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楊戲?

最近在看亮集,發現各種出自楊戲傳,於是好奇翻了一下,感覺這位兄台不是一般人。求有了解的人開開腦洞。


反對 @蘇沉船的答案

小蘇同學黑姜維已經成了習慣性動作,所謂有條件要黑,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黑╮(╯▽╰)╭

在進入蜀漢權力核心的益州人中,楊戲根本排不上號。此公基本在地方打轉轉,這種角色一抓一大把,何足道哉。

巴西馬忠平尚書事,建寧李恢為庲降都督,梓潼孫福為尚書僕射,巴西王平為鎮北大將軍統漢中,同郡句扶官至左將軍,犍為張翼更是迭為重職,出將入相,甚至黃崇這種小字輩也供職尚書,著名搗亂人士孟獲亦可官至御史中丞。扒拉一下軍中四柱:前有王、句,後有張、廖。刨去廖化,有仨是正經八百的益州土著,連東州人都算不上。細嚼起來,混了一輩子不過出為太守,入為校尉的楊戲算哪棵蔥?

再說說所謂【外寬內忌】,壓根不是袁紹的專利,逼乎上習慣這姿勢的大V一抓一大把,只怕小蘇同學自個兒有時也難以免俗,人之常情嘛。譬如曹操,性忌完了直接砍人,尊老愛賢孫十萬的黑賬我都懶得拉了,就楊戲這號裝逼嘴炮黨,犯這倆手上早就剁成了餃子餡兒。哪怕是以寬仁著稱的大耳朵,被張裕踩了尾巴,不照樣處心積慮變著花樣拉清單了事?道德完人如諸葛亮,對嘴炮黨彭羕不也是【雖外接待羕,而內不能善】?要戴帽子,這也不是【外寬內忌】?

表裡不一是政治家的必然表現,透明思維的要麼是三體人,要麼是程聖母,總之該玩兒玩兒啥去,千萬別禍國殃民。至於這技能是善是惡,端看政治家如何使用,為公還是為私亦或公私兼顧。打豺狼的是好槍,打朋友的是壞槍,槍也是挺累的╮(╯▽╰)╭

看看楊戲的慣常做派:戲性雖簡惰省略,未嘗以甘言加人,過情接物,書符指事,希有盈紙。然篤於舊故,居誠存厚。與巴西韓儼、黎韜童幼相親厚,後儼痼疾廢頓,韜無行見捐,戲經紀振恤,恩好如初。又時人謂譙周無當世才,少歸敬者,唯戲重之,嘗稱曰:「吾等後世,終自不如此長兒也。」有識以此貴戲。

說白了就是職業裝逼犯,日常開嘲諷,但故舊小圈子意識極為濃厚,是其黨,哪怕是無行見捐的角色,照樣青眼相加。捎帶,譙周顯然是其小圈子成員,然後,嗯,你懂的。

至於蔣琬如何寬待楊戲,瞅瞅此公的履歷就明白了:亮卒,為尚書右選部郎,刺史蔣琬請為治中從事史。琬以大將軍開府,又闢為東曹掾,遷南中郎參軍,副貳庲降都督,領建寧太守。以疾徵還成都,拜護軍監軍,出領梓潼太守,入為射聲校尉,所在清約不煩。

先入尚書台,後為治中從事,這二位顯然是蜜裡調油了,但且慢,遷南中郎參軍,副貳庲降都督,領建寧太守,一路從中央給發到南中啃蠻頭,啊不,饅頭去了。

眼熟不?

先主領益州牧,拔(彭)羕為治中從事。羕起徒步,一朝處州人之上,形色囂然,自矜得遇滋甚。諸葛亮雖外接待羕,而內不能善。屢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廣,難可保安。先主既敬信亮,加察羕行事,意以稍疏,左遷羕為江陽太守。

而後楊戲兄貴體欠安,回了成都,屁股還沒坐熱,又被踢到梓潼,再次入朝,就弄了個五校的閑差玩兒。嗯,當年廖立同志就是因為這待遇掀的桌子╮(╯▽╰)╭

這就是所謂的寬待?打台閣一路寬待到太守、五校去了?咱咋瞅著是眼不見心不煩,一腳踢到千里外?細細分析下來,小姜還是太耿直,蔣琬、費禕倆老狐狸才是真正的【外寬內忌】,捎帶在一千八百年下還能騙到小蘇的點贊o(╯□╰)o

再看楊戲與姜維,《三國志》寫的明白,酒後言笑,有傲弄之辭。以楊戲與譙周的PY關係,如果所言有益,陳壽這種地域歧視代言人可能一筆不錄么?既然不錄,說明楊戲壓根不是什麼諫言,而是純粹的傲嬌、裝逼、調戲、嘲諷,吐槽。大敵當前,一個校尉日常以涮主帥為樂,這是與國有益,還是與軍有利?俺只知道【亂群】的來敏被諸葛亮罷了,李邈被後主剁了,姜伯約居然沒下殺手,只送楊戲雙小鞋穿穿,這份涵養已然難得。

至於直言敢諫的正義BOY胡濟居然以私人恩怨故意失期,導致姜維段谷大敗,這種邏輯咱是看不懂的。

回到楊戲此公,只能說這位應該行政能力不凡,可惜缺乏自知之明,為人太慘,用常言道,就是雙商缺一,只能做做中層幹部,一接近中樞就要抓瞎。幸好此公意在不群,然智度有短,有才沒料,行動力不夠強,否則就該擠到【劉彭廖李劉魏楊傳】去也。

有時候,能力不足也是福啊。


楊戲是蜀中俊傑,但不符合蜀漢執政者的情況,蜀漢很少有人益州人進入權力核心的,楊戲和張表可各算一個,可惜遇到姜維這種外寬內忌的領導,最終被罷官免職,早期有外寬內忌稱號的是袁紹。說來楊戲的性格本就有缺陷,他的成就不如張表也是理所當然,張表儀錶風觀,一點都不像他爸爸張松短小而放蕩,一點節操也沒有。《華陽國志》記載張肅才是張表的爸爸,而《益部耆舊雜記》記載張肅有威儀,容貌甚偉。——真相只有一個,張表和張肅的關係相當於歐陽鋒和歐陽克的關係一樣,名為伯侄,實為父子。陳壽暗示在《益部耆舊雜記》,而常璩直接寫出了真相。好像跑題了。

結合景耀二年張翼反對姜維北伐一事,令姜維內心與張翼不善。還有早年做過諸葛亮主簿的胡濟,在段谷之戰中失約不至,很可能也是跟姜維不合。按資歷而言,胡濟接任了王平的職位,費禕一死就讓姜維踩到頭上,胡濟這種直言敢諫的人很容易就得罪姜維,雖然諸葛亮把胡濟和徐庶、崔鈞、董和相提並論。楊戲少年受諸葛亮、張裔器重,蔣琬對楊戲的傲慢也得以容忍。姜維這種執政方式,給蜀漢留下重重內部隱患,後來就連諸葛瞻、董厥也對他表示不滿。楊戲是最會評論人的,他對姜維的態度正好反映了蜀臣對姜維不滿的情緒。


楊戲嘛。個人認為是季漢僅次陳壽的史家。
最起碼養活了一群陳到吹~


推薦閱讀:

以【小說】的角度來講,水滸人物能和三國人物一戰嗎?
三國里有哪些人舉薦或間接舉薦了大量人才?
三國志中太史慈為何和劉繇士燮一傳?

TAG:三國 | 三國志書籍 | 歷史人物 | 三國人物 | 三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