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入門篆刻?

怎麼學習?從什麼地方開始?
怎麼做?


推薦先買一本《篆刻五十講》看看,畢竟篆刻是個小眾又艱深的愛好,先確定自己是否真的有興趣比較好。

————————第二天買石頭歸來的分割線————

一.入門書目:
·吳頤人著《篆刻五十講》
文字淺顯易懂不枯燥,圖文並茂,介紹了篆刻的歷史和各個流派的特點,每一講後還留有作業,適合初學者自學。

二.工具與材料:
·刻刀
初學者適合使用8mm寬度的刀(永字牌,淘寶上搜金石印坊首頁-金石印坊店【我不是做廣告的QAQ】)或者是吳昌碩刻刀,後期開始練習朱文時再換成5~6mm的薄快刀進行線條的力度化處理。注意篆刻用刀是平口刀,斜口刀或尖口錐形刀等主要是用來刻橡皮章的。
·印石
練習章選用蒙古石或青田石為佳。雖然目前青田石產量減小,市場上有印度石取代青田的趨勢,價格也似乎是印度石更為划算,但還是建議起碼能刻到一些青田石,積累一下手感(印度石比較粉,青田石比較脆)。石頭刻之前先用細砂紙打磨一遍,因為新的石頭表面一般都有一層蠟,需要磨去,否則水印(稍後詳細介紹)會做不上去,注意確保印面平整,可以將印章豎直放在鏡面上測試是否已經打磨水平。如果題主所在的城市沒有好買石頭的地方也可以藉助萬能的淘寶= =買之前要注意甄別,最好還是現場挑石頭不容易買到壞的,如果在上海的話推薦去豫園的藏寶樓。
·連史紙
用來臨摹印章的材料。臨摹的重要一步是製作一枚儘可能精確的水印,連史紙作為宣紙中比較薄透的一種,一直被作為拷貝紙使用,後面會詳細講到。
·毛筆
用來製作水印,最好選用筆尖較細的紅豆或者七紫三羊。
·砂紙
砂紙分為粗砂和細砂:砂紙背面有數字,數字越大則砂紙越細。一般細砂用600左右的就可以了。磨石頭需要由粗砂到細砂地磨,一開始的磨去蠟可以用細沙,之後後可以在細砂上加點水以減小摩擦。用粗砂的時候注意只能朝一個方向磨,比如說只朝↑這個方向,而且要注意轉動石頭以免磨歪。細砂主要是蘸水打圈磨。

三.開始動手!
·做水印
做水印最好用連史紙,它分為正反兩面。首先將光滑的一面放在要臨摹的章上,用鉛筆將線條和邊框輪廓描下來,再用紅豆或者七紫三羊沾濃墨(最好是宿墨),將之前描的再描一遍,描好等15~20分鐘,將上墨的那一面貼在刻石上,沾少許水打濕印面,覆蓋上一張紙巾吸水墊著,同時用指甲或者其他圓頭的石頭用力壓紙巾讓墨印上印面。等壓好揭下紙,再等15分鐘左右墨幹了就可以了。
·臨摹
新手可以先刻回字(五十講里有詳細說),練習線條,再從簡單的漢印臨摹開始,比如「周誘」「桓駕」「李嘉」「魏嫽」等。之後再考慮其他風格。
刻章一開始主要的困難就是練線條,比較枯燥,但是凡事欲速則不達,線條是基礎很重要。臨摹時期可以嘗試不同的風格,再選擇自己覺得比較適合的風格。還有一點注意的是,做水印要很仔細,刻的時候大膽心細,線條不要一遍又一遍地修,線條容易軟且無力。

如果題主有人人或微博的話,可以關註上海師範大學秋石印社秋石印社-公共主頁、Sina Visitor System和指導老師「Sina Visitor System」,上面會定期發一些印章的欣賞和練習,可以與我們多多交流。

最後祝題主學習順利,每天都有進步。


學習篆刻是一個長久的事情。如果是自學這個周期會更漫長。要學好篆刻的朋友,一定要做好長期戰鬥的準備。

本人學習篆刻有年,結合自己多年的經驗,來講講具體的操作方法。

既然是入門,我們講一下工具,要準備的具體東西和用途。

一,刻刀
用字牌五毫米或八毫米平口刀。或其他牌子的也行,只要好用即可。
五毫米的刀小輕便,八毫米的刀重,下刀容易輕鬆。兩種刀我都用過,我更喜歡八毫米的刀。大家可以自己選擇順手的。

二,練習石
一般用青田石,石質有點硬但比較脆,10左右一方,挑石頭則要注意,得原則顏色嫩一點透一點的,顏色老的苦的多半難刻。有條件的可以買稍好一點,刻起來舒服,一般練習石有時候會有砂釘,密度不一,好的青田石刻起來爽利。另外其他種類的石頭也可以用,只是有的綿軟,有的會有點粉,刻起來刀感不一樣。

青田石

三,砂紙或金剛石磨盤
比較而言後者好用且耐久。這個用來磨石頭,磨石頭需要注意的是要四個角轉換著方向磨,不可只在一個方向上磨,會磨不平的,也不能按8字形磨。這是磨石頭的技巧,不可小覷。

砂盤

四,拷貝紙和連史紙

拷貝紙用來摹寫過畫印稿。臨摹前人作品時常用,拷貝紙薄而透明,可復在臨摹作品上,看的清楚。

知乎上有很多回答說畫印稿用連史紙,是誤導人的。連史紙是鈐印用的。分工要明確,不能混淆。

拷貝紙

連史紙

大家仔細分辨一下這兩種紙。

五,小毛筆和一得閣
毛筆筆鋒要好,寫小楷的筆或鉤線筆都可以。畫印稿墨要濃一點干一點,否則容易透過去。
另外到了要上石的話,如果是水印則要印稿夠黑方能印的清楚,反寫上石則墨濃方能留住筆,不然石面太滑。

我推薦用毛筆畫印稿,如果真的駕馭不了毛筆,其他筆如中性筆或鉛筆也可。

六,鏡子刷子和直尺鉛筆
鏡子在畫印稿和修改印章都能用到,刷子用來刷去石粉。
直尺和鉛筆是量尺寸和做標記用。

七,印泥和印床
初學者用一般的朱鏢或硃砂印泥即可,價格在45到150之間,上海西泠印社出品,一小袋裝30克。

印床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印床有固定作用,省力而方便,同時也有保護手的作用。

印泥

八,拓印板或一小塊平玻璃
蓋印時候用,蓋印需要在很平的硬的東西上蓋,這樣每一個面才能都蓋出來,不放過任何細節。
好印七分刻三分蓋,蓋印也是很講究的,所以這也要注意。

