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在《豐饒之海》最後,聰子否認了清顯的存在?

我的困惑正如本多內心自白那樣...希望解答者不要只從抽象角度去解釋(單純闡釋相關的佛經),而是盡量結合小說文本及寫作背景,談談自己的看法。


我覺得聰子與其說是否認清顯的存在,不如說是借用這個說法想要提醒本多關於美學與輪迴的真諦。

因為當本多問道,即使你不承認,我總可以查家譜來找出證據。這時聰子最後說了這麼一段話:「俗世上的來龍去脈,固然能以此理清。」就是說聰子完全不否認清顯這個人存在,也完全不否認她和他是認識的。後來聰子還說:「這也只是因心而異罷了。」就是說,存在不存在,都是你自己想的。

到了全書結尾的地方,三島用這麼一個寫法把前面三本書都否定掉了。三島這個人,對於美學的理解很獨特:他認為一成不變的美不是真正的美,毀滅、破壞、暴烈才能讓美達到真正的平衡。

關於這一點,我想先在這個自然段里捋一下《豐饒之海》四本書的脈絡。作者在《春雪》這本書里表示,清顯和聰子的愛情不是被外界環境破壞的,而可以說是清顯自己「作」的——清顯其實得到過挽救的機會,卻被自己拒絕了。《奔馬》亦然,阿勛用自殺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但是但是到了《曉寺》里,「清顯的轉世」這個角色突然變得存在感超低,主角一下變成了本多,這時候主題就正式進入了本多對人生價值的探索。他開始在這本書里大量閱讀佛經,思考轉世的問題。裡面提到這麼一個比喻:「那傍晚的火焰、深夜的火焰、黎明前的火焰,都不是全相同的火焰,但又不是別的火焰,而是依存於同一盞燈,徹夜燃燒著。 」意思是說,人輪迴,這個人就不可能不變,但它有一點不變:就是人永遠是依存於這個世界生存著的。我覺得在這兒作者就已經有一種「你死纏著清顯這個人其實根本就沒意義」的意味在裡面。到了《天人五衰》,主角到底是不是清顯的轉世都說不清楚了。

到這兒四本書完了。作者的態度一開始是執著於美,執著於破壞;而到了後期,劇情的發展就變成毫無規律可循,完全不遵守人的意志,更別說什麼「永恆的美」了。而對於清顯這個象徵著美的人,作者的態度也從「唯美悲情」「必須尋找」,變成了「轉不轉世都不一定」「那麼較真兒幹嘛」。他等於說是把早年間寫出《金閣寺》的那個自己都否定掉了。書的脈絡從一手創造美到任由大自然擺布,變成了這樣的感覺:人不可能創造美,大自然的洪流會衝破一切。人類妄想要創造美,實際上是一無所有的。我覺得這就是他對自己這一生的總結,也是他對「美」這回事最後的態度了。而這種態度在《曉寺》和《天人五衰》兩本書里越來越清晰,只是通過聰子一句話做了個總結而已。這一套四本書的標題是《豐饒之海》,本來就表達了一種「看似豐富,實際上一無所有」的虛無感。

三島一輩子都在用他的作品探索美。《豐饒之海》是他這一生最後的小說,可以說上述內容就是對他一生探索的一個總結吧。

這個文也算我給自己一個交代,有磚輕拍~


當初看這部書時候,還單純以為理解人物就是要把自己帶入角色中。後來只覺得自己一開始沉溺於細膩的篇章,而到看結局時候,自己只覺得周圍都是空的,好像自己也不存在,恍恍惚惚了一個禮拜。如果如清顯般美的事物是空,勛般炙熱的事物是空,本多的追逐也是空,這個世界真沒什麼值得作者留戀了。事實上,他還真不留戀。


在書的最後,聰子的身份是住持,佛教歸根到底是唯心主義,講究「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曾經有一個人,倍受病痛折磨,於是前去謁見高僧,說:大師,我好痛苦,我被痛苦束縛著
大師說:何為痛苦,何為束縛

如果內心不承認痛苦的存在,那麼痛苦就不存在

因此否認清顯存在並非說謊,而是佛家觀念

從第三部起,三島就開始長篇大論敘述佛教理論,要理解後面兩部是不能脫離佛教的


第四本我還沒看完,你這標題就給劇透了。


聰子從第一部墮胎以後就沒在出現在豐饒之海了好吧。本多總是一副近鄉情更怯的心情面對聰子。本多一步一步接近了人生的巔峰,一步一步的越發了解了人為何物。見證了歷史的矛盾之中的無奈變遷。一步一步接近人生的真相。年輕時刻的種種想法全部幻滅了以後。來到了人生開始的地方。其實一生都是一場夢幻。人生就是曉寺裡面談到的。恆轉如瀑布的阿賴耶識而已。既然是阿賴耶識。松枝清顯是否存在都不會影響到阿賴耶識的轉世投胎。清顯只是一種執著於美的意識。你可以說他一直活著。也可以說他正在死去…也可以說他從不存在。我是這麼理解的。


推薦閱讀:

有哪些比較有名日本的輕小說作家?
如何解讀《挪威的森林》中玲子經歷的同性戀事件?
如何評價《痴人之愛》這本小說?
為什麼日本盛行自殺文化?

TAG:三島由紀夫 | 日本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