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齣電影是剪輯的功力還是導演的功力?


1.1更新

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是因為實在忍不住了。
各位高大上的回答,都沒有直接解決問題:怎樣看出 是導演的功力還是剪輯的功力。
我下面的話,只是針對華語電影劇情片的剪輯。國外電影工業系統、電視劇以及紀錄片新聞等等不在此列。
一部電影上映後,經常會在豆瓣等地方看到許多充滿智慧的評論,當然有時也包括對剪輯的評論。
如「剪輯凌厲有力」「剪輯混亂而碎片化」「剪輯節奏拖沓」等等。
但這種評價方式是很不科學的,或者說是很粗暴的。不了解這部片子導演和剪輯的合作方式,是無法就此下決斷的。以下有幾種情況以及看出來的方法。

1、理想的情況下,是導演與剪輯在價值觀上方向一致,審美水準也在同一階層,並且在溝通上非常默契,那麼結果將會是一加一大於二。舉例說明,《風聲》的剪輯風格和影片的類型、質感、氣氛配合得是非常絲絲入扣的,不僅完成了說故事的功能,在氣氛和情緒上也是相得益彰。這個電影你不需要了解內幕,就能知道,這是一個導演和剪輯配合得非常默契的項目,它的內在是一體的。這類導演和剪輯師的組合,可稱之為「靈魂伴侶」型。

當你看到一部讓你讓你忘了剪輯的亮點而只被故事緊緊吸引的影片,當你在影院成為最單純的被吸引的觀眾,而不是影評人的時候,你應該遇到的是這樣的神仙眷侶組合。當然,我說的是這倆人水準都夠高,若是兩個low咖水乳交融,那也會有一種奇妙的和諧,具體例子可參考《午夜計程車》等國產驚悚片。

2、其次的情況,是導演對自己的項目非常有把握,影片的完成度也很高,而剪輯師技術過硬,對於技巧運用熟悉,對於類型理解到位,即便和導演的方向不能完全從內心契合,也可以充分完成導演的想法。這樣的例子,比如《無人區》、《銀牌車手》、我們能從畫面上看到一個非常強勢的導演——大部分場景和情節都能看出前期設計的痕迹,而剪輯把他的意圖還原得很好。

這樣的片子看起來你也會很投入,但會缺少一點點全身心代入的感覺。原因無他,是少了導演和剪輯思想碰撞上的化學反應。但這也是難得的好組合,可稱之為「夫唱妻隨」的五好家庭型。

3、第三種情況。導演對自己的影片不太確定,完成度不算太高,但也不算強勢,會接受剪輯師的建議,對前期的錯漏查遺補缺,甚至重新在大結構上編排故事。這類影片,舉個例子……還是匿名吧,有一部關於自行車的影片,前期素材十分豐富,但在取捨上有問題,整條故事線是在後期重新搭建起來,甚至改變了人物的許多對白,調換了許多戲的場次,人物的背景故事也重新寫了一遍,最後成片在普通觀眾看來依然不錯——把一個故事還是講的有聲有色,只是和原來劇本的設計有許多出入。

你看到一部還不錯的片子,但你總覺得,好像有點什麼不對——「導演為什麼不把這場戲再說深一點呢」「要是那個女人走遠的背影再長一點情緒就更飽滿了」「他說這句台詞的時候很感人,可為什麼畫面切到了別人的臉上」——你就是遇到了這樣的片子。那些小遺憾,就像是打得很好的補丁,雖然還是一件合身的衣裳,但總在仔細較真的時候發現了是被補過的。這樣的組合,可稱之為「半路夫妻」型。雖然也是和諧的家庭,但總是有遺憾的前事,恨不相逢未拍時。

今天先更新到這裡。後面還有幾種奇葩組合,必須養足精神,要不然寫出來會頓感人生艱難。

===================================================


一個回答居然讓我跨了年,實在是不好意思。

謝謝大家的關注和熱情,讓我接著把這片小文章寫完。

前面寫了三種幸福家庭,接下來就是不幸福的伴侶們。老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剪輯師和導演的組合裡面,那些破裂的感情呈現出來的結果就是影片那些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令人混亂、煩悶、不解、疑惑、累感不愛繼而破口大罵的劇情。