拓印板
西泠印社出品價格稍貴

這個也可以

第二次更新:

關於刻刀我再補充一點,我見過社會上刻印的朋友的裝備,一套刻刀大大小小的,刻一方印要換很多刻刀。我刻印,正常大小的印章,基本上都是一把刀就OK。專業圈基本如此。特別小的印章可以用小刻刀。

今天我本講臨摹範本選擇和工具書或篆刻查字網路工具。

學習篆刻,入門基本上都是以漢印入手,所謂的印宗秦漢,實際上多半是印宗漢印。因此,範本選擇好的漢印印譜即可,漢印是基礎,朱文印咱們往後放一放。

推薦的印譜

首選的是這本

《上海博物館藏印選》原版比較貴,有藍顏色的翻版。

http://mp.weixin.qq.com/s/k2Wp1s98zpki-p622-Gbig

這裡有古璽有漢印,漢印分官印和私印,我們只要選擇漢印部分即可。

還有一本《故宮博物院藏古璽印選》,文物出版社。也是選擇漢印部分。

http://mp.weixin.qq.com/s/0mt7iaNxbzHPBRqP1Fprbw

以下是選用印例,這裡選擇的都是比較好的印章,臨摹這些作品我們才能學習到更多的東西。要強調的是,漢印並不是全都水平很高,有的不好,我們看看即可,無需去臨摹。印章的好壞,一對比就出來了,難度不大,多看就好了。
另外附選讀文章和參考書目。要學好篆刻,不僅要學習技法,相關的文化知識也要掌握,不然只是個刻印的工匠。

工具書的選擇

《漢印分韻合編》

《漢印文字征》

除傳統工具外,網上有篆刻字典在線查詢,會比較雜,但字體選擇以以上兩書為最佳。

給大家推薦一個強大的 app《金石考證》,非常好用,和查字典一樣,靠譜。

這是查的漢印

這是查的金文

以上的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我能做的就是這些了,接下來就靠自己去實踐了。

接下來我會講講篆刻學習中篆書的學習還有具體的臨摹一方漢印以及怎樣創作一方漢印的種種細節。

在刻印過程中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小細節?

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組精品篆刻視頻,不容錯過。

視頻由中國篆刻網精心製作,名稱 是【一日一印·李平】

想要學好篆刻而有不知道具體操作的朋友可以反覆觀看。視頻在中國篆刻網微信公眾平台有發布,大家在手機上即可觀看。現在已經更新了十五講。

http://mp.weixin.qq.com/s/zNToG3fHs-nO79zokDaxVA

http://mp.weixin.qq.com/s/79lFnl-y6j8CIeVnmKLz1A

講講書法對於篆刻的重要性。


一方完整的印章包括印面文字和邊款文字。我相信有特別多的朋友,只會刻印面文字而不太會刻邊款。或者還有一種情況是,一直專註於印面的刻制,而不曾想過還要刻邊款。

而且事實是很多書法篆刻專業的朋友,對於邊款也不夠重視,就我自己而言,從高中自己喜歡刻印起,到2009年開始跟著老師專業的學習篆刻,我的關注點幾乎都在印面上,而且相當長一段時間不會刻邊款,2011年我考進中國美術學院,在學校裡邊款教學的安排也很少,仍然是專註於印面的處理。大約在2012年,我在西泠網上遇到了杭州的一位老先生百戲齋高永華老師,他很喜歡我的印章,我和他成了忘年之交。見了幾次面後永華老師對我說,邊款還要加強,邊款很重要。老先生曾贊助過西泠印社第四次篆刻展,在這一年的展覽評選中,增加了優秀邊款這樣一個獎項。也許大家到現在也很少見到還有這樣的一個獎項,而設立這個獎項就是鼓勵篆刻家們重視邊款。

當我們的篆刻達到一定水平的時候,有朋友喜歡和購買,或者送給師友的時候,幾行好看的邊款就顯得尤為重要,邊款不好看,整個印章的品相會被破壞,因此就顯得拿不出手。

其實邊款和印面文字一樣重要,甚至說邊款文字更重要。為什麼呢?邊款就如一件書法作品的落款,正文寫得好只成功了一半,落款不行整個作品就要廢了,由此可見邊款的重要性。

邊款要刻的好,書法基礎必須要好,如果是用單刀即常說的丁字刀法,則尤其依靠著楷書的基本功。如果是雙刀刻邊款,那麼要刻的相應書體也需要相當的基本功。

再回來講印面文字為什麼要求書法基礎好。刻印最難的不在刀法,而在篆法,前人說有佳篆而後有佳刻,說的就是篆書對於篆刻的重要性,欲在篆刻上有長足發展者不可不察。同時,篆寫印稿對於一方印來說也是起著決定作用的,印稿寫不好,基本決定了印章也刻不好。而寫印稿需要的正是書法的基本功。

印章到了清末有兩個大的發展方向,一個是印外書印,指的是在印章以外去尋找新鮮的血液,比如金石拓片等,還有一些鏡銘泉幣等。印外書印是篆刻大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要吸收金石拓片進入印章創作,則需要臨摹這些作品,時時玩味。

還有一個方向是印從書出。說的是篆刻家用有著自己風格面貌的篆書入印,篆刻的風格來源於書法的風格。這個很好理解,篆書必須要有好的功底,不僅如此,還需要有一些個人獨到的東西以區別於其他人。在這裡,書法就顯得很關鍵,如果書法不行,這條路你是萬萬走不通的。

印從書出和印外書印是清末以後到現在最有生命力的兩條路,而這兩條路無一不是建立在書法的基礎之上的,好的篆刻作品其背後一定有好的書法素養作為支撐。有時候大家看不出來,但讀罷此段文字你就心中有數了。好的書法素養才是篆刻真正的源頭活水。

幾方漢印風格的姓名印高清圖,與大家一起分享。

林賢哲印

邊款

譚昌玉印

邊款

篆刻學習離不開書法的學習,尤其是篆書的學習,同時到了刻邊款時,還要用到楷書的基礎,所以想要學好篆刻的朋友們一定不能忽視書法的練習,書法和篆刻密不可分,相輔相成。

篆書的學習可選擇清篆如吳讓之鄧石如,字帖很多可自己選擇,也可以學《嶧山碑》,茲不贅述。楷書選一種作為日常練習,有利於刻邊款時結構的把握,可以是唐楷也可以是魏碑。

剛好今天要為朋友刻一枚姓名章,藉此機會我把創作一枚印章的過程展示給大家。

印章內容是:魯鎏私印

風格:漢印

首先是查篆刻字典,如下

由於鎏字沒有查到,所以只能兩個偏旁一起拼出來。

查好後,就是選擇字形,需要四個字互相搭配,風格要匹配,空間分布要協調。

用印章在紙面重壓一下,會出現一個框,很方便。

初稿

用拷貝紙進行勾摹和調整

大概定稿成這樣

反過來準備反寫上石

畫一下十字線,把四字的位置定下來

初步完成

對鏡修改

上石完成

和之前畫的印稿有一些不同,反寫過程中往往還會有些調整,比較自由。

刻制

初步完成

列印泥,列印泥要輕柔,印面印泥要均勻。

蓋印也需要各個面都壓到,蓋的時候主要是輕按四個角,中間一般都能蓋得明顯。

第一稿

第二稿

第三稿

第四稿

定稿

刻邊款,完成。

刻印修改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過程,工穩類的印章總需慢慢琢磨,精彩才能一點點的出來,以至於脫胎換骨。

