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書法,老師讓我每天不要練多了?

老師說我現在還處於半對半不對的狀態,每天寫二張毛邊紙就行了。我成人,小時候臨過柳體,現在已經忘的差不多了,最近才報了書法班,每周一節課,都上了三次課了,老師還沒教筆法,就讓我自己寫,我就很著急!不教筆法讓我怎麼寫?於是我就看田英章和孟繁禧的教學視頻自己體會著寫。還有老師讓我枕腕寫,但我覺得毛筆大楷不都應該站著寫嗎?而且我認為每天只練二頁毛邊紙太少了。這是我報班後

臨的貼,大神們幫看看


最開始老師是教規矩,就像是功夫老師最開始教扎馬步,不是說扎馬步有多少技術含量,而是說練武人以地為根,下盤都不穩的人,多少武林秘籍都是花架子。
我初學書時老師甚至不教字,就教你畫線條,四尺整張的紙,從最左邊畫一條線到最右邊,要求慢、穩、直、細,還要入木三分,橫線排滿一整張再畫豎線,一張畫完整個張紙基本全黑,就這麼畫了一個星期……
題主不妨比劃一下,右手從最左到最右,你的上半身用力的點從腰到臂到肘到腕最後到手指,然後通過毛筆反應到紙面上。這每一個節點的方式不對,整個過程就非常彆扭,如果不經過老師的指點繼續擰著練功,今後要改就很難了。
筆法是書法里很重要的部分,但是如果說書法就是講究筆法那顯然是不對的,虛心接受老師的指導為好。
字帖是差了點……學碑要先會讀碑。


大家都在這條路上摸索,有沒有真功夫光憑三堂課還真不好說。
如果是明師,真的會教,學生的結果都不錯,不妨好好聽老師指令。
如果教出來的上一屆都是不過爾爾,就換一個老師。

書法界有一鍋著名的雞湯~複製黏貼如下:

當代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從六歲開始學習書法,十四五歲時,已能撰碑屬文了。他知道藝無止境,決定訪求名師,拜師學藝。經過家人親友四處打聽,訪得隱蟄濟南西門裡路北古廟中的武岩和尚,是一位書藝高手,於是攜習作造訪。武岩和尚雖已80高齡,但步履朗健,一雙大眼睛裡似乎隱藏著無窮智慧。他看了歐陽中石的習作後,搖搖頭說:「你還不會寫字!」

  老和尚的話不免苛責,但歐陽中石還是接受了:是啊,假如我很會了,就不上這兒來了!

  「你要拜我為師,可以」,老和尚說。「不過,我有一個條件,你到我這兒學字,筆墨我供應,紙要你自己出。要用好紙,用宣紙。」

  「是」。歐陽中石想:宣紙一毛二分錢一張,這點錢我們家咬咬牙還過得去。

  老和尚彷彿看透了他的心思,說:「一毛二的宣紙不行,要用好的。我這兒有好宣紙,五塊錢一張,你每次帶錢來就行了。」

  五塊錢一張宣紙!歐陽中石大吃一驚:當時一袋白面才兩塊錢,五塊錢差不多就是一個普通職員的月薪了!歐陽中石家並不富裕,這一筆「學費」如何承擔得起?

  歐陽中石心裡十分矛盾:要是就此拉倒,這老和尚道行不低,失去機會可惜;要是去學,一次要花這麼多錢,代價也太大了!想到老和尚那副冷漠倨傲的神氣,他心裡把老和尚罵了無數遍:你有點本事就這樣,我一定要超過你!

  回到家,他把老和尚的話原原本本給母親複述了一遍,母親合計了一晚上,最後想了個折衷的辦法,讓兒子去兩次——老和尚輕易不收徒,這回答應了,機會難得;五塊錢就五塊錢吧,全家節約一點,去兩趟摸個竅門兒,過後就不去了。

  星期天,歐陽中石攥著五塊錢,興沖沖地跨進了古寺。他心裡已算計好:你一次要我五塊錢,我就睜大眼睛看你寫,一次「吃掉」你一半兒,兩次把你全部「吃掉」!

