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華氏451度》?
之前看過英文原版的《華氏451度》之後特別喜歡這本書,作者刻畫 Montag 的心理活動也很出神入化。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對這本書有什麼看法。
六月底七月初一套組合拳打得人暈頭轉向,大家開玩笑:「這是把人從《美麗新世界》往《1984》拖啊!」在現在的環境下討論一部反烏托邦科幻小說,還……還挺微妙的。
反烏托邦科幻小說最知名作品,當然是《1984》。知乎上有道題:為何《1984》知名度高於《美麗新世界》?其實莫提《美麗新世界》,《我們》(好歹還是反烏托邦三部曲之一)、《使女的故事》、《華氏451》在國內知名度更低——扎米亞金、瑪格麗特-阿格伍德、雷-布拉德伯利等作者發出嚴正抗議:「拒絕歧視!反烏托邦作品要求一視同仁!!」(大霧
很多隻聽其名而沒有看過其文的人可能不知道,威爾斯的《時間機器》暗含政治元素。威爾斯是社會主義者,喬治-奧威爾是社會主義者,更別提老牌布爾什維克尤金-扎米亞金;曾受威爾斯影響的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作者)一度也有社會主義傾向,在青春小說《人間天堂》中表達對威爾斯的仰慕和對社會主義的嚮往。不過這些社會主義者遇上蘇聯「專政鐵拳」,夢想就咔嚓碎一地。喬治-奧威爾寫《1984》和《動物莊園》,是因為給蘇聯噁心得不輕。尤金-扎米亞金寫《我們》,乃是切膚之痛。斯大林公開批評《我們》:「這部作品太糟糕了,滿腹牢騷!」尤金-扎米亞金的作家生涯就此完結。後來扎米亞金向斯大林苦苦哀求,又有高爾基斡旋,終於離開蘇聯。你看,偉大的祖國哪能讓你說走就走呢?
雷-布拉德伯利(以下簡稱「老雷」)的情況有所不同。反烏托邦小說的根源是政治小說,所以知名反烏托邦作者並非科幻作者出身。而老雷是根紅苗正的科幻作者出身。他十九歲便加入科幻作家小圈子,跟著羅伯特-海因萊因、約翰-坎貝爾這些大佬身後跑。他以科幻小說成名,之後文學類型逐漸拓展至恐怖、奇幻、青少年小說、詩歌……乃至舞台劇本。從其作品可看出,他骨子裡是個浪漫主義詩人。
另外,老雷不算……偏愛寫具有強烈政治色彩小說的作者。四十年代中後期,麥卡錫主義在美國崛起。受當時政治環境影響,加上祖上曾有塞勒姆女巫慘案受害者,老雷創作了一系列以審查為主題的作品。《華氏451》是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作品,此外還有短篇《暗夜獨行客》、《浴火之凰》、《流放》,收錄於《火星編年史》的《2005年4月 厄舍古屋的續篇》。內容都涉及禁書和禁止創作。
《華氏451》並不是壓抑的作品。首先它不影射極權,畢竟麥卡錫主義時期的美國依然離極權很遙遠。它的主題是審查、禁書,包括禁止擁有、閱讀書籍,禁止寫作。略微涉及娛樂控制,群眾沉迷於娛樂節目,對戰爭麻木不仁。主角是一名fireman(文字雙關),專司焚書。經過一番遭遇,他逐漸覺醒,成為叛逆者。故事不複雜,篇幅也不長,結局頗有希望:主角遇上一群學者組成的流浪團體,他們將書背下,待有機會傳給後人。
另一個不壓抑的原因在於文字風格。老雷出身藍領階層,家境貧寒,沒上過大學,寫作靠的是「愛」和才華。其文字風格以激情澎湃的詩意著稱——有時未免太澎湃,導致作品失衡。老雷善以層疊的文字步步推進塑造情感,所以《華氏451》觀感並非死水一潭,而是激情滿溢,主角激烈的思想鬥爭都快撐破紙頁了喂~~~
《華氏451》中最有意思的角色是主角的上司,消防隊長比提,也是「反派擔當」。比提有閱讀的特權,閱讀量驚人,引經據典信手拈來,卻成為最堅定的焚書者。他口若懸河,巧言令色,宣揚閱讀無用,主角無言以對。這種對手根本無法站在同一層面擊敗,只能簡單粗暴的肉體消滅:主角衝動之下將比提燒死。在《華氏451》舞台劇中,老雷以主角和比提的爭辯解釋比提的動機。
老雷反對對書籍內容進行刪減,無論出於何種目的。比如,由於擔心傷害少數族群感情——包括「浸信教徒或一神論者,愛爾蘭人或者義大利人或八十歲耄耋或佛教徒,猶太復國主義者或耶穌再臨論者,婦女解放運動者或共和黨人,四方福音教徒」——而刪減書籍。還有那種「編纂另一本學校讀物的編輯們將四百篇短篇小說搜羅在一本文選中」,怎麼做到呢?