《百戲齋藏京劇劇目印選》(高清原拓) - 知乎專欄 《百戲齋藏京劇劇目印選》(高清原拓)

不忘初心——鈍齋俊峰治印選(2017) - 知乎專欄 不忘初心——鈍齋俊峰治印選(2017)

【最想像】與古為徒——棲碧山館印藝 - 知乎專欄 【最想像】與古為徒——棲碧山館印藝


高中比較開放,有藝術選修課,選了兩年的篆刻。。自己玩的還挺開心

其實不用找什麼老師。。。自己上完找一些資源就可以照著學。。。當然你如果像系統地當學文學。。。聽說西泠還開。。。

工具準備:去花鳥店或者文具店(筆墨紙硯的那種),可以買到基本的東西:

刻刀:

買個一兩把就好了,十幾二十一把。前期沒有區別。不過注意要買平頭的,斜頭的或者弧形的是刻木頭的。

印床:

因為石頭有不一樣的形狀,剛開始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拿不牢或者時間久了手累,買個這個把石頭夾在裡面刻,一來更穩定,二來不容易傷到手。

砂紙:

建議買兩千號的,不會太粗也不會太細,用來磨掉石頭上的蠟和磨平要刻的那個面。磨的時候建議在砂紙上按著石頭畫「8」字,這樣會平整很多。

鉛筆和宣紙:

上字用的。。我都是用鉛筆寫反字。。但是也有水印上字的。。我不會。。。。

石頭:

現在大概五六塊錢一塊吧。。最普通的青田石,也是最基本的。剛開始就用這個就好,最好不要因為漂亮啊什麼的買一大堆奇奇怪怪的血石凍石沙石什麼的。。。這些石頭便宜的難刻的要死,質量好的又貴死,容易被坑。

差不多就這樣啦。。。。前三四塊石頭一定可不出好東西的。。歪歪曲曲,完全達不到效果。。主要是用來練手的,因為這個東西需要很大的手勁兒和穩定性,到你能筆直地按照自己寫的字刻出來為止要聯繫一段時間。。別放棄,美好的明天在前方~_~

還有就是,無論如何,安全第一!真不小心的話戳穿手指是很輕鬆的。。。

篆刻雖然設計字是重點,有「三月掛刀」的說法,但好的作品著實需要好的心性。。坐在那裡一個姿勢三五個小時還是很累的,但越到了後面,你一個煩躁這一方印就說不定只能殘缺美了orz。。。

臨摹很重要。。嗯。。上網啊或者買幾本印譜照著刻,人民藝術出版社的我覺得不錯,學學設計,沒錯的,練習第一。

加油~

最後附上我前幾個月的無聊之作,第一個臨摹,第二個原創:

*除了最後兩張所有圖片來自google。。。誰要是版權。。我馬上刪掉。^_^

11:27

這是我在另一片里的答案。。。不知道怎麼直接引用標題。。。。希望有幫助。。


很多大神已經把關鍵點都列出來了。想想看當年我差不多也是這麼入門的。歷史證明多聽大神的話可以少走彎路。
六歲學寫書法,九歲覺得篆刻好玩,花了三個月才用幾把破刀和一塊硬石頭刻出第一塊印,回憶起來簡直是在毀手。
十八歲重新拿起書法,專心練隸書,隨後繼續向前到石鼓文金文小篆,甲骨文陶文。期間開始正規學篆刻,準備工具,學刀法,篆刻五十講,篆刻學,研究。
二十五歲後專攻寫漢簡,篆刻方面已涉足大部分風格包括鳥蟲,雕磚。
大神的意思總結一下:
書法,刀法,練習,臨摹,都很重要,這些沒必要再說一遍。我不是專業人士,基本功也不怎麼好,基本功的是不敢多說。只是想說一句話:
篆在印外。
很多人聽過這句話,其實它講的並不是篆刻的基礎,但實際上它是基礎的基礎。是每一個階段提高和突破的動力,也是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
說白了,這句話說的是,篆刻這門學問,很多東西決定於你其他方面的知識和修養。我舉幾個例子:
一,文學修養。知乎上有很多提問哪些詞能用來作印。這辦法確實省事,但還是不如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變成作品來的爽。上大學時本人比較逗逼,做了一套囧,雷,獃獃(mei),山寨等等的章。沒文化太可怕。不過其實挺好玩的,有機會發出來。
二,心胸良知。這聽起來有點扯淡,但是懂得人一定明白,正如字如其人,你是什麼修養,印就呈現什麼樣子。比如我在五六年前絕對不敢刻佛像印。而那些先輩的閑章看起來如此隨性淘氣,一定於他們的為人有關。今天我就想說我就日了狗,那我就刻一個我就日了狗,沒人管你,洒脫。
三,手工手勁。這不用說了,我不信有人手殘肌無力能做這個。即使以前手不靈活,練完篆刻也該練出來了,而且如果你平時多練練木匠活,手工活,雕刻版畫之類,一定會有幫助。想想齊白石先生吧。
四,美術功底。篆刻是一門特殊的平面設計藝術。特殊在於設計元素是文字,而且這是一種手工設計,跟電腦設計大不相同。但是特殊歸特殊,從大分類上看,它就是平面設計藝術。如果你擅長平面設計,特別是兩色對照的圖形設計,一定對篆刻有幫助。
五,考古文史。篆刻仿的是古,不管從形式還是內涵來說,對歷史文化知識都有很高要求。中國的圖像圖形書法文化是一脈相承統一一體的,從最早的河圖洛書(建議讀一下有本講圖形文化溯源的書就叫河圖洛書),到陶文刻符,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漢簡漢碑,亞當漢刻石,各種石雕木雕玉器花紋,青銅紋飾,從頭到尾都很了解的話,做出來的東西一定不俗。如果學了覺得白學了我替中華五千年文明退你學費。五毛。
六,宗教信仰。我覺得我再扯就要有人反感了,什麼都能扯上關係么?能,你去看一下莫高窟,龍門石窟,感受一下宗教信仰的美吧。
就先扯到這了。
隨手發張圖。
並沒有批評和讚揚的意思。只是想說篆刻很有意思,平面設計和篆刻有很大關係。只不過在有人看來電腦設計是在侮辱篆刻,我倒覺得可以分開看。傳承和宣揚也要領悟精髓,別傳瞎了就好。