  老和尚收了錢,從案桌上抽出一張紙,說:「看著,今天就寫這一個字,你瞧仔細了,我可不寫第二遍。」說罷,蘸墨掭筆,緩緩寫了一個《蘭亭序》中的「歲」字,最後一點完了,放下筆,又抽出一張紙,往歐陽中石面前一送:「那邊寫去吧!」

  歐陽中石接紙一看,心裡大叫上當:這不就是一毛二一張的宣紙嗎?文具店裡賣一張還四尺長,這一張才六分之一,心中雖忿忿,嘴上可不敢吭聲,只得老老實實地到旁邊一張桌子上寫去了。

  五塊錢就這麼一張!歐陽中石握著筆,手直哆嗦——這一筆下去,五塊錢就沒了!先看清老師怎麼寫,把它琢磨透了,再下筆。於是他盯著老師寫的那個「歲」字,全神貫注地看,從第一筆到最後一筆,橫過來豎過去,反覆研究。比划了半天,一筆沒寫,老和尚發話了:「今天到時間了,每次授課一小時,你要抓緊。叫你寫,你不寫,告訴你,回家可不準寫字,聽清楚了嗎?」

  歐陽中石一路上回想著老師寫的字樣,跨進家門,援筆一試的熱情已難於抑制了。一下筆,他也呆住了:自己的字怎麼這半天工夫就變了樣兒?怎麼一下子就跟老師寫的差不多了呢?驚詫之後,隨之而來的是一陣欣喜,老師的筆法還是讓我摸著了,我已經把他「吃」了一半兒!在興奮中,他把老師那個字樣回憶了一遍又一遍,一點一划,反覆對照:我寫的這個「歲」,跟老師寫的那個比,哪一點對了,哪一點還沒學會……這樣一遍一遍重複觀照,竟把記憶給消磨了,最後腦子裡一片空茫,老師寫的那個字是怎樣一個形象,怎麼想也想不起來。

  第二次去,歐陽中石胸有成竹了。老和尚收了錢,照例抽出一張紙,舉筆待寫,歐陽中石說:「老師,您別寫了,我還要上次那個。」老和尚拿出那個「歲」字,又給了他一張紙:「這次可別再像上次那樣了!」

  歐陽中石仔細看了老師的字樣,尤其是記憶中迷惘的地方,等到都瞭然於胸了,就大膽揮筆——這一回好,一口氣寫下來,形神相彷彿,規度亦初具了。歐陽中石挺高興,正想拿給老師看,一雙大手從後面把他按住了——原來老和尚一直悄悄在後面看,他那呆板的臉終於漾起了一絲笑意。

  一次五塊錢,對歐陽中石的家庭來說,確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歐陽中石原來打算兩次解決問題,但去了兩次之後,他發覺自己錯了:老和尚外拙而內秀,肚子里的東西可真不少,每一次去,他都可以學到新東西:這一次顏體,下一次歐體;學了龍門造像,還有北魏摩崖……每次都有新玩藝兒,叫歐陽中石目不暇接,眼界大開,倒是欲罷不能了。母親也不提「去兩次找借口不去」的舊話兒了,每到該去的時間,就給他錢。在這五塊錢的沉重壓力下,歐陽中石學習格外用心,每次到了老師那兒,眼耳心手,一齊足力調動,去觀察、感受、吸收、攝取,因此每一次去,無不飽饗而歸。大約經過半年,老和尚教會了歐陽中石篆、隸、楷、行、方、圓、正、側各種筆法,讓他俯覽了中國書法的各種風格流派及其筆法奧義,然後對他說:「你現在已經有了一個很紮實的基本功,可以向某一個方向深入發展了。」他建議歐陽中石先攻魏碑,寫張猛龍碑。不久之後,老和尚就悄然離去,雲遊他方——此後歐陽中石再也沒見到他。