4、讓我們來看看這些不幸家庭中最幸運的一種——粉飾太平型。

假若一個項目出生的緣由不是為了如奧斯卡安所言「在人們的內心激起什麼「的目的,也不是導演深藏於內心數十年而終於要對世界吼叫出來的某句話(這句話不一定很深刻,它可以只是」老子就是愛吃雞蛋灌餅!「),而只是一個」局「,那麼很多情況下,剪輯師和導演的關係也就是湊局者。

局是什麼?這個詞也許只有在中國才會有那麼微妙的含義,一言難以蔽之。有時我們會奇怪於某些電影怎麼會來到世上,那些投資者、出品方、導演監製演員都是大傻逼嗎?當然不是。很可能,這些項目出現的方式都是以湊局為目的的——有人想掙錢,有人想出名,有人想玩兒文化。想玩兒文化的人有錢,想掙錢的人有名,想出名的人被認為有文化,這樣一個局就成了。這裡面沒有任何對電影的敬畏和執念,即使湊局者都是業內知名,也無法改變這個項目天生的缺陷——那就是其實沒有人真正愛它,所有人只是愛它有可能帶來的東西。

如果導演不是組局者,那麼他和剪輯師都是來打一份工。即便你很有職業操守,但在工作的過程中,你所認為好的,美的,需要堅持的東西常會被粗暴地干預和阻撓。有時必須要留下某個女演員慘不忍睹的長段獨白,有時必須剪掉還不錯的其他角色——只是因為這些東西妨礙了組局者想要的東西。

這種情況下,工作變得索然無味。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趕緊幹完拿錢走人。導演和剪輯師在這種情況下的相處反而顯得相敬如賓,誰也不較勁。就好像一群人去挖寶藏,人山人海紅旗招展標語口號滿天飛,大家彷彿也幹勁十足,但所有人都知道卻絕口不提——深埋在地底下的不是寶藏,而是骸骨。

最著名的例子是迄今為止的土豪三部曲。孫紅雷甑子丹成龍前仆後繼,陣容不可謂不豪華,幕後也都是經驗豐富老道之團隊,可謂華語電影界空前之怪現象也。這就是局,豪華的大局。可它不是電影。

有點兒跑題。但我還是想多說兩句:電影是個有靈魂的東西,您還是好好賣房吧。

還有後續,寫完這個跑題的例子有點兒鬱悶,歇歇再更新。


我的回答基於工業體系之中。然而藝術片和商業片本身就是兩種物品,固本身立意不同。因此,對藝術片的剪輯解讀只是有較少的參考價值。


大家似乎覺得導演是獨裁者,什麼都干,什麼都管,確實很大程度上也是;但是其實導演和剪輯之間還是有分工的,而且很明確:剪輯師是管剪輯的;而導演,顧名思義,是引導演繹的,英文director 似乎更能夠解釋導演是幹嘛的,「direct」 +「or」,給予方向的人,給予劇組成員方向,以實現他腦中畫面。剪輯和導演是,兩個職位有著完全不同的定位,剪輯是後期工作者,不在拍攝現場,導演是貫穿整個片子的製作的,特別是現場對於演員演繹的導向。

電影是個團體工作,很難說明究竟是誰的功力更大。你說畫面感,是導演的功力?還是攝像的功力?在Life of Pi 後,畫面甚至是CGI的功力。你說服裝,是導演的功力?還是美術指導的功力?所以說好電影是導演還是剪輯的功力,我覺得幾乎無法明確得區分開來。一定要明確得區分開來的話,大致上可以說是,講故事的方式是大部份是剪輯的功力;剪輯師是幫助導演用最合適的方式去講故事的一個,重要的角色。

剪輯師基本是在以觀眾的角度考慮這個故事是否能被理解,試圖把故事用觀眾能看懂的方式講好。如果是紀錄片,片段都是不在預期內的,剪輯基本就是 「導演」。剪輯對一部電影的影響是相當大的。

真要分清是誰的功力更大的話,建議先了解一下剪輯是什麼東西。剪輯基本上重塑了一部電影;footage(素材)不剪,是不會變成一部電影的,它們只是一段段片段。所以,基本上,拿到 footage 後,剪輯會做粗剪,然後導演會來看粗剪,給予自己的見解,雙方達成共識,然後剪輯再去各種修改,然後形成電影。剪輯可以有無數種節奏和影響,甚至最適合這些 footage 的表達方式和劇本順序都有出入。