真想說這是什麼鬼啊。但是畢竟是一次好宣傳不是么。


鄧散木的《篆刻學》感覺不錯,我還手抄過一遍,講得很好。

個人覺得篆刻是非常自娛自樂的,雖然在詩書畫印里也排了個末尾,但很顯然更功能性和更匠人化,不是一般文藝人特別鍾情的,確實非常好玩和私密的。

因而要學篆刻,更重要的也是隨性而為,不拘一格,自己玩的開心——因為反正你要想真闖出什麼成就也不太可能,不用顧忌別人的眼光。

雖然不是每個天然喜歡刻橡皮的孩子都會最終喜歡篆刻,但起碼我是突然看到一本齊白石印譜的時候,就深深被這門藝術所折服了。方寸之間,僅有朱白二色,卻能窺見天地之靈,實在是太有意思了。如果你也有此感覺,那就很簡單了。

1 購物

買兩把刻刀,幾張砂紙,一盒印泥,然後買幾塊石頭就可以開搞了。現在有了淘寶,這些都很容易了。雖然石頭也有很貴的,但比起燒器材來,篆刻真是很便宜的愛好。

買石頭這件事值得一說。畢竟是一個小眾愛好,各大城市的店子都不多,一般量大價低質優的店子都在某些古玩文化街這種地方。我在天津古玩文化街進過一家很不錯的店子,大塊的巴林凍石也就十几几十塊,非常合算。其次是在安徽屯溪老街西端一家浙江人的店子,以前每次出差都會去帶一些。北京在美術館附近買過一些,感覺不怎麼爽。上海不知道哪裡比較好,深圳倒是偶然在某處買過一批新疆彩凍非常實惠。現在在南京,主要在山西路軍人俱樂部裡頭有一家,非常厚道,買過一次以後,我發現存貨夠我這輩子刻的了,很鬱悶的從此不敢再買。

基本上,石頭這東西完全隨個人心意,切忌追求那些價比黃金的田黃雞血,自己覺得好看才是最好的,一般幾塊十幾塊錢的凍石下刀就很舒服了,自己玩足夠,又不是拿去送達官顯貴。說實話,雞血田黃這兩種古舊時代的皇家色彩口味,真的是不喜歡。封門青的淡雅溫潤倒是很不錯。

2 看書

然後就是多看看印譜,篆刻以秦漢和清代為高峰,這倆都看看就好了,不拘一格,喜歡誰就學,自己刻小雞吃米圖也可,不用考慮太多,最重要的是自己玩得開心。

我比較喜歡的一方習作,內容自己看吧。


本人剛開始學習篆刻,和題主共同學習。
首先,必備工具
1,刻刀,新手4或5mm,平口,永字牌,價格20左右。看到有人推薦8mm,我就笑了,刻碑出身的吧。小刀刻小印,大刀刻大印,新人入手刻2-3cm的印即可,4或5mm的刀新手必備個人感覺先買一把就可以了,沒必要買3,5,8或者其他套裝,剛入手,還不懂,有一定基礎之後再買其他的刀就是了。
2,印石,青田,壽山,昌化,巴林,中國四大印石。如上所述,練手就買2~3cm的就可以,一塊5元左右,四五塊夠用了,因為刻完之後可以用砂紙磨掉再刻。
3,書,練印首先從漢印開始,95%的人都是這樣入門的,我買的是《漢印精華》,但是裡邊全是印,沒有講篆刻技巧,建議有一定基礎再買。另外有人推薦《篆刻學》、《篆刻五十講》可以看看這些書怎樣。個人認為書不要多,一本練好即可。
4,印泥,練印當然要有印泥,不用太好,畢竟我們才入門,瓷器裝的對印泥保存好一點
5,砂紙,看到2000目我又笑了,人家是入門,2000目,什麼都不用做,只磨印石去吧。800目做細砂紙就行,再買個少點兒目數的做粗磨,就ok了。現在還有磨盤,使用時間久,不過不聊了,價格三五十元左右。
以下非必選項:
6,連史紙,新手沒必要,據說價格不便宜,想專業點兒買點宣紙,其實隨便找張紙就能印了,我都沒買。
7,操作台,用來固定印石,新手會力量不足,無法拿穩印石,同時有刀劃傷自己的危險,所以看個人意願,我沒買。
綜上,我的花費不足100元,實際上也夠用了,花費高在以後買石頭。
練習先從橫開始練,練得差不多就可以開刻。
新手先可以水印上石,具體回去再好好整理。
學好篆刻肯定自己要會寫,所以自己一定要會,本人正打算抽時間學習。

2016.10.27
下邊附上我剛開始練習回字的照片,只是覺得能印到紙上就很高興了
剛開始,各種大神不要噴,自學的,所以歡迎指出我的問題所在
2016.10.29
水印上石
首先,要臨摹一個印章,我選擇的是漢譯精華里的「帝印」

選好印之後,就需要把它臨摹到一張乾淨的白紙上,然後選擇連史紙或者宣紙進行臨摹。江湖傳聞連試紙比較貴,而我也沒有準備,所以我使用的是宣紙。過程很簡單,用毛筆把這個印章臨摹到宣紙上。但是我發現由於紙比較厚,透明度不是很好,所以說我採用了一個投機取巧的方法,把兩張紙疊在一起之後,拿起來朝向有光的地方,就可以明顯看出哪裡有墨,然後臨摹即可。

當然,我這個做的比較粗糙,後續會更新一個做的細緻的印,這裡只用來展示流程。
等墨晾乾之後,把它覆蓋到需要刻的印石之上。用毛筆蘸水在宣紙上把宣紙浸濕,然後用衛生紙覆蓋到上面吸水,換一張衛生紙,再用指甲或者是硬物,描刻按壓,使墨可以充分地印到印石上。
我這個火候不到,墨暈開了,請忽略。

印的勉強可看…覺得不好可以用毛筆再補一補然後開刻,效果如下。不足之處非常多,但是這是第一件成品,還是很開心的

11.10

2017.2.5


我的微信朋友圈,還有微博好友圈,有很多篆刻愛好者。我每天都能看到這些師友們在他們的動態里展示他們的作品,更有好幾位朋友是「每日一印」的勤奮,我做不到每日一印,因此我非常佩服這些朋友,因為學印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勤練習,不練習,就算把各種《篆刻學》背到滾瓜爛熟也沒有一點用。