  老和尚走後,歐陽中石才從母親口中得知:老和尚其實一個錢也沒要,第一次交的五塊錢,第二天就送回來了;每次交錢,實際上都是老師和母親串通好,做戲給他看;那五塊錢,半年裡只是在三個人手中循環。

  為什麼老和尚非要他交錢不可呢?50年後,歐陽中石談起往事,感觸很深地說:「我的這位老師,不但書法好,而且懂得教學法。輕易得到的東西,人們往往不珍惜,對學習機會也一樣。武岩和尚之所以要我交五塊錢,就是藉此給我施加壓力,激發我的學習熱情。這使我學習任何東西都很快,可以說使我一生受益無窮,我現在仍在吃那時墊下的老本。所以我覺得武岩老師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我一輩子都感激他。」


小時候練柳體?握手。
學歐不學田。
英章先生主張臨古帖而非今人帖子,願先生思之。
碑帖原拓本在旁邊一放,感覺就來了。
另外,通臨比單字好。


你老師這句話本身就有問題。
其他條件不變的話,多練肯定比少練好。

少練的意思是多讀,樓上朋友引用那個長長的雞湯故事,其實應該只記住一點
多讀帖!
多讀帖!
多讀帖!

許多人寫字臨帖,寫多了之後根本不是在臨帖,而是在抄帖,寫到那個時候,增強的只是自己的習慣了,根本無用。但如果能用心,那必然是多練更好。

胸中有丘壑,下筆自有法度。


還有啊,你那用的什麼帖,字都變形了。


不是讓你少練,而是讓你多想,多看,多揣摩,雜么出味來,筆法發力到位了,再大量練習。


關於你老師上了三節課還沒開始教題主寫筆畫 這點和題主一樣有點不太能理解 所以他前三節課上課的時候都在普及材料和發展知識咩~?

說回正題,題主對於字體的理解顯然是不夠的。先說小的,目前題主的筆法的運行,力度,確實不夠。所以看視頻自己琢磨會對於正確的運筆路線方法的理解產生偏差,老師是最怕這一點的。相比一個有錯誤小動作的成人,教一個完全不會的小孩會相對容易。老師不是不讓你練,是怕你自己往錯的方向練啦。
再說大的往整體說,雖然題主小時候學過柳體(並不知道現在題主學的什麼體)對於字形的結構已經產生了偏差。所以這個時候更需要一個老師對你進行正確的指導。這個看視頻自學是不一樣的。前者可以清楚的看出你學了幾成,哪裡還有偏差,後者你可能自以為自己對了其實還有一些錯。

以上。建議題主和老師溝通儘快開始基礎筆畫的學習,再說啦寫字本身就是放慢腳步修身養性,急不來的。


補:
一,關於九宮格,我是非常不建議的。建議一開始就用全白宣紙練習,漸漸熟悉宣紙上墨的調和和筆的觸感。
二,關於題主說的墊手臂的問題,如果目前題主手勁跟不上,確實不建議抬著手臂寫字。第一當然非常的累啦,也會導致字寫的飄起來。第二,對於抬手臂這件事,我的老師是個非常厲害的人物,但是他在教我們的時候,他一直都是坐著墊手臂寫字的。他也建議我們這樣做。所以不必執著抬不抬手臂,手勁該用在字上。