所以一部電影其實到完成為止,基本上有三個版本,劇本版本,到拍攝就有了拍攝版本,剪輯完了後就有了剪輯版本。一部電影的最終一個版本,就是剪輯的最後一切。

現在都是 NLE(Non-linear Eiditng)的時代,關於剪輯的歷史,推薦去看紀錄片:電影剪接的魔力 (豆瓣) ,土豆:PBS電影剪接的魔力.The.Cutting.Edge.-.The.Magic.of.Movie.Editing_在線視頻觀看 ;於是我不囉嗦了。
但是剪輯這件事情,其實是用 Walter Murch 的話來說,便是,是人腦對畫面的理解;有點類似觀眾心理研究。基本上是 audience oriented 的一門藝術,是需要站在觀眾的角度去理解畫面是否能交代情節。(順便推薦他的書 《眨眼之間》眨眼之間 (豆瓣) )
這個關於人腦對畫面理解的研究,也可以追溯到蘇聯時期的剪輯師, Eisensetein,也就是現在最常用的一種剪輯手法,蒙太奇(montage)的創始人;紀錄片裡面有說,強烈推薦去看看,如果對剪輯感興趣的話。

一部片子有很多剪的方法。一部按照時間順序敘事的片子,進到剪輯室後可以倒著說,比如電影 「Memento」 記憶碎片 (豆瓣) ,這個電影裡面,倒著說故事的方式,更適合故事的情節,觀眾也更能感受到更多的驚喜。剪輯的多樣性要歸功於 Avid 的誕生,數碼剪輯的方式,讓故事的說法有了大大的改變。具體想了解,也是可以去看 電影剪接的魔力 (豆瓣) ; 土豆:PBS電影剪接的魔力.The.Cutting.Edge.-.The.Magic.of.Movie.Editing_在線視頻觀看 。

剪輯師一直是在嘗試以觀眾的視角來看待整個故事是否能被理解。儘管導演有作者光環,但是,把故事拍好是導演的功勞,把故事講好卻是剪輯的功勞。

==========好,我要開始囉嗦了,有耐性的人可以看看 =============

至於一部完整的電影很難看出來具體是誰的功勞更大,真的要分是誰的功勞更大的話就要去挖劇本了。
但是事實上,在一部電影的拍攝中,隨著拍攝的進行,出來的footage多少會和劇本有出入;想像中的畫面,和最終拍出來的畫面多少會有區別。因為導演跟著整個拍攝過程跑,甚至有時候為了拍好一些片段,而離原本的想法越來越遠。拿到片子後,導演多數情況是當局者迷,他也開始不知道怎麼拿捏了,他也不知道哪段好,哪段不好,準確來說,每段片段他都很愛;他甚至會做無理的要求,比如:「 花了好多時間才能把這段拍好!我一定要用!」 但是事實上,這一段 「花了很多時間拍的片段」 未必適合片子整體的感覺,不一定是這個電影的最好的講述方式;所以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電影,不一定是符合最初劇本的設定。
而剪輯師的工作是用已有的材料重新把故事,用觀眾能理解的方式,講一遍。
在一般好萊塢系統中,剪輯是不參與拍攝的,不會被 「花了很多時間拍的片段」 矇住雙眼,這樣剪輯可以完整得保留自己見地,去發揮自己對於劇本的理解,竟可能得在已有的 footage 的基礎上還原劇本中的情形,同時,製造 tension(戲劇張力),竟可能從觀眾能理解的角度出發去表現導演腦中的畫面
而如何在剪輯中製造戲劇張力,和選擇的片段有關,與聲音的剪輯的點(edit point)有關。電影中的一個場景會有很多機位,比如一對人在喝咖啡聊天的情景,有一個側面的兩個人的鏡頭(two shot),有一個過肩鏡頭(OTS,over the shoulder),有近距離(close up),等等。而剪輯師的工作就是在眾多片段中,選擇合適的時機(timing),用合適的鏡頭(shot),選擇合適的演繹(performance),在合適的節奏下(pace),展現這個故事(narrative),表達一種情緒(emotion)。最終情緒服務到故事,也同時感染觀眾,昇華故事。

我這裡也只是介紹了剪輯的工作,一部電影中,導演和剪輯誰的功力更大,也是因片而異,很難一概而論,但是把故事put into shape 的人是剪輯,把故事講好的人依然是剪輯。劇本最後版本就是剪輯最後的一剪。

呼,說了好多。希望有解釋到你的疑問。

最後還是要加一句,個人經歷,僅供參考。


================= 延伸問題的回答==================

Q:我看有的電影(如:畫皮)會像做動畫一樣先畫個分鏡稿,請問這對電影畫面有什麼影響?對導演和剪輯有什麼影響?