但有一個問題,只勤奮就夠嗎?篆刻是門綜合藝術,只是勤奮顯然不夠。

1、工整點的印,用來打基礎。

李剛田老師的《篆刻學》里把印的風格分為「精金美玉式」和「野山荒原式」兩個極端,不管是精金美玉式的嫵媚、精工、勁秀、典雅,還是野山荒原式的奇詭、雄肆、老蒼、古厚,都是極強的個人風格,這種風格可能是我們追求的最終目標,但在我們剛剛開始學習篆刻時,就去明顯地追求,往往達不到效果。原理很相似的比如書法:我們發現某個書法家的草書筆走龍蛇,驚風泣雨,看上去美到極致,怎麼學習?還是要回到學習楷書去,不學習楷書,連基本的筆鋒轉換都還不會,基本的頓挫都不知,就算記全了草書的口訣,照貓畫虎地寫會了某些字的樣子,照樣寫不出神采來。

移到篆刻上也是這樣,看到明清的一些大家們的風格獨特的好印,就去模仿,學習,既不列印稿鑽研篆法,也不學刀法,更不去體會章法(章法學習必看:篆刻章法布局大全,篆刻虛實章法分布50例),就只求相似,有時甚至想一個詞,找找詞典,反寫到石頭上,就開刀來刻了,刻出來的印匆忙不加細心體會,就鈐蓋算做作品了,這樣的作品,真的沒啥價值,或者說,價值不大。

因此,在學習篆刻這門特殊的藝術之始,最好的辦法是找一些工整的漢印,特別是字畫平直的漢印,一方方臨下去,臨出上百方之後,再想著去找那些近現代的大家的風格印去選,選自己喜歡的印風下手去學。 要不就從這裡開始:漢官印精選,漢代官方印章263方,為篆刻家所器重,堅持臨下去,你就是王者!

2、工整點的印,加以變化就是後期的風格印。

有的朋友說,我就不喜歡臨漢印,我覺得太土氣了,不拉風,不爽快,我就喜歡齊白石的印,齊白石85方精品閑章欣賞,我就想先跟他學,一衝到底,怎麼著吧!沒辦法,你要走彎路去,誰能怎麼著你。自己考量一下齊白石的學印之路,師古之初,也是從漢印開始的。而他晚期的心手石相應,完全是熟能生巧,大匠已成的境界,你不栽樹苗,想直接就有棵參天大樹,怎麼可能,哪一棟高樓都是從地基開始打起來的。

我不是說九疊印不好,也不是說鳥蟲印不值得學習,他們都具備很高的藝術價值,並且在審美上也經得起時光的考驗,但從他們入手,顯然不佳。

比如,我們學習繪畫,開頭我們就說,我們要成為梵高,成為徐悲鴻,於是,我們下手就去學他的《向日葵》,著手就去大筆一揮畫奔馬,而不想著這些大師們都是從一筆筆的素描線條開始練起的,不掌握準確的線條,不對光線的運用細加琢磨,怎麼可能有像樣子的作品?我們回頭去看一些大師們的素描作品,每一條線條出來的,都看似隨意,其實卻包含著深厚的基本功,正是這些基本功,造就了他們的那些成名作品。

長期的基本功的積累,就能得到隨手一刻,就準確到位的線條,而不加練習的刀功,很可能為了達到某個表象,對筆畫不斷的刮擦,出來的必然是匠氣十足的工藝作品,這不是說工藝品不好,工藝品好壞也有個藝字在裡面。但畢竟,我們追求的目標,對自己的要求,不是做一個做工藝品的工匠。

3、向漢印里找工整,從篆法入手。

漢印工整者很多,僅滿白一種刻法,就能找出可以臨摹的百方不止,想刻好基本功,把這些印一方方下功夫學學就很好。為什麼要從篆法入手呢?倒不是那句老話說「七分篆法,三分刻工」限制必須篆好才能刻好,而是在實踐中,注重篆法刻出來的印,就處處有了經營,每一筆每一畫都經過細心謀劃,呈現出來的印面的布白、章法都有根有據,不隨意,不零亂。

我自己曾經有過一個階段,給別人刻印,拿起石頭,打好方格,查查字典,照樣畫到石頭上,一刀一刀切下去,就算一方印了,完全不考慮篆法,只在刻成一方印,後來自己回顧印譜,真真不堪回首啊。

篆法有時可能需要我們寫好篆書,有時則不必,因為我們在上印的過程中,可以對印稿反覆增減,反覆調整,動刀之前,往往已經把每個筆畫都調整到位了。而這種調整的過程,其實包含了自己的審美情趣在裡面,這種調整也是個慢功夫,這種慢功夫,其實也是一種把印「刻工整」的心態在起作用。

綜合上面我想到的,大致得出的結論是,初學篆刻,最好從工整的漢印開始入手,每刻一方印時,都從篆刻審美角度做完調整再動刀刻。

順帶說一下,每日一刻這種堅持做一件事的精神很好,但每日一刻不是完成任務,也不是為了完成某個朋友的囑託的塞責之作,是你自己在練習,你著什麼急?想好了,寫好了,調整完了,再動手刻,肯定能得出更好的作品。


2017年5月22日更新。看以前的作品,突然覺得很不咋地,當然,現在水平也沒多少進步。上幾個最近的作品,在家宅了兩個月。瞎刻了幾方。

這兩個是用有機玻璃刻的。高中時代用美工刀片刻過,現在習慣了刻石頭。再用這東西,實在是費勁的狠。第二張沒怎麼用心。刻到後面心都靜不下來。

這張是稿子,比那個雲中誰寄錦書來寫的還早,可惜沒能挑戰成功。

家人住院,在家守家,刻平安吉祥,算是許了個願吧。

自用藏書印的邊款。

這個是刻給初中班主任的,聊謝師恩。
嗯,下面上點有用的知識。反面教材。

這就是那個藏書印。後來被一位朋友指出,晴字右側寫法不對。具體大家可以查查篆刻字典。七分寫,三分刻。寫比刻重的。我也不想改了。算是給自己留個警示吧。

。。。。。。以下為原答案。。。。。。

學學刻橡皮,就知道了,大致流程是一樣的。

準備主要材料 ,石頭,刻刀,印泥,紙筆。印床可要可不要。砂紙什麼的其實包含在石頭裡了,等你刻完了,重新整理石頭,自然能想到各種方式把石頭弄平整。


第一步,寫稿,最好有點書法功底。七分寫,三分刻。
第二步,上石。就是把稿子印到石頭上。方法多種。水印墨,複寫紙,都可以。怎麼順手怎麼來。自己研究。我經常用鉛筆複印法。
第三步,刻,這個鄙人水平一般,眾多高手說的什麼沖刀法,切刀法,我都沒弄明白。反正我就研究怎麼把多餘的部分去掉,使剩下的部分合理,美觀。我水平有限,基本都是先刻個大概,再一點點的修整。
諸多細節,自己來一遍,就有經驗了。旁人說再多,不如自己體會一次。

