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的真實性如何?
真實性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我想談《三國志》之前先澄清兩個概念。
第一個概念是絕對可信度,即在上帝看來史書的記載也符合事件的真相。而這個概念在歷史和史學史中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哲學和民科的史學裡。很多人張口就喜歡說史書不可信,持歷史虛無主義,就是因為自己創造了這個概念。事實上,在很多後現代主義的哲學流派看來,就連人對自己每天事情的敘述都做不到真實,人的記憶都是重新編排整合過的,在變成書面語言按照體例寫成書就更經歷了九九八十一變,那麼敘述一個龐大時代的史書怎麼可能真實呢?但這畢竟是哲學,而不是歷史。這並不是歷史學所要考慮的問題。因為沿著這個邏輯懷疑下去,你首先需要糾結的是你是否存在,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是不是一個你,你身邊的世界是否真實可信這些問題,而不是歷史是否可信。
那麼第二個概念就是歷史學中的可信度了。這個可信度是建立在一些不證自明的假設上,不是說這些假設不可以懷疑,而是如果你懷疑的話,就不要來學習歷史了。這些假設包括:我們相信人有能力書寫下相對真實的事件。史書的記載在不存在邏輯漏洞、未被其它史料和出土文物證偽的情況下,暫時默認為真。如果你想試圖從史書中構建一個歷史世界,你就必須接受這些假設。
現在再回到《三國志》本身。《三國志》里是否存在已經被證偽的記載呢?當然是存在的,比如官渡之戰劉辟復活,高堂隆上書時劉備復活等等。這些是修訂考證不嚴謹,可以理解。相比其它史書,《三國志》的這類錯誤已經很少了,可以稱為良史。趙翼在《廿二史札記》說:
《三國志》雖多回護,而其翦裁斟酌處,亦自有下筆不苟者,參訂他書,而後知其矜慎也。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十分公允的評價。
(這裡要推薦一本書,吳金華先生的三國志校詁,裡面綜合了前人的成果,對三國志各種犄角旮旯里的問題進行了非常細緻的考究,適合較真狂魔去看 )
那麼趙翼提到的「回護」又是怎麼回事呢?除了從史記漢書繼承而來的美化傳主以外,就是被許多人指責的美化曹魏了。像官渡之戰是否真的「兵不滿萬」,攻徐州記載和《後漢書》的偏差,這都是歷來史家爭論不休,網上嘴炮也打了好多年的事情。趙翼評價說:
義至嚴也。自陳壽作《魏本紀》,多所回護,凡兩朝革易之際,進爵封國,賜劍覆,加九錫,以及禪位,有詔有策,竟成一定書法。以後宋、齊、梁、陳諸書悉奉為成式,直以為作史之法固應如是。然壽回護過甚之處,究有未安者。
清代士大夫因為價值觀的原因,對曹魏不怎麼友好,因此趙翼對陳壽的批判在我心裡要打個折。在我看來,陳壽回護曹魏肯定是有的。但是否真到了故意誇大曹操事迹,遮掩事實的地步,這仍然有待進一步探討。
拋開曹魏不談,陳壽對吳國和蜀國的態度,成剛在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981554/answer/108561457#
這個回答里已經分析的非常透徹,我沒有什麼可以再說的地方了。
除此之外,還有史書體例的問題。三國志無志、紀,為後世的史家增添了許多困難。直到今天,三國的許多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的一些最基本的問題都還沒有得到解決。這不能不說是三國志給人們留下的一個遺憾。至於這到底是陳壽本人的水平導致,還是受限於當時的材料環境,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吧!
真實性這個東西怎麼說呢,其實根本沒法說,因為史書記載不可能得到驗證,自然沒法得出史書的真實率是多少,這是個沒法衡量的東西。
但是你看歷史的話,不得不通過史書,在沒有嚴重邏輯錯誤或者史料衝突的情況下,只能信史料為真。
就說三國志吧,三國志對很多傳主的專美很嚴重,很多記載給人的感覺好像傳主一己之力扭轉乾坤,比如田豫傳田豫為軻比能所圍,把田豫寫的英勇無敵。然而通過鮮卑傳和劉放傳裴注,田豫可是慘得很。不過有些事迹沒有這些反例,那就沒辦法了。
偏個題,強答一發。
在我們法學中,有個概念叫「舉證責任」,指的是負有舉證責任的一方,如果不能拿出證據證明該事實蓋然性地存在或者不存在,那麼該事實被推定為不存在或存在。而負有舉證責任的人,一般是主張社會異常現象(法學中稱之為積極事實)的人。
舉個例子,假設A跑到法院控告B違約,那麼A就要拿出相應的證據證明B違約的概率相當大,大到什麼程度呢?民事訴訟中稱之為「蓋然性」,一般認為大概是70%左右。
假設A舉出這樣的證據,B就舉證證明自己沒有違約,或者指出A證據中的瑕疵或者邏輯錯誤,讓這個概率再次低於這個「蓋然性」。
為什麼法律要規定這個呢?原因在於現實中真實情況是怎樣的,太難說明了。你能證明你今天早上吃了飯嗎?你能證明你吃了多少?任何對事實的證明都要耗費大量的成本,越精確的證明耗費的成本越高。況且對於某些事實,事實上無法證明真實情況如何,只能通過概率判斷。(就算是你當場看到的殺人案件,你又怎麼能證明受害人不是被嚇死的,而是被殺呢?被嚇死的概率雖低,但也還是有的啊!)