「簡化嘛。剝皮,去骨,剔髓,融解,瀝脂和銷毀。每一個重要的形容詞,每一個會動的動詞,每一個重於蚊子的暗譬——刪掉!每一個扯動低能兒嘴角的明喻——拿掉!任何解釋一位一流作家那麼一點兒哲思的旁白——扔掉!」
對此老雷詛咒道:送這批白痴下十八層地獄。
我最近琢磨,反烏托邦的實質是追求完美的「控制」,反烏托邦不等於「無希望未來」,準確的說,後者包含前者。所以《發條女孩》不是反烏托邦;賽博朋克不是反烏托邦——實際上,賽博朋克簡直是無政府主義英雄的讚歌,或者悲歌,由結局決定;《輻射》和《瘋狂麥克斯》的後啟示錄不是反烏托邦。PKD的作品頗有反烏托邦特點:聯合國、軍政府、警察政府乃至日德納粹控制的世界,對個人的控制。但PKD太關注於個人的痛苦,反烏托邦淪為不重要的背景。
我說過反烏托邦小說描述的世界不會一模一樣再現於現實,但其中的元素會。比如今天國內讀者郵購《時代周刊》,到手後發現雜誌被撕掉數頁;比如對關鍵字句的禁止會導致啼笑皆非的結果:
國內讀者對《1984》如此推崇,但當國內難得出現一部反烏托邦作品《北京摺疊》,大家卻在糾結「為什麼這部作品沒有反應互聯網趨勢」?!OMFG!!我要是拉反烏托邦小說書單,對方是萬萬不會看的,只會一再重複「這不現實」、「這不可能發生」。哇呀呀!真是氣死我啦!!
要「反應互聯網趨勢」是吧?行啊,我們這麼來:假設一個極權社會,政治活動乃至政治討論被嚴格禁止。相反,娛樂產業極端發達,大眾崇拜虛擬偶像。一家娛樂巨頭公司舉辦虛擬偶像總決選(好的你能看出我在影射什麼),無數民眾投身集中,乃至為了偶像自發組織(「我們死宅也有政治訴求噠!」)。這一變化為各方勢力察覺,然後……然後……然後我就編不下去了。看你從什麼角度寫咯。如果政府鎮壓成功,這是反烏托邦;如果反抗勢力獲勝,這是賽博朋克;如果虛擬偶像獲得自我意識,這是科技倫理相關;如果粉絲幫助虛擬偶像進入網路獲得自由,這就是愛情小說啦!
正式評價在下面。有彩蛋+_+????????????????????????
1?作者簡介:雷·布拉德伯雷(Ray Bradbury,1920—2012)出生於美國伊利諾斯州的沃基甘,從小愛讀冒險故事和幻想小說,尤其喜愛根斯巴克主編的《奇異故事》。十二歲時有人送他一架打字機作為生曰禮物,他從此練習寫作,早在中學時代就選修了如何寫小說的課程,井天天練習寫一、二千字。一九四一年起他開始給幾家雜誌投稿,一九四三年起當專業作家,三年後獲得了「最佳美國短篇小說獎」。他雖然也寫過幾部長篇小說,如《華氏451 度》也頗著名,但他主要以短篇小說著稱,迄今已出版短篇小說集近二十部,其中較著名的有:《火星紀事》(1950)、《太陽的金蘋果》(1953)、《R 代表火箭》(1962)、《明天午夜》(1966)等。——節選自百度百科
———————
2?作品簡介:《華氏451度》(Fahrenheit451,1953)是布雷德伯里第一部真正的長篇,它進一步展現了作者非凡的才華。這部作品講述了一個以焚書為業的」消防隊員「,向一個保護書籍保擴知識的反叛者轉變的過程。故事發生在一個被極權政府統治的未來世界。極權政府取締了各類書籍報刊等出版物。蒙塔格很喜歡他的專業書籍焚燒員的工作。可是當他得知有段時間書籍是合法的、人們沒有生活在恐懼之中後,他開始質疑自己的職責。蒙塔格開始偷取那些本該焚毀的書籍,還與一位同意教育他的教授會面。當他的盜書之事被人發覺,他必須為了自己的性命而逃離。 這是一部充滿象徵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社會的擔心。嚴格地說,《華氏451度》更像是一本哲學思想小說。——百度百科
———— =_=我是分割線——————
3?正式評價:
環境描寫得非常棒,畫面感十足,看書像看電影似的。人物形象刻畫得很深刻,每個人物都有其在社會代表的階層,全書給我們描繪了一個不能擁有書的世界。
4?社會:麻木不仁,「開心快樂」的世界
5?主要人物:
消防員 蓋·蒙塔格
小女孩 克拉莉絲·麥克萊絲(把主人公從麻木的狀態中抽離出來,變成和她一樣的「反社會人士」)
小女孩的父母和舅舅
消防員的妻子 米爾德
消防隊隊長 比提
老人 費伯
叢林里的男人 格蘭傑
6?內容:非常有趣。故事設定的背景就已經很吸引人了
7?彩蛋:各個版本的封面
鄭重聲明:圖片都來源於網路【PS:電影版里,克拉莉絲被編劇寫活了,在鄉間里,和格蘭傑一樣變成了一本「書」】
電影海報
後記里的東西很好看,作者出來解釋了一些東西,我就不劇透了。最後的最後,強烈推薦看。
幾年前看的,憑印象答答
某種意義上,《華氏451度》才是完美預言了當今中國的那個……
裡面有燒書這種文化專政,像不像我國詭譎的審查制度和言論封禁……
裡面有主人公妻子沈溺於虛擬娛樂,正好對應著當下的消費主義
裡面將追捕主人公製作成大型直播節目的橋段,彷彿是新聞媒體不在意事實真相只在意熱點和博眼球的寫照
裡面博覽群書的消防隊長,似乎有那麼點博學多才的國師和御用文人的影子?