拙作。不成章法。湊合看吧

6.26補充。我這水平,可能在專業人士眼裡,還沒入門。也就是自己小孩子過家家的水準。線條羸弱,篆書水平也很低。只是給尚未接觸過的人稍作講解,如果要學好,盡量還是系統的研究一下篆書,多仿刻漢印,刻迴文練習刀法。等等。

石頭推薦浙江紅。某寶搜浙江紅,或者壽山石……因為這種石頭經常Js被當作壽山石賣。青田也可以。盡量不要買那些花里胡哨的,好看不一定好用。前期手勁小不懂控刀,可以買一點凍石練手,別買多了。這種石頭,稍微刻幾次,就不想再看了,太軟。有的指甲都能摳出粉。

刀,先用永字牌0.5或者0.8過渡。某寶50以內。資金充裕,整條鎢鋼刀走起。一兩百。鋒利,硬度高,就是太脆。怕摔。

印泥,我用的雙維八寶印泥。還可以。中等價位的。不要貪便宜。泡沫印泥就不要考慮了。土豪就隨意了。

還有其他小物件。我用的少,就不多說了。用的相對多點的砂紙,1000目的,推薦備點。刻完不滿意,可以磨了重新刻,先用磨刀石粗磨,磨到整體平整,再用砂紙細磨一下即可。


看到您這個問題,想寫一篇長文,來記錄我的經驗。當然我技藝粗鄙,僅供您參考。

由於可寫的內容較多,我先列一個提綱,建立一個骨架,然後不斷在裡面填肉。

1. 篆刻概述

1.1 歷史地位

文人士大夫對詩書畫印的逐步完善的過程。

1.2 發展歷史

(1)先秦:甲骨文、金文、刻石

(2)秦漢

(3)晉唐宋

(4)元明

(5)清及民國

1.3 流派、名家

1.4 印石文化


2. 篆刻用工具

2.1 基礎工具:石料、刀;

篆刻最基本的工具就是刻刀印石。所謂「金石之趣」,金在古代泛指金屬,多指兵器,這裡就是說刻刀。由於元朝以來文人治印,不再是石匠,所以對石頭的一大要求就是硬度降低,這裡就出來了葉臘石、花乳石等硬度在1-2左右的軟石。

2.1.1 刻刀

刻刀刀刃要求硬度高,常見的是碳鋼刀刃,有的是鎢鋼刀刃,硬度就更高了。

(1)品牌:常見的品牌有「永字牌」刻刀,「吳昌碩硬質合金刀」幾種。我用的是後者,刀把是用皮纏的,手感好一些。價格都不貴,小几十塊錢就能買到。

(2)刀口寬度

刀口寬度不一,常見3mm、5mm、8mm,我習慣使用寬度較小的,使用起來相對靈活。寬度較大的可能比較容易發力。

(3)刀口形狀

需要注意的是,治印的刻刀刀口應是平口雙面刃而不是斜口,斜口是用來刻木的。

2.1.2 印石石料

印石玩大了是一種文化,但是對於普通篆刻愛好者來說,沒必要使用比較貴的石料。普通的石料推薦使用青田石。其優點一是價格低、量大,二是石料較脆,刻的過程中能體會金石相撞那種清脆的感受,刻完的筆劃中能看到樸拙感。淘寶上就能買到很便宜的石料,一塊石頭幾元錢就能買到。

2.2 印文字形查找:書籍(反字字典、漢印分韻合編)、網路;

對於新手和大多數愛好者來說,篆刻上稿前先要把要刻的內容寫在紙上,寫的字有正字和反字兩種。技藝高的或者用傳統的上稿法的,寫正字就可以了,而對於一些走捷徑(像我)的選手,開始就直接把反字寫在紙上,照著反字往印面上摹寫了。

2.2.1 《漢印分韻合編》

所以篆刻字形是很重要的,這就需要使用到一些工具書了。我首推《漢印分韻合編》,這本書是清代的袁日省編寫的。推薦的原因是,學印的有一句行話,叫做「印宗秦漢」,就是說篆刻的祖宗在秦朝和漢代。而秦朝藝術水平高的是玉璽,漢朝水平高的是漢印。在這本書里作者把當時搜集到的漢印中的字整理出來,按照韻分類匯總羅列,內容非常全面!而且在一些字下面還給出了所在印章的全部內容。版本以上海書店出版社的版本為佳。

一個小缺點是它是按古韻排序的,找字不大方便,新的版本中一般都補充了部首檢字的索引,但我們更習慣聲母音序檢字(不知道其他小夥伴更習慣哪種?)。

2.2.2 《篆刻常用反字字典》

在多數情況下,有上面一本書就包打天下了。但對於一些需要書寫反字的新手來說,還可以備一本《篆刻常用反字字典》,這本書是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主編是劉江,「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西泠印社執行社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書中對每個漢字的小篆、摹印、簡文、璽文、金文、甲骨共六種可入印的字體進行了羅列,總計六千多個漢字。

2.2.3 網路資源
我在題目里列了「網路」這個資源,但是這是一把雙刃劍,並不是說網上的資源都是可取的,實際上良莠不齊。尤其不推薦網上的「篆體字在線查詢」、「篆書在線轉換器」一類的網站,原因是這些網站大多將一些已經定型的字型檔作為來源,而且篆刻與書法之篆書差異很大,兩者不能混為一談。書法中的篆書大多是取靈動、秀氣的小篆,而篆刻大多使用敦實的大篆、繆篆(也就是漢印中大多用的,後世也有以小篆入印的鐵線篆等,但大篆是主流毋庸置疑)。網上一般不管你所用的「篆」是用來做書法之用還是治印之用,拿字型檔來以一當萬,看起來大多比較「俗氣」。一句話,網路上的篆體字型檔是一把雙刃劍,建議不使用

