14日,
電影《追風箏的人》在美國上映。
海報上寫著胡賽尼的一句話:這裡有一個機會可以重拾自我。

我們在人生的不同時期,
都會不惜一切去追逐當下最執著,最想要得到的事物。
一個簡單的玩具,
一段真摯的友情,
一段纏綿的愛情,
一個值得守護一生的家庭。

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成為我們那時心中的風箏,
無論它意味著什麼,
我們奔跑著,
一直向前,
眼中心裡想的都是它。
哪怕遍體鱗傷還是會義無反顧。

仰望天際,
當風箏、人、天地融為一體。
我突然明白:
萬物之間,
並不是追逐美好的事物,
而是事物因為追逐而美好。

一個微笑,
一件小小的事情,
像是樹林中的一片葉子,
在驚鳥的飛起中晃動著。
我迎接了它,
張開雙臂。
因為每逢春天到來,
它總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
而我剛剛看到的,
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

從花草到繁星,
每一個瞬間,
大自然都在告訴我們:
人生不是只做值得的事情。


阿米爾,哈桑兩個阿富汗少年關於友情,親情,背叛,救贖的故事。小說不僅表達了對戰爭的控訴,還對阿富汗種族問題和宗教問題有深刻的反映!!!【為你,千千萬萬遍!更是感人而純粹的友誼!】


暢銷書而已。
過譽的平庸之作。
消遣尚可,不宜鼓吹。
更談不上偉大。


我是不喜歡這樣的外國文學,無奈推薦過於強烈,恰逢閑時,拿來一讀便已深陷其中,三天時間粗略地看完,一個跨越大半個世紀的時間跨越阿富汗和美國的種族歧視和侵略戰爭下的兩個孩子從小到大的糾纏對得起和對不起的故事!
心疼哈桑,從出生以後說的第一個詞「阿米爾」的時候似乎就預示了他這悲慘且心甘情願的一生,也許是血脈相連的親情,也許是主僕有別的使命,總之他始終充當著阿米爾的「備胎」和「保護傘」,哪怕自己拼盡全力保護的人最後背叛了自己,也心心念念地想要重新維護這段感情,直至生命最後一刻都告訴索拉博,阿米爾是他這一輩子最好的朋友。很感動很心酸很心疼也很溫暖
而對於阿米爾,不贊同也不責怪同時也儘可能的感同身受的去理解。自己最敬愛的父親從小就把對自己的失望毫不隱瞞的表現出來,對哈桑的喜愛和對自己的熟視無睹,無疑是讓阿米爾難過卻又不知道如何是好。他哪裡知道父親所說的偷盜行為就是偷走了哈桑知道自己身世的機會,偷走了自己知道哈桑就是自己兄弟的權利,他努力讓自己變的優秀變得讓爸爸驕傲,他不想一次又一次看到父親對哈桑寵溺的笑容,明明我才是父親的兒子,於是在緊要關頭放棄了他當時並沒有視為朋友的哈桑,讓哈桑被人侮辱被人強暴,阿米爾也是痛苦的。他不想和哈桑說話是沒有勇氣面對那個骯髒的自己,和不計前嫌全力保護自己的哈桑相比他自慚形穢。阿米爾是自私的,他趕走了哈桑,趕走了讓自己整天心神不寧提心弔膽的哈桑,人性本身就是有自私的一面,所以我理解他,也理解後來他想坦白一切彌補錯誤時候的堅決。他可恨又可憐,但是完成這一切錯誤的不是他,是他一直敬重的父親,他沒法責怪,只能承擔這樣的後果,還好,他對不起了哈桑,但是在哈桑兒子身上洗滌了自己的懺悔。追風箏的人,就是一直追求本真漂亮的自我的人。
很喜歡這兩個人物的塑造,但是這本作品的成功之處還在於對種族歧視的描寫,對殘酷戰爭的描寫,看完之後好幾天還心疼哈桑的遭遇,這部作品是值得網上的好評如潮的,也是我看過的國外作品中印象深刻,彷彿畫面就在眼前上演。


推薦閱讀:

阿富汗真的有像小說《追風箏的人》里的那樣的風箏大賽嗎?

TAG:文學評論 | 風箏 | 追風箏的人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