A:分鏡主要是導演用來和攝像導演溝通 演員活動,相機角度,相機移動方式等,的一連串繪畫或者是動畫。
因為在拍之前其實有很多前期溝通以及準備工作,分鏡就是其中一種 previsualization(抱歉我是在找不到合適的翻譯,不過可以按照構詞法來理解, pre visual,提前看到,但是這個看到比較思維上的看到,而不是物理上的) 的溝通手法。主要是給攝像導演一個場景大致 佈置,人物活動,相機移動,取景的感覺;特別是複雜的相機移動和角度,比如一些特效場景。這樣,導演和攝像導演會更好地理解以及討論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拍。
分鏡對剪輯的影響不是特別大;除非是一些複雜的人物活動,或者特效鏡頭,剪輯看到分鏡後,可以理解導演的用意,以便在剪輯的時候參考或者是延伸出更有效果的剪輯。
但是主要還是用在前期,類似整部電影的一種「排練」,像是一種電影的「草稿」。

Q:非線性不是指數字化編輯嗎?但愛森斯坦的剪輯方法,我記得在大衛波德維爾的《電影藝術》裡面說是非連貫性剪輯,這兩個應該不是一個概念吧?非連貫性剪輯是現在常用的手法,那現代好萊塢和傳統好萊塢有什麼區別呢?

A:首先,NLE 中 linear 不是線性的意思,應該翻譯叫做「連貫」。因為早期的拍攝和剪輯都是按照劇本的時間順序去拍攝的,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個地點拍完跑下一個地點的。是一種非常沒效率的拍攝方法,而且用的也是膠片拍攝,膠片剪輯,這樣的剪輯也相對麻煩。所以早期電影剪輯都幾乎只是剪去不好的地方,把動作連接起來,沒有什麼特別關於劇情上的創新,也沒上升到一種藝術,純技術活兒,這種剪輯,叫做 linear editing,連貫地按照劇本,一個場景接著下一個場景來剪輯。
愛森斯坦開創用的剪輯手法叫做 蒙太奇,和 NLE 是兩回事兒。
我這裡分別說明。
NLE是數碼時代才出現的一種剪輯的「系統」,因為素材可以翻來覆去地看,而且在軟體的time line上可以更好地看到整部片子的佈局,很方便修改。而且也不一定要場景一剪完才能剪輯場景二,可以直接剪輯場景三,再來剪輯場景一和場景二,因為電腦非常方便修改,只要記得保存就行了。
蒙太奇 祇是一種剪輯的「手法」,現在經常用。建議直接去看那紀錄片,解釋得估計比我要清楚。大致解釋起來,就是人腦自動連接畫面裡面的元素,形成一個故事。基本的概念就是
「一個男人的鏡頭」
「一個美好的家庭的鏡頭」
「再來一個這個男人笑的鏡頭」
那我們感覺得到這個男人覺得幸福。
然後我們把中間的美好家庭的鏡頭換成一個食物的鏡頭。那就變成
「一個男人的鏡頭」
「食物的鏡頭」
「再來一個這個男人笑的鏡頭」
我們就會覺得這個男人是餓了,感覺馬上就變了。
所以其實這些祇是一個個畫面而已,是我們腦子把這些畫面裡的元素連接在一起進行理解。用崑丁的話來說就是,「電影就是一場幻覺」。


在理想狀態下:
導演在拍攝時最主要的工作是「連戲」,要確保演員的表演是連貫的,確保有足夠的鏡頭數,以及故事邏輯不要出問題。
而剪輯在後期剪輯時則是要將其中的「情緒」完成連貫,這是只有在剪輯階段才能處理的工作。