謝馬兄邀。我的看法跟樓上一位相同。一開始練習書法,先寫基本筆畫,橫豎撇捺折點,然後盯住一本字帖,花幾年時間臨精臨透,先練基本字也就是獨體字,然後再練結構複雜的字,然後可以臨一段,考慮字與字的大小呼應,練習章法。再然後通臨該帖,再然後臨摹這一家的其他字帖,再然後臨其他名家。整個練楷書就是這麼一條路。我下面以《九成宮》為例做說明。
基本筆畫的練習,要有耐心。橫有長橫短橫,豎有懸針垂露,都要一一掌握過硬。豎尤其難,一年半載也未必能寫出剛勁挺拔的豎來。就我自己的經驗,哪怕寫字四五年了,每天寫一二十個橫豎撇捺也是必要的。基本筆畫,永字八法至少得寫上三個月。當然這個過程中可以結合寫一些相關筆畫的字,省的枯燥。比如長橫學會了。可以寫一;短橫會了,可以寫二、三;豎寫的差不多了,十字也就解鎖了。橫豎配合,也就可以寫橫折,什麼田、申、由,也就都能寫了。一開始就是從筆畫到簡單字這麼一個過程。純粹練習筆畫,得一兩個月。
基本筆畫練習,還談不到字帖,那種入門的字帖就行,用不到影印的。再有就是結合看視頻,田蘊章歐體大拿,看看人家筆畫怎麼寫的,比自己瞎琢磨要進步快的多。當然看和練是要配合的。光看不練等於沒用。而一旦到了練習簡單字,就需要對著影印本的字帖臨摹了,今人的字帖以及那種入門字帖不要用。比如歐體,寫九成宮,第一個字是九,我最早寫簡單字其實就是先寫的這個九字,練了很久。折彎鉤這一筆,也是練了很久。把字帖中的簡單字都通過讀帖把它們挑出來,比如九成宮裡,從前往後,簡單的獨體字依次有:九、成、中、公、臣、貞、六、之、月、乎、此、也、山、為、水,如此等等。一個一個練,不要求快,每天練一個字,如果覺得臨得不像可以幾天就攻一個字,力爭把這一個字和字帖上酷似逼肖,臨得不像原帖堅決不臨下一個,直到跟原帖差不多了,然後再練下一個。筆畫太多的可以不練。我個人的經驗,把九成宮裡的簡單獨體字練完,得個一兩年。
然後再練有間架結構的字,也就是能拆開的字,比如宮、醴、泉、銘,也是這樣一個一個練下去。九成宮全部一千多個字,這樣也得練一兩年。
然後可以通臨,注意每個字之間的呼應、大小、在格子中的位置。所謂章法。通臨就很快了,估計一年半載就夠。總共五六年時間,這一本帖就算臨摹透徹了。
然後可以臨歐陽詢的其他字帖,比如皇甫誕、化度寺、虞恭公。這個過程可以看到九成宮裡沒有的字,歐陽詢是怎麼處理的,以及九成宮裡沒有的歐體特點,比如皇甫誕全是虛起實落,等等。在這些歐體經典字帖里轉悠個一兩年,中間可以再返過來臨九成宮,互相比照,加深體會。這就得有七八年了。
基本到這個程度,歐體楷書就算練出來了。歐體有個特點,寫的了小字,寫不了大字,如果想寫大字,再練練顏柳都是好的。但是歐體有一個好,轉練行書時比顏柳都快。練到四五年的時候,其實就可以練行楷書了,王羲之、趙孟頫、文徵明都是不錯的。
總之練字是個水磨工夫,想要別人叫好,沒個七八年是下不來的。但是如果老想著讓別人叫好,這個心就會浮躁,反而不能練好字了。所以寫字本身的追求,在過程而不要在結果。當然如果你在意過程,結果不會差。寫字過程中自己所能體會到的那種沉靜,不寫字的人也難有感受。所謂此中有真意。寫字和其他興趣愛好一樣,如果你真喜歡,那麼練習書法的過程本身你會覺得很舒服,哪怕是寫簡單筆畫,這個筆畫我寫的遒勁,夠味道,我是會覺得滿足的。而且呼吸調勻,除了寫字這個世界暫時的都和我無關,那種自成一統,無我圓融的感受,怕是和坐禪也差不多了吧。書法可以減壓,就在於此。它可以讓你收住你亂飛的思緒,讓你從平常俗務中短暫地解脫出來。下面是我以前練書法時的感想:
傳統的世界在崩塌。唯一留下的只有體驗。未來如果還有人練習書法,其目的一定不是為成名成家而是享受書寫過程中關於沉靜的體驗。這恐怕是農耕中國留給後世的最富後現代精神的一樁遺產了。
我自己的書法水平不高,但也獻醜傳到知乎了怎麼樣練好書法,書法好是什麼樣的體驗? - 倪明的回答。喜歡的大家點贊,不喜歡的不要留言,謝謝。