回到歷史,我同樣認為歷史研究也應該遵循這一原則。
我們一般認為信史所述事實為真,不是因為信史真的是真的,而是因為在沒有其他證據的情況下,信史為真的概率遠遠超過假的可能性。在有其他證據的情況下,或者通過邏輯推演,足以證明信史的真實性較低的情況下,我們才會推翻信史為真這一推定。比如說睡虎地秦簡的發掘就糾正了史記中的許多記載錯誤。
總之,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空談史料的真偽,毫無意義,對於史學研究沒有任何裨益。
以上,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真實應該是真實的,良史嘛
但要得到陳大V的贊和好評的話
得加錢
當時大家就很輕視陳大V的人品了,感覺裴松之的注為陳大V加分不少
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也。少好學,師事同郡譙周,仕蜀為觀閣令史。宦人黃皓專弄威權,大臣皆曲意附之,壽獨不為之屈,由是屢被譴黜。遭父喪,有疾,使婢丸藥,客往見之,鄉黨以為貶議。及蜀平,坐是沈滯者累年。司空張華愛其才,以壽雖不遠嫌,原情不至貶廢,舉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補陽平令。撰《蜀相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領本郡中正。撰魏吳蜀《三國志》,凡六十五篇。時人稱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時著《魏書》,見壽所作,便壞己書而罷。張華深善之,謂壽曰:"當以《晉書》相付耳。"其為時所重如此。
或雲丁儀、丁暠有盛名於魏,壽謂其子曰:"可覓千斛米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之,竟不為立傳。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諸葛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
在沒有找到比 三國志 更客觀的史料前,請不要談論這樣的話題。
首先必須得承認,史書是人寫的,只要是人寫的,就難免會受當時社會的影響。其實中國歷代史書,除了《史記》等等少數寫得比較早的史書,記載還算真實、客觀,《史記》之後的絕大多數史書的作者,由於害怕如實記載歷史會給自己惹上災禍,都不敢實打實的把歷史寫出來。尤其是到了隋朝,歷代朝廷都禁止個人編寫史書,史書完全被官方控制,刻意抹掉、篡改歷史的現象,就更多了去了。
在二十四史當中,《三國志》寫完的時間相當早,僅僅排在西漢漢武帝時候寫完的《史記》,和東漢漢和帝時候寫完的《漢書》之後。大家要知道,在士族時代,尤其是三國兩晉時代,由於士族和地方豪強的勢力很大,朝廷的權威和控制力是很弱小的,所以,朝廷對什麼事兒的寬容度都非常高,包括寫歷史.只要你不是指著鼻子罵街,一般寫點兒電視台不讓播的也就寫了,朝廷也不是特別追後賬。正因為這個原因,司馬昭、司馬炎、司馬衷這爺孫三代對大臣們,比起後來好多所謂的明君們,要寬容特別多,很多在後來看起來很嚴重的罪行,像貪污受賄、玩忽職守、瀆職失職,在那個時候,都不算什麼,批評批評教育教育也就得了,甚至在司馬衷時代那種特別混亂的時代,連批評教育也都省了。
在這種大環境中,陳壽寫的《三國志》,還是非常靠譜的,他也不至於擔心像後來那些寫歷史的人們,動不動就被扣上誹謗朝廷的罪名全家死光光,所以,他記載的歷史,也就非常真實。就是因為太過追求真實,導致材料稍微有點不靠譜,陳壽都不寫進書里,以至於在陳壽死了以後,當時有人評價《三國志》,還說這本書是嚴謹有餘、精彩不足,也就是說不是特別好看,好多精彩的故事都沒收進去。
但是,正因為這本書非常嚴謹,寫得相當有良心,所以,得到了當時很多大名士和高官的高度評價。當時的另一個大名士兼高官夏侯湛,人家是夏侯淵的重孫子,要錢有錢、要權有權、要才有才,集中精力已經寫了一本有關三國歷史的史書,叫做《魏略》,但是,一看到陳壽的《三國志》,就覺得陳壽寫得蓋過了自己,乾脆就不再寫了。其它當年寫三國歷史的書,像《晉陽秋》、《魏氏春秋》、《魏書》、《吳錄》等等,但是,要麼就是篡改歷史寫得太假,要不就是只記一個國家寫得不全面,要不就是觀點偏激,總之,都是因為比不上《三國志》,漸漸的都被淘汰了,專門寫三國歷史的史書,只有陳壽的一部《三國志》今天還能見得著。
所以,我們不能說《三國志》里所有的記載都是真實的,但是,在《二十四史》當中,《三國志》的真實度絕對名列前茅。
中學物理課,兩個基本概念:
精確,準確。
符合精度要求就是準確。
只有相對的精確,沒有絕對的準確。
夏朝的人未必知道夏朝的事,秦朝的人未必知道秦朝的事,你說《三國志》真實性如何,我只能說:
作為一個體系,絕對比網文真實性要高。
作為得到千餘年歷史評判的作品,絕對比噴子真實性要高。
作為歷來得到好評的作品,絕對比現在毫無底線只求一秒真男人的政治水軍和派系攻訐的荒唐言論的真實性要高。
…這是問相對值還是絕對值?
絕對值不可能得到…
相對值…看參考系是什麼了
三國志成書的年代,很多經歷過三國的人還活著,可信度很高。
這個怎麼說。。。。反正所有的歷史故事典籍,我都當小說看吧,真實性先拋在一邊,只要能從中受益就行。
推薦閱讀:
※於同一時代,為何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對張仲景隻字未提?
※荀彧為什麼反對曹操稱公?
※長安為何才十天就被李傕郭汜攻破?
※陳登的傳為何是附在呂布傳後而不是比較正式的同他人合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