而這一切的工作基礎,就是前期的劇本。在好的劇本支持下,導演和剪輯都是在完成各自階段的工作,都非常重要,不存在誰的功勞一說。換句話說,電影好就什麼都好,大家開心就好。
只有電影出了問題,才需要分辨是誰的責任。但那個時候,再來分辨誰的責任,其實都不開心。

在現實中,尤其是中國的現實中,導演是一個需要隨時衝上去救火的消防員,整個鏈條中出任何問題,可憐的導演都要衝上去堵槍口,這種情況下討論導演和剪輯的功過沒什麼意義。


看錶演,看台詞,看主體思想,看場面調度……
剪接再好,不能把控電影的總體故事,也不能把控表演,鏡頭角度,光影效果。
像《JFK》這樣的電影,剪接固然很絢爛,但是你要看電影中的氣場,依然能感受到Stone當年強大的氣場。

邏輯上應該這麼說,好的剪接只能不把一部好的電影搞砸,能讓一個爛電影不會爛到不能接受。


光看電影看不出,得知道些內幕,也就是說除了主創人員外,其他人很難知道。

因為導演和剪輯師對創作所佔的比重可大可小。導演大可以大到什麼都管,小可以小到什麼都不管(由其他人來共同完成導演的工作)。剪輯師大可以大到改變影片節奏、氣氛,甚至部份劇情,小可以小到只是操作機器而已。

有一些條件可以用來幫助判斷剪輯師對創作所佔的大致比重:1,有沒有 previz,是否足夠好。previz 會極大減輕剪輯師的工作量;2,有沒有分鏡頭腳本,是否足夠好。分鏡頭腳本可以大幅度減輕剪輯工作量;3,有沒有劇本,是否足夠好。4,導演是否指揮剪輯,指揮了多少。(不過即便是這些,外人也是不容易知道的)


很難分辨出來。。。
記得一個真實例子:某片子拍完了,剪出來的效果發現並不好。後來導演和剪輯師決定把它剪成另外一個故事。結果。。。該片子還在奧斯卡拿了某獎,但並非是最佳剪輯。
回頭我找到細節再補充上來。

補充:
電影是&原來的故事是主角有N段愛情關係,HALL只不過是其中一人。
剪輯時導演艾倫和剪輯師羅森布朗都覺得行不通
剪輯師建議留下男主和HALL的愛情為重心。
後來該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劇本,女主角。。。唯一未獲獎的是剪輯.
---& Page 158


沒有好劇本這兩個都是扯淡,有了好劇本這個問題才有討論的前提


你們知道剪輯有多噁心么!!!!正常人看一次電影覺得爽了,那麼看3次會不會覺得厭煩呢!!剪輯師如果認真的話看個30次都有可能啊!!!會吐的!!!!
剪輯師,也算後期的一種,包括剪輯,調色等等都是!!剪輯剪個新聞,明明只有1分鐘多一條,你剪個1個小時都有可能啊!!還有字幕啊什麼音頻啊!!!只是一條新聞啊!!!!1分多鐘啊!!!!
而且剪輯和設計師差不多啊!!都是上面不滿意又要修改啊!!!改到上面滿意啊!!!會吐的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看導演剪輯版


就說一點吧,看到有人推薦說去看看《電影剪輯的魔力》這部紀錄片,well well well 我不推薦。

這部90分鐘紀錄片說來說去就是一群名導變著法在說剪輯牛逼,剪輯偉大,卻決口不提到底怎麼剪的


《眨眼之間》裡面有一句話,我覺得不錯:
「電影就像是一盤菜,導演及各部門成員挑回來上好的食材(素材),剪輯師把這盤菜炒好。」
所以素材本身的優秀,是導演(及其他各部門)的功力。如表演、調度、畫面風格等等。
菜與菜之間的感覺如何,要看剪輯了。比如各鏡頭情感的銜接、推進,劇情結構安排,剪接的節奏等。