它不像《1984》和《美麗新世界》走向兩個極端,而是溫和,溫和得可怕……
說實話我覺得布拉德伯里老爺子的筆調不怎麼適合寫反烏托邦這種沉重的題材,他太浪漫太詩意,所以讀起來有種……卡爾維諾試圖寫《百年孤獨》的錯亂感(什麼鬼比喻……),像《霜與火》和《雨一直下》這種真是題材和語言結合得恰到好處的精妙之作
不過老爺子的本意也不是重在反烏托邦吧我覺得,這更像是一曲人性的讚歌:時代再怎麼糟糕,人類對於知識和自由和美的渴求都是永存的——你看那些在野外行走的讀書者、那個小女孩、老教授,分明就是高貴的精靈王子、矮人王子和人類王子嘛,大家手拉手對抗索倫(劃掉)對抗對知識的禁錮和對自由的侵害(無論這種侵害是來自權力還是來自自發的娛樂)
後記裡布拉德伯里關於政治正確的言論也非常值得一讀(簡直可以說富有血性了喵)
「周一燒米勒,周三惠特曼,真是一份好工作」
書薄,
字不多,
情節連貫,
人物不多,
但是看了就不會忘記,還會常常想起書中描繪的情節,電視牆無窮無盡的娛樂節目,和現在多像啊!
在朋友圈被別人問到過,為了讓更多人看到,我決定在這裡談談我的鄙見(?????)
#前言:
我曾經是一個很喜歡讀書的人,什麼書都行,抓起來就看。可惜,人生拿那麼多時間呢?皓首窮經,徒勞無義!
所以,從高三起,我不再對書有任何的神聖感和任何的寬容感。
現在的我,只喜歡讀好書。
—————————————————————————
下面是【正文】
依我看,這本書就是寫出來騙錢的爛書,居然在反烏托邦文學中佔有一席之地,簡直是一種諷刺。
不要急著生氣,氣壞了自己可不好。我的理由如下:
1.行文老套
a貫穿全文的物象太糟糕
看書象徵追求知識與自由,燒書象徵扼殺求知自由。這是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合格高中生都明白的表現手法。給成年人看,就低級了 。
你再看紅高粱,紅高粱象徵什麼呢?答案需要你去探索,需要去思考。這樣一比,不就高下立判了?
b「轉折點」實在是太庸俗太老套!
又是女孩喚醒男主?!您以為是日本動漫嗎?您以為是好萊塢大片?這個套路,《我們》和《美麗新世界》都用過ok?我看書的時候,內心真的覺得很尷尬。
#這是在純文學的角度上批判它。
2.思想缺乏深度,也不符合時代要求。
a現在是信息時代,這個時代缺的是書,缺的是信息么?顯然,現在缺的是有效信息+篩選、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現代的信息匱乏,指的是有效(正確且可操作的)信息的匱乏,而非簡單意義上的「信息」匱乏。
b在生命科學、人工智慧蒸蒸日上的時代,這本書顯然是陳規舊說了,被作者所在那個時代局限。可是,《美麗新世界》出書比它整整早22年,卻成功地突破的時代的局限——「定製嬰兒」現在為止,都是一個科學界倫理問題。
#這是在思想深度,或者說書的時代價值上批判它。
嗯……批了半天這本書有沒有好的地方?
有。
1.描寫細膩精緻,是我喜歡的那種「輕靈文學」。而且我承認我自己寫「輕靈文」的比他差的多,這點要向他學習!
2.可以用來教導小朋友好好看書,不要天天想著踢球看片。這或許對各位的小孩通過高考,有一定的幫助。
3.可以作為「反烏托邦文學」的入門,它能夠反襯出三大反烏托邦文學的偉大。
你認真看一下,這些好處,就只有第一點是認真的。喜歡文學或者中文系/英文系的人,還是推薦看看的。
#如果有人喜歡我的回答,請幫我按一下贊同~畢竟我才剛剛開始混知乎,小心臟還比較脆弱ε-(′?`; )
如果有人質疑,也敬請大家批評指正,只要罵人不帶髒字就行?????
值得愛書人一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