首先不嘲諷,不能像某些人誰的碑帖都不認識就亂講話。本人業餘的很,只解答無爭議小問題。邀請了一位寫了歐體十年的書法愛好者回答。
枕腕是為了穩定,初學者最好枕腕。
不要求量要求質,隨便寫寫十張也不過是強化錯誤。寫每個字都認真分析一下,想想結構筆畫再下手。
別的沒把握,不說。


站著寫,不站著也別枕腕,盡量懸肘。
不知道筆法怎麼練。。。?
他讓你別練多了可能就是因為沒告訴你筆法。。。
沒教你筆法都能寫成這樣,多找視頻看看應該就會了~
另外字帖,上面有人說了,別用這種修過的,放大的。買本清晰點的。


一 成人學員的理解能力是比較強的 所以在學習的時候可以加大量。在寫字的時候應該注意三個大的方向 1 筆鋒行駛的時候是否能夠中鋒行筆
2 字裡面的單獨的筆畫的造型是否能完整的表現出來(是否跟字帖上的造型一樣)
3 我們寫出的筆畫能否放在對的位置上 例如 筆畫的傾斜度 筆畫之間的搭配是否正常(結構正確)
在以前上的三個小點都能夠把握的情況下可以大量的練習 如果不能夠一次性做到三個點 ,那就分解困難 先做到第一小點以後 然後在做到第二小點 再做到第三點 最後將三個融合在一個字裡面 這樣字能夠更加的貼近古人
二 對於枕腕的問題 其實可以根據我們的需求來的

枕腕在寫字的時候手比較穩定 有利於我們快速的掌握點畫 缺點是坐著寫字不利於字的整體把握

站立懸腕有利於我們鍛煉手的穩定性 站立還有利於字結構的整體把握 弱點就是站著寫字手不容易穩定 時間久了容易累。

不管是枕腕還是懸腕其最終的結果都可以讓我們把字寫好,但是當然我們要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 把冷板凳做下去才會有成績。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 不足之處望書友見諒

這幅作品是我的成人學員的作品 學習半年的時間。


曾聽過老師講過一個他教初學者的學書的故事。是這樣的,最開始,讓他/她自己想寫神馬寫神馬,可以自己寫,可以看帖寫,也不必多寫。老師也不管,直到那個初學者自己實在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辦來問老師,老師才開始跟她/他交流,所謂學習書法真正該從什麼地方入手,還怎麼入手。所以前面的放養是為讓初學者更深刻地了解書法,培養初學者自己對書法學習的思考。我很是贊同這種教學方式,特別是對成人而言。畢竟成年人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有些東西是我們可以直觀看出來的,甚至可以透過直觀的東西看到更深層次的部分,比方從每個筆畫到整體字形,每個用筆到整體的筆法運用特點等。實在有問題可以跟老師交流,老師一定會很樂意回答你的。
另外,你的字帖是有經過電腦修圖的,所以字形本身有些變形,但也不是就不能用了,建議你可以找到原碑的版本看看感受一下(在確定深入學習前可以先從網路找圖),再利用手頭這本字帖稍微學習一下筆法方面的東西。在一段時間的學習過後,確定真心要入帖,買個好一點的版本,手頭這本就不要用了。
學習書法,除了要多與老師交流,更重要的還是自己的觀察力、領悟力,還有後期的練習。然後,就醬。


對啊,你這什麼貼。
買那種印刷的碑文的,黑底白字的那種。感受一下氣息。帖學範本更多了。
寫字多思考。


推薦閱讀:

根據視頻自學書法好嗎?
兒童幾歲可以練習書法?
硬筆練五個月,毛筆練一個半月,真心求教。?

TAG:書法 | 楷書書法 | 毛筆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