2.3 其他輔助工具:小毛筆、記號筆、印床、宣紙、印泥、砂紙、手套; 其他輔助工具是除了基本的刻刀、印石、字典外的輔助用具。
小毛筆——上稿工具:對於使用傳統上稿方法的人來說是必需品,上稿時用。用小毛筆在宣紙上寫字,然後把宣紙倒扣在印面上,將宣紙沾濕後用指甲面擠壓宣紙,把宣紙上的濃墨沾在印面上。
記號筆——上稿工具:我一般用記號筆上稿,所以小毛筆對我來說沒用。這是一種快速的方法,也就是把字寫在紙上,然後用記號筆在印面上照著紙上的字摹寫。由於印泥一般是紅色的,所以我也使用紅色的記號筆。
印床——固定印石:我買過,但是用起來很不舒服,原因是不靈活。當初在社團受老師指點時,都不推薦用印床。擔心劃破手怎麼辦?沒關係,我用手套!
宣紙——上稿、拓印:用傳統方法上稿時用。刻好印後拓印用。
印泥——拓印:注意!不要用辦公印泥!辦公印泥和書畫印泥差別在哪兒?簡單地說,差點的辦公印泥里注入的是紅墨水,書畫印泥原料是硃砂(礦物硫化汞)、植物油、天然香料等。從效果上看,書畫印泥更細膩。(回頭我補一個兩種印泥出來效果的對比)。書畫印泥也不貴,在一些批發市場三四十就能買到足夠用的印泥。
砂紙、磨石——重刻或修復:自己做練習時,一個印石可以多次使用,用完一次就用砂紙或磨石打磨。或者是有的地方多刻了,要修復,可以磨掉一些。
手套——保護手:不用印床又怕划到手,可以戴雙棉手套。
輔助工具的最簡配置:印泥、記號筆。拓印不必用宣紙,用普通A4紙也可。

3. 技藝

3.1 上稿:傳統的上稿法、實踐中摸索的快捷方法

3.1.1傳統的上稿方法

傳統上稿方法比較費時,主要用料是濃墨、小毛筆、宣紙等。濃墨可以是買的墨汁不摻水使用,或者自己拿墨條磨出來的。輔助的有圓珠筆或簽字筆等。上稿的方法是:

(1)裁一塊小的宣紙,稍微比印面大一些就行。先把刻石印面向下放在宣紙上,用圓珠筆或簽字筆勾出刻石印面的邊,或者倒過來在宣紙上壓上刻石印面的邊的痕迹也可。

(2)在宣紙上印面輪廓之內寫下印稿的內容(不是反字是正字)。

(3)將刻石再次放在印面輪廓內,倒過來將宣紙置於上面。

(4)用指甲面輕輕摩擦宣紙,使宣紙上的墨跡可以沾到刻石的印面上。如果效果不好,還可以在宣紙上少加點水。

3.1.2快速上稿法

現在手頭工具較為豐富了,可以使用一些快捷方法上稿。我最常用的是用記號筆來上稿。

(1)查詢反字字典,將各個反字寫在一張紙上;

(2)將刻石印面向下放在紙上,在紙上勾出印面痕迹;

(3)在印面輪廓內排版、謄寫反字的內容;

(4)照著紙上的反字布局,使用記號筆將其謄寫在印面上。

由於印泥大都是紅色的,建議使用紅色的記號筆,這樣記號筆的痕迹和印泥反差就不會太大。

快速上稿法的優點就是:快速方便,不需要使用墨汁、小毛筆;

缺點是:需要比較熟練,畢竟在石面上臨寫的難度較大;寫錯了不容易修改,傳統的方法僅用水沖洗掉即可,而由於記號筆的痕迹不溶於水,快速上稿後如果發生較大錯誤,需要把印面再次磨平。

3.2 刻法:沖刀、切刀;單刀、雙刀;

3.3 改進:修邊、邊款;

3.4 技藝類資料:

3.5 篆字摹寫練習:


4. 底蘊積累

4.1 書法文化:書法技藝水平、書法歷史;

4.2 篆刻文化:篆刻歷史、篆刻名家、印石分類;

漢代的無名英雄們、齊白石的評價;

4.3 小學:字源、字形;

4.4


5. 拙作

美意延年,20160902

-------------20160904,20161226,20170306----------------後續逐步補充--------------------------


就@李子奕 的答案我想補充一個個人觀點,用於篆刻的「會寫篆書」不是說一定能用毛筆創作篆書的書法作品,而更多指的是知道在篆刻作品中篆書怎麼寫漂亮。


題主你好,這個題目下已經有很多不錯的回答了,我補充一些大家還沒提到的,希望能給你帶來一點幫助。

首先,篆刻分為兩部分,第一是篆,第二才是刻。

對新手來說,入門當然是從刻開始比較容易。我就從這個方面說起。
刻刀的選擇前面有幾位答主已經講過,就我個人經驗看,5mm的刀大概是最容易把握的,也最適合入門選用。
要說的重點在刀法上。對入門來說,刻的方法推薦兩種:握拳式切刀法和執筆式沖刀法。
握拳式切刀法的姿勢如下:

拇指抵住刀桿一側,其餘四指如握拳狀,縮向掌心,握緊刀桿,刻印時主要運用腕力

嗯,就是圖上這種。刻印時刀桿稍直,以刀刃的一角(建議使用外刃)切入石中,用手指抵握住刀桿,主要運用腕力使兩個刀角一起一伏地自內向外或由外向內(從外至內可能更容易上手些)的連續切刻。要注意接刀的痕迹不要過於明顯而形成鋸齒狀
接下來是執筆式,

中指要頂住刻刀的側面,離刀刃約1厘米處,食指和拇指指捏住刀桿,小指輔於中指之後,角度約45度

(圖片來自網路)
運刀的方式是由右側向左側。石材可以不停的轉動方向。以刀角須要刻之線條推刀向前,並用無名指緊抵石章邊緣,以控制運速度,沖角度較小,約30度左右,刀尖入印章的外側邊緣向前沖。刀法練習可以用回字紋入手,

(仍然來自網路)
磨刀不誤砍柴工,通過這一步培養出刀感後再進行刻字就不難明白這一步的必要性。接下來說篆書這部分。

篆書變體,極為繁瑣,。古人認為篆書為倉頡所造,但不可信。周宣王太史籀著《史籀篇》,漢人名為"大篆",詳"大篆"條。其後列國分治,諸侯力政,文字異形,至秦相李斯乃同一之,漢人稱為"小篆","詳小篆"條。篆書字劃圓轉,結構依六書之義,故唐孫過庭謂:「篆尚婉而通」。

清錢泳《書學·小篆》曰:

學篆書者,當以秦相李斯為正宗,所謂小篆是也。惜所傳石刻惟有(泰山》二十九字,及《琅娜台》刻石十二行而已。

臨摹是學習篆書的必經階段和入門途徑,同時,臨摹也是創作的必由之路。在臨習篆書的初級階段,首先要把篆書的字形和筆順搞清,不要以為其簡單而被忽視。對於有中心豎線的篆字,應先寫中間豎筆或中間部位的筆畫,中間定位後,再寫左右對稱的其他筆畫。對於有字框的筆畫,一般應寫出外框的筆畫,隨後再寫框內的部分等等
到熟練之後,就可把注意力轉向用筆,關注用筆的骨力、虛實、疾澀、潤燥等細節,從而使臨習走向更高級階段,最終完成從形質向神採的過度。這個過程可以和刀法進步同時進行,不會有什麼衝突。