還有兩點想說的
電影是集體的藝術,所以很難說是誰的功力。
好的剪輯的目標通常是讓人感受不到剪輯的存在,所以常常是幕後英雄。


知乎第一答…我記得姜文說過:不參與剪輯的導演根本不能被稱之為導演。
我不知道題主有沒有這樣的體驗:真的想通過作文表達自己的一種想法,卻面臨像高考作文800字這樣的限制,心中有無數話想說 是否在腦中不斷增刪, 精鍊論據,甚是苛求一句話合轍押韻。當在最後一個格子寫上一個"。"時自己都會被感動。而同樣的論據 觀點 到了另一個人手上 就變成了其他東西。
我想電影也是如此,在基本2小時的時間內,將三個月拍攝 一年籌備 甚至像《Schindler"s List》和《太陽照常升起》這樣蟄伏十年的作品呈現出來 剪輯的作用不言而喻。可以說 一定程度上 剪輯讓電影重生 是每一個負責人的導演拍一部走心之作時的必備過程。之所以喜歡姜文 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他的剪輯 《太陽》四個時空獨具匠心的編排《子彈》開場的快速切槍……廖凡在接受採訪時說:那時候拍「鴻門宴」這場戲 組裡的人都到了 準備下一場。結果誰知道導演三台機器 一台掛一萬尺帶 一轉轉了三天 優哥 發哥 他們仨就在那嘮 足足嘮了三天…再仔細回想那十幾分鐘的戲 每一個表情都歷歷在目 鏡頭的切換.旋轉…而這些 真的離不開苦心的剪輯 三個月一群人拍攝 三個月孤身剪輯 …這背後正是導演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對待電影的認真…對於樓上那個 是說拍的好還是剪得好的?我想說對於真正有心的電影 我真的會由衷的說一句:剪的好!


除非電影每場戲都是一個長鏡頭。那絕對的導演功力。侯孝賢,楊德昌。
否則你看不出來。
好萊塢的理念就是導演盡量多拍,所有角度都來一遍。每一個有可能的角度都有。後期開始的時候,是導演和剪輯師在工作,不過成品必然是製片人和監製指導的。
換言之好萊塢大片的剪輯沒有導演什麼事,所有角度的素材都有。


第一次,正式在知乎回答問題。

首先我要說的是,我是《做繭》的導演,很多朋友應該不會陌生,因為我在這裡跟很多人鬧騰過。

《做繭》是一部懸疑片,劇本修改了幾十次,然後才開始拍攝。拍攝的時候,我力爭每一個場景都要有足夠的鏡頭可用。例如韓凱審訊的那場戲,每一次都要拍攝一個全景、然後是正反打。演員如果有一次表演出現紕漏,就得重新拍一次。我之所以如此要求,為的就是後期剪輯的時候有足夠的鏡頭可用。看過《做繭》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我更多的畫面在審訊室里給了前刑警韓凱,主要原因就是與他對戲的演員表情不到位,所以儘可能的給了表情到位的演員。

按照劇本來剪輯的話,我們第一場戲是大兵進入囚禁室,然後被柱子踹倒,然後韓凱出現,審訊洋洋,洋洋交代過程,然後審訊大神,然後大兵告訴大神柱子跟他要過葯,大神說出梅子,大兵找梅子,審訊柱子,柱子被扎,梅子交代,最後是大神接到洋洋電話,一切水落石出。

拍攝完成,我坐在電腦前,按照分鏡腳本一點點的剪,我發現前面一點都不吸引人,於是我進行了調整,把柱子被刀扎的那場戲放在了前面,這樣能夠在前三分鐘就抓住觀眾。然後又把交易的戲挪到前面,老大發現假幣,然後被抓到囚禁室。這樣一來,前六分鐘,《做繭》這部影片的故事已經完整的建置起來了。

我自己的感受是這樣的:編劇,寫一個好故事,導演按照劇本,拍出相應的足夠的畫面,最後,就是剪輯的功力了。一個故事精彩不精彩,故事到底能不能讓觀眾看懂,有了儘可能多的畫面,那麼剩下的就完全靠剪輯了。

因為我們用的RED EPIC拍攝,畫質5K,所以在剪輯的時候有了更多的自由度。比如KTV裡面,眾人跳舞,那時候我們沒有文文的畫面,只有她和柱子坐在一起的畫面,我為了展示別人跳舞而文文很端莊的坐在那裡,所以把畫面裡面的柱子剪掉了,差不多裁掉了畫面的五分之二強。

