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唐宋古文運動的實質?
魏晉以來,儒學衰落,佛教傳入中國,道教也在不斷發展。唐朝的大多數封建統治者是推崇佛教道教的。寺院越來越多,僧侶越來越多,已經影響了正常的農業生產秩序。同時,佛教對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構成了很大的威脅。
古文運動實際上是一場儒家復興運動,是中國本土思想文化受到外來思想文化嚴重衝擊的反應。所謂『文以載道』中的『道』,就是指古代儒家聖賢的思想,而不是指佛法。相關的論述可以看韓愈的『諫迎佛骨表』。
佛教的傳入對中國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相關的討論網上已經很多,可以參見鄭振鐸『中國文學史』。『古文運動』就是對佛教影響文學這一趨勢的反動,是儒家對佛教反擊在文學上的反映。從此以後歷朝歷代中國文學自六朝形成的自我表達傳統就死了,中國古代文學和儒家政治思想再也分不開。唐朝之後的古代中國,基本上偉大的文學家首先是秉持儒家思想的政治家和士大夫官員,其次才是文學家。
由於佔用大量土地的寺院和不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僧侶的數量不斷增大,已經威脅了封建王朝賴以生存的農業生產秩序,『三武一宗』進行了大規模滅佛,從此漢傳佛教衰落。融合了儒釋道的宋明理學新儒家興起。從這個角度看,『古文運動』的推動者們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但我個人還是覺得『古文運動』對中國古代文學產生了很嚴重的負面影響。韓愈已經有了以文為詩的苗頭,柳宗元特別喜歡寓言故事,宋詩重說理。我個人還是更喜歡六朝詩和唐詩的。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大部分說教氣息很濃,亦或就是政論文,連遊記都要弄出一番大道理來,很少看到六朝那種鋪陳渲染的景色描寫了。所謂古文運動,實質就是復興儒學的社會思想運動。無論唐還是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把古文當做工具、手段、形式,而以儒道為本質、目的和內容。排斥異端,抵制佛老和繼承儒學確立儒學獨尊的地位,才是唐宋古文運動的兩個真正的目的。唐宋古文運動表面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實際上兩個目的都沒有完全達到:儒學獨尊倒是獨尊了,但已經不成其為儒學,而是受佛學熔鑄、改造的經學,陽儒陰釋,佛老的地位並沒有從根本上動搖.如此說來,唐宋古文運動又取得了什麼樣巨大的成功呢?其實,唐宋古文運動最大的成功就在於古文擊敗了駢文,古舊的儒學徹底摧毀了魏晉以來新生的尊重個性、啟發人的意識的玄學。儒學本身便是一種具有強烈復古色彩的政治學說。無論儒學創始人孔子,還是其後繼者孟子,動輒都盛稱三皇五帝、堯舜虞唐、夏商周三代。在他們看來,所有過去的朝代都是清明的,都閃耀著理想的純樸色彩;國家的禮儀制度,必須以過去的朝代為楷模。
唐宋古文運動以思想復古為目的而提倡古文反對駢文,唐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已經清楚地認識到:駢文是時世之文,花里胡哨,品味俗下,根本無力負起嚴肅反映儒學思想的重任;而與之相比,先秦兩漢可以奇句單行的古文則顯得端莊、嚴肅、高雅,以之言道,可以與道彼此相稱、交相輝映。然而他們怎麼也沒有料到,除明道功能相異外,古文與駢文的矛盾,也並不簡單的是兩種語句形式、語言風格的矛盾同時還是兩個不同時代的語言的矛盾。駢文當時之所以被古文家蔑稱為時世之文、俗下文字,想來運用的肯定是當世通俗的口語;而古文表面看起來語句自由、活潑,但無疑為先秦兩漢時語言的產物,寫作古文必然帶來書面語與口語的距離。也許在唐宋時期,先秦兩漢古文的語言還沒有失去生命力,與當時口語的距離並不十分遙遠,將其引入文章,還不至與時人有太大隔膜。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書面語言與口語的距離無疑會越來越大。後世文言與白話之分,恐怕最早可追溯到此時。試想,為什麼從宋代開始便會產生出白話小說一類通俗文學呢?毫無疑問,宋時古文的語言與民間口語已經比唐代形成更大的差距,文言文學已經不為大多數民眾所歡迎。由此而論,古文對駢文的勝利,不過是文言戰勝了口語,古代句法、辭彙戰勝了俗下流行的語彙罷了。唐宋古文運動取得如此成功,實在不可以稱之為革新,而只能稱復古。
古文運動其實就是一種文化改革,一種對佛學的抵抗,也是一種對落後文化的鞭笞,從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何為事而做」就開始了。不過真正領導古文運動的,是我們眾所周知的唐宋八大家,從韓愈一直到曾鞏,都為古文運動出了一份力。如果說唐朝白居易,韓愈,柳宗元,更多是為了宣傳儒學文化,那麼宋朝的歐陽修,蘇軾等人更多的是為了改變五代的那種艷麗的文章,改變說大話,空話。將議論文變成了寫作的潮流,究其實質,古文運動就是讓文章變成議論的工具,而不僅僅妖嬈,艷麗的繁華!
儒學復興。
詞藻被耍完了,再玩下去就是噁心
推薦閱讀:
※古代人如何學文言文?
※有沒有很撩的古詩詞或者古文?
※文言文中,有哪些句子是古人對人生的理解,讓你印象頗深?
※最滄桑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