任何藝術深入之後都是審美水平的事情,印稿從臨摹到設計,從難看到好看都是必然經由的過程。

金石一道,精誠為開。篆刻是一輩子的事,能堅持下去,大概才是最重要的吧。


個人建議,較好的入門篆刻教學書有吳頤人《篆刻法》、《青少年篆刻五十講》(成年人也適用),對於已入門的朋友,要上升到篆刻創作,建議陳振濂《篆刻形式美學的展開》,馬士達、李剛田合著《篆刻學》(注意不是鄧散木的),同時應該注重對篆刻史學研究的關注,建議孫慰祖《中國印章——歷史與藝術》,這樣可以全面成長。


抱著自己玩的心態,去某寶買套篆刻工具,我買了一套50樣子吧,還帶刀套哦,買點砂紙600目夠了,(其實先在水泥路磨磨不就行了嘛)石頭的話,建議買石粉打出來的吧,便宜,顏色純,入門快,(真的石頭會崩的厲害,你可以等石粉熟練再買貴的練?)。然後直接在網頁搜篆刻字體轉換…嗯,新手也夠用辣,想刻啥字直接轉出來寫在紙上,再反過來描一遍,對著光?寫到光滑石面,這應該是所有方法里最簡單的了…(親測石粉石可以的。我字丑我有理,微笑)

,當然你如果要求高可以買本篆刻字體大全之類的查閱書籍我沒啥意見。哦,印泥還是不要買速乾的。小白教小白,其實人家也是有加入正規社團的呀(つД`)ノ當然you can you up~
【木刻過來的騷年一隻(; ̄ェ ̄)】
—————
————————照騙吶,給你給你(第一個是木頭湊個數,刻的淺)

還有石頭在學校

寒假又閑啦
———————更

我也忘了的字…

哈,留~

曹字刻錯辣~

最後個字猜猜啰|( ̄3 ̄)|
2016.4.28
——————割割割

哦,對了,偶爾還會查下字典

大概這樣玩玩(o_o)
----------------------
2016 11.4


學篆刻,離不開器和法。
器者,篆刻之工具,有刀,石,筆,紙,泥,印床等。刀方面,初學者有一兩把常用的就行,一般8毫米的。石主要有青田,壽山和昌化,初學推薦用青田,上刀容易。筆最好用毛筆,也有用鉛筆和軟筆的。紙選透明度高的連史紙,也可用宣紙和毛邊紙,前者主要用於治印,後者可以兼練書法。印泥最好用硃砂的,不要用單位蓋章用的印台。初學者最好買一個便宜一點的印床,安全第一。
法者,治印之方法。古語曰:法乎其上。篆刻是門藝術,需要一定的理論知識,選幾本入門的書籍仔細專研,從網上看學習視頻都可以學到知識。篆刻不僅僅是要刻的工整好看,還要從印中看出行刀路線和刀意來,奏刀如行筆,所以學篆刻離不開書法,尤其是篆書。
以上是個人學習篆刻不到一個月的一點心得,與大家一起交流。
附上自己刻的幾方印:
邊款技術仍是個渣渣

初學從學漢印開始,這是學的廣陵王璽。

這是父親節那天刻的「父愛如山」,


前面大神寫這麼多,我也寫點東西,水平不高但願不要誤人子弟。

首先是書,當年看的書不記得了,反正印譜這個東西必須有,主要是給你提高審美,提高嚮往之心的,沒事還可以照著名家的印自己臨摹一個。現在不需要字典了,網上什麼都有。

然後是工具,剛開始不建議大刀,中小號平刃雙頭的就行,然後是一把點刀,我就用這兩把刻了好久。材料很多人推薦青田石,當年我也刻過,石料不好的地方會崩搞不好就得重修磨光再來。當年我刻過木料,手感比石料硬但是不會崩,這東西也挺便宜幾塊錢一顆,不過就是磨起來麻煩。

然後就是各種用來翻印的紙和記號筆,印台看個人愛好,不過你要是想體驗在手裡翻轉的感覺可以不買,砂紙買細砂的就行,不會就木工砂紙。印泥無所謂,反正練手也不需要太高級。

東西準備好了就可以開始刻了。

第一步就是寫印,你要什麼效果就直接在紙上寫,然後就反壓在印料上。傳統的篆刻開始推薦學小篆,這點我很糾結這東西跟現代漢字不一樣要寫出那種神行韻味要好久的功夫,當年看著字典我還畫了半天鬼畫符。其實我覺得開始寫點隸書就不錯,至少字能看懂筆畫順序也容易,寫好逼格也不錯。

接著就是刻了,新手還是刻陽印入手吧,陰文搞不好越刻越大,陽文從字邊上遠點的地方刻,錯了還可以改小。刀法什麼的,看著書上學了點,其實刻起來一多了你自己就有經驗了,當年我一個同學沖刀急就章裝逼倒是蠻厲害的O(∩_∩)O要注意的就是手,這活非常容易傷手,力氣一大就劃,建議就是手拿印料的時候不要放在印面,拿下面一點不要作死的把手捲住印面。

篆刻其實是個很累人的活,專心致志起來很容易累脖子傷眼睛費神,如果不是真的愛好還是算了吧。


很多年以前,我的老師送了我一本這個


刻印有十多年了,記得最初是從地攤上搞得一本盜版鄧散木的《篆刻學》學起的。
篆刻需從三大部分學習,篆法、章法和刀法,篆法最為重要,決定了印章的章法和刀法。多讀多臨古璽漢印,多多的總結分析印章的每個字的結體,字和字的關係,字的紅白關係等諸多問題。
陸儼少說吃第一口奶很重要,取法一定要高。


看你是就是想玩玩刀,還是正兒八經想學習了。是前者的話就隨便找本書學學怎麼上紙怎麼持刀找個現成的印稿刻就行了,後者是要從書法入手,尤其是篆體字的識別和書寫,這就是需要下功夫得了。篆刻難在篆,刻反而是要簡單一點。


沒功夫也沒心情寫,實名反對「青承」的答案,太多謬誤。


我是在大學裡面,書法作業有篆刻課,跑去蹭了課23333,蹭課又不要錢,而且一般老師都不介意有人去蹭課。
放一張結課作業
大神隨便噴,我知道自己水平,
受得住


推薦閱讀:

你的藏書章刻的是什麼?
篆刻:請問紙上的圖樣怎麼翻到石頭上啊?
女生學習篆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藝術 | 傳統文化 | 中國 | 篆刻 | 書畫 |