還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我用剪輯,讓三個不在同一個空間里的四個人,剪到了一起,沒有觀眾會知道這一點。這場戲是大兵撕著梅子的頭髮進入審訊室,畫面展示梅子跌倒,然後是大兵說柱子你行啊,錢呢?柱子滿臉是血的說自己被陷害,接著是韓凱低頭看梅子,然後大兵看韓凱,然後抓起梅子的頭髮一耳光打過去。在這裡,其實是不同的三場戲,被我剪輯成了一場戲。那個時候我們的演員韓凱已經因為檔期的原因走了,在他走之前,我拍下了他低頭看梅子的鏡頭,他當時低頭因為沒有參照,是我躺在地上讓韓凱看著我,拍下了這個畫面,然後在剪輯的時候把這個鏡頭剪進去,這樣一來,觀眾就以為是同一個場景、同一個時間……

還有要說的是。在審訊洋洋開始,洋洋老實交代,在高速服務站,柱子放箱子的畫面在剪輯的第一版的時候沒有剪掉,結果讓觀眾一下子就明白了:哦—原來被他拿走了。後來,我想到,既然是洋洋交代,那麼事實是洋洋並沒有看見柱子換箱子,那就不應該在這裡出現這個鏡頭,於是我剪掉了。在最後包袱完全打開的時候,觀眾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被他拿走了。這個情節,如果剪輯不考慮好,就很難營造懸疑。

《做繭》用上線五天的時間收回了成本,現在仍然以每天十幾萬的點擊率上升,盜版已經泛濫成災,加上街頭巷尾的盜版DVD碟片(您見過36分鐘的微電影也有盜版的嗎),可以說,作為一部投資八萬的微電影《做繭》是成功的。經歷過這一次,也讓我明白,剪輯——在一部影片中,占著40%以上的功勞。

一個故事怎麼講,畫面怎麼刪,有些穿幫的地方怎麼裁……故事是不是驚悚、懸疑、喜劇……全都需要剪輯來實現。

一個好的剪輯,能讓一堆爛素材起死回生。這個,真不是瞎話。

作為一個導演,親自剪輯自己拍攝的影片,是最美不過的事了。據我所知,在好萊塢,擁有最終剪輯權的導演,也不過十來個而已。


導演是爹 ,剪輯是媽。


傳統意義上說,剪輯在拍攝時已經決定好了。剪輯的功力,大概真人秀對此的要求高一些。


電影是絕對的team work,但我始終覺得電影的成功來自於導演的水平。因為好的導演可以控制剪輯師(差導演當然也可以毀),但好的剪輯師是沒法救差勁的鏡頭的(救也只是有限,廢鏡頭多根本沒法剪輯)。在我看來,剪輯如同電影的第三稿創作(一稿是劇本,二稿是拍攝),剪輯會讓漂亮的鏡頭語言充滿感情,也可以把單調的鏡頭變的更吸引人,無疑這絕對是電影中不可或缺的環節,而且這也是導演幾乎全程參與的工作。電影導演一定是從劇本、拍攝、剪輯都必須全身心投入的,所以,美國電影將導演名字A xx"s film放在影片最開頭,不僅說明這個人牛逼,而是真的這是TA的作品。所以,剪輯師和導演一定不是在一個位置上的,即使鄙人身為末流編劇,也認為電影的功力全看導演,因為爛導演把你辛苦寫的好故事拍的很差,這是大幾率發生的,剪輯師再也不可能救。


這個問題讓人摸不著頭腦,沒有導演的拍攝素材,剪輯剪什麼?或者導演拍了一堆垃圾讓剪輯妙手回春?好電影的前提是有好導演,導出一堆好素材,從好素材里再挑出最好的進行剪輯!


《天國王朝》的公映版和導演剪輯版


剪輯師也是 「導演」。影視是一個個鏡頭通過剪輯構成的,成為一門獨立的現代藝術,也由此產生了剪輯的藝術。剪輯,本來是導演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一部影片的創作,是從劇作者編寫文學劇本開始的。文學劇本是整部影片的基礎,是影視作品的第一道工序,而導演是再創作者。


推薦閱讀:

從電影製作的角度來講,是導演中心制更有效還是製片人中心制更有效?
中國有哪些優秀的獨立電影和獨立電影導演?
哪些主流的著名導演對獨立電影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TAG:電影 | 導演 | 剪輯 | 電影拍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